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2022-05-13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第一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浅谈东西方室内建筑文化差异

摘 要:对各种类型的室内建筑进行观察和调查,报告了关于东西方的文化与地域性和各自历史背景对于室内建筑的影响,它的演变是从最原始社会开始完善,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思维的不停的优化,在东、西方室内的风格差别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制作材料,其次是它的主色调、光源等,无论怎样的风格都是为我们人类有更好的居住条件所服务的,迎合着我们不同思想的人有不同的风格,东西方室内建筑文化,相辅相成、互相载体连接。

关键词:东西方室内建筑;地域;观念;文化差异

室内建筑是现代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环境中的一种,相对自然生活环境,最大的区别,无疑就是室内建筑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人类智慧创造设计出来的成果之一,从最初的遮风挡雨、实用为主,一步步进化为兼顾科学、合理、美观,成为人类文明历史的沉淀、升华。

在一番苦心翻阅书籍的专研后,从人类崛起到今时此刻,东西方的室内建筑有很多值得让人深思和纪念的东西,不同的历史背景导致的不同的产物,接下来就让我们在书籍、网络里进一步细致地了解世界室内建筑设计的历史文化。

我在互联网百度查阅中,查到中国最古老房屋建筑,位于山东省的长清县孝堂深山上,名叫郭氏墓石祠的古老建筑。通过图片的鉴赏,我们看到,整个祠堂全部以石头建筑而成,屋顶两面坡的石板雕刻出脊背等形状的样式,墙壁大约由20厘米厚重的石块砌成,前面有石柱,形状大概类似八角形,后墙由两米的三角形石梁间距,负载整个屋顶,分为两间。最为精美的是在石壁上刻有非常漂亮的图案。作为现发现的遗留最古老的房屋,郭氏墓石祠距今已有1800多年时间,由此窥见,中国几千年就开始酝酿,并遗留至今的中式风格样式,它使用木柱、石块的镶嵌,用精美的纯手工雕花,里面富有各种佛学信仰的建筑,更讲究风水学。

西方前期在大型室内建筑材料使用上主要以石构造为主,古希腊是西方时期建筑文化萌芽与胚胎的基础,成就了一些有纪念性的建筑,比如帕特侬神庙,从笼统的意义上就都是室内建筑的基础与成就。在古罗马时期,它的建筑在新的工程技术层面上讲改进材料成为火山石灰混凝土技术、有拱券技术和穹顶结构技术,有一定量的代表作,如图拉真纪功柱。罗马帝国灭亡后,宗教建筑对建筑的实施的影响颇大,基督教占统治地位那时候具有神学代表的作品也横空出世,影响全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宗教影响下的产物,是西方代表作,那时最喜使用的建筑元素是十字架形,与平面的一些彩色的玻璃花窗。

从理论上来认识这种文化差异,室内风格像东西方各自的文化,截然不同。它首先在概念上就不同,室内建筑的功能、投资和使用对象的使用不同,显示出了多种的风格,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前景也主要体现在室内建筑风格的使用上,因为根据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的由来,传统风格自然是室内建筑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家具和陈设造型的方面吸取的是传统装饰的特点,从建筑的风格上我们将它分为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我国传统明、清家具的造型,西方风格中罗马风格等,都遵循了这特点。近年西方的装饰风格在逐渐在中国乃至全国盛行,在外形、视觉上最为不同。中国传统的室内建筑设计必定是融合了庄严与优雅的气质,在主次房屋的设计上有明显的视觉差异,一目了然,中式风格运用各种朝代实木家具、一些中式山水画的挂饰,一些宗教信仰类挂饰与摆台,颜色更体现着古朴,稳重,室内建筑必然室内有木柱,空间风格以雕花、格扇、漆画、屏风、落地罩等摆件为主来装饰与使用,花式颇多,陈列品主要是以字画、手工、各种玉石古董为主,包括精美稀物的瓷器养的花式;而西式的风格有最为代表的古典欧式风格,古典欧式风格也使用较多的雕花装饰,有所不同的是古典欧式风格上继承了欧洲人性的豪华、多变、动感的性格,它代表人性所想,视觉效果一般显得简洁大方,更为豪华,大多受到的是社会上流人物的青睐,它奢华、唯美、精美的细节都是上流人物想去表达的情态,特别是古典风格它每一个间隙都散发着着高贵、典雅的气息,它强调纯美主义,包括很多北欧、西欧、北美等不同的风格;这与中式的表达语言和目的也恰恰相反,它更显雍容也朴实。

室内建筑的构成上,西方构成风格的特色方面,喜爱运用立体平面色彩的构成原理,巧妙的使用几何图形,点、线、面;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追求朦胧的气氛,深受它们本土文化的影响,在配色上又趋向用色简洁明快、讲究比例、采用黑白灰之外使用一些高级灰调,追求室内建筑的自由视觉。在直线还是曲折、的各种造型使用在建筑设计来强调体现理性的象征。而中式传统却乍一眼显得沉重、深邃些,我们从古至今都以繁华最为贵族、与上等人匹配,有意无意都会将格调设计的庄重沉稳、妥善些,这是我们保留下来的一种对历史的敬重。我们在室内建筑的元素使用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代代效仿,家具也步入秩序化、规范化,比如在客厅的布置就是一个缩影。色彩主要以红、黄、绿、蓝为主,在木制的家具上需要油漆,色彩鲜艳夺目,有着很强烈的对比效果,古代的正室给人一种严谨、庄重、有序的感觉,由于古代古人最为崇尚追求的是“神韵”,讲究的是古朴,讲究空间的层次感,主次、风水学,家居设计中多采用木材结构,刻画出很奇特不同种类的飞檐、木柱、屋顶;在西方,各个名族的文化入侵和毁坏容易发生,使西方自己的文化没有了自己延续性,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追求艺术性,所以呈现截然不同的风格,建筑文化变化就是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文化潮流的倾向和集中体现,也形成很多种小型的风格,比如:哥特风格、洛可可风格、巴洛克风格等。这些风格大多现代感很强。

东西方室内建筑的文化在实质本质上大径相同,中西方在各自的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物质文化上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和差异性,建筑以独特的方式,和语言形式向人类描述各地区的思想观念,宗教情感,审美思维等、尤其在建筑特色、人文理念、艺术的表达形式中有明显的不同,可能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吧。

参考文献

[1] 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 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汪士琦 韦星宇

第二篇:简析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中西建筑文化的本身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历史性,但是从宏观上来讲,整个西方建筑具有共通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一 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二 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四 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

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柏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杨锋,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钟亮,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胡红鑫,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作者:杨 锋 钟 亮 胡红鑫

第三篇:浅析居住建筑设计的中西差异以及中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

【摘要】我国当代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很多来自西方,但居住建筑作为“产品”来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合国内。文中列举了部分欧洲近代有关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文中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导致居住建筑的设计模式发生大的变革,高密度的居住建筑不再是研究的方向,多层的、有活力的复合型社区将成为未来居住建筑的主流。

【关键词】居住建筑 住宅 高密度

引言:

居住建筑作为民用建筑中的一类,它同时具有“作品”及“产品”两种属性。从“作品”的角度上讲,中西居住建筑设计理论是有共通性的。欧洲居住建筑设计理论起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后来西方的建筑理论流入中国,对国内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居住建筑作为“作品”存在的同时它又是“产品”,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并不是遵从于人的主观喜恶。它有着一系列严谨的学术评价标准,涵盖建筑的经济、实用、美观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友好程度等等方面。这一套评价标准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改变。但其作为“产品”而言确是有着地域性和主观性的。我们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审美情趣,只有迎合了消费者的喜好才能确保我们的建筑作为“产品”被成功的交易。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物件,被摆在那里毫无使用价值。

而在很多情况下居住建筑的这两种属性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去理解这两种属性对居住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未来中国的居住建筑设计会怎样发展呢?文中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居住建筑的中西差异

在没有外因影响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住宅需求量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住宅的数量才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而质变往往是由量变引发的。比如18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城市人口在三十年时间里增加了一倍。人们不得不建造大量的住宅来满足使用要求。急剧增长的住宅数量引发了质变,那个时候住宅变成了兵营一样的布局,采光和通风都很差。又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房屋被毁,欧洲急需建设大规模的居住建筑以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大片的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被建造出来,政府的支持、较低的造价以及熟练的施工技术使这种建筑在欧洲迅速普及。

当住房紧缺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环境。上世纪中叶,欧洲人开始认为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大尺度的匀质空间缺乏亲切感,学者们呼吁居住建筑应该考虑到人的活动,将建筑的尺度缩小,建造那些混合有各种功能的,形态各异的,有活力的社区。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的居住建筑高度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二至四层的建筑里,高层住宅变得不再受到欢迎。

中国目前的居住建筑与二战之后的欧洲有很多相似之处。忽视城市本身的机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以“新城”的姿态拔地而起。新的摩天大楼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匀质的空间。随着居住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套路化,各地的居住建筑大多雷同,形成了千城一面的格局。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低层的多样化的居住建筑取代那些高层住宅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建筑。

2、低层建筑的技术可行性

降低建筑高度首先让人担忧的是密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密度并非单指“建筑密度”一项指标,还包括容积率。容积率是体现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是建设者最关心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西方研究理论认为多层建筑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密度实现与高层建筑一样的容积率,这种理论在中国是否可行呢?这里通过一组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2.1剑桥大学模型分析

60年代,进行了对于住宅形式和住宅密度的关系的研究。1972年剑桥大学建筑学院的L.马丁和L.马奇他们发表于《都市空间与建筑》杂志的文章中假定了院落式、行列式和塔式三种建筑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不同建筑形式下容积率的关系。他们提出庭院式住宅的容积率可以达到塔式住宅的5倍,和行列式住宅的1.67倍。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一模型假定了各种类型的住宅高度相等。忽略了日照和消防间距、通风等问题,是完全理想化的模型。

在这组模型中,庭院式布局建筑密度55%,而中国现行的居住建筑规划要点一般要求这一数值不得高于30%(各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受到这一数据限制,庭院式住宅相对于行列式住宅在节约土地方面将不具有优越性。且模型中55%的空间受到自身遮挡,不满足日照要求,有些空间甚至形成了完全的黑空间。这也违反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采光的要求。(阴影部分为不满足日照要求的部分)。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比较接受朝向正南方的房子,反对那些东西朝向的房子。中国人认为房子的朝向象征了身份的高低,只有朝向正南的房子才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受这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东西向的住宅在中国并不多见。在那些用地紧张的大城市虽然是存在东西向的住宅,但它们的售价一般也低于南向住宅。由以上几点原因可知,通过庭院式的布局方式来提高容积率在我国并不适用。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行列式住宅的容积率可

2.2混合功能住区

MVRDV是位于荷兰的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们在1997年提出了混合功能住区的概念,他们认为通过将停车、零售、办公和居住功能混合起来,营造一个复合功能的住区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居住环境。停车可以布置在地下,地上一层为零售,上面是办公,最上层为住宅。零售不需要采光,而办公需要的采光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布局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这种理论在国内相对适用。

以位于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的“春漫里”项目为例,项目定位为度假型小公寓,这种类型的居住建筑对日照要求不高,因而采用了前面所说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围合形成的庭院内部为绿化和活动场地,只供楼内的业主使用。外部为开敞的街区,首层全部为商铺。开发商鼓励业主自己经营这些商铺,各种商业增加了社区的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店主们每天的通勤距离不到一百米,非常方便。

3、降低建筑高度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净增长10万,2010年至2020年每年增长17万。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出于对电梯稳定性的担忧,老年人通常希望居住在六层以下的房子里。他们希望能很好的接触到室外环境,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希望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尤其是商业和医疗。从这些角度上分析,混合型的多层社区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虽然各种人流的混杂会给社区安全带来麻烦,但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過监控、门禁等现代化设施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制度,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到2025年第一批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夫妇将超过70岁。随着这一代人的相继离世,中国人口数量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下降。房子再也不是紧缺的商品,相反,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大量房产将处于空置状态。

如前所述,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居住建筑的形式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居住压力的缓解,老龄人口的增加,住宅也必将朝着低密度方向发展。如何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如何去建造更高、更密集的房子已经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建筑设计必将回归到一个更加人性的角度上。

参考文献:

[1]秦洛峰,德国住宅及居住区发展的经验和特点研究[M],新建筑,2006.2,P41-44

[2]董春方,高密度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3]克里斯汀·史蒂西,高密度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4]黄郑民,欧洲当代城市住区形态与设计策略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6

作者:王铭铭

上一篇:小学数学与生活论文下一篇:团队管理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