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更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思想意识、语言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第一篇:中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西方电影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西方电影中反映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价值观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宗教文化的差异、意识形态的差异和题材选取的差异。西方电影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和传播工具,在觀看西方电影的时候,应该积极吸取西方先进理念,但是同时应该清醒地摒弃其糟粕。

【关键词】西方电影 中国电影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文化差异

一、前言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发展源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书籍、电视、电影等都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这些文化载体也是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也通过这些文化载体被传播到西方国家并被西方国家学习和接纳。中国老百姓大部分没有机会去西方国家亲身体验其文化特点,只能通过这些载体间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其中一个载体就是电影。每年我国都会审批引进一批优秀的外国电影,其中占最大比重的就是西方国家的电影,以美国、英国、法国的电影为代表。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观影的同时,中国百姓了解了西方文化,同时也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

1.价值观的差异。西方主流价值观为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而中国的主流价值观为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由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制作拍摄的经典家庭伦理影片《克莱默夫妇》间接表现并传达了美国家庭生活中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影片中,泰德·克莱默是一位努力赚钱养家的广告策划师,妻子乔安娜是一位全职家庭主妇,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和丈夫。泰德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家务事一概不管,这从泰德给孩子煮牛奶那个电影桥段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泰德满以为努力工作支撑家庭乔安娜就会十分满意,但是就在泰德陷入事业低谷期(失业)的时候,乔安娜却向他提出了离婚并且要求孩子的抚养权。中国观众或许不能理解乔安娜为何要离开丈夫,因为泰德从未虐待过她和孩子,也没有对她不忠,泰德在中国人眼中是一个好丈夫,因为他努力工作时为了这个家庭。但是乔安娜并不这么认为,她有一段经典的台词,“我的一生,我感觉我是某个人的妻子,某个人的母亲,某个人的女儿,即使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谁,这就是我为什么离开你的原因”。从传统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反而是乔安娜不知足,但是这就是美国文化,以追求个性为基本,没有个性是不适应欧美文化的。虽然,泰德努力工作养家,即使是失业,法官和陪审团也并没有支持他拥有孩子的抚养权,最终判泰德和乔安娜离婚,孩子的抚养权也归乔安娜。在中国文化中,这样的女人通常会被唾弃,前夫也会谩骂她的所作所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夫妻一方会尊重另外一方离开的选择,因为,夫妻没有感情而生活在一起,是对人权的亵渎,是对个性的不尊重。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被接受的,因为从传统观念来说,中国人结婚有孩子之后家庭的中心就会变成孩子,家庭的重心也就变成了抚养孩子。即使两个人已经没有了感情,也会因为孩子的存在而勉强生活在一起,这个时候考虑自己反而会被认为是没有道德的表现。

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文化的内核是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的内核是个人主义。

2.饮食文化的差异。在西方电影中,就餐是频繁出现的镜头。西方就餐的方式和中国就餐的方式有明显的区别,西方文化中实行的是分餐制和而中国人往往有聚餐习惯。这里体现出了集体文化和个体文化的差异,同时也体现出了饮食的习惯。分餐使就餐者各吃各的,谁也不影响谁,想吃多少可以吃多少,体现出了各自的自主性,在西方文化中是尊重彼此的表现。而中国是集体主义的文化,家族在人的心目中非常重要,聚餐是一个家族团结的表现,一起吃饭,在一个锅里和碗里吃饭既热闹又能推动友好关系,联络感情的重要手段。在中国人的传统餐桌上,谁单独吃饭不谦让,不劝酒将被认为是不合群的表现,也被认为不尊重别人,长期就会被群体孤立,而这在西方社会中是不被理解。以劝酒为例,在中国喝酒一定要喝好,喝醉方能体现出感情和友谊,敬酒要一轮一轮敬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在西方餐桌上,敬酒就一回,然后,大家自便。即使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分餐制比较卫生,但是中国传统观念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现在在中国分餐的时候还是吃西式餐点的时候,比如吃牛排、吃肯德基等,但这局限于非正式的场合,正式的请客场合或家庭聚会场合,一般还是要点或者做一大桌饭菜,大家在觥筹交错中加深感情。

3.宗教文化的差异。西方电影中,常常出现教堂和祈祷的画面。中国电影中也会有宗教的镜头,比如佛教和道教。西方文化中,大部分人信仰宗教,而当前我国大部分人并不信仰宗教。虽然,我国人民多是无神论者,但是自汉朝佛教传入我国,本土道教产生后,这两大宗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国人民。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

佛教提供了“因果报应”的叙事模式。中国的电影剧情往往遵循这个模式,最终好人得到好报,坏人罪有应得。电影《雷雨》是这一佛教意蕴的代表。在第一幕鲁大海说到周家大少爷是报应,第二幕中侍萍说自己是报应,当侍萍得知周萍与四凤之间的关系之后,尤其是得知四凤已怀有周萍的孩子时,侍萍痛苦地说道:“啊!天知道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当我一个人尝。”因果报应的思想观念在剧中人物身上很容易显现。

4.意识形态文化的差异。从政治的层面来讲任何文化形式都应服务于社会政治的需要,而绝不能诋毁国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我国的电影应该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服务。西方国家在电影时,虽然有批判,但是总体上是宣传本国,甚至是文化输出。在美国电影中经常出现的是美国国旗,宣传的是美国的自由文化和个性文化,而这并不是真正的美国。我国年轻人在观看美国的电影后,一些人认为美国的“月亮都是圆的”,这是崇洋媚外的表现,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甚至有些别有企图的西方国家借助电影这一手段对我国年轻人进行“和平演变”,这是绝不允许的。西方电影宣传的是资本主义的一套文化,而我国电影宣传的应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等。

5.题材方面的差异。西方电影较中国有创意,这是西方提倡探究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结果。西方的电影侧重于未来,中国的电影侧重于过去和当前。西方的电影执着于对未来的想象,例如《星球大战》、《火星计划》、《星际穿越》等。中国的电影着迷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述,近年来,宫廷剧层出不穷,这是我国怀旧文化的体现。当外国的小孩子在畅享于如何进行星际穿越时,我国的儿童和青少年还在想着虚无缥缈的降龙十八掌。《长江七号》、《功夫》虽然采用的是高科技拍摄技术,但是反映的仍然是旧中国和小人物的故事,很少从全人类的发展进行构思和考虑。中国的电影目前娱乐性太强,思想性偏弱。

参考文献:

[1]王俊霞.美国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2]刘小晨.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克莱默夫妇》的启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

作者简介:蔡童雨(2000.7.5-),女,四川成都人,温江中学高中部,高中2015级学生。

作者:蔡童雨

第二篇: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摘 要: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更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思想意识、语言行为,以及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比较,以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个人主义价值观 社会关系 社交礼仪 饮食文化

学习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观察世界,更要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交准则、思想意识、语言行为,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的社会文化。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古迪纳夫在《文化人类与语言》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比较。

1.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与“自我”(self)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处不在。英语中有大量以自我为中心的词语,如self-support(自立),self-service(自助),self-confidence(自信心),self-reliance(特立特行),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等。此外,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持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己,中国文化也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

2.社会关系差异的比较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认为“人生而平等”,无论贫富,人人都会尊重自己,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而引以为豪,也很少有人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美国有很多谚语也验证了这一点,No pain,no gain.(不劳无获);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If working hard,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而在中国,一人得道,仙及鸡犬,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父母作为保护伞,躺在父母功劳簿上的人比比皆是,而且中国的社会关系网交错成一张非常复杂可怕的大网,曾经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凭诚可贵,道德价更高;德才做参考,关系最重要。”“上面有关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3.社交礼仪的差异

(1)寒暄语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会问:“吃了没有?”“去哪呀?”“干什么去?”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自然随和的言语,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这多少触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即使勉强给你一个答复,心里也会嘀咕:问我吃了没有,是不是对方想邀请我一起外出用餐?而对于“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讲英语的人(English-speakers)听后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西方人见面,通常会使用“Hello!”“How do you do!”或者谈论天气,“It is a fine day today,isn’t it?”“It’s raining hard,isn’t it?”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了,你又长胖了。”西方人很忌讳别人说:“You are fat.”他们很难理解中国有些服装店起的名字为“肥婆”“胖太太”“胖依衣”“肥而美”,他们认为没有人会进这种店购物。

(2)餐桌上的礼仪差异

西方人聚餐时遵循的是:“让菜不夹菜,让酒不劝酒。”(莫大伟,首都师范大学外教),西方人认为吃饭时不用劝客人,他们通常会说“Help yourself.”,而且盘子是自己的私人领域,夹菜无异于把菜直接放到别人嘴里,非常不舒服,难以接受。而中国人的好客殷勤则是传承了过去的传统,因为以前资源不丰富,有好吃的、好喝的都先满足客人。另外,在吃东西时,中国人喜欢出声,并且频频举杯敬酒、劝酒,大声地吆喝,在西方人看来非常不雅,他们敬酒时使用的是香槟酒,会非常礼貌地祝酒、干杯,而如果要喝白酒或啤酒,他们会去酒吧,这属于个人行为。在碰杯时中国人有尊长、地位之分,年幼的,地位较低的,杯子要低于对方,而西方人认为杯子举得越高越好,表明高兴(high)。中国人在就餐时在餐桌上经常会忍不住吸烟,饭后会剔牙,有些爱美的女士会拿出小镜子,整理服饰。头发,扑点粉,补点口红,而男士则会摆弄自己的领带,松松裤带,有时甚至把鞋脱了。这些在西方人看来特别粗俗、不得体,难以忍受。

(3)对待礼物的态度差别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通常会说:“你破费了,花这些钱干吗?”或是“你真见外,还带东西来,你拿回去自己用吧。”然后把礼物放在一边,看也不看(其实非常想看,怕人说贪心,等客人一离开,会迫不及待地打开。)而送礼方则会说:“也没买什么好东西,花的钱也不多。”“我们用不上,所以给你送来了。”而实际上,礼物是其精心挑选的,也花了很多钱。西方人则不同,他们送礼物忌送贵重的礼品,有贿赂之嫌,忌送过时的、淘汰的东西,并且收到礼物他们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说:“Thank you!”

(4)对待别人赞扬的态度差别

在听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词,贬低自己一番,而西方人则一般没有贬己尊人的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当别人对他说:“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妇女听了,内心很受用,但有些不好意思,就回答说:“No,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换作西方人则会表示感谢,说:“Thank you very much.”或“Do you really think so?””“Oh,really?Thank you very much.”

4.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1)饮食观念不同

中国人特别讲究吃,“民以食为天”足以说明吃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这个民族都处于低于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但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是过于追求美味,忽略了营养,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那盘菜“不好吃”;而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饮食方式差异比较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互相敬酒、互相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美德。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流,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近几年,我们也不时学习采用这种形式),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其乐融融的情调。

当然,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只以上几个方面,由于篇幅所限,就不一一枚举,我们应该了解的差异还有诸如:美国的男人在交谈时总保持45—80厘米的距离,男人们之间除了短暂的握手之外,彼此很少接触,他们从不拉手,也从不互相搂着坐,否则有同性恋(homo)之嫌,而我们中国人却从不讲究这个,外国人觉得不可思议。

总而言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形色色,无处不在,当然,对它们的了解是多多益善。

参考文献:

[1]杜学增.英汉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3]施家伟.英汉文化称赞语对比分析[J].汉语学习,2000.

[4]邱尚瑛.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的差异.中等医学教育,1998.

[5]石宁.英汉称赞语之比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

作者:徐文彧

第三篇:从姓名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在姓名上各有千秋,各个民族命名的方法,以及姓氏的来源都不同,同时,姓名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姓名需要借助语言来标记,语言优势文化的编码,而且,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他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其综合性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因此姓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将就姓名来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词:姓名 文化 语言

一、关于语言和文化

文化,简言之就是指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包括服饰、饮食、生产、教育、法律、政治以及风俗习惯、历史典故、气质情感、价值取向、宗教因素等诸多因素。文化人类学家把这些因素归纳为四大系统:技术、经济、社会、观念和语言。

语言是文化最根本的系统之一,也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储存、描述、表达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功能。Sa-pir(萨丕尔)和Whorf(沃尔夫)曾经指出,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的文化的反映,并制约人们的思維。众所周知,学术界现在将文化划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以及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又称为器物文化,多指有形的可以感知的物质以及精神产品,主要包括食物,服饰,器物,烟酒茶文化等,例如中国的岁寒三友中的梅花,茶道中的茶叶,圣诞树,对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不同的文化意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多指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行为方式,例如英国贵族象征是紫红色,中国皇帝是黄袍象征权力,中国人丧事是白色,西方婚纱是洁白的。深层文化又称观念文化,例如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审美观等等,比如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强调个性,这就是深层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英语和汉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势必反映该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及文化差异。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在姓名上各有千秋,各个民族命名的方法,以及姓氏的来源都不同,但是姓名与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姓名需要借助语言来标记,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他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其综合性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因此姓名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将就姓名来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二、中英姓氏比较

首先,我们来看看姓:中国人的性来源很多,有一些是上古传下来的姓,比如:“姜,姚,姬”也有以前的国名如“韩,燕,赵,唐,夏”等,还有排行,如“孟,仲,季”等,还有按照出身的姓,比如“公孙,王孙”等,按官职的“司马,司徒,帅,尉”等。此外还有少数民姓氏转换来的比如慕容,长孙等等。总的来说中国姓氏文化有三点:首先它是氏族血缘的产物,也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历史渊源十分悠久。其次,在长期的封建统治里面,和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有力的工具。比如,很多名门望族都有自己的祠堂,比如成都就有“谢家祠”也有一些街道用某个姓来命名,比如说梁家巷等。再次,虽然姓氏都是大多以汉族姓氏为主体,但是也融合了各个少数民族姓氏,具有民族融合的特征比如北魏的孝文帝该鲜卑人的姓为汉姓,皇族拓跋改姓元,其他贵族改为穆,贺,陆,刘等。那就是为什么现在姓刘的人不一定是汉族,姓慕容的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现在我们来看看英美人的姓氏?来源,在他们的姓氏中有一部分来源于职业名称,比如铁匠就姓Blacksmith木匠姓Carpenter裁缝姓Taylor,屠夫姓Butcher,面包师姓Baker。也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们居住地,比如居住在肯特郡的人姓Kent,居住在贝德福德的姓Bedford,住在Washington的人就可以姓Washington,这个和我国“宋齐梁陈”姓氏来源相仿。还有以居住地环境,地理特点命名的比如Wood,Bridge,Hill等,包括姓氏中包含-berg,-bridge,-field,-gate,-land等等结尾的姓名。另外就是以祖父的名字作为姓氏的,但是后面加了-son,比如Robinson Addison,Woodson,苏格兰和爱尔兰人在姓氏前面加mac或者m c表示亲属关系,比如Mcdonald Macbee等等,爱尔兰人也有加O'-表示亲属关系,Q’neil等。最后一类就是以绰号命名的:Longfellow,Fox以及Armstrong等等。

三、中英名字比较

再说到名,在中国人的成员中,不仅有姓有名,以前古人甚至还有字,号等,而英文名字通常由given name,middle name,和family name组成,而且姓和名的排列和中国的不同,这也能侧面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差异。同时,中国人的取名是相当讲究的,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字是姓氏,第二字表示辈分,第三个字才是名,其中包括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对取名比较讲究,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提出命民有“信(上天征兆)、义(祝颂意愿)、象(孩子形象)、假(借用某物名称)、类(与父亲的共同特点)”五方面的依据,而且名字大多很美好。此外还有取名的忌讳,比如不能以国家、官职。山川,隐疾,畜生等命名。中国人的名字还能够体现时代气息,比如,当佛教在中国盛行的时候,人名多呈现佛教色彩,比如说高力士,王罗汉等等,当我国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量的人取名为“卫东”、“文革”、“红卫”等等,完全的体现当时的政治色彩。中国人的名字往往还能反映出辈分,同一辈人中间一个字往往都相同,如孔氏家族规定以“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八字为辈序字。或者某字偏旁一样,比如三国蜀汉后主刘禅的儿子刘瑶,刘璩等都是王字旁。

而在英语名字大多有教名(given name)以及自取名(middle name),有些人仅仅只有教名,没有自取名。英语名字,尤其是教名受宗教影响比较大,有些孩子刚出生,首先就得取个教名(given name),然后才取中名。现代英语教名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采用圣经、希腊神话、罗马神话或者古典文学作品中比较出名的人名来当作教名,当然,一些坏人的名字是不会采用的,比如“犹太”。其次可以采用山川河流,花鸟虫兽、珠宝等作为教名,比如说Ivring,Pansy,Puby等。有些是完全沿袭父亲或者祖父的名字,不同的是在名字后面加个j r.或者加Jun表示小的或者加注罗马数字以示区别。除此之外,还有将母亲的姓氏或者亲戚的姓氏作为自己的自取名(middle name)的。

四、结语

姓名并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折射出了人们深层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姓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包含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一种文化制度,其综合性文化特征是很明显的。中英姓名排列,来源的差异及其特征就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简而言之,西方名字受宗教影响多点,而中国名字受宗法影响多点。

注释:

①姓名:known as"last names,or surnames or family names"

②教名:known as“Given names,first names ,forenames,or Christian or baptismal names,existed before surnames”

③中名(自取名):known as“middle name”

参考文献:

[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2]李自修.英美人的姓名[J].中小学外语教学,1979.

[3]邓炎昌,刘瑞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4]廖七一.当代西方理论翻译探索[M].译林出版社,2002.

[5]淮鲁.英语姓名知识手册[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6]Microsoft "Microsoft Encyclopedia"[M].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ss,2003.

作者:陈岷婕

上一篇: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下一篇: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