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2022-05-1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的不同,中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差异。本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中西方之间酒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第一篇:中西酒文化差异论文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 要:随着我国世界影响力的逐渐提高,中文及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青睐。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术界对中西方在饮食方面存在的差异展开了深入的比较研究,在详细、全面地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的基础上,揭示了存在差异的具体原因,为进一步研究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比较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 研究背景

随着物质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饮食质量。随着中国与世界的同步发展,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和西餐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国饮食文化也备受欢迎。如今,中国人的足迹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中国饮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将外国饮食文化带入中国。因此,当前是世界各国不同饮食文化共存的时代[1]。

1.2 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西饮食差异的分析和深入研究,解释这些差异的内在因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整合全球文化。除了能够进一步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打破文化壁垒,还增强了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中西方文化多样性引起的误解[2]。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中国饮食文化和中华文明一同经历了5 000年的发展。从原始社会的茹毛饮血,到用火烧烤烹饪,在唐宋时期取得了飞速发展,再到现代的蓬勃兴盛,这是整个国家的智慧和创新的功劳。

西方饮食文化是西方人在长期实施食品创造和消费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西方饮食文化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其文化稳定性较差。简言之,意大利菜是祖先,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后起之秀。

2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2.1 不同的饮食观念

中西饮食观念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对美味和营养的认识存在区别。营养问题被认为是中国饮食文化最大的短板。许多中国传统美食需要历经长时间油炸和烹饪,严重破坏了食物的养分,导致许多营养成分流失。中国饮食历来讲究色香味俱全。每当看到清淡无味的食物时,无论是否有营养,人们都不认为它好吃[3]。在饮食方面,中国人更讲究食物的味道,容易忽视营养问题。西方人的饮食以科学和营养为主。在西方人看来,营养是食物的最高标准。他们在日常饮食中特别注重考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组合是否科学以及食用者是否可以充分摄取。这顿饭的颜色、香气和味道,他们通常不会太在意。即使口味保持不变让人看起来没有胃口,他们也会吃,因为这些食物营养丰富。尽管这种饮食观念具有很强的机械作用,但其对人体健康有益。这是西方人普遍的饮食观念。

2.2 不同的饮食方式

在饮食文化上,中西方差异明显。就饮食方式而言,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在进餐时营造统一而和谐的氛围,通常使用圆桌进餐。大家围坐在一起,享受餐桌上的美食。这种饮食方式为“共餐制”。在西方,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一家人的日常饮食,每个人都单独一份,分开用餐,这种饮食方式称作“分餐制”。在餐具方面,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中国人习惯使用筷子夹取食物,而西方人则以刀叉切割为主。餐具的差异实际上是双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外在表现。正如大家熟知的,在亚洲许多国家,尤其是在中国,吃饭时习惯用碗、筷子和汤勺。西方人则习惯用盘子装食物,用刀和叉分割食物,喝汤则有专用的汤匙。筷子、刀叉分别成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象征,对中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两种不同智慧的象征[4]。

2.3 不同的饮食对象

中西饮食对象之间也有诸多不同[5]。饮食对象主要受特定人群及特定区域的气候等方面因素影响。西方以海洋气候为主,这就决定了西方人更喜欢吃肉,而素食仅是补充。毫不夸张地讲,西方人是肉食动物。牛肉、面包以及牛奶等,成为西方人最主要的食物。西方食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这和中国饮食对象存在显著差异。中式饮食以素食为主,肉类为辅,主食通常是米饭和面食。但是,中国菜种类繁多,十分丰盛,这主要和我国地域辽阔、天然农作物种类多、产量大有关。中国人口众多,但农作物可以满足众多人口的饮食需求。在古代,一般老百姓基本上以素食为主。五谷杂粮是主要的饮食来源,只有在祭奠祖先时才有肉。如今,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各种肉及肉制品并不稀缺,但中国人仍坚持以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总的来讲,中国人是素食主义者[6]。

3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3.1 不同的气候环境

气候和环境能够对饮食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气候和环境的差异成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地处亚洲大陆东南部,西北是沙漠、草原及戈壁,东南则是广阔的太平洋。中国土地辽阔,地理环境却大不相同。因此,中国流传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说法。沿海地区以海鲜为特色,山区则因山珍野味而闻名。中国人的主食以米饭和面条为主。这主要因为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这也是中国人以素食为主的主要原因所在。西方国家大多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有利于畜牧業和海鲜业的发展。其实,西方人和中国人一样,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西方人利用其广阔的牧场和海洋,获得了丰富的牛、羊、海鲜等食材,也决定了西方人偏好肉食的饮食习惯。

3.2 不同的宗教信仰

从文化层面来看,宗教属于文化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在人类长期生存发展中产生了众多宗教,不同的宗教也有不一样的饮食习惯。因此,宗教差异也成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宗教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尤其是佛教,信徒人数众多。佛教主张吃斋念佛,教令禁止杀生,因此,佛教信徒必须食素。另外,道教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十分崇高。道教追求长生不老,不提倡喝酒和吃荤腥食物,在饮食方面与佛教有些相似之处。道教还提倡少吃东西,以使人们变得更苗条,看上去更清爽。不难看出,道教对饮食和健康十分看重,是一种养生的宗教。宗教教规通常都会对信徒的饮食方面有硬性规定,这也导致了信奉不同宗教的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以基督教为主要信仰,基督教徒一般都不吃血类食物,不吃供奉的食物。在他们看来,没有鳞片的鱼是不干净的,同样也不吃。

3.3 不同的生活方式

西方工业高度发达,采用流水线作业、计件工资制,使得西方人的生活高速运转,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受制于机械二分法的影响,工作和生活被完全割裂,这种生活方式显得十分枯燥无味,也直接造成了西方饮食上的单一和乏味。补充营养的目的就像机器的工作一样,目标是完成生产量,无论是工作还是饮食,都无味且无趣。在中国则完全相反,中国人的随意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讨厌单调而机械的工作方式,他们提倡经验主义的工作方式,或者希望在工作中能够添加自己喜好的元素。这就和中国食物及烹饪技术一样,显得很主观随意。这种主观随意指的是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结果的不稳定性。例如人们想让某一道菜味道更淡点,南方人倾向于用糖来降低咸味。又譬如南方人的糖醋味是通过糖的甜度和醋的酸度来稀释酱油的咸味。北方人可以用水烹煮,改变菜肴的本质,同时,也改变了菜肴的性质。其可能会从一盘炒菜变成一道靓汤,例如炖酸菜将腌制的酸菜加水炖煮,使酸菜本身尝起来味道不会太刺激,但由于加入了酸菜,汤的味道更鲜美可口,结果使这道菜尝起来没那么咸。但是,因为社会经历及所处环境的差异,存在不同的改变方式。这种随意的经验改变方法使得原本单纯的一道菜,变成3道菜而不是两道菜,体现了极高的创造性和艺术性。

3.4 不同的价值观念

西方人重视个人主义价值观,个人目标高于对团队的忠诚度。西方人一般凭着个人的喜好及需求来选择其偏好的群体,且该选择是随时可变的,只要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发生改变,就可以重新作出选择。西方人重视个性的自由发展,以个人为发展中心,强调个人的自由、热情和主动性[7]。反映在饮食文化中,最显著的就是西方人实行分餐制。西方人重视个人隐私,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用比较流行的话来说,“在宴会上,我只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交流对象并交换话题,其他的可以完全不用理会。如果这个对象的话题不合我的心意了,我可以随时随地将他换掉,寻找新的目标,而不需要对任何个人或团体负责”。不同的是,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导人们要学会谦虚礼让,不要争强斗胜,集体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也将集体主义观念提升为一种可贵的、优秀的品质和观念[8]。

显然,中国的集体主义观念确实深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式宴会喜欢使用圆桌,从方式上营造了团结、礼貌、共享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劝菜,显示出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传统美德。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价值追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思想的集中体现。换言之,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宴会的目的不再是饮食,而演变为情感交流的中心。和西方人的交际追求直截了当不同,中国人的饮食目的建立在群体间的情感触碰、交流以及共鸣的基础上[9-10]。

4 结语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的差异及背后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除了增加人们的文化知识储备外,还可以防止不恰当的饮食行为产生的交流误会和障碍。随着世界各国往来、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日渐紧密,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促进不同饮食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人们生活的丰富多样化,提升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 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80-82.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 劉佩华.中外礼仪文化比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5] 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07(5):42.

[6]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 徐海荣.论中国饮食在中华文明史及世界上的地位与影响[J].浙江学刊,1999(3):140-147.

[8] 徐先玲.西方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5.

[9]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0] 郑俐娟.从跨文化角度探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语文学刊,2011(3):51-52.

作者:杨孟雪

第二篇:浅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摘 要】由于生活环境,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社会规范的不同,中西方的酒文化呈现出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差异。本文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了解中西方之间酒文化的差异,有助于人们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差异;中国;西方;酒文化

1.引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它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的饮品。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酒,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品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2.酒文化的起源不同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有着各种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上天造酒说。但明间更多的是是倾向于“杜康造酒说”,相传杜康是个放牧人,于放牧时不小心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失而复得,他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于是杜康停止放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名扬天下,从此,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则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技术,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

3.酒的种类不同

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的酒大多都是由粮食制成。

在西方,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因此西方人们用葡萄制酒,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西方的酒种主要是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4.饮酒器具不同

中国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文明。中国酒器以外形优美,装饰华丽著称。而且中国酒器大多都是成套出现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美丽动人。另外还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等。在现代,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瓷器或者是西洋酒器。

西方的酒器大多数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所使用。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用什么酒具。在欧洲,尤其是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用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直酒樽,一套水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至今最受欧洲人欢迎的酒杯还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5.饮酒礼仪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很大差异。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首要位置。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再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6.饮酒习俗不同

中国人通常在节日里呼朋唤友,开怀畅饮,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庆祝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婚嫁酒俗、丧葬酒俗、生育酒俗、寿辰酒俗等等饮酒习俗。还有好多少数民族的饮酒习惯,如女真族酒宴,幺佬族重阳酒,毛南族,傈僳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在西方,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酒俗。在澳大地亚,只有在下午6时后,才准喝酒。如果在冬天,则要向后延迟一小时,至于新年及节日,饮酒的时间要到11时才能开始。在加拿大,则因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如魁北克进餐时饮酒是被允许的,但在多伦多,则除却在鸡尾酒会之外,其它场合一律禁止进餐时饮酒。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与密西西比州,只准人们喝无甜味的酒。在瑞典,男子每月只准喝3公斤。保加利亚、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于选举时间,会有个短暂的酒禁,其所以有如此措施,乃为防止选民因酒醉而滋事。在法国,饮酒通常不受限制,所以在周末到深夜,你可以见到许多醉鬼,歪七倒八地躺在路边。饮酒的时间,每天长达19小时。阿拉伯国家在3000年前,就已获得酿酒之道,但是他们现在如要喝酒,除了到地下酒吧之外,别无它法可以过过酒瘾。在印度,喝酒只能在酒市时,始准一尝“杯中物”。在德国,有许多地方,只许居民喝啤酒,其它烈酒均在禁止之列。

7.小结

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各有特色。只有遵守中西方酒文化的异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与西方民族交往时充分发挥酒在交往中应起的作用,以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江丽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守国.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藜月(1989—),女,陕西汉中人,现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作者:陈藜月

第三篇: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析

摘要:法律文化是共同制约法律制度并且决定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它属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是与整个文化具有有机联系的有血有肉的习惯,而不是某个社会可以选择或购买因而不具有任何特定社会遗传标志的中性人造品。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中国和西方由于在国家的起源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中,比较和探究中西法律文化之间的这种差异,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文化;法治;法律价值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法律文化既是一门新的法学理论,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法学概念。如何理解这个概念,各国学者众说纷纭。其见解不一而足。1969年,美国法学家弗里德曼在《法律与社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法律文化与社会发展》的文章,首次提出了“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他认为“法律文化是共同制约法律制度并且决定法律制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地位的价值和观念。”弗里德曼将法律文化界定于人的主观意识范畴,在他看来法律文化是与整个文化具有有机联系的有血有肉的习惯,而不是某个社会可以选择或购买因而不具有任何特定社会遗传标志的中性人造品。所以,每个国家都有其各自与众不同的法律文化。没有两种法律文化完全相同,正如没有两个社会政治、社会结构和一般文化完全相同。虽然“法律文化”这个概念后来为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学者所接受,但在对“法律文化”的定义上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美国的另一位法学家梅里曼使用了与法律文化极其相似的概念——法律传统,即关于法律的性质、关于法律在社会与政治体中的地位、关于法律制度的专有组织和应用以及关于法律实际或应该被如何制定、适用、研究、完善及教授的一整套植根深远、并为历史条件所制约的观念。法律传统将法律制度与它只是其中一部分的文化联系起来。他认为法律文化是凝结在法律制度中的文化因素,是传递行为传统的重要工具,起着联系个体意愿和法律制度并使其发挥功效额定纽带作用。前苏联法学家阿列克谢耶夫则认为“法律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精神财富。它表现在法的调整素质。积累起来的法的价值以及法和法律技术中。法律文化属于社会精神文明。”叫也并没有对法律文化做具体描述,只是指出了法律文化是一种表现在与法有关的一系列事物之中的精神财富,把法律文化与对法的价值的描述,和法律价值的存在与发展联系起来。所以说,要想给“法律文化”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难的。既然法律文化是一种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景象,人们就有理由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去分辨它、理解它,用来说明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在本文中,对于法律文化,我们用以指法律意识领域,即一般意义的法律文化观,不涉及属于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方面的内容,仅限于一个国家或民族受到历史条件制约的人们对法的性质、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其他法律现象的看法和评价,是渗透到法律生活当中的思想传统、思维模式。

二、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外显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文明中占主导地位的以“天人合一”和伦理中心主义为本质特征的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商业文明条件下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决定了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的传统社会主要依“礼”和依“习惯”而治,国家制定的法律与民众的生活经验脱离,法律只是人治的辅助工具。西方有着悠久的法治文化传统,法治思想已经成为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核心思想。并与西方社会发展休戚相关。分别支撑人治与法治传统的中西法律文化有诸多的差异,我们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

1.“权力至上”传统与“法律至上”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的内在超越,法律只是一种辅助德礼之所不及的工具。如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施政要以道德教化为主,以刑法为辅。《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以商鞅和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虽强调“缘法而治”,但是,在法家思想里,法律仅仅是控制臣民的一种手段。可见,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君权”大于“法”。“法”自君出,主要作用表现在刑法领域,成为暴力维护“礼”所代表的道德伦常等级秩序的手段。法律成为统治者治民驭民的工具。缺乏自然法的超验批判,不能拥有神圣性和权威性地位,没有走进人心,贴近社会。相反,民众对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民俗、伦理、道德等更感兴趣,更有所偏好和亲近。中国基层社会是乡土性的,“天高皇帝远”,作为治民驭民工具的法律远离熟人社会的日常生活,农耕文明的“乡土社会”实行“礼治秩序”、“长老统治”。“这样的社会里。法律是用不上的,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于社区中规矩的熟悉和他们服腐于传统的习惯来保证”。老人权威、族权的外演和推之极至便是皇权独尊,至高无上。家长式等级制的政治权力垄断整个社会,模铸了中国人对世俗政治权力的极端神化和超常崇拜。积淀而形成了“权大于法”、权力就是真理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传统。自古代希腊罗马以降,西方人一直深受自然法观念的影响。相信法由上帝或理性创造的,是上帝或自然的某种更高级命令在人间的体现,人既由上帝创造,就必须服从上帝所立之法,因此,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法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着对上帝的信仰,而不只是一种外在的工具。人只是发现法律而不是创制法律。宗教信仰在西方价值系统中的神圣性和崇高性。确立并且巩固了法的神圣与权威。这一切,都是法律成为“统治者”、法律拥有正义和获得“至高无上”地位所必须的价值基础和文化来源,使后来的法治与宪政的发展成为可能。

2.人治的特殊性、等级性精神与法治的普遍性、平等性原则。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的“礼”或礼教伦理维系的社会,“礼”的基本精神就是《礼记·大传》所云:“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由此可见,“礼”特别强调等差,强调差别,用《荀子·富国》的话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因此,儒家强调特殊性原则的“礼”,讲究私人关系、主张家庭伦理等级、强调道德标准内外有别的道德价值和伦理规范的二元化特质与“法治”强调法律的普遍性、强调法律平等适用于任何人的理念全然不同。西方从来没有建立过像中国古代那样严密的伦常观念基础。而是较多地把犯罪置于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的因素上。以侵犯家庭、亲属的犯罪为例,西方传统法律固然有子女虐待父母罪,但同时还有父母虐待子女罪,亲属间的犯罪是双向的。西方法律文化注重主体间订立的契约,在契约关系中,各主体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一旦同其他个体建立契约关系后,彼此的权利义务非常明确。并因此受到相互制约。显然,契约型社会关系就

比较适合现代法治的精确和非人格化特征。

3.法律的工具性取向与人权、自由原则。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无论是主张“缘法而治”的法家理论还是儒家法律文化传统。在理论上都以尊君、卑臣和愚民为前提。以维护家天下的专制统治、为专制君主服务为目的,不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秦律》到《大清律例》,数千年来官方制定和颁布的全部法律规程,都以惩罚、镇压和恐怖的严刑峻法特征,以义务性、压制型法而非权利性、救济型法为主要导向。古代西方文明的正义观念中包含个人权利的思想。即视个人权利为正当的、合理的。个人权利实质上是个人自由本性在法律上的体现,因此,古代西方文明的正义观念中蕴涵着人类自由本性的因子。权利论与契约论结合。充分表达了一种个体的而非群体的观念。这种个人主义观念既与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中新教精神相契合,更是整个西方文化自近代以来的主导观念,它充分倡扬了个体的地位、尊严、权利、价值和自由,符合现代“法治”理论所体现的人道、自由、平等和博爱等人本主义观念。

三、中西法律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从国家起源的方式比较。中国的国家雏形,是以家族为根基并通过氏族间的战争来完成的,法不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协调与分配,而是执行镇压职能。西方国家是在打破血缘家族关系之后形成的。并且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斗争和妥协的结果,因此法在一开始就是为了协调、分配权利和义务。中国是在氏族社会没有充分解体时进入文明社会的,因此中国的国家起源方式。就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是以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为基础而产生的。家族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国家又不断强化家族,形成稳固的宗法家长制,家族内部家长制的统治和家族的内聚力,不但是家族兴旺的依据,也是国家统治的前提;二是国家的雏形是通过氏族间的战争来完成的。在一个部落对另一个部落的讨伐过程中,胜利者逐渐成为国家统治者,并以国家的名义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加给被征服者,即所谓“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样一来,也就自然产生了一个结果,即我们传统的法律,从一开始就不是建立在权利和义务相互统一的观念基础上的。说明传统中国的法律,从一开始就是专事镇压的,法与“刑”同义,而不是对权利和义务的协调与分配。

西方以雅典为代表的国家起源方式,与中国恰恰不同。雅典是在打破氏族的血缘家族关系之后,以居住地和财产划分阶级而后形成国家的,因此家族相对来说,远没有中国那样重要。另外,在西方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虽然也有大量民族之间的征战讨伐,但总的来说,国家形成主要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激烈斗争和不断妥协的结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欧洲国家最初是在炸毁了旧的血族制度后。在它的废墟上面建立的,并且国家的产生是因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西方的这种国家起源方式。一开始就孕育着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并发展为用法律来分配权利和义务,以协调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借以建立起国家的“秩序”。这样的法律虽然也具有镇压职能。但同时也是确认和保护自由民的权利的重要手段。

2.从社会经济条件的不同比较。法律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和适应物。是随着经济的需要产生并发展的。在古希腊、古罗马国家。手工业相当发达,商品交换相当频繁,出现了商人阶层和商业城市。这时商业利益对罗马举足轻重,以至影响国家政策。适应市场的需要,罗马的法律发展很快,多样化的贸易关系促进了契约法的逐渐完善。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商品经济本身就孕育着自由、平等的理念。它为高扬个人价值提供了经济上的基础,而罗马法的一些原则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如市场主体地位平等、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和契约自由、公平交易和有偿互利、诚实信用和损害赔偿。西方人认为失去了法律便失去了自由和平等。中国一直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或用“重义轻利”的道德说教,或用强本抑末的暴力措施,驱使人们依附于土地,安居乐业,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没有商品观念、交换观念。便不会产生平等观念。因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更多地反映农本主义思想,重视人们的守法观念,重义轻利。民众只能服从国家的安排而不能主张自己的权利。这与西方的重商类型的法律文化形成鲜明的差别。

3.从社会结构状况比较。中国的传统法文化,与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状况相适应。维护着宗法等级秩序和封建专制集权体系,呈现着“人治”的特点。西方的法文化与西方开放式的社会结构适应。强调人的自主、平等,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强调权力制衡,表现出“法治”的特点。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国家起源方式影响。长期主要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亲、尊尊意识去维系的。在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又利用儒家文化,通过明亲疏贵贱、别父子夫妇的纲常礼教。把人们进一步置于宗法等级秩序和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在家庭和宗族范围内,建立起主尊奴卑、父尊子卑、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关系;在国家和社会范围内,确立了以皇权为顶点,以各级官僚为中层,以广大民众为底层的金字塔式的专制集权体系。与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又建构了极端专制的封建法统,以家族宗法为依托,以官僚法制为支撑,极力维护着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体系和结构。

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打破了氏族血缘关系,形成较为开放的社会结构,因此相对来说。家族血缘关系并不十分重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城邦之间,更多地是表现为契约关系。契约关系以个人自主、平等为前提,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的主体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的增强。西方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这时西方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引导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竞争充斥整个社会,并进而产生了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即要求建立起一种能够保持社会有机制衡的政治法律制度,以避免公共权力为专制独裁利用。避免专制势力粗暴干涉平等的自由竞争。此外。近代西方广泛崇尚的理性思维。也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没有法治,国家便将腐化堕落”。本着这一精神,近代西方国家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制度,并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基本原则。近代西方的法文化。之所以能够极大

地促进和保障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使西方形成了能够推动社会平稳发展、保证最大限度减少内乱的权力制衡和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围绕着民主和法治展开,并促成了西方社会的“法治”化。

4.从法律与伦理道德的关系上比较。传统中国的法文化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司法伦理化,并由此使社会产生了普遍的厌讼心理。而在西方的法文化中。法律一开始就是一门独立的学问,与伦理道德有着严格的界线。并且诉讼作为一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能够被公众广泛接受。传统中国是典型的伦理社会,其突出的特点是伦理和政治一体化。在传统中国社会。调整家族关系和个人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往往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统治者往往把施加给社会的外在强制性规范,变为要人们自觉遵守的内在的道德约束。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社会特点,对传统中国的法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按照儒家礼教要求,和睦无争即为“合礼”。人们应当静心养性以实现“中和”,应通过积极的内心修养。去达到对专制秩序的绝对服从。因此在古代中国,诉讼活动增多。不被认为是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而被认为是世风日下和官吏德化不足、缺乏政绩的表现,需要强化治理,这样,社会就产生了普遍的“厌讼”心理。西方社会的情况则不一样。首先,西方的伦理思想认为利即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则把个人利益作为道德的标准,认为本性自私的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公利,因此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就是合乎道德的。西方伦理思想的这种义利价值观,显然反映了西方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而同样反映这一要求的西方的法律。也是从来就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其次,法律在西方一开始就被作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被独立研究,并获得独立发展,西方因此也产生了为数众多的法律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成果,影响了西方的法文化,也影响了世界。在西方的法律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之间,虽然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渗透。但是在追求法的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实际的法律运作过程中,法律和道德有着严格的界线。二者各有独立的原则和作用范围,不存在主辅和隶属关系。

参考文献:

[1]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0

[2]弗里德曼.法律制度[M].李琼英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阿列克谢耶夫.法的一般理论(上册)[M].黄良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

[5]梁治平.乡土社会的法律与秩序[A].王铭铭.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责任编辑 肖利

作者:丁志

上一篇:电子信息工程导论论文下一篇:糖尿病管理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