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2024-05-08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精选8篇)

篇1: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东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

我们可以从语言上来考察,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

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

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在英文中,兄和弟是一个词,而在中文则是两个词。类似的情况很普遍。英文的词汇相对于中文很缺乏。它只能表达出一个模糊的大概,而不能像中文一样表达出细微的差别,也就无法像中文那样表达出很多细腻完美的情景。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简单实用,然而缺乏美感。它们的文学是惨不忍睹的简陋。

西方很早就出现民主和人权的概念,这和西方重视个体的文化有关;东方的传统的专制制度则是和重视整体的文化相适应。

东方文化里对事物的考量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而西方则是定格在现在。

对于西方人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对于东方人来说,自己是整条链中的一环,承上启下。

西方人努力奋斗是为了个人价值的体现,和及时享受。而对于中国人来说,还另有一层重要的意义,那就是光宗耀祖,泽披后人。这种东方式的时间思维方式使我们考虑问题全面和连贯,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各有利弊。

东方的文化崇尚含蓄,而西方则推崇直接开放。

西方世界文化丰富多样.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互相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平等对待.我们要抱沟通的态度.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同时,又要抱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我们自己的文化体现民族性,突出时代性.文化像火车,简洁高速的往前;而东方文化像房子,讲究结构,较固定,和保守。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的观点是应当以继承为主.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够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起重要的作用,否则中国早不叫中国了.但是,我们在近代的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东西一度采取了完全抛弃的方式,对传统的精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直到中国现在的改革开放,由于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金钱和利益方面,传统的东西更是被冲击的支离破碎.等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一些国家包括日本,韩国,新佳坡以及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在儒家思想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时,我们才发现,产生于自己国家的精华思想并没有被我们所好好利用,反而是其他一些国家保存的更加完好.恢复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地返回到封建时期的状态和思想,而是将有利于我们的精华保留下来,不要让他在我们手中以创新等理由被抛弃.创新是应该的,没有创新,社会发展就不会有动力,但是缺少传统基础的社会,还叫中国吗? 长期以来,部分人士把传统文化与儒家文化等同起来表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传统文化的外延显然要比儒家文化宽泛得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就儒家文化而言,在其历史演进过程中,大量融汇、吸收了其他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内容,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如荀子集百家,自成一体;董仲舒重儒家、阴阳家,自立一说;宋明理学家更是融释、道于一身,终使儒家达到较完备的形而上理论形态。同时,儒家思想也不断被其他文化所融透和吸收,如魏晋以后的佛教思想,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儒家文化的内在精神,这是儒家文化与其他思想文化相叠合的一面。但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还存在大量独立于儒家文化之外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都程度不同地渗透、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譬如墨家主张的“兼爱”、“尚同”思想,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逍遥羁放的思想情趣和人生态度等,这些思想意识对中国国民心理影响至深至远,在意识形态上往往与儒家文化形成互补结构。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融合,共同熔铸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 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构成本民族精神凝聚力的文化传统。一般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有着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如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和进取精神、强调只有真实的才是美好的,这种价值取向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处于永恒的冲动和超越之中;与此相反,在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构成中,始终把谋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作为人生理想的主旋律(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德”观念的体现),反对人的独立意志和锐意进取,培养人的群体意识、顺从诚敬意识等,此种价值取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一开始就具有很大的惰性,它所寻觅的是一种中庸的、调和的途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判断总是与事实判断相脱节,而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相联,契合为一,就是说,美的东西总是与善的东西相联为一体,只有善良的,才是美好的。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组合形式,导致中西方思想文化中非常不同的内容形式和思维方式:一方是对自然本体的追求,一方是对社会人生的探讨;一方是纯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方是道德规范原则的叠加;一方是理论性思想的突破,一方是直观性思维的构想。两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特征十分明显。通过这种简单的中西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倾向。4.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转型的内在机理

不管是东方传统文化,还是西方传统文化,都是动态文化。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存在,而是动态的观念之流;不是静态的积淀物,而是动态的价值取向,是肇始于过去融透于现在直达未来的一种意识趋势和存在。传统文化,必定在社会机体组织及人的心理-生理结构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在的影响力,这些业已积淀为人的普遍心理-生理素质的因素时刻在规范、支配着人们未来的思想和行为,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能划归到传统文化的范围。

文化形态的东西之所以能够传承下来,必须通过两种途径(或形式):一是“民族凝聚的形式”,二是“个体转换的形式”。这两种形式彼此呼应,构筑成一个稳固的文化观念传承体系。任何形态的文化,首先是民族性的文化,它是适应民族生存的特点而形成发展的,它往往凝聚为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和社会心理意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甚至非常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类型。但是,民族精神和社会心理必须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得以凸显,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识形态的历史,都要经由“个体”思维的反馈、转换、过滤、筛选等活动,才能获取其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价值。缺少“个体”这一现实媒质,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在自然-社会-历史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中,与历史发展相伴随的文化成为对人们影响最大的文化背景,历史形成的文化氛围每时每刻都在塑模着符合文化类型的人格,每个个体也以自身的心智去建构、维系、支撑传统文化的平衡与存在。传统文化时时刻刻在影响人,改造人;人又在既定文化环境中保存、再造传统文化,保存、再造的过程也就是传统文化不断得以延续流传的过程。这样,传统文化就形成了一个自我更新的内在动因、内在机理、内在规律,世世相传,代代相继。当然,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不断,表现为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是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而不是物质层面上的冲突。因此,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仅靠传统文化自身弱势繁衍生息是远远不够的,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消化和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创新和升华民族文化的内涵,不断为先进文化提炼新的精神因子、注入新的精神元素。

5.基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探索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和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始终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党的十**中全会又把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单列一篇加以部署,指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见,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国家21世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

事实上,自从“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方针以来,我国就一直存在对西学的不同看法。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主体意识、主体价值进一步觉醒,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注意做到:

第一,要以人为本,处理好批判和继承的关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不能采取“文化保守主义”或“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不能采取“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也不能采取“中体西用”、“西体中用”或“中西互为体用”的思维方法,而应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中华文化中的合理和优秀的成分应该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等级观念、封闭保守的生活习性、反民主、反自由、反人权的的专制等级思想必须家决加以清除。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体系,而价值体系又是围绕人来进行的,对人尊重,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价值倾向应该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构建和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积极进行文化整合,洋为中用。对多元文化选择、批判,对不同文化价值观进行抉择、融合,反对文化相对论和绝对论,立足于本国世纪、本民族传统吸收外国优秀,坚持本民族道德伦理、传统思维的基础上,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审美水平的需要。在文化整合中,树立文化的主题意识,保持自己文化应有的地位,坚持民族化大方向,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中华文化应有的国际形象。同时也要排除华夏中心论,以兼容的态度、开阔的胸襟,站在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上看中华文化。

第三,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科学与民主是今天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民主和科学并不矛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有许多思维方法对克服西方实证科学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偏面性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同样,儒家文化中的一些政治理想、治国原则、官僚人格等理论对改善当前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环境等也不乏可借鉴之处。因此,当前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要强调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举科学与民主旗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建立起符合时代精神所需要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旗帜。积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这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原则。坚持科学与民主,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坚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因此,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综合创新的办法,努力寻求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现代价值观念转换、创新的有效途径,使现代中国在面临挑战的21世纪,能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成果,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营养成份,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迎接世界不同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2: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国际商务谈判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往往会遭遇思维方式的冲突。以东方和英美文化为例,两者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三个方面:

1.东方文化偏好形象思维,英 美文化偏好抽象思维;

2.东方文化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文化偏好分析思维;

3.东方文化注重统一,英美文化注重对立。

意识差异:

1.决策意识 当面对复杂的谈判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将使用不同 的方式做出决定。比如,对于日本人来说,决策是集体的事 情,需要得到管理层的一致同意。日本人的价值观念和精 神取向都是集体主义的,以集体为核心。而在德国,决策权 一般在公司的最高层手中。

2.人情意识 中国有别于西方的一个特色就是人情问题,凡事讲究 人情,讲究面子,所以在谈判中,也不可避免受此影响。而 且,中国谈判者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认为个人间的融 洽关系对于谈判的成败有很大影响。西方人在现行的市场 经济条件下,强调对利益的追求。虽然也很注重谈判中的 人际关系,但他们一切以利益为重,在人情和利益两难的情 况下,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益。

3.利益意识 商务谈判的目的主要是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社会, 中西谈判者都具有利益意识,双方谈判的目标集中而鲜明 地指向利益,并以利益作为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但是,中 国谈判者的利益意识没有西方谈判者那么明确和强烈

观念差异:

篇3:论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共同点。首先,会计文化具有超强的凝聚性。会计文化的形成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会计经验,形成会计人员特有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并形成对会计高度认可度的意识形态,所以会计文化的指向性以及凝聚性是非常强大的。其次,会计文化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分明的会计文化形成社会特征不分地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文化的发展变化。文化的渗透能力以及延伸能力非常强,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会计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逐渐的形成世界统一的会计文化体系内容。最后,会计文化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二、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一)会计文化职业化程度与法律约束力差异西方会计文化与东方比较,职业化程度更高。在西方社会,会计人员注重个人职业空间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同时在会计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稳固的社会地位。西方政府部门很少制定法律干预会计行业,对会计行业进行管理的准则或者制度基本都由职业的会计团体或者一些独立的会计机构制定,全面充分的发挥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能力。东方会计文化偏向于法律法规约束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特征不显著。会计服务于企业以及各类政府机构,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引导会计行业的发展,个人发挥专业能力判断的机会有限,职业化水平不足。会计人员从业的出发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会计事务进行处理。

(二)会计文化相同性与应变性差异西方国家对不确定因素的灵敏度较低,所以其会计文化更加注重于灵活性,鼓励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国家政府或者会计独立机构只针对一些原则性的会计问题进行限制,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会计问题,例如,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已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符合会计原则,西方就认可会计方法的变更,因为这样更加贴合实际的会计业务,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灵活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和会计人员自觉性的缺乏,容易导致各类会计行业丑闻,这些都与会计文化紧密相连。东方的会计文化比较注重相同性,也称为统一性,政府会用各类法律法规统一每个会计环节的操作模式,提倡各类企业在会计制度的使用上和会计法规上的统一性,例如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会计一级科目设置的相同。会计的统一性的优点之一就是会计的处理方式较简单,各类财务报表较容易进行比较,但是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会计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会计文化秉持的态度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会计文化一贯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创新精神的狂热追求,乐观主义的崇尚可以不断挖掘会计人员的潜能,但是极端的乐观主义使得会计处理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行业外的人员很难看懂隐含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会计监督。东方人民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对任何事物都秉持稳健的态度,在会计文化表现也是如此。在会计行为规范中,会计相关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采取谨慎性原则,例如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没有后进先出法这一计量方法就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东方的会计文化使得会计长期处于一个发展状态,不利于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会计文化保密性与透明度差异西方会计文化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表中要求披露很多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较大程度的公开方式避免了内幕交易的频繁发生。东方会计文化含蓄内敛,受限于各类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都保持绝对谨慎态度,对于重大信息披露的不多,以免泄露企业机密,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与西方会计文化相反,东方的会计文化给腐败和暗箱操作孕育了机会。

(五)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差异职业素养差异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首先,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差异。东方传统的轻工商思想造成了会计行业在整个企业中处于末端,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培养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很好的定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都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一开始就偏重工商贸易,巧于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很早就得到了重视,因为开始西方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企业和社会就会加大会计教育领域、会计精英的各方面的投入,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进而影响现代西方国家在会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占有权威地位。其次,会计职业道德差异。东方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过程,偏重于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偏重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反应的会计文化截然不同,基于集体利益的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必须服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评价。但是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自由发挥个人才能,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是浮于社会表面的物质追求比自身的品质修养更加重要。所以西方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素养领域倡导的是积极促进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西方会计文化崇尚个人在会计领域的专业贡献,个人职业能力的突破,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权利利益最大化的时刻。最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会计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谨言慎行是主要宗旨,在不违反会计法规的前提下,听从领导的指示,这些不利于东方会计行业在世界立足。而西方会计从业人员偏重于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体现的会计行为方式比较大胆,勇于尝试。

三、结论

通过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的比较,吸取经验,借鉴西方会计文化的长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是会计从业人员要思考的问题,加强中国会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会计团体的作用发挥会计文化的引导作用。透明度是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弱势,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会将各类因素考虑其中,隐藏一部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透明度,造成各类皮包公司,圈钱现象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西方会计文化会趋同,互相吸取会计文化中的优点,西方会计发展较早,有很多值得东方会计文化借鉴的地方,在借鉴过程中,注意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借鉴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东方会计文化走向世界,使得东方经济适应世界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篇4:东西方文化差异一瞥

问候用语:中国人和别人打招呼,一般都以对方的处境或动向为思维出发点,如“您去哪里?”、“您是上班还是下班?”等。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因此,他们打招呼时总是说“Hi/Hello!”,“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How are you?”,“It’s a lovely day,isn’t it?”等。

亲属称谓:英美人对亲属的称呼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只区别男性和女性,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例如,英语中只有“grandfather,grandmother”,而汉语里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再如,英语中只有笼统的uncle和aunt,而汉语中则有比较具体的“伯伯、叔叔、舅舅和姑妈、姨妈”等。还有,英语中表示晚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表示同辈的cousin也不分堂、表和性别。

考虑问题的主体: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比如“你想买什么?”、“您想借什么书?”等。而英语中,人们说话时往往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例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等。

面对恭维: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听到别人的恭维和夸奖时会加以推辞。如当别人夸你说“您的英语讲得真好。”时,你会说“哪里,哪里,一点也不行”。别人夸你“菜做得很好吃”时,你会说“过奖,过奖,做得不好,请原谅”。西方人从来不会这么谦虚,他们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现出一种自强和自信。例如:—You can speak very good French. —Thank you. 因此,我们在和西方人交往时要注意:英美人称赞你时,你千万不要说“No,I don’t think so.”。这种回答在西方人看来是不礼貌的,甚至是虚伪的。

电话用语:中国人打电话时的用语与平时用语没有多少差异。例如“喂,您好。麻烦您叫王伟接电话。”;“我是张英,请问您是谁?”等。英语中的打电话用语与平时用语差别很大。例如“Hello,this is John speaking. Could I speak to Tom,please?”,“Is that Mary speaking?”等。西方人一接到电话一般都先报自己的号码或者工作单位,如“Hello,52164768. This is Jim.”。许多中国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常常会说“Hello,who are you,please?”,这样说既不合英语的习惯,也不礼貌。

接受礼物:中国人在收到礼物时,一般是先放在一旁,等客人走后,才会打开。主人收到礼物时会说“哎呀,干吗还送礼物,真是不好意思。”或“让您破费了。”等客套语。西方人收到礼物时,一般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赞说“Very beautiful! What a wonderful gift it is! Thank you for your present.”等。

打招呼时的用语: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和家庭情况。西方人很反感别人问及这些私事。另外,在西方,如果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Mr,对未婚女子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中国人重视家庭、亲情,认为血浓于水,为了表示礼貌,对陌生人也以大爷、大娘、大叔、大婶等相称。

体贴他人:西方人向对方提供帮助或表示关心、同情时要看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而中国人帮起忙来一般是热情洋溢,无微不至。比如,一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看到一位老教授蹒跚地过马路,出于同情心,他飞步上前,挽住老人,要搀扶他过去,但是他得到的回应却是怒目而视。请看下面的对话:

Chinese student:Mr White,you are so pale,are you sick?

English teacher:Well ... yes. I have got a bad cold for several days.

Chinese student:Well,you should go to a clinic and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possible.

English teacher:Er ... what do you mean?

中国人建议患病的人尽早去看医生,以示真诚的关心。而美国人对此却难以理解。他们认为:难道我的病有如此严重吗?因此,遇到这种情形,只要说“I’m sorry to hear that.”就够了。

篇5: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原因

二十一世纪的政治气候和文化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将成为领导世界的两支主要力量,因此对于中、美两国的研究很重要,其中,就他们分别代表的文化作一些论述。

先站我们中国人的角度来说,从小生长在一个社会里,很自然地会将那个社会中的一切——社会制度、政治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当有一天,人们进入另一个社会,发现那里的人们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政治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下同样正常地生活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困惑和震惊。这也许是许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后的最深刻也是最复杂的感受之一。

美国是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对于中国和美国文化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首先,我们要看到两种文化差异在民族性和理论上的体现。

不少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外面看到的只是一些“西洋景”。国外的东西,有时尽管新鲜、有趣,但只要不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便自然属于古怪和异常一类。这种态度可以一直追溯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视异族为“蛮”、“夷”,呼外国人为“鬼子”的“中央大国”的那个时代的心态。当然,这种绝对思维模式也可以逆向呈现。自从1978年以后,当在几十年隔绝后重新打开国门时,中国人被外面的世界所惊呆了。于是,不少人的思想立即趋向另一个极端:西方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科学的,而中国的一切都是丑陋的、病态的。然而,人们只知道,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态度不外乎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中庸之道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现代辩证方法。可是细究起来,这不过是基于同一种思维模式上的两种不同的判断和取舍方式。“为体”的“中学”,不但是决定“西学”有用无用的基础,而且显然也是区分“精华”与“糟粕”的标准。

美国人在这方面有着几乎同样的问题。一百多年和平发展所造就的强大的经济力量、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完善的民主体制和日渐流行的大众文化,使美国人过于自以为是,以为美国的社会模式是各国都应仿效的“样板”,美式的价值观念更是衡量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绝对标准,而很少意识到美国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例子,并很可能是一个颇具特殊性的例子。这种偏见的倾向在美国“自由”的学术著作中和“客观”的新闻报道中随处可见。然而,与中国人不同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中,象征争斗、征服、冒险的观念深入人心,而中国人整看像整体的和谐。这影响到两国的政策的制定。两国都曾经在政策止犯过极大的错误,可是双方对待的态度却是不同的。美国人需要像中国人在“文革”后那样深刻地反思一下。当年越战的失败,曾给过美国人一次小小的反思机会,可惜,那次反思进行得显然不够深刻。

在中国社会,“对错”意识则主要还体现在对“统一思想”的认同。“思想”的“统一”总是以对某种“思想”的绝对正确性的承认为前提的,这种对“统一思想”的认同,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成为一种潜意识。一个美国政治学教授曾在中国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国人都说相信民主,但同时又都赞同“思想统一”。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中间的内在矛盾。这是美国人所无法理解的。

当然,中国式的民主与美国式的民主不同。相对于个人的权益,中国人更看重国格这种整体的权益――这是一向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考虑的美国人无法了解和相信的。其次,在宗教信仰上体现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有些学者认识: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过于草率,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一律吸收。当然,宗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又有大部分的非

教徙。而西方文化强调本体的神圣性和优越性,在宗教上采取态度和做法与中国大相径庭,例如,多次的十字军东征、长久的宗教仇杀、宗教裁判所的建立及兴盛等,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由此可以体现得出。相对于中国对外来宗教和文化和吸收和融合,西方更热衷于对外扩张和传播。

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所讲究的是逆来顺受、讲究的是来生。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泛基督教系(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等)的宗教,都很讲究个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等(当然,还有泛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也是如此),如《圣经·旧约》中的很多故事都是描绘尤太人的反抗和战争。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形成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泛基督教系则形成于西罗马帝国最混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正在崩溃,斗争和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题。再次,在情感、艺术、思维上两者的差异

中国人更感性,西方人更理性。表面上看是西方人注重整体,而事实上中国人的整体感受是整体评价的具体表述。也就是说西方人只注重过程,而中国人是结果过程都重视。如果说,追求确定性、精确性是西方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那麽,作为东方典型代表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则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较浓厚的模糊特征,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民族思想和科学文化兴衰的重要原因。

论东西方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2

[ 2007-4-8 15:24:00 | By: yz20061044 ]

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以结构细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以结构以整体综合见长。举例如下:

1、姓氏排列: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宗姓辈分自己的突出的是氏族整体 西方自己的名字父名族姓突出的是个体

2、时间: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年月日突出的是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

西方日月年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3、地址:

首先其次最后备注

中国国省市突出的是整体到个别的析出关系

西方市省国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

4、文字、语言结构:

文字上,中国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书画同源的特点,句法中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关系和时态,一般不作严格要求,强调以意会来把握。西方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其句法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份之间的性、数、格和时态,则往往有较严格一致的要求。

语言上,中国在文章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习惯于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层转合,不可颠倒。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由任一中间局部开头,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段,这些更是其作品之特长。人物描写则以从头到脚,直到睫毛颤动等细节刻画为基本特色,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心理描写。

6、伦理观:

中国强调以国家、民族、宗族、家庭为重,乡土观念浓厚,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叶落归根”等意识。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中,宗族具有中心地位。伦理意识在于追求尽善尽美,圣人完人,以慎言为美德。

西方:以个人为重心,为人不拘一格,四海为家,居住迁徙广为流动。强调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和奋斗为光荣,乐于谈论个人一的之见。社会生活和个性具有多元化特征。

总的来说,中国的传统思维是一种整体综合的模糊思维,使科学技术和理论遥遥领先于西方民族。但一直未能实现向以还原分析为特征的精确化思维转化(任何单因素作用,都不可能构成这种实现条件),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观、科学观从其统一出发,把知识和科学看作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思维体系,一种开放性体系,把认识看作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现象到本质,由绝对到相对的无限发展和彼此转化的历史过程。而西方正好相反。

第四,说说在文化之间形成差异的根源

中国的文化思想虽分佛、道、儒,但三派基本可以相通,说到底,关键就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那么要如何了解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呢?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在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逐渐强大起来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和巩固墓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形成,中国文化也开始系统化。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这里主要指的是欧洲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相当地分散。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而西方各国,在那个时候,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在这种生产方式和时代背景之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次时期,是在公元16、17世纪,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此时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甚至是关键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关于“争”的观念。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回过头来看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至此,中西方文化再进一步产生分歧,这种分歧加深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最后,如何从两者形成的方式看两种文化各自的优缺点

形成这样的差异其实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华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处在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华夏文化必然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而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为了更好、更稳固的统治人民,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

输诸如“谱度众生”、“因果循环”等思想。因此,人们为了能够来世“成仙”就今世行善,也就有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而纵观西方文化历史,其开始形成如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其“人文主义”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

其实,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产生及发展的社会背景及时代的不同。任何文化都带有其产生的时代烙印,即时代特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因此,文化既然已经形成,就没有优劣之分。这也是我们在研究文化问题时必须紧记的东西。

篇6:英语作文--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差异

As the world is developing faster and faster, there are more communic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so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minimize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avoid embarrassement when they meet.Some of the differences are listed as follows.First of all, we all have ideas about what kinds of food are good to eat.The French eat snails but not locusts.The Jews eat fish but not pork.The Hindus eat pork but not beef.The Russians eat beef but not snake.While Chinese people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Then,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There are some language problems, such as direct, indirect, expansive, and so on.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communication reflect people’s pshchology for good will, saftey and fortune and pleasantness.The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restrict their words and deeds through baboos, trying to keep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t way is the family structure, family values and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among which the first in the biggest difference.In the eastChildren repay their parents’ sacrifices by being successful and supporting them in old ages.Of couse, there are many other aspects.Th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them, the better they will understand eacho other.

篇7: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关键词:主要问题,合理解决文化差异,提到东西方文化的问题,让我们想起很多的问题的,在各个方面。第一,是义利关系问题。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古时的关羽不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义气英豪.也被当时的人们大加赞赏,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可以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可以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义。

第二,是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现在交往中,比如在很多报导中,一为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吃饭,当主人问今天吃中餐还是西餐时,客人很客气的说道:“随便。”“客随主便。”西方人对这样的答复难以理解,他们说一听到撍姹銛这个词就头疼,不知道怎么弄好,不好操作。我们思维方式深处,认为客随主便是礼貌的表现,是对主人的尊重,可西方人不这样看,这就是区别。反过来看看,欧洲人到中国来,你问他今天干什么,他一定不会说“随便”,一定会明确表明自己的愿望。今天就吃西餐,或者就吃中餐,而中国人往往较少表示个人的愿望,当我国代表团出访时,外方接待我方代表团,对方问,各位想喝什么?如果团长说喝茶,后面几位可能也都说喝茶。人家奇怪,怎么一个说tea,就tea,tea全下去了。

第三,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我们在感谢对方接待时往往是这样几句话:你们国家很美丽,你们人民很友好,你们接待很周到,等等。他们认为万里迢迢从东方到西方,难道没有任何一点不同的感觉,为什么一律都是这么三句话呢?后来有一个代表团走的时候,除了三句话以后,他说,我现在想提点建议。这几个人马上很认真听,想听听代表团离开前的建议。第一条建议是希望你们介绍材料能译成中文。第二条是你们这个牛肉能不能煮得烂一点,血淋淋的实在受不了。第三点希望你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能有所了解。他们听了感觉特别好,听到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表示,能做到的我们一定做到,做不到的我们也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了。

第四,是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很多问题上中西方的差异是的,我敢打赌西方人看《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定看不懂,这里头最大的问题就是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一定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一切束缚主义的思想。

第五,是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对比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只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很多的事情都关系到我们的生活,以及以后的一些文化差异,如何让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上和文化交流上能更好的交流。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一些方式和建议。

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所以,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这就迫切需要正确处理好这种文化间的差异。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离开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文化多

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因为并不是所有先进的文化或文明成果都集中在一种社会形态或一个国家或民族之中,所以有时必须相互学习、引进先进文化,来促进本国家或本民族的发展。这就需要认识到,引进先进文化并不是要消灭或代替民族文化,而是要扎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使之本土化、民族化,使异域的东西取得民族的形式和风格,打上民族的烙印。每个民族在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同时,必然要对自己文化进行筛选、扬弃,使民族文化发生转型。通过借鉴、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使之本土化、民族化,通过分析、筛选和扬弃民族文化,使之转型。民族文化正是在通过这两条途径实现整合创新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生命。

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差异

及解决方式

学院、班级:机电学院、B0901

学号:0612090108

篇8: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影响之分析

建筑的目的是为了实用, 在实用的基础上实现“阳光、空气的绿地”的建筑物。总的方面分成三部分:实用性、审美性、纪念性。

1.1 实用性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 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建筑还是一种环境、一种文化、一种礼仪和一种展示。建筑是人类遮风避雨的安乐窝, 是自然界和谐的人造景观, 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是人类才华的体现。

1.2 审美性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 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 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 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 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从而可知, 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 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2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风格差异

一般说来, 时代不同, 基本风格也不同, 但由于影响民族风格的民族文化要素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民族风格也具有相对的传统性和独立性。建筑艺术的时代风格比较敏感, 民族风格比较稳定, 建筑的基本风格在这两者的相互制约中发展变化。

2.1 西方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建筑是西欧建筑的先驱。由于希腊多山, 盛产大理石, 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 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 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 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 形成独特的标志。沿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 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 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 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 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 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经典建筑装饰的模式。注意和周边环境的综合协调。建筑是开放的, 外向的, 因此把广场、花园、雕塑、喷泉和建筑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2.2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

中国建筑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风格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自汉唐以来, 已逐步积累了不少的建造经验,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艺术风格。

秦汉风格。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 伦理内容明确, 布局铺陈舒展, 构图整齐规则, 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

隋唐风格。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建筑风格发生重大转变的阶段。佛教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空前发展。随之输入的佛教文化, 几乎对所有传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增加了传统艺术的门类和表现手段, 也改变了原有的风格。隋唐国内民族大统一, 又与西域交往频繁, 更促进了多民族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其特点是, 都城气派宏伟, 方整规则;宫殿、坛庙等大组群序列恢阔舒展, 空间尺度很大;建筑造型浑厚, 轮廓参差, 装饰华丽;佛寺、佛塔、石窟寺的规模、形式、色调异常丰富多采, 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

明清风格。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有了巨大发展, 城市生活内容和人的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很显著的变化, 随之也改变了艺术的风格。城市仍然规格方整, 但城内封闭的里坊和市场变为开敞的街巷, 商店临街, 街市面貌生动活泼;城市中或近郊多有风景胜地, 公共游览活动场所增多;重要的建筑完全定型化、规格化, 但群体序列形式很多, 手法很丰富;民间建筑、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质量和艺术水平普遍提高, 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多种风格;私家和皇家园林大量出现, 造园艺术空前繁荣, 造园手法最后成熟。

3 中西方建筑风格差异的分析

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 是文化差别的表现, 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 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 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3.1 建筑材料的不同

中西方的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 除由于自然因素不同外, 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 不同理念导致的结果, 是不同心性在建筑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猎方式为主的原始经济, 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态。从西方人对石材的肯定, 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 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中国以原始农业为主的经济方式, 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选择, 重采集, 重储存的活动方式。由此衍生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哲学, 所宣扬的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揭示, 自然与人乃息息相通的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环节, 中国人将木材选作基本建材, 正是重视了它与生命之亲和关系, 重视了它的性状与人生关系的结果。

3.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 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 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 从住宅到宫殿, 几乎都是一个格局, 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 明十三陵, 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 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 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 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3.3 建筑的发展不同

从建筑发展过程看, 中国建筑是保守的。与中国不同, 西方建筑经常求变, 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2500余年了, 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顶技术, 从哥特建筑的尖券, 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 敢于独辟蹊径, 勇于创新的精神。

3.4 建筑价值的不同

从建筑的价值来看, 中国的建筑着眼于信息, 西方的建筑着眼于实物体。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 不靠计算, 不靠定量分析, 不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构思, 而是靠师傅带徒弟方式, 言传手教, 靠实践, 靠经验。我们对于古代建筑, 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筑的认识, 多从文献资料上得到信息。历代帝王陵寝和民居皆按风水之说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经营。为求得与天地和自然万物和谐, 以趋吉避凶, 招财纳福, 在借山水之势力, 聚落建筑座靠大山, 面对平川。这种“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

4 结语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中国建筑艺术曾对日本、朝鲜、越南和蒙古等东方国家发生过重大影响。其实建筑风格也和所有艺术一样, 总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 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要顺应历史发展, 符合人们的客观实际需要, 只有在要求建筑设计者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潮要以文化背景为前提, 并使它们的优越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紧跟时代步伐, 创新建筑设计, 丰富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李新海.如何提升城市建筑品位——以湘潭市城市形象塑造为例[J].中外建筑.2006年02期.

上一篇:2023年少先队德育工作总结下一篇:幼儿园托班家长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