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散文翻译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旨在根据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中的美学主体、美学客体、美学再现和美学标准的角度,分别从语音、修辞、句法、文化、意境等各个层面对张培基教授翻译的《没有秋虫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探讨,也就是分析张培基教授翻译的散文如何再现汉语散文的美学价值以及怎样恰如其分的再现原文之美。

第一篇:散文翻译论文范文

初中散文教学经验分析

摘 要作为文学艺术的一种,散文教学有较重的审美鉴赏意义。开拓视野,启迪思想、撞击心扉,给诗一般意境享受,美的语文范本等等,正因为散文教学切近学生的发展,散文在初中教材中也占近百分之四十的比例。但面对初中生,对散文及散文教学应该认识到位,应该遵循文学作品阅读的规律,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文本的基础上,交给必要的一些技巧方法理解作品主题及深意,引导学生在欣赏作者艺术特色的过程中学习其表达技巧,为习作训练服务。

【关键词】初中散文;初中教学

1 散文的含义

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抒情的文学作品, 短小精悍而又蕴藉着作者种种对于宇宙、人生、世相种种情思的文章。它作为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是一种最自由、最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文体,据新课标对中学生阅读和写作方面所提的具体要求,散文教学也是达到这些要求的最佳途径。

散文阅读在教学功能上,除了积累、认识,更多在于审美。但我们必须清楚:初中散文教学一定有别于高校的文学鉴赏,有别于文学研究,也不是立足于培养作家。

对于初中生而言,散文应遵循文学艺术作品阅读的一般规律:即首先在不怀任何功利地去阅读作品,笔者姑且称之为“原生态阅读”,即像普通读者一样读书。散文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艺术生命就在于打动人的心扉,这种打动来源于一种自然而然的唤醒。

在原始的阅读过程中,在艺术直感的支配下,艺术意象重现,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出现共鸣的兴奋和快感。此时虽不求甚解而心绪飞动,虽读毕掩卷却余味无穷。

在两年多的散文教学之后,学生基本上能了解散文的一些常见表现手法、表达技巧,通过阅读及明确的记诵要求,学生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相对而言,更难的在于散文的解读上,这就是涉及到语文思考力的培养问题。特级教师宁鸿彬为代表,似乎就更重于学生思维的训练,这些思维能力在散文的教学中大抵可分为:概括提炼能力(这也包括对散文的线索层次有足够的认识)、推理能力、判断、分析、综合、比较、联想、想象等,也通过以上方式或生活常识、个体经验、自然社会生活逻辑而展开质疑的能力。

当然这一切能力的培养有别于理科教学中的训练,它一定深深扎根于文本语言文字来展开的。如果把理解概括为较为深层次的“思”字的话,那这种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中的。相比较其他学科,更富魅力和难度的是这种训练不是孤立的,甚至是情趣盎然、欲罢不能的进程中悄然流淌缓慢前行的。它有几多陶醉其间的成分,在情思、热冷入出近远之间徜徉逡巡,颇有些像中国传统文化的诗酒。在功利过强,目标过明确死板的教学中是看不到这种富有生趣的滋长的。

在充分感知文,形成一种较为强烈的震撼之后,再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找寻这种被打动被启迪的原因。这种由浅入深就包括文本内容、层次结构,当然也包括初读障碍(字词等),主题思想的逐步认识。这个过程由感动到思考,由形象到逻辑,最后再由这一过程中反观作者的表达力量,因为这一切都由这一力量推动的。

2 如何写好散文

散文博大精深,蕴含深厚,思想情感复杂,而初中生生活阅历相当不够,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教学内容和教学主体就形成一组矛盾。在这种情形下,教者引导不得法,而又一味追求在短时内完整把握就不怎么现实了。原因有二:

(1)时间精力有限,对于经典散文奢求在短暂期限内便穷其要旨况味是极不现实的,尤其是在如今各学科应试挤压之下,语文教学的阵地营盘愈来愈狭的情形下,学生时间紧张负担繁重,一节课中的注意力也有限,思考不宜散漫过度。

(2)大凡散文艺术,都是语言构思艺术,创作者语文表达的蛛丝马迹中有意无意地体现着自我旨趣、精神、思想,蕴含哲理,相比较总有一处两处尤其能彰显本篇主题及作者的情思。不注意去发现作者心灵的“眼睛”的教学常常是错误百出,与原文原旨常常相去甚远南辕北辙。

而我们注意在教学引导中把握作品纲领,从点睛之处着力,可避免击不中要害,在降低散文学习的坡度的同时省时省力。只要教师设计得当,学生极易调动积极思维,深究直至得其三味。

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四两拨千斤,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何乐不为呢?俗语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因为用力集中,杀伤力自然强,学生更易在选店之中得大天地,逐步也培养起散文阅读的自信及兴趣来。

当然,这就需要教师率先垂范并逐步培养出学生解读文本的真功夫,形成捕捉作品关键的词句的敏感。

3 写散文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会找,其次善思:能用此处在作品上下勾连纵横捭阖,打一场大仗。怎样寻找呢?

3.1 诗词中的文眼

“揭全文之旨,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题目、开宗明义句及结尾点题句当然是首选。一些关键的抒情议论句,如毛泽东《沁园春 雪》里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时在当中出现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也是“前注”“后注”的明显例子,结合起来理解诗词当然就不难了。

3.2 极易被读者忽略却关乎实质的词句

如《背影》中“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两年了”中的“不”字,恰不容忽视,至少我们可以感觉到之前朱自清父子关系闹僵的事实,结合这种冲突来理解作者的愧疚,尤其在收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之后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父亲的好,那次车站送行的情形自然历历在目,倍加感人了。

3.3 文中多处出现的词句

如关于《五柳先生传》中的“不”字:钱钟书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钱钟书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追求,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马说》一文亦是如此。

3.4 值得咬文嚼字反复玩味的字词

如《望江南。梳洗罢》中的“斜晖脉脉四、值得咬文嚼字反复玩味的字词。如《望江南。梳洗罢》中的“斜晖脉脉水悠悠”景语皆情语,不正是让人浮想联翩心旌动摇的真实写照吗?

参考文献

[1]王富仁,郑国民.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06).

[2]李正涛,吴玉如.“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4).

[3]叶开.对抗语文[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教师进修学校 四川省乐山市 614800

作者:宋立新

第二篇: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张培基英译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

摘要: 本文旨在根据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中的美学主体、美学客体、美学再现和美学标准的角度,分别从语音、修辞、句法、文化、意境等各个层面对张培基教授翻译的《没有秋虫的地方》进行分析和探讨,也就是分析张培基教授翻译的散文如何再现汉语散文的美学价值以及怎样恰如其分的再现原文之美。本文从散文翻译研究的较新视角——美学视角上进行更广阔的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尝试。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张培基;《没有秋虫的地方》

0 引言

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两种重要语言。如何准确、美观地将原文翻译成目标语是翻译工作的重点。散文翻译是翻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和国内的研究中,有一半以上的研究成果是针对散文翻译的。无论翻译理论家还是翻译实践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4]。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研究》一书中说,20世纪后半叶,虽然中国每个人都主张翻译要改革,但是没有进步。一些教授提出的一些翻译理论也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受历史局限,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语言学知之甚少。因此,从那时起,朱光潜等学者提出,翻译美学需要发展成独立的学科,翻译离不开美学[1]。

1 理论基础

关于文学翻译美学,西方学者提出得比中国学者早。2001年,美国学者Bassnett和Lefevere撰写了《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代表了翻译美学理论的诞生。意大利学者翁贝托·艾柯也认为翻译与文化是一样的,而翻译学者兰伯特和罗宾斯则认为翻译不是一种跨语言的过程,而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中国是一个拥有许多优秀散文的国家,有着灿烂的中国文化,因此中国学者也对美学和散文翻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中国,从20世纪下半叶到现在,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对散文翻译和美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995年刘宓庆的《翻译与美学导论》建构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2005年,毛荣桂以美学为核心分析翻译美学[2],创作了翻译美学[4]。

1995年,劉宓庆出版了《翻译与美学概论》,构建了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从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刘宓庆论述了这两种体系的内在建构,提出了翻译思维的双重科学性,即“翻译分析必须注重概念、判断和推理;科学翻译思维的第二部分:语言表达必须灵活而有意义”。刘宓庆认为,戏剧和诗歌的翻译确实是艺术。法律文书、科技资料和宗教经典的翻译也是艺术,因为翻译离不开文字选择、句子结构调整等艺术处理。文化对翻译美学的意义是《翻译美学概论》的亮点之一。此外,刘宓庆把原语和目标语作为审美对象,把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在主客体的动态作用下构建了翻译美学的基本框架。这是《翻译美学导论》的另一个亮点。因此,本文主要以刘宓庆的翻译美学为理论指导进行研究。

2 散文翻译与翻译美学

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注重“形散神不散”。“自由”的含义不仅包括作者心灵的自由、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无限的想象,还包括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技巧多样[5]。美学在中国和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才将其命名为美学。美学的定义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西方。作者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研究的基础。在《美学基本原理》一书中,美学的定义是明确的:“美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界和艺术界美的一般规律和人的感受和创造美的学科。”更详细地说,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和美的规律。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客体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审美关系。美学研究审美经验。

翻译是在两个语言文本之间寻求对等的过程,即把信息从一种语言文本完全、无误地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是创造性的,一切创造性的东西都具有美的特征和内涵。同时,语言信息的转换不仅是口语的转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质”的转换。翻译的本质是追求和再现两种文化间“质”的无缝联系。这种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也需要译者把握美的真谛,使译文更加准确,使两种文化的融合更加完美自然。早在公元前,西方西塞罗就提出了研究翻译中词语美的必要性。翻译理论家罗新章直言不讳地说:“美需要创造,而翻译的美需要译者进行艺术创造[6]”。

散文翻译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主体(译者)对审美客体(原作)的审美要素进行综合、变换,直至完成为止,其结果是译文,是一种审美再现活动。它反映了译者的审美素质和审美体验。体验是跨文化和跨空间的。它不仅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原作的审美要素,而且超越了文化、时间、空间差异所形成的审美障碍。在审美再现的过程中,美的信息损失被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使译文的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最接近的审美感受。

3 张培基和他的英译散文《没有秋虫的地方》

张培基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他的散文翻译忠实而简洁。他力求正确选择词语,使句子自然流畅,同时不坚持计算词的得失,而是把语篇精神放在首位,既追求原文信息的完美表达,又追求原文的功能。同时对原文的翻译风格和魅力,充分体现了他毕生对“忠实流畅”翻译理念的追求[9]。《没有秋虫的地方》是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张培基先生对这篇散文的翻译恰到好处[3],因此本文对此译文进行分析学习。

4 《没有秋虫的地方》译文中的美学再现

翻译的审美再现是指译者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对原文的理解。审美再现是翻译活动的最后一步。根据刘宓庆,翻译的美学主体就是译者[8]。因此,译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将原文的审美价值转化为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翻译审美对象的审美构成可分为形式系统和非形式系统。就形式系统的审美信息而言,它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声音、词汇和句法。

本文主要从声音(包括尾韵、头韵、感叹)、修辞(包括明喻、比喻、拟人)、词语、句法(包括平行和修辞问题)等角度分析《没有秋虫的地方》中形式美学价值的审美表现。

具体如下:

原文1:“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迷朦的醒不如热烈的梦。”

张译1:“Therefore, being sentimental is better than apathetic, having a warm dream is better than becoming a living corpse.”

在英语中,有许多尾韵使诗歌或散文读起来更加流畅和美丽。张培基教授想起了英语的语音美和韵律,把原文中的“热烈的梦”翻译成“warm dream(尾韵都为/m/)”,而不是“fervent or passionate dream”等等。将汉语的美适当地转移到英语韵尾,使翻译达到视觉美和听觉美的统一。

原文2:“何况劳人秋士独客思妇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人,他们当然也是酷嗜趣味的。”

张译2:“In addition to the above-mentioned toilers, old forgotten scholars, lonely travelers and solitary women, innumerable other people are equally susceptible.”

张培基教授还把这个句子翻译成尾韵,把“劳人秋士独客”翻译成“above-mentioned toilers, old forgotten scholars, lonely travelers”。将汉语的美适当地转移到英语韵尾,使翻译达到视觉美和听觉美的统一。

原文3:“并不是被那些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淹没了。”

张译3:“Not because, drowned by the over-whelming din of merry-making or suffering.”

张培基教授把“欢乐的劳困的宏大的清亮的声音”翻译成“merry-making”。这里的选词新颖、得体,但不是通常的“happy”等词,“merry”和“making”是用来通过声音美和头韵美的形式美来翻译汉语的美。

原文4:“在这境界这时间里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秋虫的合奏。”

张译4:“The only thing capable of affecting our mood then and there is the chorus by insects.”

在此,张培基教授将“在这境界这时间里”翻译成“then and there,而不是使用“in this place and this time.”这样的长句,它更简明易懂,还具有头韵美(/t/)和声音美和形式美。因此,这种翻译具有双重的优势。

原文5:“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

张译5:“Their performance, with a voice high

or low, sonorous or piping, quick or slow, sustained or suspended.”

“作歇”在这里的意思是昆虫长时间发出声音,然后休息。但是张培基教授把它翻译成两个词“sustained”和“suspended”,表达精确,还有头韵。它完美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不失美感。它使读者不仅能够欣赏译者的翻译技巧和词语运用,而且能感受到头韵美。

原文6:“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

张译6:“In fact,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m is a consummate music master all by itself.”

人们通常把“乐师”翻译成“musician”,张培基教授的翻译是“music master”。与张培基教授的翻译相比,“musician”的翻译有些僵硬,缺乏灵活性,但张培基的翻译更精确,更富有灵活性,充分表达了原意,让读者感受到昆虫的声音确实很悦耳,还具有头韵美(/m/)。

原文7:“啊,不容留秋虫的地方!秋虫所不屑居留的地方!”

张译7:“O,a place leaving no room for autumn insects!”

在這里,张培基教授把这个“啊”翻译成“O”,它充分表达了原本的意义,即作者对这个秋天没有秋虫的痛苦,不满足和绝望。

原文8:“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张译8:“The courtyard is as still as the bottom of a well, the cement ground is leaden. Insects have long been keeping clear of a place like this.”

张培基教授准确翻译“井底似的庭院”并充分表达了原意,但特别之处在于,他没有把“似”翻译成“as”或“like”,而是使用了“as still as”,这也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同时体现了张培基的忠实而富有表现力的翻译理念。

原文9:“其实它们每一个都是神妙的乐师。”

张译9:“In fact,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m is a consummate music master all by itself.”

在这里,张培基教授把 “神妙的乐师” 翻译成“a consummate music master”, 生动表达了秋虫声音之美,同时,“consummate” 一词完全的传达出了“神妙”的含义。

原文10:“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张译10:“the season’s insects once again chi-rping plaintively.”

在这里,作者把昆虫描绘成一个悲伤到哭泣的人。因此,张培基教授将“凄凄切切” 翻译成 “plaintively”, 非常的生动和恰当。

原文11:“到夜呢,明耀的星月和轻微的凉风看守着整夜。”

张译11:“ While during the night, the moon and stars hanging bright in the sky with soft breezes cooling the air.”

在原作中,作者把月亮和星星拟人化,非常生动。因此,在翻译文本中,张培基教授也使用拟人的修辞将“看守” 翻译成“hanging”, 中英文本都达到了美学的效果。

原文12:“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

张译12:“Drinking a bitter cup is better than a cup of insipid water.”

在原文中,“白汤”是指没有任何味道切不好喝的汤,因此在张培基教授的翻译中,他没有将“白汤” 翻译成“white soup”而是译成了“insipid”,恰当地表达了原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原文13:“井底似的庭院,铅色的水门汀地,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而我们没有它们的翅膀与大腿,不能飞又不能跳,还是死守在这里。想到“井底”与“铅色”,觉得象征的意味丰富极了。”

张译13:“The courtyard is as still as the bottom of a well, the cement ground is leaden. Insects have long been keeping clear of a place like this. Without their wings and legs, we cannot fly or leap as they do. We have to stick to this place. How pregnant with meaning are the two expressions——‘the bottom of a well’ and ‘leaden’!”

在原文中,作者用“铅色” 这个颜色来形容水门汀地的颜色,这个颜色同样让人感到了失落与消极。张培基教授将这个颜色译成了“leaden”, 这个单词的意思表示 “铅灰色的;沉闷的;沉重的;郁郁不乐的”, 这不仅准确地表达出了这个颜色原本的意思,也同样表达邪乎了作者当时的感情与感受。

综上所述,张培基的翻译具有表现力、准确性和流畅性,同时也传达了原文的艺术气息。

5 结论

张培基教授的英译《没有秋虫的地方》自然保留了原文的风格。本文以此为例,从翻译美学的角度探讨中国散文的英译问题,并从翻译美学和审美再现两个方面分析张培基教授如何处理原文,从而再现原文之美。在翻译过程中,要成功地再现原文的美,首先要深入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的情感,然后运用另一种语言,学习刘宓庆等学者的翻译美学理论来进行翻译,再现原文的美。翻译美学可以为散文翻译提供有效的理論指导,因此,从美学的角度研究散文翻译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2011.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党争胜.从翻译美学看文学翻译审美再现的三个原则[J].外语教学,2010,31(3):96-100.

[5]杨亚敏.中国现代散文翻译的风格再现——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1-113.

[6]孙腊枝.论翻译的美学原则[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2):65-68.

[7]隋荣谊,李锋平.翻译美学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54-57.

[8]刘宓庆.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构想[J].中国翻译,1986(4):19-24.

[9]刘银燕.张培基先生和他的翻译[J].上海科技翻译,2001(1):46-49.

(责编:赵露)

作者:刘玉倩

第三篇:浅析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摘要】散文作为一种常见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不但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而且能将作者的情怀完美地诠释出来。散文文体的特殊性,使得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初中生的学习与理解。然而初中散文教学存在教学设计模式化、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等问题,会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体会和感受散文自身的魅力,会削减学生对现代当散文学习的热情,甚至会极大消耗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本文针对现当代散文的现状提出一些教学改进策略,试图为初中语文教师打开一些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优化策略

学习散文既能锻炼学生写作和理解能力,又能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深化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因此,应当重视散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笔者将在本文中分享几种散文的教学方法,与初中语文教师共勉。

一、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设计的模式化

在现阶段的现当代散文阅读教学中,不乏有部分教师不能做到将散文教学与其他文体的教学有效地区别开来。先导入、作者介绍、字词纠正再整体感知、分析结构、鉴赏情感等似乎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模板”。然而这种情况不仅只出现在现当代散文的阅读教学中,甚至在其他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也是经常发生。缺乏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改进,势必会逐渐削减学生对现当代散文学习的兴趣,甚至会逐渐消耗尽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2.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語文课程不断深化改革以及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学生本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仍然有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学理念及多年教学习惯的束缚,缺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意识。在其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语文课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学生囫囵吞枣的听讲、慌慌张张抄笔记,教学的全过程就是教师不停地灌输,学生习惯于盲目地接受和记忆。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中现当代散文教学的优化教学策略

1.结合有关材料

散文是作者抒发真情实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作者的独特情感与经历就会得以体现。因此,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应将与作品、作者有关的材料融入其中。例如,读者对该作品的评价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作者写过的散文作品还有哪些?作者在怎样的环境下完成这些作品的创作?学生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掌握,能够加深对作者的了解,从而更全面地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陶行知指出,在具体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多媒体技术的诞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环境,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补充相关资料。以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为后文奠定情感基础。在影片接近结束时,教师再适时设计一段导入语:即使时光的流逝送走了我们青春的印记,也无法抹掉我们对故乡的思念。虽然汪曾祺先生已年过花甲,但仍然无法忘却自身对故乡思念的那份情怀,就让我们带着他这种思想情怀去体会他心中的昆明。

此外,也可以结合作者情感融入相关材料。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前了解关于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以此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2.基于关键词分析文章主题

确立了文章的关键词后,随之教师需要让学生展开文本的自主阅读,并且逐渐体会与感受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全文,首先熟悉这篇文章的基本脉络,了解文章描绘了哪些内容,讲述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学生只有充分熟悉文章后才能够随之进入文章主题解读的环节。为了让学生读的过程效率更高,教师可以事先给大家设计几个具体的阅读任务:第一,通读全文,总结文章的主体内容;第二,感受散文的特点,从语言层面和主题表达层面分析自己的阅读体会;第三,思考文章中是如何刻画藤野先生的“伟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几个问题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能够让学生阅读的方向性更强,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文意。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就上述问题展开交流,大家彼此表达各自的见解,促进这些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读。

学生读完后教师可以根据大家的阅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主题的解读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只有两年的师生情谊,二十年后为什么用‘伟大’一词来形容呢?”接下来,师生围绕关键词“伟大”,一起深入文本。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的解析思路。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平凡中的“伟大”,这个过程要让学生抓住文章中描绘的细节部分,尤其是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展开分析解读。学生找到了如下几个事例:藤野先生在讲义添改时一丝不苟;在纠正自己的解剖图时严格耐心;藤野先生德尊望重,但是却十分关心自己的实习情况;藤野先生会积极了解中国的“裹脚”事件,体现了善良求实的品质。这些事件的描绘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藤野先生的形象,一个鲜活立体的人慢慢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这些事件又很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主题。正是这些小事彰显了人的内在品德,这也是作者会对藤野先生充满怀念与感激,并且将其刻画为平凡而伟大的个体的原因。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抓住散文中这些看似零散,但是却可以很好地彰显文章主题的内容展开解读,可以让学生层层深入地获知文意,进而对鲁迅先生刻画的这个人物形象会有更深入的感受。

总而言之,初中,是学生接触和学习现当代散文的初期阶段,所以在初中阶段应该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现当代散文的魅力,使学生爱上散文的学习并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贵玲.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研究[J].情感读本,2018,000(002):95-95.

[2]王会敏.试析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情感激发[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9(9):133-134.

[3]刘兴梅.基于文本解读浅谈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探讨[J].文渊(小学版),2019,000(004):299.

作者:张生国

上一篇:岩土勘探论文范文下一篇:涉外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