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思考

2022-09-11

当前, 全国独立学院有260多所, 学生数百万人。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不仅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更关系着百万学子的长远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 政策大力支持, 机遇与挑战并存

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 从政策到执行全方位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 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 各级政府还需积极拓宽基层和重点领域的就业渠道, 引导并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等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应。在经济新常态下, 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一方面增加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高质量就业岗位, 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一方面也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所展现的知识、能力、心态、价值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就业竞争激烈, 门槛与限制仍在

自2013年网络上出现“史上最难就业年”以来,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新高, “最难就业年”屡被刷新, 毕业生人数从2013年的699万增加至2017年的795万, 就业竞争激烈可见一斑。而与此对应的是, 世界经济仍需进行危机后的深度调整, 复苏乏力;国内经济虽稳中有进, 但社会岗位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与毕业生增长速度仍无法匹配, 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此外, 许多优质用人单位尤其是大城市的用人单位, 在招聘时依然以“出身”设卡, 提出高学历、名学校要求或是生源地限制, 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独立学院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难度及心理压力。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众多, 包括主客观多类因素。本文主要从学校、家庭、学生这三个主体出发进行分析。

(一) 独立学院社会认可度的提升还需要时间, 专业特色不明显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重要且成功的实践, 是母体高校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的延伸体现。但我们也要认识到, 独立学院的建校历史相对来说都比较短, 在文化底蕴、硬件设施、人才配备等许多方面与公办本科高校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 致使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就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与此对应的,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教育教学的质量等的良好呈现还需要社会、市场更长时间的检验, 社会充分接纳独立学院还是需要一个过程。此外, 许多独立学院关于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基本上都是参考母体学校, 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专业特色不明显, 加之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 致使优质人才培养实效难以呈现, 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也就难以提升, 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独立学院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相对薄弱, 系统性不够

独立学院由于自身办学条件的限制, 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不管是在机构设置、人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层面, 亦或是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上的理念、方式方法层面均显滞后, 还没有做到契合新时代就业市场的变化与要求。与此同时, 独立学院中从事就业工作的主要人员集中为各院系的毕业生辅导员, 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很少, 致使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不足, 从而难以给广大学子们提供优质的、精准的、系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开展较多的就是零散的讲座, 再加上独立学院辅导员队伍的流动性较大, 致使就业工作很难系统、专业和长效。

(三) 家长理性教育缺位, 包办意识尚浓

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第一站, 家长们的理念和做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养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 家境情况较好, 出于对孩子的宠爱, 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要求更多为认真读书或是顺利毕业, 至于实习实践很少有要求;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许多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待也聚焦于收入高、社会地位等方面, 很少考虑职业的长远发展或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工作条件如暴风雨, 家庭环境却似温室大棚”, 倘若家庭这一培育体不改变陈旧的理念和做法, 对学生这一株株幼苗的成长势必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也自然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 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性, 就业竞争力不强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仍不理性, 择业时仍热衷于体制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品牌企业、标杆企业或偏好于某些地区, 有的学生宁愿等待与观望成个“慢就业”一族甚至“啃老族”, 也不太愿意选择与个人期望值相比差距较大的地区、部门或基层就业, 这一种情况在独立学院学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些。独立学院由于收费较高, 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都较好, 这些学生从小倍受宠爱, 使得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值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没有理性的判断, 缺乏成熟的就业观念, 过分聚焦于单位的地点、规模、环境, 而忽视了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此外, 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 独立学院学生在生活自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都相对较弱, 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足、紧迫感不够, 遭遇了几次就业市场的碰壁后, 就存在“等、靠”的心理, 加上本身就业竞争力不突出, 加大了就业的难度。

三、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的路径思考

(一) 加强品牌建设, 凸显专业特色, 努力提升学校社会认可度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效、系统工程。独立学院应当调整自身发展策略, 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 加快加强品牌专业建设, 凸显人才培养特色。独立学院建校历史都还不长, 广大民众对独立学院的了解仍需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 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认可也处在积累和提升过程中。因此, 独立学院应有提升自身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的紧迫感, 多多加强与政府、社会、企业的接触和交流, 推进学校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实效等在各级各类的正规媒体上进行宣传和报道;积极运用多种方式、平台、渠道让广大民众多角度感知学校取得的成绩与亮点。此外, 学校应加强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加强应用型建设, 突出实践教育环节, 努力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二) 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构建多元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除了有针对性性地发布招聘信息、开展就业专题讲座、组织种层次的招聘会等, 更重要的是加强和完善贯穿大学四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让学生们从大一就了解就业, 从而增强未来学习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形势教育, 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择业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投入, 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让毕业生们不仅能成为就业岗位的实力竞争者, 亦能够转化成就业岗位的有效提供者;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就业指导人员队伍, 开展系统、规范的专业化培训, 并通过制定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 调动广大教师甚至校友们参与促进就业的积极性, 营造好全员促就业的氛围;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嵌入式或订单式等培养方式, 多方位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三) 家长与时俱进, 给予子女就业能力培养的正向引导与支持

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文化堕距”理论认为:相互依赖的组成部分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 速度是不一致的, 有的变化快, 有的变化慢, 结果就会造成不平衡、差距和错位。现实生活中, 父母对子女的就业期待常常滞后于当前就业发展的形势, 从而导致父母与子女间在就业期望、求职理念上的不平衡, 以致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 家长要适时转变观念, 通过电视或网络等主动了解就业发展态势, 思想上做到与时俱进;鼓励子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习见习, 培育子女们诚信向上、文明互助、懂得协作等良好品质;积极沟通, 尊重子女的兴趣, 给出适宜的建议。当然, 家长观念的应势转变, 也需要政府和学校的支持, 如通过家校联动平台 (家长会、家长网络学习平台) 、社区讲座等, 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的就业思想教育活动。

(四) 学生树立理性就业观念, 积极规划, 主动提升就业竞争力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立足实际、脚踏实地做好职业规划, 并通过不断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努力实现优质就业。首先, 积极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 树立多渠道寻业、竞争就业、多层次就业的观念, 摈弃“金银饭碗”、“一劳永逸”等传统观念, 树立主动就业、到基层锻炼积累从而为未来发展夯实基础的理念。其次, 积极做好规划。学会运用职业生涯发展里的科学理论, 全面分析自身性格、特质和专长, 并通过将静态职业探索 (如资料查询、网络检索) 和动态职业探索 (如生涯人物访谈、实习实践) 相结合, 对就业市场、岗位需求深入了解, 以理性确定职业目标和努力方向。再次, 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理论的加速更新,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日益表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因此, 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积极寻找各种锻炼平台, 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 包括组织策划校园活动、投身社会志愿服务、积极实践实习、勇于创新创业等。

摘要: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 其毕业生就业不仅会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 也关系着百万学子及其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 独立学院因其民办高等教育的体制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显艰巨。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因素众多, 包括主客观多类因素。本文主要立足于学校、家庭和学生这三个层面, 探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存在的痛点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生,形势,因素,路径

参考文献

[1] 周培荣.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J].理论前沿, 2015 (19) :63.

[2] 江洪娟.试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协同培养新机制[J].煤炭高等教育, 2017 (03) :78.

[3] 叶心宇.大学生就业:新机遇、新挑战与新形势[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7 (10) :23.

[4] 亓迪.基于职业规划教育的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6 (04) :41.

上一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LDH、CK及其脑型同工酶分析下一篇:关于构建大学语文课程延伸教学体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