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3-01-30

1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学生学习基础差,底子薄

独立学院学生为本科第三批次录取,录取分数线一般要低于“二本”分数线1 0至3 0分。独立学院学生与“二本”学生存在入学时文化水平的差别,即独立学院学生的生源质量偏低。也就是说,在中学阶段,独立学院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同层次学生相比就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缺乏优良学风

学风是指学习的风气,它是一种精神风貌在学习方面的总体表现,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风格和学习的方法。优良的学风是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步形成的。缺乏优良学风是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1)缺乏勤奋刻苦的学习毅力。学习是非常艰苦的事情,一个人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必须下苦功夫和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存在以下现象和问题:1)逃课、课堂纪律不好,课堂学习不能保证。2)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知难而退,对知识掌握不牢。

(2)自控力差,对大学学习不适应。大学学习在学习任务、内容和方法上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学习具有自主性、独立性等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合理安排并利用好学习、娱乐、休息时间,才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但是独立学院学生大多表现出自控力较差,对大学学习非常不适应等特点。

(3)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目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作用的自觉认识和追求,是人生理想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现在的独立学院学生,他们意识到了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的压力,也懂得要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他们大都缺乏远大理想、缺乏对自己现在及未来的学习、生活的规划,缺少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就变得非常被动,表现为:有家长、老师督促时,学习成绩就好些,失去家长、老师的督促,学习成绩就一落千丈;当学习时间和其它活动相冲突时便弃学不顾。

2 形成独立学院学生学习中突出问题的原因

2.1 社会因素

在传统的教育制度下,学校教育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用很小。在中小学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育资源短缺和升学压力大等客观现实,使学校、老师更多地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升学率的提高,而很少考虑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入独立学院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表现介于“优秀生”和“差生”之间,教师往往把精力用于对“优秀生”和“差生”的教育,用于中间层次的学生管理的时间和精力最少。再加上单一的教育方式,学生感到学习起来非常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

2.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是否得当是子女成材的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家庭教育的问题有两类。第一类是父母放弃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学生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或其它原因,把子女交给孩子的祖辈养育,这些父母因不能及时掌握子女一些思想上、行为上的细微变化,错过了教育的有利时机。同时,因子女与父母不在一起生活,彼此缺乏沟通和了解,子女在感情上很难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和依赖感,难于认同父母的教导,导致教育失效。第二类是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不当。这种不当主要在两种家庭中出现。一种是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的家庭。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中心。“唯一”的孩子、“唯一”的希望使很多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悖离教育的目的。有很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怕吃苦怕受累,这就是家长长期包办养成的懒惰思想和依赖思想的体现。另外一种情况是父母文化层次低的家庭。这种家庭中的家长们主观上很希望能把子女教育好,却不知怎样教育,除了打骂、说教外,别无他法。缺乏教育子女的知识和能力,同时缺乏以身示范的教育,重养轻教。

2.3 学生自身因素

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不仅要正确的教育引导,还要靠自身严格要求、不断锤炼才能形成。独生子女长期过着优越、舒适、安逸的生活,使学生缺乏危机感、缺少在艰苦环境下磨砺的品格、缺乏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内省”力。因自身条件缺乏足够的准备,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学学习所要求的高度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对他们无疑是严峻的挑战。

3 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对策

3.1 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以生为本,学生第一”的工作理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法宝。学生上学是交纳学费的,因而学生具有受教育者、教育投资者和消费者三重身份,得到成长成才的引导和服务是学生及家长最大的愿望和需要。因此,独立学院为学生成才服务的基本功能更加突出。首先,要转变观念,尊重大学生作为人的独立个体这一客观存在。在传统的学生工作理念上往往单纯地把学生当做教育和管理的客体,日常工作都围绕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或者是单纯地纠正学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以为这样可以管住学生,但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更谈不上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与教育的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新的观念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作为独立体客观存在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其次,要转变工作角色,变管理为服务,变约束为引导,树立人性化的工作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去引导培育他们。

3.2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

健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制度要充分考虑面临的对象和所处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特点,独立学院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依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并以此规范学生的行为,行使有效的管理。同时,独立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还要努力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针对学生所做出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把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渗透在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工作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法律、政策、规则、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功能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独立学院学生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3.3 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育管理学生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普遍原则,教育管理者应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

(1)教学中多采用互动性、激励式教育。独立学院学生在学习上明显存在着学习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自卑心理较重等特点。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激励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其潜能的开发。如:课堂上发现学生听课爱走神,老师就多向学生提问;发现学生自觉性差,老师就尽量多给学生布置作业、测验,并认真批改。通过这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学到了知识,头脑变得充实,自信心也就逐渐树立起来。

(2)学生管理工作者要由教育主导者向教育引导者转变。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学生工作者是学生发展的设计者和主导者,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就要对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学生工作者应从教育主导者向教育引导者转变,根据学生个性特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提高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转变后的学生工作者,根据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1)用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和约束,如:考勤制度、早操制度、奖学金制度。2)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如:按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优良群体、中间群体和危机群体,对于优良群体要及时指出他们的优点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对于中间群体,要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对于危机群体,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他们改善不良习惯。还可以将这几个群体进一步细分,直到每一个个体。

(4)探索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新机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管理队伍。作为一所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独立学院,学生大都具有文化基础差、缺乏自信心等特点。同时,这些学生有很强的选择性和独立性,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部分独立学院,针对这种现状在高校传统辅导员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素质导师制。

素质导师的基本形式是在高校传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基础上,以非专业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第二课堂为基本阵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工作从“管教型”向“导师型”转变的一种学生管理工作机制。

可以把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排学时,计算素质学分。素质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拓展。在非专业素质教育方面,现已开设了包括提高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方法能力、心理品质等素质的多门课程,这些课程由素质导师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学生成绩进行测评。素质导师取代辅导员,更重要的是角色的转变和育人理念的变革:在工作职责上,由原来的常规式、“保姆式”管理,向科学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成功素质转变;从核心目标看,由原来的管好学生不出事向引导学生做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转变。素质导师制的创建,形成了“一线多阵地整体联动”的新型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模式。即由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非专业素质教育教研室、素质导师、学生骨干构成工作的主线,依托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班级素质拓展小组等基本组织,注重与专业导师互动,利用毕业生实习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平台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参与实践。不少高校的辅导员都把自己看成学生的“管理者”,而不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育人者”。有些辅导员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往往是空洞的简单说教,流于形式。而素质导师制最大的转变是在高校学生管理与教育方面的观念、职能和方式的变化。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素质导师的工作要以素质拓展为主线,占领“两课”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展旨在提高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各项活动。素质导师还需变“管”为“导”,改进方法,致力于“导思想、导方法、导行为、导心理”,做学生真正的“导师”。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如何开展,如何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工作的质量,是摆在独立学院学生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拟针对“三本”学生的特点,应该如何开展学生工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管理

上一篇:浅析水管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措施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