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初探

2023-02-17

中国已经全面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中国经济走上了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中国经济以更加积极的姿势全方们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形成更加开放, 互惠互利的新格局。职业教育直接依存于经济发展, 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适应需要的人力资源,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 政府, 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更加关注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 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不断推进体制创新, 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职业教育形成相当规模, 基本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 又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 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了5000多万名毕业生,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骨干力量。各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开展。改革开放以来, 累计培训城乡劳动者13亿人次。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职业学院不同于普通高中, 政府低投入与学校自身积累慢, 使得职业学院设备更新成为“瓶颈”, 落后的设备不可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流实用型人才;结构不合理, 一些学校规模不够, 再加上教育质量不高, 得不到企业的认同;设置的课程与企业的要求不能同步,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较低;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相比, 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差距, 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2 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容

2.1 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学院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时, 应规范培养目标和教育标准,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对教育教学工作也相应进行了改革。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 在课程设置上, 既包括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外, 还应该包括规定科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这一点, 在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进行道德教育方面, 这类非正规的课程显示出来的作用比正规课程往往都大。因此, 在课程设置时, 要本着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又能够增强现代职业教学课程的总体效应。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 使学校的教学工作灵活多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学习兴趣选修适合自己需要的课程, 它不仅能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发挥个人的特长和才能,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而且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根据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 逐渐加大选修课的比重, 允许学生在选修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同时, 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性课程、增设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适当比例, 处理好几者的关系。

2.2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按照有利于满足就业需要, 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有利于办出专业特色的原则, 完善对职业院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机制, 要把毕业生专业基本对口的就业率, 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主要依据。在学历教育考核中, 要建立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科学和持续性评估的机制, 让用人单位, 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对学生学习评价。

教师、学生、行业专家三结合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在师资培养方面, 通过高等院校培养大批高学历、高质量的人才, 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知识水平, 同时, 高等院校要与企业紧密结合, 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 也要加强教师实践本领与技能的训练, 在校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 指导学生进行校内实训。在校外实训基地, 教师与行业一线的专家共同指导学生, 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践,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师、学生、行业专家相结合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 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兼职和客座教授队伍, 聘请了其他相关行业的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兼职和客座教师, 邀请他们定期不定期地指导教育教学建设。

2.3 构建实践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培养模式有:“双证制”模式、“双循环”“工学交替”与“订单式”模式、“校企全程合作培养”模式、“三方”合作教育、“定制式”、“半工半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注重理论基础的“实用性”,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能力目标模式的实现, 突出专业理论课的综合化, 突出专业实践课的应用性, 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 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 以行业和产业为依托、以技能和岗位能力为目标, 打造了实践教学的三大平台。

应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 以校外实训基地为重要补充, 构建了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 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 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 鼓励创作, 提高实训过程的知识含量, 不断加大校内综合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使其保持与行业实际水平基本同步,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校内实训体系。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 学院还积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在保证学生实践的基础上, 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确保了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发展。

在加强校企合作时, 建立法律保障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不仅应在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而且更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 明晰学院与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将校企合作纳入国家法律保障体系中。把企业的企业文化引入教育系统、把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引入教育系统、把企业信息化ERP (企业资源计划) 引入高校等。

3 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的宗旨, 是通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实用型人才, 现代社会不能没有职业教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市场经济的法则是扶优扶强。因此, 职业院校要生存, 必须走改革发展的路子,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 在培养目标, 人才质量规格和社会效益等各个方面应显著地区别于高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劳动者,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摘要:职业教育要培养出大批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 基于现有的条件, 应坚定不移地做好各项改革, 才能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育云, 等.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 黄育云, 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3] 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4]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5] 韩振轩.劳动和社会保障基层建设与管理实物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6] 于法鸣.建立市场导向就业机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焦炭期货研究文献综述下一篇: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