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2022-09-12

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为全民健身重点的学校体育, 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目的, 以达到与全民健身一致。然而, 篮球作为全民健身中重要的体育健身项目, 篮球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几个方面都存在与全民健身不相适应的地方, 影响着篮球运动对全民健身促进作用, 也束缚着学校篮球教育自身的快速发展。对此, 笔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措施的研究。

1 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现状

1.1 课程模式不合理

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实施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标准要求根据多样性和选择性的教学理念, 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允许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 学生每半学期、每个学期或每学年选一次。学生再次选择时。既可以选择相同的项目, 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项目, 但总计不宜超过五个项目, 以便加深运动体验和理解, 发展运动爱好和专长。

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中发现, 中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模式全部是“三基”的体育课程模式, 学生2年体育课的大部分内容己经被体育教学大纲安排好了, 要求学生体育课中达到体育教学的三个基本目标掌握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在这三个基本目标的要求下, 教学内容繁多, 而且重复。在学生的心里对于体育课的内容十分排斥, 教师反复教的技术学生一点也没掌握。

而同时, 学生想学的技术由于课时有限, 中职生中掌握好一到两门体育技能的并不多。这种体育教育的课程模式己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适应不了终生体育锻炼的思想。

篮球技术的学习和其它的科目学习一样, 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 中职生不上体育课, 或者不积极是因为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 没有较好地掌握什么技术。

1.2 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篮球技能

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方法等诸方面的具体体现形式, 它是按照一定的原理设计的一种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型或策略。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 中等职业学校的篮球教学模式依旧是一个老的教学模式, 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 学生模仿跟随练习, 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 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法, 忽视了学生学法的研究及人体存在差异的基本规律, 不管学生的先天差异如何, 学生的练习项目、次数、难度、标准都必须一样, 习惯于“一刀切”, 挫伤了不少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 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能力培养为主, 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1.3 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篮球课中得不到强化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影响动机的因素有内部的需要和外部的条件。内部的需要是指对于篮球运动而引起的不舒服感。外部的条件指环境因素, 如各种奖励, 观众的叫好等。在调查研究中发现, 中职生对于篮球运动可以获得健美体形和抵抗疾病, 对于减肥和延缓机体衰老, 学生的认同度不高。更多的注重篮球运动中可能对异性的吸引, 通过篮球运动展示自己的特长, 体育场地周围异性的观看可以强化学生进行锻炼的愿望。

1.4 教学手段的落后影响学生学习篮球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篮球课中实践课多理论课少甚至没有理论课, 造成学生大多数对篮球规则一知半懂。同时媒体单一, 使篮球课的技术教学和理论讲解只局限于口授, 采用的媒体也只限于黑板、粉笔、书本、幻灯等, 只能以数值、文字、声音或静态图像表达、传递信息。使寓意深刻、需要发散性思维的篮球技、战术理论活不起来, 变得枯燥乏味, 限制了学生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手段陈旧篮球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很难把动、静有机的联系起来, 动作示范只能是瞬间的, 在语言描述上难度大, 准确性较差, 使学生不容易理解或产生误解, 最终难以掌握技术和战术。

1.5 篮球场地相对缺乏

中等职业学校的篮球场地 (球馆) 普遍缺乏, 或者有优势的学校由于管理和场地维护经费等原因, 严格禁止进入锻炼, 造成了周末学生时间充裕时不能到球馆打球, 而社会上的篮球场地也不对中职生开放。这样在体育锻炼资源不多的情况下, 造成了体育资源的浪费。

实际上, 不仅仅是学生, 如果鼓励校外人员在校园内参与各种体育锻炼, 不仅增加校园锻炼的氛围, 而且对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能够起到一定的催化, 感染, 激励作用。另外, 通过学生与居民共同锻炼, 可以加强体育交流, 增加互相了解, 起到互促互进、相辅相成的作用, 促进校园大文化建设。

2 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改革措施

2.1 利用选修课和俱乐部的授课形式, 提高中职生的篮球技能

基本的技能的学习在篮球运动中都可以得到体现, 跑、跳、投在篮球教学及学习过程中都可以的到练习, 而且长期的篮球练习还可以更有效的促进全身的协调能力、促进全身各部位的全面发展。而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无可置疑的, 篮球俱乐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运动机能的学习—巩固—提高, 而获得较为熟练的篮球技能, 形成篮球锻炼习惯, 促进全民健身的开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俱乐部为篮球教学模式得到中职生以及教师的一致肯定, 这些篮球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要求。同时, 它的教学思想符合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1.1“准俱乐部”课程模式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的篮球和其他的单项教学, 有固定的篮球教师教授篮球, 由学生自主选择篮球项目教师的技术学习和锻炼的一种形式。这是一种过渡型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主要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二年级爱好篮球的学生可以选择篮球作为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可以有第二次的选择篮球运动机会, 因为有的学生通过学习后才能发现自己的真正爱好。其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学性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兴趣爱好, 因材施教, 同时, 单项的篮球锻炼可以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篮球技术, 有利于其养成以篮球运动为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其组织形式是打破原有教学班, 根据学生所选择的项目和教师分项教学。其教材选用趋向专业化、少而精, 单元教学课时相对充足。其优点能够解决学生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体育水平, 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篮球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力、自信心的培养以及形成终生篮球锻炼的习惯有利于考核制度的统一, 将体育教学推向学分制。存在问题在体育项目上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对教师的篮球专项素质要求较高, 教师的篮球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对篮球项目的场地要求较高。

2.1.2“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

利用学校的充足篮球场馆, 开设篮球俱乐部, 制定篮球俱乐部的教学大纲计划, 学生自主选择篮球俱乐部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 通过考核拿到篮球俱乐部的“绿卡”取得体育学分的一种模式。“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满足各类学生个体的不同需求, 促使体育向自主型、健康性、社会化方向发展。其组织形式完全打破班级教学制度, 以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其优点学生凭自己体育特长, 兴趣爱好, 自主选择俱乐部, 选择教师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自学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统一考核标准, 采取教考分离, 实行体育学分制。

“俱乐部型”体育课程模式是体育教学最优越、最理想的模式之一。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要实行篮球俱乐部教学还存在难度对教师的篮球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学校必须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 对学校的篮球场馆设施要求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2.1.3“综合型”课程模式

分阶段采用不同形式并存的一种综合型教学模式, 它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形式向俱乐部发展的中间产物。其指导思想是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结合学校的场馆、设施、器材以及师资情况, 学生情况, 分阶段设计具体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是比较好的, 能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建设有特色的学校。然而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因学校的发展, 办学条件的改善而相应调整其体育教学模式, 仍然停留在一年级采用“三基型”教学模式, 完成所谓的基础体育教学二年级才采用“选择制”或“俱乐部型”的教学模式开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体育能力的培养, 随着学校的发展, 大胆更新教学模式, 出现了理论教学与技术教学分离, “选择制”同“俱乐部型”并存, 为建设有特色的学校作出了贡献。

2.2 构建大众的篮球观, 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体育作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体育的科学化、社会化己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最近, 国家体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在继续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 又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 这是体育事业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全民健身计划》中, 核心的问题是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使体育以多种形式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 从而提高国民总体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水平。这个新的体育发展战略给许多运动项目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 多年延续的专业篮球运动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篮球运动的多种要求, 篮球教学应采用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及教学模式。

2.3 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动机需要

学生对于体育的认识了解程度不同, 也造成他们在有些动机上存在了很明显的差异, 篮球在职业学校不仅仅是一种体育锻炼项目, 还是娱乐的方式, 交友的方式, 放松的方式, 治疗紧张情绪的方式。篮球教师注重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动机, 在篮球课堂中教师更注重放松学生的身心, 化解学生学习的紧张。多组织篮球比赛, 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习篮球技术, 在学习篮球技术的同时满足学生的其它动机。

所以, 篮球教师应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篮球的其他动机, 在教学形式上更加灵活, 多给学生打教学比赛的机会, 在评价学生的标准上更加灵活。不仅仅注重篮球技术的学习, 同时注重篮球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篮球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否起到更好的作用。

2.4 提供多种信息形式扩展和放大信息空间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时间的过程缩短、空间的距离拉近, 使信息的表现有较大的时间跨度和空间范围, 变静态图像为动态人物显示。对一些连续复杂的篮球技术动作和战术跑位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虚拟技术在屏幕上进行分解或组合, 再加以图标、亮点予以重点显示, 利于学生理解吸收, 加快学习速度, 提高学习篮球的效率。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在篮球教学中的一系列优点, 改善了现代篮球教学一些不足, 使我们的学习更加方便、简易。经过CAI、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 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 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 经验的不断积累,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篮球教学将日趋成熟。这无疑是给篮球教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篮球老师应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迎接这一篮球教学方式的革命。

2.5 提高篮球场地的利用率, 造福广大篮球项目的爱好者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既是当前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 也是我国体育政策法规的要求。学校应主动做好社区体育的服务, 对外开放, 使体育场馆和器材设备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帮助解决社区体育的困难, 满足居民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竞赛的需要为节省或减少全民健身计划的启动资金, 从而减轻财政负担。

3 结语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无论在城市和乡村, 都有着广泛的参与着, 篮球运动具有非常全面的健身、交友、丰富生活、调节心理、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功能, 它是具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能够较充分地锻炼身体。中等职业学校做好篮球教学的改革, 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最好途径, 也是学校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的最佳途径。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现状不利于学生对于篮球技能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动机不够明确、篮球场地相对缺乏、教学手段比较落后等现状限制了学生对篮球运动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研究了俱乐部或选修课的形式课、改变篮球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动机的多样性等改革措施, 对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篮球教学,课程模式,学习动机,场地,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 毛志雄.运功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5) .

[2] 邱红武.发展篮球运动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有效途径[J].龙岩师专学报, 2000 (8) .

[3] 高鹦.现代篮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8) .

上一篇:解读双重语境下的新记《大公报》——基于文人论政与新闻专业主义下一篇:《科技资讯》期刊投稿要求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