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30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1: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是适合学生实际,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进一步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应该从四方面着手,即教学目标的改革,教材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教材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近些年,国家在大力推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为我们明确了职业学校的办学重点,即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培养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以顺利实现就业。并将此作为衡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语文学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提高其综合职业素质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长久以来,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就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生对语文学习更提不起兴趣,因此语文课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十五年一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让我对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有了如下的认识与尝试: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育的目的突出在提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语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重在能力培养上,同时还要重视学生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教育,为对中职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的培养形成准备条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摒弃了以往设定教学目标时力求深度和广度的不切合实际的做法,而尽量将教学目标设定的单一、明确,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讲授《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感悟文章中作者对红柳的感情。(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文章主旨);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加强文章感染力的写法。(教学大纲中设定的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及对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情操。)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我则更简单地把教学目标仅设定为品味语言,感知人物形象。而简化了小说中对贾府环境的大篇幅描写所带来的社会背景的分析,和人物性格成因的深度挖掘。文章中人物出场极其精彩,极具鉴赏价值,于是我就通过此让学生感受文学大师运用文字的高超技艺,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的恰当确立,为教学中其他环节的改革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改革

中职教育虽属高中阶段教育,但课时少,学生基础差,根据这一特点,课外必须切合实际,增加阅读量,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提倡实用性写作,多让学生感悟积累,少灌输传播。

在教学中,我从教材改革入手,课内延伸到课外,并加以有机融合,精心选择范文讲解。既让学生从课本中感悟中华悠久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又能从具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专业性和时代感强的课外选文中,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社会上提倡“感恩”教育的氛围中,我借老舍的《我的母亲》,揭示了父母对子女伟大而无私的爱,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感激父母,报答父母。然后我和学生又一起学习了书信的写作,作业就是让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报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述说他们在这次感恩活动中的体会。

又如,在去年台独分子活动最猖獗的时期,我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增加了余光中的《乡愁》一篇,用最后一句诗文“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感知现今造成我们海峡两岸分离的,不是自然阻隔,而是人为因素。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目前岛内台独势力,实际上是妄图使台湾同胞几千年的思乡之苦,思乡之愁,永远得不到解脱。《乡愁》一诗便是对台独谬论最有力的回击。

除此之外,重视识字量,强化用词练习也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3500常用字的正确读音和书写,部分字词的变音、变调,常用词的轻音读法,口头即兴作文……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从业素质。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确定之后,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富有成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开发和技能的培养,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能让学生得到实益的就是好方法,而不在于用什么形式。”可怎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实益”?怎样才能达到教学效率最高和目标实现最优?这是我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在不断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

以前教师备课是备教材,备自己怎么讲课。现在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教材,剖析教材,精妙挖掘,更要备学生,要全面透彻地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要把握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要投合他们的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兴趣爱好,知识储备……一句话,就是备怎样帮助学生学习。只有投其所好,才能避免课堂上老师讲得天花乱坠与学生听得索然无味的脱节现象,才能把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尝试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时,我采用讨论法教学。课前我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观点是赞红柳,另一组的观点是悲红柳。然后让他们预习课文,用文章中的句子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课堂上学生唇枪舌战,你来我往,把课文内容记得滚瓜烂熟,把作者的观点、情感分析得淋漓尽致,并各抒己见,就环保问题形成了作者、学生、课文三者的对话。一节课下来,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已完成,然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讨论还意犹未尽,真正让师生都尝到了自主学习的甜头。

用适当的电化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这是我在枯燥的说明文教学中作出的尝试。叶圣陶老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经历了几次教材改革后仍保留到现在,尽管它在说明文教学中有着典范的作用,但依然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于是我利用景泰蓝制作的科教片录像,先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将整个制作过程口述下来,最后和课文相对照,比较出自己的差距,领悟到课文中说明顺序的合理,说明方法的恰当,语言文字的精确。这样在比较中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诵读中学习诗歌。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体裁,堪称文学之母。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文需要用美的形式来解读。在诗歌的教学中,我一直尝试着以读代赏,以赏促读。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老师曾说过:“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铿锵之声,音乐之美;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疾破舒缓,起承转合;非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气势、神韵、风格……”诗歌的学习尤其如此。在教学中我极力为学生创设充分的朗读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的思想碰撞,与作者的感情融会,与作者的智慧对话,达成在朗读中揣摩,在吟咏中品味,在感悟中接受情感的熏陶。

此外,还可运用启发式、情景导入式、自主式、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分层次等等教学方法。总之,没有固定模式,不求招式多少,真正能让学生得到实益,知识素养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的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在走校企联合,订单式教学的路子,授课时间相对灵活。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相配套,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在不参加市里统一检测的情况下,我往往这样设定我的考试内容:

背诵(10分)内容:古诗文,现代美文片断(若干内容,抽签决定)。普通话测试(20分)测查声韵调读音;考查连续音变、语气、语调及停顿,断句、语速和流畅程度;命题说话。课本上的基础知识(50分)笔答。开放式作文(20分)对一学期以来课外的拓展作业进行综合评定。例如,在学习《人与环境》一文后,我让学生完成这样的作文:说说我们的家乡存在的环境问题(烟尘污染,白色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市容市貌污染等等),说说你的治理建议……

这样的考试形式,既能让学生平时有事可做,让他们觉得在语文课堂上有收获,又能在期末时不与其他学科抢占复习时间,更重要的是课外拓展作业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感受到大语文的魅力。

现在的职业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充分发展的舞台,全体职教员工正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实现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办学理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坚持教学改革,高举语文教学改革大旗,一步一个脚印,职教的春天正在一步步走来!

作者:孟 颖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2:

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在就业形势的导向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往往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方面,经常忽视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因此,本文首先对当前阶段的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探讨,旨在有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是指在学生完成初中阶段教育后可以选择一种职业类教育学校,在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开展专业化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完成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后继而开使学习专业化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中等职业类学校也被国家视为培养专业型职业人才的摇篮,能够有效为社会发展提供许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养较高的职业工人,长期以来,中等职业类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它们在职业化教育方面的教学质量,但是在一些基础类文化课程方面的教学常常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教学问题更为严重,首先,由于很多中等职业类学校开设了大量工科专业,例如汽车维修与养护、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这些专业本身更为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于语文这门人文艺术类学科非常不重视,不仅仅是学生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常常有很多教师也认为语文对于工科专业学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帮助,并由此导致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极度缺乏。其次,大部分的中等职业学校设定的培养目标都主要集中在培养专业化的职业人才,并没有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考虑进去,经常将教学重点放在职业技能训练方面,语文课程教学往往只是应付了事。再者,中等职业类学校的学生们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动力主要是能够谋求毕业够的职业发展,与普通高中学生的升学考虑完全不同,学生自身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因此,中等职业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方案

2.1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科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从事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教师们的教学理念由于受到自身学历和眼界见识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常常只是单纯的就语文课程内容向学生讲述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内容,常常忽视了中等职业学校中语文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导致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首先从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开始入手,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的重要作用,将学生的专业特点与语文学科优势有机结合起来,积极的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一些必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努力将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以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得语文课程的教学更加具有职业导向作用,同时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助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就业。例如,语文教师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上课时就可以依据课堂内容多拓展一些有关幼儿语文教学知识的传授,拓宽学生们的职业发展视野,帮助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有一些更深程度的理解。

2.2以学生为主体调整语文教学方式

在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着重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语文学科的教学更是如此,尤其是在就业导向下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更应该围绕中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开展,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对学生们的心理发育和接受能力等特点有一个全面综合的了解,然后以此为根据对语文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让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们理解和接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许多创新型教学元素融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职业需求情况,以语文课堂中的作文教学为例,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对本专业的了解程度合理设计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比如在为体育学校的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天生我材必有用,文武双全大智慧”为主题自拟题目撰写作文,鼓励学生们多多搜集一些与体育专业发展情况相关的资料,开阔学生的职业视野,转变他们对于本专业的一些错误观念,让他们大胆设想自己今后的就业愿望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等,在训练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利于今后职业发展的背景资料,帮助他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从业态度和人生态度。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多设置一些互动问答环节,调动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勇于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求职做好准备。

2.3依据就业形势优化语文教学方案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长方向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成长方向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语文教师们在设计语文教学方案时尽管可以部分参考高中语文教学方案,但是绝不能完全仿照,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应该紧紧抓住就业导向来开展进行,语文教学方案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首先,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方面,语文教师应该密切关注社会对职业型人才的需求和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语文理论知识的教育,更应该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去锻炼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各中人文素养能力的培育,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开设与学生就业有关的主体演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在设计语文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积极的在语文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语文教学内容设定绝不能以应付考试为依据,教师应该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使其能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例如在为播音与节目主持专业学生授课时,语文教师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能适应今后的工作需求。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具备良好的文学素养,而且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有效促进他们在其他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等职业类学校的语文教师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与时俱进的转变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紧紧抓住就业导向,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松. 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J]. 学周刊, 2018, 381(33):23-24.

[2]杜先喜. 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分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2).

作者:张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的目的与初衷就是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行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为了将就业的问题解决掉。现如今的就业压力是相当之大的,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进行全面与立体的服务意识的构建,将专业课进行密切的联系,为专业课进行积极的服务,这是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进行语文教学时现实的要求。本文就基于就业导向下对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就业导向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

职业学校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上的能力。在职业学校中,语文这一门学科基本上都是被视为基础的文化课程,从而将这一学科忽视掉。比方说,学习的是信息工程就会觉得即便是学了语文也是丝毫没有用武之地。就这一情况而言,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明确的是中等职业学校在语文上的教学和普通的高中进行语文的教学是不相同的,需要将语文在实际上的应用强调出来,进行着有属于职业学校特色,以市场需求为主的语文教学。

一、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语文上的素养使其他的学科受到直接的影响,使学生终身的发展和全面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在语文上的教学需要有着专属于职业学校的特色,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服务于全校的学生,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职业学校的老师需要选择那些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读物,使学生在知识面上得到扩大,使学生在知识的结构上得到构建,使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以及审美的情趣得到培养。职业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需要和当今这个时代的发展相符合,需要参照职业学校学生的状态,将职业学校的特色进行彰显,使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综合素养上得到全面提升。

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用人单位是需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专业的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所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情操是必不可少的。语文的知识吸收了中华文明之精髓,世代相传,千百年以来,经久不衰。作为在思想教育上重要的载体,语文是需要扛起一定的责任,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进行培养,职业学校进行语文教学要对学生加以引领,让他们对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进行感受,沐浴着他们人格的光辉,对他们的道德情操加以感受,使身心得到滋养,使道德情操得到升华。

三、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措施

语文是需要扛起一定的责任,需要对职业学校学生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进行培养。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把握市场的需求,协调教学的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得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在这之中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可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收获,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一)把握市场的需求,协调教学的理念

在我国,职业学校没有得到很长时间的发展,而在职业学校从事工作的老师普遍上是从普通的院校毕业的,并没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将语文教学和实际的工作相融合的能力是明显不足的。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普通院校语文教学观念的影响,潜意识当中将职业学校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等同于普通学校进行的语文教学,从而让自己将职业学校在职业上的技术性和实践的应用性和社会需求性被忽视掉,这就与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上的设立相违背。为了让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实现完美就业,语文老师需要将自己在教育上的理念进行协调,让自己意识到将语文的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可以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能够更好地将和语文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除此之外,语文老师需要在对市场需求进行了解的前提下,进行可行性教学方案的制定,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学生职业素养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中自知与自强单元中语文综合实践互动一课的时候,是进行“热心接待——做好客户服务工作”的实践活动,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既让自己得到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在这之中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语文基础知识融入其中。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死板地教学生语文的知识,而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在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客服的工作做好。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和自身的专业相结合,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在职业学校当中有很多个专业,专业的不同在对语文侧重点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职业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上的目标制定时,要参照着自身专业上的特色,和语文课堂进行巧妙的结合,要让老师教的东西和学生学习的东西和实际的工作进行有效结合。职业学校在教学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和素质。老师需要对专业课中的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与把握,参照每一个专业在就业中的实际情况,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将教学的重点突出来,对专业技能进行强化。例如行政类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重点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针对播音主持这个专业的学生,需要将口语表达的联系突出来。整编传统的语文教材,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上的素养不是很高,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是非常低的。所以,老师需要在原本的教材之上和学生实际的状况相结合,在教学的内容中增加实用性和趣味性,将一些阅读和欣赏的课程进行整编,将其整理成剧本。比方说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可以在真正的表演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加以理解,这样不违背正常的教学,还可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有所收获。

(三)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将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所以,如何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上进行激发与引导,将学习的内容自主地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这也是需要老师进行思考的问题,具体而言,老师在对教学设计的时候,需要参照着学生们在心理上的特点,让学生在进行发言时有动力,让学生们可以对以后进行的课程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让学生将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不再被动学习。例如在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中表达与交流课中的“自我介绍”时,需要熟练地掌握语言的技巧,让别人在短时间内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且认可自己,所以为了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对学生们进行感官上的刺激,比方说,电视上总会有一些应聘的节目,像是《非你莫属》与《职来职往》等一些招聘的节目,那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这类节目的模拟,让学生展现自己,这样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就得到了充分调动,不再让学生受到课本内容的限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就业压力是相当之大的,这就需要职业学校在进行语文教学中进行观念上的转变,进行全面与立体的服务意识的构建,将专业课进行密切的联系,为专业课进行积极的服务。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提升學生的综合素养,中等职业学校在语文上的教学需要有着专属于职业学校的特色,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服务于全校的学生,使他们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用人单位需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专业的技能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参考文献

[1]孙琳.就业导向下的职业学校学校语文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

[2]李永娟.谈就业导向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祖国(建设版),2014(4).

[3]高秀华.就业导向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J].新校园(阅读),2015(2).

(编辑:龙贤东)

作者:崔政

上一篇:质量控制视域下的建筑工程论文下一篇:监察机构建设的新民主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