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育现状与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2022-09-12

一、我国高校英语的教育现状

1、英语教学目的不明确

目前, 我国高校存在着将英语教学与其它非外语类学科教学目的混淆, 教学目标摇摆不定, 随意性较大的情况。有的高校将英语定位为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和交际能力, 有的高校将英语目标定位在学术研究, 这样的定位和目标设计不是依照自身办学实际, 也不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未来, 造成目标不符合实际, 学生学习没有兴趣,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校英语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内容设置不能与目标相对应, 教学实践又不能更好地奔向教学目标。我国高校发展不平衡, 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 办学实力相差很大, 生源质量不一样。这就决定了不同的高校人才定位不同, 教育目标也不一样, 英语教学在服务学生发展方面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2、英语教学缺乏系统性

英语是一门语言交际工具, 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一门重要的国际通用语言, 便于学生进行学习、工作或者交流。英语学科是目前效率和质量最差的学科, 最不能完成教育目标的学科, 除了一些知名外国语高校以及重点高校, 很多高校的高校英语最后目标完成率非常低。英语专业的学生仅仅会考个八级, 能够从事英语知识教学, 但不能真正发挥英语的表达交际功能。而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水平一般也只能应付高校四级考试, 工作以后, 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更是不值得一提。这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 也是高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的突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英语教学缺乏系统性和成长性, 不能将英语教学贯穿于整体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 使得英语教学系统性差, 发展性不足。即使高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 大一与大二、大三都不能真正统一性, 也就无法保障学习效率和教育成效。

3、高校英语教师人力资源不足, 教学模式陈旧

在当前中国高校英语教育中, 英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招, 高校兼并重组步伐加快,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高校英语师资的整体素质不高, 受历史原因影响, 英语师资大量存在本科、专科升本学历, 这样英语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 教学质量也不会得到提高。由于学校给予师资培训投入明显不足, 知识更新不系统,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规模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 培养壮大师资力量已势在必行。尤其是很多地方本科高校, 教师讲学生听的语法翻译法, 忽视字、词、句的活用, 对阅读技巧、写作技巧不注重, 学生分析能力不够。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改革活动已经持续较长时间, 但是教改方案覆盖落实中仍旧存在许多限制性问题。如教师始终沿用传统鸭架式灌输教学方式, 学生在被动接受。大部分教师承担全校的公共英语教学, 工作量大, 课时多, 作业多。教学和批改作业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 加之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反思少, 调研少, 和学生的沟通也少, 所以很难达到因材施教。

4、因生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受限

除了部分考研和有出国深造计划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外, 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考试、过级和拿毕业证而已。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不足, 比较被动。虽然现在各种就业机构都对就业者的外语水平做出了相应的要求, 提高了就业门槛, 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以他们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大学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学生被动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气氛沉闷, 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 而且学校有教育经费的限制, 教学条件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教学设备老化, 这也会影响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就会有局限性, 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二、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每个高校有着不同的专业特色和办学实力, 培养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发展层次, 也就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层次, 这是现实基础, 是教育改革基础, 也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每个高校不能简单照搬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标准, 也不能机械贯彻国家教育部的人才定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 充分考虑生源基础, 立足院校办学实际, 确定英语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地位, 英语在人才综合素养结构中的地位和权重, 明确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标准。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才能让每个英语教师根据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不断创新改革教学手段和模式, 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和发展。比如, 985院校或者我国面向世界建设的一流高校或专业, 学生需要不仅掌握相应的英语表达能力, 还要能够将英语自己的专业研究结合起来, 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们的科研和国际交流。而对于一些涉外专业的学生, 旅游、外贸等专业, 则要重点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际能力, 英语主要服务他们的交际和交流。不是简单的考级, 而是真正的表达应用能力, 能够将英语与自己的专业及未来岗位需要相结合, 培养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依照这个目标,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模式,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1、丰富社会实践平台。

只有到相应的岗位上进行实际操作与训练, 才会真正了解什么是“市场需要的”和“自己需要的”。从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现状来看, 对社会实践这一平台的开发远远不够, 英语教学基本上都在教室里完成, 缺乏立体的语用氛围, 单靠日常教学及情景模拟训练, 难以给予学生较为切实的应用感受;加上课堂教学中通常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点, 对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环节少之又少。建议应从社会实践平台出发, 尽可能由学校或专业导师出面, 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搭建语用实践的平台, 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提升环境。

2、不断提升师资整体力量

英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教师, 学生学习英语最为关键的外在因素也是英语教师, 教师的数量和教学水平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效果最为关键的因素。高校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强化他们的培训, 让每个教师能够快速适应新时期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定期对这些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派遣更多的英语教师从事学术交流, 以此来确保这些教师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教育发展理念,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能够自觉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教师的改革思想, 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确保英语教师的教学改革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一种内在驱动力, 就会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创新的大道上疾驰。

3、革新传统的考察校验模式

想要令现代高校英语改革目标和规范理念得以系统化, 除了上述工作内容之外, 仍须对既有考核测评体系加以灵活调试, 进一步设置语境考核单元, 令学生深处于立体生动式的语境之中, 通过不同类型考核情景演练参与, 为学生自我素养水准客观细致化鉴定和日后教学改革侧重点人性化变更, 提供合理的指导依据。考试测评机制当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这里所谓的教育改革, 则是督促教师灵活依照英语课程和市场环境等诸多要求, 进行传统考核评价路径和难易状况调整。如此一来, 便能够真正发挥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有的监测测评功效, 改善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应用能力, 并且最大限度地营造英语课堂教学氛围, 为后续良性的教学循环目标贯彻提供保障。

总之,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充分考虑各地区各学校的特点, 考量综合的教育投入, 才能均衡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水平。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中国高校英语课程的地位日益重要, 各类高校都开始将英语课程视为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媒介。但是, 因为我国高校英语存在着目的不明确、系统性不足、师资缺乏等问题, 成为掣肘我国高校英语教育发展的障碍。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孙扬.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教育政策的话语秩序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3.

[2] 尹国杰.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庞常青.英语学科的重新认识对高校英语教育转型的启示[J].求知导刊, 2013 (03) .

[4] 黄乐辉.大学英语教育“引导智慧”研究[J].统计与管理, 2015 (7) :14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