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存在的若干问题

2022-09-12

学校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 则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在观察中发现, 许多教练员在训练的安排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为了提高学校业余运动队的成绩进行有效业余训练, 下面就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

1 抓住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 科学训练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各项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不同。在这个阶段, 学生的可塑性最大。因此,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如10岁以前, 骨骼有机物质多, 无机盐类少, 因而骨骼、韧带柔韧, 富有弹性, 关节活动范围大。这时, 应多做柔韧性练习。到10~13岁时, 人体神经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此时应特别注意通过发展高频率和协调性以提高速度能力。12~14岁时, 加强一般力量和灵敏素质的训练。15~16岁时, 可以开始采用较大重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较长的练习距离来发展专项耐力。

2 身体训练以专项训练为主

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的内容应以全面的身体训练为主, 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的各个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发展。依据在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人体是在大脑皮层统一调节下的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理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某一方面的发展, 都会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与提高。田径运动各项目技能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作用学习掌握多种运动技能的过程, 既是一个挖掘技术潜力的过程, 又是扩大运动技能和培养灵敏、协调等素质的过程。不仅要学习多种运动技能, 而且还应学习一个项目的多种姿势, 如学习推铅球的侧向滑步技术和背向滑步技术, 学习跳远的蹲踞式和挺身式, 使身体匀称全面的发展。

3 处理不好运动负荷量和强度关系

运动负荷是指做身体练习时所承受人体的生理负担, 表示运动负荷大小的指标有“负荷量”和“负荷强度”。负荷量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量的大小, 负荷强度反映着负荷对机体刺激的深度。人体机能的改善和提高, 必须在适宜的运动负荷刺激下实现。运动负荷增加过快, 特别是超过人体所承受的范围, 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 还会损害健康, 甚至导致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 或者人体对某一运动负荷产生了适应, 人体的机能得不到足够的刺激, 训练效果就不大。因此, 我们应该使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相互配合逐渐增加, 尽可能的让运动负荷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对在校业余训练的学生, 通常先从增加负荷量开始, 当他们产生一定的适应后, 再增加强度。当增加负荷量的时候, 安排的负荷强度应小一些;当增加负荷强度的时候, 安排的负荷量应小一些。这样,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交替地不断增加和下降, 提高承受负荷能力。

4 练习顺序与间隔时间安排不合理

只有在训练中合理安排练习顺序和间隔, 才能使身体机能逐步提高, 避免疲劳积累带来的伤病, 取的最佳的训练效果。如在有氧耐力练习后进行力量练习, 就不能使人体能量物质有效利用。应该在准备活动后先进行力量练习, 这时体内能量物质血糖的消耗, 来自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的分解。接着进行有氧耐力练习, 在糖原下降后机体能氧化消耗更多的脂肪供能。一般练习的顺序是:在准备活动后, 灵活性和速度性练习在前, 耐力练习在后;技术性练习在前, 身体素质练习在后;学习新技术的练习在前, 复习巩固性练习在后。同样, 我们运用重复练习法进行速度训练时, 由于间隔时间过短, 身体疲劳没有消除, 必然导致下次练习强度下降;或间隔时间过长, 练习的兴奋性将降低, 这都不利于进一步的练习。下面给出的是间隔时间对人体机能的影响, 可作为安排训练时参考。在1~20秒很短的间隔时间内, 能调节运动员的呼吸节奏, 缓解紧张情绪;在30~60秒练习的间隔时间内, 能使运动员的心率下降很多恢复部分肌肉疲劳;大强度负荷的重复练习至少需要3~4分钟的间隔时间;5~10分钟的间隔时间能使运动员心率接近正常水平, 多应用于耐力训练;20~25分钟较长的间歇时间, 能使身体肌肉和内脏器官系统机能充分恢复, 心率趋于正常;2~12小时的恢复间隔常应用在一天多次训练或比赛中;1~2天的恢复间隔能预防过度训练带来的伤病, 或准备比赛的调整。

5 忽视速度训练

现代田径运动技术发展的特点显示了速度的重要性:像短跑强调不充分后蹬的快速摆动;长跑采用高步频技术;跳跃从以“可控速度助跑”变成了以最快速度助跑;投掷则要求最后出手动作尽量快, 都强调了“快”字。田径运动的成绩主要取决于速度, 这一点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值得注意的是, 在这里所讲的速度, 不仅是跑的速度。这个速度的含义包括:所有的训练内容, 如包括跑的练习、各种跳跃、力量以及技术练习等, 都应该有速度的要求。例如:慢跑练习不能使任何一个径赛项目成绩提高;力量练习完成的动作速率慢, 几乎没有田赛项目需要这种能力。在校业余训练学生速度训练宜采用一些快速动作练习。例如:对突然发出的信号快速应答反应动作;短程追逐游戏、接力跑、追球跑;80米以内的加速跑、间歇跑、行进间跑;短距离斜坡跑、顺风跑、牵引跑;快速跨步跳、单足跳、摆髋练习等。

6 心理素质必须从小培养

在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中, 许多教练员只注重学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成绩的高低, 而忽视了另一个关键因素--心理素质。纵观国内外重大比赛, 由于运动员赛前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而导致心理机能失常, 神经系统调节失控, 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甚至失败告终的事例屡见不鲜。从国外资料对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情况调查分析可以看到, 在比赛时技术发挥不好的运动员中, 由于心理方面准备不足造成的失败的约占百分之七十, 因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培养提高过程, 不是一学就会, 一会就用, 一用就灵。因此, 作为教练员在训练的初始阶段, 在传播技战术、体能训练的同时,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不仅要在平时训练中抓, 也要在日常管理中抓。所以, 学校课余训练切不可忽视对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 对青少年业余田径运动员训练进行探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掌握多种运动技能, 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基础保证;运动负荷的安排与调节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重视速度训练不仅要从认识上加强, 还要从方法上着手;而心理训练又是运动训练和比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必须贯穿整个训练过程。

关键词:青少年,田径,业余训练,若干问题

参考文献

[1] 编写组.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2] 王宝成.少年儿童田径运动训练特点 (上) [M].田径, 2003, 4.

上一篇:信息系统集成与数据集成策略下一篇:浅谈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