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田径运动的跳跃运动项目训练的共性

2022-09-12

1 跳跃运动中跑的训练

1.1 助跑与速度的训练

跳跃运动项目中, 目的就是使运动员获得更高或更远的成绩, 因此, 必须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水平。运动员助跑的技术、速度和速度耐力越好, 其水平动量就越大, 对于跳远来说, 水平动量越大, 将获得更好的成绩;对于跳高来说, 水平动量越大, 结合起跳动作的突然制动, 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 它将获得更大的垂直向上动量, 这样就能拥有更好的起跳速度。

在田径训练中, 短跑作为田径运动的先行课, 为学习跳跃运动的助跑打下了基础, 跳跃运动助跑类似短跑的跑法, 又有区别, 短跑是瞬间起动, 需要很快的初速度。而跳跃中的助跑, 是由慢到快, 逐步加速的过程, 所以它们存在着一般的规律和共性。当然跳跃运动的助跑速度越快, 对完成准确地起跳难度也就越大。对于刚刚参加训练阶段。可能会影响起跳动作的完成或出现成绩下降现象, 所以, 在训练过程中, 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或者为了做好某个动作而降低助跑速度, 而应该在不断加快助跑速度的前提下逐步掌握技术。也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助跑速度, 而我们需要的是快速的“可控速度”。在不同的跳跃项目中, 各自对速度的要求和在训练过程中各自所占的比重不一样。在跳远运动员训练中, 由于其目的是使运动员获得更远的距离, 因此, 必须要求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水平速度。运动员的速度和速度耐力越好, 其水平面动量就越大。所以, 跳远运动员准备阶段的训练应象短跑运动员一样。在三级跳远中, 要求运动员要连续完成三次跳跃。因而, 水平动量显得格外重要, 故应把速度训练放在第一位。在准备期, 三级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应象短跑和跳远运动员一样多。在跳高运动员训练中, 由于速度并不是十分重要, 它的速度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较少。在撑竿跳高中, 由于运动员使用了尼龙竿, 运动员握竿点高, 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大的水平动量, 从而使撑竿弯曲, 因此, 对运动员的持竿助跑速度也就显得比较重要。所以在不同的跳跃项目中, 各自对速度在训练中的比重就不一样, 跳远的速度训练占整个训练的百分之五十;三级跳远的速度训练占整个训练的百分之五十;跳高的速度训练占整个训练的之二十;撑竿跳高的速度训练占整个训练的百分之四十。

1.2 助跑节奏的训练

助跑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全程助跑中步长和步频的合理分配和变化。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稳定性和明显的节奏感。在跳跃项目中, 最后助跑四步是助跑转入起跳的关键几步, 对于能否理想地将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速度起着决定性作用。最后四步的助跑是完成起跳前技术准备的一个完整过程。抓好助跑最后四步步长的合理变化将为助跑与起跳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 因此, 良好的助跑节奏是快速助跑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快速而有节奏的助跑是跳跃各项目完整技术中的重要一环, 是我们顺利完成跳跃运动训练的首要条件, 也是我们跳跃训练教学的难点。只要我们在训练中抓住这一共性规律, 才能更好地促进跳跃运动技术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2 跳跃运动中的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的训练

所有的跳跃运动员在基本练习——跳跃练习中, 必须以最大的运动速度完成练习, 通过瞬间的快速起跳, 利用下肢肌肉的爆发式收缩, 并且克服相当大的外界应力, 将身体抛向最大的高度或远度。所以, 强大的肌肉力量素质是田径运动跳跃项目的基础。这是因为跳跃运动是克服垂直距离或水平距离的一项运动。其成绩的好坏取决于身体重心的腾越高度或远度, 也就于取决于速度——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 高度和远度是通过助跑与起跳结合而获得的, 而助跑与起跳有机结合水平高低也就取决于速度——力量素质的发展水平高低。不同的跳跃项目中, 对于速度——力量素质又有不同的要求。对于跳高运动员来说, 速度——力量素质必须保证在跳高起跳中能创造最大的垂直运动速度, 但对于跳远和三级跳远运动员来说, 则要求在最快的助跑速度中创造适宜的腾空高度。撑竿跳高运动员要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除具备跳远运动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外, 同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上肢和躯干力量, 高度的运动协调能力。

跳跃中的起跳是由助跑最后一步转换而来的, 是由跑转换为跳的过程。因此, 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技术是跳跃运动的中心环节,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跳跃中的空中动作和良好的过杆姿势, 都是在正确的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的基础下获得的。如果没有正确的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身体重心就达不到应有的腾空高度, 就不能做出理想的空中动作和过杆姿势。在助跑和起跳结合的训练阶段, 必须解决两个技术问题, 一是解决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阶段的过渡技术;二是解决起跳脚放上起跳点的技术。在训练过程中, 要求摆动腿蹬地送髋, 促使身体重心前移。当起跳脚放上起跳点时, 很快地屈膝屈髋进行缓冲使身体重心移至脚垂直用力的上方, 这时人体根据自己的特定任务向上腾起。体现了高速度的助跑和快速起跳动作的融洽结合。

3 跳跃运动中协调摆臂与摆腿的训练及身体各部位的动作

跳跳跃运动中摆臂、摆腿动作对提高人体起跳重心、加大支撑反作用力和加快起跳速度及维持身体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摆动动作的技术规格, 摆动的时机, 路线方向都是应注意的问题。据统计材料可知:跳高起跳中的摆动动作可使用身体重心上升4.5—10厘米。跳远中的摆动在起跳中所起的作用, 几乎达到整在起跳力量的四分之一。在训练过程中, 对于臂、腿的摆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充分认识摆动动作的重要作用, 在训练过程中应作为跳跃项目的基本技术进行训练。

(2) 臂的摆动要提肩并带动上体充分挺起, 腿的摆动要以髋部开始, 同时要把同侧髋关节向前方迅速摆出。

(3) 摆动动作要快速有力, 当摆动腿摆到水平部位和两臂摆动到一定程度时要有制动动作。

(4) 臂、腿的摆动动作要与起跳腿的起跳躯干部位协调一致的配合。

跳高、跳远、三级跳远、撑竿跳高每一种基本练习的特点是:准确的神经——肌肉的协调和反射原理。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头部改变位置使颈部肌肉的感受器和前庭器官刺激时, 兴奋沿着固定的神经通路传向延髓网状结构再从这里发出冲动, 改变四肢和躯干伸肌群的紧张度, 因而到起身体姿势的一系列的变化。

在跳跃运动训练中, 头部、躯干部位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如跳跃项目助跑的开始阶段要求头、躯干部位稍前倾, 这可使人体的支撑反作用力与跑的方向一致, 可加快助跑速度。又如在跳跃起跳过程中, 都强调头上顶、提肩、躯干伸展向上、可提高起跳的速度和效果。在背越式跳高中, 当人体起跳到最高位置时, 头部躯干部的后仰动作, 加快人体依次越过横杆。再如跳远, 三级跳远中人体腾空后即将落地时, 头部、躯干部位前倾向两腿靠拢, 两臂向体后挥摆, 为良好的落地动作作好了准备, 可取得最佳成绩。

正确的头部、躯干部位的姿势在跳跃各阶段起着重大作用。它起到了人体的支柱作用, 对于维持人体姿势和完成运动动作有主导作用;同时又起到了传导力和桥梁作用;这样可以提高起跳速度和效果。

4 跳跃运动是人体的完整动作

跳跃运动的技术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坚持整体的观点来认识并体现这一问题。一是要注重某一部分技术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要注意到一部分技术和其它几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两个部分的转折点。如在跳高训练过程中, 由于起跳后在空中滞留时间较长, 不及时转入下一个环节, 就造成与空中过杆姿势衔接不够。

5 跳跃运动的心理训练

心理因素也是一个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因素, 一个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要得以全面正常发挥, 一定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跳跃运动项目是个人项目,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更是所至关重要。

一个运动员的心理准备常常是由他们对待比赛的行为规划所决定的。为了尽可能地高度集中注意力, 避免试跳时间不必要的神经紧张所产生的能量消耗, 比赛的规划必须符合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心理准备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具有坚定的信心和稳定的情绪, 以防止比赛中分散注意力影响比赛。跳前必须把动作的关键环节思考一遍是重要的心理准备要素。一般的跳跃比赛, 心理准备的准则适用于所有的跳跃项目, 但不同的跳跃项目在一些具体方面又不一样。如跳远和三级跳远在每次试跳中必须准备跳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跳高和撑竿跳高运动员必须尽力跳过逐渐增加的规定高度, 所以, 必须调节自己的心理准备, 以保存需要的能量。

通过上述对跳跃运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论述, 无论对进一步理解跳跃技术, 或是对提高训练效果都有重要作用, 从而提高了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田径运动是一项复杂而技术又比较全面的运动, 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所以它与其他运动项目, 特别是田径运动本身存在着内在的相互联系的依存, 使运动技能形成了一般规律的存在的共性, 因此在训练中, 我们不但注意运动技能的一般规律, 还应特别注重教材中存在的共性, 抓住其共性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并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关键词:跳跃运动,共性

参考文献

[1] 姆.耶尔莫拉耶娃.跳跃运动员的心理战术问题.体育译文, 人民体育出版社, 8 7 (2) .

[2] 刘美奋, 王正心.试论跳跃运动教学中的共性.山东体育科技, 山东体科所, 87 (2) .

[3] C.M.穆特哈.跳跃项目运动员的训练.田径情报资料, 西安体院, 87 (4) .

[4] 吴少青.跳跃运动员的专项训练.体育信息, 西安体院, 87 (33) .

[5] (苏) 克列耶尔.波波夫.现代跳跃运动员的训练.田径情报资料, 西安体院, 88 (2) .

[6] 晨光.跳跃运动员的心理问题.体育信息, 西安体院, 87 (33) .

[7] 体育院系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5.

[8] 体育院系教材编写组.运动生物力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

上一篇:石油石化物资企业开展工业贸易初探下一篇:一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