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2-09-11

1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1 改革开放以前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确立以后, 就一直面临着为优秀运动员队伍输送人才的巨大压力, 而且也一直存在着人才缺乏、数量不足的问题。早在1 9 6 1年, 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纪要就指出, 目前有些项目后继乏人, 运动水平提高缓慢的现象, 值得特别注意,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后备力量的培养。为解决体育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 1964年, 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充分运用各种业余训练形式进行训练, 尤其要办好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1966年的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又提出的措施是“必须建立层层衔接的业余训练网、做好重点项目基地的全面布局和落实工作、办好重点青少年业余体校, 做到基础大, 尖子尖”。

1.2 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后, 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 扩大竞技运动后备人才队伍。1981年, 在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指出, 应“大力加强业余训练, 改变后备力量不足的状况, 提倡各种形式的业余训练, 整顿现有业余运动学校, 办好体育中小学和体育运动学校, 兴建专项运动学校, 提高业余训练质量, 解决好业余训练和专业训练的街接”。进入90年代,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据统计, 1992—1993年间, 全国各级各类业余体校共有3843所, 在训人数342803人, 其中参加18个奥运会重点项目训练的人数有294794人, 参加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只有300多万人, 占中小学生总数的1.7%。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青少年业余训练分布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体育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四川、辽宁, 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 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的改革

2.1 由一家办改为大家办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 我国就围绕扩大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规模这一问题, 对训练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1981年, 提出了“充分发挥各行业和基层体协等社会团体的作用, 举办各种形式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的改革设想和办法。1986年, 国家体委发布了《关于加速培养高水平运动后备人才的指示》, 明确提出“加强青少年儿童体育训练, 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运动人才梯队。要充分依靠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采取多种渠道, 培养运动人才, 要逐步把厂矿企业附属学校作为青少年训练的重要阵地之一”。1994年, 在关于群众体育改革的对策中又提出, 要“促进学校、企业、乡镇、集体、个人等广泛开展业余训练、扩大业余训练网络、拓宽业余训练发展路子”。由此可见, 要扩大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规模, 就必须改革原有的制度, 这成为新时期业余体育训练改革的主线。

2.2 体教结合办

1986年, 国家体委与国家教委就实施这一设想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在山东掖县召开会议, 制定了在普通大、中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措施。1987年4月, 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的文件, 首次确立了51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学校。此后一个很长时期里, 探索体教结合培养体育人才的途径, 就成为业余体育训练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1995年, 国家教委提出逐步实现由国家教委独立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 并重新确立了53所院校作为试点院校, 开始构建“小学一中学一大学”一条龙的业余体育训练体系。同时, 各省 (市) 也纷纷结合本地实际, 探索发展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的新办法。

2.3 体教给合的改革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实践, 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的开展, 但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效果。例如: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为了体现高水平, 招收体工队的退役运动员, 这些运动员人学之后, 运动水平不仅没有提高, 反呈下降趋势, 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名不符实, 成了退役专业运动员的“收容所”。1999年, 新一轮的体教结合改革开始。主要内容是让普通大、中学承担原来青少年业余体校和体工队的训练职能。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3 构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模式的设想与对策

3.1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纳入普通教育系统是改革的过渡措施

从根本上说, 育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作为一种教育活动, 有其特殊性, 与通常所说的义务教育并不一样, 它的开展不应该单纯依靠行政手段, 而应该更多依靠社会力量, 同时辅以一定的市场机制和手段。将青少年业余体校纳入普通教育系统是客观发展趋势, 也是一种必要的过渡。其优越性是:1) 有利于解决青少年业余体校长期运行过程中所积累的难以靠其自身解决的矛盾;2) 有利于划清政府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 处理好“管体育”和“办体育”的关系。

3.2 体教结合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纳入普通教育系统的关键

新一轮体教结合主要表现为鼓励普通学校办一线和二线运动队, 这一举措对于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 体育和教育部门对于在普通学校办一线、二线运动队的目标要达成共识。目前, 具体承办的基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一举措并没有完全理解, 动力不足。

(2) 扶持承办学校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 不配套。各学校感到运动队持续运转的条件不够, 如招特长生很困难, 由于各高校体育训练制度改革滞后, 开展训练的运动项目少, 造成中学的运动员输送出路不畅。

(3) 训练不配套, 训练水平难以提高。目前, 多数学校是在高中阶段办二线运动队, 由于学生基础水平不高, 要想在3年内将学生训练达到一线运动员的水平, 困难很大。

(4) 各学校间没有形成有机联系, 教练员在招生、训练、运动员学习和出路上承担太大压力和太多的事务。没有制度保证, 难以持久。

(5) “读训”矛盾依然存在。

3.3 建立完善的协会组织是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创新的目标

国外的经验和我国多年的实践说明, 不建立一种联系各基层训练组织的协会组织, 各训练单位就是一盘散沙。本研究设计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是建立协会, 将校内、外的体育俱乐部纳入到网络式组织结构中去。

3.3.1 政府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组建中应发挥主要作用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必须考虑我国的国情, 基本条件是:第一,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培育和发展与国家体制改革互动。第二, 由国家主办的基层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仍是绝对多数, 政府应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组建中给予支持。

(1) 把培育和发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纳入改革的总体框架。在具体操作时, 需要形成培育和发展协会的具体思路、实施内容步骤和措施。比如, 根据我国国情, 构建什么样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协会组织网络, 协会的原则、性质、职能、运作方式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

(2) 在更大范围内实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试点。目前我国虽有一些协会, 但没有起到实际的组织作用, 各运动协会与基层训练组织联系不密切, 可在基层学校和俱乐部中建立协会。

(3) 建立和完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联合机构, 并成立全国性的协会联合会。其职责是:从全国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出发, 开展调查研究, 对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提出发展规划, 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及有关情况资料等。

3.3.2 以立法形式明确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定位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中介性质, 决定了不能从行政上去规定它的地位、作用和职能, 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去规范协会, 保护它的地位、性质、权益和职能, 并用法律手段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3.3.3 加强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自身建设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建立和发展, 归根到底是靠其自身的工作和努力, 在目前情况下, 应借助已经存在的一些类似组织, 积极开拓、不断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其优势表现在:1)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代表性;2) 管理的自律性;3) 信息的广泛性;4) 开展活动的社会性;5) 服务的专业性。这些优势是潜在的, 需要培养方能显现。

4 结论与建议

(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原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青少年业余训练体制已经不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改革迫在眉睫。

(2) 借助社会力量,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模式, 努力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渠道。

(3) 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 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使用的服务体系完成社会化。

(4) 依托社会, 建立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竞赛组织协会, 通过全国和各地区的协会联合会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 组织开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与交流, 并逐步完善开展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经济和技术组织。

(5) 建立健全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协会的法规制度。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 阐述了青少年业余训练在不同时期存在的问题, 从体教结合出发, 提出了成立不同项目训练协会的设想及对策。

关键词:业余体育训练,问题,对策,体教结合,青少年

参考文献

[1] 徐本力.对我国现行体育传统项目课余体育训练体制现状的调查与研究[C].安徽体育科技 (全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科学化研讨会论文专辑) , 1992:14-20.

[2] 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编写组.体育科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未来[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3] 凌平.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过程特征[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8, 14 (1) :8-11.

[4] 王健.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若干因素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5, 19.

上一篇:结合科研实践开展本科毕业环节实践教学的体会下一篇:特写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