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管理到社区学院看育人的发展

2022-09-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从20纪90年代起, 各大高校逐步开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教育管理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因此, 适应学分制特点发展趋势的管理组织模式以及管理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生社区从传统的学生公寓管理到社区学院这一全面系统的育人体系的发展中, 上海大学做出了一个创新和良好的尝试。本文将在学分制实行这一大背景下, 从新的学生工作理念角度, 对比传统学生公寓的社区管理, 和上海大学创造性推行的社区学院这一全面的育人体系和平台。

1 学分制下的育人和学生工作理念

要谈到社区育人这个平台, 就必须首先讲到所处的学分制的大环境及其新的育人理念。

学分制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学分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美国实行的弹性学分制, 欧洲实行的学分转换制, 我国内陆通行的是基于通才和专长培养目标相结合, 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的混合学分制。而上海大学所实行的完全学分制, 配以短学期制, 选课制已实行近20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走在国内各高校的前列。

在学分制下, 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灵活计划修学时间, 公平参与课程考核, 获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服务的权利。我们认为, 大学生已是一个“成人”, 他们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有多样化的需求。学生工作的作用是为学生“联络, 协调, 服务”,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 应将学生工作的宗旨定位于, 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 帮助学生成长, 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提供专业服务, 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而学分制下学生工作的任务就应是创造各种条件和保障指导学生学习, 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学习还包含课外学习, 其中, 社区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统以实现学生公寓管理的社区育人

在我国, 从高等教育的一开始, 大学生的住宿一直由高校统一负责提供, 因此学生公寓有着集中的特点。既然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场所, 占领学生社区公寓这块阵地, 使其成为日常管理、服务育人和稳定工作的重要场所, 是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包括在学分制实行初期, 比较传统的实现学生公寓管理的社区育人的模式一般有特色的采取以下方式。

(1) 加强学生住宿管理, 执行学生工作干部夜间值班制度, 通常被称为“三同” (在社区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 。同时, 在学生公寓楼或学生公寓区设置“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工作室”, 如“党建工作室”、“励志成长工作室”、“精神文明工作室”等, 以及时掌握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 以楼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 即每幢学生公寓除配备学生公寓辅导员和社区管理员外, 还按“楼长—层长—室长”三级管理模式, 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鼓励学生当家作主,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在年度考核过程中, 学生参与考核, 并作为重要考核依据。而社区每年对每幢学生公寓按其完成的社区育人功能的情况与特色, 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这就是一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 物业管理为基础, 学生参与为主要环节, 公寓楼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公寓工作模式。

(3) 针对学生特点从行为训练入手, 在学生公寓建立大学生行为档案卡制度。行为档案卡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则记载学生在公寓的品行表现及奖惩记录, 配有各学期学习绩点。制定《学生行为奖惩积分评分标准》, 档案卡实行累计积分制, 奖惩并置。

(4)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学生社区公寓开展大学生行为指导课程训练, 对于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对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涯, 甚至对其今后进入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社区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也是尤为重要的。而且将此做法以学生必修学分的方式固定下来, 既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又是德育课程在实践行为中十分重要的延伸。

3 探索学分制下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社区学院的建立

学分制条件下, 特别是推行如上海大学的完全学分制, 学生每学期选修课程的不同, 以及同一门必修课程选择自己要求的课程时间和授课教师, 实际上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课程表。这样使传统学年制下赖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载体和平台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随着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下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必将出现, 就像无论再不相同的树叶也应按照“分叉—分枝—枝干”编入同一全面完整的体系之中。

正是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公寓社区重要性在育人平台中明显地突出重要起来。学分制下, 学生工作将以学生社区为基地, 建立和推行社区管理模式, 实行学生教育、管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工作体系, 成为了发展的必然。于是一种学分制下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社区学院应运而生。

社区学院对于传统的社区育人并非简单的批判和否定, 而是在以往工作优秀和完善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诸如上文提及的四种传统模式的特色工作是继承、坚持、推进、完善。但是要有继承和发展, 更要有创新和突破。简单地说, 社区学院应是以学生生活社区为阵地, 以学生生活小区或者学院为基层组织, 以各社区服务中心和学生社团组织为载体的学生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成立的社区学院 (社区学生工作委员会) 是指导全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而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作为该社区学院 (社区学工委) 的职能机构, 对入住公寓的学生按楼群组建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 (跨院系的楼群组建或学生小区, 或建制的楼群组建社区学院分部) , 院系的学生工作机构建在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在其中建立党团组织, 学生辅导员入驻工作, 从而使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成为人员相对稳定, 组织相对健全, 具备履行行政管理思想教育智能的学生工作基层组织, 使生活园区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 日常管理的切入, 社团活动的基地, 以此根本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园区的育人功能;在学生公寓区或社区学院分部建立若干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作为日常的学生基础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 上海大学学分制下社区学院建立的各学生管理平台

在学分制下, 学生工作应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变为积极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才的导向型的咨询服务体系, 这也正是社区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的分部建立若干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作为日常的学生基础服务的平台, 在咨询和服务中体现引导、教育、管理的内容。

4.1 新生服务中心

此中心主要服务于一年级学生, 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从学院或社区专聘辅导员中甄选, 对新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帮助广大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建立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 确立个人奋斗目标。

4.2 选课指导中心

此中心对于不同年级工作内容重点有所不同, 隶属于教务处, 聘请教务专职工作人员对于一年级学生进行选课介绍和指导, 帮助学生完成初次选课。对于其他年级学生则由聘请的专业教师, 班导师或经过培训的专职辅导员,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辅导学生利用于自己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与学校教学的选课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选课, 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与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才。

4.3 成才 (助学) 服务中心

此中心面向各年级学生, 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由专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助、贷、免等帮扶政策积极开拓帮困渠道和勤工助学岗位, 尽可能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帮助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以及感恩回报国家的社会责任感。

4.4 职业生涯指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和招生就业处 (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 中心工作人员要由两部门和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分管就业或从事过就业的专职辅导员, 部分“两课”教师组成。该中心针对一年级新生结合心理测试, 职业个性测试, 并可配合学生职业规划类课堂,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 职业性格倾向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成长、成才的定位。

4.5 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聘请心理学专业教师与心理咨询工作者, 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 建立自己学校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有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咨询, 及时疏导或干预, 必要的转送专门医院整治, 帮助咨询者提高适应能力和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等。

4.6 学生社团与艺术文化活动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校团委和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下属艺术中心, 落实专人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和指导, 引导和促进学生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的健康发展, 对艺术有特长或有兴趣进行专业指导和传授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7 法律服务与权利保障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校团委, 中心工作人员有两部门和法学院的专业教师, 高年级学生以及校学生会相关人员组成。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 确保高校的和谐发展与学生法制观念的深入。

4.8 就业指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招生就业处, 不同于生涯指导中心, 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 聘请专业人士和专职辅导员, 在学生中进行思想教育、政策法规、择业技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总之, 学分制下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社区学院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理顺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下育人模式的关系又要理顺学生管理工作与其他辅助部门的关系, 还要理顺社区学院这一新的学生工作体系内部职能关系。上海大学推进社区学院的建立才刚刚起步, 就像所有发展摧生出来的新事物一样, 会面临各种困难与考验, 但它必将展现出其勃勃生机。社区学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才刚刚开始。

摘要:本文结合当今高校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 总结了学分制下的育人和学生工作理念。研究了传统以实现学生公寓管理的社区育人方式, 提出了学分制下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最后, 以上海大学学分制下社区学院建立的各学生管理平台为典型案例, 分析了从社区管理到社区学院的高校教育体系发展。

关键词:学分制,社区学院,育人

参考文献

[1] 方俊.关于社区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73~76.

[2] 陈原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77~479.

[3] 王道兴.社区管理的新模式[J].创造, 2002 (6) :33~34.

上一篇: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育德的重要性及实效性下一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