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作文:从wi-fi旋风到科技黑洞

2024-05-02

科技发展的作文:从wi-fi旋风到科技黑洞(通用3篇)

篇1:科技发展的作文:从wi-fi旋风到科技黑洞

从wifi旋风到科技黑洞优秀作文

某书上有这么一张图片: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孩子的玩具的对比,上图是陀螺,毽球等旧时代玩具,下图是三个小孩手里一人一个平板电脑。我不由想起自己去某公共场所,划开手机就测试无线网络的事情。

无线网络在中国已是多见不鲜。方便,快捷,任何华丽的词藻都无法概括它带给世界的.便利与好处。

去机场,连接机场无线。住酒店,连接房间无线。在家里,宽带太慢了,我们去买个路由器吧。甚至在学校,在公司,轻轻一点,拥有可以进入国内排行榜的网速,这些都不是梦。

科学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面对第一需求的桂冠,不求也得,愿求则得。在国民的本质中,物质需求永远第一才能与精神世界互补。wi-fi恰好弥补了相斥的缺点。wi-fi是一个光环,得者自由升天,没者如掉深渊。没有人愿意做井底之蛙,一片wi-fi的蓝天,无线电波交织的大地,有多少人可与井底一汪清水共存而不奢求外面的世界。

那潭水,叫理智。

你可以因为有要事而催旁边的人关掉wi-fi给自己提速。你可以大方走向酒店前台问工作人员wi-fi密码。你可以选择理智面对wi-fi直到有一天实在受不了了就唱“多么痛的领悟,你曾是我的全部”然后再次投入为wi-fi献身的革命事业。

从这个21世纪开始,我们过一年就像过一个世纪。直到现在,科学家们造完汽车就造太阳能汽车,造完手机就造透明板手机,造完多媒体再造个N媒体......直到最后猛叹一口气,哎呀能用的都造完了我们从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开始再造一次吧。

没错,未来完全可能是这个样子。或许再次感叹“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又或许开始思考几个年头科技发展成什么样了。

别想了,我们从几个世纪前就卷入了这个科技黑洞。w-fi旋风一次又一次侵占你的内心。它可怕,那是多少亿人的漩涡。或许还可以这样说,从各种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开始它就在蓄势待发,它强了工业旋风几百倍。

从打败人心最深处的弱点开始,一步一步侵占,科技黑洞逐渐侵犯世界。

也许,重要性在于。迟了,迟了整整几个世纪。

篇2:从“科技奥运”到“科技北京”

历届现代奥运会的实践证明, 科技与奥运紧密结合, 已经成为现代奥运的时代特征。正是充分看到了科技与奥运之间这种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 北京在申奥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科技奥运”的理念。

在奥林匹克历史上, 作为三大奥运理念之一, “科技奥运”理念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通过总结奥运筹备建设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 目前对科技奥运理念及内涵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概括起来, “科技奥运”就是以科学思想统领奥运战略, 有效集成满足奥运需求的科技资源, 为“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先进、可靠、适用的技术保障;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使奥运成为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并惠及社会的平台, 达到“科技助奥运、奥运促发展”的目的。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是“以科学精神组织奥运”, 就是弘扬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奥运战略, 把奥运会的国际规则、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务实可行、充满活力的本地化战略;将科学思维、科学管理贯穿于奥运筹办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用科学的态度组织奥运, 实现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盛会的目标。

二是“以先进技术支撑奥运”, 就是紧密结合国内外最新科技进展, 集成北京和全国的优势科技资源, 努力满足奥运筹办的技术需求, 以先进、可靠、适用的科学技术提升举办水平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 为高科技含量的体育盛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三是“以奥运成果惠及社会”, 就是以奥林匹克精神丰富科学思想, 促进科学文化传播, 提高公众科技素质;通过满足奥运科技需求,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带动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奥林匹克精神与科学技术的高度融合,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践行:科技奥运促进北京城市发展

科技奥运根据奥运会筹备建设提出的科技需求, 集中攻克了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开闭幕式等方面与奥运直接相关的若干关键技术难题, 开发应用了绿色建筑、清洁高效能源等一大批与“绿色奥运”理念落实相关的技术成果, 围绕交通与信息、安保与食品等, 完成了与奥运城市建设相关的一批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 促进了北京城市的快速发展。

1. 奥运场馆设计与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为北京提供了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

围绕北京奥运场馆建设的技术特点和要求, 科技奥运全方位应用了先进、成熟、可靠的高新技术, 成功满足了场馆建设对技术的需求, 同时, 也为北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奥运遗产”。国家体育场作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用钢量最多、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工程, 首次采用了“鸟巢”式新型建筑空间结构形式, 多项技术堪称世界第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目前国际上建筑面积最大、功能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工程, 它以泡沫结构为基础分割出建筑的整体形状和各个内部空间, 实现了从墙壁到天花板的整栋墙体结构连接的顺畅自然。奥运场馆关键施工技术的突破为施工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持。“鸟巢”施工中采用的灌注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超长结构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双斜柱综合施工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以及巨型马鞍型空间钢结构卸载技术等, 以及“水立方”施工中采用的“散拼”钢结构组装式施工新技术, 膜结构和膜材料技术等, 保证了“鸟巢”和“水立方”的顺利完成, 并成功塑造了国际一流水平的奥运“精品”工程。

奥运会场馆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体育、文化、会展、商贸、旅游、健身、娱乐之间的功能转换, 以及与交通、通信、安全设施的衔接贯通, 为未来的商业利用提供尽可能大的调整余地和盈利条件。奥运会后, 国家体育场将成为北京国安俱乐部的主场, 还将成为商务会所、健身和餐饮中心, 国家游泳中心将成为北京的一个水上娱乐中心, 奥运会期间的会议中心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会议和展览场所, 举办各类国际、国内的会议和展览, 举行灵活多样的表演等商业或公益活动, 最大限度地发挥奥运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北京城市信息化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系列“数字奥运”和智能交通等信息服务技术的研究。其中, “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研究的许多成果已经投入运行, 基本实现了通过电话、互联网、移动设备、信息咨询台等多种方式为300多万名奥运会注册人员、国内外观众和旅游者提供相关奥运赛事和城市服务的多语言综合信息服务, 使北京市的公众信息服务水平和国际化形象得到极大提升。“北京数字工程”的重大项目———高性能对地观测小卫星“北京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应用, 能定期提供覆盖北京市的遥感影像, 将在奥运后继续为北京市城市规划、生态环境监测、重大工程监测、土地利用监测等方面提供服务。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建立了快捷、高效、安全的城市交通体系。“北京市智能交通 (ITS) 规划及实施研究”等奥运交通车辆管理领域的重大项目成果丰硕, 许多成果已投入使用, 实现了基于覆盖全市的千兆宽带网和无线集群通信网络为支撑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形成了覆盖市区主要道路的智能化监控系统。此外, 数字化执法系统、停车诱导实用系统、BRT智能系统等研究成果的应用, 大幅度提高了北京市交通运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提升了北京交通管理和运营效率, 有效缓解了北京部分地区交通紧张的状况。

3. 奥运安保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提升了北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科技奥运建设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支持奥运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北京奥运的顺利举行, 同时, 也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公共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例如, 通过实施“奥运体育场馆防火系统设计技术研究”, 科技奥运提出了奥运体育场馆火灾安全性能化评估方法, 该方法已应用到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篮球馆、老山自行车馆、北京国家大剧院、北京华贸中心商厦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风险评估和消防性能化设计中。“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已经完成相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 研制出大量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违禁化学品和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 建立了水泡性口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猪瘟病毒和猪水泡病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 并针对奥运会的特殊要求, 建立了奥运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利用GPS、温湿度自动记录装置、RFID电子标签等科技手段将奥运会的宾馆、场馆、运动员村、生产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医院等全部纳入监控。奥运后, 已经建立的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奥运追溯系统和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将继续使用, 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

4. 生态改善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的推广加快了北京生态型城市建设步伐

围绕生态环境建设, 科技奥运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 其科研成果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例如, 通过开展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挖湖堆山、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恢复的“生态廊道”规划与建设, 建立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区域性生态系统 (城市“绿肺”) 的示范工程;“北京市防沙治沙”重大科技项目等构筑了北京奥运的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奥运绿化和美化科技工程”, 已成功培育出能够在8月份盛开的花木700多种;大气污染预报、预测和预警技术等研究项目, 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蓝天工程”提供了政策建议与技术保障;北京城市垃圾污染控制及资源化控制技术研究、城市污水SBR处理设备成套化研究等项目, 为北京实现城市垃圾全部进行安全处理, 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0%, 分类收集率达到50%,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 污水回用率达到50%目标提供了核心技术保障。

三、转化:“科技北京”———科技奥运的宝贵遗产

奥运筹办以来, 北京市始终把充分利用奥运机遇, 提升发展水平和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的施政方针和发展目标。科技奥运建设的实践表明, 科技奥运的建设过程同时, 也是北京市加快科学技术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 北京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强调以科学的精神组织城市管理, 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城市建设, 以科学技术成果为市民造福, 北京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科技北京”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1. 经济发展动力从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

科技奥运的实施增强了北京自主创新能力, 加速了北京经济增长动力从人力、资本等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自主创新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 科技投入和产出大幅度增加。科技奥运实施以来, 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及20余项配套政策, 有效激发了全市科技研发热情。2007年, 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919.5个亿, 是2001年的2.52倍, 约占GDP的9.83%;2007年全市专利的申请量达到3.2万件, 是2001年的2.62倍;实现技术的成交额882.6个亿, 比2001年增长了3.6倍 (见图1) 。根据《北京现代化报告2007—2008———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报告, 2001—2006年, 北京市创新型城市总体实现程度从73.5%稳步提升到83.6%, 提高了10.1个百分点, 北京创新型城市已经初步建成。

二是一批关键的技术和标准的突破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据统计, 科技奥运实施七年来, “科技奥运行动计划”共组织和动员了全国近200家企业、170多个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的3.5万名科技人员, 参加科技奥运的各项工作。七年间, 科技奥运围绕场馆建设、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生态环保、信息通信、高清转播、智能交通、运动科技、奥运安全、食品卫生、气象预报、医疗救护、新材料等十几个方面, 完成了千余个项目, 在集成电路、疫苗、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催生出一批里程碑式的自主创新成果。比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结构最为复杂、施工难度空前, 仅“鸟巢”的创新技术和创新点就多达几十项;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则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结构要求最复杂的膜结构场馆;围绕建筑标准建设, 科技奥运建立了绿色建筑标准, 这一标准填补了我国“绿色建筑”评估标准和方法的空白, 为规范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评估手段, 成为北京市乃至我国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向高效绿色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标志。

2. 城市组织管理进一步科学高效

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北京再次成为全世界的焦点, 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媒体以及奥运观众纷纷聚集北京, 这对北京的城市组织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北京奥运的实践证明, 科技奥运成果的大量应用有效提升了北京城市组织管理效率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奥运后, 科技奥运成果将更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城市建设和组织管理, “科学管理”日益深入人心, 将成为今后北京城市组织管理的基本理念和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奥运成果的作用, 实现科技奥运成果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和应用, 推动科技奥运成果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长远和广泛影响, 北京市政府、市科委启动了“科技奥运成果推广计划”, 计划利用2—3年的时间,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技奥运成果推广工作机制, 为北京城市建设和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更加便利的科技支撑。例如, 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 北京市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加强智能交通体系建设, 提高交通综合管理水平, 并确定了包括1个共享平台、7个应用领域的智能交通建设架构。目前, 北京市正在抓紧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公交系统、高速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其中, 轨道交通运行管理中心、自动售检票系统等智能公交系统建成后, 北京将实现全路网的一卡通和无障碍换乘, 大大提高公路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又如, TD服务、奥运无线INFO等科技奥运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了北京“无线城市”建设的步伐。奥运会前期, 北京市实施了“北京无线城市”项目, 一期、二期已经启动实施。到2010年年底, 无线北京第三期将实现北京市城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届时, 北京将建立起为各行各业提供便捷、高效信息服务的平台, 加速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的进程, 为更加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城市组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3. 城市建设进一步向“生态宜居、和谐发展”方向推进

奥运筹办期间, 北京在31个奥运比赛场馆、45个训练场馆以及奥运道路连接线、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实施了160多项奥运绿化工程, 绿化面积达1 026公顷。北京城市园林绿地增加了1万公顷, 树木增加了2 271万株, 空气质量不断改善 (如图2) 。目前, 北京市的林木绿化率已达到51.6%。另外, 北京市从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布局入手, 对全市200多家重污染企业实现整体搬迁转产,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达到96.5%。

奥运会的举办和节能减排技术等科技奥运相关成果的示范应用大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人居意识, 使社会更加注重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这对北京市建立环境治理和环保节能的长效机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奥运后北京重点关注的方面。关、停、并、转“三高一低”企业, 以及包括首钢在内的重工业制造环节“外迁”, 成为北京加强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的积极信号。特别是公共环保意识将成为绿色奥运的宝贵遗产, 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生态涵养发展区的生态修复工程, 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 促进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将成为未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此外, 北京在奥运会期间临时采用的减轻环境压力的措施给奥运后生态环保建设积累了经验, 为继续促进北京市的生态环境建设,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因此, 奥运期间环保部门采用的大部分措施是长效的, 而且到奥运会之后还要继续实施。但是, 北京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并真正迈入国际先进城市行列, 还需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注生态, 关注环境保护,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成为北京今后长期发展的自觉行为, 成为贯穿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

参考文献

[1]董传升, 邢怀滨, 王健.科技奥运推动我国科技产业化的三个关键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7, (2) .

[2]周秀平.奥运的社会参与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2) .

[3]符亚明, 等.奥运经济对北京市产业发展直接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7) .

[4]董传生.科技奥运的人文价值与困境[J].中国软科学, 2006, (4) .

[5]陈剑.奥运经济:北京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 2008, (1) .

篇3:从科技道德到科技立法

一、科技道德与科技立法的关系

科技道德和科技立法两个名词中都含有“科技”一词, 说明它们与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运用等过程有关, 那么首先来看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一) 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它们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二者反映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统治阶级总是将本阶级的道德准则上升为法律, 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因此,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 在阶级社会中, 道德具有阶级性, 法律反映的道德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统治阶级的道德。首先, 道德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其次, 道德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执法的质量;再次, 道德调整有助于弥补法律之不足。总之, “法律是基本的道德, 道德是不成文的法律”。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一是起源不同, 道德是在人类早期的劳动和交往中产生的, 法律是随着经济、私有制、国家、文字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二是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通常存在于人们思想观念之中,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多为规范性法律文件;三是反应内容不同, 道德侧重于人们的义务, 法律强调权利义务的一致性;四是实施方式不同, 前者的实施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 后者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五是调整范围不同, 道德的调整范围比法律广泛得多, 不仅包括属于法律调整的人的现实行为, 还包括人们的思想、品格等。

(二) 科技道德与科技立法。

在科技伦理发展初期, 人们更多的是针对科技工作者在研究制造过程中的行为进行道德理论的论述、阐明科学技术和道德的互动关系、新技术革命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和挑战、伦理学在新技术革命影响下新发展等问题。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科技道德的主体不仅包括科学家, 还包括科技成果的使用者;调整范围不仅包括科技共同体的内部道德规范, 还包括科学研究者、使用者的社会责任。如此广泛的主体和关系范围, 仅仅通过道德, 以内心信仰、社会舆论来进行调整和监督, 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科技成果一旦开始应用于生产领域, 种种新的社会关系就会相继出现, 法律问题也就接踵而至。科技立法就是在这一前提下应运而生的。比如, 人们对克隆技术的担忧远远超过它所能带来的利益, 国际上呼吁建立完善克隆技术的法律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生物技术、核技术、环境保护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经济、科技之迅猛发展, 科技工作者面对的诱惑和干扰也是空前的, 当其不能坚守内心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时, 那么“科技之恶”便不足以防范, 只有将科技道德的底线上升为法律, 才足以强制、惩戒这些对人类社会有损的行为。

二、我国科技立法现状

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 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 不仅需要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作指导, 也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强有力的保障。从1985年的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立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颁布了20多个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主要的法律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科学技术进步法。

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基本法性质的法律, 是有关科技立法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 并有几点基础作用:第一, 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二, 保障科技工作的稳定发展;第三, 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管理;第四;推广及普及了科学技术的应用。

(二) 关于技术合同的法律。

1987年6月23日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该法对我国技术商品化和技术贸易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之后,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 该法并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中, 使之规定更为准确、详尽。

(三) 保护科技成果的法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相继颁布了《专利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并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知识产权公约, 对一些发明、技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给予奖励。

(四) 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

科技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此, 有关森林、草原、矿产、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均已出台, 为实施经济发展观的转变, 依法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加速并完善科技立法

虽然我国已有许多科技法律规范出台, 但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能力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对许多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之上的、与最新学科革命趋势一致的尖端、创新的高新技术的规制, 传统的道德规范已不能加以控制, 需要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科技行为, 指引科技向有利于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方向发展。因此, 要加强对我国科技立法的建设。具体来说,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健全《科学技术进步法》这一法律。

该法自1993年10月实施以来, 对其他科技立法具有指导和约束功能, 不过同时该法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要想更好地为我国科技立法服务, 就必须对其进行完善。首先要明确科技法律关系中的后果责任问题。法律规则由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组成。法律后果是法律对个人和组织的依法行为或违法行为的评价和处理, 规定法律后果的目的是通过制裁确保法律得到遵守与执行。1993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共62条, 其中大多数是鼓励性、倡导性条款, 缺乏法律后果的规定, 不利于对科技行为进行监督及制裁。2008年7月1日, 修订后的《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此条为新增的禁止性条款, 与上部法相比已有相当程度的进步;在法律责任一章中也较以前之规定内容更为丰富、详尽, 可以看出立法者已经认识到法律责任的重要性。不过, 对于违反了该二十九条应如何承担责任, 该法还是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完善配套的科技立法、加强专门性的科技立法, 是下一步要做的重要工作, 使整个法律体系成为和谐一致、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二) 加强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立法。

迄至20世纪四十年代之前, 能得到科学家们普遍关注的科学伦理问题基本上局限于科学圈子里的不道德现象。即弄虚作假、争夺优先发现权、恶性竞争、窃取抄袭等。事实上, 上述科学道德规范只适用于科学技术组织尚缺乏高度社会化和灾难性破坏力的历史阶段。而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学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表现把它同社会问题联系在了一起。高新技术扩大了技术的二重性, 如当今有关变性人的争议、试管婴儿的功过、安乐死的评判等众说纷纭, 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道理, 这正反应了科技道德价值取向的主观性。生物技术就是很典型的二重性表现, 如转基因技术, 1999年5月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指出, “能杀死玉米螟害中的改良玉米的花粉将落到临近的马利筋属植物上去, 它会杀死大王蝶的毛虫”。在1999年7月, 美国的Monsanto公司研制出一种重组牛生长素, 用于提高牛奶产量。而兽医认为该激素对牛有很多副作用——残疾、生育问题及遗传病。患病不仅导致牛的痛苦, 而且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这些抗生素进入牛奶并最终进入人体内, 从而担心对人类“导致产生过敏性反应和抗生素抗性”。

在不久的将来, 这类转基因问题也会出现在我国, 其他高新技术也会出现类似问题, 我们不能等事情出了再想办法, 如我国出现的“毒奶粉”事件, 亡羊补牢固然是一种补救的办法, 而提前预防更是一种良策。我们应借鉴国外类似事件的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制定出预防高新技术危害性发生的法律、法规, 明确主体、权利和责任, 不至于放任发展和在不利后果到来时一片混乱。

(三) 与国际科技立法相接轨。

现今, 国际社会已经发现, 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影响与后果, 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1997年5月13日的世界卫生组织年会上, 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反对克隆人的决议, 因为克隆技术的发展会产生史无前例的道德后果, 并呼吁医生和研究员“自觉自愿地避免参加克隆人类的活动”。不过这个决议只是从道德角度指出人们应该干什么、不应做什么。之后, 欧盟19国1998年1月12日签署了一项禁止克隆人的国际条约, 为禁止克隆提供了法律支持, 对此我国也表示了赞同。

在国际环境保护中, 道德的约束功能尤显软弱, 各国认同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运用指定的国际法或国际条约的重要性。为此, 各国召开了一系列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国际会议, 签订了众多条约, 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国际环境法, 如《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等等。我国应积极参与到世界环保行动中来, 加入国际性条约, 并将其移植或借鉴入我国的环保法,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四、结束语

从古代的科技与道德“同一论”, 即知识就是美德、科学就是道德;到现代的科技与道德“统一论”, 实现了从“是”到“应当”的过度, 达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科技行为仅用道德来约束是不能够保证其发展方向的, 必须加上法律这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手段。道德来约束人的内心、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 科技立法以国家强制力促进了社会伦理规范的落实, 这种双轨的调整机制对于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必要, 希望这两者的配合, 能使科技成为永远为人类服务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人民出版社, 1970:91.

[2]刘其站.论科技道德与科技法律的价值取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41.

[3]段瑞春.关于科技立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 1985, 02.

[4]史尚宽.民法总论[M].中共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297.

[5]傅静.科技伦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289.

上一篇:党换届选举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来歙字君叔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