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2024-04-10

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共6篇)

篇1: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十六、

1996年11月8日,我进入IMS领了一身工衣,深蓝的颜色,我们五个人去人事部照了相,下午厂牌出来了,用ID卡做的很漂亮,每个人照片就印在上面,唯一不同的,我们五个人当中,二个人是在ME,二个人是在TE,只有我在QA。

又开始培训了,一起新进来的人有近三十个人都在一起培训,后面闲聊知道,除了员工之外,其他的人有做pMC,有做生产管理的,搞技术控制的除了我们五个之外就只有一个,属于pE,当时我还是搞不太懂ME,TE,pE这些有什么区别,他们每个人工资都一样,都是800,我没谈工资,不过心里想大家一个级别的,应该是一样的。

七天的培训,除了前面二天介绍IMS的发展史、香港公司的现状,看图片,了解公司的管理规定外,每天我们都会被要求记住厂牌后面的那句话,也就是IMS的质理方针,如干年后我接触到了很多公司的质量方针,但是都没有一家如IMS这般清楚明确。

IMS的质量方针:为顾客提供称心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安美时人的共同承诺。

七天的培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IMS对于静电的详细介绍和控制,从静电的产生到危害,从静电的预防到控制,我一直以为学电子的我,对静电还是有些认识的,结果一听课才知道什么叫半瓶水,培训主管是个香港人,但国语非常好,我们培训时他拿出了公司各种各样防静电的物品,从胶袋到胶箱,最后我们被要求,每个人无论走到那里,口袋里始终要装上静电手环,接触任何一款产品或物料前,第一件事就是在你最近的静电插口上插上你的静电手环。

最后二天的培训是说焊接方面的,唯一不同的是IMS的产品以表面贴装为主,公司有大量的幻灯片来演示,什么样的锡点是不良品,手工焊锡时如何才能使锡点表面没有锡尖、光滑等等,然后进行了考试,我自我感觉不错,结果在电子放大镜下看到自己焊的锡点,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上部门报道了,领了二个工具,一把镊子,韩国生产,一个万用表,FULKE的,我在ZDL也就见过二块,还是日本人专用的,想不到今天居然在自己手里,还有一个必备的物品,就是静电手环。我在文员的带领下,见到了我的上司,一个胖胖的香港人,在我们混熟了之后,我们都是叫他何胖子。很和蔼的一个人,在某种意义来讲,他是我在广东从事品质工作的真正启蒙老师。

我被要求每天上午在部门看文件,了解公司运作,下午就去各车间去实地查看,了解产品生产流程。七天后要出具报告,并且要指出自己认为的问题三个以上。

就这样我开始了新的工作,而且步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工作阶段。通过对公司架构的了解,我把现场实习的第一站选在了产品生产的第一工序,SMT部。

呵呵,其实品质的真谛就是从细节做起,不管是五大要素的那一项,细节到位了,结果就很自然,而品质管理就是先从细节控制,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

后面我的文字会有一些描述,今天在我们国内的很多公司,仍然不得不沉重和承认的说:品质管理依然停留在口号上。很多公司认为拿了ISO认证,做了体系就是做了品质管理。我的生活圈里有很多这样的老板,每每对于谈起这些事情,我都笑笑,不是不愿意讲,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对他们讲。

品质在那里???品质就在我们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里,从你进入公司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这话不是我说的,是在我1998年4月IMS所有体系审核员培训课上,来自IMS美国总部的王老师说的,今天我把他写出来,送给每一个愿意从事品质工作的朋友。

个人的建议,希望这些文字不是因为你我有同曾经类似的经历,而引起共鸣,更不是因为文中的一些曲折情节而被吸引,我可以这样讲,那些只是文字的修饰和点缀,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什么意义,不是我发在这个网站的目的。

正如前面有个朋友所说,这些文字发到某某文学网站可以更为合适,其实我想说,我不是为了写作,如果为了写作我一定不会写这个题材,我可以写商战,相信更能吸引人。

所以发在这里,因为这是质量人的网站,对于过去的情节,我尽可能的描写清楚,因为这些成功的公司,他们已经把品质管理做的非常细化,我希望大家注意的是这些文字中一些细节的方面,比如进入培训,稍具正规的厂都有,但有多少能如IMS让你在培训就能直接感受的质理氛围的呢????这些做为一个高级质量管理人员,在参与公司整体规划时,是一定要考虑的。

说的多了,希望大家不要见笑,真的很希望能跟大家多些交流,特别是实战经验。

十七、

在1996年的时候,IMS有16条雅马哈的SMT生产线,三条西门子的,共是19条,我对SMT是第一次接触,非常的感兴趣,从金手指帖胶纸开始,一点点看,到锡膏印刷,来之前我看了有关SMT的一些文件,在心里做一些对比,加深印象,车间里有一些穿黄色工衣的女孩子,我知道她们是IpQA的工作,所以也特别留意,她们分四个人,一人看四条拉,每过30分钟就要从SMT过回流焊前拿三块板,看贴片的质量、锡膏的分布情况、回流焊的温度,然后把抽取的数据填到悬挂在相应位置的报表上,并描上曲线,我把报表取下来,看了半天,除了那些不良的数据和对应措施外,其他的如Cp、UCL,LCL等,我根本没有概念,只能带着一知半解看到QC检验产品。

每一块pCBA在IMS是经过全检的,QC跟前都配有20X的电子放大镜、以及锡点不良判定的标准,每每发现一个不良品,她们就会贴上一个红色的箭头纸,然后记在QC报表里,良品就插入到那种防静电的周转车里,等待QA判定,这里重点提一下,IMS的SMT抽样计划不是根据美军MIL-STD转化的,在作业文件里规定的很清楚,每50pCS抽检一次,没有MAJ或A、B、C类不良的划分,只有CR,CR=0,只有出现不合格品,QC就得返工,当班主管一定要做出分析报告,属于设备问题的就由工程部来分析,达到循环控制。

当天的实习后我在笔记本上记了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什么是UCL,LCL。

第二、那些图表的作用。

第三、机器设备的保养维护在那里?

出于ZDL的习惯,晚上我就去加班了,到了坐位时才坐了十分钟,正在看文件,何胖子也来了,看我在加班,问我在干什么,我说看看文件,他当时用了很奇怪的表情,然后告诉我,在公司没有分配实际工作之前,是不用加班的,我说这是我自愿的,不用计我加班费,他笑了:“是加班就一定会付费,但是公司的要求加班付费的前提是创造价值。”我有点明白,但并不是全部明白,不过还是收拾了东西回到了宿舍,无一例外,我的同学也纷纷回来了。

于是大家坐在一起交流,说说一天的见闻,我那个英文不是太好的同学在TE,他说今天他看了一天的资料,全是英文的,头痛的很,我心里动了一动,确实今天我在车间所见到的文件,报表等等也是全英文的,我自己看了都会稍嫌吃力,尽管IMS的员工招收以中专为起步,但我相信他们绝不会全部明白这些文件的定义,那么这些文件是给那些人看的?想到这里,我又把它记到了笔记本上。

第二天一早,人事部经理肖先生叫我们来开会了,就是我们几个新来的人,说的就是昨天加班的事情,原意是指,公司给我们的实习时间是应该够用的,不需要通过加班来弥补等等,要学会有成本的概念。充分利用和分配时间,无端的浪费是绝不允许的。会议上我们大眼瞪小眼,不明所以,总觉得实习加班学东西是为了能快速上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没想到公司对这件事情如此重视,居然还开了一个专题会议。尽管我们知道IMS的加班费是按1:1.5计算的,但在我们心里绝不是为了混这个加班费才去加班,有了ZDL的前车之鉴,我真的很担心这又是一次文化氛围不同所造成的冲突。

IMS的香港管理人员由于国语绝大多数(甚至可以说只能有一至二个,说的可以让人直接听懂)都很差,这个肖经理也是如此,所以这件事情很长时间令我们心里产生阴影,直到我担任了QA主管后(那是我在IMS近四个月后的事情了),一件小事才让我明白这个会议的真正意义。

提前把他写出来,不是我为了赞扬什么,而是想让大家借鉴,管理人员应该做什么。

一次QA在抽检显卡时,发现在色彩检测时,图案边缘有花纹现象,为了分析不良品的产生原因,我拿了这块不良品,去公司那台价值150W美元的洗水机后面做干燥检测,在检测之前,我用风枪先对着机板进行吹风。

一个香港主管过来了,是个女的,我们叫她曾小姐,42岁还没结婚,她问我做什么,我就老老实实告诉她我要做什么,和做什么的目的,她很认真的倾听,然后对我说:“梁先生,我不能说你做的对与不对,但是你要想清楚,公司给你这么高的人工,不是让你去吹这一个板子,你应该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我瞠目结舌,甚至说有一股火气直冲上头:“曾小姐,你认为这事情不是我亲自做的吗?你认为我做这件事情是在白拿公司的工资吗?”我的语气,显然曾小姐听出来了,同样她比我更为坚持:“梁先生,这件事情正确的处理是,你应该写出一个要求,让你的手下去做,你需要的是跟踪他们的结果,而不是亲自动手。”说完她就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在那里,若有所思。

从那天开始,我的每一个笔记本上的首页都记了一句话:“个人如何在企业中寻求自己的最大价值。”

可以这样说,当时我对这件事情还是不理解,以至于在跟同学们谈起时,大家都是同一个反应,典型的资本主义!

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是多么的幼稚。

QUOTE:

一方面是一个即将开展品质管理的企业,另一方面是一个大部分员工(包括管理人员)不知道品质管理感念的团体,品质工程建设应该怎样展开!请教各位大师们!

我的个人建议是先从培训入手,提高管理人员、员工的意识,这是长期的工作。

二,向管理团队重点描述,品质管理上了台阶可带来的好处,同时要对在进行品质建设时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分析,要做好品质,工作量显然会增大,一些人肯定会有所抱怨,是以预先知道可能的问题,会减少阻力。

三,明确一些标准化的东西,包括制定一些规范性的文件,并重点实施,跟踪效果。

四、明确一些长期存在影响质量的因素源头,如产品开发、供应商,模具等等,做出重点控制措施,加强评审、验证等等。

仅供参考,千万别一

[我的职业生涯从QC到总经理(2)]

篇2: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摘要:

施瓦辛格终于如愿以偿当上美国加州州长,从一个瘦弱的奥地利小男孩成长为健美冠军、电影明星、亿万富翁,直至一个政治家,施瓦辛格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变作为现实。

出生于1947年的施瓦辛格早在他10岁时,就有三个梦想: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电影明星、成功的商人。通过自己艰苦努力和奋斗,今天,他把自己的三个梦想早就全部还原为活生生的现实了。

施瓦辛格的成功,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一个普通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将自己的梦想变做现实的;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一个普通人的美国梦是如何实现的;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一个名叫陈胜的年轻人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成功不易,但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施瓦辛格正是用自己的成功史向我们阐释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真谛所在。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就象爬山,也象开汽车,需要不断调整方向,也需要有阶段性,当然还需要一定的外在因素。假如施瓦辛格第一步就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定位于政治家,那么,他可能不会这么顺利成功。

第一步是第二步的基础,第二步是第一步的延续。我们现在一些年轻人看到别人的成功后,心里就有点不安分,眼里就有点泛红光,就迫不及待急于求成,妄想一步登天。世界上的事情,肯定是有因有果的,绝对没有空中楼阁。我记得在高三的时候,幻想写一部长篇小说,当时老师跟我讲,理想好,但理想是有阶段性的,你现在的理想就应该是考上大学,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空的。我永远记住了这位老师的话。

不断调整个人发展方向。我惯常喜欢拿来作比喻的是煤油灯现象。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立志做一个制造煤油灯的能工巧匠,那么现在他绝对失业了。理想需要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随自己的喜好和专长而变化。施瓦辛格当过兵,开过小差,但他能在众多的复杂环境中随时势的变化而不断。应该说,政治家并非他的一贯理想,但时机成熟了,条件水到渠成,他也就理所当然可以把政治家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了。

施瓦辛格善于创造条件来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他娶了个很有背景的老婆,据说是肯尼迪家族的后裔玛利亚,对他进军政坛有极大的帮助。自18岁获得欧洲健美冠军以后,施瓦辛格怀揣20美元到好莱坞闯荡天下,意图作个电影明星。演员生涯的成功,为他成功进军商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他在维斯康星大学攻读商业和经济学,更是让他快速成为拥有20亿美元身价的亿万富翁。

篇3: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一、福特主义时代工作任务的含义

自学校职业教育产生以来, 人们就一直在努力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在学校情境中进行职业教育?因为学校这种教育形式是源于普通教育的, 千百年来也是属于普通教育的, 古代社会工匠技能传递的途径是学徒制。工业革命以后, 当第一所职业学校开办时, 人们并不知道如何开展教育活动。经过长时间的争论和考证, 人们普遍认为最早找到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俄罗斯制, 它于1868 年由莫斯科帝国技术学校校长德拉·奥斯创立, 并通过此后的一系列国际博览会向世界传播, 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俄罗斯制最为核心的思想是“根据不同职业领域的工作与任务分析形成课程序列”[2], 即它是通过对工作过程的分解产生课程的, 基本逻辑是先通过分析整理出工作者最终要做什么, 然后根据要做什么决定要学什么。这与普通教育根据知识逻辑体系形成课程 (普通教育也可能根据其他逻辑形成课程, 如社会问题) 的路径完全不同。“任务”与“分解”是俄罗斯制最为核心的两个概念, 有了这两个概念, 在班级中采取实践方式训练学生工作能力就成为可能。

自此以后, “任务” 这一概念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备受青睐, 因为人们把它看作为联系工作与课程的纽带, 认为有了这个纽带, 就彻底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与岗位要求的匹配问题。100 多年以来,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一直在沿着这条路径发展, 并且越来越完善, 达到顶峰的是20 世纪70 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就业技能模块组合课程 (MES) 。MES课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开发一套组织严密、结构系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这套课程体系既要能够灵活地组合, 又要能精确地控制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细节, 并要能够与工作体系完全相匹配, 从而达到严格、规范地培训技术工人的目的。MES课程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技术就是不断地对任务进行分解, 直到不能再分解为止。这种不能再分解的任务, MES课程把它称为模块, 这是职业教育中模块课程的最初形态。

通过这种分析方法, MES课程的确达到了它的目的, 它设计的严密性令人震撼。然而这套课程自它诞生之日起同时也倍受诟病, 人们普遍认为它的课程内容过于操作化,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足;模块过于碎片化, 不利于学习者掌握系统的工作过程。正是由于这些方面的因素, MES课程在实践中的使用并不是非常广泛。之后出现的影响力度比较大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在继续坚持“任务”这一核心概念的同时, 均从不同角度修正了MES课程所存在的以上问题。比如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至90 年代盛行的能力本位课程 (CBE) , 在职业教育中首次使用了“职业能力”这一概念, 并明确指出它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要素, 这显然就弥补了MES课程只有“技能”这一概念的缺陷;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至今盛行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学习领域课程) , 则用“系统化”这一概念弥补了MES课程的模块过于碎片化的问题。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CBE课程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仅仅是对MES课程的修补和完善, 还是我们事实上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的探索?认识清楚这一问题对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与开发技术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一问题的答案在今天看来已越来越清晰, 那就是我们事实上已面临着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而这种变革的根源就是工作任务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变化。表1 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室内电气安装”这一工作的模块的比较, 左半部分来自MES课程, 它是30多年前完成的分析, 右半部分来自上海市专业教学标准, 它反映的是目前状态。这些分析结果均由来自实际工作岗位的专家完成,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模块所反映的就是实际工作内容。

之所以选择 “室内电器安装” 这一工作进行比较, 是因为这是一项操作性比较强的工作, 这种工作在今天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中所占比重已经不大了, 而30 年前的MES课程中, 这种工作是其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对表1 左右两部分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 即使是这种操作性很强的工作, 二者的具体内容差别也很大, 这不仅体现在右边的操作性内容更加复杂, 更重要的是右边的内容除了具体操作外, 还包含了关于整个系统的内容, 如确定施工方案。

至此, 我们已获得了对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中“任务”一词更为深刻的理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求从工作任务出发, 然而在今天看来, 在不同技术模式下, 工作任务也具有不同形态。自俄罗斯制以来所确立的“任务”, 由于它是基于对工作过程本身进行分解所获得的, 因此它指的事实上是完整工作过程的一个局部环节, 而今天的“任务”本身已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任务”概念这一根本性变化背后的原因是工作模式的变化, 而工作模式变化的根源是生产技术与组织方式的变化。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中的“任务”概念, 所适应的是自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高度分工作业的工作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对劳动内部过程进行分工, 形成一个个经过精心设计的、用流水线形式排列的工位, 各个工位前后依次按标准动作进行作业。根据马克思的研究, 这种工作模式始于工场手工业, 其目的是在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提高生产效率。工场手工业分工的特点是, 局部工人不生产商品, 转化为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产品[5]。“20 世纪30年代, 一位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作者安东尼奥·格郎斯西首次使用了‘福特主义’一词”[6], 来指这种新的工业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不仅把管理者、设计者与执行者严格区分开来, 而且把完整的生产过程划分为许多微小的任务。其优势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使得批量生产成为可能。然而在福特主义模式中, 尽管采取了机械化生产方式, 但是由于生产过程被分割为一个个独立的任务, 并且许多技能被机器所取代, 因此对工人的技能要求并不是很高。因此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只需提供基于局部任务的技能训练便可使学习者胜任工作岗位。

工业中的这种工作模式其实也迁移到了服务业, 甚至到了今天, 还有许多服务业是按照类似工业的这种分工模式运行的, 如旅游公司可能会把一个完整的旅行过程分割为不同部分, 由不同的导游分别负责完成;到医院去完成一次完整的诊疗, 有时要经过5 位以上医务人员, 而且医院规模越大, 分工也就越细;在销售行业, 我们所享受的同样也是分工式服务, 产品介绍、交易、售后服务、投诉处理等环节, 是由不同的服务人员完成的。因此, 这一时期服务行业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所依据的理论也是传统的任务课程。当然, 服务业的劳动分工不可能达到工业中的劳动分工那种极端化的程度, 但在当时的产业结构中, 服务业其实占的比重并不高,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20 世纪80 年代以后的事情, “从1980 年到1998 年, 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产出比重平均上升了8 至10 个百分点, 其中低收入国家的比重从30%上升到38%, 中等收入国家的比重从46%上升到56%, 同时高收入国家从59%上升到65%”[7];而且当时的服务业除商业等领域外, 多数属于传统服务业, 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的要求并不高, 因此当时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完全是基于工业中的工作模式所形成的。

二、智能化时代任务的项目化特征

表1 已显示, 当代工作任务的显著特征是系统性。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工作体系中, 尽管还存在许多福特主义式的工作任务, 比如电子产品制造企业流水线上工人的工作可能只是焊接一个元器件, 中餐服务的员工要求标准地完成每一个环节的服务工作, 然而从总体情况看, 各行各业操作层面工作内容的性质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不仅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求能规划、设计整个系统, 就是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 也要求能够理解并完成完整的工作过程, 尽管在这种完整的工作过程中也会包含具有局部性质的任务, 但这种局部任务对操作者来说是从属于整个工作过程的。

分析当前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发现, 很少有专业仅仅把人才培养定位在一线操作。比如中职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综合布线, 同时也要学习服务器与网络管理、网络设备维护等内容。这不是由于职业学校期望通过提高培养目标来提升其自身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而是因为在实际工作中, 操作性任务与技术性任务不再是完全割裂的, 它们往往是综合在一起的, 需要员工能同时承担这些工作。

这种具有系统性的工作任务的特征可以用一个概念进行描述, 那就是“项目化”。“项目化”一词一方面描述了这种任务的系统性特征, 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任务并不是项目本身, 它只是具有了项目的性质, 且包含了朝项目方向进行课程设计的元素。因为项目是一个实际操作的概念, 比如制作一张桌子, 维修好一辆发动机无法启动的汽车, 提供一项完整的住宿服务等;而任务的性质无论如何变化, 它指的只能是工作岗位上客观存在的具有概括性的工作内容, 它所附属的主体是岗位而不是个体。坚持工作任务的这一概念极为重要, 否则我们就无法建立起一个社会的职业分类体系与能力标准。

当代工作任务的性质的变化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 生产技术; (2) 生产组织方式。首先是生产技术。工作体系的形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演进。人们用工业4.0 来描述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工业技术革命, 其含义是人类已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蒸汽驱动的机械制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电力驱动的大规模批量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信息化,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特征是基于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小批量、智能化生产, 其战略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网络空间虚拟系统及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 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见图1。生产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用机器的动作代替人的动作。随着设备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对人的动作的要求变得越来越简单, 且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智能化的基本信念是:凡是有规律的动作都能用机器替代, 目前甚至已经出现了无人工厂。

然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只是为任务性质的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注意的是, 上面所说的只是“对人的动作的要求变得越来越简单”, 而不是对员工的任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简单。事实上, 在自动化生产技术下, 对员工的任务的要求可能会更简单, 也可能会更复杂, 这取决于生产组织方式。职业教育课程定位的逻辑出发点是员工需要承担的任务, 而不是要求他们执行的局部操作, 因此只有分析清楚了特定生产技术条件下员工的任务的性质, 才能构建出适当的课程模式。

对于自动化技术对工人技能要求的变化在学术界存在争议。马克思认为机器大生产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分工, 而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仍然将分工视为自动工厂的核心构件, 没有真正厘清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本质差异, 机器大生产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分工和各种专业化的否定之上的, 其居于主导地位的是机器体系之间的协作而不是分工[8]。到底谁对谁错?造成这一分歧的原因是什么?马克思当时所观察到的机器生产强化了劳动分工的现象是客观事实, 而且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在今天, 一些流水线上作业的工人还只是要求完成非常简单的局部操作, 如电子产品组装。提出反对观点的学者也没错, 因为机器从本质上看, 其趋势就是在同一台机器上聚集越来越多的动作, 并使人对它的操作变得越来越简单, 以致可以同时操作越来越多的机器, 从而否定分工化。然而这一目标要实现, 还有赖于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那就是生产组织方式。技术只提供了形成任务性质的物质基础, 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是生产组织方式。如果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是以分工为基础的, 那么当它与机器使用相结合时, 就会使得生产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大大降低;如果一种生产组织方式是以整合为基础的, 那么机器使用就为这种整合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这种生产对员工技能的要求反而会大大提高。

与工业化第二阶段最相适应的生产组织方式是泰罗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下的工作任务呈现的是高度分工化与操作化的特征。然而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在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逐步为企业界所放弃, 他们开始探索以整合为特征的生产组织方式, 最突出的案例是丰田生产方式, 它努力把工作整合起来, 用“生产岛”取代“生产线”, 工人、管理者组成一个工作团队, 团队内部的每一个人不仅要具备完成自己工作的技能, 还要具备完成别人工作的技能。“例如, 在齿轮作业中, 各个作业者可以操作16 台机器, 这与一般作业中一个人只操作一台机器是不同的”[9]。这种生产组织方式内在地对员工提出了多技能的要求。扁平化管理作为与泰罗的科层制管理相对立的一种管理模式, 也必然会带来一线操作工作与上层技术工作的融合, 从而带来工作任务的性质的变化。

整合型生产组织方式的采用当然与企业的经营理念相关, 但同时也和生产技术相关, 即相关的生产技术是否使整合的生产组织方式成为可能。图1 根据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把工业化进程划分成了四个阶段, 且这四个阶段构成一个连读的过程。从生产技术的自动化水平本身来说的确如此, 然而从它对员工工作任务性质改变的可能性来说就未必如此了。从后者的角度看, 工业革命的第一、第二阶段与第三、第四阶段有着本质区别, 也就是说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我们的工作开始进入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模式。第一、第二阶段生产技术的性质是人的许多动作被机器所取代, 但由于在这种生产技术中机器本身不是自动化的, 而是需要人来操作的, 因此对员工来说, 对他们实际的动作要求仍然较高, 人还是无法从实际操作中解脱出来。而第三、第四阶段生产技术的性质是机器的动作用人工智能来驱动, 这就使得人可能完全从动作的操作中解脱出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使用, 人甚至可以从整个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 由原来的生产线操作者转变为生产线的监控者, 见图2。

图2 显示, 早期的机器虽然包含了去分工化的因素, 但由于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更为适合的生产组织方式是高度分工化, 因而机器的广泛使用反而是促进了劳动分工, 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了第二次工作革命结束。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信息化开始使这个高度分工化的工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因为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性质是使人从对机器本身的操作中完全解脱出来。这不仅推动了工作任务在较大范围内的整合, 而且使得整合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应用成为可能, 当这种物质基础与整合的生产组织方式相结合时, 原来的分工便越来越呈现出整合趋势。今天的智能化更是使这一趋势进一步达到了质的变化, 因为它使得少数人便可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对于自动化技术我们一直有两个担心: (1) 自动化会导致工作对员工技能要求的降低。对这一变化我们担心了很多年, 然而这种担心不仅从来没有发生过, 而且现实情况是企业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是因为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生产系统必然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尽管操作越来越多地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 但它要求员工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大大扩大, 这就要求员工能理解越来越复杂的整个生产系统。 (2) 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排挤了工人, 会导致大量人员失业。这一担心当然也不是事实。生产的高度自动化的确会减少工业中从业人员的总数, 但这一减少也不会达到我们担心的程度, 因为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 生产的规模会大大扩大, 这本身包含了对工人需求的增加;复杂的生产系统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系统本身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技术人员, 这一行业人员需求的规模比较庞大, 对职业院校设置的专业做细致分析可以发现, 这一方面工作是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工科类专业所定位的人才培养方向;还要看到, 人类具备创造新产业的巨大能力, 经济的发展通常会伴随服务业的发展, 尤其“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最迅速”[7], 如金融、保险、商务等, 而服务业是发达社会吸收劳动者的主要产业。

新的职业结构中的工作模式有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这种职业要求员工胜任的工作任务不再是片段式的, 而是整体式的, 具备项目的特征。以上对生产性岗位工作模式的变化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其变化的这一趋势已明显显示出来;生产系统本身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的工作模式必然是整体式的;同时我们会看到, 现代服务业在新的服务理念的支持下也在恢复整体化, 它体现在我们熟悉的一些日常概念中, 如“一站式服务”“一条龙服务”“个性化服务”等。

三、作为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核心模式的项目课程

以上分析所得出的智能化时代工作模式的根本性变化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革命性的。首先职业教育的专业类别将发生很大变化, 根据新型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些传统专业可能要合并甚至淘汰, 而大量新专业将产生, 比如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其次,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 因为在智能化时代, 职业性工作与专业性工作的边界将完全模糊[10], 面对这种变化, 过去基于人才类型理论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方法不再适用,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更具有综合性, 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更广的技能、更深的应用理论, 而且要求习得工艺方案整体设计以及有计划地工作的能力。这些变化在以往的研究中已有讨论, 比如20世纪80 年代德国劳耐尔等人便提出了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参与设计工作与技术的能力”[11]。然而这些变化还是表层性的, 更为深刻的影响是, 作为高度分工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任务”的内涵必须做出根本性变化, 我们需要重新解释“任务”这一概念, 从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框架, 否则即使提出了上述新的培养目标, 也将因为没有课程开发技术的支撑而无法落实。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往往把俄罗斯制、MES课程、CBE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等看作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发展的一个连续过程,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从俄罗斯制到MES课程, 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课程是基于片段式工作任务的, 因此其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就是对工作任务的拆解, 拆解出来的模块就是课程。MES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探索在这一路径的顶峰状态, 它同时也意味着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终结。CBE课程则开启了对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探索, 只不过这一历史转折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 (1) CBE课程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能力, 并明确职业能力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三要素, 这就使它在学习内容的丰富性上明显高于MES课程; (2) CBE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工作任务分析, 但它只对工作任务做两级分解, 这就使得其所获得的任务具有完整性。在这一路径上,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比CBE课程更进了一步, 因为它明确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观点, 同时强调要让学生学习任务完成的计划能力。这些观点是与智能化时代整体化工作任务的特征相吻合的。但是, 无论是MES课程还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它们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痕迹, 而对智能化时代工作任务性质变化所产生的课程诉求体现得不是很充分, 这是因为这些课程模式对智能化时代工作任务性质变化的适应不是在自觉状态下发生的, 即它们没有建立在对智能化时代工作模式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

那么, 支撑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我们面临一些选择, 比如上面所使用的“工作过程系统化”, 还有一个重要选择是“项目”。相比之下, “项目”是一个更加合适的概念: (1) 相对“工作过程系统化”, “项目”这一概念不仅包含了工作任务的连续性这一性质, 同时它还包含了工作任务的整体性这一性质。连续性是在同一平面发生的, 而整体性既包括了同一平面的整体性, 也包含了不同平面之间的整体性。“工作过程系统化”这一概念无法支持我们对更加复杂的任务进行立体式分析, “项目” 这一概念则完全可以。 (2) “项目” 这一概念可以支撑智能化时代对任务进行拆分的基本原则, 即以实际项目为边界对任务进行拆分, 而“工作过程系统化”这一概念则不具备这一功能, 它只是告诉了我们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要考虑任务之间的关联。然而不管智能化时代工作任务具有何种程度的整体性, 要根据任务设计职业教育课程, 建立人才培养的循序渐进过程, 就必须坚持任务分析这一技术。

因此, 我们可以把适合智能化时代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称为项目课程。这种项目课程已超越了过去10 年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定位。以往只是把项目课程定位在为了实施做中学教学模式而建立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而现在所讨论的项目课程, 是基于智能化时代任务的项目化特征的一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这种课程模式不仅要求在实施性课程体系设计这个环节充分运用项目载体, 而且要求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源头, 即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这个环节便充分考虑任务的项目化特征, 并以这一概念为任务与能力分析技术的核心支撑框架。事实上在今天, 如果不对任务进行项目化定位, 是无法真正界定清楚许多职业能力的具体水平的。比如汽车发动机维修这一任务, 如果不界定出维修的具体项目, 只是笼统地描述“能维修汽车发动机”, 如何能描述出不同水平维修能力的具体差距?

这里产生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即作为实施性课程设计载体的项目与任务分析阶段的项目。这是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发项目课程时所遇到的最大困惑的根源。事实上, 任务分析阶段的项目并非真正的项目, 它仍然是任务, 只不过它是具有项目性质的任务。它与作为载体的项目的本质区别在于, 后者是完全可实施的, 其目标与内容极为具体和明确, 而具有项目性质的任务仍然只是对岗位职责的一种概括化描述。区分这两个概念, 不仅仅是为了在课程开发中不要产生内容的混淆, 更是提示我们, 尽管这两个层面都有项目概念, 然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必须明确区分这两个过程, 即对岗位的任务与能力的分析与基于分析结果的课程设计, 如果缺少前一阶段, 后一阶段的设计便完全丧失了依据, 这并非职业教育所追求的项目课程, 这种项目课程还很可能导致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随意性。

因此,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应归纳为两个方面: (1) 智能化时代工作任务的性质的变化; (2) 实现做中学教学模式的需要。只有从这两个方面综合地进行考虑, 才能全面理解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 这一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 项目课程是以任务和项目的有机结合为设计框架的课程模式。它既不是对学科课程的教学法改造, 也不是直接依据项目开发的课程, 而是基于项目化任务的一种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开发过程的核心技术环节是确定任务与项目的具体结合方式, 不同专业的具体课程形式是任务与项目这两个概念结合的结果, 结合程度不同, 会使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不同形态。

2. 项目课程是基于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也不能理解为理论知识学习全部结束后, 为了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开发的一种课程, 而是以任务和项目这两个关键要素为核心逻辑纽带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这种课程体系中, 很可能还存在纯粹理论课程, 但这种理论课程是为了完善项目课程学习的需要而设置的, 而不是像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那样, 把理论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出发点。以项目和任务为整个课程体系的逻辑纽带, 必然意味着课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3. 项目课程是以做中学为基本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主张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进行教学, 但这只是项目课程的表现形式, 在理解项目课程的本质时我们更要充分理解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做中学”, 否则很可能有了“做”却没有“学”。“做中学”的“做”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技能, 更是期望通过“做”发展学生具有综合性质的职业能力, 这意味着项目课程把“做”与“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颠倒了过来。传统教学模式是先让学生进行知识积累, 然后通过应用所积累的知识形成能力;而“做中学”是让各种学习要素在“做”的过程中发生, “做”成了学的手段, 而不是学的结果。

四、结语

“工作任务” 是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然而从今天的观点来看, 我们不仅要借助这一关键性概念进行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还要探索不同技术条件与生产组织方式下任务的具体形式, 这样才能对职业教育课程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从而开发出更加合适的课程体系。技术条件与生产组织方式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模式, 而工作模式是决定任务含义的关键性因素, 深化对智能化时代人们的工作模式的研究, 继而研究清楚工作任务的具体性质及其结构, 应当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自俄罗斯制以来, “任务”作为联系工作与课程的纽带, 一直是支持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在福特主义时代, 与高度分工的工作模式相适应, 当时的“任务”指的是完整工作过程的一个局部环节;然而智能化时代, 在自动化技术与新型生产组织方式的综合作用下, 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任务呈现出项目化特征。因此, 在智能化时代,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也需要发生根本变化, 我们需要重新寻求能支撑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核心概念, 这一概念就是“项目”, 项目课程是智能化时代对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在诉求。这一变革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的能力本位课程就已经开始了。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转型,发展逻辑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基础理论与设计[J].江苏高教, 2006 (6) :137-140.

[2]Cedfop.Towards a histor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Europe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M].Luxembourg: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4:142.

[3]刘登高.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模式[M].香港:现代知识出版社, 2000:75.

[4]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S].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5]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411.

[7]李善同.凸显新经济特点: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J].国际贸易, 2002 (11) :38-43.

[8]孙乐强.马克思机器大生产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哲学效应[J].哲学研究, 2014 (3) :32-38.

[9]门田安弘.丰田现场管理方式:丰田巨额利润的秘密[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59.

[10]徐国庆.新职业主义时代职业知识的存在范式[J].职教论坛, 2013 (21) :4-11.

篇4: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 职业生涯发展 潜在价值

1 研究背景

1.1 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进行理解。狭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踏入社会、从事工作之前的职业训练或职业学习开始直至职业劳动最终结束、离开工作岗位为止。广义的职业生涯是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业,直至最后完全退出劳动这一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

职业生涯发展这一概念是建立在职业生涯的基础之上,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各种职业目标进行的各种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教育、培训等活动,是个人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实施新目标的过程。

1.2 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 职业素质测评最早起源于心理测验。随着职业理论和岗位设置的逐步发展,研究人与岗位之间微妙关系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应运而生。对个体差异、岗位特色、人岗匹配等方面进行施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利用科学的手段收集信息,进而做出价值判断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是以现有的丰富的心理学测验为依托,结合职业特性编制的适合于中国特色的职业素质测评体系,具有广泛的统计学基础和反复测试修正的测评体系。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是由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开发,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出版的大型职业素质测评系统。

1.3 大众数学 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题为“为大众的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刘兼领衔“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大众数学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大众数学理念下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分为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说的“三个人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大众数学的理念对于数学教育是一个改革的方向,力求将束之高阁的数学平民化,对于当下我们的职业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开展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中职数学教育现状

2.1 政策支持缺乏 随着职业教育概念的不断丰富延伸,职业教育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学校专业化的教育,而是伴随着职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策对于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职业教育的专业倾向性明显,职业院校对于专业建设的投入加大,但是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数学课程逐步沦落到鸡肋的尴尬境地。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职业教育政策,专业课都花费大量的版面,但是对于基础课程的描述要么只言片语,要么完全忽视。

2.2 生源范围狭窄 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职学校的生源范围变得越来越狭窄。相当一部分中职生来自于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数学科目是其软肋。初中数学基础知识不牢固,容易形成知识学习的恶性循环,学生的厌学心理明显。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明显,中职生认识观念容易产生偏差,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即可,像数学这样的基础课程流于应付。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职数学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的积极性极易受挫,成功体验度不高。师生的双边互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逐步演变成一边倒的局面,数学教师向学生传送知识的单项流动。

2.3 评价体系失衡 目前所采用的数学评价模式主要是以总结性评价为主,考试是最普遍的评价方式。考试作为评价方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评价结果过于笼统粗糙,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情况。学分制模式下,学生成绩的区分度不高,只有合格和不合格两种类型,对于学习成绩较好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极易使这两类学生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中职生的基础大差别较大,最近发展区大不相同,无形中给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这也是数学学习评价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3 数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在价值

3.1 中职数学学科价值再认识 数学首先是一门课程。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这一经典的语句揭示了数学具有推动科学进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数学发展史与科学的进步是同步的,同时与社会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即知识的储备阶段。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高职高考的必考科目,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学历提升。不同的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不尽相同,数学与专业知识相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的数学学科。中职学生学历提升时,难免会遇到如:金融数学、工程数学、计算数学、生物数学等等,这些交叉学科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数学对于其他学科的辐射、渗透和支持。

3.2 数学建模 如果说哪一门数学课程很好体现了数学理论形成过程:实际问题→抽象理论→实际问题,答案无疑是数学建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仅仅是实际问题→抽象理论两个过程,给学生的印象是教条呆板、枯燥乏味。无论理论的引入怎样精彩,脱离了实践应用都显得空洞。数学建模出现后,改变了这一局面。数学建模涉及广泛的学科领域和厚实的技能技巧,这些不同于书本上或教师直接传授的技能,需要学生围绕实际的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此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数学建模能够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数学建模课程无法在中职学校直接开展,但是数学教师可以吸取其精髓,将待解决问题进行弱化处理,在中职学校开设类数学建模课程。数学教师从中职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出发,设置问题,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类数学建模课程将中职数学问题的背景专业化,学生在现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找到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问题解决的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中职学生的观察、分析、类比、合作能力可以得到较大幅度提升。

3.3 大众数学理念的新解读 中职学生若要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不可或缺。这些能力不是生来就具备的,而是后天学习积累获得。数学以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可以对上述能力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训练,这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职业教育者已经意识到中职学生数学意识匮乏导致连锁反应这一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方案,是今后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宝贵财富。针对不同的专业,可以在满足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如:建筑专业增加立体几何;机电专业增加复数;计算机专业增加数理逻辑;财会专业增加概率统计等。

3.4 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与数学的关系 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编制是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基础上的,作为数学重要分支的统计学成为了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的理论基础。首先,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建立过程中的题目筛选、常模制定、权重分配都需要用到数学计算和分析。其次,CETTIC职业素质测评系统的多项测评项目都与数学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如数字递加、坐标定位、图标阅读等都需要利用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最后,复杂的测试结束后,虽然结果的分析是计算机进行的,不需要人工操作,但是这一过程实际是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比,从中寻找规律性,进而做出结论。

3.5 中职数学对职业生涯发展的推动作用 中职数学在立足于自身学科特点的同时还要处理好与专业、职业、社会之间的关系。数学以不同形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数学语言的精简和高效逐步为大众所接受。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前沿阵地,在保证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能力是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三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能力。每个人的数学能力是不同的,而同一个人的不同数学能力也是不同的。正因为这种不均衡性对职业生涯发展起着潜在作用。数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职业选择倾向、职业能力构成和职业素质提升。职业兴趣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成功的重要保障。职业兴趣的一个重要划分依据是——观念,即多与概念、定理、逻辑、数据打交道的职业,此类职业常需要想象、推理、概括、创造性研究,非系统化的心智活动,这都需要相对宽广的数学思维背景。因此,调整中职数学的授课,通过影响中职学生的职业兴趣,来起到推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效果,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

4 结束语

终身教育思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职数学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更多的是思考方式。中职数学的潜在价值正是通过改变思维能力来改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而帮助他们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可以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陆书环,傅海伦.数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李卫平.基于职业发展的中职数学课改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2(8):13-15.

篇5:从职业成功到生涯发展

2010年05月14日 13:50来源:求学|跨考

为什么读研?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刻,也许这个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除了追求读本科时未能如愿的专业,或为走入理想中的名校,大多数学子考研都是为了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要么以更符合自己兴趣的专业作为事业的起点,要么为了获取高学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另一个现实是,近年毕业的研究生年递增速度超过两成,读研之后又如何脱颖而出呢?或者说如何避免成为竞争中的分母?这些读起来颇感枯燥,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大家耳熟能详的“木桶理论”,看看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我们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

众所周知,木桶效应原本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里我们不妨用“水桶”的容量来象征研究生的实力和竞争力(以文科生为主),能否通过读研成功实现理想的职业规划,关键还在思路。也许很多人对“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烂熟于心,然而知易行难,真正要做好职业规划,依然要尽心努力。

很多研究生会说“我是有职业规划的”,但是请对照一下,你的规划是否足够具体?你理想中容量足够大的木桶,是否有了设计图和使用说明?哪一块板子长,哪一块短,应该怎么组装,自己都对应好了吗?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经验和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其能用学历方面的要求达到某种平衡。相对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很多研究生对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就业市场环境的细微变化却不够清醒,眼高手低的问题更为突出。毕业生最需要的是换位思考,作为一个单位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看重自己哪些地方,同自己竞争的其他毕业生具备什么样的水平,如果自己对这个就业环境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那么你离做好自身职业规划还有很大的距离。从木桶理论的角度来看,品牌桶还是组装桶的区分或许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现在关键是看哪个实用,哪个装水比较多;是新桶还是二手桶甚或三四手桶,用户似乎也不是很介意,可靠顺手是他们的期望,成功的“木桶”就是给人信心的那个。

毕业生都抱定了谋求一份有前途职业的理念尽力去说服用人单位,让他们承认自己具备他们需要的各种条件,正如功能多、有特点的木桶不会在说明书里面只写几句无关痛痒(例如只有“警告:本木桶不能用作婴儿澡盆,否则后果自负”字样)或者使用者并不在意的字句(如本桶组成、木板长成经历云云),类似的说明如何让用人单位肯定谋职者对自身的认识呢?读研的学生只有知己知彼,也就是真正认识自己、认识就业环境,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真正跳出就业的懵懂状态,把握主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长短不齐,优化组合最初的木桶理论解释说,水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高度。不过,在来不及以长补短的情况下,只能曲径通幽,谋求扬长避短,通过特定组合增加储水量。比如有意识地把木桶的长板集中在一侧,逐渐过渡到短板,以便于在倾斜时储水量多于“立正”时的储水量,再让它倾斜到合适的角度,那这只桶可以过关了。当然如果时间来得及,手艺也过关,将长短板通过截补拉平,自然提高储水量,也是非常有效的思路。有时候,后者说起来容易却很难做到,反而前面这种求异求新的思维对研究生来说更为实用,因为紧迫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对自己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的拉平、整改了,组合自身的优势反而是一个可行的应急方案。

但问题是,如何让用人单位肯定你对自身的这种设计呢?我们还是回到木桶,一个木桶要有最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提柄必须能负担得起整个水桶的重量。可以说,毕业生简历里面的社会实践、参与的课题等就是自己的名片,它们可以告诉用人单位你展示自己的角度和优势,所以社会实践和科研课题等对自己就业不是简单的加法效应,而是乘法效应,它们是你这个“木桶”的提柄,展示给用人单位的是你的亮点和特长。

当然,读书期间没有参与过任何课题的学生并不罕见,没有参加过真正有价值的社会实践的学生也为数不少,没有建立自己社会信息获取渠道的学生亦大有其人,这些都是属于就业竞争中准备不足的地方。可以说,这些学生都类似于木桶店里“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木桶”类型,原因无非就是太平凡没有“卖点”。除非是一些“一招鲜吃遍天”的特点学生,比如人家的木板就是特别防蛀或者香气四溢,那么人家不用去盛水,只做个木板都炙手可热;或者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达人,比如木桶的原料是哪些人家的心头好等,即使木桶做得像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小板凳,也不愁去处。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想在就业中获得更多的资源,就必须在上学期间肩负更多的责任,让自己的木板该长的更长,有洞的补上,根据自己总体的情况,用实践或课题等来突出自己的特点,为自己设好提柄,打好广告。从对读研生活做规划的角度来看,如果可以把木板的长度用来投资,那么计划储水量的大小并不是一个绝对值。目标设定储多少水,决定于做多少长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进取,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为什么一定要成为木桶呢?

按照木桶理论,木桶的价值取向就是盛水,然而在实践上,也许是先看到了水后“见贤思齐”做了水桶,或者是先有没完工的水桶,就要面临走上市场吸引顾客的状态,甚至手头只有几块木板,而不是桶。这是否意味着绝路呢?未必。

如果高考时没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本科时辅修双学位、跨专业考研就是重新选择的机会。应该意识到,读研阶段是就业前珍贵的缓冲期,切忌迷迷糊糊读书,等拿到文凭面临就业时才幡然醒悟读书生涯已经结束。计划读研的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带着职业规划的眼光来思考自己的考研读研之路,才能让自己的职

业生涯开始在学业上升的阶段,从而能够选得从容,有回旋的余地,更好地走向成功。

读研时如何调整自己呢?面对就业的压力,你或许已经来不及回首,而是只能向前看,这时候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自己一定要做木桶盛水呢?或许自己还只是木板,或许连木板也算不上,但是如果身边都是各式木桶,却没有担水的扁担,那么即使你没有资格做木桶甚至木板,只要定位明确,仍然有资格赚到第一桶金,以后有机会有本钱了再做一个有竞争力的水桶也未尝不可。所以,木板甚至木棍们如果自我定位清晰,根据自己还可以利用的时间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扬长避短,即使不能第一时间找到一个理想的买家,对于搭伙创业的木桶们来说,和一根扁担结盟,肯定要好过同另一个小桶甚至一堆木料打包在一起。

“丑小鸭”木桶不能只躲在角落里

对于已经睡在木桶店角落很久,既不熟悉街坊邻居又没能排上号做精加工的“丑小鸭”木桶来说,在具体的技术层面上还可以应急做什么,才能利用好所剩不多的时间自我增值呢?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已有的素质、本钱归纳到一起,尽量做到不掉价,免得在竞争中赢者通吃,自己总是陪跑却一无所获。

这时候,一方面通过与求职有关的性向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相应的学习方式和职业爱好,从客观的视角看自己,如果自己哪块板太短太弱市场接受不了,不妨拿掉,宁可做个小一点却有竞争力的桶。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就业指导等不同方面的职业指南,了解不同职业领域的价值、必要技能等。有些考验或许并不难做好准备,但的确可能不预则废。

篇6:职业生涯的成功

现代社会观念中,所谓职业成功的定义往往限于地位和财富标准,于是,许多人为了达到社会观念中有关成功的标准而苦苦追求。事实上此情景中的人已走入观念误区。一种偏见。职业成功的标准不唯一,对不同的人来说,需求不同,目标各异。有的人以获得高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的职业称为成功;有的人以有一个薪资不低、安稳轻松的职业算是成功;有的人获得金钱,于是有一种财富的满足感和职业成功感;还有的`人把勤奋努力工作,取得成绩,看作成功;有的人事业辉煌,充满了工作成就感,也视为成功;还有的人以由于自我的存在能帮助许多人,使他们高兴和感到满足,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作为成功的表现。总的来说,个人职业生涯成功有如下几种取向:

(1)个人的价值取向、能力、个人的特质与其所选择的职业正相适合,且在这一职业岗位上,工作得心应手、顺心、顺利。

(2)个人有自我职业目标,无论是初就业便一直在某种职业岗位上,还是历经坎坷,发生所此职业流动或转移,最终个人既定职业目标得以实现,就是一种职业成功。

(3)在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尽职尽责,做出贡献,有一种自我满意感、成就感,得到社会、组织、他人的认同也是一种成功。

(4)勇于创新,“不要总是顺着老路走,在没有路的地方去踏出一行新的脚印“。大凡这样的人,必是有所建树、有所成就者,所以这也是个人职业的成功。

(二)职业生涯成功的个人因素。

员工个人取得职业成功,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经济体制、等;有企业内环境因素,例如组织制度、领导管理水平、企业文化与人际关系等;除此之外,尚有员工个人因素,这是最重要的、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拿破仑?希尔从美国最成功的几百位名人的终生经验中提炼出17条人生成功条件:(1)积极的心态;(2)确定的目的;(3)多走些路;(4)正确的思考;(5)自我控制;(6)集体心理;(7)应用心理;(8)令人愉快的个性;(9)个人的首创精神;(10)热情;(11)集中注意力;(12)协作精神;(13)总结经验教训;(14)创造性的见识;(15)预算时间和金钱;(16)保持身心健康;(17)应用普遍规律的力量。高度概括和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雇员欲获取职业成功,个人必须具备的决定性的基本要素或条件是:信心、目标、行动。

1、信心。要想做一个成功者,首先思想上的成功者,明白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要有坚定的意识和信念,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2、目标。确定人生总目标,具体目标。人生意义在于追求一个目标,不断打破现状,追求超越。

3、行动。这是获取职业成功的关键。如果不付诸行动,信心、目标只是空谈。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活动:

(1)积极主动,坚持不懈,保持旺盛激情。必须付出极大努力和汗水,始终充满信心和热情,锲而不舍,积极主动争取成功。

(2)适应形势与环境,不断有所创新。客观形势与环境,是个人职业成功重要的影响和制约因素。雇员个人面对经济政治形势、政策制度等大环境自然无能为力,但是可以部为其所左右,应当适应环境要求与变化,以自己的想法、新的生活、新的活动作为催化剂,继续个人的职业成长。与此同时,对自己周围的小环境,变不利为有利。

(3)把握机遇,有助于职业成功。在职业人生中,一般会出现几次转折关头或几次大的考验,这正是争取个人职业成功的机遇,要善于把握机遇,创造机遇,发现和挖掘机遇。

(4)有超前眼光。要有远见,有预见力,如果比别人早一步行动,就先占了主动。

上一篇:谭坝乡卫生院2012年一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踪平楼村会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