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2023-02-18

1 两个概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传授的是科学知识, 培养的是科学精神, 积淀的是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科学研究精神, 能运用一定科学知识与能力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人才。科学教育以客观事物为中心, 它关注的是人类和客观事物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

与科学教育相对而言, 人文教育传授和培养的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 通过传授和诠释人文知识来提高人文素质, 启发人们对社会的各种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历史回顾: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念的抗争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处以一种分野和对抗的状态。19世纪后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 科学教育的理念开始生成并迅速发展。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教育思想上出现了人文教育派 (纽曼, 和赫钦斯) 和科学教育派 (斯宾塞和赫胥黎) 的激烈交锋。然而, 无论人文教育家们怎样抗争, 科学教育仍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向前发展, 在大学教育中获得了统治地位。应当承认, 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为人类创造了物质财富。然而, 面对科学在人文精神匮乏的情况下出现的“野蛮”, 社会问题日益加剧以及人类的内在精神世界失衡日益严重, 人们开始意识到, 科学教育本身并不能保证科学技术一定用于为人类谋幸福。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文教育的价值重新受到重视。

3 现实的选择: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科学教育发展到现代, 过分地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 人与自然的对立。其重要表现是教育走向功利主义, 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长期以往, 无可避免地导致了人类精神价值的失落。要缓解和改善这些问题, 只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 使人的身心, 理智和情感都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事实上,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各自有其合理性与现实价值。两者是教育中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只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发展的不平衡性, 才导致了这两种教育理念的不平衡发展、割裂以及抗争的局面出现。因此, 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 高等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自从20世纪末,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全世界范围内都逐渐结束了对立抗争的局面, 转而和谐统一, 协调并进。1972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明确地提出了“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的教育目的观。英国政府1987年发布的高等教育白皮书, 明确地把坚持基础科学研究, 增进人文学科学术成就作为高等教育目标之一。日本政府也意识到科技发展带来的人的素质退步的现象, 于1987年对教育目标进行了调整, 突出了德育的地位。在2003年3月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9次会议上, 李岚清同志在讲话中明确指出, 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 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绝对不行的。时代潮流已清楚显示出:在人才培养中, 在教育中, 科学文化、科学教育与人文文化、人文教育的交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纵观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战略, 不难看出,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当代正走向融合。

4 构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机制模式

综上所述,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整合, 是全方位的, 是教育思想, 教育价值观, 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 从而形成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浑然一体的关系 (赵世超2002:20) 。具体而言, 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 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 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然而, 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想构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有效机制模式, 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4.1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方式要因地制宜

例如, 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 生活水平, 精神领域出现的问题等情况大不相同, 因此我国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具体在我国而言, 在不同的条件下, 实施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例如, 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区高校, 有着不尽相同的文化氛围和特点, 因而实施的方式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高职院校和国家重点院校各有特点, 实现整合的模式也应有各自特色。

4.2 通过学科渗透, 将人文教育贯通于专业

课教育始终

高等院校的应用专业课程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要自觉地把人文科学精神贯穿于其中, 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 要加强学生对人文教育的认识, 鼓励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 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只有正确处理好高校的“人文性”和“专门性”, 才能培养出既有科学文化知识, 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

4.3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人文教育涉及多学科, 多层次, 内容相当丰富, 仅靠单一的课堂传授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素养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 文艺汇演和学术竞赛等活动, 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陶冶性情, 磨练意志, 塑造自我。要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还应充分发挥好图书馆, 电子阅览室, 校园广播和报刊宣传栏的作用, 弘扬真善美,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 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 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同时得到培养。

摘要:本文从回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对立历史着手, 分析了高等教育坚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整合的意义, 同时, 本文指出要科学地进行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 必须因地制宜地构建整合机制及模式。文章最后对如何构建整合机制模式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整合,机制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仁东.反思与启迪, 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3) .

[2] 李丽.高校理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11) .

[3] 李应强.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J].http://www.so100.cn/html/f_xxkx/2006-5/23/f_5232103383603274.htm, 2008, 2, 29.

[4] 林海龙.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高教探索, 2007 (6) .

[5] 夏宏奎.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中的几个关系[J].教育探索, 2007 (10) .

[6] 詹先明, 徐德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特点及有效实施[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 .

上一篇:喷雾干燥与循环流化床焚烧联合处置污泥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分析下一篇:光伏市场回暖单晶硅突袭材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