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整合美育资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22-11-27

审美教育即美育, 它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施行审美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培养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大意义;大力发掘课程中的审美教育因素;恰当把握教学过程施行审美教育的特殊性教学原则;融注文学欣赏的一般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审美情感。使学生乐于接受美的陶冶, 逐步养成健康的爱美情趣, 自觉树立高尚的审美观念, 从而达到:“认识世界, 体会人生"之目的。

一、中学语文教学离不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 亦称“立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其特点是通过各种美的形象和美的元素等去触动人的情感, 使人的性情在情感的愉悦中受到美的陶冶。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的人文素养教育, 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工具学科。同时也是渗透审美教育的平台、手段和工具。特别是在审美教育中所激发出来的浓厚志趣是促进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生成的良好动因;在长期审美浸润中所养成的形象思维能力;在长期的审美熏陶中所塑造起的爱真忌伪、爱善疾恶、爱美恨丑的心理结构和高尚的健全人格, 驱使学生追求真理, 奋发向上。

同时, 在中学语文课程中, 自身包蕴着丰富的美学元素。就美的存在形存而论, 它涉及大干世界的各个领域, 诸如人类社会美、伟大祖国美、劳动创造美、高尚的人格美、健康的人性美以及自然风光美等;就美的形态而论, 它含盖美的各个范畴, 诸如优美、壮美、崇高美, 悲剧、喜剧、滑稽剧;就美的风格而论, 也是百态千姿、各放异彩, 诸如柔和、婉约、淡雅、华丽、古朴、隽永、雄浑、豪放等, 应美皆美。因此, 语文文本中融进的大量的美学内容是语文课程开发、拓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二、充分挖掘深化语文课程中基本美学因素

中学语文新课程, 几乎都是名人佳品, 是美的荟萃, 五光十色, 璀璨夺目。出自古今中外优秀作家之手的这些文本, 塑造了一个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生动形象;创造出一种种叫人遐思远举的意境氛围;那优美的语言, 巧妙的结构无不闪耀着美的华彩。或许, 你认为文学性文本故然是语言艺术, 自身就是一种艺术美。然而, 课程中选入的那些非文学性作品——知识性、议论性文章, 其义理中不乏文彩, 推论中仍妙趣横生, 其科学知识和逻辑义理本身就是科学美。

文学性文本之美, 是一种艺术之美。这种艺术美是由再现性因素之美、表现性因素之美和传达性因素之美综合构成的。

第一、就文本与现实的关系而言, 它颇具再现性因素之美。再现性因素:指文学类作品通过形象和形象体系真实地冉现出来的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 是客观存着的人情、事态、物貌、景观等。它既保留着生活本身有如呼吸运动, 晨露朝阳般的新鲜感和逼真性, 又显示着生活本身的发展趋势和本质规律。给人如睹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事、如临其境的亲切感受, 使读者从中认识社会面目, 体会人生真谛。文学类叙事性作品 (叙事诗、叙事散文、小说、剧本) , 尤其侧重再现性因素之美。以小说为例:在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中, 人物是核心,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基础, 情节是人物成长的历史。在教学小说类课文的过程中, 虽不专搞文学作品赏析, 但却不能游离小说自身的特点去讲析。即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 再现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画面, 显示出当时的社会生活的美的本质。再现性因素是文学类作品基本美学要素之一。

第二、就文本与作者的关系而言, 它具有表现性因素之美。表现性因素是指作者渗透在形象和形象体系中的那种感受、情绪、理解、评判, 是作者心灵美在课文中的体现, 它决定着文章的倾向性, 升华为作品的主题思想, 是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思想教育的主要因素。课文中表现性因素之美, 一般 (除直抒胸臆的抒情诗) 是通过景物、场面、情节, 自然流露出来的。如杜甫的《望春》中抒发出的那种深沉的忧国思家之情, 就是他凭借所见的“山河"、“草木"、“花"、“鸟"等景物表现出来的。

表现性因素的美, 是文学性作品的一种正面素质。作者的进步思想、高尚道德、健康情感, 集于笔端流露出来。语文教师恰当地把作者主张的人格、思想和情感表现出来, 感染学生, 陶冶其性情, 自然能净化其的心灵, 树立高尚的道德和积极的人生观。

第三、就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言, 具有传达性因素之美。传达性因素:指文学性作品以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技巧、风格传达出内容之美, 即形式美、技巧美、风格美。它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中学课程汇集古今中外名流大家, 自成格调、各领风骚;各种题材、体裁的作品, 各具传达美的艺术技巧, 仅仅就作品形式上所传达出的美学因素, 都包含着外在形式 (版式、装祯、色彩等) 美、外部形式 (形象外观, 也就是通过语言呈现于感观面前的样式) 美, 内部形式 (内容要素之关系, 如人物关系、情节之间关系等) 美三大要素。

三、恰当把握语文教学的审美教学原则

在语文教学中, 倘要激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师不仅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还要努力挖掘、发挥和深化语文课程中美学因素, 要把握渗透审美教育的特殊性教学原则。

第一、从课程、教师、学生三者关系而论必须以教师为“桥梁”, 把三者统领起来的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身而二任焉。他既是原课文的欣赏者即审美主体, 又是学生的欣赏对象即审美对象。作为审美主体, 他必须在欣赏原课文基础上, 根据知识阅历, 生活实践和接受对象的状况进行必要的再创造, 寻求一种恰当、和谐的方式, 准确、生动、形象地传授课文的有关知识, 方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又转化为学生的审美对象。既要善于传授知识, 又要善于创设“情景", 把他与学生的关系同时也在无形中变为一种能引起知识、情绪和情感交流的“审美关系, 以他的讲叙、分析、朗读、板书及语言、手势、表情等, 复活课文中那些形容“再造”课文中那些“意境”, 表现课文中那些思想感情, 从而使学生能感受、能进入、能交融、能理解、积极思维, 乐于形象思维, 潜移默化进入美的艺术境界。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效应, 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最佳情景。

第二、从文学欣赏的规律看:必以情感为“纽带”, 言情理三者统一的原则。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如果这里的“文”理解为用语言描绘的艺术形象, 那么这段话揭示出文学创作与欣赏的规律。从作家创作说:乃是以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塑造逼真的艺术形象, 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自然那种求真、向善、爱美的真挚情感, 借以表达深邃的道理。从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说:则是通过艺术形象的感受、体验出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中学语文课本 (尤其文学性课文) 的语言文学、深刻道理与丰富的情感是高度统一的, 并且那文与道的统一是以情为“纽带"的, 我们应把文道统一原则扩充为“文道情”统一原则。如是使学生随审美知识的积累, 文学欣赏力的提高, 逐步形成求真、向善、爱美的心理结构。

从宏观上说:整个中学课程都要坚持这一原则。就微观上看:每教一文也不可忽视“纽带"的作用。大凡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情感在课堂的运用。以情感的情景性作为开篇 (创设情景、激起情趣) , 诱发学生最佳思维活动;以情感的理智性为课中击澜 (开拓视野、启发联想) 推进学生连续思维进程;以情感的倾向性为课后留余韵 (增强感受、促进升华) , 散发学生思维活动。

第三、从语文教学过程看, 中学语文课中的审美教育必须坚持以意境为“主线"的语感教学、意境教学、思路教学三连贯原则。叶圣陶老先生指出:“甚解岂难致, 潜心会本文, 作者有思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匆, 语语悟其神, 惟文道彼此, 譬如梁与津”。这就明显告诉我们:要潜心体会课文, 学会语语悟其神的语感教学, 入境始与亲的意境教学, 遵路识真谛的思路教学。即从语感教学 (美述、美读、美诵等, 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 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入手, “披文入精"领会文章语言美;继从语言所抒发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进而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和布局谋篇的方法, 领会文章的结构美。

四、主体诱导, 强化审美效应, 完成语文审美教育

的任务

爱美, 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审美中, 学生作为审美者不是被动的, 而应是主动的。他们欣欣然地在教师引导下趋向美、浸润美、拥抱美, 在物我交融之中感受愉悦, 在情感徜徉之中获得启迪。因此, 语文审美教育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教育, 而是审美者十分乐意地主动去接受的教育。长期来, 应试教育的语文教学习惯于外在地强制性地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 进行并非学生乐意接受的思想教育。虽然教师费了不少劲, 然收效甚微。这里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客体, 而没有把学生当成攫取知识的主体,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那么, 怎样将学生的客体地位转化成主体地位呢?最重要的办法就是主体诱导。首先将学生转化成审美的主体, 将受教育的活动转化成审美的活动, 然后再让学生成为接受的主体, 在审美中获得知识, 获得提高。在这里, 教师的审美诱导作用显得特别重要。这种诱导作用应该落实在学生审美效应的全部进程中。

第一环节。诱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味。阅读是进入审美情境的重要手法, 学生自己阅读比听老师阅读在某种意义上更为重要。因为它比听老师阅读可以更多地加以品味, 更能体现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首先要求学生在细读之中着重品味作品的情感基调, 并力求将自己的情感移进去, 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交流, 实现共鸣。其次, 还要求学生在品味情感时能够感受其情感形象的特征。学生在反复朗读、默读之中, 进入了作品的情感领域, 并为作品中的情感深深打动, 让情感形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第二环节。在点拨式的讲解中让学生顿悟。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品味虽说一般能较好地进入作品情境, 但对作品的深层意蕴却缺少理解。这时, 老师的另一审美诱导的作用体现出来了。教师须用简洁准确的语言一语点破作品的难点、重点、关键, 使学生从审美的最初层次一一情感形象的感染之中进入对深层意蕴的把握。

第三环节。在想象中升华。想象是审美心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是审美效应中审美感受向超越审美感受过度的中介环节。在学生对情感形象有一定体察的基础上, 需要诱导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向高空腾飞。

第四环节。在思维中超越。想象翅膀的展开, 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思维, 这个思维的天地就广阔了。他们不仅就课文内容思考作品的思想意义, 也不只是单就一个方面、一条线索进行思维, 而是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去进行思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散性思维。

中学语文美育是一种渗透的、浸润的、潜移默化的教育, 中学语文美育是“慢”的教育, 不希求毕其功于一役, 而重在锲而不舍, 点滴积累, 渗透滋润。它的审美效应虽然不是立竿见影的, 却因为它功在净化、陶冶人的灵魂, 它的影响力和支撑力更为内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持久。

摘要:审美教育即美育, 它是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课程富含多元而丰富的审美元素, 在语文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并创造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天职。中学语文美育是“慢”的教育, 它是一种渗透性的、浸润性的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由于它功在净化、陶冶人的灵魂, 其影响力和支撑力更为内在、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持久。

关键词: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内涵,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

[2] 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 南京师范出版社.

[3] 叶昌奎等.《审美教育模式论》, 广东教育出版社.

[4]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5] 邱明正.《审美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6] 魏书生.《语文教学》, 沈阳出版社.

上一篇:苏州邮政信息网改造方案下一篇:网络环境对中职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