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现方法和途径

2022-09-10

语文学科就其性质而言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但在较长时期内, 大多数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 过分地突出了它工具性的性质, 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新课标把人文性提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位置上, 就其实质而言, 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因此, 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

1 立足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

1.1 开发阅读教学“隐性”的人文资源

语文是一门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语言文字可以自由组合, 可以唤起我们的联想, 蕴涵丰厚的民族文化, 充分地挖掘教材人文资源, 活用教材, 可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气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具有人文的物、事、人或哲学启蒙思想, 进行人文教育。如在熟读课文《月亮湾》之后, 我另辟蹊径, 利用绘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让学生用彩笔将各自体会到的美丽的月亮湾画下来。孩子们群情振奋, 开始紧张而投入地作画。20多分钟后, 学生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杰作分组交流、欣赏, 并推选了组内最出色的几幅。作品虽然简单稚嫩, 但月亮湾主要景物的特点、神韵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画中。后来, 我又请几位小画家走上讲台, 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们俨然人人是小老师, 有的从课文中找到自己作画的依据, 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段文字;有的把整篇课文作为自己作品的解说词;还有的进行了大胆的想象, 把自己心目中的月亮湾介绍给同学……从读文理解, 到作画悟情, 再到析画赏美, 学生运用自己独到的审美观, 还原课文的内涵和意境, 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 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 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

1.2 开发词语教学“引伸”的人文资源

中国文字, 有其独特的表意作用, 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其人文资源。如:教学词语“争先恐后”, 学生出现了“集体的事就是个人的事, 我们应争先恐后地去做”, “中午放学, 同学们争先恐后涌向食堂”等句子。前者“集体感”人人皆知, 教师及时提醒, 使之潜入学生心灵;后者“纪律性”又成为其潜在的思想内涵。在词语教学中, 学生认识自己, 学会关心集体, 他人, 社会, 培养良好的社会意识, 使其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1.3 开发口语交际“功能性”的人文交流

语言是思维的结晶, 是人物心灵的表现。在教学中, 以口语交际为平台, 在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 进行人文交流。如:教了《小马过河》后, 可设计《我心中的小马》的训练, 学生对小马的评价不尽相同:小马很懂事, 能乐意为妈妈做事, 它尊敬长辈;小马遇到难题能多问;小马刚听别人说, 自己不敢去尝试, 很胆小;小马刚听别人说, 不从实际出发去分析别人所说的话是对还是错;小马知错能改, 最后还是冒险去实践, 很勇敢……综上所述, 同学们对小马的认识都是就局部而言, 小马既有缺点也有优点, 这是任何人在做任何事的过程中都是难免的。从整体看, 小马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好多学生认为:小马知错就改, 还是能做到敢于实践尝试, 很勇敢, 值得我们学习。而且它通过这次过河, 今后会从实际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了……在此交际过程中, 学生的人文素养得以培养和提高。

2 从个体出发, 关注学生的亲历体验

要使“人文性”落到实处, 必须关注学生的亲历体验。因为, 任何一种设想, 只有与学生的思维、情感、实践直接碰撞, 这种设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否则, 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学生主体情感的活动, 文本的人文内涵就不会被吸收, 个体也不可能受到情感陶冶与熏陶, 我们的人文性教学也将成为一句空话。因此, 在教学中, 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自由选择的是他最感兴趣的, 也最易引起情感共鸣的, 受到的影响, 震动会最大。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选择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同一文本, 因每个人的经验, 个性等不同, 发生对话时, 其价值取向也不等, 它往往带有个人的某一种主观色彩, 教师要给予理解。

3 关注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都以“对”, “错”论英雄, 大多关注知识的正确与否。在《新课标》中, 评价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在教学中可以以下方式进行。

3.1 实施个性化评价

“个性化”更多的是学生个体情感的参与, 是学生自我观点的宣泄, 以“我觉得……”, “听了他的读, 我似乎看到了……”等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评价, 是学生与学生心灵深处的碰撞, 在感悟基础上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加深感悟, 同时进行情感交流, 培养人文精神。

3.2 推崇多元化评价

除了一些总结性的评价机制, 我们还应把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体验的深度, 理解分析的准确度, 学习态度, 方法等纳入考察范围。如以“我的成长”为题的一个栏目, 记录一年中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 收集, 记载了一些能反映语文学习过程的资料来考察一个学生。

3.3 进行激励性评价

每个孩子都有被表扬的需求, 都有做一个好孩子的欲望, 适时地进行一些激励性评价, 调动学生的情感, 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语文学习, 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4 把语文学习与其他相融合,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4.1 与音乐, 美术等相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写景状物的文章, 到处充满了美, 但“审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活动, 小学生处在审美的初级阶段。因此, 必须借助直观来领略这种美。此时, 把语文学习与美术, 音乐等相结合, 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镇的早晨》的“恬静”时, 最后阶段出现了表示“恬静”的画面:一些自然风光, 动物, 人融洽地相处于大自然中, 一个词配一个画面, 诗配画面;还配上音乐, 出示了多幅表示“恬静”的图, 在轻柔舒缓的音乐中, 在恬静美丽的画面里, 在搭配适当的文字中, 学生确确实实感到了强烈的美, 人文素养得以提高。

4.2 与生活、活动相联系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在各种活动中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如让学生开展一个有关“家长理想”的调查活动, 比较其儿时理想与现在的事业, 写下心中想法, 在活动中, 学生的人格得以进一步健全。

4.3 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阅读一些中外名作, 一些诗歌, 从文中感悟一些为人的道理, 寻找生活的目标, 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好办法。

总之,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让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圣、爱等方面的丰富意义, 将文化本身的精神、人文内涵分娩于主体之中, 激活、唤醒和培育学生的价值感和人生情愫。

摘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把人文性提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位置上, 语文学科除了知识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立足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从个体出发, 关注学生的亲历体验;关注教学评价。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资源,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