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作风建设包含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等内容。其中思想作风建设是根本,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会风、文风的基础。思想作风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等各个方面。因此,转变作风要紧紧抓住转变思想作风这一关键。

第一篇:思想建设论文范文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思想建设思路

【文章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电力企业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未来电力企业的发展。本文在这里针对电力企业思想工作中的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更好地推进电力企业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新形势;电力企业;思想建设思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将对人们的思想、心理、文化和技能带来挑战和机遇。认清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加大电力企业职工知识化进程,优化知识和文化结构,提高专业技能,调整心态,以新世纪新风貌迎接新挑战是摆在各级电力企业职工组织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为此,提升电力企业职工素质,既是大型电力企业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对电力企业职工提出的新要求,下面,就如何提升电力企业电力企业职工素质问题进行探讨。

1 电力企业思想建设现状分析

由于在80—90年代,电力企业大批招工,其大多数电力企业职工的文化程度只处于初、高中水平,有一些虽然上了企业内部技校,走进电力企业,通过各种培训学习,但还是存在文化程度低,加之电力企业工作技术性当时含量不高,在文化素质的要求上压力不是很突出。90年代后期,建筑电力企业进行全面改革,工作的要求提高了,技术的含量提高了,社会的要求也提高了,原有的电力企业职工素质现状与企业发展要求差距也越来越大,使电力企业电力企业职工存在“三个缺乏”。

1.1认识有偏差,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电力企业职工在认识上往往存在偏差。有的电力企业职工认为自己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对目前的工作,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学习了;有的电力企业职工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了,学习太累,学不进去,当班一天已经累的够呛了,还有那么多家务事,孩子、丈夫样样要操心,哪有心思坐下来学习,再有电力企业职工工作相对稳定,培训不培训,学习不学习对自己来讲都一样,没有危机感。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造成电力企业职工不愿、不想、不参加技能培训,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从而无法提高其各方面的素质。

1.2观念较滞后,缺乏竞争意识。对素质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第一,感到无能为力,自己文化低年龄大,要想学点东西谈何容易,这辈子是没有希望了。第二,感到无所事事,有些电力企业职工缺乏一种学知识、学业务、学技能的观念,业余时间不愿花在学习技能上。第三,缺乏危机感和竞争意识,有的电力企业职工认为自己的岗位比较稳定,要想工作再上一个层次也不大可能。第四,满足现状,认为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已能应付工作,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习惯于“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

1.3心理素质较差,缺乏自信心。尤其是在电力企业较艰苦的岗位,不少电力企业职工总认为同志体力不如男同志,只能做些轻闲的工作,因此存在的自卑心理,认为人总不如男人,自己不如他人等心理反应,这种心理容易导致畏难、消沉、自责等情绪,从而缺乏自信心,对进一步提高其它素质不利。电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有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电力企业的电力企业职工要在企业的发展中有所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大力度提高自身的素质。

2 电力企业思想建设要点分析

电力企业职工素质提升是电力企业思想建设要点,包括思想道德、法律素养、职业技能水平、创新思维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为重点,各级工组织要力争上好素质教育四课,即:1、思想道德素质课、2、科学文化素质课、3、职业技能课、4、身体和心理素质课。各单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有所侧重开展教育、培训,以达到提高电力企业职工文化知识、科技知识、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技能水平、保健知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目的。

2.1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具体包括政治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表现为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信仰,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心单位的生存和发展,善于学习和了解单位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把自己的命运同企业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本电力企业职工作岗位上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尽职尽责,优质高效创造性的完成任务。

2.2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是指电力企业职工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知识修养。首先,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文化基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较好的文化知识,才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要有较宽的知识面,知识是构成素质的基础,知识面过窄的人是素质不完善的人。因此,电力企业职工必须克服不思进取等弊病,多读书看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3要有良好的职业技能素质。主要指专业技术和能力,包括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特殊能力(专业领域的业务、技术能力)、创造能力(专业领域内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电力企业电力企业职工应当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应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同时电力企业职工还要积极向素质的最高层次---创造性去努力。努力成为具备创造能力和创造意识的人才,善于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能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有关问题。

2.4要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主要指身体体质、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忍耐力、抗病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主要表现为顺境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时不灰心丧气,有成绩时不孤芳自赏,在受挫折时能扬鞭奋蹄,在困难面前,能依靠自己的勇气和力量重开局面。

3 电力企业思想建设思路着手点

教育是基础,素质是关建,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会有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只有有了先进教育,才能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电力企业职工队伍。因此,提升电力企业职工素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满足广大电力企业职工求知欲望的有效举措。因此,要加强电力企业思想建设要从社会努力、客观环境、外部条件和人的主观自觉努力等几方面着手:

1)帮助电力企业职工克服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相结合。各单位工组织要十分重视电力企业职工的心理卫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帮助电力企业职工转变头脑中的传统观念,让其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危害,从主观上努力克服,同时及时为电力企业职工提供心理咨询与辅导。

2)观念转变与知识更新学习相结合。电力企业职工本身的思想观念,必须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将学习与生存紧密挂起钩来,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使电力企业职工能牢固树立起学习是自己的终身任务的观点。通过学习,尽快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努力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3)职业道德教育与实施专业教育相结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广大电力企业职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风尚。因此,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素质,要引导电力企业职工把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同时,各级工会组织要对电力企业职工实施专门的教育,这是一项全面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素质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如为单位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培训教育规划等等。

4)营造成才氛围与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相结合。要着力营造良好的电力企业职工成才氛围,在提拔用人问题上,要適当考虑电力企业职工,从一定程度上讲,对电力企业职工自身素质要求高了,其就会有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同时,要建立电力企业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电力企业职工学文化、学技能,并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利用有效载体教育与强化岗位技能相结合。“电力企业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争创“十佳”、创新能手等竞赛活动是新形势下实现电力企业职工发展的有效形式,电力企业职工组织要从新形势要求出发,继续深入开展“电力企业职工(巾帼)文明示范岗”和争创“十佳”竞赛评选活动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深入内涵和拓宽活动领域的同时突出活动重点,为电力企业职工人才资源开发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不断强化岗位技能,把对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侧重点从适应本岗位、本工种、本行业的局限中解放出来,鼓励电力企业职工不但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素养,提高自身的技能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需要。

4 强化电力企业思想建设的具体工作

全面开展四个竞赛:围绕提高电力企业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和理论水平,开展争先创优竞赛;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习成才竞赛;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开展创新、创效竞赛;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开展健康达标竞赛。工作中注重突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力求一个“新”字,即:在工作的内容和活动形式上年年有创新,年年上水平;二是克服一个“难”字,即:只要认准的事,无论困难多大,都坚定信心,一抓到底;三是立足一个“好”字,即:不管组织什么活动,不做便罢,做,就一定做好。

1)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和理论水平,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根据企业的发展、电力企业职工的需求和电力企业职工岗位的特殊需要,组织电力企业职工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习现代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力争使电力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上一个新台阶,技术等级上一个新档次,提升电力企业职工的竞争实力和建设能力。让电力企业职工立足本岗,开展争先创优竞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学习型、知识型的新型电力企业职工,从而实现“六个一”,即学习一门新知识,掌握一门新技能,提出一项新建议,改革一项新工艺,开发一个新产品,刷新一项新纪录。通过“六个一”活动,创优质岗位、创优质产品、创优质服务,为广大电力企业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发展搭建平台。

2)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学习成才竞赛;在企业深化改革、转机建制的新形势下,为使电力企业职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电力企业职工委员会要坚持把开展电力企业职工学习成才竞赛活动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工工作的全过程。从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入手,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激发调动电力企业职工爱岗位、钻业务、练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根据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生产攻关和劳动竞赛活动。在具体工作中,要开展电力企业职工素质教育流动课堂活动,扩大受教育面。要在积极鼓励电力企业职工自学成才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和电力企业职工的自身需求,以知识技能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的活动,为电力企业职工提高岗位技能和参与多技能竞争提供平台。同时还要继续抓好原有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不断赋予素质教育活动以新的活力与内容。

3)围绕提高电力企业职工技能水平,开展创新、创效竞赛,针对企业发展现状,开展以"企业靠我振兴,我为企业成才"为主题的一系列创新、创效竞赛时,可以通过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取得各项成果证书、技术专利证书,实现创新成果达标。电力企业职工委员会要统一安排,制定方案,分片进行,严格考核,评比奖励,采取电力企业职工岗位成果发布会、名师带高徒交流会等形式宣传典型和先进。通过在电力企业职工集中的工种开展创新、创效竞赛,不断鼓励电力企业职工学习和钻研技术业务,在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展示才华和智慧、实现自身价值,从而增强她们为企业的明天奋力拼搏、岗位成才、建功立业的决心。

5 结语

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思想建设必须要以职工为先导,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水平,以推进电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淑青.浅谈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4:254.

[2]封义成,耿霞.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中国外资,2012,19:212.

[3]李高路.对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2,21:210.

[4]周碧祥.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3,17:160-161.

[5]付光.浅析新形势下电力企业政工工作的创新[J].华章,2014,03:32.

作者:杜慎

第二篇:作风建设的关键——思想作风建设

摘 要:作风建设包含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等内容。其中思想作风建设是根本,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转变会风、文风的基础。思想作风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等各个方面。因此,转变作风要紧紧抓住转变思想作风这一关键。要确保思想作风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需要深入研究和回答相关问题,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思想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转化为行动。

关 键 词:作风建设;思想作风;根本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张福云(1969—),女,山东东阿人,中共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委党校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管理。

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内容涵盖转变会风、文风、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等多个方面。随后中央军委、教育部、文化部等出台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相应细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制定了转变作风的相关规定。转变工作作风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思想作风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等各个方面。要确保思想作风建设取得成效,必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思想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自觉转化为行动,作风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一、思想作风的内涵和特点

(一)思想作风的内涵

作风是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之一,是个体或组织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态度是人的知、情、意等心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态度与能力构成了个体重要的个性心理特质,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人的行为是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客观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个体的态度、能力等因素就成为影响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作风是一个人或组织实现自身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

作风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伴随人类实践活动全过程。一般认为,作风主要包含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等内容。其中,思想作风是统领,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转变会风、文风等工作作风的基础。因为,思想作风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学风等各个方面。因此,转变作风要紧紧抓住转变思想作风这一关键。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意识范畴,是对客观世界系统化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形成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科学的思想认识是对社会实践规律和客观事物本质的系统化认识,它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思想作风是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具体而言是指我们在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一贯秉承、运用的基本方法、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样,实践也是衡量思想作风优劣的尺度。一个具有优良思想作风的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本身出发,从客观规律出发,以实践为准绳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客观事物包括工作、事业、家庭、婚姻、交友乃至人生等各方面的认识,进而形成观念性的东西,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和生活观等内容。

综上所述,作风是一个组织或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立场态度、行为方式和精神风貌的总和。思想作风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包括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态度或方法,是一个人理想信念、政治品质、思想道德的反映和体现。思想作风在不同的个体身上具有不同的体现,所以才有了实践行为的差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创新、实践、奉献,严谨务实、尽职尽责等往往被人们视为优良的思想作风。毛泽东、邓小平都可以堪称是具有优良思想作风的典范,其思想作风的共同点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二)思想作风的特点

思想作风具有稳定性。思想作风是个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态度、方式和一定的价值取向,因此,思想作风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说,思想作风既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又会在一段时间或者一定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思想本身就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系统化的认识,包括系统化的认知内容和系统化的价值观念。而系统化与碎片化的显著差异就在于它的稳定性。二是作风本身就是个体在实践中表现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情感。这种行为方式和态度情感伴随人的实践过程,是相对固化的行为方式和较为定性的态度情感。

思想作风具有差异性。由于每一个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行为方式不同,因而个体在思想认识、主观观念、认知方法、生活态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说,正是有了个体思想作风的差异性,才出现了实践行为的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可能表现在纵向的不同代际之间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也可能表现在横向的不同行业之间和不同社区群体之间。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研究代际问题时提出,年老一代和年轻一代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不同,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态度、行为模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并且容易导致分歧和冲突。

思想作风具有基础性。思想作风属于主观意识范畴,其特定内涵决定了思想作风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思想作风对人的其他主观观念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体现在思想作风是人认知过程中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从属于方法论。因此,思想作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观念的形成,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等内容。可以说,正是因为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作风不同,才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对客观事物认识存在差异。

思想作风具有支配性。从个体看,思想作风不仅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同时也影响着个体的实践行为方式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思想作风具有一定的支配性。从个体与社会环境看,思想作风也深深影响着社会发展和变迁。历史的变革有力地推动着思想观念的变革,思想观念的变革又必然极大地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我国30多年改革实践的历史进程,既是与改革相适应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的不断产生、不断被接受的过程,又是这些产生和被接受的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推动着改革前进与深化的过程。[1]

思想作风具有可变性。思想作风在实践中产生,是一定环境中的产物,因此,思想作风随着社会环境和人的实践行为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呈现出一定的可变性。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这种可变性的诱因可能来源于主观思想的转变,即是由个体内因引发的可变。同时,也可能是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变导致思想作风的转变,即由外因引发的可变。当然,主观内因也有可能受到来自社会环境的刺激而导致思想作风的转变。一个典型的事例就是许多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后,完全不同于原有农村的城市生活使其产生了强烈的主观认同,导致其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方式方法、态度理念、价值取向等都发生了变化,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实现了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

二、思想作风的功能分析

(一)思想作风具有总领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在劳动的基础上与语言同时出现的,它一开始就是社会运动的产物;相对于物质而言,意识是第二性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意识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有目的、有方向、有预见地去改造客观世界;意识是感觉、思维等多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并具有能动性。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形成不同的看法,相同的实践过程能形成不同的认识。其原因在于虽然认识来源于客观世界,来源于人的实践过程,但是人的认识的形成不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而是要经过人的感觉、感知、判断、推理、联想等复杂的抽象思维过程才能形成主观认识。这个过程也包括了个体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角度、理念和态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对世界、人生、价值等客观事物的不同看法,进而逐渐形成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包括对工作、对生活、对权力等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这种认识和态度对人的实践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态度、方法直接影响了人的观念的形成,即思想作风具有总领作用。

(二)思想作风具有引导作用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是党顺应时代进步潮流、永葆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全党一定要牢记人民的信任和重托,更加奋发有为、兢兢业业地工作,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3]其中,“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的前提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正确认识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基于正确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客观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客观分析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做到成绩面前不沾沾自喜,挑战面前不妄自菲薄,才能在实践中以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坚定的信心和开创性的思维破解制约发展的问题,将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阶段。否则,就只能看到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丧失信心,甚至无法前进、无法发展,放弃时代赋予的机遇,最终被时代淘汰。因此,只有思想解放了,顺应潮流,着眼实际,才能抓住机遇,赢得挑战,赢得未来,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面对人民的期望和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发扬优良的思想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作风具有基础作用

首先,思想作风是形成工作价值观的基础。苏格拉底说:“知善者必能行善”,意为正确的见解导致正确的行动。工作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工作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工作目标的追求和定位。基于对工作的不同认识会形成不同的工作价值观。一是视工作为一种职业,将工作定位为谋生、获得生存的一种手段。其表现是尽职尽责、严谨务实履行岗位所赋予的任务,坚守职业规章,获得工作报酬。二是视工作为一种事业,有其崇高的价值追求。在追求事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公共利益最大价值,谋取公共利益最大化。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从工作出发,在尽职履职的过程中勇于创新、勇于奉献。对工作价值观产生高度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目标,是推动个体尽职尽责、努力工作的基础性因素。只有在价值观的层面固化这种认同,才有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积极进取、勤恳乐观、勇于奉献的工作态度。三是工作价值观模糊甚至缺乏,对工作的认识没有上升为意识层面。工作是被动所为的过程,庸懒散、消极懈怠、缺乏主观能动性、得过且过、缺乏责任心,甚至弄虚作假等是这种类型的典型表现。四是工作价值观扭曲、错误,将工作视为谋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私欲的手段,腐败现象是这种工作价值观的典型体现。

其次,思想作风决定着生活观、权力观、群众观、学习观等内容。同理,思想作风决定个体对生活、权力、学习等问题的认识,进而决定一个人的生活作风、领导作风和学风。一个工作价值观扭曲的人多半是追求奢靡生活的人,也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将手中的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手段的人,权力异化中一定会形成不愿接受监督、想方设法躲避监督甚至独断专行的领导作风。在这一前提下,即使再多的学习名目,再新颖的学习形式都无法真正入脑、入心,因为,思想是源,行为是流,因此,转变作风要紧紧抓住思想作风这一根本。

三、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路径

(一)与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相结合

人是环境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包括经济属性、政治属性、文化属性等内容。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的结果,人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形成了人的能力、素质和思想观念,而且人的能力、素质和态度会随着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马克思认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4]因此,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会受到他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即个人思想作风的形成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由于个体人的具体社会属性是在后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中逐渐生成的, 所以, 个体人的具体社会属性也会在其生命过程中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和社会实践的改变而改变——由于现实的、具体的人们的社会属性都是在后天逐渐生成的, 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影响下, 在与他人分工协作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觉能动活动中逐渐生成的, 因而某一个具体人生活在什么样的具体社会关系当中, 和哪些人交往, 进行什么样的自觉能动活动, 便决定了他会形成什么样的具体社会属性。这就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个性。[5]因此,良好的思想作风的形成必须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相结合,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特别是从个人层面提出了积极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实、友善”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倡导求真务实、严谨实干、勇于奉献的社会风尚,自觉抵制拜金主义、急功近利、官僚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公众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良好心理预期和坚定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胚芽,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热情、激情的大树。理想是对事物的合理想象或希望,是对未来的一种良好心理预期和坚定信念,理想立足现在,着眼于未来事业发展,是今天奋斗的动力和激情所在,更是凝聚人心、凝聚力量的纽带。对全体中国人而言,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我们的理想,因此,要通过理想教育凝聚人心,激发爱国情感,培育民族自豪感,摒弃享乐主义、平庸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倾向,激发人们的责任感、使命感,放眼世界,心怀天下,着眼未来。

(二)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相结合

康德认为,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严谨务实、开拓求真的思想作风一定是基于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刘云山在主持中央党校弘扬良好学风座谈会上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以辩证的态度对待问题,以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解决问题。这里“辩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理论”都强调了转变作风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关联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即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社会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的产生和发展都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世界、认识实践的科学方法。要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认识、分析客观世界。要通过事物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看待个人得失,克服职位升迁中的补偿、失衡心理,培育健康心理。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历史与社会,秉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深化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认识,摒弃“官本位”下的官僚主义,树立敬畏群众、尊重群众、服务群众的“民本位”的思想作风。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尊重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反对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

(三)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问题不解决,思想作风问题也解决不了。良好的思想作风的形成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制度把关,不断规范的过程。一个人的思想作风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思想作风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因此,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一方面要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从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规律入手;另一方面要从规范人的行为入手,通过规范行为促使人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通过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形成外在硬性约束机制,对庸懒散、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甚至腐败行为进行严厉的惩治。新加坡人行党正是通过健全、严格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外在制度的硬性约束作用,从而建设了一个清廉、务实的政府,堪称世界政党作风建设的典范。新加坡人行党始终把廉洁视为党的生存之本,将道德品质列为党员选拔标准中的首要因素,借助相关法规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将议员置于公众严密监督之下,对踏过红线者“零容忍”。由于态度坚决、措施得当、处罚严厉,人行党成功避免了困扰执政党的腐败问题,以优良的作风在公众中保持着较高的威信,从1959年执政至今,执政时间持续54年。

(四)注重发挥领导的示范效应

古人云,“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 《论语》中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是讲领导干部行为的示范与传递效应。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作风如何,对党风政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具有重要影响。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等优良的思想作风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真正赢得群众信任和拥护。因此,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坚持从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做起,只有各级领导率先垂范,才能形成正面的示范效应;上下联动,才能使转变作风真正落到实处。

(五)注重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

思想作风最终要通过个体行为表现出来,最终要反映到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层面,因此,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群众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社会公众对广大党员干部行为的监督,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进而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良好思想作风的形成。一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监督,培育公众的监督意识。二是建立便于公众监督的工作机制,提高监督效率。三是建立监督反馈机制,及时回应公众监督的事项,确保监督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柳礼泉,黄艳.激荡碰撞升华——改革实践过程与人们思想观念的互动关联论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32.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人民出版社,1995.344,81,56.

[5]王孝哲.论人的社会属性[J].天府论坛,2006,(01).

(责任编辑:牟春野)

The Key of Style Construction——An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Style Construction

Zhang Fuyun

Key words:style construction;ideological construction;root

作者:张福云

第三篇:思想建设为绥化法院创新发展凝聚力量

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绥化市委党建工作要求,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形成了审判执行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融合、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2017年结案率和审限内结案率位居全省第二位。

一、创立“六个一”党建联系点制度,构建系统党的建设一体化格局

为了加强系统党的建设工作,绥化市法院党组确定每名院级领导联系1个基层法院、讲1次专题党课、参加1次基层法院的组织生活、列席1次基层法院研究党建工作的党组会议、完成1个重点调研、解决1个工作难题的“六个一”党建联系点制度,在全市法院构建起一体化工作格局。党的十九大以来市法院党组成员共到基层法院讲党课、宣讲十九大精神19次,列席基层院党组会、参加基层组织生活会20次。一是统一党建思路。以全市法院党建工作指导意见为统领,召开基层法院党组党建汇报会、交流会、列席基层法院党组会,坚持以上率下,指导基层院党组抓好政治生态、意识形态工作,形成上下联动,确保两级法院目标一致、措施一致、步调一致。二是创新工作载体。推行“微学习”、建立内网党建专栏,打造学习教育平台;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造成果展示平台;创办《绥化法院党建》简报,打造工作交流平台,全面推进系统党的建设工作创新发展。三是加强督导落实。通过司法巡查、专项检查、目标考核等措施,落靠主体责任,规范政治生活,确保“六个一”制度落地生根。

二、实行“五个抓手”措施,充分发挥党的建设在队伍建设上的决定性作用

强力推进系统党的建设工作,通过抓学习、抓载体、抓正风、抓典型、抓关怀的“五个抓手”措施,努力建设“维护核心、绝对忠诚、听党指挥、勇于担当”的法院队伍。一是抓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推出“坚持四个原则、突出五个重点、采取六项措施”的“四五六”学习规划,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开展理想信念宗旨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拧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总开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记“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强化体验式教育,组织党务干部30人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井冈山参加“传承红色基因”培训,提高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二是抓平台建设,提振文化自信。全力打造了诉讼服务中心、新闻宣传中心、党团活动中心、文化学习中心、体能训练中心、生活保障中心“六大平台”;开展了“党员进社区”“金秋助学”等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国学美文经典”诵读、书画展、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读书文化活动,开展法官集体宣誓、法官论坛等司法文化活动。三是抓正风肃纪,规范司法行为。开展了廉政警示、反面典型、家風家训和家庭助廉等经常性的廉洁司法教育活动;开展了“讲政治、正风纪、促落实”整风肃纪和“深查、细管、严究”作风整顿警示教育等有针对性的“正风肃纪”专项活动。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20次、组织生活会106次,全力整治“庸懒散慢推拖”为主要表现的“新衙门作风”;落实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对2个基层法院开展了常规司法巡查,开展全覆盖式审务督察4次,查办案件143件,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19人。四是抓典型引带,强化创优意识。以支部建在庭上、党员亮在岗上、业绩体现在审判工作上为目标,开展“学、树、创”活动。开展了向全国模范法官侯铁男和“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刘春荣等“时代先锋”学习活动;开展了以选树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为内容的“一先双优”活动;开展了“青年文明岗”“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中院民一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五是抓关怀培养,激发内生动力。突出重点,与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建立了双向交流战略合作,邀请专家进行集中辅导;立足本职,开展了经常性法官讲坛、案件研讨、庭审观摩、法律文书展评;着眼长远,制定了《2017-2021人才培养五年规划》,落实审判业务专家“百人培养计划”,上挂下派、锻炼培养、择优选调干部10名;服务干警,打造升级版“生活保障中心”。

三、创建“党建+N”模式,释放党的建设在审判工作上的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

积极探索创建“党建+审判工作”模式。一是创建“党建+为民服务”,在便民利民上强化措施。完善诉讼服务功能,实行“一站式”服务,在立案窗口设立“党员先锋岗”80个,把党员身份亮起来,把为民旗帜扛起来;开展巡回审理,组建“党员合议庭”36个,组建青年干警“志愿者服务队”,畅通诉讼绿色通道,完善网上立案、审判流程、执行查询等信息化系统,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人民法庭对老年人、行动不便的特殊当事人,开展巡回审理,把法庭开到村屯社区、田间地头、百姓家中,送法上门。审理民事纠纷15528件,占全市民事纠纷总数的72%;开展涉民生、护农助农等专项执行,集中执行案件1509件,执行标的到位金额1.42亿元。二是创建“党建+审判团队”,在服务大局上坚定方向。在两级法院庭、科、室、队设立党支部100个,在审判团队设立党小组。制定了全市法院为“都、城、地”发展战略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指导意见,成立了“寒地黑土品牌保护服务站”,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出台了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的意见,组成了3人驻村工作队,并把支部建在队上;举办知识产权保护等新闻发布会12次,向社会发布典型案例60个;向市政府报送《2013——2016年行政审判白皮书》,为建设法治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创建“党建+社会治理”,在法治建设上履职尽责。市中院和所辖基层法院在全省率先建成了“诉调对接中心”,搭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平台,化解各类纠纷2438件,多元化解率居全省之首;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开展了送法进机关、进社区、进村屯、进学校、进军营的“五进”活动;“两微一网”发稿上万篇,举办“公众开放日”80余次,26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传播法治声音,展示法治进程,推进法治建设。

(作者单位:绥化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

责任编辑/郭存发guocunfa@fendouzazhi.cn

作者:闫立恒 赵淑丽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思想建设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思想论文范文05-08

建设论文范文05-08

营销思想论文范文05-09

效能建设论文范文05-09

文化思想论文范文05-09

思想文化论文范文05-09

文学思想论文范文05-09

德育建设论文范文05-09

农村建设论文范文05-09

生态建设论文范文05-09

上一篇:林业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启蒙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