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思想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思想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水桶十片木头,只要有一片短缺,那么这水桶就不可能注满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科教兴国,素质教育乃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教育又位居其首。国家、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就失去了方向和前提。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时不可松,不是一时之兴,而应一代一代的抓下去。

第一篇:教学思想论文范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是新时期的社会要求,同时也是基础教育的使命所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政治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始终贯穿这一主线,把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放在第一位。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通常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不同,表现为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世界观。当前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来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开始了痛苦的探索。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有“人间天国”的构想;康有为、梁启超有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政体的设想;孙中山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构想。所有这些都遭到了失败,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广大工农走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仍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使中国正在小康之路上向前奔走。因此,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的世界观,在教学中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向学生进行灌输。

二、让学生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对人生问题的看法在许多地方有偏颇,如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比较盛行,衣食无忧,不思进取在他们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时,加强对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方面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做到自立。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学生上学要家长接送;有的学生值日让家长代劳;有的学生自己穿脏的衣服让家长洗涮,自己的家庭作业要家长三番五次地加以督促等等,这些情况不一而足。所有这些都是学生缺乏自立意识的表现。教育学生要懂得什么是自立?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学生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过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锻炼自己的能力,离开家长和教师的呵护,独立自主地去做事,做到不依赖别人。其次,教育学生有自强精神。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古今中外有不少关于自强的例子。牛顿小时候读书不用功,学习成绩较差,一次他把自己精心制作的风车拿到学校,同学们讥讽他,还打碎了他的风车,从那以后,牛顿变得肯动脑筋,爱学习了,终于成为举世公认的科学巨人。梅兰芳小时候想学戏,别人说他天生不是唱戏的料,他刻苦练习自强不息,终于成为一代宗师。只要我们能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就能成为强者。

三、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倡导的价值观是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活动都离不开集体。个体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曾经有一个人问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哲学家回答说:“把它放进大海里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个人离不开集体,关爱集体,人人有责。要教育学生自觉地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在学校要维护班集体和学校的荣誉,明白自己时时刻刻地代表班集体和学校的形象。在日常的交往和活动中,做到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互相理解。

四、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在了解这些举世瞩目,众所周知的辉煌成就背后,要让学生了解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我国坚持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毫不动摇地坚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性,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坚定社会主义不动摇,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还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始终不能放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材,我们教师要认真吃透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使他们成长为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责编 张景贤)

作者:段广霞

第二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水平

一水桶十片木头,只要有一片短缺,那么这水桶就不可能注满水,这就是著名的“木桶理论”。科教兴国,素质教育乃重中之重,而思想政治教育又位居其首。国家、社会的稳定,如果没有过硬的思想政治,就失去了方向和前提。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时不可松,不是一时之兴,而应一代一代的抓下去。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狭义或广义的思想教育,使受教育者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以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但真正要使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目的得以实施,还必须在“质量”上下工夫,尤其是在具体的目标上有一个明确的对象,也就是应该在感性培养和理性认识方面给与足够的重视。

一、“放纵”学生想象,积极启发引导

如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育,从广义上讲,是人的心理品质、道德、法治、时事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育,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把感性接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就思想政治的特殊性来说的。虽然学生在进行感性教育时,在一定程度上还需借助于理性知识的引导,但如果通过情境创设、具体的材料分析对比,就能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只有通过“现实的政治”他们才有可能在感性上得到满足,并且产生更进一步的想象和求知欲,在感觉中和教师的引导下把理性的理解与感性的识记融为一体。

所谓“现实政治”就是把直观体验作为感性接受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这样“直观体验”才能使感性接受成为可能,为理性认识打下基础,正如课堂上情境材料到结论,而非传统的教师先得出结论再去讲解,这样学生不管是从接受还是能力理解上都有很大的促进。在“直观体验”过程中,当老师在没有设定任何具体前提下进行提问,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回答,结果往往会五花八门开放性的,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善于“放纵”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自由想象。同时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挖掘其潜在的“性本善”之意识,与素质产生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提倡学习实践,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对是非、善意的鉴别能力形成由感性到理性良好的外部环境的优势。可以充分利用周边的人文资源或参观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去进一步实现感性教育的目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感性教育的途径。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可能增加感性经验的储备,并随着这种感性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纯化、不断提高,使我们的境界情操得到升华,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理念。通过实践,学生增加了对生活及学习的兴趣,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变枯燥为有趣。

三、拓宽知识面,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

在我国的长期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协同全面发展是教育方针,也是教师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四种教育各有不同的性质和职能,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比重差异,故而有些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就很难得到体现,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几乎已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如今信息化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新的认识,对教育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新的教学理论、教育模式不断出现,但“德育”在如今的生活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德育的内容更丰富了,涉及的面更广了,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不断的接受不同层面、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知识和信息。随着新一轮的教育和课程改革、大综合考试的实施,不同学科的渗透更加紧密,所以我们老师要敢于接受前沿知识人,甚至与已不同的观点,在否定中肯定新事物,不然思想政治的导向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现在的教育应是全方位的,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相互促进作用,把它们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协同进行,在保障“德育“的独立性的同时,因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不然“德育”就成了一个只谈伦理道德的“伪君子”了。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为思想政治教育展示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前景,同时真诚地希望从事思想品德教育的工作者们,动脑动手,放眼远望,培养“创新”的新世纪人才,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开拓广阔前途,建立牢固的阵地。

作者:毛学明

第三篇: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摘要】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强调人才的培养应“德才兼备”,将品德放在才学之前,做到“修身、齐家”,这样才能“治国、平天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和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式之下,教师更应提高对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提供诚信守法、品德优良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思品 优化课堂 提高教学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虽然考试内容不再以教材内容为主,而是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教材仍然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中心。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包含了诸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做人品格、法律常识以及社会责任等诸多内容,能够对学生未来的为人处世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应以教材知识为主,通过介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以及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常识,帮助学生建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权利义务平等的价值观,构建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时也能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初中生学习的动力是兴趣和爱好,所以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方法。

1.采用分小组活动讨论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强化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提出教学问题,如事实案例,然后让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总结性观点,最后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并让其他小组参与评价。这种方式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每个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教师在总结学生思想结晶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升华知识。

2.讲解重点知识

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人们似乎已经不再重视应试能力,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和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提高应试能力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思想品德学科以道理性的知识为主,既不像学习语文那样需要背诵古诗文言,也不像学习数学那样需要记忆精确的公式,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快速抓住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要想达到这一学习目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教学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从中国近现代史、我国传统文化、基本国情以及公民基本义务等几方面入手,结合理论与实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

3.运用情境教学法

外国教育学家曾经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一旦学生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就能对教学内容迅速作出反应,自觉地抓住学习的关键点,教学也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对知识进行分类,了解哪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哪部分内容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再以学生感兴趣的部分为基础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挖掘和探究教材内容,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学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九年级第五课关于诚信的内容时,教师设计情境再现活动,让学生完成“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排练与设计调动课堂气氛,同时又进行思考与讨论。这种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方式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研究和讨论学习内容,在提高学习效果的同时完成“学、想、做”的过程,从而实现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渡。

三、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以教材为中心进行拓展延伸是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方法。因为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无法满足教学的全部需要,如果教师只着眼于教材内容,就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会影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加强利用课外资源,可以从报刊、电视新闻、网络媒体、视频节目等多种渠道来拓展教学内容,内容涉及名人榜样、法律案件、政治动态、国情国策、社会热点等诸多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整理和筛选信息,力求使拓展的方向与教学的知识紧密结合,以指导学生学会准确理解、恰当使用基础理论和基本观点,使教学更加灵活多变。如在教学“国情透视”时,笔者先根据图片内容提出问题:“图片反映了我国国情的哪些方面?请进行总结性的文字说明;根据上述图片和收集的相关资料,谈谈我国发展存在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然后,笔者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研读图片材料,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最后,各小组发言,笔者进行补充及总结讨论结果,评比出“最佳小组”。

从与教材内容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拓展内容可以分为相关性拓展与延伸性拓展。所谓相关性拓展,是指课外资源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延伸的内容或是扩大了教材内容,或是加深了教材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延伸性拓展是指充实和丰富相对落后的教材内容。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更多的资源进行延伸,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如钓鱼岛事件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优秀事例,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事件,帮助学生学会理性爱国,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初探

林柳青

(浙江省温州市南浦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考虑到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特殊性,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教学内容,不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道德认识,那么,品德与社会课将会失去活力,将无法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有效性 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小学生日后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坚实基础的综合学科,更是一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课程。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与其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割、息息相关,,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其有效性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只有依据学生的生活需要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关注学生的生活,把教育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才能切实提升品德教育的有效性。而这样做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不拘泥于课堂,进而走出课堂,融入社会生活,在亲身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那么,到底如何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自己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实践和探索,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提高认识,教学与实践体验相契合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的好与坏,是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体验相契合,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做到“我想说、我敢说”。在此基础上,我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结合课本,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试做家务。其结果是学生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由此,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去讨论,怎样争取家庭中的实践机会,触如这样的实际问题很多。我教育学生要面对现实,想办法与家长沟通,再次,选择适合你的机会去试一试,就可能成功了,这样有了老师的鼓励,小组同学的建议,再去做就可能得到家长的认可。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认同,这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基本原因,学生的一些正确、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产生怀疑。现在的教学所给予学生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大家会对你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3、结合实际,加强道德教育

当前,生活在城区的孩子中不少存在不爱劳动、甚至是好逸恶劳的倾向。我们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告诉孩子们, 学习成绩好只是一个方面,养成爱劳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习惯和品质才是更为重要的。当然,如果这样的思想教育只是说教,显然缺乏说服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参与劳动切身体会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创新,敢于进取。

二、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充斥这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终就被淘汰,落后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导行模式;由传统的说教单一式转变自主学习,这是在课程改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而来的,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观察、理解、明理,最后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在我们学校还是最受欢迎的。

适当补充模式;随着社会、科学、人的认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发展着,对课本中的过时内容大胆舍去,对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尽最大的努力补偿。如每年各种节日的主题:上海世博会的举行、目前世界最高的大楼——迪拜塔(818米),以及我国的国防、航天技术,我国的国际地位等,通过这些变化着、发展着的新鲜事物和现象,打开学生的视野,感受、吸收新知识新理念。时刻关心时事。

三、点燃激情,以情激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真情可以感染,激情可以传递。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奏动人的乐章。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具体做法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四、触景生情,以境促情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相应的情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利用课本中的图片、生活中的情景等制成多媒体课件, 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时,先简要介绍交通事故在现实生活频繁发生的现象,马上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交通事故的图片,再让学生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

以上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初步认识及做法, 也是致力于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尝试。事实已经并还将继续证明,只要我们从育人的角度去认识、重视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下足苦功,精心创设情境,以情激趣,以境促情,才能真正打开儿童的心窗,让他们带着激情、兴趣在课堂和生活中明理成长,逐步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3]叶 澜《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孙晓荣

上一篇:事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地球科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