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德育建设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和谐德育的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德育发展的价值新取向。德育基地作为实施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目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要紧紧围绕培养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校本特色,推进和谐德育的整体构建。

第一篇:德育建设论文范文

论和谐德育建设

[摘要] 和谐社会中的德育理论建设: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和谐德育的对象是人,促使德育建设的和谐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目标与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关键词] 和谐社会;和谐德育;德育建设;德育体系

胡锦涛明确指出:“我们所建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理论内涵的经典阐释,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指明了方向。在和谐社会实现的过程中,和谐德育的理论也应运而生,并成为当代理论界的又一崭新课题。和谐德育是和谐社会理论指导下的德育建设理论,是促使和谐社会实现的必要准备和前提。研究和谐社会中的德育建设问题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德育建设的现实价值

(一)和谐德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物质文明的大力发展为它提供丰富的经济基础,要靠政治文明的不断完善为它提供必需的制度机制,又要靠精神文明的不断创建为它提供良好的社会道德和社会文化。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加强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更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确保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不言而喻,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之一。和谐德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和重要体现。和谐社会需要培养造就和谐的人,和谐德育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善于处理个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和谐社会的主题与德育的内容具有一致性。和谐德育作为促进和谐社会构建的精神动力,在制约和谐社会的各种力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精神凝聚作用。和谐德育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协调、规范不同利益体间的冲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谐社会并不是整齐划一没有纠纷,而是追求“大合”间的利益协调。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协调行动、步调一致。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必须以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为起点,推及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伦理氛围,通过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合乎道德的和谐统一,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构创造必要条件。

(二)和谐德育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与道德归宿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社会和谐本质上是伦理价值坐标上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和谐,其核心体现在社会成员所具有的道德特质上。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充分彰显了道德在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发展、相互协调、相互和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道德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构成基因。

和谐德育建设的成功与否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标尺之一。中国传统社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充分说明了道德的重要功用。当前,必须把道德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德治和法治的关系中发现并发挥道德建设在整合社会中的潜在作用,“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和谐社会理论包含了和谐道德建设的内容。“民主和法治是和谐社会价值理念的最基本范畴,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道德主题和价值向度,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精神特质和伦理支柱,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内在张力,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人伦秩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应当遵守的现代生态伦理。”这些特征均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伦理本质。作为社会主体的公民唯有把这种伦理品质铸成内在的道德品质,才能表现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较高的修养境界。社会公民的良好行为方式和较高的修养境界是和谐社会得以建设的主体性前提,因而创造一种和谐的道德伦理基础,是更为艰巨和复杂的社会道德文化工程。所以,和谐社会理论包括了伦理道德建设的涵义,德育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归宿。

(三)解决非和谐的道德问题需要进行和谐德育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道德文明建设的非同步性使社会中产生了许多非和谐现象。特别是当前新旧政治、经济、道德等观念发生着激烈碰撞,道德领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部分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执法犯法等;一些人为了追逐经济效益,不择手段,过度攫取自然资源,甚至牺牲生态效益;一些人见利忘义、弄虚作假、欺骗欺诈、不守信用等。这些非和谐现象不仅破坏了“自然和谐”,而且也破坏了“人和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和谐德育作为和谐社会的道德取向,肩负着消除阻碍和谐社会构建等非和谐现象的重大责任,其所体现的精神价值为解决这些非和谐的道德现象提供了思想基础和道德力量。

(四)和谐德育建设是新形势下德育方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的德育方式在“树人”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一种说教式、灌输式的理论教育。传统德育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道德理性的形成、道德规范的教化及道德信仰的植入,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使受众成为被动的道德接受者,这样的道德教育是单方的、没有感情色彩的由上而下、由外到内的观念训诫和思想诱导。和谐德育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的创新教育。首先,德育对象从学生扩展到所有社会成员,这与中国的“终生教育”体制是一脉相承的。其次,德育对象的广泛性决定了德育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和谐德育是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道德互动的活动。与传统的德育方式相比,和谐德育是一种广义的道德教育。

二、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

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是实现和谐德育的社会要求。所谓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全面而和谐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并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化整合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能够形成和完善一种促进和谐社会运行的社会整合机制。和谐德育的协调整合功能体现在:促进社会成员达成价值共识,消除和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一致发展。

和谐德育要求德育建设各方面的和谐统一。德

育建设的体系包括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德育理论体系是指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等方面。理论体系是德育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是对德育总体内容的规定。德育实践体系是道德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是理论体系向社会中的延伸,包括道德教育手段和道德教育管理等方面。实际上,实践体系的内容又涵盖在理论体系之中,二者之间是静态和动态的关系。

德育建设的体系应该是其组成部分的有机和谐体。换言之,德育的思想、目的、内容、对象以及手段之间要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德育理论应该能够应用于实践。德育实践体系是保证德育理论发生社会效用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建设体系中起关键作用的方面,构建和谐的德育体系体现的正是理论和实践的和谐统一。德育体系中的诸要素是一个和谐的内在系统。德育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一个完整系统。在构建和谐德育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构成该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的和谐,同时也要注重这两大方面的各自要素间的和谐。只有把和谐理念放到第一位,保证德育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和谐一致,才能保证德育体系建设的和谐发展。

(一)德育理论体系之和谐

德育理论体系的和谐是指该体系各内容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谐德育建设的目的作为德育的主观方面的因素,它体现的是德育主体的一种理念和目标,也就是实施德育建设者的意图。德育建设的对象是接受德育教育的一方,也可以说是德育的客体,在德育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德育过程是一种媒介体,其作用就是连接德育建设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德育建设的实施环节。德育建设的完整过程就是德育主体通过德育过程对德育客体产生效用的方式。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德育的理论系统,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整合的关系。

德育目的和德育内容的制定者要对德育对象作具体分析,从而制定出不同的德育方法和实施途径,并且通过这些方法和途径的实施,确保和谐德育建设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其和谐既表现在系统整体的和谐,也表现在系统各要素自身的和谐。因此,德育理论体系的和谐包含了两个方面,即德育系统的和谐和德育体系各要素的和谐。德育系统的和谐包含了该系统内各要素的和谐,各要素的和谐又为德育系统和谐提供了准备条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为了保证德育体系功能的最大化实现,必须构建完善的和谐德育理论体系。在创新德育理论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德育系统各要素的和谐统一,进而确保德育理论系统的整体和谐,实现德育体系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最优化结合。

(二)德育实践体系之和谐

构建“三位一体”和谐的德育实践体系。德育的实践体系是德育理论的应用环节,其基本要求就是首先在逻辑关系上与德育理论保持一致性,还要求自身各构成部分有机统一。具体地讲,德育实践体系应该是立足于“认知与身心相结合,认知与行为相统一”的和谐德育原则,构筑以学校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家庭为桥梁的“三位一体”德育方法体系,运用有效的道德教育手段,形成一种有效的道德教育管理机制,从而达到和谐德育的境界。“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德育建设的各个领域,并且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起到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作用。这三个方面为德育理论的实施提供了实体性的因素,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广泛的场所。

学校是德育建设的主要阵地,是集中开展德育建设的场所,也是德育效果最为明显的地方。学生是德育建设的大部分群体,也是德育的重点对象。可以说学校是把德育群体和德育理论联系起来的重要场所。在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这一导向作用,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自觉实践德育理论的和谐体。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对于整个德育体系来讲,学校德育工作只是一个小环节,当它与社会大环境接触时,德育思想和行为有时就会产生深刻矛盾,其结果是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及道德理想幻灭。近几年,一些中小学曾流传过一种说法:5天的学校教育抵不上双休日2天社会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并由此得出一道算式:5+2=0。虽然这一结论有些言过其实,但从中也可以看出,改善德育环境同改善德育教育本身都是非常重要的。

社区是德育过程中较大环境的实践环节,在德育体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社区的德育对象主要是指在社区生活中的居民。这一德育群体没有年龄、职业、身份的界线,从高级知识分子到普通的农民百姓都可以成为社区德育的对象。社区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因此,社区的德育工作具有分散性。但是这并不是说社区的德育工作不容易开展,相反,社区的德育工作具有最持久的生命力。社区是一个公共场合,必然需要公共的道德规范。社区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开辟德育新天地,使社区真正成为和谐社区。前段时间被媒体报道的河北省任丘市张施村定期举办“晒被子看孝心”大赛,通过“最洁净被子”来展示儿媳对公婆的孝心,就是社区德育的成功案例。社区德育的可行性基础在于通过塑造典型的道德模范,培养普通公民的感染力和凝聚力,从而形成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观。

家庭是德育工作的最小场所,也是进行德育工作最直接的场所。家庭德育的成功与否,其主要责任在于父母的德育方式和途径。父母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德育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父母和孩子的道德素质又都与社会的公共道德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孩子走进学校后,学校的道德教育机制又会对其产生新的影响,这种新影响可能会与其先前的道德素养形成相反相成的关系。由此可见,德育建设的三个实践体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要把家庭教育当作德育的支点,引导家庭进行一系列德育改革,使之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架起和谐德育的桥梁。

德育的和谐重在教育者以和谐为目标,真正把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和谐德育的构建需要德育工作者结合“三位一体”的实践体系为德育受体提供更多的体验机会,“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使之成为心态积极、个性良好、品行端正的和谐社会成员。

学校、社区、家庭的德育工作应该相互合作。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学生素质的和谐全面发展,只凭学校教育的“小气候”是难以奏效的,必须得到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形成一体化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可以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的各种影响,有针对性地确定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并综合开发和联合社区内各种德育力量进行立体化、综合化的德育构建工作。同时,由于家庭对受教育者影响的密切性和深刻性,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和改善家庭

的教育功能。从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影响的共同性和一致性而言,家庭影响的差异性更为丰富、更为生动,对受教育者个性特点的教育、培养和塑造更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和谐德育不仅仅是针对学校而提出的教育口号,应该成为整个社会的实际行动的“全局育人”方式,需要学校、社区、家庭共同努力促使和谐德育落到实处并取得实效。

三、和谐德育建设的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康德认为,“人的目的是做人”,教育应是“发展人所有一切自然禀赋和才能。”道德教育的基本目的是重塑被教育者的道德品格,即道德教育是一种德性教育。现时代,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自身精神的变化,是人格的提升,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离开了人,是无法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诸方面的和谐终究要归结到人的和谐,因此,关注人的精神性,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共同愿望。德育突出的是以人为本,是以“导人以善”为主旨的特殊的主体性建构活动。

“和谐德育的目标是促进人的身体与心灵、智力与德性、知识与能力等和谐发展。”德育建设的终极目标应该落实到实现人的和谐发展上,使人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和谐主体。“德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主要是指教人如何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人格的完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促进生命主体在精神方面的积极变化,从而也进一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具有一定社会所要求的素质人才。”所以说,德育建设是使人们得到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满足,得到精神享受的一种道德追求的活动。道德对人的各种德性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就是德育发挥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促使人实现和谐发展。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发展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人只有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才能真正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之境,否则,和谐社会只是美好的幻想。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和谐德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

作者:王玲玲 杨 勇

第二篇:论和谐德育视角下的高校德育基地建设

【摘要】和谐德育的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德育发展的价值新取向。德育基地作为实施实践育人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在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目标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要紧紧围绕培养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校本特色,推进和谐德育的整体构建。

【关键词】和谐德育;德育基地;以人为本

一、和谐德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高校和谐德育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和造就大批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德育工作必须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要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充实新内容、创新新机制和寻求新思路,培养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真正实现高校的内涵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

(二)高校和谐德育工作是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高校的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德育工作受外来环境的影响明显增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定的物质基础和丰厚的教育资源,同时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诱发了一些人思想混乱、价值观扭曲,迫切需要进一步引领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大学生学习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大学生也成为西方敌对势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重要目标,这迫切需要进一步引领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陶冶道德人格,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

二是德育工作的方法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越来越强,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强烈,不再一味遵循社会和成人给定的道德标准,而是依据那些自己能亲身感受到的事实或经过了自己过滤了标准和准则。同时,大学生追求民主的愿望更加强烈,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维护个人正当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这就要求大学生德育工作必须根据变化的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工作效果。

(三)高校和谐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尽管当前高校德育工作总的情况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实践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如德育目标的理想化、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德育方式的简单化、德育过程的扁平化、德育评价的概念化等,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2]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转变德育工作理念,把和谐的精神引入到德育工作中,实现高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同时,高校德育作为一个由诸多要素有机组成的系统,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机制等五方面组成,其成效如何,不仅仅取决于某一个或几个要素,更取决于整个“体系”的存在是否和谐、运行状态是否和谐。

二、德育基地在高校和谐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高校德育基地,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国情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远大理想教育,劳动和审美教育的场所。

(一)德育基地和谐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内容是指借以形成和发展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政治观点、思想观点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的总和。新时期的和谐德育工作,具体来说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化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3]

建立校外基地,有利于拓宽德育空间,扩充德育内容。德育教育基地包括三类:一类是革命纪念地,或者是革命领袖生活学习过的地方,或者是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的地方。这可以教育广大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品格教育,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一类是重要历史遗迹,包括历史名人活动过的地方。这可以教育广大学生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各条战线上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包括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光辉业绩的企事业单位。这可以教育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

(二)德育基地是实现和谐德育目标体系的重要载体

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德育基地是强化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成为当代大学生深入社会、全面拓展自身素质的发展平台,成为他们社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实践基地,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才成长。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深入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知晓乡情、国情、世情,并在现实中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有助于他们树立社会主义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奉献精神;有助于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克服轻视劳动的偏见;从而端正人生态度,自觉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适应社会的各方面能力,全面拓展自身素质。[4]所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

(三)德育基地是整体构建和谐德育的推动力

目前,高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以及简单的政治说教、“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古板僵化等,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加强校外德育基地建设,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并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知识转化为道德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进一步明确了和谐德育整体构建的目标,不断丰富和发展和谐德育的内容。

三、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主要方向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价值引导与自助建构的统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也是人的发展的最终内在诉求。有效的道德教育是建立在有意义的道德学习的基础上的。同时,学习不是个体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吸收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个体不断获得生长及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过程。价值引导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外因,自主建构则是个体道德发展的动力。因此,高校德育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能力作为其根本任务,要突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道德学习的主体、道德教育的主体、道德自我发展的主体,明确学生是道德发展的主人,他们必须对自己的道德发展负责。[6]建构和谐德育,要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育过程以及优化教育环境,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调动一切积极的和谐的因素,实现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全面育人,产生教育合力,推动大学生素质教育,从而促使大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要坚持突出校本特色,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高校在加强德育基地建设是,要注意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及办学特点,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的社会资源,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让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让高雅文化艺术进入校园,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的平台与社会建立一定的联系机制,利用高校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德育基地提供相应服务;另外,高校可以聘请德育基地单位的专家担任高校的兼职教师,作学术报告,参加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讨论交流,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这种载体,以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作为“教材”,加强社会大课堂和学生实践教材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总结,及时反馈,从而可实现学校教育——创业实践——学校再教育的有机结合,顺利地完成对学生“社会化”的教育过程,满足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三)要坚持和谐德育的整体构建,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整体构建和谐德育工作体系,是适应社会转型期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需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德育基地作为实施实践育人、拓宽德育实施的重要渠道,在整体构建和谐德育工作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要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精心设计好和组织好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做好实践指导,充分发挥课外教育作为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规定学时和学分,[7]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生成为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柏文涌.和谐德育:现代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34.

[2]郑志生.回归德育实践增强学校德育实效[J].当代教育论坛,2007(3):80.

[3]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0.

[4]吴学兵,王兴明.高校德育基地建设的创新构想举隅[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3):38.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6]金祥林.以人为本——和谐社会高校德育实践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04:115.

[7]欧洪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3:35.

作者简介:

李卫平(1979—),女,山东潍坊人,鲁东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学原理研究。

马伟涛(1980—),男,法学硕士,讲师,潍坊医学院党委(院长)办公室副科长。

作者:李卫平 马伟涛

第三篇:落实“德育为首”建设优良校风

我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原为中央军委的一所子弟学校,1952年建校,1964年交由地方管理。长期以来,我校一直有着重视德育的传统。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年来,我校注意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方向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育了优良的校风。

坚定“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我校虽然有脊重视德育的传统,但前几年在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潮影响下,也曾经有过困惑和动摇。忽视德育的错误倾向不时在校内抬头,认为功课好思想自然好,升学率才是办学成绩的标志。在1988年的一次由党总支和校行政联介举办的学校德育工作研讨会上,大家通过对一个典型学生的分析,进一步纠正了这种错误思想。在恢复高考的初期,我校有一位高一学生,以优异成绩提前考入某名牌大学,随即派出国留学,学习期满,功成名就,却不回国,并远嫁他乡,声称已习惯于异国生活,归国难以适应。我们培养出的尖子生,却不能为国效劳。这种事例,就全国而言,恐怕数量不少。在:一些青年学生中,以“自我”为中心,提出了“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等个人主义命题,又歪曲了“科学无国界”、“为人类服务”等口号,导致了不少青年国内培养,国外服务,准备暮年“济叶归根”的结果,造成思想认识上的混乱。这些思潮对我校高年级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这对教育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培养出忠贞不渝地为祖国服务的人才。因此,德育必须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只有德育为首,才能全面育人,才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国面临着国际反动派“和平演变”的挑战,同时面临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教育学生永远热爱中国共产党,永远忠于祖国,永远走社会主义道路。因此,除了提高认识之外,还必须有必要的行政措施加以保证,方能使德育的首要地位得以落实。

(一)保证德育时间。

我校把校会、班会、收听时事广播列入课表,保证共青团活动时间,规定全周文化课时间为32-33节,其它时间一律不得上文化课、集体补课或做练习、测验等,每日六节课后的时间由学校统筹安排,

(二)保证优先安排德育工作人员。

学校规定,在教师聘任中,优先聘任址上低,并保证其教学工作量的安排一学校还规定了各级教师应担任的最低德育工作年限在高级职称的评定中,评定了三名德育高级教师:这样、学校聘用班主任时,就有了较大的选择自由度,从而保证了班主任队伍的相对高质量。

(三)保证经费。

学校的经费虽然十分紧张,但在经费的分配使用上却下分注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直接用于德育的经费有四项:(1)用于学生年级、班级、团、队会的活动费及奖励费;(2)学生军训费用:(3)用于教学区教育环境布置的费用:(4)用于提高班主任待遇的费用。间接用于德育的,如图书费、报刊费,仅1989年支出1,8万元;用于体育、美育的经费就更多。

完善德育机构,加强德育管理

在我校德育I作中,逐步形成了由校长负责、学校党总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德育工作体制。校长总是和党总支一起研究包括德存在内的学校一切重大问,题,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德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学校设立了主管德育的专职副校长,他在党内又是总支的青年委员,因此能够有效地协调各德育部门的工作,形成了党政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工作机构的设置上,我们首先恰当地划分了教学处和教育处的育人功能。我校规定:教学处的职责是领导和管理教学工作,通过课内外教学渠道,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教育处负责德、体、美、劳(劳技课除外),协调各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渠道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渠道不同,但目的一样,殊途同归,相辅相成。这样划分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有利。

其次,实行年级组负责制,提高年级组在全面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校各年级平行班较多,少时6-8个班,多时曾达十几个、二十几个班。因此,在校和班之间必须设置管理的中介环节。我校长期实行年级组制,由年级主任组织和领导年级全体教师对本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负责:

第三,建立保卫处,保证校外干扰不进校门。并由保卫处、教育处、年级、班级紧密配合,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既有利于他们进步,又保证了学校秩序的稳定。

第四,加强共青团的建设。共青团集合着学生中的先进成份,六七百名团员占了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共青团应该成为青年健康、愉快成长和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干部的学校。抓好了共青团,就抓好了学生中的先进。为此,党总支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选派了得力的于部担任团委书记。

建设有效的育人途径

首先,重视和加强班集体建设。

学校育人的特点之一是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先进的班集体是培育人的好学校。我校连续多年坚持创建先进班集体的活动,并同时对班级实行量化考核评价。具体做法是把班级建设分解成20个考评项目,把“达标创优”分为四个等级。一是优秀班集体,二是文明班集体,三是常规建设合格班集体,四是常规建设不合格班集体。前两类为先进班集体。三年来,共评出优秀班集体27个,文明班集体42个,没有出现不合格班集体。创建先进班集体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集体责任心,提高了集体主义的觉悟。一位学生说:“我强烈地感到怍为班级一分子应为集体作贡献,不能因为我而使班级落在后面。我要为班集体的荣誉而努力。作为一个中国人,更应为中国的荣誉,为中国成为世界强国而奋斗。”

第二,建立“少年团校”、“青年党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方向教育。

中学生在初二年級集体离队、个别入团,这在组织敏育上是个空档。加上这个年级段极易分化的特点,学生容易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造成滑坡。另外,在校高年级也仍有大批团外青少年,也存在组织教育的空档问题,为了填补这个教育空档,形成连续的组织教育,我校从1985年开始举办“少年团校”,学员是写了入团申请书、实际表现好的学生。自开办以来,已经培训了21期学员,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学习,1000多名加入了共青团。“少年团校”的开办,适应了学生积极进取迫切要求入团的心理需要,不少学生从进入“少年团校”的那天起,就努力用团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位初二学生说:“我原来对入团有光荣感,而没有责任感;现在,我知道了团员有哪些义务,才开始真正以一个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高中学生中团员数量很多,容易造成要求标准降低、模范作用一般的状况。我们举办了“青年党校”,培训对象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团员和高中团干部,主要解决入团后的政治方向和奋斗目标问题。“青年党校”的教育促进了青年学生政治,上的成熟。高三年级文科班的几名团支委经过党校学习和思考之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一位学生写道:“我认为人还是应该有一个崇高的信仰和追求,应该有一个除了考试升学就业等以外的更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共产主义。而实现这一理想的最好途径就是加入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心中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精神上才会有一个支柱,做起事来,无论大小多少,才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动力在激励自己,随时给自己以鞭策。

第三,健全规章规度,严格考核、评价和奖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德育管理只有做到有章可循,奖罚严明,才能克服随意性,使管理为我们育人的目的服务。

我校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学德育大纲》的精神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制定了《校规)必课堂常规》《考勤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怎样把一系列的德育要求、规章制度落实到学生身上呢?我们重点采取了两项措施。其一是每项规章制度的实施都采取了必要的检查手段,规定了奖罚措施,并坚决执行。如贯彻执行考勤制度一项,我们坚持值周教师和值周班的检查及班考勤员的周汇报制度,坚持对迟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坚持对旷课15节以上的学生给予校纪处分,坚持对全勤学生予以表彰奖励,这一制度已坚持了十年。其二是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规章制度的内容纳入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考评条件,把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等规章制度与对学生的操行评价融为一体。为此,我校制定了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考评办法。规定每个人德育行为基分为60,分,班主任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衡量学生德育行为表现,增减分数。每月学生自评、班评,学期末由班主任综合评定,登记在学生成绩册上,学年末由班主任写出操行评语,评定出操行等级。并把德育成绩和操行等级纳入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千部和发展团员的条件。

、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考评采用自我评定和客观评议相结合,以他人客观评价为主的办法进行。自评是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自我调节的心理功能。客观评价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任课教师的评价,二是学校各部门教职工的评价,三是教育处及其它处室全面管理检查情况,四是值周班学生的值周记录,五是家长的反映。由这五个方面来的客观评价,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表现,使我们对学生的全面分析和评价有了较客观的依据。

严格的纪律、严格的考评、严格的奖罚,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班爱校的集体荣誉感,使我们这样一所有42个教学班,近2000名学生的学校秩序井然。

第四,严格管理,注重养成教育。

我校除了贯彻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外,还制定了“团结、勤奋、求实、进取”的校训,创作了校歌,制作了校服,制定了《校规》。《校规》总共50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行为都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各部门、年级在坚持教育、引导领先的同时,还坚持按要求落实。我校学生自行车有一千多辆,过去自由摆放,十分零乱。自1983年以来,学校保卫,处为改变这种混乱状况,坚持对学生自行车实行规范化管理。自行车一律按年级、依车型、分支架、分大小车依次排放,十分整齐。来校参观者纷纷称赞这是,十一学校的一个“特别风景点”,形容那排放整齐的自行车犹如正在列队的上兵,正威武雄壮地“向右”看齐。

对学生的合理要求,一定坚持执行。我校制定严格考勤制度已经十年了,我们坚持执行了十年;对迟到、旷课现象坚持批评教育处理了十年;对全勤学生坚持表彰了十年对考试作弊学生处理了十年。在校学生能遵守纪律,较有礼貌,很少迟到,很少作弊,多年来年犯罪率都在千分之一以下或是零。优良的校风一直受到社会上人们的称赞。

树立教师榜样,优化育人环境

学生在学校这个空间中,接受着来自不同渠道的教育信息,其中既有教师的,也有职工的;有言传的,也有身教的。教育者即全体教师,他们的言行,他们在学生面前的一切行为,都是教育行为,都有着积极或消极的教育影响。由于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权威性,由于教师职业的崇高和神圣,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往往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榜样。所以,必须强调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榜样对学生施加影响。我校对教师有着严格的行为规范要求,总共有六七十条,对干部又加上了“公、勤、谦、坦”四字12条要求。我校的干部和教師认真地遵循着这些要求,每学期都有95%左右的干部、教师做到一条都没违反,他们以自己的良好风范教育影响着学生。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学生不准吸烟。我们的教师在教室、教学区走廊或在校园行进中不吸烟;《规范》要求学生的仪表行为要整洁、朴素、大方,我们的教师在上班时间没有化妆、佩戴饰物或穿奇装异服的;《规范》要求学生守纪律,我们教师集会总是按时开始,在会议过程中不说话,不看书报,也不批改作业:每日清晨,从校长到教师人人都动手打扫卫生。每个班级也有环境卫生的保洁制度,使得占地200多亩的校园,在全校只有一个临时清洁工的情况下,仍然十分清洁。

校园环境有着重要的育人意义。我们提出校园环境建设的目标是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我们在校,园里建设了多处景点,有假山,有喷泉,绿树成荫,鲜花常开。在新建的实验楼前的大花园里,有花坛、曲径,近百种花木生机盎然。在礼堂前景区,鲜花盛,开,绿荫覆盖,“三个面向”的巨大标语牌欑挂在札堂的正门。上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各种先进评选条件都用大型橱窗展现出来r,黑板报群和一个个专栏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反映着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在教学区悬挂了十几条巨幅教育名言和数十幅科学家画像,建立了学生艺术作品画廊。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受着强烈的美的感染,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使学生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会律己守纪、维护公共场所的整洁,培养了学生的爱校、爱国之情。一位学生写道:“我们有这么美丽的校园,这么齐全的设备,就更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党和老师的期望。”

这些年来,由于我校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重视并加强了德育管理工作,使学校在全面育人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校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北京市德育先进校、教育先进集体、北京市综合治理和贯彻“双规”的先进集体。

作者:北京市十一学校

上一篇:文学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名族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