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赏析论文范文

2022-05-10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建筑赏析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本文通过鉴赏分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美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建筑美术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建筑与美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保护、维修好这些与建筑成为一体的美术作品,使建筑和美术作品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留下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料。

第一篇:建筑赏析论文范文

当代中国建筑系馆赏析

摘要本文从建筑系馆空间构成和组织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研究建筑系馆的基本特征,简要介绍了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历程,并以同济大学为例,分析了同济大学建筑系馆的特点,最后对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系馆 教育理念 空间

作为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的建筑学院,其系馆的建筑不仅承担着影响学校建筑风貌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使建筑学子受陶冶的环境,因此建筑系馆的设计意义重大。

一 建筑系馆的本体特征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范畴中的一种,会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设计理念、技术手段以及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建筑系馆的本体是指其基本功能组成,即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功能空间包括教学空间、管理空间、科研空间三部分;公共空间包括节点空间和交通空间两部分。在如今的设计中,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多扮演着交流空间的作用。

“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老子的话常被用来定义空间。赖特说:“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认为: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式,二者联系不可分割。不同的功能将产生不同的空间形式,而不同的功能组合也会导致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

现代空间观念主要将“空间”分为由实体界定的客观实在的物质空间,以及被人感知的认知空间(心理空间)两个层面。建筑系馆的使用主体是这里的学生和教师。空间环境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的,一方面师生们的需求决定了空间环境,而另一方面,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筑系馆的空间主要分为功能空间和交流空间。一方面,公共空间将基本功能空间进行了划分与联系,使其成为完整的空间体系,公共空间所形成的具有渗透和引导性的空间特质,将空间的主角“人”引导入功能空间,它体现了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组织关系;另一方面,功能空间也是界定公共空间的要素,限定其空间形态和功能。

二 当代中国的建筑系馆研究

从20世纪初,中国的建筑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实行巴黎美术学院派的教学体制,此时的中国建筑流行的是西洋古典式与中国大屋顶结合的形式,因此像中大院的建筑系馆是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的产物。

进入40年代,包豪斯重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育思想的传入,使同济大学开始了探索包豪斯教育体制的征程。文远楼就是他们反对巴黎美术学院派教育的实例,它在建筑馆的发展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1952年,我国院系调整与学习苏联浪潮的影响下,中断了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建立了学院派的统一模式,直到80年代中国建筑教育才回到了正轨。但是由于与西方世界几十年的差距,让中国建筑教育界的学者无从学起,每个学校开始自己探索发展的道路。同济又回到了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中,开始循序渐进地发展。同济的文远楼与C楼很好的继承与延续了文远楼的精髓,它们的继承关系也符合西方建筑馆发展的规律:向心空间的中心分解—均质空间的探索。而其他学校的建筑教育都是在学院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馆是新时期建筑馆的典范,它成功地突破了学院派的束缚,向中国新现代建筑迈出了第一步。

三 同济大学文远楼、明成楼与C楼赏析

1 文远楼

文远楼修建于1954年,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由26岁的青年建筑师黄毓麟和哈雄文合作设计。文远楼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是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的包豪斯教育理念的物化。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文远楼的整体方案从平面布局到整体形态塑造,完全是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经典体现。非对称的功能平面原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平面按功能灵活布置,立面为不对称设计。大空间位于两端,中间为教室、办公等小空间。靠近入口处为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在主立面上开窗,直接反映教室地面起坡情况。外部体量组合灵活,体量的纵横虚实处理得当。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来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来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几何长方体的组合叠加,暗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三围反透视的体量,使建筑不再有古典建筑的对称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体量与空间的塑造。

(2)内部空间简洁——内廊式布局

文远楼建筑内部流线简洁流畅,走廊、楼梯宽阔,并在细节处施以装饰。建筑内部由中间的走廊串连起各功能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做法。

(3)简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装饰

通风孔的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壁柱顶端的纹饰如传统云纹,反复使用的小方块母题,像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头。它不单纯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也积极探索了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问题。

2 明成楼

名称楼建于1985年,主要由戴复东设计。明成楼体量雄浑,外面饰有废铁屑与陶土烧制成的深红色面砖,也被大家称之为红楼。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平面看上去基本对称,但由于主入口并不是对称放置的,造成了空间中心的偏移。依据不同的内容及活动进行组织布局。以进厅为主核心,东面是三层教师行政用房,围绕着一个次核心——多功能厅布置办公用房;西面是两体段四层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两体段中间底层为图书馆,二层为中庭,中庭西部为阶梯教室兼会场。形体上高低错落,变化有致。

(2)丰富的室内空间营造三个围合的内院

明成楼的图案是围合式主题的平面布置基础上的变异。中心消遣的建筑体量是明成楼的突破。建筑的平面由于地形的限制,布置成了三个围合的空间,中间是进入门厅后围合的露天内院;西边是教室、图书馆和报告厅围合成通高的钟庭;东边是周边布局设计的办公区,在一层围合成一个展览空间,屋顶开启天窗。三个围合的空间处理手法截然不同,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使得室内空间非常丰富。明成楼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在建筑长向的序列空间,但建筑师却把交通流线垂直于序列空间设置,有意打破建筑的空间序列。

在功能上建筑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教学区,另一个是办公区,由两个围合庭院组成。互相呼应的围合空间在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导致了平面中心对称性的消解。这种手法与鲁道夫设计的建筑系馆非常相似。三维反透视的手法运用在了入口空间的处理。与文远楼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入口空间的中心偏离,由于有体量高矮的对比,形成了非对称的透视效果,使入口给人以侧面进入的感觉。

(3)设计别致的楼梯

垂直交通联系的元件——楼梯从主体中分离出来,使其可通达屋面,做成整体体块的装饰件,这一点在C楼的设计中有所延续,只是明成楼的楼梯在端部采用了1/4圆处理,显得与众不同。

(4)寓意深远的“钟庭”

图书馆屋顶上的大台阶是整个学院的核心,可以用作各种用途、方式和规格的交流,并有一个寓意“兼收并蓄”的名字:“钟庭”,以示“大同”。

明成楼浑厚的体积感加上深色的面砖,让人看了就会联想到柯布的昌迪加尔的粗野主义的手法,在入口大厅屋顶设计,也会让人联想到朗香教堂的蜷曲屋顶。

3 C楼

C楼总建筑面积为9672平方米,由青年建筑师张斌、周蔚设计,主要为教研、展览之用,内部也有咖啡厅、书店和设计院。它偏在校园一角,在二楼与明成楼相连,前面有一个下沉广场,主入口通过一个拱桥进入。

(1)空间分化的组织逻辑——“三明治”式的摩登造型

作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布满南侧三至七层的所有楼面,是一个静态匀质系统,只有阳台和窗户的组合,才产生稍许凸凹变化。中间是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连廊北侧是一个动态穿插的复杂系统:导师工作/机动工作单元、楼梯/服务单元被作为两个大小、质感、构成各不相同的异质单元“接插”在不同的高度上;之间被三个流动的叠加虚空所包裹,(地下室和三层的室内休闲中庭,以及室外的屋顶景观花园)。

(2)光线成为建筑的主导——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

C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它是一个多孔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部贯穿所有工作楼面的直跑楼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贯通的光井,充足的有些肆意的天光和连续弥漫的空间,使它成为所有师生的交往场所——一个充满不连续情节的随机空间,它容纳了所有的可能性。

(3)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中庭

北侧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桦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而且创造了充足的公共交流空间。

(4)形体表现弱于材质表现——夺人眼球的新颖材料

建筑材料的多元化也是C楼的特色之一,为了达到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建筑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与玻璃,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给人以工厂的冰冷感,暗示着这是一个生产建筑师的流水线。事实上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商业性质浓郁的中国现代风格,就是这样的流水线教育的产物。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U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建筑师过于追求材料带来的空间的透明与半透明,使材料成了建筑的主角,而违背了密斯追求材料的纯粹性、突出空间的主题性的原则。

四 中国建筑系馆未来的展望

1 建筑系馆的大体量与群体化

建筑系馆趋向群体化符合中国的国情: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与建筑学专业相关学科的扩展,很多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增设了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和工业艺术设计等学科。新建的建筑系馆将会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像“巨无霸”。由于建筑学自身就是游走于科技与艺术边缘的学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也会日益增多,加上教授工作室的增加,因此一幢建筑不能满足复杂的功能需求,导致了集群建筑的形成。同济大学已经有了3座建筑系馆,我国现有学校建筑系馆大多不够使用,当改造也难以维系、捉襟见肘的时候,建造新的建筑系馆已是大势所趋。

2 数字化教学空间的形成

数字多媒体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给学生带来便利。电脑的普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仅能用语言形式表达,甚至可以是多媒体的形式,因此中国今后建筑学教室里摆放的不是图板,而是电脑,这应该是一种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发达,也会导致学生上课与教师的分离,通过网络教学在国内外已经兴起。未来建筑系馆也许只是一座“空中楼阁”,存在于数字世界中。

3 多元化、差异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在国外接受建筑教育。这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建筑师回到国内,就会将国外所学的新知识、新的设计手法应用于建筑实践中。同济大学C楼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建筑系馆的设计呈现着与本校建筑教育传统分离的特征。当今社会也越来越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求新求异,因此未来中国的建筑系馆设计将会越来越带有建筑师本人的烙印,成为建筑师个人的作品。

五 结论

随着建筑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空间——建筑系馆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由于建筑系馆直接影响着建筑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影响着学生对建筑的最初体验和认识,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建筑系馆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国外建筑系馆的资料也不多,设计总体跟不上时代发展,有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大家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有些高校为配合本校建筑系馆的修建,己经开始了对建筑系馆进行系统的研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自我价值的宣扬,未来的建筑系馆可能会更多打上建筑师本人的烙印,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形式,但其教书育人的本质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 胡绍学:《中西当代建筑教育比较——兼论我国建筑教育改革问题》,《建筑学报》,1994年第4期。

[2] 戴复东:《交流·自然·阳刚·文化·品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馆建筑创作散记》,《时代建筑》,199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杭安利,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潘斌,男,1986—,浙江淳安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作者:杭安利 潘 斌

第二篇:中外建筑美术赏析

摘 要:本文通过鉴赏分析中外代表性古建筑美术作品,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建筑美术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加深建筑与美术之间关系的认识,保护、维修好这些与建筑成为一体的美术作品,使建筑和美术作品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今天的社会留下珍贵的文物建筑资料。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文化建筑保护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在为寻找、建造能够遮风避雨的生存空间——建筑而辛劳。当人们拥有了这种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后,合理、舒适、美观的目标要求也就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并且围绕该目标的实现而在一直进行不懈的努力,这种努力也使得建筑学学科本身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建筑的理解早已突破了实用性的概念,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功能,它是通过人的智慧将科学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经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而成,是对设计构思和设计哲理的深层表达,它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除了满足人的使用功能外,还满足了人的审美要求。人们对于美的感受力是受他的文化修养、民族习惯、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制约,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的民族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历史时代所呈现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美术都不同。它是形成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美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它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中国古建筑艺术大约在一万年前产生,新石器时代后,中国原始建筑艺术在北方、南方的许多地域留下了重要遗迹。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相比,中国古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建筑上采用木结构体系。用木料做成房屋的构架,以柱、梁、檩为主要构件,各构件之间由榫卯联接,富有韧性,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结构设计,以大屋顶为特征,中国古代木建筑中,最特别的也是最具特色结构构件是斗棋,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化,斗拱的结构作用逐渐简化,斗拱的数量也由少变多,它已经成为装饰性和等级标志的象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怕虫蛀火烧雨淋,为了维护木结构构件,使其免受风雨的剥蚀,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用油漆和彩绘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对木结构构建表面多进行护理,现存的古建筑很多是反复翻修的或者是明清时代的。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宫、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较多。在清代,黄色是最尊贵的,明黄色的琉璃瓦只有皇宫或寺庙才能实用,官员或平民使用的都是青瓦,否则就是欺君之罪。皇宫建筑中的彩画也是黄色或贴金的居多。在皇宫内部建筑也有不同的等级,大体上可以根据檐的形式,吻兽的数量,颜色等来区分,比如重檐比单檐的高贵,黄色比其它颜色高贵,吻兽数景越多越高贵。到了清代建筑构建色彩的施用越来越复杂,突出色彩装饰性功能,这一时期最突出的就是“油漆彩画”。装饰图案多用吉祥图案,它不仅美化了建筑构件,并且给建筑赋予了达祈福求祥的愿望深刻的精神内涵。从佛教的莲花、飞天,到盛唐华丽富贵的牡丹再到明清的岁寒二友,从民间福禄寿喜到皇家的龙凤呈祥,有的还被描绘成金彩,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祈福避祸’

‘的吉祥观念。雕梁画柱也是中国古人独特审美观的体现,它起源于远古时代部落的图腾标志,随着时代的变迁,图腾的标志渐渐在人们心中印象淡薄,雕饰的动物逐渐变成了人们喜爱的吉祥物。如皇家建筑中的龙、凤、瑞兽等雕塑体现了龙风吉祥、常用来守门的狮子在民间有辟邪的作用,用这种雕刻形式附加在建筑上,充分体现了中国独特的建筑民俗。

西方的建筑包括东方的印度建筑在现代建筑未产生以前,基本上都以砖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来建造的,属于砖石结构体系。在公元前三千多年左右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用石头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金字塔和神庙,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第一批巨石建筑。古埃及的艺术与法老的绝对权威和其特殊的宗教信仰——对死后生活的崇拜有直接关系,陵墓是占埃及人最重要的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埃及的建筑艺术主要是同绕着人死后的生活而展开的,金字塔的外部造型很简单,但内部却充满着神秘,内有大量珍贵的稀世珍宝和人形彩绘棺木,四壁涂满了以今世来生为题材的精美壁画,反映了法老期望死后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来世,有人称埃及的艺术为黑夜的艺术。金字塔内的壁画,具有一定程式化规则,人物的头部和脚绘成侧面,身体部分多绘成为正面,表情呆板,充满了神秘,壁画以黑、红、黄、褐、白色等颜料进行平涂描绘,色彩鲜艳饱满,富丽堂皇。古罗马、古希腊的建筑以大型石头雕塑为主,在公元11至12世纪以后以宗教发展带动起来的建筑艺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建筑以教堂和修道院为丰,内部以壁画、雕刻及玻璃窗画装饰为主,艺术形象刻板威严,并富有永恒的精神力量,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建筑内部的壁画、雕塑发生了重大的變化,人物被赋予灵魂,空间透视感强、造型准确、烘托明暗、动态变化万下,壁画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绘制的天顶画《创世纪》、拉斐尔为梵蒂冈签字大厅绘制的四幅大壁画《哲学》、《法学》、《神学》、《诗学》等,都体现了透视学、解剖学在艺术中的运用,科学与艺术已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西方建筑艺术除了壁画外,还体现在附在建筑的雕塑上,有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等作品,如著名的《命运三女神》就是巴特农神庙的装饰雕塑、多纳太罗为圣米切尔教堂教堂制作的壁龛雕塑《圣乔治像》、米开朗基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设计的建筑雕塑等,这些附在建筑上的绘画和雕塑内容多以古希腊神话、圣经故事为题材,这些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中西方建筑美术的差异除了在材料、造型、空间布局存在着差异,而且体现在建筑色彩和建筑装饰上的差异,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电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中国古代北方建筑色彩较浓重,相比起来,南方的园林建筑色彩偏淡。故宫和苏州园林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的代表。中国古建筑构建所采用的颜色很多情况下取决于居住者的等级,比如皇寓,寺庙,多用黄色,红色,而官员府第或园林建筑用蓝色,绿色

较多,绘画的方式多采用平涂。在西方古建筑色彩的运用相对简单一些,从外部色彩上看,色彩梢对单一,基本都是石材本身的固有色,只是在中世纪以后的占建筑中,特别是教堂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外立面和穹窿顶外部带有黄色、橙色、红色、绿色、等色彩的变化。西方占建筑非常重视建筑内部的装饰,基本上以壁画为主,而壁画内容多以圣经故事作为主要题材,多用湿壁画和蛋彩画来表现,15世纪以后才开始用油画颜料进行描绘,用油彩进行绘画色彩丰富、体积感强,特别是经过特殊处理,持久性能较好,在西方建筑当中教堂建筑高于一切建筑,所以也就具有鲜明的代表性。

中西方建筑文化不同形成的建筑美术也不同,从根本上说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同时西方文化重视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西方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断求新求变,并用科学的理念进行分析演进,从中世纪崇尚精神的呆板画面到文艺复兴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透视学、光影效果在绘画中的运用,都反映了西方人勇于专研,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崇尚内敛,讲究空间与意境的关系,期盼富贵与吉祥的美好愿望。中西方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都能从中西方遗留下来的历代建筑物中反映出来,它们为世人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在全球文化和地域文化并存的时代,保护、维修好这些文物古建筑,恢复历史建筑文化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是继承、弘扬传统建筑文化最基础的工作,在当今变得十分中重要。在中國特别是近几年的古建筑保护工作过程中,成绩是显著的,已经逐渐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但在保护占建筑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古建筑的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没有摆正城市开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和发展。致使有些地方存在为城市建设而破坏古建筑的现象,在我国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逐步消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丧失殆尽。没有使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结合,没有突出民族特色,没有真正确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古建筑保护维修理论与实践体系,许多有一定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在多次修缮后,原有历史与文化信息被修复得荡然无存。在发达国家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成片地保留下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城市景观和地域建筑文化。西方人们有很强的文物建筑保护意识,在保护措施中技术含量很高,研究相当深入,国外许多建筑院系都设有建筑保护专业,以便培养高层次的文物保护人才,并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建立历史建筑数据库、图像库等,以配合维修、复原及保护性设计,建筑美术作品尤其受政府的保护重视。如达·芬奇为米兰圣玛利亚·德-格拉齐修道院绘制的《最后的晚餐》五百年来后人不断对这幅画进行修补,到20世纪下半叶,人们又开始采用科学的手段除去所有加补的颜料,用新的科学方法一点一点地恢复此画的原貌,西方国家也是在文物保护过程中逐渐提高保护和维修的技术含量。与国外相比,我国古建筑保护意识正在逐步加强,技术含量也正在提高,如恭王府的维修改造工程是在历史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复原改造的,建筑绘画也是依据当年的图案进行描绘的,改造工程比较成功,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改造和城市开发应紧密的结合起来,在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与和谐,创造富含地方特色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建筑艺术空间。

中西建筑美术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通过赏析中、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美术,了解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加深对传统建筑艺术认识的同时,对引领现代建筑艺术的发展起到一种启发作用。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应尽可能保持古建筑艺术本身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延续建筑乃至城市的文化艺术与历史,只有技术与艺术能够完美地结合、实用与审美能够形成统一,才能使我们今天的建筑更具魅力。

作者:金雅庆

第三篇: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雕狮子艺术赏析

摘 要: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藏有丰富的具有闽南地区特色的石雕狮子(以下简称石狮),主要有门狮(“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还有“风师爷”及望柱狮等几种类型。文章主要通过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馆藏石狮来赏析闽南地区石狮雕刻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闽南地区;石狮;门狮;文化内涵

《后汉书·章帝纪》:“是岁(章和元年),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子。”《后汉书·和帝纪》:“安息国遣使献师子、扶拔。”由这些文献可知,狮子本非我国本地产物,大概在东汉初年由西域以“殊方异物”传入我国。石狮也始于东汉时期,早期石狮主要被置于帝王陵墓前以辟邪护墓,体态高大威猛,神态飘逸。魏晋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石狮开始广泛应用于寺庙大门作镇兽之用。后来石狮逐渐成为运用广泛的瑞兽,广泛应用于柱础、栏杆、桥梁、门枕石、屋顶等建筑装饰中。随着文化的传播,石狮雕刻艺术也逐渐传播到闽南地区,闽南地区的石狮师承于中原地区,但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闽南地区区域文化影响。

1 馆藏石狮概况

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收藏具有闽南特色的石狮逾200只,有蹲狮、坐狮、卧狮,千姿百态,形象不一。泉州地区石狮雕刻艺术具有南派石狮典型的艺术特征,身肢柔润灵秀,形态含蓄多情,一般头部硕大、腿细短,脑凸鼻凹,耳部多呈卷叶型,类似犬耳,口部张开,裸露尖牙利齿。有的前肢双举,有的单抬一足,或蹲踞,或腾跃。明以后作品大都手舞彩带,身躯扭动,富有变化。雄狮或抱或脚踩绣球,雌狮旁立幼狮。身躯浑圆厚实,一般披有分组状长毛,尾如扇背卷。体态结构变化多端,鬃毛呈卷披状,变化多样,特别是颌下鬃毛更具装饰性,加上彩带绣球变化多端,有装饰华丽典雅的美感,整体给人以亲切而含情的感觉。特别是五代王审知女、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夫人王氏墓(“皇姑墓”)前石狮,其是泉州地区现存最早的石狮,虽经岁月磨砺,风雨侵蚀,缺依旧凝重雄伟,气度不凡。

2 馆藏石狮类型。

现存于南建筑博物馆的200余件石狮,主要有门狮(“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还有“风师爷”及望柱狮等几种类型

2.1 门狮

一般放置于寺庙、宗祠门口两侧,呈对称摆放,左边為“狮子滚绣球”,右侧为“太狮少狮”。“狮子滚绣球”为雄狮,前爪下有一个圆形绣球,头部看向左侧。“太狮少狮”为雌狮,前爪下雕有幼狮,头部看向右侧。“狮子滚绣球”“太狮少狮”头部左右相互呼应,互相对望,看向大门中轴线。而闽南地区门狮显得乖巧憨厚,耳部耷拉着,鼻部大,嘴部张开弧度大,颈部的鬃毛卷曲顺滑。多采用蹲立式,扭头捏腰,顾盼多姿,有很强的动态感。这与北方门狮有很大的区别,北方门狮多蹲坐而立,头部或眼神正视前方,显得端庄稳重。

2.2 “风师爷”

闽南地区处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峡峡管风大且常年盛行西北、东南季风,常年多风沙。狮子作为百兽之王,威严肃穆的形象被赋予辟邪招福的作用,寄托了民众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门或屋顶、村落的高台等处设立“风师爷”以镇之,一般单只蹲立于街头巷尾。就整体而言,“风狮爷”雕刻的精华在头部,尤其脸部,较显著的共同特征是圆眼凸出,鼾头宽阔,大嘴龇咧,甚至与头等宽,露出尖牙利齿,有的嘴角夸大成二凹洞,显得威严肃立。闽南“风师爷”有蹲踞式和直立两大类,一般蹲踞式为较早期,后期基本以直立为主。

2.3 望柱狮

中国古代大型建筑物及桥梁周围往往有石栏杆围绕,而连接石栏杆的石柱就叫望柱。望柱的头部常雕饰有狮、龙、凤、猴等动物形象,其中人们最喜欢采用狮子形象,称为“望柱狮”。最著名的如卢沟桥上的望柱狮,不仅数量多,而且造型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也藏有数量不少的望柱狮,这些石狮神情活跃,有的幼狮攀附在雌狮上,有的蜷伏在母狮的脚下,神态活泼可掬,雄狮则胸肌饱满,肱股筋肉突起,后肢盘曲,张口怒目,神态各异。

3 石狮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

闽南民间石狮雕刻艺术深受闽南地区区域文化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石狮雕刻艺术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归结起来有以下三点。

3.1 体现对民间信仰的崇信

闽南地区石狮的盛行与闽南地区人民对民间信仰的崇拜密不可分。自古以来,闽南地区民间信仰就特别发达,有林立的宫庙和成百上千的地方神灵,被传统儒家学者视为“淫祠”,南宋漳州人陈淳:“南人好尚淫祀,而此邦之俗为尤甚。自城邑至村墟,淫鬼之名号者至不一,而所以为庙字者,亦何啻数百?”人们通过趋吉避凶的祈祷仪式与神灵沟通,以期消灾除厄、扭转福祸。早期的石狮被赋予镇墓神兽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功能被逐渐放大,石狮成为祈福镇宅、辟邪御凶的吉祥之物。同时,民间信仰的开放性与杂糅多元性也让闽南地区的石狮形式更加多元,突破传统雕刻技艺,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3.2 体现传统家庭观念

闽南地区的住宅前门狮,左侧为雄狮“狮子滚绣球”,右侧为雌狮“太狮少狮”,两只狮子互相对望,和谐统一。雄狮脚踏绣球威武霸气,象征男性主外,掌握权力,体现男性的主权和地位。雌狮踏幼狮,母子相亲,充满了母性的关怀,体现女性在家庭内部对繁衍子孙,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成对公母石狮显示阴阳调和、生理循环,是家庭结构的真实写照,体现闽南地区的家庭观念。

3.3 体现封建等级观念

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中,人民被赋予不同的等级,等级观念深刻影响着古代封建文化。石狮作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历史发展演变中也被赋予了等级性,石狮头上的螺髻数量是等级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官方中只有七品以上的官员才能摆放门狮,而门狮头上螺髻数量则代表官位高低。一品官员的府邸门前的守门狮,可以刻十三个螺髻,亦称“十三太保”。官员品级每下降一等,门狮头上的螺髻就要减少一个,这是身份与权力的象征。在闽南民间,石狮的大小、造型不同,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是财富与权贵的显现,是财富权势自我标榜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斌.闽南民间石狮造型意蕴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吴宝.旭闽南传统石雕艺术特色探究[J].艺术·民族·文化,2010(1).

[3]吕婧,朱翔.前世今生——解读“守门“石雕狮子的民俗文化精髓[J].艺术研究,2010(1).

[4]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梁思成.梁思成全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黄必应

上一篇:会计实证论文范文下一篇:安装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