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2022-05-11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音乐赏析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化交流的发展,大量的国外优秀电影作品被引进,与这些影片融为一体的电影音乐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并且逐渐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电影音乐只是为电影画面配乐的认识。

第一篇:音乐赏析论文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音乐赏析教学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教学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通过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音乐教学课程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音乐赏析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出音乐赏析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但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需要教师积极的探讨和总结,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开展音乐赏析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赏析教学;开展策略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赏析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其实是一门富含情感的学科,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情感出发,激发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而教师“领”的这个动作则可以将学生领入欣赏音乐的门槛,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刻。音乐赏析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氛围,对自身的情感进行陶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和感受,为学生身心的放松提供机会。音乐的表现形式很丰富,利用音乐赏析教学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是开展音乐教学最佳的方式,营造更加有氛围的音乐课堂。另外音乐赏析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力,通过音乐赏析教学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进步和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赏析教学的策略

(一)跳出教材的束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比较新奇的事物,他们对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这几门学科不是建立在成绩的基础上的,而是通过有效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和发展。在小学音乐赏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的教学管理,跳出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真正感悟到音乐教学背后的趣味性。比如在小学音乐《森林狂想曲》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体会乐曲中的乐器构成。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要跳出教材的束缚,不能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而是从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点入手,教会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打击乐器,并在熟练后伴随乐曲能够准确地敲出每小节重拍的位置。在这样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最后教师再留时间给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节奏的编创,充分实现了音乐赏析教学的价值,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发展能力。

(二)利用生活开展赏析教学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各种类型的歌曲和乐器声,因此从生活入手,利用生活开展赏析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当前的社会是网络化的社会,学生们会通过网络接收很多新鲜的事物,如抖音短视频、酷狗音乐、QQ音乐等,如果是一些热门的音乐,学生们可能会跟着哼唱。教师在开展音乐赏析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多贴近学生们的生活,让音乐赏析教学更加轻松。比如教师可以选取网络上比较火爆的“我爱记歌词”这一游戏,相信很多同学都有看过这个节目,然后教师将实际的教学内容与这一节目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将本节课的歌曲的音调呈现出来,让学生们好好的感受,记住音乐的节奏和曲调。然后教师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填歌词,将整首歌呈现出来,增强了音乐赏析教学的趣味性,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建立音乐兴趣小组

音乐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接收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输出,学生将欣赏到的音乐内容有效的呈现出来才能体现出一堂音乐课的价值。教师在音乐赏析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音乐兴趣小组塑造不同的学习场景。在进行音乐兴趣小组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以及音乐学习的深度,实现有效的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音乐赏析教学,营造更加活跃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小学音乐“动物说话”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神态。首先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大森林的背景图片,并播放对应的音乐,让学生想象自己正置身于森林中的动物王国。然后教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創作,用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声音问好,并将这些动物的声音有节奏的呈现出来。如喵喵 喵、叽 叽 叽的声音就是不同的节奏和节拍,学生们在小组内将不同动物的声音整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属于自己小组的独特音乐。这一教学任务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有效的提升了音乐赏析教学的效率。

三、结语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也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这是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的。因此音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要想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赏析教学,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求最恰当的音乐教学途径,引导学生们真正爱上音乐。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总结,强化自身的音乐专业素养,为小学音乐赏析教学的有效开展铺垫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婷婷.小学音乐如何正确开展音乐赏析教学[J].学周刊,2018(23):163-164.

[2]邓丽丽.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J].教育界,2018(26):103-104.

[3]朱虹.试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展音乐赏析教学[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6):231.

作者:朱盈颖

第二篇:电影音乐的艺术赏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化交流的发展,大量的国外优秀电影作品被引进,与这些影片融为一体的电影音乐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并且逐渐改变了以往人们认为电影音乐只是为电影画面配乐的认识。其实,电影音乐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影音乐有着“与画面结合”、“独立成章”的双重性,因此,欣赏电影音乐与欣赏纯音乐的角度是有所不同的。如何欣赏电影音乐,也成为了一门新课题。

[关键词]电影艺术 电影音乐 欣赏

一、电影音乐概述

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而且是一门以导演为中心,集表演、摄影、美术、音乐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和其他“综合性视觉艺术”(如歌剧)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电影这门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完成这门艺术的最后一道综合程序是要观众参与来完成的。

由于欣赏电影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这就使得电影必定要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感官体验是和视听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把一部已经配有中文字幕的影片在播放时关掉扬声器,只看字幕和画面,尽管影片的内容都能看明白,但是你会觉得心里非常难受。几乎是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人们就发现了这个“心理排斥”现象。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被称为“默片”。它只有流动的画面,是单纯的“电影”。1895年的12月28日,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这不仅仅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被称做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厂大门》,是以设在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自己家的工厂作为背景拍摄下来的工人下班的景象。尽管人们看了影片后惊喜万分,但是随之而来的反映就是“心理排斥”总觉得影片少了某些因素。卢米埃尔兄弟,马上想到了“音乐”,他俩在放映的同时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也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的电影音乐由此而诞生了。从中可以看出,音乐也是最早加入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成员。在当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却是很低的,音乐只是成为弥补视听不平衡的一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现在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已成为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因此在写作或欣赏电影音乐前必须明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即:在电影中,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描绘作用

这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手段。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和气氛,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汽车、火车的奔驰,人物间紧张地追逐,风啸雷鸣、海浪汹涌等,还可以对自然景象加以描绘,比如草原、海洋、科幻片中的太空景色等。

2、抒情作用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感情、心理的变化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和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人物的爱憎,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通常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剧作作用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刻画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

4、背景气氛作用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这时电影音乐加强了它的认识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5、结构贯串作用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

由于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家庭中的一员,所以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有四种形式。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为例子。

1、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这种形式类似美术中的素描,即音乐与画面的内容完全相同,音乐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片头音乐的处理就是如此。影片开始后的第3分12秒钟,音乐进入。这段音乐长达7分33秒钟,在这个长度中电影画面有这些镜头:酒吧、酒吧的另一角、酒吧里众人合唱(此段需做前期录音)、军队行进的合唱。在这7分33秒钟的音乐中。节奏及情绪都和每一次镜头的转换保持同步。

2、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比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表现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又比如,影片中的人物开始回忆往事,时间跨越几十年,画面中出现回忆者的各种时代各种不同情绪的场景,而音乐只是刻画“回忆”这一情绪,并不顾及各个时代,各个场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17分23秒钟至第29分11秒钟,有一段长达11分50秒钟的音乐。在这个时间段里电影画面有以下一组镜头:马路上逃难的犹太人群在德军监视下神情痛苦地行走着、一个犹太人家庭在德军监视下整理着离家的行李、逃难的犹太人群被德国人辱骂、广场上犹太人群登记身份、辛德勒与人在车上谈论生意、生产铝锅的车间、辛德勒的工厂在广场上招工、生产搪瓷产品的车间。这么多的画面,但是音乐只有一种情绪——“痛苦”而且乐队写得非常简单,速度非常缓慢。不管画面如何变化,音乐似乎在独立地走着。

3、音画对位

“对位”是音乐的术语,指两条旋律同时出现,时分时合,似乎各自独立,但是关系极其严谨。在这里指的是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含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35分27秒钟电影画面有四个内容组成:辛德勒和妻子在酒店边吃饭边谈话、辛德勒和妻子一起跳舞、辛德勒和妻子睡在床上讲话、辛德勒在火车站送别妻子。这一段音乐从饭店的小提琴手的独奏开始,一直是舞曲风格。有时候音乐与画面紧密相关(跳舞时),有时又有所分离(夜深人静时)。音乐和电影画面如同两个复调声部,时分时合。

4、音画逆行

音乐与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截然相反,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观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不协调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心中的震撼。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小时58分19案叫绝秒钟,画面是:德国军人强迫犹太人不分男女,全部脱光衣服检查身体,被检查出他们认为不健康的人,就被拖到边上处死。广场上,惊恐万分的犹太人哭着、喊着、跑着。而此时有一个德国军人拿起一张唱片,并通过扩音器向广场播放。唱片里传出优美的抒情歌曲声,与画面里惊恐的场景完全相反。这种强烈的反差在观众的心里产生极大的震撼。

5、音画游离

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谛,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67分45秒钟,画面是辛德勒站在山上,俯瞰着城里的全景,这时城里纳粹正对犹太人进行屠杀,一队队犹太人死在纳粹的枪口下。而这时候的音乐是一首由童声演唱的歌谣,旋律优美动听,和残酷的画面毫无关系。观众在圣歌般的音乐声中,感受画面的残酷,此时的观众通过音乐已经感受到影片的内涵了。

结语

要更好、更深刻地了解与欣赏电影音乐,还取决于欣赏者对各类音乐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在欣赏电影音乐时,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欣赏角度。比如,音乐的写作手法、风格、乐队编制等方面的音乐知识,都直接和欣赏电影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在有些电影中,还直接插入了古典音乐的片段。电影《钢琴师》中就有大量肖邦的钢琴作品。如果对肖邦及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有深刻地了解,则对欣赏这部电影音乐有着很大的帮助。电影音乐欣赏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在探讨与发展之中。在今后的若干年中,这个课题将会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前景。

作者:刘海成 刘 曦

第三篇:音乐赏析的意义与方法初探

【摘 要】音乐赏析是把音乐和人生享受联系起来的。它对于赏析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有益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培育创造性思维。让音乐使自己的生活更绚烂,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学会欣赏与分析。音乐语言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求异性和不确定性,所以要多听佳曲,感受其美;音乐作品驰骋着丰富的想象,所以赏析时必须启动联想,捕捉音乐形象;音乐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蕴涵着丰富而强烈的情感,所以赏析时应体验情感,挖掘内涵;丰富多彩、有声有像的客观人类社会是音乐创作的源泉,而音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创作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音乐赏析要尽可能深入乐理,知人论世。

【关键词】音乐 音乐作品 赏析

音乐赏析是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就是经过感悟、体验和再造想象,把听到的音响在脑中整合成音乐语言要素,从中感觉到活生生的形象,进而把握音乐作品所蕴涵的思想内容。音乐赏析无论对于赏析者还是对于音乐教育、对于社会的意义都是多方面的。它对于赏析者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有益于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形成创造性思维;对于音乐教育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它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支柱,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手段;对于社会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是实现音乐作品社会作用的必要条件,在造就社会所需的时代新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并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审美理想的形成。限于篇幅,本文重点阐述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索音乐赏析的方法。

一 音乐赏析对于赏析者的意义

1.有益于陶冶情操

优秀的音乐作品,无论是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教育力量,能够带给赏析者艺术造诣的升华,使其道德情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赏析者在审美的氛围中会不知不觉受到音乐形象的感染,自然而然地受到教育和启迪,产生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剔除思想意识中不健康、不正确的成分,逐渐变得高尚起来,进而形成较高的音乐文化修养及完美的人格。

2.有益于提高审美能力

优秀音乐作品是人类的艺术财富、人文精髓,能够使审美活动带有鲜明的倾向性,引导赏析者建立正确的审美观,消除错误的审美观,从而使其受到教育和启迪。美的观念是同人们的道德观念紧密相连的,它反映着人们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其影响极为深远。赏析者通过对音乐作品体裁、题材、形式、风格、内容思想性,作曲家创作意图,具体的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逐渐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音乐形象,领会作品中的人文情怀,汲取音乐艺术的精髓,养成审美鉴赏与辨别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有益于培育创造性思维

由于音乐语言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求异性和不确定性,总是有意无意地留下了许多空白,因而音乐赏析需要艺术想象力,让赏析者去延伸拓展,去捉摸思考,否则便难以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世界,更不能从赏析中得其境界。音乐赏析不仅需要艺术想象力,而且也发展艺术想象力,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艺术再创造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感知。音乐赏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创造的过程,其间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主要是为了达到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深刻感受、体验和创造,要借助储存的知识和经验,也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手段,这就使赏析者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更加灵活和敏捷,从而培育创造性思维。

二 音乐赏析的一般方法

1.多听佳曲,感受其美

“观千剑而后识器,听百曲方能知音。”要学会赏析音乐作品,首先必须多听,且要选择古今中外生命力强、感人肺腑的佳曲,感受其富有魅力的音调、恰到好处的表现手法、确切的表达内容与音乐语言、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等等。我认为,身为中国人,对我们的民族音乐、民间音乐要有深厚的感情和广泛的了解,所以更应该多听。多听民族音乐,会深刻感受到祖国壮丽山河的美,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优秀音乐作品本身都是美的,可博闻广听,就是要扩大听的范围,主动接触不同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让脑海里既有中华民族各类音乐,又有古典派、浪漫派、印象派、现代派、各时期民族乐派的印象。赏析之前可查阅相关的知识性资料作参考,对作品内容、形式及表现手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结合音响带来的美感,便于更好地把握作品真挚的感情、严谨的结构和鲜明的主题。

2.启动联想,捕捉形象

音乐作品驰骋着丰富的想象,赏析时必须启动联想,捕捉音乐形象,才能充分体味音乐之美,感悟其情致和韵味。对于音乐形象,音乐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简言之,音乐形象就是因为音响的启发,使人在脑海中产生想象中的事物形态或生活图景。如赏析歌曲《橄榄树》的音乐,从六弦琴奏出的大段缠绵不断的分解和弦,到长笛奏出的主题旋律,其音调多是下行的,和弦也是沉郁而柔软的,音型却热情而带祈求,又因每一乐句的句尾拖着长音,更增加了哀而不伤的问句气氛,使人产生无限的伤感惆怅,同时伴有向往之情。这种音乐效果,使人联想到月夜下游吟歌手身背六弦琴、独自漫步弹唱的画面。如能进一步展开联想,就会想到台湾同胞由于多年来不能回到祖国怀抱,以至于“叶落求归根,梦境叹依稀”。人们听到此曲,便会激起浓重的乡愁,或由草原想到大陆,或由橄榄树想到和平,仿佛看到自己变成和平鸽,翱翔于烈烈长空,飞到和平之神的塑像前发出撕心裂肺的祈求,热盼回到祖国怀抱。可见,以丰富的联想捕捉到的音乐形象,可谓胜景无限。

3.体验情感,挖掘内涵

音乐作品不仅驰骋着丰富的想象,并且蕴涵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情感,这是音乐最显著的特点。音乐的内在特点就是抒发感情,音乐作品无不是为了抒情而存在的。换句话说,情感是音乐的生命、灵魂,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所以在赏析音乐作品时,要以深刻的思想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然后循着对音响的感知,用灵动的大脑去体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或题材范围,进而挖掘其情感内涵。

对于有歌词的声乐曲,因语言本身的含义、节律、韵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对赏析者具有启示作用,要体验其感情内涵并非难事。但是对于没有歌词、纯器乐演奏的器乐曲,要挖掘其情感内涵相对困难一些。乐曲的标题有时是内容的集中体现,帮助我们了解乐曲的大致内容,同时也可从中揣摩其情感内涵。如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在传统狂欢节中对各种动物进行描绘,它是由14首独立短小乐曲组成的管弦乐套曲,14个小标题使人们在听乐时,能够按照乐曲标题的提示,在思想内容的引导下受到作品情感的熏染,从而情不自禁地陶醉于作品中,或受到感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4.深入乐理,知人论世

前文已经提到,赏析者进行音乐赏析时,实际上是在接受一种道德观、价值观。因为多数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及创作意图,总离不开作者的世界观,所以赏析者要深入乐理,从作者思想感情的实际出发,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探求作品的哲理性。如唐代古琴乐谱《碣石调幽兰》,有如下记载:孔子周游列国,终不见用,他在途中看到幽谷中沁人心脾的兰花,于是感慨道:“兰花是香花之王,如今却与野草丛生,正如‘贤德之士,怀才不遇,生不逢辰。’”于是弹奏了《幽兰》这首琴曲,它启发人们自觉抵御现实中的种种诱惑,不畏强权,勇敢地伸张正义、维护真理。

对于那些无标题的音乐作品,应该怎样赏析呢?那就要“知人论世”。“知人”就是要了解作曲家各方面的情况,一是将其作为个体的人来看待,了解其创作才情、个性气质、艺术修养、审美志趣,甚至师承和流派;二是将其作为社会的人来看待,了解其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乃至籍贯、家世和交友。“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如政治上的治乱、经济上的兴衰、社会生活面貌、文艺思潮、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等。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深的音乐诗篇,其哲理性是贝多芬所有九部交响曲中较为杰出的一部。它反映出当时全人类共同遭遇的命运和人民要起来、要解放,社会要革新、要前进,急需寻找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的理想。但因种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恶势力的无情阻挠,在此社会背景下,作者创作了这首作品,认为只有与恶势力做不屈的斗争,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结合贝多芬当时的个人遭遇,乐曲中有着抑郁的成分,更有希望、有斗争、有必胜的信念,充分揭示了作者感情深处隐藏很深的心声,却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共鸣,激励着我们以顽强的意志去争取斗争的胜利。对于大多数无标题音乐作品的赏析,因其寄寓着很深的哲理,只有善于“知人论世”,才能充分领悟乐曲的情致和韵味,从而不断提高音乐赏析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弗兰德•劳厄.开启音乐之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理查德•贝克.音乐的魅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5]沈旋、夏楠.古典音乐欣赏50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6]孔繁洲.音乐素质教育手册[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王以富〕

作者:高秦平

上一篇:科研项目论文范文下一篇:超声检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