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评论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建筑评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首先释义建筑评论并明确其积极作用,而后结合我国建筑评论的现状,对当今建筑评论的新要求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思考,希望有益于未来的建筑评论和建筑创作。【关键词】建筑评论;大众媒体;趋势如今,人们对建筑及居住环境日益重视,大众媒体平台上出现越来越多关于建筑的报道和评论。

第一篇:建筑评论论文范文

关于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摘 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关键词:建筑创作 评论 标准

一、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二、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環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三、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forthe Conservationof Nature)所接受,但大體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建筑师要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来研究环境,研究社会,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结语随着中国一步步坚实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愈来愈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建筑师已不再陶醉于老祖宗古建筑的诗情画意,而更希望在现代建筑创作领域中独树一帜。现代建筑评论作为建筑发展的必须,其宏观指导与导向性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建筑创作的前沿性和水平。当新世纪来临之时,我们不应该仍旧还是死抱着"美观、漂亮"等感性描述式的评价,向世人展示那些缺乏环境研究、破坏自然的所谓美的建筑。我们应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不但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更有今天的研究环境、与自然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

作者:战鲁宁

第二篇:关于当今建筑评论的思考

【摘要】本文首先释义建筑评论并明确其积极作用,而后结合我国建筑评论的现状,对当今建筑评论的新要求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思考,希望有益于未来的建筑评论和建筑创作。

【关键词】建筑评论;大众媒体;趋势

如今,人们对建筑及居住环境日益重视,大众媒体平台上出现越来越多关于建筑的报道和评论。这正是建筑评论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逐步走向社会化和公众化,建筑文化趋向健康繁荣的态势。

一、建筑评论释义

建筑评论(Architectural Criticism)是指评论主体对包括建筑作品、建筑创作过程、文化思潮及有关建筑的活动等评论客体进行鉴定和评价的建筑文化活动,大致分为理解、释义、分析评论、说明表达、传播扩散几个步骤。有学者将其按深度分为介绍说明、解释和价值判断三类;按载体有口头表达、文字、图画、摄影、电影等;按主体分为建筑师的自评、互评,专业教师、建筑理论家或媒体评论者的专业评论,还有文化精英、政府决策者和业主等的评论;按客体分普通的和热点的评论对象;按媒介分,专业的有书籍期刊和课堂教育,还有普通书籍期刊、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宣传广告牌、互联网等大众媒体上的评论;特殊的有设计竞赛、建筑评奖以及建筑展览等。建筑评论本质上是研究性的、带有导向性的建筑理论,是建筑文化整体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建筑评论的积极作用

建筑评论促成新的建筑风格,探索建筑发展的新趋势,有效推动建筑理论的研究,同时反映建筑及其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建筑繁荣正有赖于这样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历史的比较分析。

作为建筑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实践有着指导意义,它能对建筑创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产生引导作用,有助于增强建筑师的创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建筑创作的优胜劣汰,也有利于全社会建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

建筑评论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对建筑作品作出恰当的评价,能引导群众培养正确的建筑观和较高的建筑鉴赏力,并促使建筑文化走向社会化,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三、我国建筑评论的现状

从过去对香山饭店的热烈评论到对国家大剧院的激烈争论中可以看到,我国的建筑评论活动在专业学术界和社会上日趋活跃,逐步受到重视。

在第三届“中国建筑传媒奖”中,包括两位高校青年学者在内的三人获“建筑评论奖”,这让很多青年学者看到了当今社会对从事建筑评论的认可,同时也显现大众媒体对建筑评论的巨大影响。

然而,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建筑评论体系,我国的建筑评论现状仍有不足:首先,整個评论的环境不是很宽松自由,评论人受到的制约很多;从评论主体看,中国建筑师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专业评论队伍建设有待充实,媒体评论的加入仍未见成熟的规模;评论的对象有局限性,论文和论著数量偏少,质量不高;评论以褒奖为多,批评为少……

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外型极具震撼力的建筑和一些明星建筑师往往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对建筑评论标准的冲击也造成很多建筑师们跟风模仿、过度追求形式和规模,其实应该反思这是否违背建筑价值观的主流。

四、思考建筑评论的新要求和发展趋势

提高建筑评论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地位,使建筑评论更好地发挥积极、健康的作用,就必须注重不断提高建筑评论的质量。高质量必然有高要求。

比起时装评论、体育评论、电影评论等,建筑评论相比之下涉及到艺术、技术、文化、经济等方面,更加复杂,因而对评论主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他们不仅要有建筑技术的视角,还要拓展人文、社会的视角。他们必须用科学又艺术的语言,将建筑作品的意义诠释到公众语境中,需要具有相当的理论及文化高度。建筑理论和建筑历史是评论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尤其是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融合古今中外文化的沿途建筑必定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建筑文化传承方面对建筑评论也提出了新要求。

评论内容要寓情于理、深入浅出,写作上要符合学术规范,并尽量与国际理论界接轨;将使用功能、文化艺术、建筑科学技术和建筑经济等要素综合起来;遵循客观规律性和科学性,把握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发展趋势,从现实的建筑创作实践中揭示出新观念、新理论,引导创作实践;合理协调不同维度的伦理道德问题,要引领客观、公正的舆论导向。同时,绝不能仅跟随设计者对建筑作品做总结归纳,而应运用创造性思维并充分发挥评论人的主观能动性。

建筑评论的传播应在保障建筑专业媒体的主导地位下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体。对媒体的选择不能过分单调,传播不同形式的建筑评论可以利用不同媒体各自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深度,更有效地发挥各个媒体的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增强建筑评论与受众的互动性。

前文提到的大众媒体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拓展了建筑评论可以发挥作用的各个部分,也带来了一些不同价值标准的混乱。多元化的社会使得建筑评论的标准也不能单一固化,但都应归于主流的价值观,应该关注的是公众的需求。

“坚固、适用”等要求主要是从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角度提出的,这往往和建筑的施工质量、材料选择等密切相关。在精神需求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是否符合某种西方“先进”理论来评价建筑作品的优劣,而应结合国情具体分析其精神效果。在审美需求方面,建筑评论中专业审美需要建立在了解公众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新时期,现代美学、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建筑质量的完美融合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标准融入建筑美学标准中。

在建筑评论中,视角不能局限于建筑的形式与功能,而应该在更大范围的社会因素中,考虑建筑对受众心理的需求与影响效果。评论前应注意考察评论客体产生发展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条件,有必要时还应进行社会调查,广泛搜集掌握建筑使用者和各界社会公众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在建筑评论领域,网络自由评论已经显示出它的优势。(1)它打破了建筑专业和公众的界限,任何关注建筑及其文化的人都可以自由地参与其中;匿名评论淡化了我国评论传统中的自保和权威意识,评论者能更直接地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对世界各地建筑事件传播快、信息量大;通过网络的多媒体形式,涉及作品的图片、图纸、影像等资料都能便捷地获取,便于受众快速形成完整的认知,在当今快餐文化盛行之下无疑吸纳更多的受众……这些都是原有的评论形式无法比拟的。(2)我国建筑业在网络媒体平台发展前景广阔,已有很多建筑学专业的青年学生和建筑师投入到网络媒体交流之中,知名的有ABBS建筑论坛等。很多非建筑专业的网站上也时常出现建筑问题的相关讨论,极大丰富了公众接触建筑评论的途径。有些建筑师喜好在网络的博客、微博、空间中发表建筑评论,也是有待于积极尝试和坚持不懈的发展方向,希望他们笔耕不辍。(3)网络媒体传播是双刃剑,由于发帖或留言可以匿名,这就给一些素质低、素养差的人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可乘之机,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网络建筑评论方兴未艾,特别需要有经验的评论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优秀的建筑评论应善于把握时代主旋律,如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观等。评论人还可以广泛地结合经济地理学家、人口学家以及生态学家的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如地理信息系统等科学分析手段,对当今的人居环境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价,跟上时代的脚步,使建筑评论内容更广阔、更科学,更加适应当今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未来,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建筑评论中来,根据自身背景和视角确定建筑评论的方向,有序推动我国建筑评论的发展,构建多元的社会建筑评论体系。希望评论家们能关注生活的各个层面,关心普通人使用的普通建筑,也关心青年建筑师及其成长。

作者:郭璐

第三篇:评论互动场(九)怎样认识和发展新闻评论

[摘要]对新闻评论的三层面功能和怎样促进新闻评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媒体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思想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要精心打造评论,扩大评论队伍,提高评论素质,扩充评论版面或时间,改革评论生产方式等等,这已经成为媒体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新闻事实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继2014年12月在华中科技大学举办“评论互动场”武汉专场后,不少新闻院校纷纷来电或发邮件表示愿意与我们共同合作举办“评论互动场”活动,一起推动中国新闻评论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为此,本刊与广西钦州学院共同举办的“评论互动场”钦州专场4月18日在广西钦州举行。本期“评论互动场”除了刊登赵振字教授的演讲稿之外,还摘取现场互动中的部分问答,以飨读者。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信息网络系统化的今天,传统“新闻”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新闻已经不是以前说的仅仅是对事实的“报道”,而是对正在、新近发生或发现有价值事实及意义的“信息传播”。它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和新兴媒体,运用对事实过程的描述和对该事实性质判断、价值意义的评论让大众更深切地感受和领悟该事实。也就是说,新闻的本意中就包括了具有描述性质的报道和具有解读性质的评论。人们接受信息,不仅需要及时了解该事实的发生过程,同时也想知道该事实发生的性质和意义。

媒体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思想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就要精心打造评论,扩大评论队伍,提高评论素质,扩充评论版面或时间,改革评论生产方式等等,这已经成为媒体新一轮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新闻评论的三层面功能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正在、将要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上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新闻评论的新功能十分必要。

1.从新闻学视野解读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传播的是一种观点信息。在新闻传播中,新闻评论和消息报道一起,向受众提供最新最快最多的观点新闻。它的对象是传播受众,它的作用是满足对象获取观点信息的欲望。

为什么近年来评论呈现一番昌盛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从经济上看,是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种考虑。第二,从管理体制上看,是满足公民自我实现需要的必然趋势。第三,从传播效果上看,是扩大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在媒介市场,谁有了话语权,谁就有了力量。而新闻评论的强度和水平是增强这一力量的重要因素。

2.从社会发展视野解读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在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新闻评论是公民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直接方式,它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特别是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它的对象是社会公民,它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更好更有效地参与和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第一,提供讲坛,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第二,提供平台,为建构公共领域创造条件;第三,构建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建设和谐社会。

2009年4月13日,新华社发表了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行动计划》在第二部分“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保障”中提出“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新闻、出版事业,畅通各种渠道,保障公民的表达权利。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合法权利的制度保障,维护新闻机构、采编人员和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保障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批评权、评论权、发表权。”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评论权”,“评论权”不仅仅是记者的权利,同时也是广大民众的权利。

3.从认识论视野解读新闻评论

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升为理性认识。在人们认识的过程中,新闻评论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理性认识的一种反映,它与感性认识结伴而行。它的对象是普通的人,它的作用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性的深刻把握世界,处理好主体人与客观世界(包括人、自然、社会)的关系。

从认识论的高度来阐释新闻评论,能更好地把握新闻评论的本质。第一,新闻评论源于感性认识:第二,新闻评论是一种理性意见的表达:第三,新闻评论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为什么近年来评论呈现一番昌盛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有三:第一,从经济上看,是增强媒体竞争力的一种考虑。第二,从管理体制上看,是满足公民自我实现需要的必然趋势。第三,从传播效果上看,是扩大媒体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

联合国报告:“负责管理交流工具的人应该鼓励他们的读者、听众和观众在信息传播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办法是拨出更多的报纸篇幅和更多的广播时间,供公众或有组织的社会集团的个别成员发表意见和看法。”(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委员会)。

列宁:“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评论的目的,要在科学、民主、独立的前提下,提倡宽容,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谐和发展。

二、怎样促进新闻评论事业健康繁荣发展

1.在评论内容和组织方面

将即时评论与深思熟虑结合起来;将民众参与与专家阐释结合起来;将针砭时弊与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将自由来稿与编辑策划结合起来。

2.在评论生产方式方面

提倡和实施评论记者工作机制:

第一,信息传播的快捷性要求媒体不仅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同时也要求在第一时间发表对这个事实的判断和评价。评论记者可同时承担这一重任,加快评论的传播时效。

第二,评论必须依赖于事实,评论记者到事实的源头采访调查,可以更全面更真实地把握事实,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和揭示事实的本质,写出好评论。

第三,将新闻事实和新闻评论融为一体,有利于培养记者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作风和提高他们的理论和思辨素质,这对于提高整个记者素质,确保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是大有好处的。建立这样的工作机制,对于贯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第四,在采访中完成评论,突出本媒体的地方特色。

“评论互动场”现场问答

学院南宏宇:赵老师您好,刚刚您讲到对新闻评论的不同观点需要宽容,我就想到了亨德里克-房龙写的《宽容》,和您的观点不谋而合!您在报告中讲到了对和谐的理解,讲到了公民和老百姓的不同,讲到了“代”与“届”的差别,可以看到,就像那个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例子,语言的信息结构对新闻评论的受众产生了信息接受的潜意识引导,那么现在我们在对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对评论的语言再进行评论呢?谢谢!

赵振宇:新闻评论是一个信息密度较高、语言“凝练”的文本,这与他的论证性相关,也与语言的抽象度较高相关,还与他追求的表达效率相关。但是,凝练到什么程度?是不是密度越大越好?这就不仅考虑到表达的一方,还要考虑到接受一方。传播学中的“信息冗余”理论,对于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有所启发。如,人民日报“给力”效应。

13级学生蒙汝荣:赵教授,您好!我想问您,当我们写评论的时候,遇到想表达的内容与现实矛盾的时候,该怎么办?另外,我们大学生在写这种校园评论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请您给点建议,谢谢!

赵振宇:我们在写评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事实,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是正确的时候,就要敢于表达出来,但是,要注意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多了解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另外,我很支持你们写校园评论,在写校园评论的时候要立足学校,平时要多关注校园热点。新闻评论也要讲好故事,就是把评论赖以存在的事实讲清楚讲明白,让它起到“事实胜于雄辩”的作用,我们的校园评论也是如此。

新闻本科13级林力:您刚才提到“评论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这种思维方式?

赵振字:要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新闻采写和新闻评论虽然分开写,但是我们在练习、实践的时候应该把消息和评论杂糅在一起。平时也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认真阅读新闻评论。

钦州日报社副总编田时胜:赵教授,您好!听了您的报告,我受到很大启发,现有两个问题向您请教:一是本地报纸评论如何做出特色?二是事实真相尚未完全得到披露时,如何发声?

赵振宇: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勇于发声,敢于发声。面对本地重大新闻一定做好做透,吃干榨净,不留余地。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报道素材。自然风光、历史人物、人情世故、风物特产、人文古迹之类,都是得天独厚的资源,是这个地方独有的,在读者身边,与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个问题是尊重事实,根据官方已经发布的权威信息进行评论。要克制冲动,事实不清时不要仓促做出判断,有时保持沉默也是一种理性,要有等待事实的耐心。当然,从常识的角度做出推理,对事件本身相关疑点进行剖析与解读也是一种较为稳妥的做法。作为本地媒体应该发声,如果事实不是非常清楚,面对外界传闻,你也可多几种“假如”,最后看看你能猜中几个。

文传院新闻教研室主任杨先情:媒体需求大量的新闻评论人才,关于这一点,高校也有同样的共识。作为新闻评论人才输出地之一,像我们这种地方高校,如何进行新闻评论人才的培养?

赵振宇: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育安排和课程设置上,既注重理论讲授,又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和媒体的合作,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媒体人员不定期地进校授课,现身说法,补充和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形成新闻传播院校和业界人士的良性互动。

作者:赵振宇

上一篇:银行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英语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