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赏析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中国画赏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从建筑系馆空间构成和组织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研究建筑系馆的基本特征,简要介绍了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历程,并以同济大学为例,分析了同济大学建筑系馆的特点,最后对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第一篇:中国画赏析论文范文

中国当代舞蹈作品的多视角赏析

摘 要: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一档名为《舞蹈风暴》的全新舞蹈综艺节目,节目一经播出,在舞蹈界便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电视节目的方式,让亿万电视观众认识舞蹈、了解舞蹈,走近了舞蹈这种小众化艺术形式。同时,节目中的舞者均为该舞种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们全情投入的表演也使更多观众提高了对舞蹈的审美要求和价值追求。本文从舞种融合趋势、舞蹈内涵表达、舞蹈素材运用等多个方面分析《舞蹈风暴》中作品的艺术特色,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对当代舞蹈发展和传播的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舞蹈风暴》;舞蹈赏析;当代舞蹈;艺术特色

2019年10月,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具有“顶尖意义”的电视舞蹈综艺《舞蹈风暴》。节目一经播出就在万千舞蹈从业者及众多舞蹈爱好者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一次次成为社会和网络的热点话题。节目也于12月荣获“TV地标”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型调研榜单省级卫视年度创新影响力节目,收视率不断攀升。

不难看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传统的舞蹈教育模式是以职业化、学院派为主要特点的,与大众化的思维方向、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距离。《舞蹈风暴》的出现迎合并满足了中国舞蹈理念的普及诉求。多样的舞蹈形式、极具观赏性的作品、良好视觉影像的呈现大大提高了节目的传播速度、扩大了节目的传播范围,使参与舞蹈艺术作品欣赏的观众比例逐渐增加,有力地转变了在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舞蹈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内涵重视不足的情况。

除了对观众产生影响外,节目还对专业舞者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节目为许多有梦想的年轻舞者和编导提供了一个创造和展示自我艺术修为的平台,也为中国舞蹈新力量树立了顶尖意义的标杆。[1]节目中各个舞蹈的审美意蕴和作品内涵,对于中国当代舞蹈的发展无疑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分析其中舞蹈作品的艺术特色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1 跨舞种的融合创新倾向

舞种丰富是该节目的一大特点。同时,众多节目都融合了多种舞蹈风格或特色。选手中无论是舞蹈演员还是舞蹈编导,都不止步于自己擅长领域的展示和舞蹈技术技巧的炫耀,而是在探索更有思想深度的编舞方式、尝试跨舞种的表演融合,并通过寻找相对异舞种的训练体系和表达方式,期待为本舞种的训练带来启发和反思。

舞者罗天,彝族人,将民族风格与当代舞相结合,完成了一支令人震撼的《彝山之子》。罗天凭借自己极具优势的身体条件,自由地处理动作的收放、开合、动静等,极致地表现了当代舞蹈美学与民族魅力的融合、碰撞。这也是罗天创造的彝族索玛花的当代新舞台表现手段。

在《舞蹈风暴》中,我们看到编导运用敦煌舞素材和街舞形式的完美结合,看到用中国胶州秧歌素材演绎西方芭蕾的创意,也看到了火热拉丁的古典柔情。这些作品既不失本体舞种的各项既定标准,又由于新素材的加入而賦予了作品独特的风格特性。中西结合,古今交融,展现了编导将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结合起来,探索跨舞种融合的创新趋势。

正如滕爱民老师所说:“要打破惯性思维,其中创新的概念不是‘怪’,而是从其根源繁衍。民族民间舞几十年、几百年的文化形成的动律、形态,是‘魂’。而如何用它的魂加上自己的认知和表达,那就是当代舞形式。”如此看来,跨舞种的融合创新倾向的确是值得探索的新发展趋向。

2 尝试描述和折射社会现象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途径,也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而舞蹈艺术更是以抒情为主要特征,当人们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时,舞蹈便可以作为传达载体,描述和折射各种社会现象。[2]也正是出于表达和交流情感的目的,舞蹈才被我们的社会所需要。在参加舞蹈活动或欣赏舞蹈作品时,感受到其反映的强烈情感和社会现象是舞蹈艺术与参与者或观众最直接的互动,更体现了舞蹈艺术娱人、育人的价值。因此,通过舞蹈艺术去追求强烈的情感表达,提升舞蹈创作背景的呈现效果也是人类在艺术活动中一直以来的诉求。《舞蹈风暴》中的众多编创者都在这方面努力。

在作品《好,听你说》中,舞者朱凤伟和胡沈员通过细致的动作表现来刻画生活场景,舞者沉浸、投入的演绎,让观赏者在艺术的交融交织中体会到沟通是可以融化人心隔阂的力量。该作品实际上是教育我们应该把握好自我表达和倾听他人的“度”,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予父母、手足、爱人以理解是我们正在不经意地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准则。

胡沈员通过作品《不易》向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致敬,用纠结难耐的心理活动构筑一场窒息的失落故事。醉者百般惆怅,舞者曲折跌宕,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也正是胡沈员的过人之处。细腻敏锐地感受人情冷暖,再用舞蹈作品的方式向世人娓娓倾诉。他又在《丛林法则》中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行了贴切表现,两位顶级编舞家用现代舞元素与饱满浓郁的情绪讲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人间丛林里,并鼓励我们在丛林法则下不断突破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

扬扬老师说:“把我们现代人的思想和文化,通过更多的角度融入到作品当中去诠释,是未来舞蹈发展的其中一个方向。”笔者十分赞同。将人类情感与舞蹈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舞蹈潜在的生命力和广泛的艺术价值。这意味着在未来,我们将欣赏到更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它们接近当代人的情感状态,也反映和折射出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

3 传统素材的当代演绎

随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舞者专业素养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舞蹈从业者注意并认识到中国舞的丰富内涵。因此,越来越多的舞蹈编导以传统素材为出发点,探寻其与现代观众的共鸣点,力求既保持风格又创造特色。他们运用多种巧妙的编舞技法,对传统舞蹈语汇进行了表现力的延伸与拓展。

《舞蹈风暴》中的许多作品通过构建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来释放创作者生活中的情感信息。他们在每个细节之处都以微妙而细腻的方式处理舞蹈肢体技巧,从开场第一个造型开始,作品的表达形象就逐渐显现、交织并融合,形成了作品表演的整体意义,突出了独立思考的创作主体,以及他们对广泛的中国舞蹈语汇的表达欲望,从而更好地演绎传统素材。

作品《生生不息》中,舞者常宏基运用蒙古族舞蹈元素,伴随着JAHA乐队腾格尔的蒙古乐曲在一次次腾空飞跃中,诠释都市人对孤独的当代理解。[3]我们为此享受其中。当魏伸洲用头顶大礼帽、脚踩大头皮鞋、鼻下一撮络腮胡的形象出场时,一场由舞蹈演绎出的《摩登时代》已经跃然舞台,魏伸洲打破以往唯美翩跹的舞风,通过当代舞作品《无稽之谈》,用经典的舞步与动作在种种窘境中引领观众回顾了一场“卓别林的意向世界”。

舞蹈编导们从各自不同的专业学习背景和艺术实践经验出发,通过整合和创新,然后根据时代的审美情趣来塑造艺术形象,并融当代情怀到其中以展现时代氛围。进一步将传统的文化精神和艺术符号转换、融合到当代的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中,充分印证了舞蹈艺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具备感动并影响人的力量。

4 结语

《舞蹈风暴》中一个个精彩作品的呈现充满感染力和影响力,使社会大众具备了舞蹈审美意识,形成了舞蹈美学概念,使我们舞蹈面向的观众成了艺术思维敏锐、审美观念强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观众。这是舞蹈普及教育意识的觉醒,也就是说,通过面向每一个普通人的舞蹈教育,使社会大众树立起强烈的美感意识,成为思想更加豐富、精神世界更加全面的人。

在欣喜节目良好效果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当代舞蹈整体发展还很不平衡的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作品的创作意图不清晰,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较为普遍;作品存在核心思想不集中,拼凑、整合的创作现象;忽视肢体科学运动,创作者的呈现与观众的接收难以协调统一,等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舞蹈作品艺术表现水平的整体提升。

《舞蹈风暴》的出现让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欣赏水平的提升而不断改变的当代舞蹈作品会越来越好。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所说:“物理的真理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相信舞蹈的发展规律亦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代舞蹈作品的发展也将被超越和重新定义。

参考文献:

[1] 郑伟伟.中国当代现实题材舞蹈作品创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殷志强.刍议如何让舞蹈作品更贴近当代人的情感状态[D].福建师范大学,2017.

[3] 温迪·佩荣,刘青弋.当代舞蹈的趋势[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9(03):74-76+96.

作者简介:熊晴怡(1995—),女,湖南常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舞蹈)。

作者:熊晴怡

第二篇:当代中国建筑系馆赏析

摘要本文从建筑系馆空间构成和组织以及环境氛围的营造,研究建筑系馆的基本特征,简要介绍了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历程,并以同济大学为例,分析了同济大学建筑系馆的特点,最后对中国建筑系馆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系馆 教育理念 空间

作为培养建筑设计人才的建筑学院,其系馆的建筑不仅承担着影响学校建筑风貌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使建筑学子受陶冶的环境,因此建筑系馆的设计意义重大。

一 建筑系馆的本体特征

建筑系馆作为建筑范畴中的一种,会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设计理念、技术手段以及国际流行趋势的影响。建筑系馆的本体是指其基本功能组成,即功能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功能空间包括教学空间、管理空间、科研空间三部分;公共空间包括节点空间和交通空间两部分。在如今的设计中,公共空间也越来越多扮演着交流空间的作用。

“凿户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老子的话常被用来定义空间。赖特说:“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现代主义建筑理论认为:功能表现为内容,空间表现为形式,二者联系不可分割。不同的功能将产生不同的空间形式,而不同的功能组合也会导致不同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组织方式。

现代空间观念主要将“空间”分为由实体界定的客观实在的物质空间,以及被人感知的认知空间(心理空间)两个层面。建筑系馆的使用主体是这里的学生和教师。空间环境与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互相的,一方面师生们的需求决定了空间环境,而另一方面,它对于学生的成长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筑系馆的空间主要分为功能空间和交流空间。一方面,公共空间将基本功能空间进行了划分与联系,使其成为完整的空间体系,公共空间所形成的具有渗透和引导性的空间特质,将空间的主角“人”引导入功能空间,它体现了建筑内部功能空间的组织关系;另一方面,功能空间也是界定公共空间的要素,限定其空间形态和功能。

二 当代中国的建筑系馆研究

从20世纪初,中国的建筑教育的起步阶段是实行巴黎美术学院派的教学体制,此时的中国建筑流行的是西洋古典式与中国大屋顶结合的形式,因此像中大院的建筑系馆是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的产物。

进入40年代,包豪斯重视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教育思想的传入,使同济大学开始了探索包豪斯教育体制的征程。文远楼就是他们反对巴黎美术学院派教育的实例,它在建筑馆的发展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1952年,我国院系调整与学习苏联浪潮的影响下,中断了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建立了学院派的统一模式,直到80年代中国建筑教育才回到了正轨。但是由于与西方世界几十年的差距,让中国建筑教育界的学者无从学起,每个学校开始自己探索发展的道路。同济又回到了包豪斯的教育理念中,开始循序渐进地发展。同济的文远楼与C楼很好的继承与延续了文远楼的精髓,它们的继承关系也符合西方建筑馆发展的规律:向心空间的中心分解—均质空间的探索。而其他学校的建筑教育都是在学院派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的,深圳大学建筑与土木馆是新时期建筑馆的典范,它成功地突破了学院派的束缚,向中国新现代建筑迈出了第一步。

三 同济大学文远楼、明成楼与C楼赏析

1 文远楼

文远楼修建于1954年,三层框架结构建筑,由26岁的青年建筑师黄毓麟和哈雄文合作设计。文远楼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也是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的包豪斯教育理念的物化。从平面布局到立面处理,从空间组织到结构形式,都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观念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末,文远楼被载入《世界建筑史》,全国仅有37座建筑获此殊荣。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文远楼的整体方案从平面布局到整体形态塑造,完全是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经典体现。非对称的功能平面原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平面按功能灵活布置,立面为不对称设计。大空间位于两端,中间为教室、办公等小空间。靠近入口处为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在主立面上开窗,直接反映教室地面起坡情况。外部体量组合灵活,体量的纵横虚实处理得当。以大面积的玻璃窗来显示无承重墙的框架结构,用简洁平整的立面来突出玻璃、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特点等等。几何长方体的组合叠加,暗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三围反透视的体量,使建筑不再有古典建筑的对称里面,取而代之的是丰富的体量与空间的塑造。

(2)内部空间简洁——内廊式布局

文远楼建筑内部流线简洁流畅,走廊、楼梯宽阔,并在细节处施以装饰。建筑内部由中间的走廊串连起各功能空间,是典型的现代主义建筑做法。

(3)简洁又不失传统特色的装饰

通风孔的图案取自中国的勾片栏杆,壁柱顶端的纹饰如传统云纹,反复使用的小方块母题,像中国传统建筑的榫头。它不单纯是一座现代主义建筑,也积极探索了如何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问题。

2 明成楼

名称楼建于1985年,主要由戴复东设计。明成楼体量雄浑,外面饰有废铁屑与陶土烧制成的深红色面砖,也被大家称之为红楼。

(1)不对称的体量设计

平面看上去基本对称,但由于主入口并不是对称放置的,造成了空间中心的偏移。依据不同的内容及活动进行组织布局。以进厅为主核心,东面是三层教师行政用房,围绕着一个次核心——多功能厅布置办公用房;西面是两体段四层教室及教学辅助用房,两体段中间底层为图书馆,二层为中庭,中庭西部为阶梯教室兼会场。形体上高低错落,变化有致。

(2)丰富的室内空间营造三个围合的内院

明成楼的图案是围合式主题的平面布置基础上的变异。中心消遣的建筑体量是明成楼的突破。建筑的平面由于地形的限制,布置成了三个围合的空间,中间是进入门厅后围合的露天内院;西边是教室、图书馆和报告厅围合成通高的钟庭;东边是周边布局设计的办公区,在一层围合成一个展览空间,屋顶开启天窗。三个围合的空间处理手法截然不同,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使得室内空间非常丰富。明成楼在空间格局上形成在建筑长向的序列空间,但建筑师却把交通流线垂直于序列空间设置,有意打破建筑的空间序列。

在功能上建筑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教学区,另一个是办公区,由两个围合庭院组成。互相呼应的围合空间在体量上的对比以及空间标高的不同,导致了平面中心对称性的消解。这种手法与鲁道夫设计的建筑系馆非常相似。三维反透视的手法运用在了入口空间的处理。与文远楼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入口空间的中心偏离,由于有体量高矮的对比,形成了非对称的透视效果,使入口给人以侧面进入的感觉。

(3)设计别致的楼梯

垂直交通联系的元件——楼梯从主体中分离出来,使其可通达屋面,做成整体体块的装饰件,这一点在C楼的设计中有所延续,只是明成楼的楼梯在端部采用了1/4圆处理,显得与众不同。

(4)寓意深远的“钟庭”

图书馆屋顶上的大台阶是整个学院的核心,可以用作各种用途、方式和规格的交流,并有一个寓意“兼收并蓄”的名字:“钟庭”,以示“大同”。

明成楼浑厚的体积感加上深色的面砖,让人看了就会联想到柯布的昌迪加尔的粗野主义的手法,在入口大厅屋顶设计,也会让人联想到朗香教堂的蜷曲屋顶。

3 C楼

C楼总建筑面积为9672平方米,由青年建筑师张斌、周蔚设计,主要为教研、展览之用,内部也有咖啡厅、书店和设计院。它偏在校园一角,在二楼与明成楼相连,前面有一个下沉广场,主入口通过一个拱桥进入。

(1)空间分化的组织逻辑——“三明治”式的摩登造型

作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布满南侧三至七层的所有楼面,是一个静态匀质系统,只有阳台和窗户的组合,才产生稍许凸凹变化。中间是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连廊北侧是一个动态穿插的复杂系统:导师工作/机动工作单元、楼梯/服务单元被作为两个大小、质感、构成各不相同的异质单元“接插”在不同的高度上;之间被三个流动的叠加虚空所包裹,(地下室和三层的室内休闲中庭,以及室外的屋顶景观花园)。

(2)光线成为建筑的主导——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

C楼的核心是居中贯穿东西的连廊系统,它是一个多孔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部贯穿所有工作楼面的直跑楼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贯通的光井,充足的有些肆意的天光和连续弥漫的空间,使它成为所有师生的交往场所——一个充满不连续情节的随机空间,它容纳了所有的可能性。

(3)丰富的公共交流空间——中庭

北侧连续叠加的室内下沉榕树园、三层的竹园及屋顶室外桦树园,丰富了内部空间,同时虚实的套叠,使得建筑成为整个环境的过滤器,而且创造了充足的公共交流空间。

(4)形体表现弱于材质表现——夺人眼球的新颖材料

建筑材料的多元化也是C楼的特色之一,为了达到空间从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变化,建筑内部使用了大量的钢材与玻璃,支撑结构部分主要为清水素混凝土面,给人以工厂的冰冷感,暗示着这是一个生产建筑师的流水线。事实上在市场经济高度繁荣的今天,以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商业性质浓郁的中国现代风格,就是这样的流水线教育的产物。而各单元的外皮分别使用了透明平板玻璃、半透明U型玻璃,抛光不锈钢板等工业化材料。建筑师过于追求材料带来的空间的透明与半透明,使材料成了建筑的主角,而违背了密斯追求材料的纯粹性、突出空间的主题性的原则。

四 中国建筑系馆未来的展望

1 建筑系馆的大体量与群体化

建筑系馆趋向群体化符合中国的国情: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与建筑学专业相关学科的扩展,很多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增设了城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和工业艺术设计等学科。新建的建筑系馆将会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像“巨无霸”。由于建筑学自身就是游走于科技与艺术边缘的学科,对交叉学科的研究也会日益增多,加上教授工作室的增加,因此一幢建筑不能满足复杂的功能需求,导致了集群建筑的形成。同济大学已经有了3座建筑系馆,我国现有学校建筑系馆大多不够使用,当改造也难以维系、捉襟见肘的时候,建造新的建筑系馆已是大势所趋。

2 数字化教学空间的形成

数字多媒体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给学生带来便利。电脑的普及,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仅能用语言形式表达,甚至可以是多媒体的形式,因此中国今后建筑学教室里摆放的不是图板,而是电脑,这应该是一种发展趋势。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与发达,也会导致学生上课与教师的分离,通过网络教学在国内外已经兴起。未来建筑系馆也许只是一座“空中楼阁”,存在于数字世界中。

3 多元化、差异化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在国外接受建筑教育。这些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建筑师回到国内,就会将国外所学的新知识、新的设计手法应用于建筑实践中。同济大学C楼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建筑系馆的设计呈现着与本校建筑教育传统分离的特征。当今社会也越来越崇尚个人价值的实现,求新求异,因此未来中国的建筑系馆设计将会越来越带有建筑师本人的烙印,成为建筑师个人的作品。

五 结论

随着建筑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空间——建筑系馆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由于建筑系馆直接影响着建筑教学思想的贯彻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影响着学生对建筑的最初体验和认识,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目前国内对建筑系馆的研究还不够广泛,国外建筑系馆的资料也不多,设计总体跟不上时代发展,有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过大家对这一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有些高校为配合本校建筑系馆的修建,己经开始了对建筑系馆进行系统的研究。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自我价值的宣扬,未来的建筑系馆可能会更多打上建筑师本人的烙印,会出现千变万化的形式,但其教书育人的本质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 胡绍学:《中西当代建筑教育比较——兼论我国建筑教育改革问题》,《建筑学报》,1994年第4期。

[2] 戴复东:《交流·自然·阳刚·文化·品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馆建筑创作散记》,《时代建筑》,1998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杭安利,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潘斌,男,1986—,浙江淳安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学。

作者:杭安利 潘 斌

第三篇: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为背景的高考题赏析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古代文化符号。2017年,太极图出现在高考数学题中,让人眼前一亮,自豪感倍增。

毋庸置疑,在高考试题中渗透数学文化,可以适当引导中学数学教学,使得更多的教师关注数学文化,研究数学文化,将知识的本质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数学文化的熏陶,可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养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十项基本理念之一,强调数学文化是贯穿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要求把数学文化渗透到每个模块或专题的学习中。

多年以来,无论是各省市高考自主命题的地方卷还是新课标全国卷,均出现了以数学文化为背景的试题,成为新课改理念下高考改革和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逐渐形成了“依托数学史料,嵌入数学名题,彰显数学文化”高考数学命题特色和亮点。

本文选取部分有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背景的高考试题进行剖析,为广大中学数学教师更合理地利用教材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提供参考。

1.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为命题背景

数学名著是命制优秀考题的好素材,一般是从名著中选取一段相关的数学材料,在突出所要考查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1(2015年高考全国卷I)《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2,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

背景分析本题依托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考查圓锥体积公式。题目属于生活生产中谷物储存问题,源于《九章算术》第五章“商功”,结合立体几何中的基础知识进行设问,强化了数学文化的传承和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试题插图的创新是本题的一个亮点,一是增强了数学问题的生活化,使数学的应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二是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探索了高考数学试题插图的新形式,给出了如何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的范例。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比如2015年的全国高考卷II,2011年、2012年的湖北高考卷等。另外,《算数书》《数书九章》等名著都曾出现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值得老师们关注。

2.以中国古代数学猜想为命题背景

数学猜想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也是人类理性中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数学猜想是命制考题的极好素材,它包含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背景分析祖暅,字景烁,祖冲之之子,南北朝时期伟大的科学家。他继承刘徽和祖冲之的工作,解决了球体积的计算问题,与其父共著《缀术》。在天文学方面,曾测量日影长度,发现北极星与北天极不动处相差一度有余,纠正了北极星就是北天极不动处的错误观点。主要著作有《漏刻经》一卷、《天文录》三十卷(均已失传)。祖暅在数学上的突出贡献是,他在实践的基础上,于5世纪末提出体积计算原理(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是高,“幂”是面积。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截得两几何体的截面积恒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祖暅提出上面的原理,要比其他国家的数学家早一千多年,在欧洲直到17世纪才有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提出上述结论。

3.以中国古代数学定理为命题背景

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数学成果是数学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数学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他们满腔热情地为数学大厦贡献毕生精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史就是数学家的历史,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正是数学精神。以数学家的定理为背景命制考题,正是对创新精神、数学精神的一种传承。

例3(1979年高考全国卷)叙述并证明勾股定理。

据悉,此题为数学家潘承洞教授所出。当年的得分率非常低,被人戏称为“百里挑一”。

4.以中国古代数学名题为命题背景

数学名题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一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具有非凡的魅力。它常常蕴含深刻的数学内容、经典的数学方法或与一些数学大师相关联。经验表明,数学名题是可以持续地开采出高考题的一脉富矿。

例4(2007年高考湖南卷理科)将杨辉三角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如图4所示的0-1三角数表。从上往下数,第1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1行,第2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3行,…,第n次全行的数都为1的是第____行;第61行中1的个数是____。

背景分析显然本题3个小题都有杨辉三角的背景。杨辉三角是特殊的数阵。本题以杨辉三角为载体,变化出不同的数阵,别具特色,考查考生的观察、归纳、猜想的能力和用等价转化思想解题。杨辉是我国南宋末年的一位杰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杨辉三角是杨辉的一大重要研究成果,它的许多性质与组合数的性质有关,杨辉三角中蕴含了许多优美的规律。高中生对这些大数学家及成果应当有所了解。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试题命制的中国古代数学文化背景。高考中编制的数学试题,除了要实现能力考查的要求以外,还应注重对数学文化的渗透,特别是对中国古代传统优秀文化的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这是新时期数学学科内容与能力改革考查的目标之一。数学文化是数学学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国古代数学里有大量的实际问题,可以结合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算法等内容,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改变设问方式、选取适合的知识内容等渗透数学文化。这些问题既注重体现理性思维的本质内涵,也体现了应用性的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在高考中的浸润,需要广大教师用心感悟,仔细品味。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创新应用导向的小课题研究”(课题编号:XJK016BZXX044)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

作者:石向阳

上一篇:科技与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化学与人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