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育参考资料

2023-04-06

第一篇:信息技术教育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前沿资料

上海交大信安学院信息技术前沿讲座-信息社会的憧憬 信息社会的憧憬

未来学家阿尔文.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三部曲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三部曲的中心问题是“只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 1970,第一部《未来的冲击》:讨论变化的 过程,以及变化对人和组织产生的影响。 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 1980,第二部《第三次浪潮》:变化的方向。 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将进入 信息社会。 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 1990,第三部《力量的转移》:这里的“力 量”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是指Power。力量已经从最原始的肌肉的 力量,到后来的金钱的力量,转移到以知识为 基础的力量。信息和知识的掌握者将在组织中 越来越有权势。 信息社会

为什么会在今天提出信息化社会:计算机 和网络技术使人类在信息的获取、存储、 处理和传播的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 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 理论家的观点: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 存》—“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风 鼠标+水泥”;好的点子+硅谷+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险投资+上市+销售…再到下一轮循环…?? 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 政治家的实践: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 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1993年,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1998

年,

Infrastructure--NII);1998年, 数字地球。 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新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放松管制和更加灵活的金融体系” 数字鸿沟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 问题: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种“倍增器”,那么, 信息社会是否意味着更大的贫富差距???下面 列举的“鸿沟” 列举的“鸿沟”就是这种差距的具体体现: 全球鸿沟:发达社会和发展中社会之间在信息占 有和利用方面的差距。 社会鸿沟:在每个国家中,信息的富足者和信息 贫困者之间的差距。 民主鸿沟:使用和不使用数字资源去从事、动员 或参与公共生活的人们之间的差距。 语言鸿沟:互联网上英语主导的现实对民族传统 语言的威胁。 从“海洋帝国主义”到“数字帝国主义”? 海洋帝国主义” 数字帝国主义”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未来IT技术发展的趋势

过程和内容从物理的、静态的转化为数据的、 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移动的和虚拟的:通过虚拟化技术把IT设施变 成一个虚拟的资源池,即虚拟的单一资源。从 而改善经济性、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管理风险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和增强灵活性。——例如,用网格技术实现服 务、存储、网络和数据等的虚拟化。 简单化和适应性:简化系统,同时使系统更加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 SOA(面向服 适应发展的需要。——例如, SOA(面向服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务的体系结构)、Web服务、软件的重用、构 件技术等。 标准化:系统和网络互联的必需。涉及高层应 用、中间件、系统软件和计算资源等的互联标 准。

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什么? 概述

1.1. 定义与内涵

信息技术定义:

1)

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2)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3)

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1.2. 体系与外延

信息技术的体系包括四个基本层次:主体技术层次、应用技术层次、支撑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基础技术层次便是大树扎根的土壤;它的支撑技术层次便是大树发达旺盛的根系;它的主体技术层次是大树强劲的躯干;而它的应用技术层次则是大树的枝叶的花果。肥沃的土壤、发达的根系、粗壮的躯干,这一切都是造就繁茂的枝叶和丰满的花果的必要条件。

1.2.1. 基础技术

l

新材料技术

l

新能源技术

1.2.2. 支撑技术

l

机械技术

l

电子与微电子技术

l

激光技术

l

生物技术

1.2.3. 主体技术 l

感测技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长。感测技术包括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也包括遥感、遥测技术等。它使人们能更好地从外部世界获得各种有用的信息。

l

通信技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长。它的作用是传递、交换和分配信息,消除或克服空间上的限制,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

l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长。计算机技术(包括硬件和软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人们能更好地加工和再生的信息。

l

控制技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长。控制技术的作用是根据输入的指令(决策信息)对外部事物的运动状态实施干预,即信息施效。

1.2.4. 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科学研究、文化教育、商业贸易、医疗卫生、体育运动、文学艺术、行政管理、社会服务、家庭劳作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通信技术

2.1. 神经网络

2.2. 综合接入

2.3. 移动通信

2.4. 数字集群

2.5. 波分复用

2.6. IP通信

2.7. 广播电视

三、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3.1. 电子商务(Neugents)

3.2. 远程教学(Multiagents)

3.3. 网络终端(Information Agents)

四、信息安全技术

4.1. 传输保密技术

4.2. 身份验证技术

4.3. 防火墙技术

4.4. 安全协议

4.5. 安全策略

五、网络应用技术的新发展

5.1. 手机上网(WAP技术)

5.2. 无缝连结(Jini技术)

5.3. 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技术)

5.4. 网上信息获取(Push—Pull技术)(信息推送、拉取、结合)

六、计算机教育应用技术

6.1. 汉字及语音识别技术

6.2. 虚拟现实技术

6.3. 多重智能代理

6.4. 协作学习

七、软件技术

7.1. 系统软件

7.2. 支撑软件

7.3. 嵌入式软件

7.4. CAD软件

7.5. 网络管理支持软件

7.6. 金融领域应用软件

7.7. 地理信息系统(GIS)

7.8. GPS 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7.9.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PDM)

7.10. 教育软件

7.10.1. 实现大、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工具软件、平台软件、课件库

7.10.2. 计算机教育、辅助教育、课程学习、教育管理的应用软件

7.10.3. 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软件

7.10.4. 计算机远程教育软件

八、信息技术对校校通工程和远程教育工程的意义

第二篇:信息技术考试复习资料

1、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要注意一下三点:

一、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倡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理论为指导;

二、教育技术是以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

三、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饿效果和效益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关系:教育技术中所指的技术包括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这才是教育技术的真正内涵。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1)所属学科、研究对象、研究范畴不同;

(2)目标不同(3)内容体系不同。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信息技术培训的关系是: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基础,信息技术培训的下一步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意义与作用:1)、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2)、教育技术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新课程标准3)教育技术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2、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失忆布卢姆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复习资料

一、单选10题(10分)

二、名词解释5题(20分)

三、简答5题(40分)

四、论述题2题(30分)

名词解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试题库1.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也被定义为 信息技术P2:被定义为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 2.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 教育信息化P12:是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 3.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 教学结构P57: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这四个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4.学,学习者要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 抛锚式教学策略P68:强调真实情境中的教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5.观条件的综合。狭义上,主要指教学活动的场所、 教学环境P89: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各种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人际关系等。 6.资源是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资源,狭义上的信 信息化学习资源P117:广义上的信息化学习息化学习资源则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资源,是“经过选取、组织,使之有序化的,适合学习者发展自身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7.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 教学模式P139: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 8.科学的标准 教学评价,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P219: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活动,制定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9.价对象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档案袋是指由学 档案袋评价P250:是以档案袋为依据而对评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技能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10.些与人的智能有关的复杂功能 人工智能P262:就是机器(计算机)(如判断、图像识别、执行某理解、学习、规划和问题求解等)的能力。 11.移动网络,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 移动教育P273:也称移动学习,是依托无线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的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12.术等,它汇集了数字图像、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 虚拟现实技术P285:又称灵境技术、临近技技术、人工智能、人机接口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是对计算机技术的综合。 简答题:1.答: 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P13 化和多媒化。从教育属性看,特征是开放性,共享从技术属性看,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性,交互性与协作性。 2.答: (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容。1)基础设施与公用信息平台建设(P15 2)教育信息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3)教育资源建设(4)培养信息化人才(5)制定信息化政策 3.答: CAI技术与课程整合经历了哪些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主要利用计算机P31 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功能辅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某些重难点;CAL(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逐步从辅助教为主转向辅助学为主,也就是强调如何利用计算机成为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IITC(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概念已完全被“信息技术教育”概念取代。 4. 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法.P52 答:(1)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2)围绕新型教学结构来进行整合(3)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方法(4)建设丰富而优质的学科教学资源(5)创建能实现实新型教学结构的各学科教学模式 5.答: (“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的特点。1)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P60 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2)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形象化教学工具,也可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协作交流工具;(4)教材不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 6.答: (建构主义的策略观。1)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P67 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2)抛锚式教学:是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教学策略,又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3)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7.答: (多元智能理论的要点。1)每个人同时拥有多种智能,⑵大多数人是P83 有可能将任何一种智能发展到令人满意的水平,⑶多种智能之间通常以复杂的方式共同起作用,⑷每一种智能类别存大多种表现形式,⑸存在其他智能的可能性。 8.答: (“学教并重”教学设计。1)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灵活P100 选择“发现式”或“传递-接授”教学分支(2)在“传递-接受”教学过程中基本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3)在“发现式”教学过程中也可充分吸收“传递-接受”教学的长处(4)便于考虑情感因素(即动机)的影响。 9.答:⑴网上收集;⑵现有资源数字化①现有文档资 信息化资源的来源。P125 料整理录入计算机成为数字化文档资源,②现有录像带和录音带转为数字化视音频资源,③现有试题录入到试题库中;⑶购买商品化光盘资料;⑷组织人员按需开发。 10.答:⑴网络课程的分类:授课型和自主学习型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P129⑵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阶段:教学内容分析、原型设计、脚本编写、素材准备、课件开发、教学环境设计(教学素材与教学平台集成)、教学活动设计、试用与测试、评价和修改等。 基本要求:①网络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②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的特点;③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④网络课程文字说明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符号、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识点都要与相关的背景资料相连接。⑤对课程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11.答: ( 1影响教学模式选择的因素。)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模式P144 (2)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3)根据学习者的特征选择教学模式(4)根据教师的自身特点来选择教学模式 12.答:探究式教学模式包括:创设情境、启发思考、 探究式教学模式。P151 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五个环节。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高度概括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部分常规课堂教学都可采用此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标准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 13.答: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特征。1)评价地位发生变化(2)评价目的发生变化P225 (3)评价主体发生变化(4)评价观点发生变化(5)评价价值发生变化(6)评价方法发生变化(7)评价标准发生变化 14.答:⑴完整性和规范性:①教学目标阐述②学习者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P227 特征分析③教学策略选择与学习活动设计④教学资源和工具的设计⑤教学过程的设计⑥学习评价和反馈设计⑦总结和帮助;⑵可实施性:时间因素、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⑶创新性论述题: 1.现代信息技术究竟给教育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冲击?P29 答:“现代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引发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⑴教师的身份变化:①现代教师再也不是权威。②现代教师要不断地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新: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意识。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尤其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要求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具有教育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想。③教师要做好角色转换:“师可以不必如生”这句话在当今社会得到了最大体现;⑵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①内容: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会选择,学会变通,学会自我发展;②地点: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课堂再也不局限于学校教室里;③形式:网络教室打破了课堂的传统模式,它功能众多,操控灵活,可以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讨论学习,展示成果等,无疑与开创了教学形式的新局面;⑶信息技术赋于学生时代的气息:①更广阔的活动空间: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我们形容现在生活是:被分成了两部分。一半是网络生活,一半是现实生活,②更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开放性的社会环境,也有对其成长不利的因素。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使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易受影响 ,③更前卫的精神追求:思路开阔、富于创新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特点。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P84 答:⑴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元智能发展的活动平台:现代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能够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一种适应性、触发性、沉浸性和诱导性的学习氛围,是诱导、激发和强化多元智能发展的强效活动平台;⑵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发展提供/设计丰富的、基于活动的学习:多元智能的发展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情境中展开;⑶在课程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学生优势智能发展: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促进学习者多元智能发展的关键;⑷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工具,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①作为效能工具,②作为信息获取工具,③作为情境创设工具,④作为交流/通信工具,⑤作为认知工具,⑥作为评价工具 3.三种通用教学模式在具体运用中有哪些优缺点?形成一份分析报告。P215 接受式教学模式:也称为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的主要模式,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接

受式教学模式得到新生。接受式教学的思想主要来

源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该模式的实施流程为: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新的学习内容,正确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迁移、运用新学知识 主要优点:传授知识、技能的效率较高。主要缺点: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高度概括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部分常规课堂教学都可采用此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课程标准中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的达成。 优点:1)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辨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2)在教学组织上。突破了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辅之以分组教学和个别学习,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做到了因材施教;3)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以培养通才; 4)在教学内容上。有效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力求教材建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新潮流,及时吸收当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 5)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使用研究法、发现法等教学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实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缺点:首先,探究性教学难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面对全体学生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但探究性学习,由于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学生个性等等原因,是很难兼顾到每个学生,严重的甚至会锉削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用适得其反。其次,从目前来看,探究性教学还缺乏足够的支持条件。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探究性教学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小班化教学,需要更多的实验资金,需要社会家庭观念等等外部条件的支持。在中学,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学,在这些外部条件的限制下,是很难开展的。再次,探究性教学挑战性大,失败的可能性大,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有更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和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实验过程中,经历挫折,弯路甚至失败是在所难免的,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但教师一旦不能做出适当的引导,是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探究性教学由于其开放性,教学过程的驾驭是很困难的,给教师的教学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课堂组织不好,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达不到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当今教育评价体制下,探究性教学运用不好,开展不好,很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那探究性学习就成了罪恶性教学!这也是当前高中教育的一大困惑! 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在,通过对社会生活中某个真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操作上 包括以下五个环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信息、形成解决问题方案;并通过小组协作交流优化解决问题方案)、实施方案、评价总结(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自我总结、小组总结、教师总结)。4.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P239 答:对教学实施效果的评价可从教学结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效果,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 ⑴教学结构的转变:在“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的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很大的自主权,又能保证其学习不会发生质的偏离,能在适当的时候得到教师或专家,伙伴的指导。学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⑵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的出发点应该明确:是否从学生出发?是否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学生的需求,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具体来讲,包含以下方面:①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②积极的情感投入,成就感的获得胜利;③广泛的认知范围;④深层次的认知体验;⑤创新思维的培养;⑥学科知识的有效运用;⑦解决问题技能的训练;⑶教师教学方式和效果:①角色转换:在评价教师的课堂时,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的定位观念,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关注学生收集,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交流协作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关注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②教学设计的落实与调整。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有很强的将教学设计阶段的思路,方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落实的能力;同时还应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捕捉课堂中的灵感来灵活调整教学;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④教学组织。教师的调控能力必须到位,要协调好教师教和学生学,资源和教材,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媒体,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学生个性等各种复杂关系。

第四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自我鉴定参考

教师无疑是一个非常值得人尊敬的职业,除了本身要有着优秀的教育能力以外,还有和学生们打好交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五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1

一、学生分析:

本学年主要从事三、五、六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

三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学习上,学生间差距不大,差距体此刻学习习惯上,由于个别学生长期自由散漫,不听教师劝告,甚至教育。尤其是三年四班,学习习惯特差,一些学生不爱学习,并且好斗,经常打架,对学习成绩没有概念,无论优秀与不及格,都与他无关似的,对成绩能够说是不闻不问。

五年级发展较均衡,只是全班之后,班额更大了,不便于困难生的辅导。

六年级跟开学时预料的一样,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大,优生减少,差生增多,学生处在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在悄悄发生变化,出现了不爱学习、顽固、自心为是、贪玩等不良现象,尤其是我们这些“副科”,学生更是不以为然,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更难顺利进行。汲取了前一个六年级的经验,加强了与学生间的交流,本学期与六年级学生相处还比较愉快。

二、根据各年级情景调整教学资料和方法。

1、三年级本学期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排队、课前预习、听课认真、小组协作……。开学初,对学生进行网络室管理教育,选拔组长,了解学生,异质分组,注重学生鼠标正常操作、键盘指法的正确运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上机习惯,键盘录入字母速度较快。但对个别学生了解不够深入,师生间缺少交流,学生进取性高,但学习却上不来,还有甚者,根本不动手,懒得很。

2、由于本期网络室搬迁,耽误了一些教学时间,就对教学资料作了适当的删减,主要学习了word表格和邮件发送,期末考试资料就是每一位学生给我发一封邮件,学生经过邮件谈了自我在学习上的一些收获,以及对教师的完美祝愿,确实让我很感动,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唯一遗憾的是我没有一一回信,确实时间不够,每一天收邮件都要花很多时间。

3、六年级的教材重点放在ppt的确超级链接。要求学生完成三个幻灯片:世界上的四大河流、数学复习课件、古诗欣赏。根据完成情景给学生评定期末成绩。其中收集了一些优秀作品。

三、参与科研、教研。

参与了市级科研课题《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的策略研究》、省级科研课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组织本事的研究》的研究。另进取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学习,认真参与评课,用心领悟其他教师的优点,吸取对教学有帮忙的知识。

四、网络室的维护,为教学供给了硬件保障。

利用课余时间维护计算机的软硬件,保证了计算机的使用率到达100%,为学生供给了更多的上机操作机会。

在本期的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打算在下期的工作中,针对问题,逐一完善。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2

又是一学期的结束,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三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从教学上讲我主要做了这一些工作:

一、主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有:

1、认识计算机、鼠标使用操作。

2、画图中直线工具和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和文件的保存、图的复制与粘贴、曲线工具和填充工具。

3、认识键盘、抓键盘手指分工、字母的输入、单词输入。

4、初识智能abc、词组的输入、整句的输入方法。

5、用ie浏览网页、拨号上网。

6、用“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用ie浏览网页、从网上下载游戏、ie浏览器的使用技巧。

7、发送电子邮件、接收并回复电子邮件。

8、遵守网络礼貌公约、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二、主要采取的方法:

1、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虽然其中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学校有活动和教学时间冲突,有时停电等;但由于教学计划安排的比较好,所以并没有给工作带来影响,反而在必须程度上有利于教学工作的进行,使得很多理论知识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学生没有办法上机,缺少实践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异常加于重视解决。

2、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教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上好每节课对教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对于课堂上本事较强的学生,我额外教给他们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得他们知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在转差促优上,我也注意在教学中耐心细致的对他们进行示范操作,必要时还单独给他们开小灶,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5、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提高。除了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我;从行动上参加自考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6、开展竞技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本学期教学资料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掌握指法的击键方法。因为指法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又是枯燥的,所以有必要开展一些活动以维持学生学习的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经过这些活动,不仅仅使用枯燥无味的练习变成趣味的活动,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个个都想争着做个打字高手,从而使他们的本事得到了发展。另外,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打字小能手”比赛,经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竞技水平。

三、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打字速度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要求,导致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操作不够扎实,语文成绩偏差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也较困难;个别学生在电脑上课期间有吃零食的习惯,下学期必须能够严加管理教育引导;部分学生对网络游戏情有独钟,操作中也偷偷的打游戏,这些不好的行为教师必须要加以引导教育。

以上是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鉴定。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教学上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3

学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鉴定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小组互助、协作学习。

由于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方面存在着各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计算机有着深厚的兴趣,他们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很多,有的家庭有条件从小理解计算机教育,在操作技能方面水平很高,能够说是“小专家”,而有的学生在校外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在本学期只是第一次接触,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于是,在开始的时候,我将每一个班按每列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有4个人,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在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经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还能够互相帮忙,监督检查。水平相当的能一齐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忙,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教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我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经过实践证明,小组学习不仅仅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发展。

2、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我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资料,我进取制作课件,准备各种直观教学软件,搜集制作各优秀案例展示给学生。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每节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进取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本事。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学困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我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鉴定,不断提高。

三、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提高。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我。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4

回顾这一学期,本人任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进行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现鉴定如下: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所以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进取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经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我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鉴定,不断提高。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还分管阶梯教室、主控室等功能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教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所以我尽职尽责,坚持各功能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保证各功能室各种机器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同时,还在主任的领导下,进取完成文印工作。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提高。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我。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鉴定5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三、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经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资料。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提高,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我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材,查阅很多的书籍,虚心向同行请教,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计算机教室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所以在上机练习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忙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地团结互助地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现将自我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个鉴定。

引入图画,激发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对去年学的画图异常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画画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能够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画画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利用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在不断地学习中,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本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坚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进取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构成一个良性循环。每学习一课的资料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及时做鉴定,写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资料衔接,抓住重点。所以在课后要及时鉴定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仅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提高!

回顾这学期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而我又是新手,可是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也会出现不如人意的事,但我相信,经过我的努力在工作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开拓创新,必须能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

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本事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提高。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我。

4、利用各种方法,训练学生提高、集中注意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职责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以上就是我对本学期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鉴定。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自我鉴定

第五篇: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参考意见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劳动特点。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除必须完成本学科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网络教室维护、教学资源开发、计算机辅助学校管理等若干项工作,其任务繁重,工作量大,并长时间处在电子辐射环境条件下的超负荷工作状态。根据我国《劳动法》,建议教育部门、学校要给予信息技术教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一、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及满工作量

1、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施、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2、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知识更新周期短、技术形态变化快等特点,信息技术教师经常处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等更新换代的状态下工作,建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满工作量为12课时。

二、承担其他任务的工作量

信息技术教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如果在本校还承担其他工作,其工作量应累计到总工作量中去,建议如下:

1、校园网、网络设备和学校办公用计算机等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每周可计算2-4个课时的工作量。

2、校园网的开发、升级、信息更新等,每周可计算2-5个课时工作量。

3、教学用机房的日常维护工作,每间机房每周计算6-8个课时工作量。

4、学校计划内的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辅导,每培训一课时折算为1-3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5、独立承担学校活动的新闻及图片上网,每周可计算3-5个课时工作量。

6、本校大型活动、示范课拍摄、制作、视频广播、刻录等,按每操作一课时折算为2-4课时工作量,期末时再将总教学课时数除以教学周数换算成教学工作量。 注:计算工作量在参考范围内的取值,由工作效果决定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四、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工作量标准 (一)学校实验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省重点高中24个班以下(含24个班)的平均6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9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2.普通高中28个班以下的平均7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8个班以上超过28个班部分平均10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3.乡镇初中24个班以下的平均9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12个班增配1名专职实验员。

4.城镇小学及乡镇完小按平均18个班配备1名专职实验员。

5.初级小学由1名自然(科学)教师担任仪器管理员,计算0.1-0.2个工作量。 (二)学校电教人员和网管人员总工作量标准:

1、凡装备了校园网和“班班通”设施、各项电教条件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及资源库的学校平均9-11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2、凡装备了校园网、各项电教条件较好,并建立学校网站和资源库的学校,24个班以下的平均14个班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24个班以上的超过24个班部分平均20个班增配专职电教、网管员1名。

3、具备计算机教室、多媒体中心电教室、“二

(三)机一幕”到班等电教条件,并建有学校网站的学校,18个班以下的平均18个班配1名专职电教、网管人员,18个班以上的超过18个班部分平均24个班增配1名专职电教、网管员。

4、具备多媒体中心电教室或计算机教室,且“两

(三)机一幕”到班条件的学校平均24个教学班配1名专职电教员。

上述专职实验员、电教员、网管员的“专职”是指1个满工作量,即从事实验室、电教和网络管理等有关工作的工作量为100%,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兼有其他工作的,其他工作不应计入上述总工作量。中学实验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劳技实验员,小学实验员包括科学和劳技实验员。各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的具体工作量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和各岗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分配。

未按上述标准配足人员的,若有关人员完成了相应工作,应按标准计算超工作量。 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的编制在现有教师总编制中解决。

五、实验员、电教员、网管员劳保待遇

依据市教育局装备处标准,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标准:

1.实验员劳保用品标准

①工作服:2年一套(件),化学教师1年一套(件)

②肥皂:每期2-4条

③毛巾:每期1-2条 ④手套:每期2-3双

⑤口罩:化学实验员每期3付

⑥防护眼镜:每学年l付 2.营养补助标准

考虑到有害气体、液体、电磁辐射等对人体的危害,对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给予一定的营养补助,标准如下:

①化学实验员每人每月高中20-30元,初中10-20元。

②物理、生物、劳技实验员和电教员、网管员酌情给予每人每月高中10-20元、初中5-10元的营养补助。

③小学专兼职实验员、电教员、网管员酌情给予每人每月5-10元的营养补助。

经省市县培训、持证上岗的实验、电教、网管员均享受在职教师的同等待遇,对在实验室和电教工作中实绩突出的实验员、电教员和网管员,在职称评定、工作聘任(用)、评先评优工作中应给予优先照顾。

上一篇:学校竞聘上岗工作方案下一篇:学校教师爱岗敬业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