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01-24

第一篇: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与需求

邻水县兴仁镇中心小学

一、设备方面

我校于2006年纳入农村小学远程教育试点学校。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得要日程。克服教育经费紧张的困难,不断完善教育设备设施,目前,我校装备微机室1间(配有教师机1台,服务器1台,学生机30台,并能与因特网相通),装备有多媒体教室内2间,(配有编辑电脑2台,电视机2台),各办公室配教师电脑一台,学校所有电脑全部实现了网络连接,供全校师生网上学习和讨论。同时,学校为每一个教室配备有电视机1台,DVD1台,

二、管理方面

我校成立了学校校长为组长的“实施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同时,我校还建立了各类工作小组:教学光盘使用小组(教研组长任组长,各科任教师为成员)、信息技术教学小组,另学校还成立了远程教育应用研究小组

三、建全制度

我校依据电教管提供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各项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应用研究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电教管理员工作制度、资源使用登记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硬(软)件设备管理制度及领导小组职责等。制度的订立既有它的科学性,更讲究实用性即操作性,同时制度一旦确立,就要严格按制度办事,在实践中认真贯彻执行,以达到充分而良好地应用远程教育资金源的目的。

四、建立表册

为了使远程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来制定各种表册,用经记录接收、应用、研究远程教育资源的一系列活动,使学校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落到实处。

五、宣传到位、强化教师培训

远程教育对农村教师来说是件新事物,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学校首先加大了宣传力度。让全体教职工充公分认识到国家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任务。向老师和学生宣传应用远程教育资金源的作用和意义。

六、强化应用、体现资源的服务性

学校实施远程教育的起始阶段,既希望每位教职工积极参与,同时远程教育领导小组还在教师中选用一批人作为远程教育骨干人员,既使是“赶鸭子上架”,也要让这批人先行动起来,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进步中总结,为全面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做好开路先锋。从过程中保证远程教育项目资源的效益产生,教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表现在多媒体课件,在本校的公开刘邦中,学校相当大一部分表年教师平时上课,都要求采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

七、信息技术教育的需求

实施农村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教育质量与效益,我校是农村小学,教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资金投入离上级的要求还远,存在很大的差距,师资还差,我校没有专业对口的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老师的培养,器材配备也有侍完善。

第二篇: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重视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几年来,城市学校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可是农村众多的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严重制约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应用与发展,使信息技术教育质量不高、流于形式。

【关键词】农村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改进

为了使信息技术教育在广大农村中小学尽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需认真分析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努力探讨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一、目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缺乏资金投入,硬件软件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它需要一定的软硬件设施支持,这些软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办学单位角度来看,纵使他们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也做拿不出钱来投资,有些也是为了响应信息教育的号召而象征性的购置设施,许多地区上课的时候,几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由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自已拥有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的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多数学校都是几百名学生才拥有一个计算机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硬件装配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就连软件安装和升级都难进行。各科教师公用一个多媒体教室,更显其人多饭少。在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信息工具、信息

第 1 页 共 5 页

技术使用技能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只会计算机的开关、文件存取、简单文字处理等基本操作,尚不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更不可能从网络上获得学习资源。由此可见,资金的短缺,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2、课程地位较低,专业教师缺乏。

信息技术教学既是最时髦的学科,也是最受冷落的学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一直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一方面,受条件的限制,即使有的农村学校能开设信息技术课,也是作为一种选修课被排入课程表。从学校方面来看,虽然现在实施的是素质教育,但是,在对一学校的办学进行评价时,主观上看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学生方面来看,即使想学,也会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成绩,而不得不放弃。领导不够重视,不安排专门老师上课,就连学生家长对此又存有误解,认为信息技术课会引导孩子走入歧途„„。

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技术学科,这就要求其教师要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和教学水平。然而在农村一些中小学没有专职信息技术教师,更不要说信息技术骨干教师了。这些上课教师大都是兼职非专业老师,同时还承担学校很多其他的工作,只能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一些高难度的制作还不能应用自如,如用Flash软件制作课件、网站建设及管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系统的维护„„。即使有部分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毕业的人才,他们理论方面能力很强,但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他们认识的肤浅,

第 2 页 共 5 页

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有些教师甚至于把一堂信息技术教育课上成打字课;还有,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师的事,而应当是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并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但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之甚少,甚至有的教师还对计算机有或多或少的排斥感、畏惧感。所以很多教师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旧教学模式上。这是农村小学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这样的师资状况,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3、学校重视不够,教师热情不高。

绝大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热情不高、工作重(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0节课,小学甚至达到24节以上),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甚至要完成打印任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缺乏一套激励机制,导致大部分教师工作热情不高,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问题现状解决措施。

1、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理念。

目前农村教育观念的落后已成为制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首要问题,尤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推动我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体验到信息技术教育带来的变革,直接影响到一些领导正确认识信

第 3 页 共 5 页

息技术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要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滞后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以及校长的认识,端正其态度,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各级地方政府要制定与本地经济相适应的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计划与得力措施,要把信息技术纳入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2、广开渠道,提高经费投入力度。

要发展信息技术教育,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建设。而目前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投入方面,一无政府拨款,二无部门资助,全靠学校一方独立支撑。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学校可以和村委会联系,让他们投入一定的经费,每年村上可以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计算机学习和培训;学校还可以找对子,结“富亲”;还可以积极与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极大改善办学条件等等。

3、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教育。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不直接参与高考,不能直接决定升学,学校领导不能因此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不重要,无论是家长、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变“升学目标”为“能力目标”,树立能力主导升学的观念,能力应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能力比升学更为重要,学校和家长都应该看到信息技术课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因材施

第 4 页 共 5 页

教,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及时进行教学反馈,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我们要让学生明确,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正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终身有用的基本能力之一。

学校还要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师资力量,还要加大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重视力度,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地层现其自身社会价值的平台,教育部门和学校也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另外,还要让信息技术教师在工作中能够得到再学习或者再培训的机会。

总之,要发展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就必须要得到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要制定出相应措施,增加对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对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在农村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三篇: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2011级计算机 袁玉干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有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专职老师少、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学生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引导等。这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这些都给信息技术教学造成相当大的困难,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有效教学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环境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纳入中学的必修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农村学校可能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而现在我国2亿3千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就有1亿4千多万,所以农村学校如何更好地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缩短与城镇中学的差距成了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根据了解,我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一)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教师以及家长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大力发展。他们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对于这一目标有利的方法措施就实施,而其它的则无关紧要。以这种偏颇的目标来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学生也会受其影响。会使学生只去学习升学科目,而不会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符合国家提出的素质化教育。近年,中国教育部作出了“从2001年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了解得知,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而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是硬件设施不齐,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信息技术设施,但还是不能保证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因为这很不利于开展学生上机操作部分的教学工作,还有部分学校已经初步拥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但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限制了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能用得上这些设备,以至于这些设备除了上课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特别是这几年,原来校校通工程实施时,国家配备的TCL电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它的硬件设备与现在的主流设备的性能差距很大,很多软件都无法正常的安装使用。近两年,在我们江苏地区,又实施了一个大的工程,龙芯工程,我们江苏每一个学校都安装了一个龙芯机房,但说实话,这次配备,国家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但实际作用是不好的,龙芯电脑的CPU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龙芯电脑CPU的主频也只相当于2002年左右当时奔腾处理器的主频,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够理想,在这里我用一个例子来对比一下,用我校的老式的TCL电脑来打开WORD软件需要5秒左右,而用我校的刚配的新的龙芯电脑打开类似于WORD的一个软件需要25秒左右,这种对比是很明显的,另外,龙芯电脑由于架构的原因,所安装的系统是linux系统,与目前主流的Windows xp在使用方面格格不入,特别是linux系统支持的软件不多,安装一个新的软件也很麻烦,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没有windows xp使用方便。所以说,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经了解,目前在职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分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中八成是自学成材,还有部分是经过培训半路出家的。这些教师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认识的肤浅,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还有些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对计算机及其操作就是一知半解,在教学中往往会把知识讲错使学生理解错误。实际上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计算机的优秀用户,还应懂得一些原理,并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不仅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提高专业素质水平,所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及素养还有待于提高。

(四)社会引导不当

目前,农村家庭中拥有电脑的还是少数,计算机及网络在学生们的心中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学校又认为这不是统考科目,与自己的升学无关,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读、背书本知识上,即使有时老师让他们上网查查资料都无从下手。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时,怕学生误操作会在网上感染病毒,自身又不懂计算机维护,只好将网络切断。再由于目前网吧的违规经营,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上网不能学好,不让自己的孩子上网查找信息资料。还有一些家长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成瘾,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也痴迷于网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

(五)学生基础较差,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了解,农村小学近两年才开设信息技术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中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术语及一些操作的理解能力较弱。而教材的选定相对偏难,更适合于城市里的学生。课时的安排又较少,学生的基础差,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总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观念、资金、技术、师资等诸多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教学精神

首先要正确认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只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还要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以及德育和情感教育,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再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得到新知识,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技术水平

由于地区差异性,发达地区早已开展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而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目前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问题,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交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了解后,一个班往往只有

二、三个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电脑应用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了解后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教学。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教学计划。

(三)正确引导,端正态度

建立绿色网站和适合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特点的网站,彻底净化网络,给学生上网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好网络可以纯洁人的灵魂,拉近沟通的距离,增长见识,培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但上网一定要适度,不能成天流连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这更需要社会、家长、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四)灵活处理教材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的课程,其发展的速度几乎与时代同步。而现在农村中学用的教材多是老教材,内容偏繁、偏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某些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范例和操作偏难,吸引力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对教材重新整合,适当进行增删,重新设计,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课程内容适应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五)深入研究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掌握基本技能和获取基本知识离不开课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即它的操作性很强。

1、作为教师来说,必须提高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加强科研能力,完善教学评估。要重视教学设计,要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分析法,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控制,使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个功能达到最优化。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深入领悟信息技术教育内涵 。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参与赛课、论文评比、各类制作比赛,积极参加本地区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

(1)要激发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在教学中要活用教学形式,比如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所以学生刚接触时兴趣非常大,老师这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种神秘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合作精神。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学生个人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它离不开学生团体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增强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合作。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合作表现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别的辅导,一个班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水平较高,接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受速度较快,很容易就掌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采取分组教学法,让学生教学生,事半功倍。

(3)教学形式要求讲练结合,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要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能,探究新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4)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由于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分化很快,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这就要求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针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内容,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因生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已有资源

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之一,教师一定要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农村教育中,学生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场所,因此要确保教学效果,还要保证机器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教师要解决好维护与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维护方法,如用GHOST对系统分区做镜像等,以便适时快速恢复。

要让信息技术更有价值,教者就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能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满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适时适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营造教学情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吸引住所有的孩子,仿佛他们就是情境中的人物,让他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们在一个温馨的、舒适的情境中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我们坚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信息技术教育这朵花一定会在祖国的大地上开得更加鲜艳。

主要参考文献

[1]冯玲玉,天水地区城镇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 [2]宋万女,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3]肖红艳,张小莉,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3 [4]丁欢,张慧,教学改革的几点启示[j],技术与市场,2010,(5)

第四篇:浅议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原创)

咸丰县活龙民族中心小学 田洪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已日趋成为农村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涉及到最新的技术、设备、信息和科学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在新课标下明文指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他们后天的发展。教书育人重在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我就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有效课堂的构建,谈以下几点基本策略,仅供同行参考建议:

一、激发浓厚兴趣是基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兴趣的激发是智力开发的催化剂,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隐身。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学科特点,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介绍计算机键盘功能键时,可采用游戏“我的作用最大”让学生练习了解各功能键的作用;用“劳动最光荣”掌握鼠标运用;还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各种擂台赛进行强化训练,用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操作速度。与此同时,可向课外延伸,例如,教师把学生照相,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美图秀秀”处理自己的照片:进行裁剪——调节亮度、曝光度、色彩等——给自己的照片取名——添加艺术效果。这样,同学们都会为了自己是最漂亮的,用心去学习,让学生在“玩”中激趣,“乐”中求知,感受自己独立完成作品的喜悦。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自主性、开放性及实践性,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信度和尝鲜感!

二、营造良好氛围是保障。

古往今来,诸多教师是课堂中的“神”,学生理应洗耳恭听,不让学生越雷半步,成了盛装的容器。而信息技术课程有它本身的特点:资讯不断更新、实践性强、挑战性大、感官刺激丰富等。其内容相对抽象,操作过程较为复杂,特别是针对农村孩子而言,有的是刚刚接触这门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贯穿“人本教育”理念,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尝试,不怕困难的精神,还要积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能培养学生有敢于探索知识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用画图软件创作时,学生面对如此功能强大的画图软件,不知从何下手,是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的作品不新颖,但在制作过程中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让学生自由组合,实行全方位互动(即师生互动、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尽可能地让学生寻求帮助,取长补短。当我观察到学生作品中有与众不同的作品时,即使很少,便即时表扬并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并鼓励大家都来试一试。而得到展示的学生特别高兴,创作的兴趣愈来愈浓,像这样,学生在创作时思维得到了转变,创作胆量更大了,色彩斑斓的作品也就越来越多,更多学生便动手跃跃欲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就会成功的道理。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中开始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持久性差,作为教师要走下高高的讲台,走进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去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一个平等、自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贴近生活是核心。

信息技术是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技术支撑,但它绝不可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因为只有教师和学生才能赋予教学资源生命的活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了解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运,培养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与意识”。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为自己的日常生活服务。因此,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譬如在教学表格有关内容时,要求学生将自己每周的消费情况进行表格统计,既能实现知识的应用,又能展现操作技能的提高,还能从统计的数据分析中获得思想教育(诸如明了父母的艰辛,孝敬父母,爱惜粮食,珍惜学习机会等);在教学Word内容时,让学生写周记、精彩片段、摘抄佳作或自己习作等;在教学画画部分,可让学生画出可爱的家园,绘出美丽的校园,甚至是生活中深受教育的一幕幕都可以把它画在电脑上。这样不束缚学生的思想,贴近生活,为学生终身发展,如何面对现实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还有,“互联网”是个庞大的信息网络,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认知能力差,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通过栩栩如生的身边事例,让学生正确利用网上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总之,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同的年龄特征以及情感的需求,积极创造条件,以人为本,激发兴趣,营造良好氛围,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勤于实践,大胆探索,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方能使息技术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第五篇:从我校的信息技术课堂浅谈农村信息技术教育

内容摘要]:与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我们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着着诸多不足,例如硬件配置、软件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不足的确制约了我们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虽然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也想拥有一间完美的机房,一系列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切切实实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应该真正考虑到的问题。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里,我注重上好第一节课,通过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分层次教学,合理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练习,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一系列系统性的教学措施,使得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能够跟上信息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课堂、人教版教材、分层次教学、合理评价 与大多数农村中学一样,我们学校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存着着诸多不足,例如硬件配置、软件投入、师资力量等方面。这些不足的确制约了我们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虽然我们农村信息技术教师也想拥有一间完美的机房,一系列得心应手的教学软件,但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让每一个农村孩子切切实实学到一些东西,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目前应该真正考虑到的问题。

一、上好第一节课,消除神秘感。 每次接手初一,我都发现,虽然在小学里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机,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学生不会开机关机。由于机房的机器旧而杂,机型不同,学生开机的时候找不着主机电源开关;找着主机电源开关的却又不知道开显示器电源;一些老式机器启动时出现的错误命令提示看不懂;关机的时候只关显示器电脑„„应该来说,农村孩子由于受环境条件所限,家里有电脑的少之又少,学生不会甚至不敢动手。针到这种情况,我改变了以往第一节课就给学生讲解教材的方法,而是解剖计算机,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计算机的内部构造,消除他们的神秘感。先由外,告诉他们,哪个是主机电源开关,哪个是reset键,怎样看指示灯,光驱在哪儿,软驱在哪儿,光盘是什么样的,软盘是什么样的,键盘接哪个口,怎样接,鼠标接哪个口,跟显示器连的是哪一个,网线插在哪儿,音箱话筒又插在哪儿,什么是USB接口,能接USB接口的有什么设备,再及内,现场拆开机箱,每每机箱盖拆开的那一瞬间,总能听到学生的惊叹:原来电脑里面是这样的啊!先一一讲解,什么是CPU、硬盘、电源、内存、网卡、显卡、声卡、光驱、软驱在哪儿,它们的功能是什么,风扇有什么作用,如何拆装内存、网卡等,常常是讲着讲着,我已经被学生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了起来,学生的热情很高涨,他们都很想亲自动手去摸一摸,装一装,于是我将几台淘汰的机器分给各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试着去拆装,临近下课的时候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模拟组装一台电脑,写下需要的硬件,将实际操作上升到理论知识的归纳,巩固课堂内容。常常在下课的时候走在路上,会听到旁边的学生向周围的学生炫耀他们今天学过的,每每此时,我总是会心一笑,至少,孩子们对感觉神秘莫测的电脑不再望而生畏,个个都提起了莫大的兴趣。

二、正确理解教材,培养学生的共性技能。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而拥有一套好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我们用的是泰山版信息技术教材。这套教材几经改版,由最初的按操作系统的知识点来组织教材,变化到现在以信息需求的线索组织教材,例如第一章中讲的是“信息技术通用操作”,这一章以需求为视角来提炼出三个最基本的共性技能,即用户界面的操作要素、对象编辑的操作过程和基于帮助文档的问题解决。对于大多数软件来说,很大一部分功能和操作是互通的,例如Office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WPS、Office、画图等软件,掌握删除、移动、复制、粘贴等基本编辑操作及各种软件之间数据的相互复制,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共性技能,即使不能达到一通百通,也可以使学生不至于面对一种新的软件而无所适从,这样让学生在技术上能够融会贯通,为以后的信息活动积累必要的基础技能。

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减轻学生负担。

1、实行课堂瘦身,减小课堂容量。 由于机房机器数量较少,很多时候是两个孩子共用一台电脑,学生们上机的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较弱,原计划一节课的任务学生往往完成不了。因此,我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针对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应用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并根据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设备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级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来确定内容。既立足于教材又突破了教材,对教学内容做到新颖化、过程化、应用化和整合化。尽量加快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我便将原计划的内容减量,原来2节课的内容,用3节课讲完,抓住每一节的重点,将非重点内容做为知识扩展和提升练习,这样既能够保证每个学生当堂即可完成原定目标,保障了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也可以让基础稍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拓展空间。

2、拓展性的教学内容,保证特长生有所突破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所以课堂教学的重点不是一两个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要求“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当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符合(《普通初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和标准。这种“适当放手”在具体操作中是有很大弹性的。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练”,都是既可以按部就班,又可以天马行空;既可以蜻蜓之点水,又可以曲径探幽,完全可以做到收放自如。

例如:在教学“插入图像”这部分内容时,只要学生完成图片的插入及位置的调整即完成了本节课的基本目标。而如何实现在自选图形中插入图片则可以做为拓展练习。学生在练习时,需要研究如何插入自选图形,并在自选图形中填充图片,学生往往因为个人能力的差异以及兴趣驱使,而花很长的时间用于尝试遴选图片的形状及所填充的图片,这时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体对知识掌握层次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要求,保证特长生有所发展。

3、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传统学科的学习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理解并延伸。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成为被灌输的对象。这种课堂的缺陷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特点未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是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动脑、联想、发挥,从而使学习变为学生的一种自觉习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与创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最忌讳的就是教师一言堂、包办代替,留给学生的思考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以致于一门有趣的课程变成了大篇的理论讲解,剥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采用了“精讲多练”的方法。在讲课中,我只是把重点精细讲出,将一些易懂的或易于自学的内容让其自己去完成,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多练”,在实践中“多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思维与想象空间,让学生亲身体验自我学习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设置图片版式时,我只做出两种版式的图片效果,并讲解其要点,余下的三种版式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并找出各种版式设置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教师主要是起指导启发作用。

四、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分层次教学

由于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即使是同一年龄层次学生其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呈现出分化很快的趋势,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例如:初一年级各班中有几个学生家里均有电脑,平日接触电脑较多,学习目标掌握得比较快,相比而言,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操作键盘还仅限于“一指禅”,其差距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要针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内容,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

所以每次上课前我都要在确定好整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层次,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既要让全体学生在基本目标上拓展思维,学习更多的知识,还要让接受比较慢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例如,我在《图文的混合编排》一章中,我考虑到学生的层次不一样,对中、低层的学生要求是:能掌握“用艺术字作标题、插入图片、插入自选图形”,对上层学生除了上面的目标要求,还要求:能合理修饰、调整版面布局,使宣传画美观、和谐、自然,通过图文混排的制作和设计起到更好的宣传环保的作用。通过目标分层,减轻了学生的一部分负担,让学生学起来不觉得乏味。

五、精心设计操作练习,并作出合理的课堂评价

1、注重分层评价,鼓励学生求新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给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并针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承认学生实际掌握水平之间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的成绩,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各自提高。例如:每一次的操作课上我给学生打的实践综合分,这既包括了学生的实际上机成绩,也包含了对这个同学认真程度的一种鼓励。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又可促使其发挥自主能力与创新意识。实际上,评价成为促使学生学习的一个手段。

2、注重过程评价,鼓励学生创新

计算机的操作不仅体现在结果明了,更体现在同样一个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这是计算机软件本身性能的完善,更体现了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的特点,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操作中,相对于一个同样的任务,虽然学生会利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完成,但其过程却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不能仅仅只关注一个答案,而应更多关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在实践中所获取的经验与教训等,这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充分肯定学生的自主实践过程,即是鼓励学生在自主的操作过程中的理解力与创新力。

我们学校只有一个信息技术教师,除却担任初一初二两个级部的信息技术课,还要负责网络和硬件的维护。相信很多农村学校跟我们学校一样,一个人在艰难中摸索,视野方面更是如井底之蛙有待拓展,这只是我对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点粗浅的看法,提高农村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任重而道远,更是我们每一个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永无止境的追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教育部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3]张翠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小学电教》 [4]凌雪梅《浅谈“农村信息技术教学”》

[5]刘兰娇《浅谈农村信息技术分层次教学的应用》潮阳区金堡中学 [6]李媛:《计算机教育中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甘井子社区学院;http: // /main/lunwen/

[7]郭艳莹:《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思考》。

上一篇: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方案下一篇:农村医疗社会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