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integration)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这种整合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它是与分化相对的一种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其最基本的本质规定性就是信息技术进入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信息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信息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省思到展望

自从2000年全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来,已经过去了七年。然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好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缺乏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理念与实施模式所应有的清晰认识,最终导致不能正确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向,不能正确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工作。省思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是为了找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质疑之声带来的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省思

在技术进入课堂、变革教学方面,一直以来都存在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声音。正面的意见认为信息技术将带来教育的变革。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摩•裴珀特教授将计算机视为儿童用来进行探索和创造的一种学习环境和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在幼儿教育中推广LOGO编程语言,试图通过LOGO在计算机画图、编歌曲、玩游戏等活动,使儿童能够成为他自己的“智力建设”者。西摩•裴珀特教授把计算机作为帮助学习者形成算法、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学习和锻炼智力的强有力的工具。与此同时,在技术教育应用发展较快的欧美等国家,关于技术教育应用理性反思的声音近年来一直不断。例如,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资深编辑托德•奥本海默在通过对各种丰富的文献资料分析后认为,人们对技术教育应用的认识其实根本就是一种“计算机错觉”或“飘忽的思想”,没有任何充分的证据表明计算机有效促进教学与学习。威廉•弗罗嫫在其所著的《技术的尴尬:学校对计算机的期望与现实》一书中,更是描绘了一幅“为技术而技术”所导致的令人沮丧的图景:就总体情况而言,学校拥有的计算机资源85%以上被空置或从未使用,许多计算机经常是处于关闭状态的。

富兰(Fulan)指出,一个教育理论基础与变革方法都薄弱的变革是“漂浮不稳的”;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强而有力但变革方法薄弱,这个变革是“浅层的”;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薄弱但变革方法强而有力,这个变革是“为变革而变革”;如果变革的教育理论基础与变革方法皆强而有力,这个变革是“深遂的”。总而言之,在提倡一个与教育有关的变革时,需要相当的教育理论基础才能让教师相信该变革的价值,亦需要有相当的变革理论才能使变革顺利推展,进而长期为人所接受及持续采用。

在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理论基础来回答教师的疑虑。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理论基础的薄弱导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现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偏差。很多一线教师对为什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问题存在疑虑。目前,轰轰烈烈进行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繁荣掩盖了其基础理论的缺失。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性问题。其次,要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者与对象是哪些人,这是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施主体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要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时间问题和地点问题,并且要考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应该可以采用哪些信息技术工具,这些都是我们要回答的实践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回答的情况下,我们必然会有困惑和迷茫。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包括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教学原理原理及教学设计等等。要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首先要了解为什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Roblyer的解释可以为我们提供答案。他将教师运用科技于教育的原因归纳为如下的五个原因:(1) 学习动机——如获取注意,通过成果吸引学生,增进学生学习的主控性;(2)独特的教学能力——如将学习者连接至信息和教育的资源,帮助学习者将问题及解答视觉化,可记录学习者的进步,将学习者与学习工具做连接;(3)支持新的教学法——如合作学习、分享智慧、问题解决和较高层次的技术,(4)增进教师的生产力——如与学生互动不受时间限制,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更正确的信息,让教师可以以更快的效率产生更亲近学生的教材;(5)具备信息时代需要的技能——如科技素养、信息素养、可视化的素养等。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的就是要创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此种环境除了能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外,还应该是一个多元的,互动性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并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环境,同时也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教学或学习环境。

二、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内涵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地纳入,而是主动地融入课程、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确切地说,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却是课程改革的有利促进条件。正是信息技術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诞生了知识经济,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反思性、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从而促进课程整体的改变。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结果是课程信息化。在实践上它包括两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化和学科课程信息化。信息技术课程化研究把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信息技术作为独立课程的目标、内容与评价。学科课程信息化是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各个方面去,让学科课程内容信息化、课程实施过程信息化、课程评价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生出信息化课程文化,并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建构起融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

三、新的信息技术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改变人们对信息技术的观念。传统的信息技术观主要是作为知识的呈现工具、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忽视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作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的功能。新的信息技术观是从教的视角向学的视角转变,其目的是优化学与教的过程,改善学生的学习。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没有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教学与学习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

当前一些学者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这只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众多目标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及衡量标准是改善学习,贯彻课程目标,达到课程预期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如图)。当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构筑的学习环境将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但这不是它的根本目标,而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有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可能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是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率或者学习效率的目的。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局限于信息素养方面,可能是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个误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全方位地融合,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目标来选择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上考虑信息技术的作用。应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境,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生学习为目的,选用合适的技术,而不要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展望:切实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念变革。任何事物的实践都必须先有一个观念的先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变革学习观念,我们要从传统的、灌输的、单一的学习观念中转变过来,倡导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观念之下就要具体的实践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从作为教学工具、作为学习工具、作为认知工具、作为环境构建工具四个方面来认识。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虽然有人强调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但是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梳理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拿来即用。目前,国内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很多,包括WebQuest模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模式、网络主题探究模式等。当然也希望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实践创造出更多满足实际需要的模式来。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评价需要转变评价观念,采用多元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也可以采用量规等方法进行评价。

(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后都要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综合实践来进行反思,并且通过对综合实践的反思来调整前面四个步骤的内容和思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更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

[2]刘向永 解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3).

[3]王全世.信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J].信息与教育,2000,(3).

[4]李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9).

[5]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作者單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

作者:胡三华 刘向永

信息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2:

学习的新理念: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摘 要]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integration)是近几年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这种整合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它是与分化相对的一种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其最基本的本质规定性就是信息技术进入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习方式 整合

[作者简介]赵义泉,武英杰,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吉林 132022)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越来越大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促使人们快速转变学习观念,通过更加主动、高效的学习来发展自我,从而应对信息社会带来的诸多挑战。当前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一日千里的发展事实,使我们更加迫切地感受到信息社会对人类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所发生的影响和挑战。我们不得不面临两种选择:或对信息技术的变化无动于衷,固守于习以为常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最终被快速进步的社会所淘汰,或认真思考信息技术带来的深远影响,从而调整自己,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起来,使自己居于时代的潮头。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是近几年来新兴的领域,它涉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信息技术如何进入学习方式,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或成分;二是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建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得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而探讨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首先必须明确其实质与价值。

一、从不同角度看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1.信息技术视野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不是指学习方式的信息化,也不是指仅仅将信息技术加入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之中,或者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变为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具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对信息技术这一概念有两个方面的基本理解:一是指包括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传递信息的技术手段的总称。由此来看,“信息技术”往往被仅仅理解为一种反映信息手段、设备、条件等方面的一个概念。这种理解,仅仅把信息技术看作是人们从事各领域活动的一种外在的、现代化的条件或设备。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经常讨论的“教学现代化”、“电化教学”往往就是从纯粹的“工具”范畴的意义上来理解的。二是认为,信息技术是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有关技术的总称。这一理解,超越纯粹的“工具’或“手段”范畴,把信息技术理解为一系列技术,从观念上讲,是一种进步。

从本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概念内在地包含着活动的主体,即它反映的是人运用信息技术的活动,因而,信息技术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人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备、条件进行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和传递信息的活动。信息技术只有作为一种活动,才能使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才会带来学校课程与教学文化的变革。只有这样,信息技术才能真正由一种反映纯粹的“手段”的范畴,演变成为一种反映“生活方式”或“活动方式”的概念,成为进入现代人的生活领域和活动过程的概念。也只有信息技术成为一种主体的活动,它才能真正与学习方式整合,而不至于使它仅仅成为学习方式背后的一种学习条件或学习背景。只有信息技术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结构中活动本身的时候,才能超越仅仅作为学习条件或学习背景而存在的种种局限性。当我们把信息技术理解为一种运用信息手段和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传递的活动时,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才真正可能实现。

2.学习方式视野下的整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表现,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它包括学习的动机、态度、方法和过程等。学习方式具有以下几种特性:一是具有普遍性。任何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都要自觉不自觉地选择和运用一种程序、方法等来对学习对象进行理解、记忆并使之内化为人脑可接受的东西贮存在大脑之中,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应用,二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来说,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采取了某种方式之后,总是习惯于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沿用。但学习方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总起来说,学习方式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又会有所改进和调整。因此,学习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学习方式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学习主体自身条件如个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另外也受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会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学习方式形成后,不只是消极地去适应学习活动,而且对学习效果发生直接的影响。正确、合理、先进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并使之较快地转化为学习者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习者能较快地转变传统的过时的学习方式,形成新的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其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至为重要。

从教学理论的角度来看,学习方式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策略或学习风格,同时,学习方式也是课程的基本要素。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是课程整合的重要条件和运行基础。学习方式问题,涉及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条件、教学活动的过程等问题,因而,一般来说,当前强调的变革学习方式,并不是指某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内容、过程、手段等因素的系统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味着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转变。

二、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实质

近些年来,人们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作了一定分析,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基本认识:一是根本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二是建构新的信息化教育或课程理念:三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四是突出信息技术融入课程。这些观点,显然是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关系的。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质上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整合基础之上的,即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它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提供了实施的可能性。

整合(integration)是与分化相对的一种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策略。整合又称为“一体化”,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要素或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学习结构。因而,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其实质是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一体化,构成特定的学习结构,创设出全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不是指学习方式的信息化,也不是指仅仅将信息技术加入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或学习手段之中,或者把传统的学习方

法与手段变为信息技术手段,而是将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融为一体。这种“一体化”的过程,必然导致教学理念或学习观念的变化,带来教学活动结构的变化,引起课堂文化的重建。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本质的规定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是师生所利用的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或教学方式的整合,其最基本的本质规定性就是信息技术进入学习活动,成为学习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如果信息技术游离于教学活动结构之外,没有成为教学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是根本谈不上“整合”的。利用信息技术是教学活动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初始条件,但利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过程并不等于已经整合了信息技术。只有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的条件,为教师所用,而且生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条件的时候,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有可能真正整合。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多媒体教学,所谓的“现代教育技术”仅仅成为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手段,它根本没有从一定意义上冲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学生依然是被动地学习,我们很难说那就是“整合”。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达到整合的状态,必须在表层上显现出信息技术为师生共同利用,成为教师和学生展开教学活动的共同要素,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或规定性。只有信息技术成为教学活动结构中基本的要素,才能变革教学活动结构。这一基本规定性,实质上就是强调学生是运用信息技术展开学习活动或成为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活动的主体的时候,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

第二,信息技术由纯粹教学手段变成学习活动,引起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结构转换的信息技术进入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活动结构中的基本要素,还只是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整合的初始条件或前提,当信息技术由纯粹的教学手段变成一种学习活动的时候,才能真正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导致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结构的转换。这是二者整合的本质特征之一。这种教学活动结构的转换具有三个明显的标志:其一,师生“通过(By)”信息技术的运用来展开教学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过程,师生的教学过程将逐步超越单一的“教材中心”式的教学,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自主地通过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发布来进行学习,从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主获取知识。在这种活动中,信息技术已经由纯粹的外在手段变成一种活动,成为学习活动本身。其二,师生“在(At)”信息技术中展开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需要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过程,构成新的教学活动结构。人们新近提出的一系列学习方式无不体现了这一点。如“e学习”、“基于网络的分布式学习模式”等等。在信息技术中展开教学活动,实质上要求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建立在信息平台上,对教材或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超越传统的围绕教材展开的纯粹接受性教学的局限性。其三,师生“为了(For)”发展学生的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能力展开教学过程。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手段上,工具上、活动的样式上,而且还应体现在活动的价值上。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所引起的教学活动结构的转换要以发展学生信息素养为价值取向,丧失了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教学活动结构的转换也许仅仅是形式的转换。在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所转换的教学活动结构中,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发布、利用以及拓展都是必要的,运用信息技术成为学习活动本身,这是其最显著的一种本质特征。

第三,信息意识的生成与教学资源的重组。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意味着强烈的信息意识、资源意识的生成。从本质上看,它要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注重教学资源的重组。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教学活动,并不意味着每一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求教师基于信息技术来展开教学活动,是否运用信息技术也不是整合的唯一标志。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最根本的规定性应是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与重组教学资源,超越狭隘的信息技术的手段观。所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是指,在信息时代面前,一方面师生要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是人们的生活、生产、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师生应时时处处注重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要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

三、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整合的价值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不是为了整合而整合,不是简单地迎合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整合具有内在的价值。其内在价值的核心是促进学生发展,建构适应信息时代和学习化社会的学习方式与教学策略。这种整合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是渗透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通过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中、为了发展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综合素养的教学活动,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空间。整合学习方式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比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发展过程的影响更具有普遍性,它伴随着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习活动的基本成分。整合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发展价值。这种发展价值的核心是促进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与信息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信息意识,就是人们对信息本身的一系列认识和观念。在信息时代面前,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是人们的生活、生产、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人们应时时处处注重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过程中,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在信息意识的支配下,人往往表现出如下基本素养;(1)知道何时需要信息,(2)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3)找到所需要的信息,(4)评价信息,(5)组织信息,(6)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

信息能力结构的核心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美国图书馆学会“信息能力’主席委员会总结报告》将信息能力的内容结构分为“定位(locate)”、“评价(evaluate)”和“有效利用(useeffectively)”三个方面。一般来说,信息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收集是信息利用的前提。它包括对各种信息源的把握能力,对各种信息设备的操作能力,能够利用这些信息设备获取信息。二是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任务为取向的。知识基础是信息鉴别的前提,只有通过鉴别,才能获取有用的真实的丰富的信息。三是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实质上是将所获取的信息与自

身信息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对处理的信息进行分析,就是要发现信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信息分析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四是信息利用能力。人们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并适当处理信息的基础上,应该妥善地利用信息,进行各种决策。五是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时代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信息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这就要求人们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妥善的管理。六是信息传播交流能力。包括通过信息设备传播信息、口头或文本形式传播信息。

信息价值观是对信息价值的认识,是对信息与人的生活和活动关系的整体把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责任感和信息道德。具有信息价值观的人,能正确认识信息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把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而且善于时刻根据自身需要,从生活世界中自主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并能够明辨信息中所蕴含的真伪、善恶。按照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规律》中制订的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看,整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对发展学生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素养方面,整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有利于学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在独立学习方面,整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有利于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欣赏作品和对其他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有利于学生作为一个独立学习者力争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在社会责任方面,形成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对建设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认识到信息对社会民主化的重要性,实践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符合的伦理道德行为,并能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2.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建构顺应时代要求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对克服长期以来形成的“教材中心”、单一接受性学习等方面的局限性,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建构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基本特征是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及其经验,注重教学的交往性,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强调书本学习与生活学习的联系、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结合、认知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统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那些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一方面,由于信息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学生时时处处都受到多样化信息的影响,这就客观地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材观、教学观,要求教师超越教材、拓展教材、补充教材,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有益信息,确立信息意识和信息价值观,引导学生在自主获得信息的过程中去学习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总之,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必然带来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拓展学习空间,建立、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教学过程中要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因而,传统的教学过程模式面临着冲击。以教师讲授为核心的基本程序到了必须变革的时候。信息技术整合于学习方式之中,要求教学过程不仅仅利用信息手段和媒体,而且要注重信息的利用,发挥信息的教学功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需要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多样化的信息处理活动。因此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需要从信息的收集开始,并把信息处理、利用,信息交流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3.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联系。信息技术可以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信息技术也可以是“学习的辅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研究式。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信息技术应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工具,其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有助于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2)信息技术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工具,从提高基本的学习效率(读、写、算)到完成较复杂的研究任务都可以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3)信息技术的网络特性更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协作式学习。

4.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革的同时,教师教学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应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作为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软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2)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

(3)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4)可以作为教师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的工具。

5.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师生关系转变的表现,信息技术使师生由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变为平等、和谐的关系。信息技术下的信息传递具有快速、隐蔽、灵活等特点,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方式,使师生之间增加更广泛、更民主、更有针对性的交流。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

(2)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

(3)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

作者:赵义泉 武英杰

信息文化与信息技术教育论文 篇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

目前,无论是在研究界还是在管理层、实践层,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重视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过程中碰到的种种问题和由此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不禁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正如有专家指出的,“在经过初始的运动式投资以及狂飙般突进之后,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到深水区,一个发展和应用相对缓慢和集中反思的时期”[1]。如何在多变的教育现实和错综复杂的理论与方法之中找准立足点,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对于当前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三方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三件”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政府主导的,以教育界为主体,商业、文化、科技界多方参与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实现硬件、软件和潜件三者的和谐发展。可是由于三件发展的内在规律的不同、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到位等原因,还远未达到平衡发展的要求。比如教师培训,当前各地教师培训虽然开展较多,但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有调查表明,还有相当部分(27%~32%)的教师和学校领导不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大部分学校(87%)将计算机主要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等等[2][3]。理论研究中忽视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忽视教学结构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4]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与内容发展不平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在当前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在实现了“校校通”、装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和宽带网的地区和学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普遍滞后[5],形成了在公开课、实验课、教研课上媒体技术运用成为亮点,在日常教学中黑板、粉笔却风采依旧,也有教师发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塑造着‘点击’者角色,忽略了‘点拨’者角色”这样的感慨[6]。在当前开展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大多情况是学生们忙于网上查找信息和进行低认知层次的复制、粘贴,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成为所谓的“低认知水平,简单技术操作”。过于注重整合的外在形式特征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缺少内涵发展。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发展不平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然而,正如何克抗教授指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不但在广大中小学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与内涵方面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说法[7]。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脱节造成的。事实上,对于当前的研究中所提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众多新型教学方法,实践中也存在着机械照搬的弊病。

二、创新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把握这样一项工程,它的灵魂在哪里,就成为进一步前进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创新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灵魂,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内涵。

(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归宿

创新的最明显特征在于创造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东西,而且创造出来的东西是有价值的,即新得有意义[8]。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9]。这个定义指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创新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唯一出路

要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好地发挥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有效的支撑平台,需要在实践中围绕学生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心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的创新,建立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环境,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唯一出路。

因此,从创新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是我国的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所决定的。从教育创新的角度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要求通过创新课程与教学来实现前述创新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是目的与手段、结果与过程的关系。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是指符合或追求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的信息技术应用

于教育的创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的关键在于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创新的工具

由于学生缺少创新的工具,创新教育在传统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10]。在当代教育技术融入学校教学并扩展其创新教育潜能的趋势下,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信息

技术作为学生的创新工具的作用的发挥,要注意搞清两点。

(一)信息技术是作为学生创新的直接(主要的)工具,还是间接(辅助的)工具

学生创新工具的选择要视学科课程教学的具体需要而定,信息技术与创新学习过程的结合程度是根据创新学习目标、内容的内在要求决定的。相对于实现具体的创新学习目标而言,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有时候可能非常显著,有时候则可能是有局限的。在强调信息技术的作为创新学习工具的巨大潜能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其作为创新工具的前提条件。

(二)信息技术是用于学生自主创新的工具,还是用于教师指导创新的工具

学生的创新既可以主要是独立的自主创新,也可以是以教师指导为主的创新。教育活动中既要鼓励独立的创新,以独立的创新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最终目标,又要特别重视以有指导的创新推进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或辅助学并不是区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教育功能的标准,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学生的发现与创新学习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发现与创新为主的。

四、教育技术学怎样使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这一论题,南国农教授与何克抗教授都曾专门撰文阐释[11][12],教育技术通过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为核心,以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追求教育现代化的精神实质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的内涵之间也是一致的。具体来看,教育技术从三个方面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一)教育技术学应当为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较为全面的理论指导

创新教育的内在规律及其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作用于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技术在为其提供理论指导时至少应注意以下方面。

1.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创新学、教育学和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应积极吸收、借鉴这些基础学科关于创新学习与教学活动的研究成果,探索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创新工具和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工具的规律,为指导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框架。

2.创新素质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人格,二是创新思维,三是创新技能。教育技术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于创新教育的研究也应分这几个层面展开。不同教育阶段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不同的规律,如石中英所述三阶段的不同[13],以及方展画提出的小学“做中学”,初中“学中学”,高中“创中学”[14]都值得特别思考。创新教育的实施关键又要以主体性教学来实现,当学生的主体性被激起和发挥作用之时,就是学生开始发现问题、开展创造之时。

3.教育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具体作用途径有三个,一是活动层面(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等方面提供创新教育的支持),二是环境层面,三是观念层面。教育技术学可以而且应该从这三个层面分别进行研究,以使理论指导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创新教育还需要以学习、教学、管理与评价几个领域的同步创新来实现创新能力素质的发展。

(二)教育技术学应当为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提供较为扎实的技术保障

祝智庭在《创新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一文中指出:“教育信息化是现代创新教育所必需的。”为使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发挥作用,必要的技术保障是必需的。根据创新教育活动的需要,变革现有的信息技术及其使用方式,开发创新教育资源,创设创新教育情境,无一不需要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使用能力,这是创新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技术前提。

(三)教育技术学应当为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提供科学的方法指导

教育技术学不只是为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应用提供工具,还有方法、指导思想及解决方案。教育技术通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新规律的研究,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后,对于信息技术如何具体运用于创新教育要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与具体操作办法,用以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创新。当代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证明了教育技术学在这方面所具有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如何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教育技术学作为研究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力量,如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并用以指引解决在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信息化进入深水区.中国远程教育,2005(11).

[2]钟志贤等.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3(1).

[3]张倩苇,曾静静.珠江三角洲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03(4).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etc.edu.cn.

[5]黎加厚.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培养.中国电化教育,2003(9).

[6]蒋国珍.寻求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根本性突破. http://www.xs.wxjy.com.cn/xxjsjy/ReadNews.asp?NewsID=333.

[7][9]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教育技术通讯,http://www.etc.edu.cn.

[8][10]郭有遹.《创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1版.

[11]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1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中国教育科研网,http://www.edu.cn/20010829/209325.shtml.

[13]石中英.创新教育目标的层次性.中国教育科研网,http://www.edu.cn/20010823/208035.shtml

[14]俞国良,田慧生.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的创新.中国教育科研网,http://www.edu.cn/20010830/210107.shtml.

作者:刘 军 陈宝军

上一篇:幼儿园讲述活动幼儿教育论文下一篇:资本充足率监管银行信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