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镇教育的近代变迁

2022-09-12

1 教育形式的变迁

塘栖镇传统教育形式有书塾、书院等。书塾的宗旨以“忠孝为本, 以经史之学为基”, 灌输封建伦理道德, 富豪子弟入塾是为了科举入仕, 商家和农民子弟入塾主要是为了学习记工、记帐和书写应用文等知识。清末至民国, 书塾一般是完成初等教育的主要场所。有三种形式:一是乡绅富户设馆, 延师教授子弟的;二是略有才学之士设馆授徒的;三是大姓望族设馆延师教授本姓子弟的。能入塾的学童比较少, 所以, 书塾二、三十人, 或不足10人, 多为乡绅子弟。另在少数地区, 有为无力入塾的贫寒儿童办义塾的, 义塾是指招收贫寒子弟免费入学读书。光绪九年 (1883) 在塘栖水南庙左留婴堂内附设义塾, 由塘栖厘局年拨洋贰百元, 为延师修膳、各生中膳及书、纸、笔、墨之资, 定塾生额12名。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有张氏义塾, 有12岁以上儿童10人。因都属私人所设, 故称“家塾”或“私塾”;又因启蒙教育, 所以俗称“蒙童馆”。

书院是私人讲学之所, 和县学同属高等教育机关, 至清末, 书院设于钱塘、仁和县内有20所, 1 9所在杭州, 1所在塘栖——创办于1890年的栖溪讲舍, 此前的钱塘、仁和两县的士子要到杭州东城讲舍就读, 离塘栖有五十华里, 学生深感不便, 当时仁和县知事高积勋根据塘栖士人的要求而创办的, 并捐资以助, 立碑于讲舍内, 这座石刻字碑至今保留在塘栖二中的花圃里。

塘栖镇的传统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突出, 一是表现明清科举取士人数, 据《唐栖志》载:明代, 塘栖有中式进士15人, 举人40人, 五贡14人;清朝, 有进士23人, 举人64人, 五贡43人。二是表现为塘栖镇镇志编纂之风兴盛。主要有:《唐栖志略》清何琪 (字春渚) 纂, 成于乾隆, 二卷;《唐栖志》20卷, 仁和王同纂, 成于光绪十五年 (1889) 。该志分图说、山水、桥梁、街巷、遗迹、祠庙、梵刹、人物、艺文、碑碣、冢墓、事纪、诗纪、杂记十四门, 是一部集大成的塘栖志。

到了20世纪前期, 随着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兴起, 新式教育在塘栖镇主要形式是小学教育。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逐步普及, 塘栖镇的小学教育主要有3类:1) 县立塘栖中心小学;2) 区立小学。共有2所:民国2年 (1913) , 区立圣堂角初级小学、区立丁河初级小学;3) 私立小学。前后有4所 (由中心小学辅导) :民国2年 (1913) , 私立西小河小学创办。民国11年 (1922) , 私立塘栖镇初级小学、私立广济路初级小学、桥司弄初级小学开设。1913年大纶丝厂收茧, 以每样1元, 提取二厘, 充作塘栖小学的补助经费。

塘栖镇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教育的消失, 而是新式的学校与书塾、社学同时并存, 但私塾终究受时代的限制, 在培养目标、师资、生源上都有弱点, 因此民国政府对书塾采取“限制”与“改良”的政策, 民国元年 (1912) , 浙江省教育司通令各县, 规定凡在小学附近一里半以内的私塾, 一律停闭。17年 (1928) , 国立浙江大学训令余杭县、杭县教育局, 要求依据《管理私塾办法》, 订出改进私塾的全面规划, 19年 (1930) , 杭县制定了《管理私塾办法》, 对私塾加以限制, 并取缔不符合要求的私塾, 为鼓励民间团体和私人办学, 杭县制颁《私立小学设立及立案规程》, 因此塘栖镇在三十年代发展最快的是私立小学。

栖溪讲舍的变迁则反映了塘栖镇的教育形式从传统走向近代的过渡性情况。光绪二十七年 (1901) , 按“省会之大书院为高等学, 府城之书院为中等学, 州县之书院为小学”的规定, 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 , 栖溪讲舍改办为官立栖溪两等小学堂, 堂长冯衡, 有学生62人。民国初栖溪两等小学堂改名为杭县五都区小学, 有6个班, 学生100余人。17年 (1928) 8月, 五都区小学改为杭县县立塘栖中心小学。

塘栖沦陷后, 中心学校、私立小学停办, 后经过一些热心人士的奔走, 终于取得塘栖镇商会的支持, 筹资办学, 就在原镇中心小学办起了商业第二小学, 于是小镇上又听到了琅琅书声。但是中等教育, 整个县还是个空白。填补这项空白的是1941年下半年许客卿在商会支持下, 创办的三年制的塘栖镇行健中学。

2 教育内容的变化

私塾用的教材, 一般先学三 (字经) 百 (家姓) 千 (字文) 神 (童诗) , 这是第一阶段;再学四书 (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与《幼学琼林》, 这是第二阶段;高级阶段是学部分五经 (即《易经》、《古文观止》与医籍等。所以从古文程度看, 私塾可以说是大、中、小学三级一贯制。

新式教育是以欧美和日本的教育体制为模式,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目的等方面与传统教育有很大的区别, 逐步摆脱“四书五经”的桎梏, 较为系统地传播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和社会学说知识。民国元年 (1912) , 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将学堂改为学校, 男女可同校, 初等教育为七年, 其中四年初等, 三年高小。课程设置规定:初级小学设修身 (后改为公民课) 国民、算术、游戏、体操、图画、手工等科目, 高小还另开设有历史、中华地理、博物 (后改为自然课) 、理化、外语、农业、商业, 废读经书。浙江军政府成立后, 积极实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色彩的学校教育, 要求“添设各地小学”, 从而推动了浙江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行健中学第一届招收了近二十名学生, 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地理、体育等课。

至民国37年 (1948) , 杭县塘栖镇中心国民学校 (由五都区小学和“商业一小”合并) , 有12个班, 学生600多人, 教师19人, 并有区立初级小学2所, 私立初级小学3所, 就学学生1200人。另外民教部, 有成人200余人入学。另据民国35年 (1946) 4月1日户口调查显示, 塘栖镇有4488户, 9012人, 其中男4476人, 女4536人。成人加儿童人数的入学率约为15.5% (因民国37年的人口数字无法查对, 只好用了民国35年的人口数, 应相差不大) 。文盲率达85.5%。在江南地区, 该镇在近代的小学教育的普及率是较高的, 从小学生的人数来看, 1948年有学生1200人, 超过了同期的南浔镇。 (据1995年出版的《南浔镇志》的资料, 解放前南浔镇上有小学生870名。) 从学制来看, 较为普及的只有小学, 初中办学短暂。而海门镇在20世纪初的近10年中, 先后出现10所小学, 包括2所女子小学和1所中学, 进入民国时期, 该镇的近代教育逐渐形成了包括普通教育、专科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 塘栖镇教育在近代虽没有完全转型为新式教育, 但已在教育形式、内容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体现了江南市镇教育近代化的趋势, 也反映了当时政府、塘栖士绅等对近代教育变迁的推动作用。塘栖镇近代教育的变迁, 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素质, 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一批适应近代社会的新知识分子, 推动了市民的思想价值观念的近代化,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塘栖镇作为农村教育和文化中心的地位。

摘要:塘栖镇是杭州市余杭区的重要工业强镇, 明清时期为江南十大名镇之一, 随着1895年杭州开埠、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塘栖镇传统教育逐步向近代新式教育变迁, 近代新式教育取代传统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表现为两种形式并存, 是一种渐进式的过渡。在塘栖镇近代教育演进过程中, 当时政府、塘栖士绅都提倡和推进过新式教育, 对塘栖镇近代教育的变迁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这与塘栖市镇经济的发展和崇文良风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塘栖,教育,近代变迁

参考文献

[1] 余杭县教委教育志编纂组.余杭县教育志 (第二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书塾, 1988:43.

[2] 余杭县教委教育志编纂组.余杭县教育志 (第二章) .县学, 书院, 社学, 书塾, 1988:42.

[3] 塘栖镇志.上海书店, 1991.历代修志第247页.

[4] 塘栖镇志.上海书店, 1991.第八章文教, 卫生, 体育, 广播.124-125.

[5] 余杭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619.

[6] 马新声.自栖溪讲舍以来百年间的塘栖教育, 2006, 2 (6) :25-26.

[7] 马新声.自栖溪讲舍以来百年间的塘栖教育[J].唐栖, 2006, 2 (6) :25.

[8] 陶士和.民国初年浙江地方政治的近代化转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61.

[9] 塘栖镇志.上海书店.第八章文教, 卫生, 体育, 广播, 1991:125.

[10] 余杭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626.

[11] 民国杭县志稿 (卷五) .人口.

[12] 郎友兴.从南浔的变化看近代教育在江南市镇的发展.史学月刊, 2003 (6) :91.

[13] 项士元.民国海门镇志 (卷4) 书院和学校.转引自陈国灿.论江南农村市镇的近代转型.浙江学刊, 2004 (5) :102.

上一篇:浅谈分组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下一篇:区域经济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