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024-05-04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共7篇)

篇1: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摘 要〕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教育由传统封建制教育向近代化西式教育的转变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其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等措施,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打下了基础。〔关键词〕废科举;办学堂;留学;译书办报;近代化

〔正 文〕: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期间,这与当时的社会变迁和特定的时代主题相伴随。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中国积贫积弱的落后状况,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自强新政”的口号,倡导洋务运动。所谓“洋务运动”又称“同光新政”或“自强新政”、“自强运动”,是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在洋务运动中,兴学堂、办教育是主要方面。洋务派本着“变器不变道”的原则,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开办了一批学习“西文”和学习“西艺”{即西方近代军事和科学技术}的新式学堂,即洋务学堂。洋务行唐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开设外国语、自然科学和使用科学等“西学”课程,希望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最终达到“自立”、“自强”的目的。

一、改革科举制度。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以“尊孔读经”为宗旨,以灌输“三纲五常”为原则,以科举制度为网罗人才的办法。科举制度是扼杀人才的桎梏。它以“四书五经”为选题范围,以八股为体裁,将知识分子的思想紧紧地束缚在旧的封建框框之内,使它们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和创造,造成了教育的落后和陈腐。在中外接触中,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暴露了自己的落后,而外国资本主义则显示出先进的态势。为了造就新时代所需的新式人才,必须“推广中西之学,宏开登进之途”,改革科举,引进西学,以西学之精否为取士的标准之一。这样突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更新了传统的崇尚义理、轻视末技的价值观念,为改变人们对封建文化的盲目追求和在中国广泛传播西学开辟了道路。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接踵而起。在60年代思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宣传科举改革的浪潮。与此相呼应,一批洋务派官僚纷纷上书清廷,企图依靠皇权把变通考选之制的理想付诸实践。1887 年,江南监察御史陈莹上奏,建议将数学科列为科举考试科目,明习算学人员可以量予科举出身,清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第一次将“西学”和“中学”同考。并基于改革腐朽的官僚体制的需要而力图推进科举改革。经过洋务派多年的力争,清政府终于在1888年顺天乡试从中录取人才,改革传统的科举制度终于露出了一线希望。1898 年6 月光绪帝下诏废止八股、停止科举,中国教育经历了一场巨变,一面推倒了传统的教育制度,又一面建立起现代化的教育制度。1901年经过庚子事变,清政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教育改革,颁布统一的学制,制定新的教育章程,新的近代教育体制建立起来。可见,洋务运动时期,进行科举改革乃是时代的需要,历史的必然。

二、创办新式学堂。

如果说洋务派的洋务活动是从“师夷长技”、“练兵练器”开始的话,那么洋务派推进科举改革的努力则是以创办新式学堂为突破口的。旧的学堂已不能适应洋务事业的需要,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类似近代学校的一些学堂。1862年7月11日,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同文馆在北京正式成立。京师同文馆是一所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的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馆内先后设置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天文算学馆、德文馆、东文馆等。1866年,同文馆又加设了科学馆,以便学生兼学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同文馆的设立,终于迈出了中国教育培养近代人才的第一步。这也是近代新式学堂的开始。另外,引进西方近代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只有同造就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开办语言学堂的同时,洋务派还大力开办专业技术学校,以期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如上海江南制造局(1865)及其附设的机械学校,福州马尾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上海电报学堂(1982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湖北铁路局附设的化学堂、矿学堂(1892年)和工艺学堂(1898年)等。由于国家的重视,全国举办了陆、海、医等军事学校。如天津水师学堂(1881年)、天津武备学堂(1866年)、广东陆师学堂(1880年)、天津军医学堂(1893年),广东水师学堂(1887年)、湖北武备学堂(1895年)、南京陆军学堂(1895年)。这些军事学堂的纷纷建立,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领域,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主要是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开始的。而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其实质是人才的近代化。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它们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若干窗口,造就了“洞达时势之英才,研精器数之通才,练习水师之将才,联络中外之译才”。

三、派遣留学生,导致了近代第一批知识分子群的出现

洋务学堂在讲授西学,吸取西长技的过程中,催化了近代中国第一代知识者,为中国近代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文化诸方面输送了不少有用的专门人才,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外交、教育、文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洋务教育在育才方面的成就,在出洋留学生表现的尤为显著。中国近代的留学生并非从洋务运动开始人数极少。于1872年派出首批幼童30名。此后又于1873年、1874年、1875年相继派出三批留学幼童。另外,从1877年至1897年,福建船政学堂派出学生分赴英国和法国学习驾驶和造船技能,共有85名,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直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当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首次留美学生中最著名的有:我校著名校友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这些留学生“终日饱吸自由空气,其平昔性灵上所受极重之压力,一旦排空飞去,言论思想,悉与旧教育不侔”。探索出中国人走出国门,实践科技救国之路。

四、翻译西书,创办报刊,传播西学。

洋务派不仅在全国各地创办了各种性质的学堂,聘请外国人直接传授知识,而且十分注意翻译工作。这他们组织以翻译“西文、西政、西艺”为主,另外还翻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都先后翻译了一批西书。这些书介绍了西方的赋税、武备、律条、通商等方面的西政知识和殖民地加工业,尤其是军事加工业等所必需的技术知识。这些西方著作为传播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等知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培养近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于扩大我国人民的知识领域,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发展我国民用企业和军用企业、医疗卫生事业等起到了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而洋务运动期间,中国近代报刊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这些早期的报纸,虽然还不可能与外国人办的报纸相抗衡,但他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近代文化和社会信息传播工具,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代报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革命志士,都把办报纸、办杂志作为宣传维新和革命主张的有利工具。可以说近代报刊的出现,也是洋务运动带来的新鲜事物。书报对青年思想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投身于洋务运动的知识分子,更起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致使向西方学习形成了新的社会思潮。

五、总结

洋务学堂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一些和西方接触较多而且主持洋务运动的官僚按照“中体西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举办的旨在为洋务自强运动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类教育机构。它对中国近代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1、洋务学堂的主要办学特征与传统教育培养封建士大夫和进行人文教化不同,洋务学堂主要是根据洋务运动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工艺知识的技艺性人才。由此形成洋务学堂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许多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道西器”的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② 短期应急的教育价值追求洋务学堂是以巩固传统为办学的基本出发点,以求强御侮为现实价值目标的。因此,它在办学的具体举措上是短期应急的。

③ 办学的基本要素向现代教育转换布新不除旧,新旧并存是洋务学堂的又一办学特点。正是这种新旧并存使洋务学堂在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的同时又具有了现代教育的某些特征。

2、洋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消极影响

洋务学堂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去掉了作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

3、洋务学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①洋务学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使传统的书院进行改造。

②洋务学堂使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③洋务学堂产生的新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

总之,洋务派所办的洋务教育虽说具有一定的封建性和对外依赖性,但它第一次对传统的封建教育实行了改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声,它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开创了社会风气,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飞跃,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洋务运动》.第1册

[2]清末留学教育.台北:三民书局,1981 [3]容闳.西学东渐记.《走向世界丛书》.湖南岳麓书社,1985; [4]《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4;[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10 [6]张雪蓉.论洋务教育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影响.教育学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2期

[7]侯耀先.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 第4期2000年12月

[8]冯 雁.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 第2期2000年3月;[9]金耀基.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历史,见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0]王沪宁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1][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5.5

目录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1 摘要、关键字……………………………………………………………………………………….1

篇2: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内容提要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

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一)毛泽东时期的中国外交政策

(二)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战略转型

告别理想化的革命主义时代,转向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现实主义时代

由不相信世界能保持持久和平,着眼延迟战争爆发,推进世界革命,转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经济繁荣

由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转向国家利益为重

由反对现存国际体系转向参与国际体系,认识到首先要发展自己,只有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才能影响世界

由结盟外交转向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

由对外封闭半封闭转向全面对外开放

主要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20世纪90年代,面对巨大变动的世界形势,邓小平以其过人的胆识和眼光提出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的28字外交方针,其核心内容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思考:应如何正确理解“韬光养晦”战略?

含义:隐藏锋芒、不使外露、保持低调、徐图发展

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战略

(三)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的中国国际战略

(一)中国将坚持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

和平发展道路内涵:

•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意义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二)中国建立和谐世界(harmonious world)的主张

和谐世界的内涵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共同反对侵犯别国主权的行径,反对强行干涉一国内政,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应该加强反恐合作,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消除根源,坚决打击恐怖主义;应该按照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原则,实现有效裁军和军备控制,防止核扩散,积极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开放、公平、非歧视的多边贸易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际金融体制,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健康有序的贸易环境和稳定高效的金融环境;应该加强全球能源对话和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安全和能源市场稳定,为世界经济增长营造充足、安全、经济、清洁的能源环境;应该积极促进和保障人权,努力普及全民教育,实现男女平等,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使人人享有平等追求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发达国家应该为实现全球普遍、协调、均衡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开放市场,转让技术,增加援助,减免债务。发展中国家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发展,广泛开展南南合作,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将尽自己所能,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联合国改革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可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推动改革尽可能多出成果。改革应该重点推动联合国加大在发展领域的投入,致力于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增进广大会员国团结。

安理会改革是联合国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改革安理会,优先增加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代表性,让更多国家特别是中小国家有更多机会参与安理会决策。改革涉及各国利益,应该充分协商,在达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作出决定。

二、中国的国家利益

概念解析: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一书中提出:“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表现为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表现为国际社会地位与尊严。”中国学者王逸舟《国家利益的再思考》一文认为:“一般来说,国家利益是指一个民族国家追求的主要的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反映了这个国家全体国民和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和兴趣(need & interest)”。

国家利益的划分

现实主义者汉斯·摩根索把国家利益划分为六种相互对应的类型:

共同利益——冲突利益;

主要利益——次要利益;

统一利益——补充利益;

一般利益——特殊利益;

物质利益——有限利益;

永久利益——可变利益。

国家利益的常规划分

安全利益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

如何判断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的变化主要是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

1.国家实力的地位在国际社会的升降

2.外部环境的改变

3.经济发展阶段

4.技术水平

中国的国家利益

案例1:南海问题

1.南海问题含义

2.南海问题的由来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19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

1933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欧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1939年3月侵占南沙群岛。

南海历史

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1946年派员接收了南沙群岛,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4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并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南海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5日,周恩来外长发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庄严指出: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东沙群岛、中沙群岛一样,“向为中国领土”。

此后至今,针对外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中国政府一直不断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可侵犯和无可争辩的主权。

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1959年3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了“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南海问题的产生

战后相当长时期内,并不存在所谓的南海问题。南海周边的地区也没有任何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越南在1975年以前明确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在70年代以前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美国与西班牙1898年签订的巴黎条约和1900年签订的华盛顿条约曾明确规定了菲律宾的领土范围,但并未包括南沙群岛。1953年菲律宾宪法、1951年菲美军事同盟

条约等也对此作了进一步确认

马西亚只是到了1978年12月,才在其公布的大陆架地图上将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标在马来西亚境内

上个世纪60年代,南海海域发现丰富油气储藏。据中国国家海洋局统计,南海能源储备可与波斯湾媲美,至少蕴藏有367.8亿吨石油,7.5万亿立方米天然气。

3.南海现状

南海周边国家

南海现状

4.南海的重要性

5.影响南海问题解决的因素

西方国家因素:美日插手南海事务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举行的一个地区安全论坛上说,和平解决斯普拉特利群岛(即我南沙群岛——本报注)和帕拉塞尔群岛(即我西沙群岛——本报注)争端是美国的国家利益。

同年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东盟10国领导人24日在纽约举行峰会,双方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海上安全”、“自由航行”的重要性。奥巴马在会议致辞中说,“作为一个太平洋国家,亚洲的人民与未来对美国利益攸关。”他表示,美国希望在亚洲扮演领导者角色。与美军进行联合演习的菲律宾和马来西亚部队。

台湾因素掣肘

台海两岸分治影响海上安全维护与海权拓展

台湾对南海问题的主张

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台湾当局认为.南沙和西沙群岛与东沙、中沙群岛一并,自古以来属于中国领土。

台湾舆论界发表社论,认为两岸今后要努力确保中国在南海诸岛的固有主权,还强调两岸合作开发海域石油资源,强化双方“对外的海权主张”

中国自身因素

中国对南海的开发现状

全球能够在水深300米开采油气的企业不足20家,在3000米海底开采

石油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而南海

平均水深达1200多米。直到200

4年,中海油才掌握了部分深海勘探

开发的技术。

6.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在南海问题上,我国的基本立场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搁置争议,但必须主权属我——共同开发,资源争夺时不我待

7.解决南海问题建议

加快我国领海基线勘定,尽快向联合国提交自己的领海基线主张

加强争议地区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控制,整合各种海上资源和力量,统一领导和指挥 努力提升远洋海上石油开采能力

加强海军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深蓝”

优先以外交途径解决,但必须做好充分的军事准备

中国核潜艇

航空母舰:中国走向深蓝和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视频资料:瓦良格——中国航母之路

时代呼唤强大的海权!

中国有1.8万公里海岸线。海洋总面积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案例2:人民币升值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积极影响

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利率因素

事实上,这一因素应该归结于我国经济长期快速发展与国际上各国普遍的经济发展形势对比,吸引大量的国际投资。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为了抑制经济过热,采取了包括加息在内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以抑制流动性过剩,这也客观上提高了中外市场之间的利差。

国际收支

中国长期以来在对外贸易尤其是对美国的贸易,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维持了双顺差,造成了外汇过剩。

(外汇收入大于支出,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大于需要买进的外汇数量,即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降,本币升值。)

中央银行的措施

出于中国长期面对的对外经济摩擦等因素的考虑,央行采取了主动性升值的手段。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人民币升值因素分析

人民币升值采取的应对策略

总结

三、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作用

看中国国际地位的三个视角

(一)中国正在崛起

科学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世界关注中国

2004年5月11日,英国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全文发表了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乔舒亚·库珀·雷默撰写的《北京共识》的报告指出,“中国模式”已经受到世界格外的关注。

“北京共识”的三个内涵: 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平等的发展模式、自主的国际关系,不仅证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济合作的可能性,而且也为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国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篇3: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发展

一、洋务教育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洋务教育是传统教育与近代教育的转折点, 是历史的产物, 它培养了一批具有西方资产阶级宇宙观、哲学观的知识分子, 打破了封建的教育结构。洋务教育折射着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自鸦片战争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当整个社会处于动荡和改变的时候, 教育也就不可能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面对国内外矛盾的日益加剧, 形成了以奕䜣, 李鸿章, 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等近代化思想, 将西学引入了传统教育中, 动摇和冲击了中国落后的教育结构和传统伦理中的腐朽观念。当时的洋务教育主要包括创办各类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留学。洋务派通过这些措施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和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近代化人才, 对改革封建教育制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清政府于1862年创办了清代最早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的京师同文馆, 这标志着中国新教育的萌芽。此后又在上海、广州等地分别设立了类似的学校。随着中国社会近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在“求强”、“求富”的口号下, 洋务派一方面翻译西方科技知识, 一方面兴办军用和民用工业。留学教育是洋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的新途径。1872年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学, 开始向美、英、法、德等国派遣留学生, 后来分别从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分次选送优秀学生赴国外留学, 学习机械、开矿、制造、驾驶等工业技术和各种军事技术。举世闻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是派遣到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 也曾被派赴英国留学。

在沉积了二千多年封建思想的社会透进一丝新思想、新观念是很艰难的, 任何触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改革都会阻力重重。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革命, 因此受到的封建旧势力的束缚更为严重。所以洋务运动中这些“离经叛道”的思想在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激烈斗争中艰难地成长。

洋务教育标志着中国传统教育向教育近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洋务教育使中国近代教育体制逐渐完善和发展, 为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最终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戊戌变法时期, 源于洋务运动的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建近代报刊、兴办学校和学术性团体。大力提倡西方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学说, 宣传人权、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新观念, 极大地开拓了知识分子的眼界。资产阶级文化打破了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新式教育, 兴办新学堂、废八股、翻译出版西学著作、改革科举制度等, 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维新派把创办新式学校体系和新学作为推动维新运动的重要手段。以康有为, 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认为教育的发展根系到国家的兴亡, 人民的智愚。他们创办的学堂较著名的有: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 还开办了我国第一个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资产阶级维新派还出版了许多报刊, 遍及全国多个城市, 出现了中国第一次报刊业出版高潮, 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这些维新运动时期出现的新式学堂, 报刊和学会, 翻译西方书籍等, 有力地宣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文化, 促进了新式教育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打破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禁锢, 是一次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维新志士倡导的解放思想、新学和女学、兴民权、改革科举制度、兴办报业和学术团体等, 成为了中华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由维新运动传播来的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先进思维理念和实用技术等成果, 极大地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思潮, 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三、清末“新政”使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清政府于1901年1月开始推行新政, 清末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广泛而系统的改革, 终结了封建教育制度, 彻底废除了科举制度, 颁布了我国近代第一个学制, 使清末社会出现了办学热潮和留学热潮。广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 推动了社会观念形态的更新, 具有进步意义。

1901年1月, 清政府发布“变法”上谕, 实行“新政”。清政府举办“新政”过程中, 对原有旧的教育政策作了大幅度调整, 利用政权的力量促成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巨大变革。要求各省城均改设大学堂, 各府厅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 各州县均设小学堂, 并多设蒙养学堂。新式学堂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加大了西方文化的传播。在留学方面, 政府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要求各省广泛派遣留学生, 还规定视留学生学习情况给以奖励, 刺激了晚清留学热潮。新政完全废除了科举制度, 扫除了教育发展的障碍,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 有力地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发展和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清政府还颁行了《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促进了清末女子教育的发展。

1904年1月, 清政府颁布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在全国普遍实行的近代学制——《癸卯学制》, 这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学制系统, 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办教育无章程、无体系的状态, 为后来中国新型学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05年清政府设立学部, 成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使中国近代教育管理走向了制度化和规范化。

经历了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三阶段,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内容不断丰富, 体系逐渐完善。近代教育发展过程是在国内外矛盾的冲击下, 对封建旧教育进行调整和向教育近代化转化的过程, 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局限性, 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种种缺点和不足, 但主要方面适应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上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2]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上[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篇4: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教育;新式学堂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将近30年的时间里,面对外国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在中国掀起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洋务运动。他们兴办了大批近代工业,但传统的教育并不能为这些工业提供人才支持。于是他们创办洋务学堂、遣留学生、改革科举制度、组织翻译外国书籍,广泛传播西方科技知识。虽然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一次改良,而且又以失败告终,但是洋务教育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推动功不可没。

一、兴办新式教育的举措

(一)创办新式学堂

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逐渐发现传统的私塾所教根本无法适应近代工业,他们逐渐认识到近代人才的匮乏,盛宣怀说:“自强之道,以与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优先”[1]。于是洋务派在兴办第一批近代工业不久后便设立了三种类型的近代学堂。

第一是语言类。洋务派兴办工业,需要从国外引进器材,学习掌握其使用技巧,他们最先感到缺乏懂得外国语的人才。而随着外国对中国的入侵的加深,与外国人打交道也变成了清政府难以避免的事情,于是清政府在1862年批准创立了京师同文馆。随后,中国又建立了8所语言类学堂。如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同文馆、珲春俄文书院等。其中,京师同文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近代教育。第二是技术类。洋务运动先后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因为国人对技术的不熟悉,不得不高薪聘请外国人才,但他们认为聘请外国人并不是长久之计,因而又创办了一系列技术学校。主要有:福州船政学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福州电报学堂等14所。第三是军事类。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洋务派见识了洋人的军械和技艺均高于清军,因而,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新式海军的时候,大办军事学堂,以培养陆海军军官。如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北洋武备学堂等。

(二)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前的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从不考虑派遣留学生。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迫切需要新型人才尤其是机器制造、轮船驾驶和军事等方面的人才,但自办的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能满足需求。于是,李鸿章、沈葆桢联名上书说:“中国仿造,皆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官厂艺徒虽已放手自制,止能循规蹈矩,不能继长增高”[2]。他们认为不远赴西方各国学习技术,就不能真正掌握其技巧。因而,洋务派决心派遣留学人员。在1892年开始由容闳等人具体操作派遣留学生。后来,部分学堂如北洋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也开始有计划的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从1892年到1886年洋务派共派遣7批共计200余名留学生。

(三)翻译外国书籍

洋务派在创办洋务企业和新式学堂的过程中认识到翻译外国书籍的重要性,强调“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而为了满足新式学堂的教学需求,一些洋务学堂也开始自设翻译机构。被翻译过来的书籍包括算学、测量、汽车、化学、地理、天气、博物、工艺等方面。如京师同文馆就翻译了《万国公法》、《富国策》、《各国史略》、《英文举偶》、《格物测算》、《化学阐原》、《中西合历》、《全体通考》等等。[3]

(四)变革科举制度

科举取士制度下新式学堂、外派留学等人才难以得到正当名分。正如李鸿章所说:“现在京师既设同文馆,江省亦选幼童出洋学习,似已辟西学门径,而士大夫趋向犹未尽属者,何哉?以用人取进之途,全不在此故也”[4]。李鸿章提出:“似应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取进一格,以资造就。[5]”经洋务派多次请求,清政府的科举考试增加了算学和经济特科,这就使得科举制度不在仅以八股为重,人们也逐渐的重视西学。为了加大新式学堂的影响力,李鸿章上奏说:“如有志趣思议,于各种略通一、二者,选收入局,延西人之博学而精者为之师,官按照所学浅深,酌给薪水,俾得研究精明,再试以事。……其京城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习算学生,及出洋子弟学成回国,皆可分调入局教习,并酌量派往各机器局、各兵船差遣。”[6]朝廷批准李鸿章所奏。这样,洋务教育慢慢的改变着传统科举取士。

二、洋务运动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影响

(一)新式学堂的建立革新了办学思想

虽然洋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羸弱的统治,但这些新式学堂在本质上和传统的私塾教育不同,这些学堂培养的并不是走读书做官之路,而是掌握西方先进技术和军事知识的人才。

第一,兴起创办新式学堂之风,沉重打击了传统私塾教育。在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的推动下,上海、陕西、浙江等地也兴办了很多的私人新式学堂,在中国第一次兴起了办新式学堂之风。1874年徐寿和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办起了格致书院,1896年陕西的格致实学书院和1897年浙江的中西书院等等。第二,授课内容新颖、实用。新式学堂不在仅仅教授四书五经,更多的是偏向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法律和医学等。而学习西方科学的课程所占比例达80%以上。这些新式学堂学习的知识更多的是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其中福州船政学堂就培养出了600多名航海、造船、蒸汽制造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人员,北洋武备学堂也培养出了近千名近代军事指挥人员。

同时,洋务派兴办的学堂、工业还组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书籍,这些书籍为社会了解西方、接触西方知识提供了便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思想风气的转变。

(二)派遣留学生开创了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

留学教育的开创打破了闭塞保守、自满自大的旧思想,为以后的留学制度开了好头,使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了解世界。派遣留学生意味着去主动接受西式教育方法、内容和思想,而留学人员归国之后更是直接促进了旧教育的改革和新教育的发展。

(三)科举制度的变革冲击封建教育制度

科举制的变革,使得人们进入仕途的渠道不再单一,也同时促进了新式学堂的兴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改变,在创办新式学堂和变革科举制的基础之上,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癸卯学制》诞生了,它的颁布不仅使新式教育制度化、系统化,还为1905年科举制的最终废除打下了基础。

总之,虽然洋务运动时对教育的变革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洋务教育第一次对封建教育进行了改革,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声,它不可避免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科举制度,并为建立新型学制奠定了基础。从客观效果上看,它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开创了新的社会风气,培养了中国第一代专业科学技术人员,无疑是进步的。(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Z].舒新诚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136页.

[2]李鸿章全集·奏稿[C]. 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卷28,第1211页。

[2]略论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孙春芝.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

[2]李鸿章全集·奏稿[C]. 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卷28,第1235页.

[2]李鸿章全集·奏稿[C]. 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卷28,第1235页.

篇5:洋务派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应对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国内的农民运动, 国内的有识之士开始将眼光放得更远, 放到大洋彼岸, 去学习和了解外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从林则徐开始, 中国官员开始翻译西方书籍, 学习外国文化, 兴办民族工业和新式教育, 兴办新式学堂, 专门派人到国外留学,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法律和文化知识。这场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持续了三十余年,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阶级的自我救赎的运动, 这些运动的主要力量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 希望通过对西方科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能够“安内”和“御外”。然而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 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清政府抱以厚望的北洋舰队完败于日本海军, 洋务运动最终被统治者抛弃而彻底失败。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 但是, 在客观上, 洋务运动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为中国走向资本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洋务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的一场自强运动, 这场运动包括的范围很广, 军事、教育、科学、文化等等方面都有所涉及。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一种由下向上开启的, 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 在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大臣。洋务运动的开始在镇压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全国, 短短几年就攻下南京, 席卷全国, 这个时候抵抗太平天国的最重要的力量是曾国藩和他率领的湘军。曾国藩是湖南人, 兄弟几个都是军人, 曾国藩本人是进士出身, 信承程朱理学, 学识渊博。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 曾国藩一方面训练乡勇, 组织团练, 培养自己在地方的武装力量。另一方面, 曾国藩在借用外国军事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同时也意识到, 发展军事力量和提高武器的科技水平的重要性。1860年12月, 曾国藩就这个问题上奏中央, 他认为目前借用外国的船只、火炮来运输粮草, 打击起义军, 可以起到暂时的效果, 但是这不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要使国家真正地强大起来不能依靠外国的力量, 要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 自己生产出高水平的船只和火炮, 这样能够在内保证国内的安定, 在外保证他国不敢入侵。1861年, 曾国藩带着这种思想开始实践, 他先是购买外国先进船只, 而后请人操作演练, 最后将这些船只进行拆解和组装, 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外国船只。曾国藩当时的目的就是要自己能够制造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先进的船只,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中国民间在数年以内都能够用上这些先进的船只, 并且装备在军队里用来剿灭起义军。受其影响, 曾国藩的学生, 也是后来最著名大臣李鸿章也创办了学习和制造外国先进火炮和船只的造船厂和兵工厂。李鸿章的眼光和计划要比曾国藩更加长远, 他并没有局限于将生产先进船只、火炮用于镇压起义上面, 而是认为一旦有一天和外国打仗, 也不会吃亏, 因此李鸿章不仅在在制造和适用上下工夫, 还专门派人到国外留学, 学习国外先进的工业技术, 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在曾国藩和李鸿章大兴洋务运动以后, 奕訢也开始对他们的工厂进行考察学习, 并且认为他们的这种方式确实能够提高国家的工业实力和军事力量, 于是上奏慈禧太后, 争取对洋务运动的支持, 至此, 洋务运动在中央的支持下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在全国开展是洋务派和顽固派斗争的结果, 因此发展并不是非常顺利, 虽然后期慈禧太后也公开支持, 但是这种支持也是一种对外交上的担心。洋务运动的核心在军事工业, 围绕着军事工业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民营企业, 以及翻译馆、新式学校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江南制造局、清政府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曾国藩创建的安庆内军械所等近代军事工业。除创办军事工业外, 洋务派还派遣留学生学习技术。由于中央以慈禧太后为主的顽固派的抵触, 洋务派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 在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都遇到诸多难题。

由于顽固派与洋务派的斗争一直存在着, 洋务派一直坚持“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口号, 即通过学习和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 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最终也因为这种改革在本质上不可能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注定不会在封建统治之下走向成功, 仅仅持续三十余年就彻底失败。虽然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但是, 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总体来说,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近代化的内容包括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方面的变革, 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1], 它在军事、经济和教育领域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 军事近代化的推动。

两次鸦片战争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 意识到了只有军事上的强大才有话语权, 才能够算得上大国, 否则只会被列强欺凌和瓜分。洋务运动的开展, 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国家的军事实力, 提高军事力量的科技水平。在这种思想之下, 不仅大量购买外国先进装备, 自己还兴办了许多的军工企业, 储备军事人才。虽然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 但是洋务运动过程中兴办的企业大都发展成为了后来中国改革和革命的重要的军事力量, 为中国走向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提供了军事基础。同时, 洋务运动期间培养的军事科技人才也都成为后来近代化进程的主要科技力量。因此,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2. 经济近代化的推动。

经济的近代化也是相对于传统的经济模式而言的。中国古代在洋务运动之前, 国家的经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 主要的生产也都是由人直接进行操作控制。经历了洋务运动以后, 在洋务运动过程当中兴办的军工企业以及与之相关的民办企业或者官办企业都在各地纷纷发展起来, 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都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管理模式, 同时在生产模式上也一改之前手工模式, 出现了大批的机器化生产的企业, 使生产力水平在整体上提高了。同时, 洋务运动过程中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创办了大量的民用企业, 这些民用企业大都采用了机器化的生产, 很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发展壮大。这些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的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从事工业化大生产的工人, 这些工人不仅掌握着先进的生产力也具有更加宽阔的眼界和更加灵活的思维。洋务运动还培育了民族工业以及民族资产阶级, 他们不仅成为后来民族革命的主体力量, 也成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 教育近代化的推动。

洋务运动过程中, 除了兴办军工企业以及民用企业以外, 还兴办新式学堂, 培养新式人才;派人到外国学习, 接受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生产力的学习。这些举措在当时是非常功利化的, 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储备人才, 但是在客观上, 这些活动改变了中国的教育状态。洋务运动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改革首先从创办新式学堂入手。洋务派希望通脱建立新式学堂可以培养洋务人才, 同时这些人才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后来的洋务改革的力量。新式学堂的建立也引发了一些旧式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也发生变化。比如广州学海堂、上海正蒙书院、陕西泾阳味经书院、武昌两湖书院等, 都先后调整学习内容, 或增加算学, 或增加时务、格致、经济诸学科。其趋势是越来越多地吸收和融合西学, 特别是那些实用价值较为明显的学科[2]。其次是建立各种翻译馆, 在北京最为著名的就是同文馆, 通过这种翻译书馆的建立可以使许多国外的知识能够为国内的学生学习, 从而掌握更加先进的知识和生产技术。另外, 洋务派还在各地根据不同的需要成立了培养专门人才的机构比如天津军医学堂、上海电报学堂、南京陆军学堂等等。中国教育的专业化划分开始出现, 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受这些影响, 许多外国的教堂也在中国开设教育机构、培训机构和医院等等, 这些也成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部分。

4. 近代化的视野和思想的培育。

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阶级的自强运动, 虽然没有能够突破对封建政治的束缚, 但是在思想上还是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冲击, 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西方思想, 为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总体上来说洋务派的基本指导思想即“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它是贯穿于洋务运动始终的一个指导思想, 是中国近代化的最早启动[1]。在洋务运动之前, 中国的统治阶级都自高自大, 认为外国文化都是蛮夷文化, 只有中国的文化才是正统的, 才是最好的文化, 这种文化上的优越感随着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而逐渐丧失, 以慈禧太后为主的顽固派慢慢也承认必须学习西方的文化。洋务运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是由魏源最初创立, 由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在洋务运动中加以力行和发展的, 不仅是中国应对西方帝国主义入侵的主要手段, 更成为了“将中国纳入世界近代化、现代化历史潮流的主要纽带”[3]。洋务运动通过翻译书籍和选派留学生以及建立新式学堂, 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 这些人才也成为后来资产阶级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廖慧珍.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 (9) .

[2]康凯.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完成[J].科教文化, 2011 (4) .

篇6:芍陂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今寿县一带地方是春秋时楚国主要的农业地区之一,从地形上看,大别山由鄂豫交界处入安徽省境,为都岗岭、天柱山、潜山,一直延长到合肥市的北面。这些山脉弧形分布于淮河的西、南、东三面,故地势较高,山谷北坡的水流经寿县等地人淮,这一地区旱涝频繁,灾害严重,对楚国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有直接的影响。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孙叔敖顺应自然法则,因势利导,利用有利地形地貌,将淮南丘陵“西至六安州龙穴山,东自濠州(今凤阳)横石山,东南自龙池山”(《嘉靖重修一统志》)流来的水汇集起来,建成周围两三百里的原始人工水库——芍陂,宋代欧阳忞说它“径百里,灌万顷”。按今天的地理位置看,约相当于在今寿县淠河与瓦埠湖之间,南起贤姑墩、北至安丰铺和老庙集一带地方。

早期的芍陂,南端设五门亭作为进水口,北面分别并列设置芍陂渎和香门陂两座口门作为灌溉输水口;同时因东北、西北地势最低,便在东北设井字门,西北设羊溪门。五座口门配套作为控制性水闸,兼有灌溉和泄洪功能。

关于古芍陂的水源,据考证一是山溪来水,二是子午沟引水(今淠河干渠下游段)。山溪来水主要把东面积石山(原濠州横石山一带)、东南面龙池山和西南面六安龙穴山流下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由于溪水受降雨影响较大,加之上游拦蓄,远不满足芍陂蓄水的要求。从淠河开挖子午沟到芍陂引淠水,这应是孙叔敖的一大贡献。从此芍陂水源有了保证,达到灌田万顷的规划。北魏《水经注·肥水》记载芍陂规模颇为详备:“陂水上乘涧水于五门亭南,别为断神水,又东北径五门亭东,亭为二水之会也。断神水又东北径神迹亭东,又北,谓濠水,……又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谓之芍陂。陂周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陂有五门吐纳川流,西北为香门陂,陂水北径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渎,又北分为二水,一水东注黎浆水,黎浆水东径黎浆亭南,……东注肥水,谓之黎浆水口,……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城北,径芍陂门右,北入城。……渎水又北径相同城东,……又北出城注肥水,又西径金城北,又西,左合羊头溪水。……北径熨湖,左会烽水渎。……径寿春城西,又北历象门,自纱门北,出金城西门逍遥楼下,北注肥渎。”《水经注》记芍陂的建筑物,“陂有五门,吐纳川流”,其中四门进水,一门泄水。《資治通鉴》元胡三省注引《华夷对镜图》:“芍陂……开六门。”隋“更开三十六门”,清存“二十八门”。泄水建筑物有众兴滚水坝、凤凰闸和皂门闸,分别流入淠河和瓦埠湖。

芍陂建成后,时兴时废,历经沧桑,功施当时,泽及后世。据《芍陂纪事》和部分史料记载,芍陂兴废大事如下:

芍陂初制,堤厚而坚,水自贤姑墩人塘,稽之现代地形图,当初芍陂最高蓄水位约30米(黄海基面),塘面85平方公里,周长65公里,总库容1.71亿立方米。延至东汉,年久失修,陂废,东汉章帝建初中(公元76-84年)王景主持修陂。《后汉书·王景传》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年)庐江太守王景到任后,知“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东汉献帝建安中(公元196-220年)刘馥主持屯田治陂。三国魏正始年间(公元240-249年)邓艾屯田治陂,开渠引水,直达寿春城壕,增灌溉通漕运,扩大效益。继之西晋武帝时(公元265-290年),刘颂岁修芍堤,芍陂又兴。晋室东迁,兵戈相扰,芍陂又废。宋文帝嘉中(公元424-453年)刘义欣镇寿,遣殷肃治陂,疏源通流,引淠入陂,芍陂又兴。梁陈之年(公元六世纪)南北纷争,芍陂又废,隋初(公元581-604年)赵轨治陂。《隋书·赵轨传》云:“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顷,人赖其利”。

五代更迭,战乱相连,豪右分占,盗决成风,芍陂大废。宋初(公元960年以后)李若谷申禁令,摘占田,复堤止决,芍陂又兴。元季芍陂又废,明永乐中(1403—1424年),邝野征徒两万,疏河修堤,芍陂又兴。明太祖废安丰后,管理松懈,成化年间(1465—1487年)顽民董元等始行窃据开占,上自贤姑墩,下至双门铺,塘之上界奚占成田。嘉靖26年(1547年)寿州知州栗永禄,挖沟为界,以示“限制”。继董元之后,顽民彭邦等窃据界沟以北至沙涧铺一带塘面,割占为田。隆庆年问(1567-1572年)甘来学援栗永禄先例,又退以新沟界之。又顽民常田、赵如等40人,又占新沟以北,豪占之风有增无已。万历10年(1582年)黄克赞知寿州治陂,逐开占,立界面,狠煞垦占风,此后无大侵占。自此芍陂规模定矣。明万历前后48年,芍陂迭经兴废,滴水不蓄者十有余年,万历46年(1618)孙文林修芍陂,水利复兴。清朝初定,芍陂久坏,顺治10年(1653年)李大升治陂,疏河整堤,筑新仓枣子二门,整顿泄水闸,是岁苦旱,唯安丰有秋。清康熙中,芍陂大坏,塘不注水,杂草丛生。雍正12年(1734年)创建众兴滚水坝,再修凤凰、皂口闸。乾隆37年(1772年)陈韶奉命查修诸陂,请帑银13000刃,重加补堤疏源,郑基主办众兴滚水坝加固和风凰、皂口两闸改建工作,4月功竞。光绪即位时,芍陂年久失修,连年欠收,光绪2年(1876年)大旱,赤地两千里,寿亦失收,乃以工代赈,整修芍陂,五月工竣。民国23年(1934年)安徽省水利工程处设计引淠入塘疏浚工程,经当时勘测成果,塘面37.4平方公里,长7.4公里,宽5公里,堤顶高程28.5米,库容1000万立方米。塘西塘北直至塘东皂口闸有堤,堤长约29公里,计划疏浚淠源河18.4公里,计划灌溉40-60万亩。解放前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应原貌检修加固,1954年大水后培堤修闸,将环塘斗门28座合并为24座,加固众兴滚水坝,疏通淠源河。1958年纳入淠史杭综合利用系统,1958-1975年挖淠东干渠引水入塘,修戈店和老庙节制闸,废众兴滚水坝,塘堤修块石护坡,加固加高塘埂,堤顶高程达31米,北堤顶宽8米,其余堤顶宽度6米。1976年建双门节制闸,废扬仙节制闸。1977-1978年整修块石护坡,加固防浪墙,蓄水能力达1亿立方米。寿县从此成为安徽省产粮大县。

篇7:洋务运动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完成

洋务运派推进科举改革的努力首先是以创办新式学堂为突破口的, 旧的学堂已不能适应洋务事业的需要, 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 洋务派就设立了类似近代学校的一些学堂。1862年7月11日,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同文馆在北京正式成立。京师同文馆是一所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的外国语言文字学馆, 馆内先后设置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天文算学馆、德文馆、东文馆等。1866年, 同文馆又加设了科学馆, 以便学生兼学西方的自然科学理论。同文馆的设立, 终于迈出了中国教育培养近代人才的第一步。这也是近代新式学堂的开始。另外, 引进西方近代军事装备、机器生产, 只有同造就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相结合, 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开办语言学堂的同时, 洋务派还开办许多专业技术学校, 以培养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才。如上海江南制造局 (1865) 及其附设的机械学校, 福州马尾船政局及其附设的船政学堂, 上海电报学堂 (1982年) , 天津电报学堂 (1879) , 湖北铁路局附设的化学堂、矿学堂 (1892年) 和工艺学堂 (1898年) 等。由于清政府的重视, 全国开办了陆、海、医等军事学校。如天津水师学堂 (1881年) 、天津武备学堂 (1866年) 、广东陆师学堂 (1880年) 、天津军医学堂 (1893年) , 广东水师学堂 (1887年) 、湖北武备学堂 (1895年) 、南京陆军学堂 (1895年) 。这些军事学堂的纷纷建立, 开辟了中国近代教育的新领域, 也可以说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主要是从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开始的。而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其实质是人才的近代化。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 是文化教育领域中的新事物, 它们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 开辟了新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时期一些旧式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例如, 广州学海堂、上海正蒙书院、陕西泾阳味经书院、武昌两湖书院等, 都先后调整学习内容, 或增加算学、或增加时务、格致、经济诸学科。其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吸收和融合西学, 特别是那些实用价值较为明显的学科。

此外, 外国在华机构, 特别是外国宗教团体在我国也创办了数量可观的各式学堂及翻译机构。这些机构虽然在宣传西方文化、科技、培养具有西学知识的人才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但在本质上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 是他们对中国人民实行文化侵略的工具。因此, 由中国官绅自主创办的新式学堂和翻译机构, 成为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新式教育的主流, 新式学堂在其中则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首先打破了只读儒家圣贤书的局面, 引导学生在面向社会的同时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面向自然, 学习自然科学, 掌握向自然索取财富的能力, 这无疑是对早已落后、陈腐的知识结构的一次具有革命意义的更新。而在教育方式上, 新式教育不同。

科举制度只注重书面考试的方法, 它不仅以学堂为主要阵地, 进行系统科学知识的讲授, 而且特别强调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 使学生不仅具有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了实践能力。此外, 新式教育的目的也不再向科举制度那样单纯地为封建政府选拔官吏, 而是开始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实用人才。新式教育所带来的诸多方面的变化与旧的科举形成鲜明的对照, 并随近代社会的发展日益显示出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生命力, 从而形成对科举制度强大的冲击。尽管当时新式教育仍只能作为科举的附庸, 旧政权、旧意识仍千方百计阻挠它的发展, 然而它却毋庸置疑地成为将来去取代科举制度的基础, 为日后教育制度的进一步变革提供了前提。

洋务学堂在讲授西学, 吸取西长技的过程中, 催化了近代中国第一代知识者, 为中国近代军事、外交、经济、教育、文化诸方面输送了不少有用的专门人才, 这些人在中国近代外交、教育、文化界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洋务教育在育才方面的成就, 在出洋留学生表现的尤为显著。

由于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一直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从来都是周边国家向“天朝上国”派遣留学人员。最典型的便是东邻日本, 曾派过大批遣隋使、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学习政治制度, 文化知识。中国甚少有留学外国之说。近代虽有个别人出国留学, 如容闳留美, 但这属于个人行为, 与政府无关。然而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深感对新型人才尤其是机器制造, 轮船驾驶和军事等方面人才的迫切需要, 仅靠本国洋务学堂培养, 不仅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难以满足需求, 而且不“远涉重洋”, “赴泰西各国肄习技艺以培人才”, “遍览久习, 则本原无由洞澈, 而曲折无以自明”, 为了“集思广益”, “收远大之效”, 洋务派决心打破传统, 向海外派遣留学人员。于1872年派出首批幼童30名。此后又于1873年、1874年、1875年相继派出三批留学幼童。另外, 从1877年至1897年, 福建船政学堂派出学生分赴英国和法国学习驾驶和造船技能, 共有85名, 据统计, 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 而且得以直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当中的不少人, 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中首次留美学生中最著名的有:我校著名校友京张铁路的设计者詹天佑。这些留学生“终日饱吸自由空气, 其平昔性灵上所受极重之压力, 一旦排空飞去, 言论思想, 悉与旧教育不侔”。探索出中国人走出国门, 实践科技救国之路。

洋务派不仅在全国各地创办了各种性质的学堂, 聘请外国人直接传授知识, 而且十分注意翻译工作。这他们组织以翻译“西文、西政、西艺”为主, 另外还翻译宗教等方面的知识。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以及江南制造局的译书馆, 都先后翻译了一批西书。这些书介绍了西方的赋税、武备、律条、通商等方面的西政知识和殖民地加工业, 尤其是军事加工业等所必需的技术知识。这些西方著作为传播西方自然、科学、思想等知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培养近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于扩大我国人民的知识领域, 提高我国知识分子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发展我国民用企业和军用企业、医疗卫生事业等起到了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人创办的。而洋务运动期间, 中国近代报刊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这些早期的报纸, 虽然还不可能与外国人办的报纸相抗衡, 但他们毕竟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从此中国人有了自己的近代文化和社会信息传播工具, 随着历史的发展, 近代报刊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后来的维新革命志士, 都把办报纸、办杂志作为宣传维新和革命主张的有利工具。可以说近代报刊的出现, 也是洋务运动带来的新鲜事物。书报对青年思想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投身于洋务运动的知识分子, 更起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动下, 致使向西方学习形成了新的社会思潮。

总之, 洋务派所办的洋务教育虽说具有一定的封建性和对外依赖性, 但它第一次对传统的封建教育实行了改革, 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声, 它传播了科学技术知识, 开创了社会风气, 培养了中国第一批科学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促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飞跃, 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

摘要:一个国家的近代化, 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的近代化。中国传统封建教育的变革, 始于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促进中国教育由传统封建制走向近代化西式教育的转变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其创办新式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 派遣留学生等措施, 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同时也为中西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打下了基础。

上一篇:抄送文件范文下一篇:心血管内科实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