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变迁作文

2024-04-10

武汉的变迁作文(共9篇)

篇1:武汉的变迁作文

论文一:武汉大学校门牌坊的历史变迁

2012302660036 肖桥 国际软件学院

20世纪30年代武昌街道口的两座老牌坊

在1932年以前,武汉大学的校址一直都位于武昌城内的东厂口(即阅马场以东,蛇山与武珞路之间的那块地)。自从1928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之后,便择定了武昌郊外的珞珈山一带作为新校址,在此兴建新校舍。当时,从宾阳门(今大东门)往东,仅有一条低级碎石路(即现在武珞路-珞喻路的前身)途经今天的街道口。于是,学校便函请湖北省建设厅修筑了一条从街道口通往珞珈山校区的专用道路,这条路全长1.5公里,宽10米,于1930年1月建成通车,时任校长王世杰将其命名为大学路(即今日穿越劝业场、连接新旧两座牌坊并直通武汉大学校园腹地中心湖一带的珞珈山路)。

1931年,在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中时,学校在街道口的大学路的起点处,建起了一座木结构的校门牌坊,由沈中清、缪恩钊设计,是为武汉大学历史上第一座校门牌坊。可惜的是,不久之后,这座在材质上不够坚牢、在结构上“头重脚轻”的木质牌坊,被一场大风所吹垮!

图 1 武汉大学20世纪30年代街道口木制牌坊

在木质牌坊被毁后,学校充分汲取了这一教训,又在原地重新修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牌坊,仍由沈中清、缪恩钊二人设计。牌坊横幅正面仍为“国立武汉大学”(从右往左读)的校名,背面则替换成了“文法理工农医”(从左往右读)六字,以标明这座高等学府在当时所执著追求的理想办学规模与学科格局(这一格局直到1947年初才得以实现,但短短3年后即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而彻底失去)。由于钢筋混凝土的坚牢与耐久,这座牌坊在街道口始终屹立不倒,时至今日,已经历了将近80年的风雨沧桑。2001年,还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正式入围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 2 武汉大学20世纪30年代街道口混凝土牌坊

关于国立武汉大学校门牌坊上的六字校名究竟是何人所书,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任何一种说法,都没有充分和确凿的证据足以“自圆其说”,因而也就无一可被采信。与“国立武汉大学”题写者的悬而未决相比,武大校门牌坊背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的题写者却是没有太大争议的——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刘赜(字博平)。

街道口老牌坊校名字体的两次变迁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汉大学校门牌坊的面貌还发生过一次重大变化——“国立武汉大学”六字为“陈毛体”的“武汉大学”四字所替代。

图 3 武汉大学牌坊“国立武汉大学”改为“武汉大学”

所谓“陈毛体”,乃本校历史上的一个特有名词。据说,在解放初期,武汉大学全体共青团员联名上书毛泽东主席,请其为武汉大学题写校名,但不知何故,这封信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没想到不久后,武汉大学却沾了本校农学院学生陈文新(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光——陈的父亲生前是毛泽东的同窗挚友,后来成为“烈士”。1951年4月,陈文新的母亲让她代写一封信给毛泽东,她当时很高兴,自己也写了一封,一同寄给了毛泽东。4月29日,毛泽东给陈文新回了信。收到这封回信后,不仅仅只是陈文新本人,整个武汉大学的广大师生都兴奋不已——简直就是“如获至宝”嘛!大笑有人提议拿信封上标示寄信地址的“武汉大学”四字作为校徽,最终,这四个字便成了武汉大学校名的“标准字体”!

到了1983年,武汉大学70周年校庆前夕(请注意,是70周年,不是90周年!),学校决定恢复街道口这座老牌坊的历史原貌。由于牌坊上原有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已无法恢复,于是,学校便邀请了一位名叫曹立庵的书画家(已不在人世)重新为这座牌坊题写了校名。对于这件事,我直到目前也没有找到任何确切可信的记载,姑且暂时认同此说、同时也存个疑吧。1993年,武汉大学在今天的学校正门将这座牌坊“复制”一座的同时,也将曹立庵的题字一并复制了过去。

武汉大学两座新校门牌坊的陆续建成

到了1991年12月,为迎接即将到来的80周年校庆,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向全社会发出了捐款修建新校门的倡议。这座新校门于1992年12月10日破土动工,1993年9月10日落成(此时,武汉大学已将80周年校庆改为百年校庆)。从此以后,世界上便有了两座外形大体一样的“国立武汉大学”校门牌坊,分别在街道口和八一路遥相对峙,同时并存了19年之久,后于2012年拆除。

图 4武汉大学1993年牌坊

2011年,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此修建八一路下穿通道,现有路面建成广场,决定拆除“93版”牌坊。同时为迎接武汉大学120周年,决定修建新牌坊,此外,为配合八一路扩宽工程,新牌坊在“93版”牌坊的原址上向校内缩了10多米,但依旧在武大校园的中轴线上。据武大基建负责人介绍,新牌坊依“93版”牌坊原样扩建,是考虑到延续武大历史文脉,同时与新建的广场比例更协调。新牌坊题字正面为蓝黑色的“国立武汉大学”六字,反面为深绿色的“文法理工农医”六字。

篇2:武汉的变迁作文

1远古:人类文明发祥地 江汉朝宗,擘三镇鼎立之格局;龟蛇夹持,执楚天吴地之钥匙。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历代先民的勤勉垦拓,孕育了美丽的江城——武汉。

现已知早在五、六千年前,武汉地区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劳作。放鹰台、老人桥、马头潭等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为我们展现了先民蹂躏而又执着地由蒙昧走向文明的步伐。

武汉市郊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流域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遗址,距今约35XX年。其灿烂的青铜文化,较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以及完备的城邑形态和功能,实为武汉城市文明之嚆矢。

2古代:中心军事重镇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崛起,武汉逐渐成为楚文化向东南传播的重要通道。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烽火连接,武汉绾毂南北的军事战略地位日显重要,先后建有郤月城、鲁山城、石阳城等军事城堡。东汉建安十三年(2XX年),孙刘联军与曹军发生赤壁大战,武昌县进口金口赤矶山、汉阳蔡甸相传为赤壁古战场之一。吴黄武二年(223年),孙权在武昌筑夏口城,并在汉阳筑铁门关。 唐宋时期,武汉由单纯的军事城堡渐次发展为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州县治所。唐牛僧儒重建江夏城,设山南东道。 南宋初年,抗金名将岳飞屯兵武昌,其气壮山河的《满江红》一词即填写于此。

自元世祖将湖广行省的统治中心设于武昌后,历经元、明、清至今,武汉一直为区域行政中心。

3崛起:汉口成为海内一大都会 明成化年间(1465-1487),汉水改道,将汉口从汉阳析离,从此武昌、汉阳、汉口三镇鼎立格局形成。明末清初,汉口镇崛起为华中地区的商业和交通运输中心。这里商贾辐辏,帆樯林立,“十府一州商贾所需于外埠之物,无不取给于汉镇”,成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与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

4近代:革命风云直指 近代,武汉作为华中的政治、经济中枢,几度成为全国政治风云的中心。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任湖广总督,力主禁烟,上奏《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提出著名“禁烟六策”,在武汉三镇等地开设禁烟局,开虎门销烟之先声。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与清军在武汉地区展开了异常惨烈悲壮的搏杀,先后三克武昌、四占汉阳、汉口,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

咸丰八年,《天津条约》将汉口辟为通商口岸。咸丰十一年起,英、俄、德、法、日先后在汉口开辟租界,多个国家在汉口设有领事馆来通商。

19世纪末,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张之洞督鄂,开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纱布丝麻四局等一批近代工业,兴办新式学堂,编练新军。武汉成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和对外通商口岸,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贸中心,被誉为“东方芝加哥”。 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19xx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首举义旗,敲响了清王朝统治的丧钟。一镇奋起,八方景从,武汉作为首义之区,为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20年秋,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武汉党组织的代表,参加了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卓越贡献。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在广州誓师北伐。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1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合三镇为京兆区。中共中央也由上海迁到武汉,武汉一度为国民革命的中心。

1927年8月7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紧急会议在汉口召开。会议由瞿秋白主持,李维汉为执行主席,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任弼时等21位代表及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和中共中央政治秘书邓小平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彻底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转折关头的一次重要会议。

抗日战争初期,武汉一度成为全国团结抗日的政治中心。1937年10月,南京失守以后,国民党政府决定以重庆为首都,其党政要员则暂驻武汉;中共中央派代表团来到武汉;各民主党派、爱国人士、进步青年都汇聚武汉。1937年11月至1938年10月,武汉实际上成为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在全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

1938年,国民镇府集中100万大军,与50万日军在武汉外围进行了历时四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9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汉口市区,次日进占汉阳、武昌,武汉三镇解放。武汉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5今日:中国特大中心城市 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经过数千年的开拓点染,创造了辉煌的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武汉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华中地区的内外贸易中心,我国内地最大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在全国221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武汉的综合经济实力居第六位,是中国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投资“洼地效应”显现,目前利用外资居中国中西部大中城市之首,实际利用外资63.7亿美元,外资来自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或地区,全球500强跨国公司有35家来汉投资,另有45家设立了代表处。

6未来:迈向世界超级城市 世纪之交,正当世界各大城市都在描绘新的发展蓝图之际,美国《未来学家》杂志1999年6-7月刊发表了著名学者麦金利-康韦所著题为《未来的超级城市》的文章,预言中国的上海、武汉将进入21世纪全球十大超级城市之列。

超级城市是指具有下列3项条件特征的城市地区:人口超过100万;能够可持续地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社会需求(包括食物、住所、安全、医疗、保健、交通及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拥有健康和充满火力的经济环境,能够创造、吸引和培育可产生足够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的经济投资。

未来超级城市必不可少的10个因素:水源;国际机场;与腹地的交通联络;圆顶体育场;技术中心;通信中心;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绿色基础设施;新的政治机制。

未来的十大超级城市:武汉(中国);班加罗尔(印度);上海(中国);曼谷(泰国);丹佛(美国);亚特兰大(美国);昆坎-图卢姆地区(墨西哥);马德里(西班牙);温哥华(加拿大)。

由于地处中部要冲,拥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数十所大学和技术学院,武汉具有很大的机会。 现在武汉已经很发达了,我们小学生应该为将来的武汉作贡献,让我们的家乡“武汉”更加美丽,更加发达!

篇3:武汉的变迁作文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辽阔多样的地理环境共同构成我国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 (1) 。在武汉的城市发展历程中, 交通方式变迁对于武汉城市的发展一直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的每一次变革性的突破, 都是以城市主导交通方式调整为背景的。可以说, 交通方式的变迁是武汉城市发展转型的概括与缩影, 研究交通方式影响下的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变迁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武汉的城市发展过程中, 一直因其优越的交通条件, 坐拥“九省通衢”的美名。而且水运、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在不同时期相继主导了城市空间的发展, 留下了交通方式变迁下的烙印。纵观全国各交通枢纽城市, 武汉以其交通方式的丰富性以及城市与交通发展的高度关联, 具有鲜明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2. 明清时期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的关系 (1906年之前)

水运是传统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制约古代城市发展变迁的典型影响因素之一。

2.1 沿汉江发展 (1861年以前)

隋置江夏县和汉阳县, 分别以武昌、汉阳为治所, 手工业的发达和资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促进了以武昌和汉阳城内商业的发展, 武昌、汉阳逐渐发展为区域级的中心城市。明成化年间, 汉水改道, 汉阳的地理区位优势逐渐衰退, 而北岸的汉口迅速发展壮大。武昌在明初楚王府城的基础上在城内呈现填充发展, 虽然在建设规模上有所增加, 整体的空间格局并未有较大改变, 呈现“团块状”特征。汉阳则由于汉水改道, 地理条件上的优势逐渐丧失, 加之北岸汉口的兴起, 汉阳的城市发展趋于停滞。

汉水改道后, 依托交通运输之利, 汉口成为武汉三镇中产业最为外向的地区。随着商业贸易活动的形胜和城镇人口的增加, 在民营资本的哺育下, 汉水北岸的汉正街迅速发展, 整体形态上呈现与汉水平行的“一字形”。这一时期, 虽然武昌、汉口已成为全国性的商业物流中心, 但由于小农经济的内向性制约, 城市发展相对平稳, 未出现爆发式增长, 整体上在两江交汇的沿岸三角形区域内发展。

2.2 沿长江发展 (1861-1906)

1861年, 汉口开埠, 帝国主义侵略者将西方的规划思想输入武汉, 开始了近代化的建设。这一阶段, 汉口的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急剧增长, 城市形态上也反映出急剧延伸的趋势, 整体上呈现沿长江“倒L形”线性发展的特征。与此同时, 武昌也突破老城向西发展, 沿江建设织布厂, 整体形态上呈现面向长江一字展开的趋势。而汉阳整体上发展较为缓慢, 主要在汉阳老城内发展。直到清末洋务运动兴起, 汉阳突破城墙, 在龟山以北, 汉水南岸兴建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等近代工厂, 呈现包裹龟山的“U形”发展特征。

3. 民国时期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的关系—武汉走廊式发展时期 (1906-1949)

为武汉商业迅速发展提供契机与动力的是京汉铁路、粤汉铁路的开通。这两条铁路的开通, 贯穿了华北平原、黄淮平原以及江汉平原三大经济区, 确立了武汉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水陆枢纽”地位, 加速了武汉近代化城市化的进程, 使得武汉由一座以军事政治为主的传统市镇逐渐转变为以商业、经济、交通为主的近代都市。从此以后, 大量商品、工业原料等在武汉流通交易, 形成了大量专业化的市场, 大量就业机会使得人口爆发式增长, 城市规模急剧扩张, 汉口也成为了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区也逐渐从老城、滨江一带迁移到火车站一带。

这一时期, 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明显受铁路交通的牵引。尤其汉口, 城市突破城墙的束缚向西北京汉铁路沿线靠拢发展, 呈现轴带状的形态特征。1928年武汉改建运动拆除了武昌城墙, 沿武昌铁路线形成斑块状的城市建成区, 城市整体沿铁路廊道式发展。

4. 建国后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的关系—武汉飞地式拓展时期 (1949-2000)

“一五时期”“二五时期”武汉是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兴建了一大批国营重工业企业。计划经济体制, 压制了中心城区内以消费为导向的商业和服务业, 导致中心城区的规模增长缓慢。同时, 工矿企业对土地、水源、能源的巨大需求导致滨江城市外围区大量斑块状飞地的出现, 而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老城地区发展极为缓慢, 几乎没有向外扩张。

改革开放以后, 产业逐步恢复, 城市服务消费功能开始复苏, 城市建设大量新型住区, 城市道路也经过合理的规划, 更多地为居民服务, 城市发展良性健康。斑块状的工业用地逐步被城市区域包裹, 城市形态呈现“大十字”轴发展的特征。

这一时期地方工业项目开始向民生倾斜, 建成长江大桥、江汉公路桥, 使三镇连为一体。跨江通道的开辟, 弥合了长江天堑的阻隔, 加强了两江三岸的交通联系, 改善了城市整体的可达性, 使得城市更加向心发展。

5 新世纪武汉的城市空间形态与交通的关系—武汉填充式圈层拓展时期 (2004-2014)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长三角区域先后崛起一批极富活力的大都市 (2) 。作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武汉必须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来提高城市竞争力来参与全国乃至全球城市的竞逐。轨道交通规划由十二条线路组成。武汉规划中以“TOD”发展模式为主导, 以地铁线串联起江汉路、洪山广场中心区, 并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布置商业服务业, 提倡混合功能使用, 引导城市的发展。沪汉蓉、京广高铁的开通改变了武汉的交通大格局, 形成了“米”字形的高铁网络, 成为我国中部最重要的铁路枢纽。这种区域交通的重大条件, 给城市内部带来了重大发展助力, 在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周边吸聚了大量商务、商业设施, 促进了城市服务业的发展和旧城的产业升级。

这一时期, 高铁带动了城市外围的土地开发, 推动了新城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上的表现就是高铁站点位置的斑块状跳跃, 轨道交通带动了城市沿轨道交通轴的延伸, 以及城市内部的圈层式填充。城市开始向15-20km的第四圈层拓展, 高铁枢纽站点带来城市外围区域发展的重大机会, 外围区域围绕高铁站点形成新的增长极, “大十字”轴发展的特征更为强化。

6. 交通变迁下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机制影响

6.1 交通的直接影响

改变城市定位。近代以来, 武汉的传统外部交通方式由汉江水运逐渐被长江船运和铁路运输所取代。这一外部交通方式的转变, 首先使武汉从区域商业贸易城市发展为半殖民地化商贸及全国水路枢纽城市。

影响城市产业布局。交通区位的改变城市土地的可达性与价值, 也改变了城市的产业布局。工业用地对土地、能源、水源的依赖性很强, 虽然早期武汉部分城市工业分布在城市中心区边缘, 随着中心区规模不断地发展壮大, 内部土地的价值逐渐攀升, 造成中心区内工业、居住等活动的成本上升 (3) , 因而优先选择价格低廉的城市外围用地。服务业更倾向于选择交通更发达, 更靠近市场、消费者的城市中心区。

6.2 交通的间接影响

牵引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城市交通的发展最先改变了城市商贸金融中心的布局, 商贸金融活动的形成又带来了大量就业、居住人口, 牵引了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古代社会, 武汉的人口分布重心主要在滨长江的武昌府城、汉水北岸汉正街一带。近代以来, 人口分布重心向汉口京汉铁路沿线迁移。建国以来, 大规模的公路建设使城市人口由中心向外围疏散, 但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仍然在公路网最密集的洪山广场、江汉路一带。进入新世纪, 轨道交通的发展将公共服务设施向城市外围“据点式”吸聚, 人口围绕轨道交通站点集聚的特征明显。围绕高铁站点形成的新城吸引了大量城市人口, 形成新的城市副中心。

引导城市自组织。城市发展的空间首先在优势区位得到发展, 由于区位之间存在差异, 产生了位势, 促使人类活动从低位势向高位势流动, 形成城市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种负熵流, 产生了自组织现象 (4) 。交通因素的变迁使得城市空间的区位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而交通本身传导了城市流。随着城市发展的主导交通方式的变化, 武汉城市人口与交通可达性重心经历了“汉正街、武昌府城—汉口站、武昌城—江汉路和洪山广场”的变迁过程, 在此过程中, 交通因素的改善引来产业投资, 产业的发展吸聚了人口, 人口的集聚又产生了消费、流通活动, 地区越来越繁荣, 这种非均衡性、动态性的空间自强化就是城市自组织。未来武汉必将在区域大交通和市内交通的共同影响下, 城市资源重新分配, 通过空间转换和自重组来适应城市环境的发展。

摘要:交通方式的发展, 对城市的经济、空间格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改变了城市的空间形态演变轨迹。对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 目的就在于解读城市与交通发展的动态关系。本文聚焦于历史视野下城市空间形态演替特征与交通因素间的关联, 运用历史地图法、圈层扇区分析法对武汉城市空间形态发展进行分期, 并总结每阶段发展的形态特征、主导动力。通过研究我们发现, 交通方式的转变, 不仅改变了城市内外部区位, 带动城市工商业的迅猛发展, 重塑了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 还发现交通因素的变迁改变了城市定位、影响城市产业布局、牵引城市人口分布重心, 并且通过城市自组织机制重新调配城市资源和人口, 促进城市的极化发展, 实现了城市空间的转换和自重组。

关键词:交通因素,空间形态,变迁,武汉

参考文献

[1].杨俊宴, 吴明伟.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现代城市研究, 2008, 9 (4) :2-4.

[2].武汉市志

[2].方行, 等.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8:1224—1225.

[4].汪瑞宁.京汉铁路南端缘何移至玉带门[J].武汉文史资料, 2009, (12) :33-36.

[5].庞广仪.粤汉铁路早期历史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6].邓正兵, 潘丹.刘歆生与武汉城市建设[J].人文论谭, 2012.

[7].侯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现代主义城市乌托邦—对20世纪上半叶苏联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历史的反思[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1) .

[8].杨俊宴, 陈雯.八十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5) :68-77

[9].杨俊宴.三心聚集法:一种城市中心区的区位分析技术[J].城市规划, 2013 (12) :30-37

篇4:从作文题目看中国社会的变迁

有网友看了民国时期各大学的作文题目,直呼:如果穿越回去,他们或许都考不上大学哩!

[民国各大学的高考作文题概览]

蒋介石对日不抵抗,宋子文在欧美大借款,试述其事实而评论之。

——国立中山大学一九三三年

现时培养建设需要人才当以何为最急,试详陈所见。注意:须用文言,以三百字为完卷。字体勿潦草。

——国立北洋工学院一九三三年说明农村破产之原因并筹救济办法。

——河北省立工学院一九三三年

五谷丰登,粮价低廉,农村之好现象也,而丰年适以成灾,谷贱反致伤农。社会病态,竟见于吾国之今日,症结所在,试详论之。(文体不拘)

——河北省立农学院一九三三年

读书志不在温饱论。(文言白语不拘)

——辅仁大学一九四一年

政府在抗战期间对于诸生不征之使从军而招之使求学,其意义安在?试申述之。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东北大学一九四二年

拟以改善中学国文教学法上教部书。

——国立武汉大学一九四七年

[1977年后高考全国卷历年作文题概览]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卷)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_~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读《画蛋》有感

1981年: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

1982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年:看图作文《毅力与恒心》

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

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1984年:有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年:根据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习惯》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老9币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要求学生写想象作文。他举例说:比如,你可以把这个圆想象成一轮满月。再把这个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想象作文。圆是可以想象成很多不同的物体的。请你根据这位老师的启发,把这个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条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

某班开辩论会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黑”,一方的观点是“近墨者未必黑”。请你选定一方,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动口与动手》

1993年:《梧桐树下的对话》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象,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

1996年:仔细观察下页《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

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

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

以《我更喜欢漫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不少于600字

1997年:《乐于助人》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年: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001年: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2002年: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2003年: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2004年: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I)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11)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III)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全国卷IV)

2005年:《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

2006年:《模仿》(全国卷I)《读书》(全国卷II)

2007年:《帮助》

2008年:《汶川地震》

2009年:《生存的本领》

2010年:全国卷一《有鱼吃还捉老鼠?》漫画作文:

2011年:《彩票》

2012年:《放下顾虑》

2013年:《同学关系》全国卷(大纲版)《经验与勇气》全国卷(新课标版)

2014年:《两人过独木桥》(全国卷I)《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全国卷II)

2015年:《女儿举报老爸》(全国卷I)《谁最有风采》(全国卷II)

篇5:桥的变迁作文

外婆说,四十多年前,这里没有桥,只有一位老爷爷摆渡,方便人们到河东的田里劳动。老爷爷随叫随到,工作很辛苦。遇上大风大浪,老爷爷一个人的力量就显得单薄无力,渡客总是出手帮忙,大伙儿齐心协力,总能把渡船驶向对岸。

后来,人们在渡河的东、西两边各嵌入一根固定的木桩,上面系着紧绷绷的钢缆,在渡船的船头、船尾中间各扎一条绳索,绳索末端扣着一个圆环,把两头的圆环套进钢缆内,摆渡的老爷爷像“拔河”一样,双手不断交替,拉动钢缆,船就沿着钢缆向前走。这样,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渡船也不会偏离航道,既省力,也解决了渡客翻船落水的危险。

再后来,村里就动用了仅有的一点集体资金,再发动村民捐资,用楼板、水泥桩造出了仅供单人行走的简易“楼板桥”。“楼板桥”无护栏,风吹雨打十多载,就破败不堪了,胆大的勉强能走过去,胆小的早已望桥生畏,却步不前。

现在可好了,拆掉了旧桥,建成了宽大结实的汽车桥,人们不再为过河担惊受怕,不再为过河要耗费时间而焦急……

篇6:故乡的变迁作文

听老爸说,在我出生前,他的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山清水秀,天空湛蓝,纯净淳朴的令人神往。他常常痴痴地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

那里原本是一个绿树成荫、草茂花芳的小地方。在他上小学时,这里有着清澈的池塘、参天的大树、充满泥土气息的`土路,与未受污染的空气、皎洁的月光。。。。他常与他的同学们在池塘游泳,清凉的河水浸透全身,嘈杂的欢笑声也充满池塘。当然,他们也曾经利用这里茂盛的植物玩过捉迷藏,在充满新鲜空气的树林里玩游戏,爬过树、摸过鱼。。欢声笑语充满了他们的童年。现在回想起来,那温馨的画面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时代在变迁,一晃多年过去了,从我记事起,他的故乡也变了。那充满泥土芬芳的小路变成了冷冰冰的水泥路,路两旁光秃秃的,看不见连排的树。那曾经成片的树林也被开垦,建起了工厂。特别令他伤心的是那原本清澈的池塘、童年记忆最深刻的地方,现在杂草丛生,上面飘满了垃圾,黑乎乎的水连鱼也不会生存。一切再也不像过去那么有生机。那疯长的芦苇,高高矮矮,坚韧挺拔,仿佛刺破了我的心。没有了大树,这里的空气充满灰层,让人呼吸难受。我已经出离愤怒了。

篇7:窗的变迁作文

窗的变迁

小时候,我钟情于纸窗户,每逢雨水浸透窗纸流进屋里,我就想:“纸窗户让雨来家里做客了!”

那时候,我在奶奶的砖瓦房里,搭着一把小椅子,眯起一只眼,从薄薄的纸窗户里看外面的世界,乐滋滋地对奶奶说:“奶奶,这透明窗户真好,我能把外面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奶奶笑盈盈地回答我:“是啊作文 ,可你还小,不懂事,不知道这窗户是不能挡住风雨的!” 我渐渐长大了。开始对纸窗子有所疑问了,也越来越受不了下雨了。下雨时,雨水打破窗纸,把家里弄得湿乎乎、脏兮兮的。艳阳高照时,却又只有巴掌大且并不明亮的阳光射进来,但我还是改不了透过纸窗子看外面的习惯。 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我们一家从乡镇搬到了城里。我们住进了一个新房子,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窗子。在深绿色的窗框上,呈“田”字型,镶嵌着一块块亮晶晶的方形玻璃。

我感到有些欣喜。我站直了,透过窗子,看到的是一片更加清晰的景象。这扇窗子把外面的风风雨雨都隔住了,我看到的只是雨水打在玻璃窗上然后向下滑的情景。打开窗子让清爽的风吹进来,让明媚的阳光射进来,一切都是那么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又换了新的窗子。这次是由铝合金作为窗子的框架材料,上面安装着4扇较大的透明的蓝色玻璃。透过窗子,我看到了一个淡蓝色的世界。窗子显得非常利索,简单、灵活的结构代替了以往笨重的插条,铝合金的金属光泽代替了或绿或黄的油漆,既方便又漂亮。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去南京看表姐。表姐家的窗子十分雅致。欧式的设计,中式的装饰,堪称绝配。窗框上刻着中国传统花卉――荷花,不由得让人停下脚步,慢慢欣赏起来。透过这扇窗子,我看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听表姐说它还有防盗功能呢!

篇8:武汉的变迁作文

关键词:单位制社区,住房,制度变迁

传统单位型社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将随着单位制的巨大变异和趋向解体而发生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演替。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被引入和被推广, 众多单位制企业产生重大变化。住宅是社区中最重要的硬件设施, 住宅内功能空间的数量、组合方式往往与家庭的人口构成、生活习惯、地域、气候条件, 特别是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家的住宅政策等有着密切关系, 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变。单位制社区的住房形式演变最能反映出中国住房体制的变迁, 本文所选择的武汉市电力新村社区历经时间较长, 住宅建筑类型较丰富, 对于研究中国城市住宅建筑的变迁有一定意义。

1 中国城市住宅 (套型模式) 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 为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 使“居者有其屋”是当时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 但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 住宅常为多户合住, 厨卫空间几家公用。这个时代的居住目标仅仅是“一人一张床”。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受到自然灾害和“文革”的影响, 城市住宅建设发展缓慢。满足家庭使用的小面积住宅已经成为多数人的希望, 在多数新建住宅中, 厨卫已各户独立。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 改革开放触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有效地带动了城市住宅建设, “一户一套房”成为当时的居住目标。住宅在套型的面宽和进深上严格控制, 部分实现了小方厅 (即餐厅) , 初步做到了“餐寝分离”。20世纪90年代, 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由于住宅依然由部门和企业物质福利部门加以分配, 相关部门对设计建设标准控制依然严格, 为满足住房要求, 套型面积又有所扩大, 起居室开始独立出来, 做到了“餐寝分离”。2003年以来, 住宅的商品化特征越发明显, 套型设计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从“健康住宅”、“绿色住宅”、“生态住宅”、“亲情住宅”新概念层出不穷, 居住的舒适性, 健康性和文化性受到普遍关注。

2 单位制社区现状特征

以电力新村形状调研为基础综合总结出中国单位制社区现状特征, 主要体现在人口现状、住房现状两方面。

2.1 人口现状

2.1.1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单位制社区最为显著的人口特征, 以笔者调研的电力新村社区为例。其主要的居住人群为单位员工, 而且以退休者居多, 青壮年和有经济条件的人多数已搬离了社区。再加上再次居住的流动人口也多为弱势群体, 其中不乏拖家携口的打工者。因此, 单位制社区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

2.1.2 新型贫困化

电力新村社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整体较低, 月收入35%在2000元以下, 41%居民在2000至5000元之间;社区居民分为原居民和外来居民。原居民大部分为退休员工和在1998年改制后遗留下的退休员工。租住房屋的外来居民大部分就业于东北方向的市场。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旧体制下以单位为主体的福利功能瓦解, 以及相应的社会保险机制的空白, 造成了大量的城市相对贫困的人口出现。单位制社区中居住的下岗职工与外来流动人口便形成了城市“新贫困”人群。

2.2 住房现状

电力新村社区住宅年代久远, 年代层次丰富, 主要由50至6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建筑组成, 其住房基本现状极具代表性。经过现场调研, 总结住宅以下特点:

(1) 住宅多采取南北行列式布置, 楼间距设计不合理。不同年代的建筑虽然层数不同却采用相同的楼间距, 建设初期的低层住宅满足基本日照间距, 但多层建筑的间距并不合理;同时院内机动车等价, 楼间距较小也造成了停车不便。

(2) 空间识别性极差, 建筑形式具有时代特征。其单一的南北排列方式导致空间结构单一, 外观色彩千篇一律, 可识别性极差。单一的建筑形式造成视觉乏味, 非长期居住者极易在行列式中迷路。道路为横平竖直的“棋盘式”;房屋排列整齐划一并讲求围合与对称, 肌理清晰;建筑外形与色彩特色突出, 建筑红墙红瓦与绿树相互掩映, 独具特色。

(3) 院外新建建筑严重影响居住质量。以电力新村社区为例, 其南部建有商品房小区, 小区内30层高度严重影响附近楼栋采光。而受高层影响的住房恰好是五六十年代所建, 其建筑本来就年久失修, 这就进一步恶化了其居住环境。

3 单位制社区面临的挑战

处在转型期的单位制社区有很多进步但是更多的是挑战:

(1) 社区物质空间环境质量较低, 管理水平仍待提高。年代较久远的建筑面临拆迁重建的问题, 但旧房面积数量大, 政府不可能一一介入;70至80年代住宅户型不合理,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 居民在经济条件限制下选择了自建加层等违章行为;

(2) 单位制社区住房与周边商品房在多方面存在矛盾。附近商品房入侵导致高层影响附近现有建筑采光通风;商品房介入单位制社区并没有使原单位居民得到应有的补偿。

(3) 忽视社区发展 (社区社会层面和管理层面) , 人口老龄化及流动人口为社区管理带来挑战, 主要表现在:第一, 社区养老服务与社区再就业培训的缺乏;第二, 社区中介组织的缺失。

4 建议

单位制社区更新中对于建设情况的良好的单位制社区, 完全没有拆迁的必要, 应以社区发展为理念、对单位制社区进行综合更新改造, 以满足居民的现代化需要。

(1) 在布局规划方面, 有意打破南北行列式的布局方式, 加建商服营造院落式围合, 结合局部拆除、重建等方式, 强调空间的灵活和变化。

(2) 功能混合布置, 单位制社区进行小型商住混合的改造不仅可以为社区失业群体提供就业, 也可为社区居委会创造社区活动经费。

(3) 在住房更新重建方面, 社区内建筑的更新方式—拆除重建还是局部更新, 需要根据专业的建筑估计来决定。建筑评估主要是由建筑质量、建筑协调性等对现状建筑分类整修。

(4) 在保证住房结构稳固的前提下, 适当考虑社区居民的要求下进行户型改造, 增加住宅面积优化户型结构。

参考文献

[1]吕俊华.中国现代城市住宅[M].1840-2000.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周燕珉.住宅精细化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乔永学.北京“单位大院”历史变迁及其对北京城市空间的影响[J].华中建筑2004 (05) .

篇9:礼品文化的变迁映射了时代变迁

建国以来的60年,中国人送礼的形式有了哪些变化,“礼品”的内涵发生着怎样的演变,人们对待送礼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三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社会背景的嘉宾畅所欲言,有的从亲身经历出发,有的带上了老一辈的回忆,还有的侧重于敏锐的社会观察,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对“中国式送礼”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崇尚礼仪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礼”很多时候是通过礼尚往来彰显的。时代不同“礼”的内容也不同。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后这几十年里,“礼物”不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价值上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各个时期不同的时代特征。

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中国社会政治气氛浓烈,而经济发展则处于较低水平。那一时期,物质十分匮乏,老百姓收入普遍低下,加之国家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反对物质享受,所以那时的礼物价格普遍较为便宜,主要以满足温饱、或改善生活为原则。礼物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如水果食品、布料衣物等生活必需品。

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上海人走亲访友送礼,大都为“黄篮头”。黄篮头是一种竹条编制的篮子,一般用来装梨和苹果。这个时期水果属于奢侈品,老百姓平时很少有机会享用。所以,那时送礼主要是为收礼者改善生活所用,充分体现了“礼轻情意重”的送礼观念。

60年代,两个重大的事件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并改变了送礼习惯和观念。其一是三年自然灾害。那时物质匮乏,人们很少有条件送礼。即使送,也只送米面、鸡蛋等食品类礼品。其二是“文革”。1966年“文革”开始后,礼尚往来也带上了浓烈的革命色彩。加之此时国家并不提倡送礼之风,若逢年过节需要,也首选毛主席宝像、毛主席语录或样板戏剧照作为礼物。

70年代早中期,老百姓的物质生活虽然有所改善,但社会环境仍未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因此,虽然逢年过节人们又开始提着“黄篮头”走亲访友,但礼物还是以红宝书、革命题材的年画等为主。而到后期,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物质生产水平也逐步提高,此时的礼品也开始送烟酒,那时上海常见的礼品是"七宝大曲"、"大前门"等。如果遇到结婚、生孩子等喜事,还会送被面、布料、毛线等较为贵重的礼物。

改革开放后,老百姓在满足了温饱后,开始追求生活享受。礼物也因此发生改变,逐渐从温饱型走向了享受型。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标志性十年。在这十年中,礼品开始丰富起来,有乐口福麦乳精、奶油蛋糕、大白兔奶糖、牛轧糖等等。传统的“黄篮头”虽然已经下岗,但水果依然是人们喜爱的礼品,人们用塑料袋装上各类水果送礼。这一时期,国外的名酒名烟、雀巢咖啡、外国打火机也逐步加入了中国人的礼品中,成为昂贵礼品的代名词。

90年代,礼品发生了量的变化。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礼品装箱、装进花篮,从而能够使礼品看起来更加精美。与此同时,“请客吃饭”更是成为了送礼的替代形式。餐饮业由于人们走出家门而兴隆起来。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保健品自然成为了礼品佳选,“脑白金”等成为送礼送健康的代名词。

到了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整体社会的送礼环境更是发生了质的转变。礼品消费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新世纪后,礼物是否贵重,不仅要看价格,还要礼品的品位和收礼者的需要。为此,手机、数码相机、手提电脑等数码产品,字画、古董、瓷器玉器等文化产品也成了礼品,更有以现金卡或消费卡形式呈现的礼品。同时,送礼节日的多样化。不但是传统的“土”节日,“洋”节日,如圣诞、情人节等也加入到送礼佳节中。送礼群体的年龄逐步下降,学生更是成为其中的生力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本人和家长的经济负担。

礼品文化的变迁折射了中国社会的时代变迁。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的礼品,从无到有、从小数量到高质量再到环保意识的提升,都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但另一方面,礼品消费中也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在此概括三点作为文章的结尾:

首先,典型的例子是请客送礼的价码日益抬高。如今,婚礼的酒宴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甚至几万元。而婚丧嫁娶送礼的金额也不断上抬,成为老百姓一笔不小的负担,有悖于中国文化中“礼轻情意重”的优良传统。

其次,当前我国虽然已有了环保意识的萌芽,但是礼品的过度包装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如天价月饼的过度包装已经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这些都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

最后,也是最为需要警惕的,是假借送礼之名行腐败之实的现象屡屡发生。近年来揭露出来的许多贪腐大案,其犯罪无不在请客送礼的名义下实施,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危害,必须坚决予以禁止和杜绝。

助理编辑:姚培琪 justiceqiqi@gmail.com

上一篇:国际护士节由来下一篇:嘿真新鲜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