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舞蹈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舞蹈史论课作为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有重要作用。由于舞蹈作为视觉艺术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寻找一些方法,使教学氛围活跃,使学生喜欢这门课,从而更好的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第一篇:舞蹈专业论文范文

谈高师音乐舞蹈专业舞蹈课的钢琴伴奏

摘要:高师音乐舞蹈教育专业(以下简称音舞教育)是一门跨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主要针对中小学音乐美育教育而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学重点是知识的实用性和广泛性。其中的舞蹈教学也以此基准,横向发展为辅助。钢琴伴奏作为目前舞蹈课的唯一教学辅助,应从多方面着手打破传统,为新型专业服务

关键词:高师音乐舞蹈;钢琴伴奏;创编

一、高师音乐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高师音乐舞蹈教育的舞蹈教学的目的都与纯舞蹈专业有很大的不同,主要目的是培养有综合音乐素养且兼具舞蹈教学、编排能力的中小学音乐老师,相比专业舞蹈教育来说,音乐舞蹈教育更注重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实用能力和相关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中小学的音乐美育重视基础,不需要培养高精尖的人才,而舞蹈在美育教育中是音乐之外的一种辅助,仅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舞蹈的基本体态轮廓,通过舞蹈练习塑造学生的优美体态,陶冶他们的情操,让学生对音乐和舞蹈有一定的鉴赏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作为专为中小学美育教育培养人才为目标的音乐舞蹈专业,舞蹈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以此为出发点和目的,因此,其课程安排和设置都与纯舞专业有所差别,以四川音乐学院音舞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为例

由此可见,本院音舞专业的舞蹈教学在课时量和学分的设定上都以舞蹈基础的教学为重心,特色内容是有针对性的民族民间舞训练模块,并不追求对某种舞蹈的高精度学习,更注重多种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

二、高师音乐舞蹈教育中钢琴伴奏的现状分析

现状调查:目前,音舞专业舞蹈课中的钢琴伴奏教材都基本使用专业舞蹈的伴奏教材。这些教材中的部分音乐是可以直接用于我们的课堂的,但有半数以上的音乐是为专业舞蹈而作的,不适合我们的舞蹈课程。音舞专业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薄弱,舞蹈基础能力有限,复杂的专业性强的音乐会成为他们的负担,并不能让他们体会到乐与舞的和谐之美。那我们的课堂现状有什么问题?学生对钢琴伴奏有什么希望和建议?钢琴伴奏究竟该往哪发展?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对四川音乐学院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一共30份问卷,回收23份。统计结果显示:

1、希望在课堂中用古典音乐来伴奏的占68%

2、希望在课堂中用通俗流行音乐来伴奏的占59%/

3、希望在课堂中用原创音乐伴奏的占45%

从以上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论是本专业的舞蹈老师还是学生都希望钢琴伴奏能有所改变,有所创新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和矛盾,促进我们的教学向更广阔的天地发展。而从宏观上来看,不断发展的社会教育需要上层教学机构的同步发展,任何一项教育工作都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为教育事业培养出能学以致用的实用

性人才。

三、改编应用多元化音乐在音舞专业舞蹈课钢琴伴奏中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音乐教育者都十分重视将多元化音乐融入实际教学中,在国外更是备受推崇。钢琴伴奏看似陪衬但却是我们将多种音乐元素融入舞蹈教学的唯一途径,并能弥补我们在教材上匮乏,让课堂生动活泼,消除学生对单一枯燥音乐的倦怠感,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其次对提升学生的审美层次也意义巨大,多元化的音乐才能让他们领会到世界音乐的奇妙和美,而不是僅局限于书本中的音乐,做一只骄傲的井底之蛙。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懂得教学要不断的创新,在各个方面都需要大胆的摸索才能让自己的教学不落后于人并不断发展。

四、将多元化音乐改编应用的具体方法

(一)古典主义音乐的改编与应用

无论西方或是中国的古典主义音乐都是一种能让人深思,使人高尚,经得起岁月历练的音乐。它们的结构规整,旋律之美能让人反复回味,和声分句系统有规律,节奏也突出明显。音舞专业舞蹈课中进行的都是形式和内容都比较规整的舞蹈训练,对音乐的要求主要在于节奏清晰、片段规整,能给学生明确的旋律起伏感。经过改编后的古典音乐,是可以达到要求的。

如:F.J.戈塞克《加沃特舞曲》主题旋律和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曲》都适用于小弹腿(Battement frappe)。G.威尔第《大进行曲》主题旋律部分适用于大踢腿(Grand battement jete),《快乐女战士》可用于古典舞的小跳组合,钢琴曲《春舞》主题旋律部分可用于民间舞课的赛乃姆组合等等。这些乐曲中有些也是学生们正在学习演奏的钢琴曲,与舞蹈相结合后能让他们更直观的体会到乐曲的形象和节奏感,促进他们找到演奏的情感。古典音乐也是一种理性的艺术,它们的旋律走势有预见性,曲调优美,曲风高雅,节奏规范易把握,让学生易于配和舞蹈动作,并在和伴奏的同时能广泛接触到各类型的古典乐曲。丰富的知识量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的必要基础。

(二)通俗流行类音乐的改编与应用

通俗流行音乐是一个时期社会潮流文化的缩影,受大众的喜欢,易于传播和接受,包括流行歌曲、轻音乐、电影配乐或插曲和爵士类乐曲等。这类乐曲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音乐响起的瞬间会看到学生们的脸上一抹轻松的微笑。其特点是旋律朗朗上口、结构短小精干、节奏明确、形态丰富、这些特点都适合音舞专业的学生。因为他们中大多数并未通过多年专业的训练,甚至未接触过钢琴伴奏的舞蹈课程,而通俗轻音乐是学生平时听得最多,接触最多的,既符合他们的音乐水平又能明显提升课堂的活跃性。学生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规范上。时代音乐元素的融入,也有助于学生开阔思维,提升不拘于形式大胆创新的意识。改编流行音乐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首先,高师音舞专业的学生是将来基础音乐舞蹈教育的人才,他们必须传播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因此我们要摒除内容不和谐、不健康、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音乐。其次,要选择符合音舞专业学生听力水平的音乐,旋律感要强,不规律节奏和自由散漫的节奏都需要我们去规范改写。再次,通俗流行音乐大都没有古典音乐那样规范,我们一般选择保留其主体旋律,根据舞蹈的节奏韵律做出相应的旋律扩展或缩减。如歌曲《九儿》要改编为古典舞控制的音乐时,要将整体速度放快,太过于缓慢的节奏对于能力较差的音舞学生来说是很难完成如此长时间控制的,歌曲中的几处自由延长音要规整为4拍或8拍结束。最后是左手伴奏应选用适合舞蹈节奏的织体结构,和声的配备尽量少用和弦外音,以古典和声体系为主。

如:《神秘园之歌》可用于音舞专业芭蕾舞把杆体态练习或者手位组合,久石让《Always with me》可用于单腿蹲(Battement fondu),歌曲《九儿》可用于古典舞的控制组合,歌曲《莫尼山》可用于民间舞的藏族旋子组合等等。

(三)将爵士元素融入钢琴伴奏音乐中

在西方,爵士乐被认为是可以让人动起来的音乐,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中都常常见到人们在爵士乐中随心欢快的舞蹈。虽然这类大多节奏自由性很高,音舞专业的学生要抓住这类音乐的节奏点是不易的,但学生们喜欢时尚潮流的音乐,并且近些年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学习吸收丰富的音乐知识且学以致用,可以适当用爵士风格对音乐进行二次创作。

如:巴赫的《西西里舞曲》这首曲子可用拉格泰姆节奏改编,用于转(Pirouettes)的练习。弹奏时,在旋律中适当加入滑音和颤音,伴奏声部避免使用过于自由和繁琐的节奏型,尽量把曲调、节奏和节拍重音都表达清楚,又不失爵士乐自由摇摆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去找到旋转这一练习中点线面流动的空间感,这种风格的乐曲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很好辅助作用。《万岁千山总是情》这首歌曲可用摇摆的节奏型来改编后用于古典舞的五位擦地组合,但不能太过于自由,要突出节奏点和重拍,才能让学生找到每个动作的发力点。

(四)创作钢琴伴奏音乐

在这个提倡创新教育的时代里,作为音舞专业的钢琴伴奏者也应积极突破,尝试自己为教学创作一些音乐。笔者通过近两年创作的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创作伴奏乐曲需要把握的要点:

1.创作乐曲要符合舞蹈的风格。芭蕾、古典和民间舞都各赋一格,芭蕾舞源于西方,乐曲风格高雅、干净且意境纯美。而中国古典舞音乐则需要婉转优美的风格,民间舞音乐需要以民族音乐的节奏特点为基准来创作。

2.音乐結构和节奏的设置

首先,乐曲必须由方整性乐句组成。音舞专业舞蹈课组合重视基础训练和规范化,几乎不出现不规整的动作语句,因此,钢琴伴奏音乐也必须方正有序。

第二,曲式结构要简练。常用单段体(A),二段式(A+B)和三段式(A+B+C)或(A+B+A),但必须配以准备拍和收尾音乐才能保证舞蹈和音乐的完整配合。加之音舞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未经过系统的舞蹈学习,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钢琴伴奏下的舞蹈课,因此必须照顾他们的弱项,仔细观察舞蹈组合的模块组成,选择相适应的曲式结构来创作乐曲。

第三,乐曲节拍以2/4、3/4、4/4拍为主,尽量避免使用3/8、6/8、2/2等较为复杂的节拍。音舞专业学生的乐理知识普遍欠佳,复杂的节拍和节奏型会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让伴奏音乐变成和如五位擦地、小踢腿、小跳等比较欢快有力的组合可以用2/4拍为编曲节拍,划圈、中跳和单腿蹲可用3/4拍来编写,一位擦地和控制可用4/4拍节奏编写。

第四,伴奏织体的编配要尽量简化,以舞蹈的节奏为编写基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伴奏织体:

在和声的配置上以舞蹈种类为标准,芭蕾舞伴奏用西方和声体系,民间舞和古典舞要以中国民族和声为基调,恰当的与西方和声相结合使用。但都遵循将复杂和声简单化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和声的优美性,沿用传统的和声

形态。

参考文献:

[1]孙维权,巢志钰.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江琳.爵士音乐在舞蹈伴奏中的运用[J].四川戏剧,2014(08).

[3]曾丽华.芭蕾教学中钢琴伴奏音乐思考[J].舞蹈,2015(02).

作者:吴晓的

第二篇:浅析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舞蹈史教学

摘 要 舞蹈史论课作为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对提高舞蹈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有重要作用。由于舞蹈作为视觉艺术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探讨和思考,寻找一些方法,使教学氛围活跃,使学生喜欢这门课,从而更好的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 舞蹈史 教学

舞蹈史作为高校舞蹈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外舞蹈的发展概况,开阔学生艺术视野,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高校舞蹈专业的舞蹈史论教学或多或少地存在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师教学效果不好,不能有效达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

教师只有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才能够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备课和授课。好的教学思想有助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指导性作用。在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应根据教学目的来制定教学思想,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是:通过该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舞蹈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特点,把握舞蹈发展变化的规律,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从本源上理解舞蹈动作的意义,为舞蹈实践课的学习添砖加瓦。

二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讲述式教学方法,把相关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其最终结果是学生对该门课程不感兴趣,课堂氛围不活跃,课后学生不知道自己学到些什么,感到茫然。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必须把握该课程的教学思想,将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方法呈现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结合与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扩散知识面,并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多样的使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且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一)与舞蹈艺术概论基础知识结合

在舞蹈史论的教学中会涉及很多舞蹈专用词语,比如“舞蹈特性”“舞蹈结构”“舞蹈语言”等等,如果学生没学过舞蹈艺术概论,或对这些词语不理解,则会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理解不清楚。

(二)与学生的专业实践课相结合

舞蹈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有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和剧目排练等等,不管什么实践课,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舞蹈动作和舞蹈风格。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思想之一便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舞蹈的风格及特点。

(三)与代表性经典作品赏析相结合

舞蹈是一门以视觉为主,视、听综合的艺术,舞蹈史论的教学离不开相关舞蹈作品的赏析,通过赏析代表性舞蹈作品或片段,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了解所学某时期舞蹈的特点,同时还能调整课堂气氛。 与赏析相结合,并不是单纯的给学生放视频就可以了,应该在放视频前给学生讲为什么选择这个作品给大家赏析,这个作品是根据那一时期那种舞蹈创作的,并给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个作品有哪些特点及特色,其代表性动作是什么,舞蹈作品的队形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赏析作品。在赏析结束后,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找出问题答案,并让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典型舞蹈动作姿态,即兴创作几个八拍的小组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某时期舞蹈特点的印象,还可以开发学生的舞蹈编创意识,这就使舞蹈史论课的知识传授有意无意地与舞蹈编导课的学习进行一定的结合。

三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一门课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任何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学思想为指导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构建的。围绕着舞蹈史论课的教学目的,我采取的教学模式是“复习—进新课-提出问题—讨论—总结”。由于舞蹈是论课中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量较大,在进新课的过程中,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知识点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引导学生就相关问题或知识点展开讨论,最终通过总结使学生可以从宏观上把握某一时期舞蹈的特点。

四 舞蹈史论课的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本科专业的舞蹈史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舞蹈史和西方舞蹈史两部分。由于课时量的限制,所有内容不可能一概而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时不应局限于某本教材,而应考虑到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课时量内最多的交给学生所需要的舞蹈史论知识,并使他们可以学以致用。

除此之外,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备课有着重要的关系,舞蹈是论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教材要求教师必须将教材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提取出其中的重难点,用自己的理解去讲授给学生,且不能够仅仅将备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应根据教学需要多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为授课内容服务,使授课内容丰富多彩又突出重点;备学生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来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应过深也不应过浅;备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寻找恰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学习。

总之,舞蹈史论课作为高校舞蹈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只有任课教师在教学上不断进行思考改进,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该门课作为必修课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学院(成都大学))

作者:刘慧丽

第三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

摘要:舞蹈的灵魂是情感,一个舞蹈作品成功的关键,重要的就是看它有没有情感的表现力。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培养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导致难以合理提升教学水平。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研究了当前阶段舞蹈教学当中舞蹈表现力不足的具体体现,同时对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的主要对策和方案进行了概述式的研究,旨在以此为基础,更进一步的提升舞蹈教学的水平,为现代化的教学工作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关键词:幼师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舞蹈表现力;培养研究

舞蹈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情感,观众在观赏到有情感的舞姿中,受到舞蹈情绪的感染而得到美的享受。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求表演者有较强的舞蹈表现力 因此,幼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单纯模仿美,更不是模仿别人心中的美,应在训练学生舞蹈技术、技巧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的舞蹈文化素质,身心合一地去表现舞蹈,养成学生参与和不断探索舞蹈的学习观,丰富学生的舞蹈知识,构建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取向。

一、学前教育舞蹈表现力的内涵

舞蹈表现力指的是舞蹈表演人员通过自身的情感去全面理解舞蹈的基本内容以及舞蹈当中所体现出的深刻内涵,通过运用自己的舞蹈动作,将整个舞蹈的内涵深刻的、透彻的展现出来,使得舞蹈的美感可以上升到一个极致的境界。一个好的舞蹈,除了有好的编导手法外,还必须在用规范动作去展现舞蹈的风格、动律的同时,能够通过学生内心对舞蹈内容情绪的体验,用激情把舞蹈的美充分表现出来,使观众在观赏到有情感的舞姿中,受到情绪的感染而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满足。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舞蹈感受力和表现力。

二、舞蹈表现力不足的具体体现分析

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学生们可以非常熟练的掌握各种舞蹈动作以及娴熟的舞蹈技术,并可以将整个舞蹈的流程非常顺畅的呈现在观众眼前,但是整个舞蹈动作在表演完毕之后,似乎总是缺乏一点内在的感情,诸如在民族舞蹈的表演之中,表演者穿上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服饰,舞蹈的动作也极具民族特色,但是观众似乎觉得仍然没有浓厚的民族色彩。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表演者自身的舞蹈表现力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连贯的舞蹈动作以及娴熟的舞蹈技巧,只能够使得观众看出表演者自身的舞蹈功力如何,但舞蹈表演人员如果没有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舞蹈动作的内涵,没有感悟到舞蹈技巧内在的思想感情,使得自身的情感可以与舞蹈动作相互融合在一起,就难以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难以影响到观众的情感。一般来讲,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方面,即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先天影响因素指的是舞蹈表演者自身的形象、气质以及性格、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等等,而后天的影响因素则包含有教学课程的设置安排、教学模式的基本规划以及在舞蹈过程当中逐渐养成的习惯等等。很好的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和提升,有助于进一步的增强舞蹈的艺术性。

三、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策略

(一)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表现力教育的目标

舞蹈艺术表现力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舞蹈动作与情感对应的体验能力。我们在舞蹈艺术表演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让受教者掌握一些纯肌肉的力学技巧动作,而应当努力发掘具有特定风格的人体动律及其情感对应。二是培养学生舞蹈意向与想象对应的体现能力。在舞蹈表演学习体验中,受教者的想象要在施教者的引导下,通过对舞蹈表演内容的审美理解而对己有的审美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舞蹈艺术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凝练、最经典的创造活动,集中体现着人类的精神风貌,是人类审美情感、精神境界的直接显现。通过对受教者实施舞蹈艺术表演教育,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高尚超凡的精神境界。

(二)强化学生对舞蹈艺术的认识及了解

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最终体现目标是让观众在舞者的一举一动中领会其中所蕴含的内涵以及精神,其能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以及历史的影子。一个真正舞者的伟大之处,从来就不是因为其本身的高超舞蹈技巧,而是她在舞动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带给观众由衷的震撼。而这种震撼就是源自于舞蹈表现力。舞蹈,就是通过舞姿来将艺术形象化,表现出舞蹈作品背后的无价情感。它并非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语言,可以通过说话人的一吐为快来将其完全表达出来,只能在日渐一日的培养中加以强化和体会。所以,舞蹈学习者可以在舞蹈训练中的肢体训练中自我强化,由动作本身出发,去探索神情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含义。在舞蹈中,同过自身的舞步与五官神情的自然结合,由心构筑舞蹈艺术的实体形象,给人以真正意义上美的享受。

(三)强化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舞蹈动作当中逐步强化学生的情感以及舞蹈动作的想象能力。在专业的舞蹈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使得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舞蹈技巧以及舞蹈动作,还需要注重学生对于舞蹈的内在情感的理解,对于舞蹈内涵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并且使得整个舞蹈动作可以深刻的诠释出舞蹈的深刻思想内涵,增强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所以,在教學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置身于整个舞蹈情景当中,将自己想象着进入这样一个舞蹈的环境,与整个舞蹈的气氛和氛围相互结合起来,将自身深厚的思想感情融入至整个舞蹈技巧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视频课件或者舞蹈图片等,使得学生可以领悟其中的感情,掌握舞蹈的背景,将自身的情感与舞蹈的背景思想结合在一起,增强舞蹈的表现力。

(四)注重对舞蹈音乐的把握,以情带舞、以舞传情

舞蹈艺术不是单纯独立存在的,它往往配合着音乐而更深层地表现其内涵,因此,音乐可以说是舞蹈的灵魂,也可以说舞蹈是对音乐内涵的诠释如果没有音乐,舞蹈就会枯萎,这两种艺术形式是相辅相成的。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的灌输和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推动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基础。高中的必修课中有音乐鉴赏这门课,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力,进而准确把握音乐,提高舞蹈艺术表现力。舞蹈表达情感的方式是肢体语言,是通过运动状态的、有形可见的人体动作,去展示那些无形可见的思想、感情、观念、精神和感觉。整个过程通过动作、节奏、线条、姿态、平衡和处于变化之中的对称与不对称的构图,构成“有意味的”舞蹈艺术形式。把舞者内心情感通过外部形态动作表现出来的。因此,无论舞蹈采用何种舞蹈形式进行表演其本意都在于通过对舞蹈所表现特定生活内容的表述,抒发舞者的喜、怒、哀、乐之情,并使欣赏者在享受中为之动情,进而受到陶冶和感染。

(五)加强舞蹈技巧的训练。

第一,加强基本功训练。基本功训练是所有舞蹈训练的基础,主要包括软度训练、蹲、腰、腿功部分的训练。第二,舞蹈技巧的形成,舞蹈技巧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运动动力定型的过程。首先通过一定的讲解、示范或影像资料等,舞蹈演员对技巧有了初步的认知,经过舞蹈训练的反复练习,不断体会技巧的内涵;这些听觉、视觉和动觉上的反应会刺激大脑不断地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在舞蹈中形成“熟练动作”的反应,即动力定型。第三,舞蹈技巧增强舞蹈表现力。这种技巧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翻”“跳”“转”等,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就加强了舞蹈作品的表现力。舞蹈演员包含激情的表演、纯熟的舞蹈技巧魅力,辅之以优美的舞蹈意境,必定造就富有表现力的成功的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公兰.影响中国舞蹈演员表现力的自身因素研究[J],2010(09).

[2]降美虹.谈高师舞蹈专业学生的舞蹈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03).

[3]黄娟莉.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强化实用性能力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贾岚

上一篇:工商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