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大学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舞蹈大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在大学教育中,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高校开展舞蹈教育,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还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以经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情感。舞蹈教育思维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篇:舞蹈大学论文范文

基于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探究

【摘要】对于舞蹈来说,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素养,还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强健体魄。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不断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基于大学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大学舞蹈教学;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各大高校对舞蹈意识创新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学习舞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自身素养,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影响了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舞蹈教学的含义分析

舞蹈是大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自身素养。对于各大高校舞蹈教学工作来说,其目的就是要让舞蹈的形式具有一定集体性。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内外合理地结合在一起,真切地将社会生活以及学习生活充分表现出来,不断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舞蹈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在学习舞蹈时,学生不仅需要具备非常好的外形条件,还要具有较高文化素养以及艺术修养。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地开展一些舞蹈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开发出学生潜在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大对学生舞蹈意识的重视程度,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对舞蹈教学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并且对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大大提高对学生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舞蹈的意义,更深刻地体会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和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舞蹈教师投入到教学体制改革当中,加大对舞蹈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些细小的问题,影响着对学生舞蹈意识的创新能力培养。

三、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研究

(一)在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

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不断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就应该对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比如教师可以在舞蹈教学中融入音乐,用音乐的感知和聆听,不断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音乐,学生可以对音乐的旋律和节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舞蹈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实际的舞蹈学习过程中,应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分析。音乐能给我们带来听觉上的感受和内心的共鸣,因此在实际的舞蹈教学时,适当地融入音乐,从音乐的结构、主题、高潮以及风格中寻找音乐的本质,从而准确选择舞蹈动作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

(二)对舞蹈进行编创和创新

近年来,由于各大高校对舞蹈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学生舞蹈意识创新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根据不同风格的音乐对舞蹈情感的表达以及舞蹈节奏进行编创,确保学生可以将舞蹈动作完美地诠释出来。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舞蹈动作、身体表现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舞蹈动作的感染力,同时这也是舞蹈的活力体现。所以在舞蹈编创的过程中,应根据舞蹈动作难度以及动作特点来进行舞蹈编创,使音乐与舞蹈动作能够达到和谐统一,从而有效提升舞蹈的艺术感染力,让学生树立舞蹈意识。此外,在对舞蹈动作进行编创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舞蹈与音乐是分不开的。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教师可以采用先编曲后编动作的创编方式。这种创编方式对舞蹈创编者的约束比较小,创编者不用过多考虑舞蹈动作要求。所以,在实际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确定好音乐的风格,再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树立舞蹈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在提高舞蹈教学水平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舞蹈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进程。

四、结语

新时期下,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实际的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迎合时代的发展,对传统教學模式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调动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对学生舞蹈意识创新培养的重视程度,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面对当前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姑丽娜扎尔&#,亚生.基于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创新培养研究[J].艺术评鉴,2016(09):90-91.

[2]孟超.以学生为主体的舞蹈教学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6(11):213.

[3]庄静雯,谢芳.高校舞蹈教学中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5(04).

作者简介:刘天宜(1981—),女,沈阳,本科,沈阳师范大学戏剧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作者:刘天宜

第二篇: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育思维的拓展探析

摘 要:在大学教育中,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高校开展舞蹈教育,不但可以丰富大学生校园生活,还能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舞蹈以经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所难以表达的情感。舞蹈教育思维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大学舞蹈教学的现状以及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等,探讨在大学舞蹈教学中实现舞蹈教育思维拓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大学教育;舞蹈教育;思维拓展

一、大学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

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舞蹈是联络人们情感的纽带,可以使人们获得充分满足的审美愉悦。对大学生进行舞蹈教育,可以使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用舞蹈来诉说自己的情感,用舞姿来展现美,用人体的律动、心灵的欢歌创造舞蹈形象。在表现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要先以自己的审美直觉去体验,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从而激起丰富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在进行舞蹈学习或创作中,将舞蹈和音乐结合起来,有助于大学生节奏感的培养。因此,在大学开展舞蹈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提高了对舞蹈的审美能力,被舞蹈美所熏陶,道德修养也大概率会提升。因为学习、感悟美可以让学生升华情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感知到更多的美,认识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大學的舞蹈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独舞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力,群舞的训练则可以锻炼他们的合作与社交能力。学生长期坚持舞蹈训练,有助于培养意志力,使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情感。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大学生形体改善

现如今很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去舞蹈班学习舞蹈,因为舞蹈带来的气质会深深刻在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舞蹈的练习会培养身体的伸展度、灵活性以及平衡能力,长时间进行舞蹈训练,可以有效改正驼背、圆肩等不良姿态。在大学舞蹈课程中,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身体的协调控制能力,提高身体素质。比如学生练习芭蕾舞一段时间后,走路姿势会有明显区别,背会挺得更直,走路目视前方;跳跃动作的练习可以增加运动量,锻炼肺活量,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些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大学舞蹈教育发展现状

一是传统的舞蹈教育观念。一直以来在舞蹈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很传统,教学方法不与时俱进,不够重视大学生舞蹈教学。也有一些教师没有把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内容相联系,局限于教材,注重完成教学任务,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而课程内容设计没有长远考虑,课程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很低。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强调让学生来模仿,课程内容比较生硬。学生的舞蹈技能得不到提升,获取的舞蹈知识有限,不能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教学质量也就跟不上。这些都背离了大学生舞蹈教学的初衷,很难使舞蹈教学推广下去。

二是单一的课程内容设计。一直以来高校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都以教师讲授、学生模仿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速度很快但效率不高,学生参与度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舞蹈的合作锻炼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打造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而课程设计过于理论化只是纸上谈兵,事实上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觉得上舞蹈课就是在浪费时间,也会对舞蹈艺术产生偏见。教师在设计舞蹈课程的时候,要充分为学生考虑,开展有意义的舞蹈课程,使课程多元化。比如在舞蹈类型的设计上,中国舞、芭蕾舞、古典舞、现代舞等,舞蹈的种类非常多,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类型的舞蹈进行逐一模仿,再根据认知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意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再比如,通过观赏学习我国民族舞蹈以及国外的代表性舞蹈,学生在感受文化差异的同时,可以感受更多舞蹈的美。

三是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大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有的接受过长时间的训练,这就导致学生们的舞蹈功底不同。因此,各个高校的舞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安排上课内容,对于从未接受过舞蹈训练的学生,要把重点放在锻炼软开度和身体协调性上,夯实基本功;对于有基础的学生,可以布置创新性的舞蹈作业;也可以安排学生“一带一”,有基础的同学带基础薄弱的同学。

三、大学生普及舞蹈思维的必要性

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大学教育形势下,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更新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艺术人才是极富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创造思维是智能发展的高级形式。艺术具有教育功能,优秀的舞蹈作品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观念,同样,舞蹈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每一支舞蹈都表达了舞者的感情,它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段舞蹈中可以有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这就表明想要创作出优秀的舞蹈作品,就必须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可以很好地锻炼这些能力。在一段舞蹈的练习中,练习者需要记得每一个动作,将音乐和舞蹈动作紧紧联系在一起,节拍也需要卡仔细,注重身体协调,左右脑相互配合,因此说舞蹈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其次,是社会现实需要。我国教育体系发生了改变,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了,之前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理论,而现在更加注重学生内在和外在的修养。当今社会,人与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人的穿着、谈吐、气质都可以靠后天改变,舞蹈训练可以很好地改变人的外在气质。大学生给人以积极向上、健康挺拔的印象,对将来进入社会工作或是人际交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年轻一代朝气蓬勃,也有利于国家发展。

最后,可以弘扬传统舞蹈文化。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舞蹈更是在有人类行为的时候就出现了。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舞蹈类别,各个民族相互交流,又会形成不一样的舞蹈形式,使舞蹈更加具有多样性。比如中国古典双人舞《飞天》,其改进了我国传统舞蹈中长绸舞的技法,以抒情浪漫的手法,深情地将“飞天”形象再现于舞台上;中国民间舞《长鼓舞》,诠释了我国朝鲜族女性的精神面貌,深刻体现了朝鲜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生命状态。这些不同形式的舞蹈更好地促进了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在我们的大学舞蹈教学中也可以弘扬传统的民族舞蹈,让本土文化代代相传。

四、拓展与实现舞蹈教育思维的策略

一是重视舞蹈教育。舞蹈艺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各个高校要注重当今舞蹈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推陈出新,让学生以更好的方式来学习舞蹈知识与技能。教师除了完成教学目标之外,还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发挥舞蹈的教育作用,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是安排科学的课程内容。舞蹈教师在课程设计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除了重视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肢体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舞蹈的鉴赏与审美能力。舞蹈教学的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用科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方法教学,可以对学生起到真正的锻炼作用。舞蹈教室的陈设要安排合理,防止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受伤。在专业的舞蹈教室训练,可以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舞蹈专业性发展。

三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大学的舞蹈教学过程中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课程才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舞蹈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技能。学生是无法单单从模仿中体会到舞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所以大学舞蹈课程要将舞蹈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所带来的情感,进而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在提高舞蹈综合水平的同时对培养舞蹈教育思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在大学舞蹈教育中实现舞蹈教育思维对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思维方式下,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优化大学生气质,提高其审美能力与品味。为了使大学舞蹈课程更好地开展,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注重拓展舞蹈教育思维,重视舞蹈课程,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推动校园和社会的发展,最终促进社会全方位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宇武.试论大学普及舞蹈教育的作用与途径[J].艺术评鉴,2018(16):110-111.

[2]张南.浅析大学普及舞蹈教育的作用与途径[J].艺术科技,2016(2):382.

[3]王帝.舞蹈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拓展与实践[J].艺术科技,2014(1):43.

作者单位:

昌吉学院

作者:刘丽达

第三篇: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舞蹈的相互联系

摘要: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学历教育。除了使学生在学历层次上有更高的提高,同时,对体育舞蹈技能的掌握能力、专业素养有更多的完善,更重要的是应该掌握走出校门之后能如何运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好的服务于群众性体育舞蹈的发展中。

论文通过文献的研究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教学情况。对比分析了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与任务、群众性体育舞蹈的发展与现状。发现二者在各自的领域相互独立且相互联系着。如果在各自的领域将对方加以运用。会对自身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突破。因此,在大学体育舞蹈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群众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更大的提高学生面对群众体育舞蹈教学训练时的掌控能力。

关键词:体育舞蹈;群众性;交流性

1 研究目的

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以规范学生体育舞蹈风格,扎实基本功。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比赛为重要的教学训练方向。随着体育舞蹈事业在我国的发展,除了少数的从事专业竞技体育舞蹈比赛的运动员之外,大多数的体育舞蹈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是会从事与群众性体育舞蹈相关的工作。因此,分析大学体育舞蹈教学与群众体育舞蹈之间的联系,便于认清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为完善体育舞蹈教学、以及学生补充体育舞蹈学习内容,是很重要的。

2 研究方法

2.1 学校体育舞蹈教育的涵义与特点

体育舞蹈,又称“国际标准舞”,由社交舞转化而来,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一种男女为伴的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摩登舞和拉丁舞,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

1983年体育舞蹈传入中国,至今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一开始只是作为培训的形式,由国外的专家把这项运动带入中国。也在各项交流活动中,培养出了中国自己的体育舞蹈的专业人才。1990年在北京舞蹈学院的社教系成立了国际标准舞专业。陆续全国多所体育专业及艺术专业院校也分别开设了这门专业。这也使国际标准舞的专业化培养走上了更宽广的道路。

体育舞蹈进入院校后,有了更为系统的训练方法,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重要优秀的参赛选手。在国际性的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体育舞蹈教育突出的是专业性,在这个过程中。规范了学生的动作、体态,以及对技术技巧的掌握。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着重的是学生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这个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是对专业训练的着重认识,掌握的是扎实的基本功及表现力。个人技能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提高。

2.2 群众体育舞蹈的特点

自舞蹈诞生以来,自娱性的舞蹈就是伴随着舞蹈的发展而延续。体育舞蹈更是这样,一开始在我国出现的时候,就是以“交谊舞”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在很多的文献资料、影视片段中,看到当年的画面,很多的歌舞厅也是为给群众提供这样一个场所而形成的。既然有专业化的发展,自然也少不了群众性的热爱。以舞蹈的功能性来说,就有“自娱自乐,抒发情怀”、“交流情感,增进友谊”、“增强体质,延长青春”等特点。体育舞蹈更是积诸多特点为一身。既可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又可以锻炼身体。因此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目前在社会中也存在着诸多的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也是很多热爱体育舞蹈的群众学习、认识、了解体育舞蹈的途径之一。一般群众所掌握的体育舞蹈内容,应该是基础的,简单的内容。现在的少年儿童学习体育舞蹈的热情很高,很多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小朋友参加其中。他们也是群众体育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他们有些人的水平也可以达到专业的水准。这些孩子中有的会从事专业的学习,我国体育舞蹈界的新星,也将在这里产生。

目前的群众体育舞蹈的培训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师资配备不专业,很多学员学习的动作是扭曲的,有的是错误的。很多从事这些培训的老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比赛的历练。群众对体育舞蹈的审美认知并没有达到专业规范的程度等。这些也是群众体育舞蹈在发展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群众性体育舞蹈,更多倾向于自娱性,很多学习热爱它也并不是为了要成为专业的选手。而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于它的需求和热爱。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体育舞蹈教育过程中存在群众性因素

作为一种交流性很强的舞蹈方式,体育舞蹈本身就具备了群众性的特质。因此在大学的培养过程中,这种特质是贯穿始终的。大学体育舞蹈教学脱离不了群众性的实践因素。对学生动作的规范,也就是对群众性体育舞蹈所存在错误动作的纠正。学生们认识了正确的动作,自然在与群众性体育舞蹈的接触中,可以指出问题,纠正问题。

多数的学生都来自于社会的业余班,这些业余班也是群众性体育舞蹈的代表机构。可见在生源上,大学体育舞蹈和群众性体育舞蹈的联系是很紧密的。同时,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积极考虑着群众性因素。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在输出人才方面是考虑社会的需求,这点也就是在人才培养的目的上,大学的体育舞蹈教育,是充分考虑了群众性的因素。大学体育舞蹈教育,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方式上是充分考虑了实际的因素。

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自身掌握并且展示专业技术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将专业的知识传授于人。这种传授其实面临的是诸多不同的条件的人。所以考验是相当大的。如果我们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多些实际操作的案例。多些机会给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受传者的话。我想,在学生有一天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同的经验会给他带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方法。大学的体育舞蹈教育始终离不开群众体育舞蹈,无论在教育过程的前面,还是之后。都要受助于群众性体育舞蹈和以体育舞蹈的需求为培养的方向。

3.2 群众性体育舞蹈是大学体育舞蹈教育的后备军

群众对一种文化现象、舞蹈种类的热爱程度。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来越深。大学体育舞蹈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很多还是会重新走回群众体育舞蹈。无论做教学还是相关的工作。在大学的教育过程中,群众性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也在为大学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这也是大学体育舞蹈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军。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入校的同学,有的并不是进过系统学习的,这些同学往往在入校后很难适应规范的教学活动。同样,教师在教授的时候也要面临一个适应与调整的过程。那么这种问题如何解决呢?我想要从生源的源头,也就是诸多的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着手。好的老师会给学生带去正确的认识与学习,群众性体育舞蹈如果接受到的是经过专业院校培养过的合格的学生为他们做指导。那么对它自身的良性发展是可以起到突飞猛进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社会中的培训机构层次不穷,水平也参差不齐。除了缺乏对群众性体育舞蹈的管理与规范以外。还有就是这些培训机构的教师的水平也同样是参差不齐。这无疑也就影响到了院校的生源情况。因此,群众性体育舞蹈在可以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专业的老师来进行辅道,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是健康的,积极的,技能完善的人才。无论从事或者不从事相关的专业。都可以让喜欢体育舞蹈的朋友,可以真正感受到体育舞蹈的魅力,并且在审美上可以给群众以正确的指导。

4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大学体育舞蹈教育与群众体育舞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过程。大学培养出的合格学生,是群众体育舞蹈健康发展的推动力。群众体育舞蹈的健康发展更是给大学体育舞蹈教育输送高质量的生源。这样的循环,才是良性可持续的。那么如何让两方面更好的互相适应呢?

(1)在大学的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群众体育舞蹈发展的现状,并且投入其中,做改善其不良因素的工作;

(2)大学体育舞蹈专业尽可能走入群众中间,多做一些审美教学方面的讲座与示范课,从而提高大家对体育舞蹈的审美情趣与客观认知;

(3)邀请更多的喜欢热爱体育舞蹈的组织与个人,走入大学体育舞蹈教育的课堂。

群众性体育舞蹈爱好者进入学校与学生探讨交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早的知晓体育舞蹈在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这样相辅相成的关系会促使体育舞蹈在我们的身边健康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除了美的享受、成功的惊喜,更多的是身心的健康与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王镇.中国国际标准舞历史[J].中国国标舞,2001.

作者简介:罗雪(1982—),男,本科,助教,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艺术系青年教师。

作者:罗雪

上一篇:机电职称论文范文下一篇:图书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