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语言论文范文

2022-05-09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舞蹈语言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在舞蹈作品创作和演绎过程中,创编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影响舞蹈表现力的各种因素,比如表演服装和舞台灯光等,这些都是“舞蹈语言”功能的集中体现,也是舞蹈语言逻辑思维的综合表现。论文对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和其功能中的逻辑思维做了综合分析。

第一篇:舞蹈语言论文范文

舞蹈语言与文学语言特性之比较研究

语言是人们为了表达情感内容的符号和工具,所有艺术形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借着人体有组织和有规律的动作,即舞蹈语言来表现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它是舞蹈作品的物质载体和主要表现手段。而文学语言是“对于文学语言的界定有广狭两种不同的意义,广义的文学语言泛指在民族共同语言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规范化语言,狭义的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即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散文等文学创作中的语言”。虽舞蹈语言和文学语言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各有特长。

一 舞蹈语言与文学语言在特性上的相似之处

1 抒情性

《毛诗·序》中“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此诗皆可说明了舞蹈语言和文学语言的抒情性,同时也能说明舞蹈是人类感情最集中、最激动时的表现形式。强烈的抒情性使得舞蹈艺术有着的迷人的魅力和美感。例如,王玫老师编创的舞剧《雷和雨》,就充分显现了舞剧中人物之间的复杂情感,它揭示了人情、爱情、亲情、仇情、怨情,使得观众被错综复杂的情感而震撼。震惊中外的经典芭蕾名作《天鹅之死》,它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也是能难以用言语表达,在白天鹅生命垂危的时刻,他还顽强挣扎着,与死亡之神殊死搏斗,不屈不挠地努力撑开翅膀,想要重新飞向天空。在他全身力气几乎全部耗尽的时刻,白天鹅微微颤动一下手臂的这个动作,使舞蹈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强烈的、最震撼的体现出来,让观众感受到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文学语言也具有抒情性。它旨归不在于说理,而重于言情,用苏珊·朗格的话来总结文学语言即“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文学作品也是作家情意的物态化、符号化,文学创作起于创作主体的情意冲动,是情感激活了生活表象,唤醒了创作主体的艺术直觉,提供进行艺术创造的可能,进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全过程又始终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活动。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会把读者的感情带动起来,让其沉浸在文学语言的情感中。例如,宋人吕本中的词《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首词通过两种月的意象暗示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让人深刻感受到渴望与爱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而在词中“不似”与“却似”的哀怨中,主人公又是怎样的心境呢?这又需要读者自己去感悟和体会了。

2 民族性

在中国56个民族的民间舞中,各民族的舞蹈语言风格各具特色。例如,土家族“跳丧舞”中两膝蹲深,双膝上下颤动,摇身、摆胯、摆手,胯、肩、手顺动同步等;藏族舞蹈中膝部的屈伸颤动,踢踏舞步等。不同国家或种族在舞蹈语言上也大相径庭,例如,西方古典舞芭蕾舞蹈语言讲究“开、绷、直、立”,整个动作状态都是向上挺拔,向外延伸。而中国古典舞就不一样,讲究“拧、倾、圆、曲”,体现出圆形与曲线的美感,本体内向的空间造型观念成为了中心。这种本体内向的空间造型观念,就使得中国古典舞的语言,显得内向含蓄,动作细腻优雅。文学语言也同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洪堡特说过:“语言的所有最纤细的根茎生长在民族精神力量之中”。“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例如,《红楼梦》中的潇湘馆,表面上看来只是林黛玉栖身的庭院,如果译成英语、法语等用音译“xiaoxiang”就可以了,其实,潇湘的隐喻成分里面有“帝之二女”娥皇女英,有冷深的江水,有湘妃的眼泪等意思。“潇湘馆”一词深含如此韵味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性,恐怕这是外民族读者在译文中无法读到的吧。

3 节奏性

法国美学家艾·格罗塞曾经说:“跳舞的特质在于动作节奏的调整,没有一个舞蹈是没有节奏的。”这足以充分说明舞蹈语言的基础是节奏,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性。舞蹈动作的强弱快慢、轻重缓急都可以表现出舞蹈的节奏感。每个民族的舞蹈都有其特有的节奏感,例如,维吾尔族舞就有其特殊的切分节奏,例如,赛乃姆舞蹈,刀郎舞等;朝鲜族舞蹈有“古哥里”和“安旦”等节奏类型。文学语言是以文字的形式显现,所以,大部分人都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声音层面。文学语言的声音层面主要包括字音、声调、节奏和韵律等方面的特点。朱光潜的《美学文集》里强调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当然这里强调的艺术,自然也包括文学艺术,也证明了文学语言也是具有节奏性的。例如,李清照词《声声慢》中,词的开头就采用了七组叠音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几组叠音词语音短促而节奏紧迫,充分表明了本词的感情基调,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词人悲伤孤寂的心境。在诗歌里有顿节奏论一说,朱光潜说:“中国诗的节奏不易在四声上见出,全平全仄的诗句仍有节奏,它大半靠着‘顿’。它又叫‘逗’和‘节’”。这也能够较好的证明了文学语言是具有节奏感的。

舞蹈语言与文学语言的特性比较过后,我们发现在抒情性、民族性、节奏性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其实不仅仅在这三个方面,例如,在两者语言的虚拟和象征性,形象性、审美性等方面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笔者在这里就不加赘述。

二 舞蹈语言与文学语言的不同之处

世界上之所以有多种艺术形式存在,这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语言”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段,例如,绘画艺术主要是以线条、色彩、构图来表现;音乐艺术主要以旋律、和声、节奏来构成;书法艺术则有书体、笔势、结构、章法等;影视艺术主要由画面、声音,蒙太奇等组建。那么舞蹈语言与文学语言有什么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呢?或者说它们具有哪些不同点使之成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呢?下面本文就来一一阐述。

1 物质载体不同

舞蹈艺术是依靠人舞蹈化了的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舞蹈艺术之所以也成为“动作的艺术”是因为它的物质载体为肢体动作。舞蹈动作是舞者身体协调运动的产物,他们通过头、眼、颈、手、腕、肘、臂、肩、胯、腰、腿、脚等身体各个部位与部位之间有节奏、有律动的运动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舞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而文学语言则是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它由一系列的字、词、句组合而成。世上所有一切的文学作品都是文字组成,如没有了文字,没有了语言,也就无所谓文学,也就无所谓文学语言。

2 显现方式不同

舞蹈语言的动作、表情、造型三个基本元素决定了舞蹈艺术其显现方式必定是具有动态性的。这种动态性特征又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所谓动态性,是指舞蹈以人体的躯干和四肢做主要工具,并通过各种动作姿态和造型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人体的有节律和美化的舞蹈动作并不是一般动作的堆砌和罗列,而是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舞蹈语言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舞蹈创作者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构思,主要是通过这些动态性的语言来得到充分体现,并创造出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因此,有人也称它为“动态的形象诗歌”。正因为舞蹈语言的动态性,给欣赏者一种直观的享受,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形象,使舞蹈语言具有直接感受性,给欣赏者一种强烈的情感刺激。它不需要任何的中介,它是形式与情感的直接对应,是人情感、情绪的直接现实,能最直接地传达舞者的内心情感,直接拨动欣赏者的心灵的情弦。但是,舞蹈语言的动态性和直观性也显现出弊端,它不易保存和记忆,同时也不能描绘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和明确的思想认识。而文学语言的呈现方式是静止,它首先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静态的文字,是“一种观念性的符号”,它是通过文字叙述来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属于是一种“间接性”艺术,它给观者带来的感觉远远不如舞蹈艺术这样的直观艺术形象来得强烈和刺激,但是,虽说文学语言显现出的状态是静止的,但是并不代表它是绝对静止的,文学语言能将“静止”的每一段文字经过读者的阅读和欣赏使之转化为动态的形象,让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的想象里自由的翱翔,所以,在舞蹈艺术中难以表达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微妙的人物关系等,在文学语言中却可以言说,并且还能说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

3 存在状态不同

舞蹈语言正因为是由动作、表情、造型构成,所以它的存在状态是三维立体的,是可视的。“舞者进行动作的同时感知的时空现实存在的时空力,即人体动作本身的时空力”,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舞蹈语言是多维度的立体存在状态。例如,男子独舞《太阳鸟》,舞者用柔软灵活的手臂和轻盈的跳跃舞姿等展现出一只跃跃欲试飞向太阳的鸟的鲜活形象。这只“鸟”给观众的感受很明显是立体可触摸的。而文学语言则是一维线性的排列方式存在。“由于语言符号只能是按照一维线性的排列方式去表现对象,它所造成的感性只是抽象的差异感。我们用文学语言来描绘一只鸟时,立体多维的现实之鸟就变成一组抽象的文字符号组合。线性语言描绘出的空间形象要转换成艺术形象,必须经过人对词语概念的理解。”

虽然舞蹈语言和文学语言由于各自的特性而成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所有艺术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为了给欣赏者以感官上的刺激和享受。笔者在这里作两者的比较研究只是希望使两者更好的融合,互相补充,让“简单”的肢体语言更富于文化内涵和审美高度。并且目前研究动作,研究舞蹈语言的成果太少,单就研究语言的有语言学,语义学,修辞学,模糊语言学等,而语言学中又有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相比之下,我们在舞蹈动作、舞蹈语言领域的研究真是杯水车薪,任重道远。

注: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青年项目编号:2011jytq086,文学语言在舞蹈音乐作品创作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 胡明杨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 李青:《不可能的时空力——当舞蹈被影像了之后》,《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 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许岳军,湖北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作者:许岳军

第二篇:舞蹈结构中的“舞蹈语言”功能

【摘 要】在舞蹈作品创作和演绎过程中,创编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影响舞蹈表现力的各种因素,比如表演服装和舞台灯光等,这些都是“舞蹈语言”功能的集中体现,也是舞蹈语言逻辑思维的综合表现。论文对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和其功能中的逻辑思维做了综合分析。

【关键词】舞蹈结构;舞蹈语言;功能

【中圖分类号】J70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舞蹈语言的具体内涵包括舞蹈段落和舞蹈语句两方面,它是以经过创编人员创造的舞蹈具体动作为表现基础,以塑造舞蹈形象、提高舞蹈艺术和情感表现力为目的的舞蹈要素。在实践中,舞蹈结构不仅包含了创作者的精巧构思,还对于舞蹈内容的张力、形式的构架和观众情绪的起伏有重要影响。如何利用好舞蹈结构中的“舞蹈语言”功能来保证观众的感官享受是舞蹈艺术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

2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

一般而言,舞蹈作品的创造者首先需要选定内容题材,然后根据舞蹈表演的目的和题材进行结构上的构思,优化的舞蹈结构不仅是表现题材深刻内涵的必要手段,也是表现创造者和表演者艺术水平的关键步骤。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从创作内容来讲包涵舞蹈音乐、表演时间、舞段安排和服装道具等方面,从舞台效果来看包括舞台布置、舞台灯光等方面。舞蹈结构可以说是整个舞蹈作品的设计蓝图,起着对舞蹈作品的统筹规划功能。如果语言一样,舞蹈作品不仅需要有着一定的逻辑性,以切实贴合观众和表演者的生活实际和思维,还需要具有统一的格调和规划性以保证舞蹈作品的完整性、立体性和独立性。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看,舞蹈作品结构中的语言意义都有一定的逻辑性。从创作开始,舞蹈作品就被赋予了灵魂,在艺术从业者的思考、创造、表演和设备操作等环节中,舞蹈作品的逻辑起着贯穿和联合作用[1]。就实际情况而言,作为舞蹈语言,舞蹈结构从创造到呈现离不开编创者的独立思考和精心安排。在实践中,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是提高舞蹈作品发展脉络清晰度的关键因素。创造构思是编创者进行作品创作过程的前提性工作,在构思中,编创者需要针对舞蹈结构中的素材进行寻找、整合和创新,然后使之形成一定的语言规模。舞蹈结构的选取、侧重点分配与内涵延伸都是舞蹈结构“舞蹈语言”功能的内在体现,是舞蹈作品的纲领性存在。同时,编创者需要挖掘舞蹈作品主体的深刻内涵和延伸性意义,这样才能从全局上把握舞蹈结构的方向,赋予舞蹈作品更深刻的表现意义和时代价值。总之,舞蹈结构的语言性功能是舞蹈作品的基础,创编人员在创作中需要注重发挥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来作为自己的内在逻辑[2]。

3 创作中舞蹈结构“舞蹈语言”功能的运用

舞蹈创作过程中,舞蹈结构的存在不仅是为了服务于舞蹈形式,更是为了服务舞蹈主题。优化的舞蹈结构应该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技巧与情感表达的高度交融。在实践中,从业人员不仅需要从技法上提高自己对于舞蹈结构的掌控力,还要细致分析舞蹈结构与作品主题的联系,合理分配作品不同动作、节奏和效果等方面对于主题表达的影响。如果只有单纯的技巧,那么编创人员很难保证作品的完整性,使得作品如同哑剧一般失去其该有的“舞蹈语言”功能。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人生经历、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感悟能力。

在实践中,有些舞蹈作品是以音乐编曲为基础的,这时就需要从业人员提高对音乐编曲创作意图和内涵的理解力。这种类型舞蹈作品的立意大多是围绕曲意来展开的,歌曲的风格和节奏快慢对于舞蹈动作和舞台效果变换等方面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这时,最直接的语言要素就是音乐中的歌曲内容,通过把握歌词内容的起承转折和情感变化,从业人员可以比较顺畅地完成对舞蹈结构的理解,这对于后期的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音乐的节奏对于提高舞蹈作品的表现张力具有推动作用,它可以提高作品对观众的带动感,把控作品情感表达的张力。就实际情况而言,歌曲编制的舞蹈作品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也是表现舞蹈结构中的“舞蹈语言”功能的一种重要载体。

在舞蹈作品音乐的选择过程中,从业人员需要根据舞蹈结构的具体安排来选择具有合适歌词和节奏的音乐,来提高作品的语言逻辑性。比如,他们可以通过截取一段音乐伴奏来改变舞蹈的表演风格。根据作品需要,选取一段音乐穿插进舞蹈作品中,起到连接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践中,观众也可以通过感受音乐的“舞蹈语言”功能增强对舞蹈作品内在逻辑的感受力,进而提升其观感体验,并提高舞蹈作品的艺术传承性。总之,在确立了舞蹈结构的基本构成后,一个舞蹈作品的雏形就可以呈现在人们眼前,在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运用过程中,从业人员不仅要从作品创作、作品表演来考虑,还要从作品本身的表现力和传承性等方面做细致考量。

4 舞蹈的语言结构逻辑

4.1 舞段结构的语言逻辑

舞段是舞蹈作品结构基本的构成要素,舞段不仅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以结构化舞蹈作品的表现形式,还应该具有足够的联系性,使舞蹈作品从开始到结尾融会贯通,以保证舞蹈作品的完整性,最大化体现出舞段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

4.2 动作结构的语言逻辑

舞蹈动作是舞段的基本组成要素,相对而言,从业人员在对动作的理解上需要进行更多的细致化考量。在实践中,无论是丰富多变的舞蹈动作设计还是相对单一的动作设计,都需要创编人员结合舞蹈作品的具体内涵,在结构逻辑方面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创编人员应该致力于做到使舞蹈的動作设计自然流畅并具有寓意深长的意味,以鲜明地体现出舞蹈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4.3 空间结构的语言逻辑

从空间结构来说,舞蹈作品的构成要素包括“时、空、力”三个基本要素,这三种要素与节奏、动作和表情一一对应,缺一不可。在实践中,舞蹈的空间结构既包括舞蹈作品情节上的心理空间,也包括舞蹈的构图、队形等物理空间。[4]舞蹈的空间结构使得舞蹈作品在表演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意象空间,不仅体现了舞蹈结构的表层含义还体现出舞蹈结构的深层次内涵。在实践中,舞蹈语言的表达正是借助舞蹈结构这一基本的形态来体现和表达的。总之,舞蹈作品的结构设计既要具有丰富的表显层次,又要留给观众一定的想象力,以最大化发挥其表现张力。

4.4 舞台布景和道具结构的语言逻辑

在舞蹈空间结构的构成中,布景和道具是其最基本直接的构成要素。创编人员在构思过程中,需要把布景和道具等硬件设施也考虑在内,以加强对舞蹈作品的整体把控力。同时为了增强作品的逻辑性,更鲜明地表现舞蹈作品人物形象和主题,他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善对舞蹈作品的情感抒发与主题表达,从而提高舞蹈作品的艺术水平与表演说服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结构的“舞蹈语言”功能对于舞蹈作品的完整呈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升舞蹈作品真正的情感价值,将舞蹈作品的灵魂呈现给观众,也可以提升舞蹈作品的艺术观赏性和舞台感染力。在实践中,从业人员要想完美呈现舞蹈作品的“舞蹈语言”功能,就要从加强对舞蹈结构的认识做起,增强自身的逻辑敏感性和语言领悟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放舟.舞蹈作品的叙事性结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13-16.

【2】蔡娜.舞蹈结构中的“舞蹈语言”功能——以《Last Goodbye》为例[J].艺苑,2017(02):83-84.

作者:乔志毅

第三篇:舞蹈的艺术特色语言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于舞蹈的追求也愈发凸显。舞蹈作为艺术的一种,其语言形式千变万化,这些语言存在着某些相通的地方,舞蹈的形式不同,其表达的艺术特色语言也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着自身的个性语言,这些个性语言通过舞蹈的作用获得了艺术空间的提升,实为舞蹈的重要一部分。文章主要就舞蹈的艺术特色语言进行分析。

【关键词】舞蹈;艺术特色语言;个性语言;艺术空间

舞蹈自产生以来就体现了其艺术特色语言,这些艺术特色语言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比如说手势、吆喝、呐喊、说唱、眼神等等,这是一种表达舞蹈语言的方式,也是所有舞蹈艺术特色滋生的开端,这些感性的艺术方式渐渐在舞蹈的作用下进行发展,而后演变成理性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语言的出现是舞蹈进步的象征,也是舞蹈不断产生多元化方式的重要一部分。

一、舞蹈艺术语言的产生

在远古时期,人们就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表达去诠释舞蹈语言,虽然当时的舞蹈形式还比较笨拙,但是正是这种笨拙的语言方式才逐步演化为今天的五花八门的艺术特色语言,这些艺术特色语言均是在以往简单的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加工制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进行的。通过历史发展来看,舞蹈艺术语言和一般的语言存在的同宗同源的关系。现在我们所用的舞蹈艺术语言无非是图形、文字、手势、眼神、体态等等,以往的原始社会也是这些语言形式,因此所舞蹈艺术语言的产生无不来自于最原始的力量。今天的舞蹈艺术语言愈发的艺术化,极富象征性的艺术特色语言提炼,形成了舞蹈艺术特色和审美特性。

二、舞蹈艺术语言的特性

就舞蹈而言,其虽然形式可以分为多种,但是其具备的共同特性决定了舞蹈的艺术美和特色美,这些艺术特性无非有以下三类:

(一)艺术语言的个性化和形象化

舞蹈的艺术语言和我们所说的语言有着很大不同,即舞蹈艺术语言是通过一定的语言符号,并将此语言符号进行艺术化或者各种形式的解读,由此形成舞蹈的个性化语言。舞蹈语言有着自身的语言结构,这种语言结构涉及的方面很多,比如说舞蹈语言中的语音就是身韵、舞蹈的律动,舞蹈语言中的语法就是律动造型、舞姿等的连结方法和规律,舞蹈语言中的修辞则是舞蹈中的舞姿、技能以及律动的造型。

(二)符号表现外在形式的审美特性

舞蹈在进行表现的时候,尤为关注语言符号的审美特性的表现,舞蹈也只有高度关注审美特性,将审美特性表现出来,才能够符号舞蹈的真正所需,从而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舞蹈的这种外在形式的审美特性,不仅包括外在艺术语言形式美,而且还包括了艺术语言风格美以及艺术语言技巧美。这些语言的审美特性必须符合一定的舞蹈标准要求,正确处理好舞蹈的艺术声韵以及艺术语言。

(三)符号意义感情化和人格化

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情感化的形式,在这个艺术形式中,包括了人的各种情感活动以及意志活动,通过舞蹈的艺术特色语言表达中,观众能够通过形式各样的符号感受到舞蹈形象直观的语言特色。这些语言特色在符号意义的诠释下能够凸显感情和人格特性,这里语言特色的表达必须极具生动形象的特点,从而让观众通过舞蹈看到人类的百态人生,感受到舞蹈带来的各种魅力,这种魅力的表达是与语言特色分不开的。因此,符号的意义表达在舞蹈中是极为关键的。

三、艺术特色语言在舞蹈中的运用分析

(一)说唱舞

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说唱舞就作为舞蹈的一种表演形式进行广泛的普及,舞蹈者舞蹈的同时配合着不同的音调发出各种语言,而后将这种形式同时进行,表达出说唱舞的主要艺术特色语言。说唱舞在用词方面通常以简单、直接等形式进行表达内心的感受,有时候配以各种重音、强调等,在歌词的表达方面以简洁易懂为主,有利于人们快速地记忆。音乐一般采用的是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切分音的节奏进行组合和搭配。有的时候语言的选用并不是为了将其内涵表达出来,而是为了将其所要表达的效果表达出来。

(二)歌伴舞

歌伴舞主要是以歌曲为主、舞蹈为辅,这种表演形式主要是将歌曲与舞蹈进行紧密的结合,歌词的表达也是比较简单易懂,歌词的语言风格以及音乐曲调与舞蹈紧密结合,在舞蹈动作方面也是较为简单,仅仅是为了烘托氛围,此类形式主要以流行歌手以及通俗歌曲为主,也是较为常见的形式。

(三)号子与吆喝

在舞蹈中,很多都是配合着号子进行的,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能够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出舞蹈所要表达的内涵,通过号子和舞蹈能够看出内在的表现意义,这种号子的表达以少数民族舞蹈居多,观众能够透过这种形式看出民族特性。号子的配合显得比较高昂,也是比较热烈的形式,其最能够烘托整个氛围,且能够将舞蹈层层推向高潮。除了号子以外,各种吆喝也是舞蹈常见的特色语言,通过极富特色的吆喝,能够将舞蹈表现得更具力度,比如说在舞蹈《过河》中的吆喝:“船来了”能够将舞蹈一步一步推向高潮,能够让观众通过这种吆喝看出舞蹈特色,也能够看出舞蹈的艺术语言运用。

四、结语

舞蹈艺术语言从产生到今天的艺术语言提炼,无不展现了人们对于舞蹈艺术特色语言的高度重视。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语言,其在一般的语言基础上进行加工并提炼,形成了独特的语言形式,这种语言形式是对艺术审美特性的突破。无论从舞蹈艺术语言产生,还是从舞蹈艺术语言特性以及舞蹈艺术语言在舞蹈中的运用我们都能够看到语言的惊人力量,其能够转化为一种具有灵性的、跳动的美,从而迎合观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7.

[2]隆荫培,徐尔冲.舞蹈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3]彭松,于平.中国古代舞蹈史纲[M].杭州: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1.

[4]孙天路.中国舞蹈编导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作者:管丽丽

上一篇:勘察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故障维修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