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中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09-10

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 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中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优化课堂结构, 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显著提高学习效率。 它不仅为中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又为中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 对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们一直提倡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交流, 从而创设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这种平等交流强调师生间、中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 相互沟通, 相互影响, 共同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可以为师生多方面、深层次的交往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引导中学生观察, 启迪中学生思维, 培养中学生的各项能力。

2利用多媒体, 激发中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要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首先要培养中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种手段, 激发中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 在数学教学新内容的引入时, 可以通过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 让学生先想象, 各抒己见, 给予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 最后通过归纳再下结论。 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

3信息技术丰富了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

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的多媒体技术可以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实现学习的多元化、主体化和个性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 并能将某些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形象表现出来, 实现传统板书教学无法实现的功能。 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 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所以不但能很好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究, 进行个性化学习。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地用于教育教学过程, 如多媒体显示技术及应用软件辅助教学等, 这些更多地改善了原有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抓住教材中蕴涵的创造性因素,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创造富有变化、能激发新异感的学习情境,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5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改变

教师备课不再是传统的“写”教案, 而是从各种信息媒体上 (互联网电视报刊杂志等) 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料, 丰富教材内容, 然后分类放入资源库中, 在教学策略的层次上将教学资源进行重组, 以备上课使用。

6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改变中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过去教学的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过于重视书面知识而轻视日常生活中的知识。 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分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强调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考试考教材, 教师和教材自然就成为信息的载体, 除此之外很少有别的信息来源。 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教师的话都是对的, 学生对教师的讲解总是言听计从, 缺少质疑, 创造性自然差。 而在信息条件下, 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 教师和教材再也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他们的知识广了, 视野宽了, 自然疑问也多了, 对教师的话他们开始思考、辩别、考证和质疑。

7运用信息技术, 体现“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早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而运用信息技术, 更能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行为。 研究性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课题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学生自愿组成, 每组6~10 人不等。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也鼓励少数基础较好的同学独立进行研究。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 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通过各种媒介如光盘、书籍尤其是网络收集整理资料。 由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 自己拿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积极的学习态度, 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调控, 而且能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 独立地感知、学习、理解和提高, 把书本知识变出自己的精神财富, 促进了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网页, 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个性, 而制作网页的过程本身又是一次综合素质全面展示的过程, 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 还能通过优势互补促进全体学生智力的发展,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 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的数学实验环境, 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 以此来提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 推进教学改革。

摘要: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 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为中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的要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 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课堂,优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远峰, 王艳华.用好信息技术, 推进课程改革[J].河南教育, 2004.12.

[2] 田宓, 罗代鸽,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J].湖北教育, 2005.6.

[3] 孙昌达.多媒体演示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 2002.7.

上一篇:论在市场需求的指导下如何进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下一篇: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