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

2024-04-10

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共8篇)

篇1: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

关于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

技术理性是人类理性的特殊的、综合的和典型的形式,是人类多种理性的某种合取,是一种追求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功能性、理想性和条件性的人类智慧和能力,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其基本特点是科学合理性,社会合意性,技术原理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技术规范的`有效性,物质需求功能化,效用最大化,设计的理想性、创造性、妥协性,制造和生产的条件性、强制性.技术理性批判是对技术理性片面发展的批判.

作 者:巨乃岐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4(5)分类号:N031关键词:理性 技术理性 技术理性批判

篇2: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

郑冀

【摘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已经走出了以技术教学为目的、“学科本位”的误区,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欣喜之余,我们是否发现:当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充斥了“人文综合”、“热闹气氛”、“能力素养”、“赏识教育”等时尚流行元素,而“学科本质”、“课堂效率”、“基本技能”、“有效评价”等传统元素正在被有些老师有意无意地淡化。我们的教学似乎正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面对这种情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需要理性的回归。

【关键词】 学科本质课堂实效基本技能有效评价

新课改是对原有教学的一种修正,一种链接,一种升化,并不是全盘否定。我们不能把传统教学的好方法与优势因为课改潮流而放弃,相反要将它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我就对:

一、不为综合淹没本质;

二、不为形式忽略实效;

三、不为素养淡化技术;

四、不为赏识模糊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一、不为综合淹没本质

[现象]

现象在整合成风的今天,信息技术掺杂了太多的元素在里面,信息技术的内容却越整越少,更有甚者是几乎整没了!有一次听课,讲的是演示文稿的超级链接,跟长征扯上了,结果大半节课都在讲长征的知识,搞得有点主次不分,更像是在普及长征的历史。一节课下来

能完成任务的学生没几个。

[思考]

这不禁使我们反思:这种课堂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技术课吗?信息技术课一星期也就一节,可是课上这么大的信息容量和信息技术知识有关的内容却很少,而学生真正又能接受多少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呢?

因此我想信息技术的“本”,到底是什么?笔者以为“本”还应该落在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并能用这些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上。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信息技术课用历史知识是让学生掌握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能让历史知识喧宾夺主,淹没了信息技术课的本质特征。

[策略]

针对以上的课例,我想应该削减长征的知识,或干脆在课前先让学生先去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而在课堂上我们应该把重点集中在如何用PPT中的超级链接功能来实现众多长征内容的链接这个核心问题上。即在课堂上要尽量去除太多的“旁系”元素,从信息层面减少掩饰,着重突出“超级链接”的核心价值,别让长征知识这个笨重的身躯把真正的信息技术课堂给拖跨了。

二、不为形式忽略实效

[现象]

随着课改的推进,情境创设、主题活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模式和方法越来越多地被用到课堂中。这着实让我们的课堂热热闹

闹、轰轰烈烈地动了起来,看起来也符合了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但问题是这些时尚的东西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利润”了吗?通过仔细观察和反省就会发现,大多数老师往往只是用了它们的形,而没有把它们的神给“俘获”。虽然形似,却不能用它们为课堂教学带来实效。许多时候,让我们陷入了刻意营造气氛的情景创设中,为了情境而进行创设,使情境和学习任务处于分离或勉强合成的状态;我们的主题活动过度泛滥,而学生缺乏相应的学习策略,教师不能及时指导;自主探究缺少探究的契机,没有探究的价值;协作学习,找不到实质性的合作,成了优秀生表现自己的舞台,搭载差生的顺风车,达不到学习相长,共同提高的效果。

[思考]

教学中情景要创造,活动需要搞,多媒体要使用,但这些都不是教学的本质,我们教学的本质是把握目标,讲清重点,突破难点,理清教学的知识点,衔接知识的生长点。不能因为片面的追求表面的形式,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使课堂知识、技能、方法等内容含量减少,在热闹过后,真正的重点、难点却没落到实处,学生的技能、思维没有提高。课堂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课堂教学的生命。

[策略]

对于情境创设和主题活动,应该从信息技术的核心问题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注意解决好虚拟与真实的关系。让情境和主题活动都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让学生用信息技术的眼光

关注情境或主题活动,总之要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服务。

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要加以选择,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有很多内容都是约定俗成,用接受性学习效果反而会更好,我们要挑那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综合性的内容。并且要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小组合作同样不能为合作而合作,要有可探讨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

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有它的独到之处、优势所在,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对时候,用对地方,这样才能给课堂教学带来实效。

三、不为素养淡化技术

[现象]

过去,我们为技术而技术,为操作而操作,学生表面是掌握了操作,但脱离了练习环境,还是不能应用学到的操作解决问题,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因此我们提倡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但与此同时基本的实践、技术却被淡化了。

往往一堂课下来,新授的技能都是一次而过,没有重复操作;技术操作反复不多,造成掌握的不熟练,学生普遍感觉技术不曾学会,无法在短时间内调用各种软件、各种技术来支撑方法的学习。特别是综合实践课,因为技术的缺憾,很难将方法落实。

记得在一堂制作电脑小报的综合课上,大家都沉浸在对文字内容层面上的处理、加工。但制作小报隐含的搜索下载内容、在WORD中运

用分栏、插入文本框(图片)等具体技术点却似乎已经不在重要。教师没有对分栏这个新授的技能充分教学,也没有对搜索下载、插入文本框(图片)进行复习回顾,学生似乎都成了天才。但最后因为技术这座饶不过去的壁垒,能完成任务的学生寥寥无几。

[思考]

个人以为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基于技术实践、问题解决、信息交流和文化重构的信息素养。而解决问题、信息交流以及文化重构等实现有需要以技术实践为基础的。所以信息技术教学中,脱离技术实践会使信息技术课程变的空洞,离开了技术谈信息素养无疑是纸上谈兵。

因此,我们不能因为追求时尚的“素养”而淡化了永恒的“技术”。只有“技术” 之根基牢固,才有“素养”之枝繁叶茂。[策略]

由于每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经常今天学的知识技能到了下次上课,便忘得差不多了。教师要在新课开始先对旧知识技能进行复习,即重视旧技能的操作巩固。

新授的操作技能要让学生明确新技能具体的操作步骤,教师既要注重这节课需要完成哪些知识点,又设计出包含操作技能重复训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操作技能的重复操作,从而让学生把基础的练扎实了。

当然我们也要警惕回到过去无意义的机械练习。

四、不为赏识模糊评价

[现象]

如果你走进现在的课堂,会发现到处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赏识,表扬赞美不绝于耳,批评和指正几乎绝迹。这样的课堂在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却总觉的似乎欠缺了点什么。

[思考]

不可否认积极的鼓励是肯定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上进心、自尊心。但是,如果表扬过多过滥,缺乏实质内容,学生就会弄不清自己的言语举止究竟是对还是错,心中无数,产生迷惑,也不能认识自己的不足,进而改正。

[策略]

个人以为,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激励性”评价不等于盲目的迁就、无原则的默认,或者说不批评、只表扬。课堂上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不应该只是以简单的“不错!”“真棒”一味“叫好”。而是要赏识学生、不断地唤醒,激励学生。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尤其是在学生指挥的火花闪现,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而面对学生出现的不足,一定要认真指出,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我们不能因为赏识而模糊了评价,表扬和赏识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这样评价才能获得最大效应。

篇3:玉树地震理性化报道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地震报道,理性,思考

2010年4月14日, 在距离汶川地震将近两年的时候, 我国青海玉树又遭受了一场地震的摧残, 各路媒体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发布最新的地震消息, 让全世界人民及时了解灾情, 充分发挥了媒体的宣传作用。和汶川地震报道相比, 玉树地震报道秉承了自汶川地震以来的科学制定、充分准备、利用网络和办公自动化各种设备及时报道新闻的报道精神和方式。除此之外, 玉树地震新闻报道的理性化思维是此次报道的最大亮点,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理性的灾情报道内容

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认为, 在大众传播极为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经过有选择地加工后提示的“象征性现实” (即拟态环境) ;三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 即“主观现实”。人们的“主观现实”是在他们对客观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这种认识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经过媒体搭建的“象征性现实”的中介。经过这种中介后形成的“主观现实”, 已经不可能是对客观现实“镜子式”的反映, 而是产生了一定的偏移, 成为一种“拟态”的现实。因此, 面对突发性灾难, 媒体的报道内容将对受众的思维、情绪产生重要的影响。

地震报道在任何时候来说都是一件悲痛的事情, 早在汶川地震的时候, 我们的报道为了体现真情, 在报道上更多的是真实地还原了人的感情, 地震灾害是人类难以抗拒的, 数万生灵顿死, 数十万人受伤。传媒在及时报道救灾进程的同时, 大量的镜头和文字都集中在救灾行动中的人、受难的人身上, 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一个个动人的瞬间镜头, 一篇篇感人的文字报道, 留住了无数人的目光, 产生了巨大的“众志成城”的力量。然而为了追逐“以情动人”的报道方式, 很多媒体情感的流露过于感性柔软, 媒体关注得更多的是地震中的“情”, 而忽略了公众的情感走势是依赖媒体报道的, 媒体以怎样的情绪报道灾难, 公众就会以怎样的情绪对待灾难。如果媒体过于悲恸, 那么公众的情绪就会更加悲伤。 (1) 所以, 媒体对于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内容、报道模式将对公众的舆论走向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在这次的玉树地震报道中, 媒体所扮演的角色更多地类似于“做事者”。在表达悲恸的同时, 更多的是以从容的姿态去面对这场灾难, 很多媒体以理性的姿态出现, 有节制地控制着悲伤, 将更多报道内容集中在了救援方式上。

玉树不同于汶川, 特殊的地理情况、特殊的天气情况、特殊的经济条件, 这些都决定了救援方式的特殊性。所以, 远离玉树的我们除了想了解灾区人民震后的生活细节之外, 更想了解救援方式的不同。这次的媒体不但给了我们“玉树不哭, 玉树人哭出来”的情感宣泄, 还给出我们“用理性拯救每一个生命”的报道。在玉树地震期间, 很多媒体都本着理性的姿态呼吁:“特殊时刻, 请各方、各界尽一切努力, 让专业人士先行。每多一个专业救援队员的到达, 或许就能多救出几个生命。”媒体这种理性与感性并重的报道方式是突发性灾难报道的一个进步, 使得媒体的责任天平没有失衡。理性的报道内容将使公众客观、全面、冷静地看待灾难, 迅速、周密、妥当地进行灾难救援。

宽松的外媒采访条件

汶川地震之前, 我国媒体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 信息公开总是做得很差, 外媒采访总要受到种种条约上的限制, 以至于在2008年“3·14”西藏事件的舆论中我们显得很被动。而汶川地震后, 我国政府吸取了之前许多事件的教训, 落实了“国务院477号令”。公布《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 宣布从2007年1月1日开始, 到2008年10月17日北京奥运筹备和举行期间, 放宽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的限制。在中国新闻发展史上, 这是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情。新规定包括九条, 最大的突破是其中的第六条和第七条, 即今后外国记者在华采访, “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的同意”, 而不像之前需事先申请并经过批准之后才可进行。这一点采访自由基本实现了。“外国记者可以通过外事服务单位聘用中国公民协助采访报道工作”, 之前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不允许的。 (2)

这个号令公布之后, 在汶川地震发生后, 有80位境外记者获得了与境内记者同等的待遇, 在第一时间赴第一线采访, 有近百位西方媒体记者到灾区采访, 全面报道中国抗震救灾的进展。境外媒体记者在第一时间赴灾区采访。

上述事件说明汶川地震后, 媒体的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外媒虽然可以相对自由地来华采访了, 但是毕竟只是在2007年1月到2008年10月, 其他时间的话照样有限制, 而且即使是在此期间, 也还要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才能采访。所以自然不是实质上的公开和透明, 只是放宽了一点限制而已。

与汶川地震不同的是, 这次的玉树地震, 灾情发生后的第二天, 青海省就已启动《青海省外事办公室破坏性地震涉外应急预案》, 以做好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境外记者采访服务管理工作。

预案中讲到:“允许境外记者, 包括外国常驻记者、临时来访外国记者、港澳常驻记者、临时来内地参访的港澳记者, 以及台湾记者持合法采访证件采访抗震救灾工作;境外记者采访时应当随身携带并向地方外办和公安执法人员等出示有效证件, 外国常驻记者持外国常驻记者证, 短期采访外国记者持短期采访记者证 (J-2签证) ;港澳常驻记者持港澳新闻机构常驻内地记者证, 短期采访港澳记者持港澳记者采访证;台湾记者持台湾记者采访证。”也就是说, 这次的地震, 国家对外媒采访报道不设任何限制。 (3)

所以, 这次的外媒报道舆论倾向比汶川地震时更加积极, 为我国塑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 可以说这是我们国家媒体政策更加理性的倾向。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更加理性的做法, 才使得我们不会再重走以前的老路, 吃以前吃过的亏, 蒙受以前有过的委屈。理性使我们的媒体更加开放和公正。

温和的捐款舆论环境

汶川地震后, 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 发动捐款本无可厚非, 但是媒体的宣传却使得这个本该是奉献爱心、点燃希望的举动变了味, 中宣部联合数十个单位举办了抗震救灾晚会, 于5月18日8时播出, 赢得社会各界的一致赞同, 好评如潮, 甚至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也表彰了文艺工作者对抗震救灾工作所做的贡献。这看似不起眼的表彰, 给中组部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不久, 中组部便发起了缴纳“特殊党费”的活动, 随之而来的是“二次捐款”。然后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 许多人把一个月的工资全部捐出, 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爱心。但当面对这具有强制意味的“二次捐款”的导向时, 群众到底是捐还是不捐?

央视的赈灾捐款晚会, 将捐款人的姓名和捐款数额都一一公布, 使得捐款成为富人炫富的舞台以及企业打广告的契机, 虽然捐款都是美其名曰自愿性质的, 但是舆论的力量使得这个自愿变成了强制, 虽然媒体也可以出来喊冤说是政策的导向, 但是媒体作为引导大众舆论传播的工具, 并不能因此而推卸责任。

这次玉树地震, 虽然也发起了捐款的倡议, 但是与汶川地震不同的是, 民政部发出声明:对此次青海玉树地震, 拟不发动全国性的救灾捐赠, 社会各界可通过民政部公告开展救灾募捐的15个社会组织和公募基金会捐赠, 如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各地也可通过当地民政部门公告的有关捐赠程序, 向玉树地震灾区奉献爱心。

虽然央视照样搞了两台晚会筹款将近20亿元, 但是相比汶川地震的时候毕竟是进步多了, 而且在这里表现出媒体理性的地方是, 在捐款的浪潮中, 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被提了出来。当然, 只要有新的更加理性的声音, 那么就可以理解是媒体报道新的进步。因为只有新的进步才会有媒体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我们才有望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一个真正“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媒体, 而不仅仅只是党的耳目喉舌。

“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 一个理性的媒体将会用自身的全部甚至超过自身的使命感来担负起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的媒体还在这条路上走着, 而且会走得更远。

注释

1 新浪博文, 《媒体记者该怎样面对玉树》, http://blog.sina.com.cn/u/1736170181

2 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qinghaiyushudizhen/

篇4:对婚内强奸的几点理性思考

关键词:婚内强奸;请求权;同居权

一、婚内强奸概念解析

关于婚内强奸这个概念,法学家们争论和关注的焦点是它的犯罪化问题。如果要具体对婚内强奸的犯罪化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就得准确界定婚内强奸的概念。“婚内强奸”是一个外来词汇,我国刑法学界自八十年代才开始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关注这个问题,但是关于婚内强奸这一概念的确切涵义,诸多学者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婚内强奸是指丈夫在婚姻存续期间,以暴力、胁迫等方式与妻子强行发生性关系的犯罪行为。

二、基于同居权的婚内强奸思考

许多学者认为丈夫可行驶同居权以作为“婚内强奸”的免责事由,但笔者持否定态度。原因如下:

第一,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同居权的支配权说和请求权说对应着的是不同的家庭——社会结构。古代社会大都是男权社会,以父权、夫权为代表的男权居统治地位,古罗马家族内部的身份秩序是以家父为主宰的,家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罗马法围绕的中心就是“家父”和“家父权”。随着罗马式大家族的逐步瓦解,父权制成为明日黄花,个体从家族中解放出来,不平等的身份权也式微,甚至有学者主张彻底废除身份权概念:现代社会根本不存在古代社会中的种种“身份”,配偶之间、亲子之间、其他亲属之间的亲缘关系与古代的身份关系也有着本质区别,所以“身份权”这一概念应当寿终正寝。因此,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身份权作为支配权对应的是罗马父权式集体化的家庭结构,身份权作为请求权对应的是现代平权式个体化的家庭结构。与传统意义上身份权的消亡相呼应,身份法上的同居义务所对应的不再是单方的支配权,而只能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请求权。

第二,从婚姻与性的关系来看,人身权并不会随着婚姻关系的缔结而丧失或被剥夺。虽然婚姻包含着对性的承诺,但婚姻与性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仍值得探讨。马修·黑尔曾以承诺论为依据否认“婚内强奸”,他认为丈夫对妻子不会构成强奸罪,因为婚姻本质上是夫妻双方的一种契约,这种契约是不可撤销的,通过缔结婚姻时的承诺,妻子已经把自己的性权利让渡给丈夫,故此丈夫的“强奸”行为得以免责。承诺论一直以来就是“婚内无奸”的一个重要理由。笔者认为,承诺论的观点值得商榷,该学说混淆了承诺这种意思表示和性行为这种事实行为的界限,意思表示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约束,而为不为性行为则是当事人内在的固有的人身权利。婚姻和人身权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关系,婚姻是双方承诺共同生活的契约,人身权是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婚姻关系不能直接导致配偶方人身权的丧失,正如康德所言,“婚姻不能据此成为一种专横意志的契约”。婚姻和人身权的关系类似于契约和所有权的关系,正如德国法上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的区别。无独有偶,婚姻作为一种身份法上的双方合意,与交易逻辑上具有某种相似性:婚姻是共同生活的一种承诺,其私法上的直接后果仅是产生了请求另一方配偶配合同居的权利,而非对她人身体的无条件的粗暴支配,只有权利人本人对自己的身体才有完全支配的权利,亦即同居义务的履行必须基于双方自由意志下的认可。单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婚姻与性是有区别的,性属于人身权的范畴,人身权是支配权、绝对权,是不可处分、不可让渡、不可抛弃的专属性权利,婚姻承诺不会导致当事人人身权的丧失;婚姻的效力则与债法上的负担行为相似,仅仅是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了一种请求权的约束,一种特殊的人身“债务”关系。

第三,从配偶一方拒绝履行同居义务的后果,也可证明夫妻之间的同居权是请求权,不具有直接支配的效力。如果配偶一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同居义务,则构成对另一方同居权的侵犯。基于同居权的人身性,当事人不得私力救济,唯一能做的是公力救济,即提起同居义务之诉。关于同居义务之诉的判决,基于其人身性义务的属性也不能被司法强制执行,所以对不履行法院的同居义务判决的,各国在实务上有不同的立场:一是义务免除说,该说认为配偶一方如果不履行同居判决,另一方相应地免除对对方的生活保障义务,无需继续照顾其生活和支付抚养费;二是离婚事由说,该说认为配偶一方如果拒绝履行同居义务,则构成法律上的遗弃,作为法定离婚事由,另一方有权提起离婚之诉予以救济;三是损害赔偿说,该说认为一方如果违反夫妻同居义务,即构成婚姻法上义务之违反,另一方可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该种赔偿主要是精神损害赔偿。

综上,配偶一方拒绝履行同居义务所产生的法律效果只是构成离婚的法定事由,而违反同居义务既不能强制执行,也很难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除了离婚之外违反同居义务的配偶方几乎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因此,所谓同居的权利只是一种效力微弱的请求权,不具有支配权的直接实现性和绝对权的对世效力,是一种“弱意义”上的权利。

三、结语

篇5:德育工作的几点理性思考下

三.时代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1.教师功能的转变和提高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 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我们 要深刻领会xxx的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清醒认识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虽然我国仍处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作应付。

形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首先把担子压在教师身上。能够抓住机遇,使中国在新的世纪里迎头赶上,就需要 教师培养出思想觉悟高,知识丰厚,而且能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人才。实际上教师的功能和对教师的要求 也在变化。我们以古代、近代和现代对教师要求的变化来说明这个问题。

古代:教师的功能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求教师第一人品好,第二学识高。

近代:教师的功能除了继承古代的传统之外,主要增加了管理学生、组织学生的能力。对教师的要求,除 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外,主要增加了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能力。

现代:教师功能发展的主要方面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能力。学生一生将受到立体教育。学校 的教育主要是打下发展的基础。对教师的要求,核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有五点 :第一,教师要热爱职业、敬业。不仅仅把教师职业看做谋生的手段,而且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第二,为 学生树立做人的楷模。第三,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教学艺术。第四,要有改革意识、观念。第五,要有发展的 意识、观念。教师如果不朝这个方向去努力,是不能完成新时期德育任务的。

2.德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

回忆以往的德育方法和形式,多以灌输、说教为主。即使搞一些主题教育,也是教师设计,学生“上 套”。所以,在德育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说服、被教育、被管教、被管制、被指挥、被批评、被训斥的 被动地位。

德育的主体是谁,应当是学生。学生应当主动地投入到教育过程中,应当参与德育活动。如果学生参与德 育活动,而且又是主体,那么学生的积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德育效果都是不可估量的。

当认真地反思过去一些德育活动,学生经常说:“没意思”,“不感兴趣”。“要不是非让参加不可,我 才不去哪”。许多活动,教师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效果并不好。而像新年联欢,学生能够自我表现,自我体 现才华,学生兴趣盎然,很晚了,学校“轰”都“轰”不走。分析其原因,除去内容原因之外,主要取决于学 生的参与度。

我们经常说,管理也是教育手段。那么,如何使管理目标内化为一种学生的追求,即学生是主体,学生积 极参与,这是关键。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都大大加快,知识更新的节奏也大大加快。今后,更要强调人的主体意识 。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有自我认识,自我修养,自我约束,自我选择,自我评价, 自我磨练,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要求学生将来在决定个人事务时,有高度的独立自主能力 ,有鲜明的个人效能感。举例来说,如自我认识的能力,就是对自己的思维、判断、品质都有正确的定位,像 国外的反思性教学、能够调控自己的行为。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从单一思维到多向思维,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 维,从静态思维到动态思维的转变能够自主运用。这一切,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离开了这一点,我们将不能培养21世纪的人才。我曾到浙江、江苏、上海等地考察了多所中学。许多学校在 食堂工作,卫生工作,学生宿舍工作,以及值周班工作等方面,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评比 自己。教师只给予引导。学生积极性高,参与度达到百分之百,收效极佳。这就具有鲜明的德育活动以学生为 主体,学生参与的特点,非常值得学习。

3.德育工作的配套措施要完善

时代要求我们人才的培养要有全球眼光,要培养有全球视野的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德 育工作必须从完整的现代教育塑造高素质的人,要求我们各校必须有提法可以不一样,但目标是一样的以立志 成才为主题的激励型的德育模式。

在反思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评“三好”因为出现了一些怪现象而被削弱甚至中止。就是有些家长 为了使孩子能当上“三好”,以便保送重点中学,于是就给有关人送礼,评“三好”出现了假象。本来学生对 当上“三好”有很大的吸引力和积极性,也是调动学生发展能力的一种方法,确被“中止”了。难怪有的家长 说,不评“三好”,小学生还有什么方向?

事实启发我们一定要有完善的德育工作配套措施,这在许多学校都是有很好经验的。总的来说,共性的方 面有以下几点:第一,要有顺畅有力的管理系统保证。第二,要有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因年龄而 不同)。第三,要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第四,要有催人向上的校园环境。第五,要有各具不同 功能的教育基地。第六,要有恰当的、形式各异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德育载体。第七,要有协调一致的教育 网络。第八,要有全面育人的政策导向。

4.加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

教育部《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育部的.指示是十分重要的 ,这是搞好德育非常必要的一项工作。在当前社会里,青少年的一些心理疾病、心理扭曲以及心理障碍是经常 遇到的现象,这给德育工作带来不少难题。随着独生子女许多问题的出现,随着信息时代青少年接受“教育” 途径的增多,很多问题不是一般德育工作所能完全解决的。对于这一点,特别是学校的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要 有准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具有一定水平的心理咨询教师严重不足。据了解,一些学校搞了心理健康教研室,百分 之九十八的教师不是半路出家,知识不够,要么就是富余人员来凑数组成的。更有甚者,本身就有心理疾病的 人搞心理健康工作,可怜得很。还有的学校,不少教师骨干兼职搞这项工作,本身工作忙得很,无暇进修,完 全“热心”的用说服教育的一套办法充当心理咨询,令人啼笑皆非,用不了多久,便门庭冷落了。许多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热闹劲”过去了。

我们这项工作为什么如此缺乏教师,我想,第一是师范院校思想准备不足。第二是这项工作的地位不很明 朗,并不如数理化那么重要。今后晋级、晋升职称等利益十分不清楚,所以缺乏志愿者。第三,是我们的技术 设备极其缺乏,手段简单、落后,效果不明显。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认真的予以解决,否则,落后的局面不会 改变。我在浙江参观学习,受到很大启发。他们计划,到每六百个学生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师。现在师 范院校的这方面学生,生源质量好,学校给些“小灶”,毕业后重点校又抢着要,绝无“失业”之虑,前途一 片光明。能够在几乎是一片“处女地”上施展自己的本领,何乐而不为?不少学校已有的心理咨询室是学生非 常乐于“光顾”的地方,心理教师成了学生最可亲近的人,最知心的朋友,不但是心理上的医生,而且实际上 是思想上的导师,成绩斐然可贺。这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显得轻车熟道,得心应手。

5.构建德育工作的百花园

篇6:技术的几点思考

关于技术的几点思考

伴随着技术的历史发展,技术的双重效应日益暴露,由此便产生了4种不同的技术态度,即技术无政府主义、技术乐现主义、技术悲观主义和技术控制主义,以及对技术的多维度批判,主要包括对技术的生态视角批判、技术视角批判和社会视角批判,提出了技术的.社会控制问题.技术控制涉及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控制 的目的、机制、内容和方法等.

作 者:巨乃岐 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科技管理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年,卷(期):24(6)分类号:B02关键词:技术的双重效应 技术批判 技术的社会控制

篇7: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时着力贯彻这一教学方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本文就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意见: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2.信息能力;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4.信息道德。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教师的角色应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导学者、合作者、评价者、“竞争”者。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教育部11月14日印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第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第四,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

(四)“任务”设计要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因为在“情境”的媒介作用下,那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的“任务”设计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综合处理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以及声音、文字和语言、符号等多种信息的功能,从声音、色彩、形象、情节、过程等方面,设计出具有某种“情境”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联想、判断,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篇8:技术理性的几点思考

一、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内涵是什么, 目前学术界对此还缺少挖掘和梳理。一般意义而言, 以学生为本有以下内涵:一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 确保学生的安全;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 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三是帮助学生实现价值、获得成功;四是重视吸收学生参与班级与学校建设, 使其可以充分地分享班级与学校建设的成果;五是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资源, 提高学生的人格素养和适应社会、胜任职业的能力,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就高职教育而言, 坚持以学生为本, 因学生本身的特殊性, 工作重点应有所不同。高职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 家庭背景复杂多样, 多数学生为“非本意”入学, 相对于普通本科学生,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主动性较差甚至不爱学习,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 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基于此, 在高职教育中就衍生出两个理念:第一, 高职教育不应是“补短”教育, 而是“扬长”教育;第二, 不要把高职学生当“产品”、当“顾客”, 而要看成合作伙伴。把学生当“产品”, 在教育过程中, 不管对什么材料, 教师都用一个模子 (教育模式) , 力图制造出一个标准的产品。这种理念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理和职教特有规律, 不可取;把学生当“顾客”,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要,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但容易使教育的社会功能受到限制, 也有缺陷;而把学生当作合作伙伴, 即把学生的需求、优势与学校的供给、优势对接起来, 把个性培养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实现学生与学校合作的共赢、学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契合。笔者认为这是应该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先进职教理念。

二、人人是胜者

与上述问题相联系, 如何看待高职学生?通常认为, 高职学生除了不爱学习外, 还爱攀比、怕吃苦、自私等。教师抱怨不好教, 辅导员抱怨不好管, 教育者享受不到为师之乐。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没考上一本、二本, 迫不得已才会上高职, 以一种失意者的心态开始学习生活, 享受不到学习之乐。

实际上, 高职学生人人有特点, 人人有优点, 人人皆可成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B·A·Cyxomjnhcknn) 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人有智商、情商、财商、健商, 总有一“商”较为发达, 高职学生也如此。因此, 教师应该是学生优点的发现者、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者和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帮助者, 不应只是充当知识传授者、训导者和管教者的角色。

“皮格玛利翁效应” (Pygmalion Effect, 亦称“期待效应”) 启示我们:赞美、情感、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 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即“说你行你就行, 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行也不行。”心理学研究证实:胜利者会像胜利者那样行动, 失败者会像失败者那样行动。“彼得原理 (The Peter Principle) ”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总是趋向于上升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错误基本归因理论说明:一个人总愿意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归因于别人。这些研究发现对高职教育具有特殊的实践价值。教师只有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激励、学会调动学生,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 参与创新创造, 才能让学生发现自我, 增强信心, 增强成功感和成就感。

坚持“人人是胜者”的教育理念, 就要对高职教学, 特别是财经类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改革的重点就是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专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转变。在教学改革中, 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引领者, 应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特长, 采用项目教学等形式, 使学生参与设计与策划, 参与制作与实施,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势, 实现“研学结合”,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上班式”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就是财经类教学模式由“工学结合”向“研学结合”转变的一种有益探索。学院基础部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引导学生“研学结合”, 学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大奖;金融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获得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说明学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潜力, 只要因材施教, 加强个性培养,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 帮助学生成功, 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素养比技能更重要

谈起职业教育, 大家都会把目光放在技能培养上, 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职业教育是“德技并济”的教育。教书育人是一个过程, 教书是教知识教技能, 育人是育品德、育素质, 韩愈《师说》中就提到:“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因此, 职业教育既要传“技”, 更要育“德”, 二者不可偏废。

尤其是面向现代服务业的财经类高职教育, 更应该把素养教育放在首位。学院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财贸素养教育体系”, 就是解决财经类人才培养缺陷问题的有效方法,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成功的道路。

素养不是单一的知识, 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行为习惯。所以素养不能单纯靠课堂进行培养, 更多的是通过环境熏陶、典型引领, 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 强化社会道德与法制意识教育,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财贸素养不是单一的“职业素养”, 是适应职业需要的全面素养。因此, 我们主张先教做人, 然后教做职业人。没有基本的伦理道德, 就不可能遵循职业道德, 财贸素养就没有根基。因此, 财贸素养教育需要深化, 一是形式要深化, 把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起来, 在教育方式上创新。二是内容要深化, 在倡导“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基础上, 推行感恩与敬畏教育。因为爱心源于感恩, 不知感恩, 就没有大爱;诚信与责任源于敬畏, 缺乏敬畏之心, 在职业生涯中, 诚实的信仰与价值观就树立不起来, 更谈不上负责任。因此, 感恩与敬畏教育应成为财贸素养教育的基础内容。三是评价方式要科学化, 创新采用“财贸素养卡”等新的形式, 以全面考核素养教育的成效。

另外, 在推行财贸素养教育过程中, 要研究财贸人才的特质。有关研究证实, 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 第一让人喜欢, 第二让人放心, 第三有技能。让人喜欢的因素除了外貌以外, 气质、穿着、行为举止都至关重要。戴尔·卡内基 (Dale Carnegie) 在《人性的弱点》中谈到, 让人喜欢的秘密有六条:尊重并真诚关心他人;保持微笑;牢记别人的名字;善于倾听;迎合他人的兴趣;让他人感到自己很重要。这六条看起来很简单, 但做好了不容易。这也是财贸人才最需要的素养。所以, 教师应主张财贸学生要学会微笑、学会赞美、学会给别人掌声。怎样培养财贸人才的这些素养, 这既需要注重课堂教育, 更需要发挥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 加强学生特色社团建设, 通过组织班级、系级及全院性的比赛活动, 把学生引向操场、教室、实训室、图书馆, 组织到博物馆、到企业实践大课堂去参观, 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与交际能力, 因为课外教育是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师生共同成长

在信息时代, 教师知识的系统性、独享性、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即使在古代, 先哲们也坚信“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论语》, 也是由孔子及其弟子合力而成的, 换句话说是师生互动的产物。今天的教学更应如此, 只有师生互动, 才能共同成长。尤其是财经类专业, 与工科相比技术性、技能性较弱。因此, 在信息化不断推动服务业向前发展的今天, 这类专业需要更多的创新才能立足社会。90后学生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新做法的能力和获取新信息的能力都非常强、非常快, 往往走在教师的前面。毫无疑问, 很多青年教师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很高的学历, 学术功底和基础理论水平大大高于学生, 但在对新事物的感知和实践创新方面未必高于学生 (整体) ,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 才能实现共同成长。在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上也应如此, 即坚持把提高学生素养与师德建设统一起来, 教师要求学生有爱心, 自己首先要有爱心行动;要求学生讲诚信, 自己首先要恪守诺言;要求学生负责任, 自己首先要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二者统一为一个过程, 才能实现爱的传递、诚信的循环、责任的良性互动。

在高职院校倡导师生共同成长的理念, 目的在于推动教学改革,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动教师深入接触学生、当好学生的学习顾问, 帮助学生成长;推动教师深入实践, 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校文化建设中, 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建设的主体, 师生在建设学校文化中共同成长, 共建精神家园, 共享道德成果。

五、高职教师是行业专家

对高校教师的一般要求是: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 好的高校教师还应是学科带头人。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向是如此, 职称评审的要求也是如此。而对高职教师, 应该强调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的结合, 好的高职教师应该是行业专家, 具有行业技术功底、行业气质和专业能力。衡量一名高职教师是不是行业专家, 就看他在行业里有没有发言权, 有没有咨询服务能力, 即能否为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践问题, 能不能在应用型科研、技能性教学方面取得成果, 进而得到社会同行认可和学生爱戴。

怎样成为一名行业专家, 唯一答案是必须与行业、企业打成一片。高职院校必须引导并激励教师深入企业, 因为深入企业是高职院校教师成长的必由路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不断地在变化, 教师不深入企业就不了解企业的状况、需求和运行规律, 不能掌握企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 教师讲课就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就不可能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教学科研讲究“上顶天、下立地”, “顶天”就是要了解新形势、新理论、新政策以及发展趋势;“立地”是指要深入企业、深入行业、深入实践, 发现新问题, 通过科研与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 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实际上, 高职院校科研课题与创新活动的意义多数体现在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上。企业是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 企业在组织生产力过程中的做法、经验恰恰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 因此企业是教师与学生创新活动的最好土壤。

教师深入企业必须经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仰视企业”, 即虚心向企业学习, 带着敬畏、仰视企业的学习态度, 利用带学生顶岗实习、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各种渠道与方式深入企业, 向企业学习;第二境界是“平视企业”, 即在深入企业、熟悉企业、学习企业的基础上, 与企业沟通对话、研究实际问题;第三境界是“俯视企业”, 即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和经验, 发现企业运行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诊断出问题的原因, 并能提出解决方案。经历这三个境界, 使深入企业实践、教学与科研形成良性互动, 企业有问题、有难题时就会找上门来。教师在为企业解决问题过程中, 把各种不同的问题进行提炼、深化, 就有可能升华为新的理论, 用于教学与科研。当然, 深入企业应该是既要“下得去, 又上得来”, 即能从复杂的经济活动中找出规律, 总结出经验与理论, 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去看, 指导企业的实践。实践证明, 在高职院校, 无论什么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深入企业, 只有通过深入企业,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才能确保学生的培养质量, 突出学校文化特色, 增强学院整体竞争力。

摘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准确定位教育目标、选择科学教育发展战略的前提。高职教育因其内涵的特殊性, 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人人是胜者的教学理念,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同时, 还要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循环,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经类高职教育,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成荣.转型时期财贸高职院校发展战略选择[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2 (2) .

[2][美]乔塞尔森.皮格马利翁效应[M].高榕, 温旻 (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李宇红, 胡丽霞等.财贸高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4][美]戴尔·卡内基.人性的弱点[M].袁玲 (译)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才高八斗(猜谜)水浒诨名下一篇:我收获了快乐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