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2-10-08

引言

众所周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 阅读理解和作文已形成必不可少也密不可分的“三足鼎立”之势。而作文尤其将听、说、读、悟、写高度集中, 地位极其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学生所以要学作文, 不是为了考试, 而是生活中工作中确实有此需要, 文理不能, 乱话连篇, 简直不能在现时代做一个人。”说明了现时代要求我们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来从事学习、工作、交际、娱乐。写作不仅成为衡量中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 也是现代社会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 教学实践充分证实不仅对于学生, 而且对于众多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在“作文”上都面临着困境。

中学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对于学生而言, 一般中学都要求每学期每位学生至少写大作文若干, 片段作文若干, 不同学校, “若干”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若干”是比较客观的, 也不可缺少的, 因为在中学阶段大量的写作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每一次老师布置作文时, 学生无不眉头紧锁, 望题兴叹, 感到无从下手。也许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而写, 也许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而写的作文漫无目的, 不知道写什么的作文空洞无物。除了极少数学生真正喜欢写作, 擅长写作外, 一般学生一到写作时, 总是无感可发, 无话可写。无话可写却又不能不写, 此时学生如同被赶上架子的“鸭子”, 硬着头皮咬着笔端, 在那儿篡改生活, 编造生活, 伪造生活。于是, 几乎所有的妈妈都美丽勤劳温柔善良起来, 把好吃的让给孩子吃并说自己不喜欢吃。生病了来照料孩子的也定是母亲;于是, 许多人都成了马大哈, 因为他们常常掉了钱包被学生们捡到交给警察或老师;于是, 许多老奶奶有事没事就去过马路, 因为总有学生在那里牵着她们过马路;于是, 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工作起来不要命, 在那儿呕心沥血地备课到深夜。填充这些内容后, 与相应作文的字数要求往往还有一定距离, 学生们便抓耳挠腮, 硬用假话、空话、套话、废话来东拉西凑, 甚至有的学生用剽窃抄袭来完成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 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泛化、概念化、模式化、成人化, 千篇一律、敷衍塞责、虚情假意、毫无生气。在这样的情况下, 越是要学生写, 学生越是沮丧、失落、迷惘, 越是不想写、不愿写, 不会写, 甚至会产生反感焦虑、恐惧浮躁、身心疲劳、适应障碍等“讨厌作文综合症”。

如此现状之下作文教学对于老师而言更是任务重, 难度大。在我的初中语文教学生涯中, 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一位学生交上周记, 我打开一看, 发现和某作文书上的文章是一模一样。还有一位学生交来的作文本上只有一个作文题目, 找来两个学生询问, 答案都一样——不会写。这可谓学生讨厌写作的典型例子, 这些现象折射出太多学生的困惑、无奈、反抗, 也折射出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正如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蔡伟所说:“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界公认的教学难题,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学生害怕写作, 教师怕教写作的现象始终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大面积提高写作教学质量, 依然是水中月, 镜中花。”

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堪忧摆在眼前, 那么怎样改变现状呢?针对面临的现状, 结合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并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和不断反思, 我个人觉得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组织作文的课堂教学。

作文课堂教学初探

(一) 紧密结合教材,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的能力

初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的能力是写作的出发点。

立足文本, 在学课文的同时学习写作技巧, 渗透写作训练, 学生就能“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在初中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就选有很多关于“自然”“父爱”“母爱”等生活题材为主的文章。如朱自清的《春》——通过不同角度观察春天, 抓住春天中最具特征的事物进行生动的描写以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又如《背影》——通过对生活中一个细微片段的捕捉, 对人物细致的刻画, 表现父亲伟大而深沉的爱;再如《我的母亲》——通过对母亲一些生活片段的梳理, 塑造一个善良、勤劳又刚强的母亲形象以及母亲的言传身教对作者的巨大影响。这些文章都是作者们亲身感受所得, 都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然而,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生活之中, 或许作者笔下的故事你也似曾相识, 或许作者笔下的美景你也亲眼目睹, 可为何他们能记录下这些动人的画面, 同学们则同这些擦身而过?不就是还没有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吗!

在时间有限的课堂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拥有一双慧眼呢?

首先, 要让学生体会到观察和发现的乐趣。我在上朱自清的散文《春》时, 课前有意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同学们试试能从这幅图画中看出几个人物头像?顿时, “有8个”“我说应该有9个”“不对, 有10个才是”教室里数数声, 争论声一片。从一个小小的看图游戏, 让同学们感受到了观察和发现的乐趣。借此, 引出善于观察的作者从我们都经历过的春天中发现了些怎样的美好。

其次, 好眼力并不代表就有一双慧眼, 要真正的会发现美还需要方法的指导。观察的目的不同, 观察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就写作来说, 观察的目的是要通过观察, 达到能够具体形象地写景状物, 描述人物或生活事件。这就需要动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 从多方面去感知事物, 并且能从事物各个角度、各个层面, 从部分到整体或从整体到部分地去观察, 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优秀的课文反复的进行方法的指导, 帮助同学消化并掌握这些观察方法去观察身边的景物。比如在《春》这篇文章里, 作者就非常善于抓住早春所特有的特征进行描绘:“一切都欣欣然张开了眼”, “嫩嫩的、绿绿的”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破土而出的小草所特有的颜色和质地, 从而产生一种很美的视角享受。

第三, 要让同学们熟练的运用这些方法。采用课堂作文片段写作来加以练习, 让同学们运用多角度观察的方法, 依据《春》的描写片段, 写写“夏”、“秋”、“冬”的影像。有了方法做指导, 又有了实际的范文做榜样, 写作起来也就多了几分自信和从容。

第四, 要设法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力求观有所得。初中生的生活和学识都不够完善,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由此, 我在课堂教学中试用这样一种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 具有了一定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之后, 设计出如下一种特定的短文形式, 让学生作一阶段性的观察思考的强化训练:前边写景状物, 后边大致是“由此我想到了……又想到了……”把所想到的以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 欲以此鞭策、诱导学生在观察中联想或想象。

当然, 生活中的美丽是无处不在的, 对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也应该是时常进行的。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也应将文中所涉及到的这一基本点提炼出来, 时常帮助同学们完善观察的方法技巧和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 为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掌握作文结构, 系统学习写作技巧

在写作教学中,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等固然十分重要, 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大家都经历过同样的事情, 都见过同样的景物, 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写成一篇好文章, 有的人却不能?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不同当然是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写作技巧也是一个关键。语文新课标中就对写作的相关技巧, 写作的过程以及作文的修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写作训练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立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 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指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对作文结构和技巧的系统讲解是很有必要的。

在系统教学中我认为作文的审题、立意、选材是写作的核心。新课标里对作文的基本要求有一点就是“中心明确, 内容充实”。要做到中心明确, 第一步就要审准题, 只有审准题才能正确立意。接着就需要紧扣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 这样既能为中心服务, 又能使文章言之有物, 内容充实。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针对作文的审题、立意我做过这样的尝试:首先结合近几年的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帮助同学归纳出审题立意的几种常用技巧, 再让同学们运用其中某一技巧完成黑板上作文题的立意, 并且用一个完整的陈述句将自己的立意, 也就是文章的中心, 用“我要写……”的句式写下来。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 又能强化某一方面的练习, 达到较好的效果。照此模式对如何构思、如何剪材、如何立好标题、如何写好开头等写作技巧安排相应的课时进行系统的学习。

(三) 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和“综合性学习”,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思想、训练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当然, 仅仅限于技巧的片段练习是不够的。要将前面所述两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还需要借助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面的“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这一环节。

口语与作文具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都是对人的思维的表达, 只是一个以口头语为介质, 一个以书面语为介质。因此加强口语交际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 (如叙事、议论、表情、达意等) 的提高。

综合性学习可以丰富生活, 开拓视野, 可以培养关注现实的习惯, 并进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 对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无裨益。

作文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的, 丰富多彩,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更高效, 让我们的学生从怕作文, 苦于作文中解脱相互来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尝试。

摘要:文章探讨中学作文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分析和反思中学作文的地位和如今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强调中学作文系统的课堂教学的必要。通过自己在课堂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过程谈谈对作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参考文献

[1] 赵谦翔《赵谦翔与绿色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0.

[2] 杨成章谢贤扬等《语文创造教育学》重庆出版社1999.8.

上一篇: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解析下一篇:从“器”与“道”的共生美学观中看中国当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