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2024-04-20

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精选13篇)

篇1: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王燕

昌邑市围子初级中学

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读了近期《中国音乐教育》上关于音乐考试问题的讨论,给我许多启发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和现状以及音乐学科测评等问题的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同行们的指正。

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以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水平作为音乐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而事实上,音乐学科教学的内容除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还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测评,而且能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一、音乐学科的特点

音乐的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和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是听觉艺术,它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又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通过有组织的音响,如音的高低、节奏的变化、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和丰富的音色等使人心灵产生共鸣,再通过联想、想象等间接地表现客观世界,这就是音乐能够直接触动听者心灵,而区别于绘画中的摹拟,语言中的描述,摄影中的再现。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借助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因为音乐形象在音乐中最易被感知,特别是在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形象与情感的联系更加密切。唱歌教学中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音乐教育活动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感受美和表现美。音乐学科是以审美为主要特征,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以培养人的审美情感为主要目标,而不是以技能及知识获取多少为目标,这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如果我们用一般学科考试的方式、方法来对待音乐学科的考试,不仅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准确的测评,而且能会背离音乐学科自身的规律及其特征。

二、音乐考试的现状与音乐统考的可能性

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要培养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力。一个学生可能唱不好也奏不准,但他对歌曲、乐曲的感情体验可能与他演唱、演奏情形不同。我们现行的音乐考试办法主要是考查学生学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获得的水准,却难以确定一个学生音乐教育整体目标达到的水平。这是由当前音乐教学现状诸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至于各校实际考试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就更多了。

至于统考问题,困难首先是城乡音乐教育环境、师资、设备等的巨大差异,甚至在重点与非重点校之间的差异也很突出。全国音乐教育水平如此不平衡,在这种情形下如果将音乐课列入统考(高考、中考)记入升学成绩,这样的竞争是不公平的。再则,以现行的考试方法怎能完成统考任务?以我校为例:周课时14节、每班50多人,每个学生演唱、演奏、视唱分别进行,需要很多时间。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

三、建立音乐学习水平测评的设想与探索

音乐学科学生学习班水平的测评应以音乐教学目标为标准,它必须建立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操作的分项标准。制定出一套适合现阶段音乐教学的测评体系和方法,这无疑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通常,学生学习水平的测评按测评结果形式分为定量法和定性法,按类型又可分为主观测评和客观测评、综合与单项测评等。针对不同的对象、内容、层次,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水平测试和评估,所以要制定出科学的音乐教学测评体系首先要从理论上进行多方面的论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积累经验。逐步败革完善我们多年来习惯进行的音乐课堂考核办法。在短期内拿出一整套科学的音乐教学测评体系是比较困难的,因为重要的是测评的科学性及其正确的操作。

我市教研室制订的《学生音乐学习水平测评方案》是在这个方面的有益探索与尝试。现将测评方案介绍如下:

测评方案包括:测评的依据、基本原则、项目和方式、等级四方面。其中基本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体现美育特点“,提出了指导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在项目和内容上设有音乐知识、音乐能力、品德教育三个项目和七项内容:

1、唱歌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唱;或由学生选曲演唱。

2、欣赏能力考查。以课堂口头提问、答卷;随堂进行实音测验(听录音、笔答试卷)。

3、器乐能力考查。指定一人或多人演奏;或由学生选曲演奏。

4、视唱能力考查。教师提供视唱曲,指定一人或多人视唱;或实音测验(听录音、笔答试卷)。

5、听音能力考查。由教师用琴提供音响,由学生回答或模唱。

6、音乐知识考查。采用口头提问和笔答。

7、学习品质考查。音乐课学习态度、表现。评价内容比例为:音乐各项能力考查的得分为80%,音乐知识考查得分为10%,学习品质考查得分为10%,评价采用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得分85分以上为优秀,70-85分为良好,60-70分为合格,60以下为不合格。试题难度控制平均分为80分左右。优秀率为23%,良好率为71%,合格率6%,基本上不出现不合格。每学期考查不少于以下次数:唱歌2次,乐器1次,视唱和听音1次,欣赏和音乐知识1次,学习品质1次。

我校在实施测评方案的实际操作中,体会到它符合音乐学科特点,能够体现对学生音乐学习的综合评价。例如:多样、灵活的测评方式、方法,特别是试题难度控制和平均得分率的规定,更是体现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基础教育,培养能力的原则。

总之,音乐课是九年义务制中小学阶段的必修课程,通过考试对其教学质量进行测量与评价是无可非议的,但作为升学考试成绩的一部分进行统考笔者以必须慎行,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基础、普及的大众教育,在教育中应体现其主体性,提高其音乐文化基本素养,达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通过音乐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我想主张升学考试增加音乐成绩无非是“利用考试指挥棒”、“使音乐也挤上应试教育的末班车”、“通过统考引起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音乐教育的重视”,但是这样做将会给已不堪重负的学生再加一门统考科目。用发展的眼光看,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办法将会不断完善。重要的是音乐学科的统考很可能会使音乐教学偏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而偏离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篇2: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初探 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以它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设计征服了所有音乐教师。我们经常在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音乐,如何自主的学习音乐;我想我们与应该经常思考一下如何来评价我们的学生,如何在音乐课中运用好的评价手段来促进音乐教学的进行。“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渗入音乐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要强化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多方面、多方式、多层次地进行评价,让评价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评价真正在音乐中起飞。

一、评价的时机——音乐评价中美丽的翅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话:“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 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因此,我们认为,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这对美丽的翅膀,评价才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振翅而飞,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扬长避短,找准正面评价的时机 小学音乐教学往往是由音乐知识、学唱歌曲,音乐游戏中,唱游表演,乐曲等若干环节优化组合而成,而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都有差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教师要能注意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优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学生在课堂中从老师的及时评价中得到满足、自信和鼓舞,继而不断获得继续前进的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2、暗示纠错,不放提示评价的时机 对于一些不守纪律,爱捣蛋的学生,也及时地用老师的目光注视他,或轻轻摇摇头暗示他纠错,这种评价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能让他明白他做的不对,促进他改正。评价的语言——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语言来激励的。

二、评价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十分重要。

1、赋予语言具体内容,提高孩子学习情绪 不断重复简单的“很好!”“对了!”“正确!”等评价,聪明的孩子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而将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你们的声音太动听了!”“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比我要棒!”„„让每一次评价都有具体内容,让评价语言变得丰富多彩,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情绪高涨,学习更努力。

2、巧妙利用“悄悄话”,给孩子一支强心针 音乐课堂中,学生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时,我们的评价更要注意用亲切和善的态度,委婉动听的语言。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一年级有人胆子很小的女孩子,老担心自己做不好被老师批评,以至于表演唱歌时不能有响亮的歌声,但是她的音色非常好听,节奏感也很强。因此,在不断给她鼓励之后,我用亲切的评价跟她进行了一次“心”的交流:我附在她的耳边悄悄地告诉她“其实你唱得好极了,声音特别甜美,老师很喜欢听你唱歌。你能不能让我听得更清楚些,让所有小朋友都像老师一样喜欢你?”我看到她眼睛一亮,从那时起,她的胆子慢慢变大了,现在已经敢于独自一个为全班同学表演,而且非常出色。

3、多多采用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 教师通过体态语言进行评价,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如教师用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表达对他精彩表现的赞赏。这些都会给孩子们以深刻的影响!当孩子们出现一些违反纪律的小动作时,教师可以不动声色,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朝他轻轻所一个“嘘”的动作,不伤害学生,又会及时给予学生提醒。有一次,我让孩子们欣赏了一段音乐后,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自己的想法,有一位同学高举起小手,但请他回答时却涨红了小脸,低下头不敢回答。从他闪烁的目光中我知道他能说,只是胆子太小。我给了他一个亲切的微笑,同时用体态语言给他一些暗示。得到鼓励的他,轻轻地说出了第一个字,我又竖起了大拇指暗示他说得棒。之后他鼓足勇气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看来,无声的评价有时真是十分有效的。

4、婉转评价语言,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有些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不自觉,经常会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在需要用语言来提醒的学生,不要直接用“××同学,你在做什么?”“××同学,你又不认真了!”等粗暴的语言来批评,要用委婉的方式,先鼓励后建议的方式来进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听,但是能不能用好看的坐姿来表现你优美的歌喉呢?”等。记得一次,班里的调皮大王在上课时突然发出一声怪叫,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没有发火,却说:“王晨的声音可真响亮,音色很悦耳,如果拿来唱我们刚学的这首歌可是最合适了。你能不能用你响亮的歌喉,悦耳的声音为我们大家演唱一遍好吗?”这下他可带劲了,为大家唱了一首,唱得确实很不错。我带着大家鼓鼓掌,又说:“王晨,你唱得真好听!这么好的声音,用来乱喊乱叫,你说可惜不可惜呀!”这位同学不好意思的摸摸头皮,笑着坐下了。再后来的课堂时间里,他一直很认真,没有违反纪律。用另一种方式既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伤害学生让他乐于接受批评。

总之,语言的评价应不拘形式,创造性地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去理解孩子,让自己评价的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成为我们音乐评价中舞动的旋律。

三、评价的形式——音乐评价中迷人的舞蹈 评价的目的应该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他不是要完成的某种任务,而是一种 持续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每一个环节。一切评价都应当以学生的良好发展为定向,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意识,探索学习。音乐评价中的方式方法,如同蝴蝶那美丽的舞姿,怎样的方法就舞出怎样动人的舞蹈。过程性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多元化,整体性,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想像思维和审美的情趣等非智力因素。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智力和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活动中能自觉的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因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是教学优化的一个保证。

1、激励性评价 “人性最深层地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表扬与鼓励应是评价的主要手段。师: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送别》这首歌该如何换气?生1:一小节换一口气。生2:两小节换一口气。师:两小节换一口气是对的,不应该是一小节换一口气!这样的评价,司空见惯,可是也许他会给第一个学生带来一点点伤害,也许他从此不愿意再举手回答问题了。如果教学者注意一下语言艺术,换一种方法:“师:两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真不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试试,看看哪一种方法会更适合这首歌。”这样的评价首先肯定了学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好的,再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与感受,来体会哪一种方法比较优秀。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引导学生们自己去探究地学习,这种评价只会带领学生用优秀的方法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激励性的评价还表现为抓信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鼓励。如:“不错,你的声音明亮了许多!”“你比以前进步了!”“你的想法真出色!”等等,这些评价语言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挫折评价 挫折评价是指给予学生制造障碍,给他以挫折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成长的 评价。在鼓励、赞赏的评价中有些学生会产生骄傲自满的现象。我六年级中有一名学生,十分出色,跳、唱、演样样都很拿手。逐渐地,自满的情绪高涨起来了,上课的态度也不认真起来,也不太愿意与别的同学合作表演,嫌人家表演得差了。我觉得,在这时有必要给孩子一个挫折,让他重新认识自己。好几节音乐课,我都没有将他高高举起的手放入眼帘,也没有请他上台进行表演。时间一长,他有了挫败感,过来问我:“汪老师,为什么现在你都不叫我回答问题了,也不叫我上台演唱了?”这时,我跟他一起分析了他近段时间的表现,告别是不愿与人合作,我们俩作了心与心的交流。同时,我问他:“你觉得这样被冷落,好吗?”“那么,为什么你要去冷落别人呢?不愿与他们一起表现呢?”他也确实地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清楚认识到光有技能没有合作精神与学习的态度是不够的。之后,他的态度谦逊多了,也愿意去与同学们合作,帮助同学了。不过,在设置挫折评价时,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将“你说得不对”“你真笨”之类的话作为挫折评价来评价学生,容易伤害学生,反而会起到负面效应,挫折评价的度掌控要好。

3、成长记录评价 鉴于音乐课一周两节,音乐教师的课时量较多,如果建立文件夹的评价方法,一个教师要掌管几百人的档案袋不太可能,也难以操作,要按欣赏、歌唱、舞蹈、乐理、器乐、特长一项一项来考评也不现实,一个班五十来个人,那得考半个学期,况且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要采取一种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才更简便、明晰,又易于操作呢?怎样把评价溶进教学的全过程呢?在高段年级,我曾经尝试过这种评价方法: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要求是第一页为个人档案,贴上照片,写清班级、姓名。包含的内容有:我的兴趣爱好;我的音乐特长;我的音乐资料库;本期音乐得分;学期总结(又分为我对自己说,父母对我说,老师对我说);要求学生的个人档案设计只要包含这些内容,但排版设计要求个性化。个人档案的背面就是每堂音乐课所获分数的原始记载,即成绩栏。要求学生从第二页开始写课后随笔,谈谈自己在这节音乐课中有什么感想与收获,或者对老师提出哪些建议。课堂偶尔有一些练习就从本子的最后一页开始做,例如教师播放五首器乐曲,要求学生写出分别是由哪些乐器演奏?让学生动笔写就等于给了每个学生思考的机会,因为平时不写,有些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答案就让别的学生给回答了,这样至少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动脑的机会。这种评价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音乐小天地。音乐教师也可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平时的音乐表现也在其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自己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这方面的成绩。

4、实践活动式评价 音乐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音乐能力和水平只有在音乐活动 中才能全面体现。我曾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某一小学校长赴美一所小学参观,在课间与学生交流,问一学生:“你在班级里学习成绩怎样?”那位学生笑着说:“不太好!”校长又问:“那你感到自卑吗?”那位学生很惊讶地说:“当然没有。”“为什么?”“因为我的得打得比他们好!”学生自豪地说。听了这则故事,我深有感触,是啊!每个人都有擅长的一面和不擅长的一面,不可能样样都出色。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是:要求课堂评价面向全体、综合评价关注个人差异,促进学生发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实践活动工作评价学生,就可以发挥学生自己的潜能。因此,我在音乐室的墙上设计了一些栏目,有“明星榜”、“小百灵”、“我是最佳小乐手”、“表演小能手”等。让学生各尽所能,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唱歌较好的同学争上“百灵榜”,而那些“五音不全”、节奏感差些的同学也能在“表演榜”上找到位置。再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一系列的评价。

篇3: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一、发挥学科特点, 把握评价原则

音乐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空、激励作用, 应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把活跃学生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为学生可持续终身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音乐课程评价应把握音乐学科的特殊性, 倡导定性评价, 运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意思、交流合作以及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等进行定性描述, 让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 浮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 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促进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即时评价, 发挥激励功能

音乐教学过程, 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也是一个肯定和否定的过程。音乐教学, 需要情感的投入, 因此, 必须营造愉悦的氛围。而肯定, 是对学生做出努力的一种承认, 肯定常常伴随着表扬, 它是激励学习兴趣、调动情绪的灵丹妙药。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只要敢唱、敢想、敢说、敢动, 教师就要即时给于充分的肯定。对学生来说, 那怕只是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微笑、一个点头或者竖起一次大拇指, 都将使他们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最棒的,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 这也是教师为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时机。此外, 教师还要善于看到学生的进步, 善于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从发展、变化、进步的角度全面评价学生。让学生通过即时评价, 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从而实现音乐学习评价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例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即时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棒”、“这个动作很有创意”、“你的方式很独特”、“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 真正体验到“从做中学”、“从乐中学”的教学新理念。

三、承认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发展上必然存在着差异。所以, 教师在评价时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体差异, 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学习音乐。对音乐领悟能力较差的学生可降低评价标准, 并善于寻找他们的亮点, 倘若教师能做到“慧眼识英雄”, 那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育人的“金钥匙”;对音乐天赋较高的学生, 教师应鼓励他们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 对他们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努力为全体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检查和评比, 而是要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所以, 对学生学习音乐的评价应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 引导学生从纵向来比较自己的变化, 发现自己的优点, 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篇4: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关键词:教学评价;方法初探;发散性思维

一、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关照学生的能力维度

所谓横向评价就是在通过自己与他人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激励效果。纵向评价是自己和自己比较中形成的一种激励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既要采用横向评价也要有纵向评价。像我带的是小学中高年级的音乐课,我会对班级中一些音乐感觉好音乐能力较强的学生采用横向评价的方法,为了不让他们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而对于一小部分音乐能力相对较弱一点的学生来说,我会采用纵向评价的方法,为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小雪花》这一课时,在处理中间“啊”字时,要求学生像走阶梯一样的唱出来,音要唱准确,反复练习了很多遍,集体唱的时候还可以唱准,但分组后,有一个组一直唱跑偏,我让这个组的学生仔细听钢琴弹奏,然后再唱。第一遍我鼓励他们“这一遍比先前准确了很多,我们再听一遍感受一下。”学生在听的基础上慢慢模唱了出来,音准也好了很多。

还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唱学校校歌的时候,在同一个年级中,有的班级学起来就很吃力,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大部队,我个人的看法是,教师不用太注重整个班级学生要整齐划一,这几乎没有可能做到,因为总有那么个别学生对音乐不太敏感的,反应也迟钝的,其中有部分学生是对乐曲的旋律不敏感,有的天生就五音不全,会出现跑调的现象,也有些学生节奏感不强,总是出现拖拍抢拍的现象,我们在上课过程中不必强求要整个班级都达到你的教学目标,因为这不切合实际,但是应该做到大部分学生能基本达到要求,而那些音乐感觉稍微差点的学生怎么办呢?我是尽量让他们乐在其中,对音乐感兴趣就可以了,让他们在班级有存在感。

二、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情感维度

所谓静态评价就是根据已有的现象和事实进行定性好定量的评价。如:数学中的公式定理,音乐中的拍号节奏乐理知识等等。而动态评价则是以现象和事实为依据,对其引申或预期的效果进行非定性或非定量的评价。如:有些乐曲歌曲可以由演奏者或演唱者根据自己的感情加以延伸发挥。就如音乐课标所说,评价的真正意义在于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那么,在什么时候应该采用静态评价,又在什么时候采用动态评价适合呢?我个人的理解是,凡关于音乐技术层面乐理音乐常识等,多用静态评价比较适合,关乎音乐情感方面的多数适合用动态评价。例如:音乐的节奏、音准、节拍、各种音乐符号等音乐要素都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来说不允许学生随意改动,对于一首新作品,在对待一些固定的显性音乐要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能随意改动,就像在教学生学习四三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这个问题是不可能有其他解释的。例如:在教唱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夏天的雷雨》这一课时,有些学生在唱切分音时容易节奏错位,这时我就明确指出其错误并进行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在上音乐欣赏课或关于音乐的情感、想象、体验等方面的要素是要让学生打开想象,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泛的,一般情况下教师应该尊重學生的自我感受。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及家庭环境不同,心理发展状况也会不同,学生在理解一首音乐作品时很可能会存在差异。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和鼓励,尊重孩子的情感价值判断。动态评价就是为了肯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积极思考。当我们播放完一首音乐作品后,会问学生听完这首音乐之后给你们的感受是什么?这时候,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最活跃的时候,这时候老师的肯定和鼓励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要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也充分体现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评价的方法很多,就看老师怎样运用,用的巧妙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相反,不讲求方法随意乱用,就会适得其反。教师通过科学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可以完善教学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08.

[2]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1.

篇5: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开始更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促进小学生学习的进步。唱歌可以使人身心愉悦,让人乐观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的初探促使音乐融入到教学事业中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好的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其乐观的面对学习生活。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方法

一、应用形象化的手法提升学生唱歌能力

小学生和其他初中生、高学生不一样,他们年龄普遍较小而且思维还不成熟,在面对唱歌教学的时候需要应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唱歌能力。想要更好的促进小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一定要让小学生体会到唱歌的美好,让学生对唱歌产生兴趣和热爱。例如,当教师在进行《金孔雀轻轻跳》这首歌的教学时,一定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让小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傣族的风俗习惯,了解傣族的民族舞蹈。然后再进一步在通过多媒体视频分析舞蹈动作的特点,最后教师可以进入正题。在有效帮助同学们唱歌和了解傣族风情的同时,教师还使课堂氛围变的轻松,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另外,在对《过新年》这一节课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同样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收集各族人民的过新年的风俗习惯和热闹的场景,让学生们感受到《过新年》这首歌带来的喜庆场面,让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融入到音乐和唱歌的欢乐中去,还能有效的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1]。

二、熟读歌词理解其流露的感情

音乐是一门有声的课程也是一门艺术性的课程,声音是唱歌的基础,只有发出声音才能够体会到音乐的美好。唱歌的基本功主要在于咬字、吐字的清晰程度,如果教师想更好的促进学生唱歌的进步就一定要在咬字和吐字上开始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熟读歌词的手段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有效的避免在唱歌的时候学生咬字不清晰、走音等情况的发生。学习唱歌就和学习一样,也要经过反复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找到其中的技巧。在熟读歌词中,教师也可以把熟读歌唱当做一种学习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仔仔细细的理解歌词中的意义和内涵,然后通过情感流露使其表达出来。在学习中如果有学生遇到难题,教师可以通过歌词的旋律让学生们形象的记忆,通过旋律和歌词的朗读会使学生读出诗情画意般的意境,情感陶醉其中,灵魂得以升华[2]。

三、多样化的语言促进唱歌教学

语言在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种优美的语言所呈现出来的音乐让人感到一种对美好的向往,所以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和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采用多样化的语言来实现学生音乐的教学,教师的语言能够决定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的培养。有一些教师一般在音乐教学使都是采用方言讲课,有些方言在日常生活中说起来也许让人容易接受,但是在音乐教学中使用方言就会让学生们感受不到音乐的美好和独特的神韵。这就需要教师一定要采用优美的语言去带领学生们进入音乐的世界,享受音乐的美好。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一定要精心安排好教学内容,把握好每句话中流露的情感,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音乐上,情不自禁的想加入到唱歌教学中去。多样化的语言教学对音乐课堂的顺林进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语言的优美去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然后在音乐的学习中产生共鸣,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教师也能够在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更快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的能力。

四、良好的范唱促进唱歌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一定要遵守“以听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在“说”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听”的教学。我们都知道听音乐能够让人的内心世界和音乐相互结合,优美的音乐还可以将学生带到歌曲中去,迷恋其中。通过听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歌词的旋律、节奏,更加促进学生们对音乐课堂的喜爱和兴趣的培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范唱环节,通过优美的歌声来展现出歌曲的美好,引领学生们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亲亲的我的宝贝》时,教师一定要把歌曲中的“宠爱”演唱出来,用温柔、动听的声音来表达歌曲中的美好,当把学生们带入到歌曲中时,学生们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节奏微微晃动。所以说,良好的范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课堂中唱歌的教学[3]。

五、开展唱歌比赛促进唱歌教学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都是有着好胜心、表现欲的,教师们也可以通过利用学生们好胜心和表现欲来进行歌曲演唱比赛。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安排好奖励措施和比赛内容,使其能够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其中。教师也可以在比赛中鼓励学生表演节目,安排男生和男生较量、女生和女生较量或者男生和女生较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总之,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喜爱和歌曲的难易程度设计比赛,才能够让学生们爱上音乐,喜欢音乐课堂。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也会促进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手段,因此教师一定要完善自身的教学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4]。

六、总结

通过对于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的了解,在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把唱歌教学方法的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课程中去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有着积极影响。因此,在以后小学唱歌教学的发展中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加大对唱歌教学的关注度,对学生进行音乐普及和辅导教学。

参考文献:

篇6:王燕《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方法初探》

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写道:“应在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根据标准制定的单元教学目标或每课教学目标评价,注重对其人文素质的评价。一开始我因为理解错误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果评价仅仅针对那些容易度量和制定的东西,必然犯导向性错误。《课标》中关于“评价建议”中有段话“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掌握音乐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拨功能。”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课标》走出目前评价方式存在的误区及找到解决的方法。我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运用形式多样的音乐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弱化评价的甄别。目前我们容易出现的误区一是用数学或较细的等级来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定位。音乐学科同其它学科不同,其评价标准比其它学科要模糊得多,没有一定的量化标准。这就要求教者慎重地处理好量化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优与差来区分,以免人为地造成学生心理的障碍,扼杀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可以根据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的差异、项目的强弱来作出评价。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虽在唱奏方面不行,但在乐理知识方面、诗歌朗诵方面掌握得较好等等。教师可以运用形式多样的音乐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评价来弱化评价的甄别。等级不需分得太多、太细、应注重突出每个学生的优点来评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以“演唱会”的形式,让学生从学过的(课内或课外)歌曲中选择一首演唱,可以是独唱,也可是小组唱,表演唱等等。无论学生选择哪种形式,完成较好者都予以肯定。如果第一次不太好的或想多次表演的都应支持,把最好的成绩作为最后的评价结果。这样一来更能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也使全体学生自主性得到进一步发挥让后进生树立了信心重新认识自我。还可以设立“器乐演奏会”。到期末时把一学期吹奏过的曲子归纳成难易不等的十几二十首,开个小小“演奏会”让学生从中选择一首自己最拿手的表演。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因为在测试中老师是根据学生的原有水平,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他们的。还有“音舞诗画会”,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选择一首乐曲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可以是画一幅跟音乐有关的画,配乐诗朗诵,写作好的学生可以拟题作文,喜欢舞蹈的学生可以自由创编一段表现音乐主题的舞蹈等等。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特色给予评价,学生们也都发挥了自己的潜能。

二、采用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多元组合评价改变评价过程中教师的独裁。教学评价中易出现的误区二是评价过程中教师的独裁。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同样如此。在评价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内心世界的变化,甚至用专制、偏激的话语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忽略了自我评价,搞“一言堂”。我们在教学中,要敢于让学生自己互相去评价,看看学生眼中的好表演是什么样的,多增加一些面批的机会,让学生介绍表演过程中的体会、感悟等。只有与学生多交流,让学生们之间多交流,我们才能观察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如:可以采用音乐会的形式改变教师的独裁的地位。《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班级音乐会”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气氛。在音乐会上老师提供评分标准让学生自己当评委相互评议。先学生自评,再让大家审评,最后确定所得成绩。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在欢乐激烈的气氛中,每为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优缺点,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班级音乐会是一种最有效的多元组合评价,它以公开展示的方式,使学生学习成果得以肯定,能给学生极大的精神满足和自信心。它能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存激励作用。

三、采用课堂评价表避免评价标准的单一化。教学评价中的误区四是评价标准单一化。在学生评价的范围上,不仅要有音乐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等全面的综合评价。如: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关注学生能否在音乐学习的探索过程中做到团结协作?关注学生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去挖掘、发现、欣赏、评论别人的长处?等,不能简单地评价学生的音乐能力。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有突出的、闪光的体现,我们都应加以肯定、表扬。

我们应注重评价的导向作用。音乐教学是以体验为主,也是以学科为主,往往由于评价的导向作用而得到区分和强化,但实际上,各种方式的学习都是需要的,都是有价值的,应当区别的仅在于:学习者是主动积极的还是被动消极的?是有意义的,还是无意义的?应当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评价和引导。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极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篇7:高中音乐教学方法初探

陈菲菲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

摘 要:高中音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想象力,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还有利于他们减小学习压力,因此,高中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力求高中音乐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篇8:小学音乐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方法

一、多样性评价,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1. 评价主体多样性——请家长对学生进行赏评

评价的主体应多样化,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时,既可以采用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方式,也可以让家长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点评是对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事例进行的引导性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是指在一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对于自己和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进行的自我反思与相互评价。让家长参与评价过程,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帮助、支持孩子,使家长也成为学校教育可利用的有效资源。

2. 评价标准多样性——音乐小擂台

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差异性,评价的标准应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能表现出自己在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例如,开学初我们和学生一起制订音乐课考核办法:每节课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音乐小擂台的展示,项目一为常规赛,根据表演水平进行评分;项目二为特长赛,可加试自选强项适当加分。两项累计记录,以一学期为结算,评选出班级音乐小能手,颁发音乐章,获得音乐免考荣誉。

3. 评价层次多样性——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和小组对于个人的评价

我们采用了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嵌入式过程性评价,以竞赛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我们采用自愿和指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组,人数不限,每组人员分工合作,并给自己小组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上课时按纪律、参与、表现情况等给每个组打分,教师只评定到小组,最后在一个阶段学习结束后,通过小组内部学生互评的方式再评定到学生个人。

二、延续性评价,关注学生音乐学习成长的历程

1. 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口头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应运用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体态语言)来鼓励学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进步,建立起自信。好的口头评价能带动整个课堂的教学气氛,它也可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一切的可能往往来自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甚至是几个字,但也就是这些平凡却又智慧的评价,缩短了师生的距离,也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教学契机,使教学呈良性发展。例如,在让学生欣赏作品《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时候,我让他们解下自己的红领巾,随着悠扬的音乐轻轻地摆动。正当我们想象那美好迷人的景色时,突然听到一阵笑声,原来有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把红领巾戴在头上,正摇头晃脑地扭来扭去。我灵机一动,微笑地指着他说:“你们看,有个扎着红头巾的蒙古族小朋友在翩翩起舞呢!他跳得真好啊!我们和他一起跳好不好啊!”那个调皮的学生听了可兴奋了,竟带领着大家随着音乐舞动起来。从此以后的音乐课,他总能提出一些有创意的想法,给课堂带来不少欢乐。在课堂上总是会有一些无视纪律、调皮好动的学生,对于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们教师应该用自己巧妙的课堂评价语言来吸引他们,使他们从“捣乱”转为“喜爱”。

2. 每一单元结束时,学生开展自评、互评和他评

篇9: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兴趣;互动;多媒体;分组比较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65-01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音乐课程作为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之美呢?

一、激发音乐兴趣,引导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它对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学生就会喜欢学和坚持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是教学的侧重点。精心安排好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扩大音乐视野,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学方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图片导入法。 通过图片导入新课,可以增加直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唱《吹起羌笛跳锅庄》一课时,我先出示羌族人民的服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然后提问学生:“羌族人民穿的衣服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接着再出示羌族人民生活的图片,人们载歌载舞。然后出示跳锅庄及羌笛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片学习几个动作,看一看羌笛与竹笛、竖笛的不同之处。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这时播放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

(二)故事导入法。 通过讲述音乐故事、歌曲的创作背景,来带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的体会歌曲的情绪、情感。如在欣赏《嘎达梅林》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马头琴的传说:苏和和他心爱的小白马是如何相识、相伴、直到小白马被王爷乱箭射死,使苏和悲痛欲绝,最后小白马给主人托梦,让主人用它身上的东西做一把琴。让学生体会马头琴的音色柔和浑厚、宏阔低沉,就像小白马在唱歌,在向主人诉说一样。

(三)谜语导入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都非常喜欢猜谜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歌曲的内容或题目设计有趣的谜语作为课堂导入。例如:讲《小青蛙找家》一课,我设计的谜语是: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没有脚,长大没尾巴。

(四)情境导入法。儿童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常常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情境,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歌曲意境,领会歌曲情感。如欣赏《西湖春晓》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初升的太阳悄悄地照上柳梢,淡淡的雾弥漫在青山绿水之间,西湖迎接着美好的一天。小鸟在树林中啼叫,叫声穿过树林、穿过湖水、穿过山间,美丽的西湖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柳树成荫的景色。阵阵微风轻拂,湖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随风荡漾,波光粼粼,仿佛西湖正在向我们微笑。随即音乐声响起,让同学们感受歌曲韵律。通过这种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方式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发挥他们的情趣和想象力。

(五)演示导入法。教师选择有立意的录像、挂图、实物等,导入课题或由教师直接进行范唱、范奏,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印入学生脑海中。 因此,在教学歌曲时,根据其特点,适当地通过演示来导入歌曲,更能让孩子们领会出歌曲想要表达的意义。

二、师生互动让学生感悟音乐魅力

音乐课,顾名思义是“音”和“乐”的教学,它不像其它文化课那样传统的学,按步就班的练。音乐课的形式是以动为主,以情引动,以动助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儿童爱玩、爱动这一天性,运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等,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将具有动感的音乐与儿童好动的性格特点相结合,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如在欣赏《小青蛙》一课时,我运用音乐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听音乐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小青叫声,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小青蛙的动作各种各样,叫声真像一群小青蛙,同学们乐在其中,教学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选用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听音乐边唱边模仿老师做拍手、打肩、跺脚等动作。訓练学生的节奏感,在律动中培养乐感,在拍打节奏中发展听觉,在美妙的情景中发展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分组比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唱歌课教学中,如果一味采取同时学习,没有一定的变化,会使学生疲劳、机械,失去主观能动性,盲目地随大流跟唱,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较难的歌曲学唱时尤其如此。对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分组比较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较难的歌曲可以先集体学唱旋律,练习时分成两大组,第一组唱前半部分,第二组唱后半部分,一遍下来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都会集中注意力,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另一组会集中精神去听唱的一组是不是有错误,这样即使唱了局部旋律,也会对整体有很好的掌握。当歌曲学唱进行到一定程度后,还可以分组进行巩固练习。这时的分组更可灵活一些,如:男生组与女生组;按排列分组;按前后位置划分等。这样的巩固练习引入了竞争机制,使每个小组充分调动积极性;使自己演唱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使听的一组在听的过程中有较大的收获,达到巩固练习的目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音乐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很多,上述几种教学方法,是我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仅供小学音乐教育同行们参考。希望能通过我的”抛砖”,能引出更多的”玉”来,让我们小学音乐教学法这块百花园能开放出更多更好更美的鲜花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美妙的音乐殿堂里放声歌唱,体验音乐带来的强大的魅力和乐趣。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与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曹理 崔学荣.《音乐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3]王双有.《我的音乐教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6

[4]郭声健.《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上海教育出社.2002

篇10: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文张晓奎

摘 要:高中生为了迎接高考,学习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之间,任何学生都企图寻找一种有效的娱乐方式,快乐的放松方式,音乐课堂无疑是一个良好的依靠。所以,高中音乐教师为了能够满足学生的心愿,就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一方面能够通过音乐课堂学会需要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发挥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氛围。针对高中音乐教学展开讨论,分析了高职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

篇11: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一、结构美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 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如我在欣赏民族器乐曲《瑶族舞曲》一课中, 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把他们引入一个美的境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结尾也很重要, 切忌虎头蛇尾, 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二、氛围美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之零乱, 安静而不失之呆板, 紧张而不失之抑闷, 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良好的氛围, 师生双边关系和谐融洽, 配合默契, 教者情绪热烈, 学者反应积极。但同时还要注意扎实稳重, 因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目的是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倘若无实事求是的态度, 那就哗众取宠、本末倒置了。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 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 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 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 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 交流信息的媒介, 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 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 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魔力”。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会使对方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美好的语言使人高兴, 心情舒畅。单调、呆板甚至粗劣的语言使人心情沉重、烦恼、急躁。高观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 语言的真正的美, 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蝗和动听。”因此, 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就要讲究语言美。

教学的语文美不仅仅指口头语言, 它还包括副语言和身势语言。所谓副语言是指笑、哭、呻吟、叹息、嗯啊之类的声音;身势语言是指面部表情、点头、摇头、耸肩、手势等动作, 这两部分统称伴随语言。在教课时, 动用伴随语言一定要紧密结合课堂内容和口头语言, 做到自然贴切。这也是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篇12: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方法初探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教学;重要意义

有效开展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唱歌教学,对于培养多才多艺的全能学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课程教学时,也应该通过应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接下来,本文就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对开展小学音乐课程中唱歌教学的有效方法进行相关的探究。

一、应用多媒体营造创新教学环境

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唱歌的兴趣,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营造创新型的音乐课堂,可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教师在开展每一节课的歌曲教学之前,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相关的音频,通过音频的播放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歌声的音乐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唱歌积极性可以得到有效地调动。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在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时,也可以通过视频让孩子们先了解新疆的地理风光、歌曲与舞蹈等,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得到提高。

二、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这一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并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开展特色的音乐唱歌活动,进而促进学生对唱歌的学习。例如,在学习《摇呀摇》时,我组织学生创设摇小船的情景,按音乐的节奏边唱边“划”,从中体会温馨的场景,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收到愉快的教学效果。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并使学生的唱歌能力和表演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小学音乐课程是小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为学生设置特色的音乐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唱歌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唱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黄建华,林晓玲.浅论在小学音乐歌唱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有效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2(05).

篇13: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方法初探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方法,存在问题,建议

我国高中音乐课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1996年全国统一在高中开设了艺术欣赏课,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改变了高中音乐教育长期空白的状况。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规范了高中音乐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性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标准。这是一场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难度最大的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我国整体音乐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将有力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而音乐新课程改革幅度大、跨度大、难度大,让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中一些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不足,学习被动。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音乐教学成了特长班式的准专业音乐课和高考生的高考预备班。学生的音乐学习存在功利思想,音乐学习动力不足,大部分缺失预习和复习环节,仍然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1.2 音乐欣赏内容离学生生活距离太遥远。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涵盖古今中外许多优秀作品,但在学生们心中这是不是他们的音乐宝贝呢?答案是令人尴尬的。这些优秀作品的音乐背景、所反映的音乐形象、所描绘的音乐时代都距离学生的生活太遥远,难以引起学生直接的情感共鸣。

1.3 教学设备陈旧、落后。

设备不能满足音乐欣赏课的正常教学需要。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室,除了一架钢琴和一套音响外,剩下的就是黑板,教师上欣赏课除了听听作品外,大部分时间只有讲授,这样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的兴趣持久,且很难保证音乐欣赏课的质量。

2. 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几点建议

现行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据一些调查问卷显示:很多高中生已不满足现有的音乐课,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渴望了解社会,渴望表现自己,渴望看看“自己人”的艺术。所以高中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对高中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的建议。

2.1 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学习。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了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的范畴,它已扩展到感情、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增长知识的过程,而且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音乐中的体验学习,其主要特征是听觉体验、情感体验和行为体验,它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音乐聆听和实践、操作等身体性活动所产生的直接经验,以促进情感与共鸣、感悟与体会。相对于体验学习,认知学习以了解、掌握客观音乐知识和现象为目的。单纯的、没有情感介入的认知学习,使得学生总以一种隔离着的目光审视认知对象,认知对象很难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需要指出的是:体验学习并不排斥认知学习,体验的过程一定会有认知的参与,一方面认知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可以加强学生的体验深度,另一方面体验的生成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改善学生的心理品质。

2.2 教学手段改革及创新探索。

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并使各种信息类型的转换和过渡变得自然、平稳、迅速,避免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断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将诗画融入音乐,即实现诗情画意与音乐的韵律整合,创造出身临其境和审美体验,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美情境。

2.3 搭建表现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3.1 提供课上交流平台

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设置交流环节、提供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引导,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在课堂播放时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从比较中有所发现,从发现中有所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师生要互相点评,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舞蹈实践课上,针对不同学生对节奏和动作的感知,对学生进行分组组合,让他们根据舞蹈音乐节奏和风格自己编排动作、设计服装,让每个小组之间相互观摩、相互比较、相互竞争,看哪个组的动作组合更优美、更顺畅、更能体现意境和主题,使他们在合作和竞争中有所提高、有所创造。

2.3.2 搭建课外表现平台

每周一节的音乐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想使自主学习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要搭建课外这个广阔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舞台表演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在音乐学习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逐渐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的基本学习方式。

3. 结语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扬长避短、不断完善的过程,要求每一位音乐教师都要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进课堂,将微笑、激情和趣味连同音乐一起带进课堂,走进每一位学生的心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共同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冰.试看高中音乐课程改革[J].在线学科教学, 2008年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 .人们教育出版社, 2003版.

上一篇:的11点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下一篇: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