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4-04-22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精选14篇)

篇1: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从音乐课发展的特点来看

在大量的听课和观摩课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这堂课意境很好”。有的说,“这堂课把我们带入了美的境界之中”。还有的说:“学生的歌唱,使我们听课的老师身临其境”„„

可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受到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今年来,从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有关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心得体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正在成为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课题。2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

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意境教学坚定不移的目标。心理学告诉我们:好动、生性好强是学生的天性,活动是学生生命的本性—研究学生的心理产生及发展,必须研究学生的活动,把学生带入意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意境中,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二 课题的界定

我国音乐理论家修海林认为:“音乐意境——既产生于音乐家对对象的审美感觉中,又存在于音乐的表现中。自然,音乐的审美也势必要求体验到这 一意境,这时意境即是客体的主体化,也是主体的对象化,意境是审美意象性活动的产物”小学音乐课堂内的音乐意境,存在于音乐教师的音乐表现和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自始至终。没有教师主动的音乐表现,就没有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就没有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三 课题实施原则

1、创设教学情境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真正为教学服务,以实现“三维目标”为基本价值标准。

2、教学情境的创设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感悟知识的环境,帮助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判断、思考、建构知识。

3、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紧贴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与学生经验相符。

4、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吸引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激发动机。四 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设想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但却充满了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设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的心紧紧拴住,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经过我们组成员反复推敲,下面就以《小白船>这节课为例说一说我们教研的音乐课意境教学的措施和设想。

一、挖掘教材中的意境

上课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了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意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意境教学服务。

《小白船》是一首非常抒情优美,流传已久的朝鲜民谣。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所以以,歌曲整个的基调是抒情,优美地、稍慢地,知道了这些因素,教师就可以着手创设意境了。

二、用色彩来营造意境

教师制作课件时,根据教学内容,在背景图片上要下了一番工夫,颜色要鲜艳,突出主题,使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板书也可以用彩粉笔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这样学生可以从始至终在本课的意境中学习。

蓝蓝的天空,弯弯的月,美丽的银河,教师运用了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在《小白船》一课,整个课件都以天空的蓝为底色。绘制了白色的云儿,金黄色的月,银色的星星„„这充分说明了,美的色彩,能够营造出美的意境。

三、用多媒体来展示意境

现代电化多媒体在展示音乐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在电化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中去。

本课课件设计也考虑到了意境,本节课一开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深邃的天空、数着星星 → 随着数星星的律动,引出天空中另一美丽的景物“月亮” → 继而带着学生在《小星星》的伴奏音乐中,划着小船在夜空里畅游 →不但使学生用心地聆听了新歌《小白船》,而且很自然地把他们带入到了美丽夜空情境中,可见。歌曲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引起共鸣强烈的学唱愿望油然而生。

课件能把歌曲中的意境充分地展现了出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既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课件,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情境中去,又没有喧宾夺主地把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情境以外的画面中去。

四、用电子琴伴奏来渲染意境

钢琴家肖邦曾经用钢琴演奏,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声向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鬼安静下来,并一个个进入了梦乡。这说明作为乐器,在音乐意境的渲染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本节课中,教师在用电子琴演奏来渲染意境方面,也有较好的尝试。她在为歌曲《小白船》编配和弦时,用左手连续滚动式分解和弦为右手主旋律编配,使织体更富有流动性。从而渲染出歌曲中的美丽夜空的音乐意境。而在用《闪烁的小星》一曲导入时,(九年义务教育五、六年制小学音乐第一册)则用了和声节奏音型,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过和弦的节奏性变化,来展现满天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的音乐意境。

上述教学实例说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实际,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电子琴伴奏织体,再加上其独特的和弦编配,同样有助于音乐意境的渲染,取得不错的意境教学效果。

五、用语言来描述意境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模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音乐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

教师在用音乐语言构筑音乐意境后,还必须及时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用口头语言来描述音乐意境。

1、设置问题引入意境

提问,在一节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本节课中有着如下的问题设计:(小星星累了,睡觉了,你们会想到什么时候?/小朋友,你们会划船吗?我们一起划着小船去美丽的夜空游玩好吗??„„)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很多处,简单明了,即使对低年级的学生也是很容易理解,但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每一句话都经过了揣摩和思考。意境就在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说说、练练、想想中出来了,越发见浓,课堂的那种静静的、美美的、淡淡的美感也就逐渐弥漫开来,学生和每一个听者一起沉浸其中。

2、讲述故事渗透意境

这首《小白船》原本没有故事,而教师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小女孩梦的故事贯穿全课,很有意境。我们都知道低年级的学生喜欢听故事,做游戏,这点也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然而他们有时候会因为对故事的过分关注而忽略学习的重心,有时候我们老师把握不好,会有点难收,这点要十分注意,讲故事要恰到好处。还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织体、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尽管他们往往辞不达意,但教师还是应当给予鼓励,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总结性的画龙点睛式的意境表述,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肢体来表现意境

通过肢体语言来体现歌曲的意境, 从而使歌曲最深入人心,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即运用律动体会意境,使得肢体与歌声完美融合。

首先,教师应该运用自己富有表情的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本课一开始,教师就带着学生律动,让学生在《闪烁的小星》音乐中,数着星星,唱着儿歌。把课堂气氛完全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又跟学生一起做划船的动作,充分感受《小白船》的旋律,沉浸其中。

其次,教师应当组织学生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意境。

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是自己动。同时,还引导学生动。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动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自己根据音乐进行组合,甚至让他们创编出跟自己不一样的动作,并给予奖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伴着音乐,纷纷表演了自己创作的各具特色的动作。所以说,音乐意境的肢体表现,应以教师为主导,在组织学生的积极参与中,促使意境教学直观形象化。

七、用歌唱来赞美意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

教师在课前,自己已经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深刻地了解了歌曲的意境。教学时,伴着动人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美丽夜空意境中,在笔者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白船》。

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意境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正因为如此,它往往使人感到一种惆怅,忽忽若有所失,就像长久居留在外的旅客思念自己的家乡那样一种心境。这种美感,也就是尼采说的那种“形而上的慰藉”。中国古代诗人喜欢登高远望,这样来引发自己对于人生的哲理性感悟,这种感悟,带给诗人的就是一种惆怅。这种惆怅也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以上的几个方面,均反映了音乐教师积极、主动的音乐表现。音乐教师的这种主观能动的音乐表现,实质上是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内容的艰苦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的层次,与音乐教师的敬业精神、审美艺术修养及音乐艺术素质紧密相关。这种二度创作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小学音乐课堂意境教学的成败。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完善少年儿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让我们坚持小学音乐课的意境教学,使少年儿童具有优秀的审美品质和高尚的审美情感,成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以上就是我们结合本课研究的小学音乐课意境教学的策略和设想。希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下面就请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进入美丽夜空的意境中吧。

篇2: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下面谈谈音乐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一、生活展示情境“音乐源于自然”。

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起来,曲调清新、自然、淳朴,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生活的美好。

二、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在歌曲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设置情境,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有的同学还能伴着音乐边歌边舞,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表演体会情境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3: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

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审美素养正处于关键的建构时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提升音乐课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目标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音乐情境教学法的价值

“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之一,利用“情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建构。

1. 形象性。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儿童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音乐情境教学法即是凭借一定的手段展现给学生生动、具体的形象或以形象为主体构成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刻地体验音乐,使学生直接感知,身临其境,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

2. 启迪性。

人在特定的情境中,心理活动倾向于把认知对象组合成情境所提供的可行性的东西,在原有认知基础上整合内部思维,人就顿悟或产生新的认知。这就是情境所提供的线索在心理的作用之下所起到的一种唤醒或启迪智慧的作用。音乐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游戏活动、音乐欣赏、诗歌朗诵等活动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

3. 情感性。

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有调节功能,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着促进作用。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情感是情境教学的首要目的,音乐情境教学法通过触“境”生“情”、随“情”入“境”、以“情”激“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快乐的事情。

二、音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因此,音乐情境教学必须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 回归生活,走进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音乐的存在。

比如,课外郊游时,带领同学们在森林里漫步,树叶沙沙作响,小溪欢快地流淌,鸟儿放声歌唱,这不就是大自然演奏出的美妙乐曲吗?学生会体验到这种自然环境中的美好情绪。

2. 讲故事,用语言描绘情境。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在本课导入部分,我为同学们配乐诗朗诵,讲述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并根据故事的起伏,音乐高潮的出现,有感情的讲述方式,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这样,学生每次都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

3. 图画、录音再现情境。

我在教《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时,先让同学们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播放春景幻灯片和“鸟语泉鸣”的录音。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烂漫的山花、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闻到了浓郁的花香,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歌曲的意境之中,学的非常认真,曲调掌握也非常快。

4. 通过活动(游戏)创设情境。

音乐新课程强调从“玩”中“学”,从“做”中“乐”。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儿童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可见,用游戏导入情境最贴近学生生活,也是有效激活课堂气氛的一种手段。如教学《火车开了》时,教师扮演火车司机,学生扮演乘客,从家乡出发去游览祖国地的大好河山。学生在《火车开了》的伴奏音乐中,一边配合音乐做好动作造型,一边大声朗诵歌词,以逐步达到独立歌唱。

三、音乐情境教学法应用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般在新课导入前和教学难点处设置情境,也可以在每个新的教学内容前设置情境。音乐情境教学法还要衔接好各场情境,并及时处理好情境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及时转换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精髓在于情境的创设。虽然上面列出了若干创设情境的手段,归纳了情境创设的规律,但情境创设中情境次数的安排、情境安排的切入口以及各场情境的组合与优化等,仍然是我们探讨不尽的问题。

篇4: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境教学;课堂氛围

一、小学音乐情境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展现方式

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小学生情操、促进小学生完善自身性格的课程,应当在进行课堂设定的时候抓住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全新的角度对学生的音乐情操进行培养。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歌曲以及相关音乐知识的时候能够真正产生学习的兴趣,并且课堂氛围适合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故事、生活事件、音乐表演视频等,将其引入小学生音乐课堂之中,例如,在学习小学经典音乐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时候,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色,使得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真正表达出自己的喜悦情感,并且利用一些小故事,提高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对于故事的兴趣是天生的,小学音乐教师从小故事入手,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在课堂上,为后续的课堂音乐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歌曲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这样,小学生的情感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全方位的表达。小学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表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他们在表演以及演唱的过程中理解歌曲的含义,开发想象力。例如,在学习《大鹿》这一首歌曲的时候,小学音乐教师可以借助歌曲的舞蹈,提升学生的表达欲,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讲解歌曲的主要内容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使得学生对于要学习的歌曲有基本的认知,并且鼓励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互相鼓励、互相评价,增强课堂活动的活跃度,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究欲,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体会音乐之美,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课堂也大大提高,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增强,对于小学生的情感引导也更加准确、科学。

二、在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综合地从小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学习需求等角度出发,突破传统音乐教学的固定模式,充分而科学地进行课堂情景教学,从小学生实际的音乐学习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小学音乐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的时候,设定既定的音乐教学目标,从既定的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选择合适的音乐扮演角色,从小学生的个性特征、音乐学习需求等角度进行课堂情景教学的设计,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小学音乐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音乐情感教育,使学生在完成音乐学习任务的同时,真正对音乐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音乐学习、鉴赏打下基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是巨大的,为了使得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态度,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探究歌声中的情感。了解歌曲表达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歌曲,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歌曲中传达出的正能量,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端正自己学习态度以及思想方式。与此同时,小学音乐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机会增多,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满足,对教师的信任感也随之增强,这样,教师在后续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更加能够对症下药,更能够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应当真正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优化设计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使得小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音乐技巧,以感受音樂学习的乐趣,融入音乐的意境美之中,从而促进个人性格的完善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这一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音乐教学技巧以及设计情境教学环节的能力,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宜娴.情境的创设与能力的培养:关于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的探索[J].青海教育,2005(6).

篇5: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研究报告

洮南一小

杨帆

研究的背景:多年来,我国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认知轻情感,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方法的形成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孩子出发,让孩子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专家李吉林老师为探索全面提高儿童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与操作体系。其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儿童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研究的意义: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如果将情境教育理论移植到小学音乐教学的素养教育中,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通过情境教学,教师注意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想象与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将音乐的表现形式与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音乐素养教育的价值,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

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可以给学生留下主动探索的空间。

实际教学工作中,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追问情境、动态情境、语言情境、记忆、联想、类比情境、生活展示情境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创造,不断的探索,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明确情境创设的意义,把握住情境创设的几个特征,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创设出合适的情境,即能改进音乐知识教学的呈现方式,也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理论依据:课改后的新教材在结构形式方面较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一般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设计了单元情境主题。由于这些情境主题一般都贴近学生生活,因而有利于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潜能,丰富学生情感。但教材只是一种载体,只是教与学的平台,不是课程的全部,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教师才是课程那个的实施者、解释者,只有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课程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目前形成了一些常用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模式。但这些模式注重的都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某个侧面,对于教师实施驾驭教材、驾驭课堂帮助不大。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也常通过创设情境来激趣,来组织课堂,但往往未能把教学内容有机地统整在情境主题之下,或过于花哨,或不利于协作交流等。因此教师如何利用现有教材,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地方特点,依据建构主义等新理论来创设情境,并围绕情境主题来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研究目标:

1、形成结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经验。

2、提升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拓宽学生艺术视野与审美空间。

3、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内容:

1、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鉴赏内容的研究。

2、情境教学方法与唱歌内容的研究。

3、情境教学方法与演奏内容的研究。

4、情境教学方法与音乐相关文化内容的研究。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结论与分析:

(一)结论

1、非音乐素质方面:情境教学对学生情绪的表达与控制、同情心的发展、交往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音乐素质方面: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准、节奏感、音乐感受力、音乐表现力等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音色方面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音色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缘故;对音乐记忆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间短等因素所致。

3、情境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二)分析

近三年的实验研究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样本小、局限大,一些方面本来预期有比较明显变化的却没有出现预期的结果,这主要与测试问卷的设计、测试人员的水平、被测试对象的被试心理以及教育活动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等因素有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争取把情境教学细致化,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篇6: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正处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他们艺术综合素养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他们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音乐魅力的重要课程。因此,要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他们能够结合情境教学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无穷魅力。故此,加强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情境教学概述

所谓情景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当前一个时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

学方式,为学生最大程度创设一种有趣轻松的教学情境,从而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在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化教学,它意味着作为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创建适合学生发挥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并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体系的认知,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紧跟教师的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大程度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新思维意识,最终实现对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要求。

二、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对于音乐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教师单方面的知识讲授,根本无法获得对于音乐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也就无法感悟到音乐中所蕴含的真正的美。音乐作为一门抽象性的艺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声音、图像、故事等方式积极的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二)有利于学生多种思维的开发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音乐教学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要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掌握音乐基础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对他们进行关于音乐所蕴含的更多美丽元素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力,激发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敏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最终实现其多种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锻炼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大,再能独挡一面,如果离开集体,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也注定其不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要想得到更多能力的提升,就要注重合作能力的锻炼。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只有在不断的开展与同伴的合作,才能获得合作力的提高。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等方式,不仅能够实现课堂上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互动,还能够通过这种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实现其团队融入意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有利于学生健康心态的形成成功演绎一首音乐作品,并不能完全按照音符和乐谱进行生搬硬套,也不能仅凭演绎过程中没有走音和跑掉来评判演出的精彩程度。对于音乐的演绎,更多的是要有情感的流露,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要让欣赏者体会到作品中的真实情感,从而激发欣赏者做出相应的情感反馈。从当前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来看,都是一些健康向上有利于小学生更好发展的内容。因此,在教材的感染和熏陶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配合教材中健康向上的情境,最大限度带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能够投入其中,帮助他们形成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途径

(一)利用游戏教学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小学生生性好动,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精力很难长时间的集中,为了改变他们这一现状,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为其创设一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情景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以一种学生更容易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比如,在对《友邻多佳音》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收集好的不同国家的国旗,通过开展“听赏竞答”这个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参考风景图片竞答国家名称、风景名称和音乐名称,答对了则奖励一颗小星星,游戏中小星星获得最多的小组将获得教师现场准备的礼物。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将学生快速的带入到教学内容当中,还能够更好地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快乐轻松学习的目的。

(二)通过语言讲解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音乐能够跨越国界,它让种族不同的人、语言不相同的人,能够通过音乐感知对方的喜怒哀乐,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搭建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对外交流的语言。对于一首歌曲来说,歌词能够帮助倾听者和欣赏者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意思和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然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上,也往往会涉及到来自国外、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形式音乐的鉴赏课程,在对这些音乐进行赏析的时候,教师则可以通过语言讲解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来更好的欣赏音乐作品。比如,在对《土耳其进行曲》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语言为学生介绍土耳其这个国家的一些民俗风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中所描绘的场景。

(三)借助多媒体创建情境教学模式

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不同的形式,将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最大程度地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对《快乐的泼水节》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播放一段泼水节的录像片段,请同学们边看边欣赏,随后向他们进行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播放完影片之后,进行课堂导入,在我国西双版纳地区有这样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傣族,傣族有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泼水节,这一天,傣族人民载歌载舞,互相泼水,互相祝福。刚才大家看到的画面就是傣族人民在过一年一度泼水节的盛大而热闹的场面。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欣赏音乐教材中的内容,更好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篇7: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岚皋县官元九年制学校:邓洪波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创设数学情境”就是要求数学情境的创设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创设情境,正是激励、唤醒、鼓励的一种教学艺术。我们认为数学情境必须摒弃浮华,返归实质,立足数学学科本质,以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还数学情境真、实、味。真,就是有效的数学情境应和学生的真实生活很贴近;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拐弯抹角,让学生简简单单学数学;味,就是追求数学思维含量。下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我们的研究体会:

一、创设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不是学生真正喜欢的,能否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获得最佳思维状态。有效的数学情境能赋予数学学习以生活情趣,既能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能将学生引入一种渴求参与的状态,使学习毫无外部强加或者强迫的痕迹。

第二、能不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并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找到与之匹配的模型。数学把它的根须深深地扎进现实生活中,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但同时数学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以其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现实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数学绝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活,而应高于生活。数学情境作为沟通两者的桥梁,应该“深思熟虑,准确切入”,决不能想当然地“拉郎配”。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很好地把握情境与知识内涵之间的联系,创设的情境就无法有效沟通生活中的原型与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就很难真正服务于教学,甚至会造成种种负面影响。

第三、有没有足够的思维含量,能不能诱发深层思考和探索。数学情境应该成为使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助推器,“数学味”应浓于“生活味”。有效的问题情境通常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然活泼的情境;二是散发着浓厚数学味。数学情境的有效性始终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发展,情境创设必须以思维为核心及时实现数学化。在创设教学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和本质,然后还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境,应该创设怎样的情境,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加工。

第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是要掀起一个又一个“热闹”的场面,而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因此,情境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数学本质特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二、数学课堂创设情境的途径:

第一、生活展现情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数学知识本就来源于生活,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就有许多事物可供我们教学使用。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学数学的热情。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周围的环境中找角、指角、说角,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新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具体形象的感知逐渐过渡到抽象的层面。当学完了新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探究角在生活的运用,如:工程师用的角尺、大吊车、能收缩的躺椅、指甲钳等等。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提炼出数学问题,然后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喜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第二、实物演示情境。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莫过于实物,它能充分体现教学原则中的直观性原则。对于抽象理论,通过实物演示,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物演示情景应用广泛,特别在小学数学中体现的尤为突出。数学较之其他学科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操作、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掌握学习方法。如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安排学生动手用木条做成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亲自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然后举例说说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并出示相应的实物画面。让学生动手动脑解决“怎样使四边形不变形”这个问题。这种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第三、图画展现情境。新教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更为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挂图、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展示这些精美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

D:表演体会情境。有时一些通过语言描述、实物展示无法让学生理解的内容,就可以采取让学生参与的办法来体会。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为了突破本科的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的集合”,教学中我特意引入了学生喜欢的套圈游戏,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通过让学生探讨游戏公平性这一话题情境,通过亲身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同时,通过这一情境活动,学生获得了对圆的本质特征的感性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不同之处。虽然学生还不能准确地表述出圆的特征,但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知道只有站在圆形的圈上,每人离中心点的红旗距离是相等的,为后面揭示半径的概念打下了基础。

第四、实验推导情境。很多数学公式的出现必须经过严谨的数学实验验证总结,小学生虽然小,但在对待严谨的数学知识时,我们教师也应从实际出发,让他们多做一些小实验,从中发现规律、总结出公式。如: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计算等。教学《求圆锥体体积》这一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容器)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它的体积?

生:可以往容器中倒水,再测量出容器中水的体积。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铁块)

师:那这个圆锥形铁块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出它的体积?

生:把它放进一个装水的量杯中,然后测量溢出水的体积,就知道铁块的体积了。

(此时,学生觉得已有知识足已能解决问题,并没有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的迫切性)

(课件出示一个圆锥形的建筑物。)

师:那这栋建筑呢?

生:„„(觉得无法解决)。

此时,师引出了圆锥的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

第五、语言描述情境。学生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百听不厌,根据教学内容,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可以给学生讲故事:“一天,小猫和猫妈妈去河边钓鱼,猫妈妈一心一意的钓鱼,钓到了一条又一条的大鱼。而小猫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一条鱼也没有钓到。”猫妈妈钓到一条大鱼可以用几表示?钓到二条大鱼呢?小猫一条也没有钓到,能不能也用一个数字来表示?数的认识教学比较单调、乏味,当学生听到这个熟悉的故事后,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就会积极地去思考、去分析,这样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8: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兴趣,音乐,体验,情境

“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提供一些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便激起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音乐学习。 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适当的情境,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呢?我在日常教学中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的:

一、多媒体带领学生走入情境

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的事物。 而新生的多媒体技术就具有能够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 让静态变为动态的功能。所以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每个班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的特点,带领学生跟随多媒体课件进入情境中,让学生能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唱歌曲《数蛤蟆》这一课时,我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有只小青蛙蹲在荷叶上,一会儿接二连三蹦来了几只小蛤蟆。看到这儿,我适时引导:“同学们,蛤蟆们在做什么?你们猜猜看。”学生立即有了兴趣,大胆猜测起来, 课堂氛围非常和谐,很自然就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来导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创设带领学生体验情境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思考、质疑的过程。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凑活泼、生动有趣、和谐美好的理想学习气氛。

如,在教唱《大鹿》这一课时,在处理歌曲环节,我设疑:“大鹿形象是怎么样的,速度要怎样呢?小兔的心情是怎么样的,那他的速度又怎么样?怎样唱才能体现出它们的这种心情?”我根据歌曲内容成功地创设了以上问题情境,引导质疑,立即就解决了两角色的速度与力度的运用。学生恍然大悟,体会到可以运用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于是很容易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三、角色扮演带领学生深化情境

在课堂中如果让学生进入歌曲中涉及的角色,那么歌曲中的角色就不再是音乐书上的没有生命的个体,而是变成了有活力的学生自己了。这样,学生对教材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加深了内心体验;另一方面,由于表演这一形式特别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这种生动的形式更能提升课堂气氛。

如,在教学《猴子蒸糕》一课时,从歌曲曲调上看起来稍显平平,有点说唱的感觉,但歌词特别有趣。根据这种情况,我先给学生介绍了歌曲的内容,然后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成猴子和小狗,随着旋律、听着歌词进行表演,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自行进行对话设计。在分组表演后,学生很快掌握了歌曲的旋律,随后在学生情绪高涨时进行歌词教唱,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了这首歌。

又如,在教唱《动物说话》时,让学生用已知经验描绘小鸡、小鸭等小动物特点,再把表现这几种小动物的音乐旋律拿出来让学生哼唱,熟悉主题音乐。再要求学生听到小鸡音乐形象就学小鸡跳,听到小鸭音乐形象就低头做小鸭摇摇摆摆的动作,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在体验角色的特点时自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了。

四、学科融合带领学生再创情境

音乐教中有许多音乐形象是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体验的,但为了使学生能更深入了解歌曲所表达的艺术形象,我总是及时有效地进行学科间的融合,让学生把音乐与美术、品德等结合起来,找到适合儿童的音乐形象达到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目的,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在教唱《小雨沙沙沙》时,学生很容易便能学会歌曲的旋律,但是“落在田野里、落地花园里”等语句中学生所表现的感情还是不到位。于是,我便请学生用自己的画笔画出自己想象中雨点落在田野、花园、小溪等不同地方的画面,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就把音乐形象升华到一个情感的空间, 再来演唱时那丰富的画面就会呈现在他们脑海中,情感表达就会更真切。

篇9: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音乐 情境教育 教学课堂 活动氛围

一、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创设音乐课堂的环境

一个人的感知、注意力和记忆力、思维等因素都受主题情绪的影响。所以想要将音乐课堂氛围发挥到极点,就要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说《小红帽》这个故事,老师完全可以提问同学们,让学生讲述一下这个故事。或者还可以问“同学们有没有类似的童话故事”。这样能够让大家联想自己的故事,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二、在游戏中创设音乐环境

可以将歌词或是音符幻化成游戏的元素,让大家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构建音乐氛围。经过教学案例证明,富有音乐知识的游戏能够让旋律的创造不在枯燥,能够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实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三、通过语言来创设小学音乐课堂的情境

音乐是富含感情的,也是需要用感情来传递和指导的。无论是作曲家,还是作词家都是将自己的感情寄予其中,让音乐富有生机,灵活多变。所以音乐老师要想创设一个好的音乐情境,就需要事先了解这些音乐的背景,了解其背后的故事。然后以自己的理解来传达给学生,与学生的理解作比较,综合之后得出这节课的精髓。但是这些都需要用语言来传递,所以要求语言尽量形象、生动,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四、将音乐中的故事用话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个是最好的情境创设方式,而且还能够让大家都参与到其中。比如《小红帽》这个歌曲,就可以让部分同学来扮演其中的人物,甚至可以改编成音乐话剧的形式。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使故事和音乐能够很好地契合。如果音乐作品不错的话,还可以参加一些比赛。这样能够激发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以少数同学带动多数

因为音乐毕竟是一个兴趣爱好,有的人喜欢音乐,有的不喜欢。有的有音乐天分,有的却是五音不全。所以在课堂里面,一般会有几个活跃的分子。老师要会充分利用这些活跃因素,将音乐的氛围推向高潮。也可以组织一些合唱,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的乐趣。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们的发音特点,给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歌曲和唱法,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大家的积极性,还能够让每个孩子都能受到音乐的熏陶。

【参考文献】

篇10: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1、您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A、经常B、有时C、从不

2、您认为学生对数学情境的反应是()的。

A、积极B、一般C、冷淡

3、您认为情境创设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促进吗?()

A、非常有促进B、有一点C、没有

4、您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创设情境?()

A、平时B、公开课C、一般不会

5、你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不会创设B、不想创设C、没时间思考

6、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手段通常是()。

A、教学挂图B、多媒体教学C、谈话D、其他

7、您觉得自己教学中数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效果如何?()

篇11: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课 题 实 验 方 案

韶关市曲江区第一小学数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认知的原生态,找准认知起点,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联的,同时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意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深入人心,这些教学行为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的最大挑战就是“有效性”问题。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人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的偏差,以及实施者缺乏相关的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等现象。在新课程背景下,创设情境已经被广大教师广泛采用,然而不少教师煞费苦心创设的情境,只是形似而神离的“花架子”,效果却很不理想。无效的情境必然导致无效教学,有效教学需要有效情境。在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效、高效的今天,我们不能不对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进行认真思考,还情境以本来面目,使情境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情境。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消除偏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使得新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情境偏差、学习方式偏差、教学方式偏差等背离课改目标的行为,课堂教学中低效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按照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2、学生发展的需要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课堂教学是否有成效,教师是关键。实验教师通过参与课题实验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改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逐渐形成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促使学校成为一所科学发展,特色发展的学校。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

2、行动学习理论:教师的行动学习,可以理解为: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预期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探索和研究,教师能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预设的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感悟到学习得乐趣,从而有效地参与学习。

(二)研究内容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扎实有效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探讨影响教学情境的相关因素,使创设的教学情境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要关注生活现实,尽量做到贴进学生的生活,又要有挑战性,更要尊重数学的本质,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资料数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开展研究活动。

四、实验对象

五、实验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为开展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做好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和分析,为开展课题研究提供数据。

3、开展实验研究,要有计划、有步骤,常抓不懈。

a)每位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领会《方案》精神、做法,结合本班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b)实验教师在开展实验研究过程中,要以科学的方法,严谨的思维展开研究,认真落实,完成各阶段的实验任务。对各种教育现象及时收集、整理、分析,掌握第一手重要材料。

c)在开展实验研究的过程中,要围绕主题研究,课堂上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4、围绕专题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做好实验中的记录,材料收集和整理,建立专题实验研究的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计划、调查资料、调查分析、学习摘记、实验研究的体会,中期总结,改进措施,各阶段完成情况与分析,公开课的教案,点评。专题评估意见,撰写实验报告等。

六、实验预期成果

1、课例:开展教学观摩课,编印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课堂教学实录的影像资料。

2、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论文形式参加区、市级评比,并争取在刊物上发表。

3、结题报告:争取在区级获奖或发表。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和启动阶段(2009年9月~2009年10月)a)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b)学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明确研究的意义。

c)成立课题实验小组,确定实验班和对比班。

d)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11月~2011年6月)

1、教师按方案开展实验研究。

2、建立课题资料档案,做好资料的收集、积累和分析工作。

3、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估,组织交流和总结经验,改进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2011年7月~2011年8月)

1、撰写实验研究总结报告。

2、做好课题及成果申报评审工作。

3、召开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会,进行经验交流总结和推广。

八、课题研究人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许卫红

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工作,撰写实验方案和实验报告,负责理论学习指导,资料收集整理,撰写中期总结报告。

组员:林细英、张信连

篇12: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促进师生关系的转变

小学课堂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师生关系质量的好坏决定了课堂效率的高低,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老师的权威作用,经常是老师主导整堂课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情境教学法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在具体情境中展开学习,创造了融洽的课堂氛围,提高师生关系质量。

激发学生思维

篇13: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情境教学对于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价值

1. 培养兴趣,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

情境教学给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1]。在情境教学下,学生的兴趣成为了一种“本位”,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位置,改进了以往的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需要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无论学生是否有音乐的学习兴趣,都必须紧跟老师的步伐,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内容。而在情境教学中,则是以学生的情绪和兴趣引导为主要目标,通过各种亲身实践的情境,唤起学生更有效的感受、体验音乐之美,是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进行的,表现出欢快的情绪,实现了教学素材的生活化、直观化、个性化。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兰考曾提出:“教学情境之所以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关键的因素是以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基础和前提,将学生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对待。”充分的情感体验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特征。情境化的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感觉、知觉,集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于一体,为学生的情感抒发创造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方式,使学生内化感受,能够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迁移,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和情绪进行改善。在情境化的教学中,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再是全部的教学目标,而是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性纳入教学目标,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使学生的心情更加愉悦,打造出一个师生互动、对话的良好平台,学生间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探索,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形象直观,有利于转变师生角色

情境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的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情感[2]。形象直观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特征,情境化的教学并不是简单而单调的歌唱练习和单纯的音乐欣赏,而是实现了趣味性、观赏性、启发性的有效集成,这种教学方式更加直观、简洁、明了,有利于学生内在感知与外在学习的统一与升华。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境教学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体验的过程,是学生认知、意志与感觉、知觉的集合,情境教学有利于对学生神经中枢的刺激,使学生的思想更加敏捷高效。如果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仅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行了调动,那么情境化的教学则对学生所有的感官进行有效的调动,使学生更广泛的参与到学习之中。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是“吹拉弹唱、传道授业”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是单向式的灌输,而情境教学则有利于建立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方式,将教师的传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朋友,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教师的主要精力由传统教学过程中课堂上的讲授转变为完善的教学活动设计,实现传统的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启发引导,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天性爱玩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3]。而情境化教学则能够更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将音乐教学与学生好奇心相协同的教学方式。传统的说教式、讲解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发散性的思维受到压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知识和技能要点的简单的记忆和重复。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的思考、运用音乐知识成为一种“新常态”,教师不再是机械的向学生展示教材,而是必须由学生自主的消化、理解、运用音乐知识,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与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在音乐知识和技能建构中的“同化”与“顺化”的统一,更有效的形成学生学习的元认知。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更有效的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奥尔夫说过:“能够让学生自主、快乐的进行实践与创造,才是教学的本质。”通过浓郁的情境创设,不但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开发,更能够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之情境化教学虽然在课堂中进行,但是其影响力又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空间,而是有效的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将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对音乐的终身学习习惯养成。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构建情境教学的措施

1. 通过生活经验构建情境

在教学中布置或者引入场景,从而把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化场景充分的挖掘出来[4]。实现音乐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改造,使音乐教学来源生活、反映生活,更加贴近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在互动、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音乐教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形成个性品质的过程。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找到生活的经验与原型,进一步促进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将音乐和生活间构建起稳固的纽带,最终通过情境化的教学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感知、创造音乐。例如:在学习《春晓》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有效的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从情感上形成对春天之美的认同目标。在导课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和讲“春天的故事”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春天到来后景色的变化,充分的描绘春天的美景,使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从认知和情感角色内化对春天的感受,为学唱歌曲创设浓郁的氛围。

2. 通过实物模拟构建情境

利用实物模拟和构建情境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重要举措。在情境教学中,要积极通过实物的演示和模拟推进教学个体化与个性化,将实物模拟作为一种情境创设的重要平台,利用实物演示的形象性,使学生的认知、情感得到充分的调动,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形成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个体的兴趣被激发后,要帮助学生确定任务主题,或使学生自主确定研究的主题。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的总体目标、实施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与规划,做到心中有数,与新课标相一致。要在尊重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基础上,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而非教师直接将知识点告诉学生。要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抓住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重要特征,利用实物乐器特有的旋律、节奏,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动机,深入的挖掘音乐课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使浓郁的情境引领学生。例如:在学习《小雨沙沙》这一课时,为了更有效的达到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熟练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可以让为学生准备串铃、碰铃、双响筒等道具,让学生配合电子琴即兴演奏表现“大雨、小雨”以及雨点落在屋檐、地面、桶里、盆里等不同的声音,通过实物模拟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对雨声的音乐特质有一个更加形象的感知。

3. 利用媒体展示构建情境

当前新媒体不断加快发展,为小学音乐情境的构建创造的有利的契机。要求小学的音乐教学必须与多媒体相结合,才能体现出音乐教学的时效性,符合情境教学的需要。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终身音乐习惯的养成。在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构建创新音乐情境教学模式,实现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课的完美融合,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即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相结合。通过音像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更有效的感知与联想,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三年级《小骆驼》这一课的学习中,为了达到学生理解八分休止符、体会小骆驼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音乐形象。可以在教学的导入中,为学生展示小骆驼在沙漠上艰难行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小骆驼坚强乐观的性格,通过情境化的引导,使学生从情感和氛围上与教学内容相协同。又如:在学习《欢快的小雪花》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通过PPT和FLASH展示下雪的景色,为学生展示后,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下雪联想起的其它活动、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下雪的景色”等,体现情境教学的形象性。

4. 利用表演体验构建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传统有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这种特征的压制。如果在一堂音乐课中,从头到尾全面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体,那么这样的教学必然是索然无趣的。情境教学的开展,要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引导学生参与和实践作为重要手段,使全体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去。由于音乐课教学不像其它学科,可以一切用语言来表达,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更加强调学生的亲身感知与体验。因此要通过游戏、演讲、比赛等各类课堂活动,为学生创设更丰富的活动平台,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亲身体验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使音乐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课”“动手课”。总之情境化的音乐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启发式、项目式教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令学生在课堂上无拘无束的开展活动,进行探索。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傣族孔雀舞,掌握二拍子节奏特点,更好的体会和感受民族音乐。可在教学中让学生对“孔雀”的手势、形体动作进行模仿,使学生身临其境的表演过程中学习音乐。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情境引入下的音乐课堂,对于增强学生认知、理解、学习、运用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情境化教学有利于转变师生角色、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有利于形成学习动机;在未来的教学中只有积极探索通过生活经验构建情境、通过实物演示构建情境、利用图片视频构建情境、利用表演体验构建情境、利用形象语言构建情境才能够全面提高情境引领下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摘要:构建情境引领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理解、学习,提高学生感受、运用音乐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情境教学对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价值基础上,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中构建情境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情境引领,小学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勋.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J].新课程(上),2016(02):76-77.

[2]李震.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略[J].教师,2014(04):85-86.

[3]焦玲.创设有效情境,打造精品课堂—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探微[J].教师,2014(05):67-68.

篇14: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音乐课堂;应用

G623.71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学生的教育不再仅限于理论知识水平的提升,更为重要的促进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音乐教学作为美育中极为关键的一大成分,能够有效的启迪学生的音乐智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但是音乐的表现形式过于抽象,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物体,因此要实现高效音乐教学的目标较为困难。由此,情境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能够合理借助语言、图案等载体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较为具象的音乐环境,进而促使学生音乐思维的有效拓展。就个人观点而言,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是极为有利的。而如果要实现情景教学的高效利用,就必须对其实质加以详细的了解。

一、音乐情境教学概念分析

情境教学的起源较早,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曾经就提出了“产婆术”这一类似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让学生针对教育者或是自身所拟定的问题自主的寻求对应的答案,进而对自身的知识构架进行不断完善。借助拟定问题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速运转状态,这和我国圣贤孔子的不启不发观念极为相似。但是情境教学方法的具体提出是在上个时期末期,布朗等人认为任何知识只有在与之对应的情景下才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教育者必须要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充分结合需要讲述的知识点,为学生营造出适宜于其思维运转的课堂情境,以加强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音乐情境教学的方式是传统意义上情境教学的一大延伸,也就是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充分结合音乐学科的实际特性,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于音乐学习的课堂情景,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美感的享受与理解,最终提升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在笔者看来,音乐情境教学也就是教育者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充分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其营造出或具象或抽象的特定情境,进而促使学生原有音乐知识构架与全新知识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加强他们音乐认知能力与实際运用水平的教学方案,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情境教学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作用

(一)有效提高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引入,能够有效将课堂还给学生,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重要地位,进而促使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能,充分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育者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可以通过对情景的有效把控,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探索,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热情。兴趣无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驱动力,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的接收音乐知识,进而使得他们的内心与音乐之间产生共鸣,构建起精神与情感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育者还可以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特性,加入一些图画、故事等实际元素,这一方面能够有效的营造出欢快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促进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就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而言,不光是要加强小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提升其基础的音乐鉴赏能力,还需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够提升他们将抽象事物转变为具象事物的思维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建模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利的。在实际情景教学环节中,教育者可以利用故事、游戏、问题等各种手段,让学生对相应的音乐知识进行掌握,同时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引发其真实的情感,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另外,由于音乐本身就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小学生在体会或者是学习的阶段中,又是对原著音乐的另一次加工。可以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每一个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其具体感知是不一样的,在学习之后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深度的提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培养小学生的团队意识

人是群居型动物,在绝大多数时候人是难以孤立生存的。传统的音乐教学大多都只是类似于教师教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并不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只是简单的传授相应的音乐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时代环境。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完成对音乐问题的思考,而在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时就能够合理借助他人的想法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深化。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能够在无意识之间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对于小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另外,教育者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竞赛、游戏的方式促使他们快速的融入到小集体中,在此基础之上,合理的将组别进行打乱,将小组成员进行重新组合,打破其小集体观念,促使他们融入班级的大集体之中,自然也就促进了他们团队意识的提升。

(四)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音乐可以说是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或喜悦、或悲伤都能够体现出创作者或是演唱者的内心情感,能够与受众者产生直接的心理交融。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负面的音乐是不适宜的,大多选用舒缓、欢快的音乐。而这些欢快的曲调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促使他们去感受乐曲之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极为有利的。而在当小学生情绪低落时,一方面可以将音乐作为宣泄情感的载体,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乐曲中积极向上的意境缓解其低落的情绪。而教育者再通过创设音乐情境的方法,给以学生正面、积极的影响,为他们寻找到一个适宜的情感宣泄口,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情景教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能够引发人的思考,而正是因为对问题的不断探索,才能够让人们更加接近与思考,进而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小学音乐课堂的问题情境创设而言,教育者必须要对所设定音乐问题的合理性加以关注,选择适宜的问题与恰当的提问方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而就小学阶段音乐问题情境的创设而言,首先需要围绕课堂所讲述的音乐知识来展开,同时还需要设定一定数量的问题,并保证问题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注意设定问题间的衔接。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设定问题时必须要短小精悍,同时问题的数目不宜太多,以3到5个为宜,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避免学生由于问题过多而导致的枯燥感。

以一年级下学期《火车跑得快》的讲解为例,在该歌曲中需要学生掌握渐强以及渐弱符号。教育者可以先向学生提出:大家有没有见到过火车呀?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在学生作答之后,提出:火车在远方与眼前的大小一不一样呢?依托于学生的生活常识,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进而可再次提出:火车在远离或者是开过来“呜”的声音是一样大的么?通过这一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紧接着提出:火车声音是怎么变化的呢?学生通过思考或是借助生活案例大多都回答说是慢慢变化的。在教育者将学生引入课堂并引发学生联想的基础之上,就可以播放《火车跑的快》这一首歌曲,以此来证实他们的答案,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根据声音大小的变化引入渐强符号与渐弱符号,让学生在思考过后再去学习,渐进标准,以此来完成问题情境的创造。就笔者的个人教学经验来看,该教学方式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对学生思维的广度进行拓展,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在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之下,电子信息技术也得到了以为迅猛的发展,并且在基础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信息化手段,能够在课堂上播放照片、短片、音频、课件等等,为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课堂环境。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音乐课堂情景的创设极为高效,而选择高质量音频所表现出来的音乐曲目则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以影像或是图片的方式了解更多的乐器,这对小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三年级下学期《海鸥》的讲解为例,由于小学生知识面较窄,甚至不知道海鸥到底是什么,就更不用说对海鸥有什么了解了。在简单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将他们的思维引入课堂之后,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海鸥的生活片段,让学生先对海鸥进行了解。进而播放《海鷗》这一曲目,并让学生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想象海鸥划过碧海蓝天的美景。由音乐产生对美好事物的想象,这也是信息化音乐情境创设的一大应用。而在实际情景创设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合理利用网络平台的电子资源,选用与当堂课程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作为素材,同时教育者还需要注重对信息化情境应用效果的把控,充分发挥出信息化设备的辅助性作用,最终在减轻教育者教学压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音乐水平。

(三)故事创设情境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小学阶段音乐教材中很多乐曲都与童话故事有着一定的关联,因此通过与教材相关的故事来创设音乐学习的情境能够对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首先,由于故事只是用语言的表述,因此小学生就不得不开动脑筋,在充分结合故事内容的基础之上展开想象。而该阶段的孩子们大多爱玩,爱听故事,因此教育者可以对充分借助这一点,创设故事情境,借助小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思考将他们引入到与音乐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情境中,让他们产生一定的带入感,进而以主人翁的状态去思考问题。音乐的灵魂也就是情感,小学生在对故事进行分析思考之后,很容易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其中,因此教育者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音乐教学工作了。另外,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教育者还需要合理借助自身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故事的氛围,这对他们在演唱时情感的投入是极为有利的。

以一年级下学期《小鸭与大灰狼》的教学为例,首先设定让学生能够完成对双簧管与圆号进行区分的教学目标。其次,以创设问题导入课程,向学生提出一些与该堂课程有关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播放一些与所需要营造环境相符合的纯音乐,将学生代入氛围之中。进而向学生讲解《小鸭与大灰狼》的故事,通过讲述能够促使学生对故事的梗概加以了解,并且在脑海中构建起相应的画面。在此之后,教育者则可以开始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由于双簧管的音色较为优美,可以用它来代表小鸭,而圆号的音色粗狂激昂,就可以用它来代表大灰狼,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节奏的快慢来代表故事情节的紧张程度,进而促使学生高度投入到音乐聆听过程中来。在该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基本上能够借助故事情境对双簧管与圆号的音色进行有效区分,也就是借助设置故事情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区分乐器音色能力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将情境教学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情境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适宜于学习的课堂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之中,并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此促进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同时,教育者还需要借助情境创设为学生打开思想的牢笼,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高,最终为我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庆明.“情境教育”的一个基本思想:以情感为纽带[J]. 课程.教材.教法. 1999(09)

[2]许锐.建国后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 中国音乐学院 2012

[3]李丽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4]高榆楠.浅析表演手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辅助作用[D]. 中央音乐学院 2011

[5]吴慧娟.音乐表演的本质在于“二度创造”吗?——对音乐表演艺术理论中的一点反思[J]. 人民音乐. 2009(01)

上一篇: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后感下一篇:大班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