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二声部歌曲教学初探

2023-01-14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改革, 中高年级逐渐涉及二声部合唱教学。 二声部合唱教学是小学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由于二声部教学会占用较多课堂时间, 二声部教学的难度比较大, 有的老师只是进行单声部主旋律的学唱, 有的老师自己直接演唱第二声部, 以减小二声部合唱的难度。 长此以往, 学生的音乐基础差、缺乏互相合作的意识, 对于合唱更是没有任何概念。 笔者认为开展小学音乐课二声部教学尤为重要, 这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有很大帮助, 学生也能在合唱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 在和声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 就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 和名教师们的上课的经验, 认为老师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注意多培养学生的合唱兴趣和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要学会“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 可以从旋律入手, 也可以从节奏入手。 低年级段的学生模仿能力较强, 我们就可以从模仿开始, 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基础上, 模仿旋律, 模仿节奏。 从而让学生形成音高的概念和节奏的概念, 为以后的声部教学打好基础。 比如,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上, 在教学歌曲时, 因为学生不认识乐谱, 我们可以自己用“ 啦” 先唱一句旋律, 然后让学生模仿唱, 用这种方法先唱一两遍歌曲的旋律, 再让学生演唱歌词。 这样坚持训练, 会让学生逐步形成音有高有低的概念。 在进行节奏教学时, 也可以从模仿入手, 不需要讲什么理论的东西, 只要让学生用小耳朵认真听, 再认真模仿就行, 在听和模仿的时候, 学生就对节奏形成了自己的概念, 并且通过模仿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比如, 二年级一首欣赏曲《口哨与小狗》, 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一起出现会怎么样呢, 我让一组学生模仿口哨声, 另一组同学模仿小狗的叫声, 相互配合, 给他们一个四拍的节奏, 让他们一起进行。 在节奏掌握以后, 我再给了他们一个音高, 让他们再试试着相互配合唱一唱。 这样就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 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很好, 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声部间相互配合的情感体验。 虽然这样的声部体验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二声部合唱, 但是坚持训练的话, 就会让学生形成声部的概念, 为三年级真正出现的声部教学打好基础。

2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概念

要唱好合唱, 让学生把音唱准是基本的条件。 在小学低年级段, 教师就要开始培养学生的合唱意识, 加强音准的训练, 加强识谱唱谱的能力。 但过分地让学生练习唱音阶会比较枯燥, 所以要结合歌唱、游戏、律动等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节奏感等的培养, 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训练开始, 从“低起点”开始, 逐步达到“高落点”。

例如,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教材就已经有了柯达伊的手势学习, 这个手势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合唱教学。 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歌谱, 就可以进行二声部的单音训练, 利用手势引导学生, 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 让学生从小就感受这种合作的学习, 感受二声部单音的演唱效果, 可以使低年级段的学生对歌唱的兴趣非常浓厚, 也可以在低年段就多多进行部分歌谱的演唱, 为以后的歌谱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音乐教学方法要由易到难, 实施阶梯式教学

3.1 轮唱过渡, 奠定基础

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 逐步过渡到多声部合唱。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 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歌曲《恰利利恰利》的二声部时, 就先把合唱改成了轮唱。 相隔一小节模仿, 让学生先做老师的小回声。 跟着教师后面唱, 好像老师的回声一样, 这样学生的音高和节奏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 而且在演唱时, 提醒学生模仿回声的效果, 也必免了声部间音量相互干扰的问题。 在学生跟我之间唱熟以后, 我再把学生分成两组, 进行相同的轮唱教学。 在熟练掌握之后, 我开始让学生看着我变戏法, 把第二声部的两个八分音符改成了四个十六分符, 然后用相同的轮唱法再进行训练。 最后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把第一声的每小节的尾音变个戏法, 用连音线延长到下一个小节, 就形成了原来的二声部合唱。 这样由易到难的阶梯式训练, 学生非常容易掌握。 而且避免了二声部合唱训练的枯燥。

3.2 节奏简化, 由易到难

合唱歌曲中的, 我们可以把一些复杂的节奏先简单化。 先掌握简单的, 再由易到难, 去解节奏训练也是一个难点。 因为两个声部不可能都是一样的节奏在同时进行。 那么决复杂的。 比如, 可以先把四个十六分音符“×××× ×”改成两个八分音符“×× ×”, 在熟练掌握之后, 再把两个八分音符还原成四个十六分音符。 这样给学生铺设一个台阶, 降低了难度, 乐于让学生接受, 同时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4形象指导, 让学生易于接受

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 他们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 所以我们呈现给他们的音乐最好是具体的, 形象化的东西。可是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是无形的, 抽象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必须动动脑子, 想想办法, 尽量把无形的旋律通过有形的, 可视的, 可感觉的形象的东西表现出来。 比如, 在教学《恰利利恰利》这首歌曲时, 第一声部的:“啦啦啦”我让男生唱, 并且故意在范唱时模仿男生低沉的粗粗的嗓音, 同时提醒男生边唱边做锄地的动作, 而紧跟着的第二声部的“啦啦啦啦啦”我让女声唱, 并且让学生尽量表现出女声的特点, 轻巧的, 细细的的声音, 并同时让她们做撒种子的动作。 这样结合歌词的形象指导, 就让学生比较容易领悟, 也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易于被他们接受。

5有效利用钢琴, 把握各声部旋律, 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

会听, 才会唱好歌曲。 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 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 就会“跑调”。在分声部教学时我们要有效利用钢琴, 让他们多听, 听录音、听教师范唱、听琴弹奏、听同学唱歌, 听钢琴弹辨, 在比较中掌握自己声部的音高, 从而帮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解决音准问题, 在不断地聆听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

总之, 二声部合唱教学在小学中年级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是一个新增内容, 也是一大难点, 所以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去探索解决。 除了对学生的要求外, 教师也应当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以满腔的热情、不懈的努力, 坚持不懈地投身其中。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 日积月累的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 并结合训练对作品作一些艺术处理, 最终将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提高到更理想的一个层次。

奋斗在一线的音乐教师们, 让我们相互借鉴成功经验, 丰富自身的课堂教学, 从而使我们的小学课堂合唱教学以崭新的模式面对我们的学生, 实现知识技能与审美教育的完美有效结合。

上一篇:铁路物资公司物流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研究下一篇:浅谈拱效应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的影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