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2024-04-29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精选18篇)

篇1: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思维的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它是不可缺少的智力品质。数学教学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首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活跃学生思维。教学中怎样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呢?

一、抓好基础知识教学,通过课堂自学活跃思维。

课堂教学要注意从基础知识抓起,活跃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地观察、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论证,发现结论。课堂教学不能没有法,但又不能采取固定不变的方法;有一条原则必须遵循,那就是不能单纯地把数学知识作为结论交给学生,而应把数学教学作为一种过程,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会知识,也学会数学思维方法。如,课堂教学可采劝看,议、分、归”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看书发现问题,根据教学所给题目,发现问题,发现矛盾,再互相议论、研究。然后由学生分析或教者启发,引导,使每个学生都处于积极主动思维状态。这样能调动学生积累的全部智慧和热情。最后教者或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练习、作业。这样,学生学得容易、有趣、灵活,既掌握了双基,又活跃了思维。

二、命题的开放型会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

让学生做开放型的题还是做封闭型的题,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能力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开放型的命题,会促使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联想,消除学生被动地记公式、生搬硬套的学习方法,有利于防止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例如,“以边长为3和1的矩形ABCD的顶点B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顶点A落在DB上时,矩形旋转扫过的图形面积为多少”?这样给学生创造意境,去探索、去研究图形的形状。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练习了扇形和矩形的面积的求法。又如:可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什么?”换成“以已知线段为底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的轨迹是什么?”这样做,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有利。也可以把一些问题结论给出,去探求已知。

如“过△ABC的顶点A做其外接圆切线,交BC的延长线于D,求证:△ABD面积:△ACD面积=AB2∶AC2=BD∶CD。”题设可换成“作△ABC的外接圆,D为BC的延长线上一点”,结论部分可换成:点D在什么位置时,△ABD的面积:△ACD的面积=AB2∶AC2=BD∶CD”这样可培养学生由求证探索已知良好的分析问题习惯。

三、用一题多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适当变换题目的条件、结论、叙述形式,或变换图形,把一道题变成有关的几道题,这种方法能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能力。如“两圆内切于P点,大圆的弦AD交小圆于点B、C。求证:∠APB=∠CPD”可变换成“两圆内切于点P,大圆的弦AB切小圆于点C,求证:∠APC=∠CPB。再启发学生思考:“上面两题中的两圆相切改为相交又应怎样证出∠APC=∠CPB呢?通过比较,鉴别,进而达到不仅会解一题,而且会解一类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如:“以任意三角形两边AB,AC向外作正三角形ABE和ACD,BD、CE相交于H。求证:BD=CE”。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这个图形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能提出(1)AH平分∠EHD;(2)求∠BEC的度数。对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引导提出(3)A、H、C、D或A、H、B、E四点共圆。若再添条件:M、N、P分别为EB、BC、BD的中点,MN与PN有何关系?∠MNP=?……。这样的思维训练能使学生展开联想,自己探索解决问题。

篇2: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一.主动思维产生于强烈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展英语课堂实践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堂语言实践活动,可以把书中静的东西变成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真人真事。例如,我讲句型“What’s this /that in English?”、“What are these /those?”及表示苹果、香蕉、柑子的单词时,把全斑分成四大组,要求每组带不同的水果。当我示范后,让同学们用实物进行表演,他们拿着红的苹果、黄的香蕉、橙的桔子,个个练得津津有味,滚瓜烂熟。再如,在学习元音字母A E I O U及其在重读开音节中的读音时,让学生听读歌调“A-E-I-O-U,A-E-I-O-U.A in Dale,E in evening,I in hi, O in OK, U in ruler.A-E-I-O-U,,A-E-I-O-U.A in Grace, E in green I in white O in no ,U in blue.A-E-I-O-U,A-E-I-O-U.”用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调节一下课堂的学习气氛,常可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应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打开思路而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举一反三的语言操练,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例如,我在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 ?”时,我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先让值日生介绍万州今日的天气和万州四季的天气情况。这样,既复习了上堂课的主题“Seasons”,又巧妙地切入本课的主题“Weather”。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的思维拓展,让学生说说他们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天气。然后,通过一个关于气象预报的听力练习和一个“看动作,猜天气”的游戏,很快地引入本课的生词和重点句型,并在游戏中和学生一起体验和熟悉本课的新语言点。而在难点突破上,我又一次巧妙地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让他们说一说万州冬天和夏天的区别。学生很自然地 说出句子。如The days are longer in summer . The weather is colder in winter….How hot it is in Wanzhou in summer !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体验和实践了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感叹句的用法。接着,利用图例、地图和世界各国的风光图片,并设置信息通道,让学生学会谈论具体的天气情况。在本课的结尾处设置了一个任务:我提供一副世界地图,上标有世界各大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扮演成导游和游客谈论天气情况。让学生真正灵活地运用了语言,取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对学生 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渗透于各科教学的全过程中,英语教学当然也不例外。为培养学生 的创新意识,我主要采用了如下方法:

1、要求学生模仿课文或运用已学知识编写新的对话或短文。要做好这种练习,学生必须激发自己的创新灵感,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写出富有新意的对话或短文。开始做这种练习是,学生 会感到比较困难,但坚持下去,就会大有收益

2、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转达课文。转述课文既不能照搬课文上的原话,又要保证较准确地转述原文的意思,这的确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灵活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有显著的效果。

3、要求学生写简易读物概要。为了弥补教材涉及知识面狭窄的不足,我选用趣味性较强的短文或简易读本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并要求他们用英语写出短文或简易读本的内容概要。实践证明,这种练习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十分有益。

篇3: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写话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借助图画进行作文的。写话中辅以漫画來让学生进行作文是比较有趣味的。可以让学 生先说后写, 也可以让学生先写后说, 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 教师不要急于表扬或进行评价, 让学生发散思维, 观察学生的作文的思路变化。在激励学生口头作文阶段, 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先激励学生畅所欲言, 再用笔进行理性表述。虽然学生能够写出来, 还要看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 利用漫画耐心诱导学生说出想说的话, 把这些话连起来, 看看是否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例如五年级有篇漫画作文。根据漫画作文, 实为看图作文的一种, 借图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感。仔细观察漫画, 这是一组社会公德宣传漫画。比较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变化, 女生是主动去收拾垃圾, 男生是书写广告标语。人物的内心需要学生用想象构建, 事情如何引入,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联想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到某一天上午或下午, 学校还是街头, 同学的名字, 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工作, 不必苟求学生表达的多么完美, 或者符合情理, 让学生再现一个连贯的情节, 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创造, 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 只有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 才能在交流中有更多的进步。

2.在命题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年级口语交际———《记一次辩论会》。表面看来这是一次命题作文, 但课本为学生提出了两个角度, 一是客观角度展示辩论过程, 展示别人对“幵卷有益”的看法, 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 注重很多人的态度。另一个是个人角度展示辩论过程, 自己选定一个鲜明的立场。如果学生没有选定一方立场, 就是没有考虑好, 也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激发, 辩论与作文都很难继续进行。究竟“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 因为经历一次真实辩论的过程之后, 学生一定会有所感触。开卷有益指的是只要读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要给学生讲明的是学的知识越多, 人自然就对书籍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当学生领悟到此, 就自然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这次作文是以一次生动的辩论赛为背景的, 无论是正方, 还是反方, 辩论过程一定要强调双方摆出自己的理由, 让部分学生作为旁观者来鉴别。如果不健康的书对学生有害, 那么请学生举例, 什么书籍有害?什么样的书籍叫不健康的书籍? 命题作文一定要结合某一特定的事情或活动,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 让自己写作文时带着沉浸于活动之中的心理来写, 充分表明自己当时的想法。

3.在自由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篇4: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创造新意识。如讲《称象》一文,文中用水代替石头称象,更为简便。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的观察、思维方式,进行大胆的创新想象。大象那么重,谁也抬不起,秤杆也不受用,所以把大象赶上船,以船上水位线为准,再把大象赶下船,装上石头,合原来水位线,分别称石头,合计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这就是观察、思维分散解决了困难,创造了新的好办法。在教学《翠鸟》时,引导学生观察翠鸟的外形,在掌握翠鸟的外形、动作和住处以及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翠鸟外形的描写创新语句,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翠鸟的外形在学生手中能熟练地描写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培养学生善于思维,敢于思考的精神。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如讲《爱迪生救妈妈》课文,爱迪生的妈妈动手术,傍晚没有电灯,爱迪生想出好办法,叫几个伙伴点蜡烛用镜子,照射在手术台上,爱迪生妈妈得救了。可见思维、创造能力多么重要!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激发学生遇到困难要善于思维,敢于思考,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在教学《秋天到了》一文中,提问学生一片片叶子为什么向下落,不向上呢?大雁为什么要向南飞?因此让学生多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能想、能说的创新精神。

鼓励学生创新求异。学生发现疑难问题,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告诉他们答案。应启发学生多想多分析,鼓励学生创新。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凭空架桥,而是以一般智力发展为基础。如讲《充气的雨衣》一文,引导学生发现小林的思维过程,是因为小林被雨水淋湿了衣服,才会想做好一件好衣服。小林先看学生跳舞,衣裙徐徐展开,才联想到用铁丝做圆圈防雨水,后因铁丝圆圈不能收拢,又再想办法。教育学生学习小林,遇到困难多动脑筋,解决生活和学习的困难。

篇5: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21世纪的教育改革,创新能力已居于核心位置,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思维,尤其要具有创造力.创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品质的重要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顿悟不仅影响着教学高潮的形成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顿悟.简言之,既人们对长期探索悬念而未解决所得的一种突法性领悟,亦即潜意识蕴育成熟后,同显意识沟通的瞬间表现.)今天,电脑的功能取代了人们许多机械操作和思维活动.因此,利用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潜能是势在必行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力是时代赋予它的使命!

作 者:吴惠仙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风采华侨中学,广东开平,5293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42关键词:设疑激趣 展开想象 发挥联想 竞赛促趣

篇6: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3、13/

6、9/

4、25/12),然后再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倒过来的数字诱发了学生瞬间的灵感,使很多学生寻找到把这些分数化成同分子分数再

比较大小的简捷方法。

总之,人贵在创造,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人才是中华民族振兴的需要,让我们共同从课堂做起。

结束语: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如何提高是学校教学工件新的难题,以上仅代表本人的观点,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篇7: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思维能力是人类探索和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事物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学习和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在通过多种相应的途径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作 者:刘嘉 作者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罗定,527200刊 名: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ADMINISTRATION COLLEGE年,卷(期):9(9)分类号:H319.3关键词:英语教学 培养 创造思维能力

篇8: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一、创设情境, 诱发学生发散思维

“趣”是活跃小学数学课堂的第一步, 也是诱发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动力, 小学生处于好动的阶段, 教师应抓住课堂上的前20分钟, 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创教学情境, 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被唤起, 学生就会主动去调取以往的知识和给验来理解新知识, 这样一来活跃了课堂, 学生对学习也有了兴趣, 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时分秒”时, 学生在还没有学习此节内容时已经认识了钟面, 几乎都会看几时、几分和几秒, 然而通过此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充分掌握时针与分针转动时的关系, 从而学会看钟面上的时间, 了解一些基本的生活经验。

师:我们在生活中是离不开时间的, ××同学, 你是几分几秒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呢?在中午你从什么时间开始吃饭呢?什么时候睡觉呢?所以, 要想知道你日常生活的时间, 就要学会看钟表。

生:老师, 我知道, 钟表上最长的针是秒针, 最短的是时针, 还有一根是分针。

师:××真聪明, 看来平时也很用心地观察生活哦。同学们, 你们看 (手上拿着钟表对着学生讲解) , 钟面上的数字和圆点要对应到一起, 并且均匀地排成一圈, 它们把钟面平均分成了12个大格。而每个大格还分成了5个大小相等的小格, 加起来一共是60个小格。这些格子组成了时间。

让学生上台动手拨动钟表, 看钟面说出分针走了多少分。之后学生自由回答, 鼓励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 时钟从1走到2, 经过了多少时间呢?从5走到6又给过了多少时间呢?

生:从1走到2为1小时, 要看分针和时针, 才能准确地看出时间。

师:没错, ××同学说出了我们今天要学习内容, 认识时针和分针, 时针每走一格, 就代表走了一小时, 一小时内我们可能会做很多事情, 如上完一堂课, 在家吃完一顿饭。我要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任务, 回到家里看看你的爸爸妈妈在一个小时内可以做些什么, 下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

通过用创设教学情境来引入这节课的内容, 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 还有效地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 发散学生的思维去联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起来,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操作, 激活学生发散思维

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是内在隐形活动, 教学需要借助外在的条件来调动学生思维, 可借助动手操作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下面通过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教学案例来分析。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就是它六个面面积的和, 现在同学们可以四人组成一小组, 想办法计算出你们桌子上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都开始动手剪、量、拼, 经过几分钟后, 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计算出来了。

师:下面有哪个小组愿意上台来讲解一下你们是怎么算出长方体表面积的么?

小组1:我们组是这样想的, 先剪开长方体, 形成了这样的形状 (学生举起剪出的图片) , 之后把它们看成组合图形, 再量出相关的长度进行计算。

师:其他组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小组2:老师, 我们组可能和小组1的有点不一样, 但是过程较为复杂。

师:没关系, 你们来讲解吧。

小组2:我们组是把所有的面都给剪开并把他们分成了三组 (学生举起图片) 。

师:稍微等一下, 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把这六个面给分组的。

小组2:我们在刚开始的时, 组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按大小分三组, 也就是一组为两个面。另一种意见是分成两组, 每组都有大、中、小三个面。

师:看过了同学们的方法, 老师从心底感到由衷地佩服, 你们都好聪明, 好了, 同学们自己打开课本看一下编课本的叔叔阿姨是怎么构思的吧。

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 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思维得到了培养, 在讲解的过程中, 调动了课堂气氛, 不像以往那样呆板, 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篇9: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一、设置情境启发思维

这里的“情境设置”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创设类似史实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由此启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讲第十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的时候,我提了个问题:“如果在座的各位同学都是当时清政府的朝廷重臣,那么对于晚清衰落的政治局面,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挽救它的命运呢?”很多学生一下子来了精神,有的说:“我要是朝廷大官,我就要兴办海军。因为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者都是从海上来的。他们远道而来,在我们的地盘上横行,说明我们海军力量太弱了。”有的说:“光有海军是不够的,还要造枪造炮。我们还用大刀长矛,太落后了。”还有的说:“要办报刊,让国人了解当时的世界形势。不能闭目塞听,还以为我大清国是天朝大国呢!”……很多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问题引向课文:“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你们对大清的局势看得很清楚。也提出了有实际价值的办法。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当年清政府的那些大臣们有没有想到这些好办法吧。”这样就很顺利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了。

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

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力的培养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最基本的前提。在历史学科新教材中,有不少可供观察并仔细推敲的地方,比如大量的插图,其中就有许多隐藏的信息等待着师生共同去发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仔细观察历史对象。例如在讲七年级上册《灿烂的青铜文明》一课中的“司母戊鼎”这个问题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司母戊鼎的名字由何而来?它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这么大?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插图《司母戊鼎》。学生都能够通过观察得到正确的答案。

三、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注意技能方法的指导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教育学生在提问时。兼顾全局,求异标新,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笔者启发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相继提出:1936年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折射的国际形势有何特点?各派政治力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表现出哪些政治主张(或态度)?这些政治主张有哪些历史影响?学生从全局出发。较理性地注意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及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有价值的问题。

四、锻炼学生发散思维,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时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造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

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但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更能让他们的头脑经常处于活跃的思考中。如讲《中华文明的起源》,让学生想象远古居民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让学生推测在新航路开辟中将要遇到的艰难。学生们充分想象,描绘了当时的种种情况,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鼓励学生创新实践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模型制造。都可以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创新能力是靠训练培养的,创新是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离开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能力就无从谈起。学生学习中的阅读、听课、思考、讨论以及书面表达等实践活动,都能使他们有所得。再加以教师借助现代电教手段教学。或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历史博物馆等,让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重演。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知热情,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10: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贵港市港北区贵城永明小学陆余伟

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们思维的创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在习作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做了一些积极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角度习作

多角度习作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文体的作品。如写读后感,同一内容,学生可以写成读书笔记,也可以用日记和书信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即思想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作文。如学校运会比赛后,我让学生以《超越自我》为题作文,一部分学生的立意是“为祖国刻苦锻炼身体”;还有一部分学生的立意是“人要有毅力,否则一事无成”;只有一个学生立意与众不同:她在田径项目40米往返跑比赛中,看到不少同学从自己身后越过,发现自己落后了,于是信心不足,速度渐慢。这时隔壁班同学李肖玲不顾气喘,也不怕影响自己的成绩,边跑边喊:“梅梅,加油!千万不要停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听到喊声,她浑身是劲,跟上学友,跑呀,超呀,跑呀,超呀„„嗬!结果获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为此她的立意是“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我对这三种立意都给予肯定,同时,特别称赞第三种立意,富有创造性。习作批改之后,我发现有几位学生修改了自己的立意,写出了立意新颖的作文。

二、扩展性描述

扩展性描述,就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某些精炼的文字或一笔带过的略写的内容展开,详尽、细致地描述其具体情形。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讲三个小牧童在智慧女儿的启发下,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十年之后,终于体会到幸福是什么。那么这三个小牧童分手后,是怎样经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出幸福是什么呢?课文中通过人物之口,讲得很简略。我就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以《分手之后》为题,进行想像作文,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个牧童,用第一人称来写。结果,很多学生的习作既联系了课文的内容,又写出了自己对幸福的体验,大部分都写得比较成功。

三、推测性填补

推测性填补,就是在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推测填补可能产生的新结局。通俗地说,就是给故事加新的结尾,也许可以叫做狗尾续貂吧。进行这样的作文练习,可以使学生从别人的想像结果中受到启发,拓宽自己的思路。为了寻求不同他人的故事结局,学生的思维就会趋于变通而独特。这时,新奇的设想就会出现,发散思维的能力也就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如学了《穷人》一文后,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桑娜拉开帐子,渔夫会怎么想,怎么说?在今后的生活中,渔夫、桑娜会怎么做?他们的生活如何?”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让学生把这些想像的内容写下来。由于学生相互启发,思维活跃,因而能较快完成习作,而且故事结局大大出人意料。

四、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个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

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像,因而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如学过《少年闰土》和《第一场雪》后,可以引导学生把《少年闰土》中“雪地捕鸟”的情节与 《第一场雪》中描写雪景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想像闰土在鸟声中醒来看到了怎样的雪景,他是怎样在雪地里捕鸟的„„这样的练习,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延迟评价

延迟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其基本要求是在产生各种设想的过程中,暂时不要对设想进行评论,以便参加讨论的人能在和缓、自由的气氛中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在有限的时间提出数量众多的创造性设想。在习作教学中也可以进行延迟评价的尝试。如上文讲到读了《穷人》一文后,引导学生想像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他们一家是怎样做的,生活如何?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想像,如果此时教师过早进行评价,就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展开。因此,我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让他们驰骋联想,各抒己见。等到学生把自己的看法都充分表达出来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讨论,评议想像中存在的不合理处,最后让学生成文。延迟评价,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充分自由,学生的许多创见就会在这种互相启发的氛围中激发出来。

六、淡化切题要求

在习作教学中,由于片面追求高分,过分强调审题、切题。有的学生写的文章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句通顺,充满了童真童趣,可是由于不够切题就被老师判为不及格,逼得学生过度依赖《小学生作文选》等参考性书籍或材料,习作时实行“对号入座”,甚至涉嫌抄袭,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在评分时淡化了切题的要求,只要学生是有

感而发,内容具体、真实,情感真挚,语句通顺,有中心,就给高分,只是在总批中指出不够切题的毛病,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联系写作时才不会有顾虑,敢于写真事,抒真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我想,如果我们在小学生习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发表一点新思想,吐露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一点,语言清新一点,文风活泼一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培养,学生今后就有可能走上趣味盎然创新之路。

篇11: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以所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者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 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呢? 下面笔者仅就在历史课

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谈一点体会。

篇12: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宝应县画川初级中学

何德君

作文的关键在于选材和立意,选材和立意又贵在求新。然而,学生作文常常人云亦云,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人们的思维常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换句话说,是由于习惯性思维、定向思维的影响。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思考一个问题时,我们的思路往往重复同样的途径„„习惯性思维程序的造成,就好像条件反射的形成一样。”因此,要想让学生写出新意迭出的佳作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以为,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相对于顺向思维,总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探索,然后在探索中选择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如写一件事,先写结果,再回溯起因、经过,最后又回到结果,这便是倒叙。议论文也不一定都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顺序写,思路也可以打破常规。如写“说谎”这一话题,有时为了不让对方难堪,或者让对方乐意接受,于是就拿出了“美丽的谎言”;如妈妈吃鱼头鱼尾,把中段的鱼肉让孩子吃,她偏说“我就喜欢吃鱼头鱼尾”;鲁迅明明要弃医从文,偏对老师说,要改学生物,老师教的医学知识还是派得上用场的。因此“说谎”不见得都不好,要看“说”的什么“谎”,要看“说谎”的思想背景和真正目的。又如考虑“遗憾”这个话题,有个学生却以“无憾之憾”为标题,他认为一生都没有遗憾,一切都如意,没经历什么坎坷,生活平静得如死水,这本身就是一大遗憾。诸如此类,大千世界中人们已形成褒贬定势的事物,我们可以就许多问题引导学生唱一下对台戏。如写牵牛花,可以赞美它不妄于现状,不甘心埋没于茅草荆棘之中,勇于攀登,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可以逆向思考,讽刺它靠攀缘树干往上爬,分明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柳树,可以赞美它不择土质,落地生根的“志在四方”的精神;也可以逆向思考,批评它随风摇摆,没有坚定的立场。

二、培养学生多方向多角度的发散思维

多方向多角度的发散思维训练,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的思维。指导学生多方向多角度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即组织学生从某一事物多种不同的侧面去描写事物,刻画人物,说明事理,发表观点,这既是写好文章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发散思维需要联想。不论写抒情性散文,还是写议论性散文,往往不能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作者要抓住某人、某事、某物的本质特征或象征意义产生联想。由人联想到物,或由物联想到人,或由物、人联想到社会„„作者可以说古道今,由此及彼,借题发挥,通过联想,文章才能有水平升华的高度。

如以“考试”为例,可以从课内科学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考试,联想到思想、品德、意志等方面的考试,人生时时有考试,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考试,社会就是大考场。这样的构思,思路开阔,容易出新。如写“学费”,一般学生可能会在“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的费用”或“个人求学的费用”上做文章。其实,花钱学到经验、教训,或学到某种美德,交出这学费也是很值得的。又如写在江河上逆水游泳,联想到拼搏精神,联想到学习要有坚强的毅力,否则非进则退;如写“网”,可以联想到社会人际关系中种种无形的“网”,也可以联想到要冲破这张“网”,就需要决心和智慧,等等;如写“锁”,从门上的“锁”,想到禁锢在人们精神上的“锁”。再比如“镜子”这个话题,可以从“邹忌窥镜”谈起,进而联想到我们要经常照镜子,发现缺点,予以改正,也可以从“高堂明镜悲白发”的诗句,领悟到必须抓紧少年时勤奋学习的道理;可以从唐太宗“长宝三镜,用防己过”的名言入手抒发情怀;也可以谈镜子的功用,联想现实生活中具有镜子性格的人。

三、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

辩证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客观地评判事物的一个重要思想武器。教会学生辨证思维同样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在议论文写作中尤为重要。

在审题立意上,要有辩证法。例如点与面、偏与全、美与丑、正与反、好与坏、个别与整体、特殊与一般、进与退、利与害、纪律与自由、成功与失败、崇高与卑鄙、谦虚与骄傲等,不能顾此失彼,以偏概全。培养学生客观地、全面地、本质地分析各种问题,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逐渐向成熟的方向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论证问题时,要一分为二,富于辩证法。例如90-年一篇高考作文《“花”与“刺”》,文中这样写道:“花”正如那些赞美之词,而“刺”正像那些逆耳忠言和劝告。阿谀奉承尽管使你心满意足,然而它却使你沉迷于过去的业绩,留恋于过去,失去创新的锐气,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而“刺”虽然使你疼痛,但它却使你惊醒,催人自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和缺点。

篇13: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一、创造思维及其特征

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的概括的间接反映。创造思维就是合理地、协调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及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或成果。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一般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建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获得新成果、解决新问题等思维过程,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具有独特性、新颖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新颖独特和灵活变通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 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

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

教育创新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蕴藏的创造因素,对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使课堂教学有创造教育的内容。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提出:“在河边修一个水塔,使到a村、b庄所用的水管长度最少,如何选定这个水塔的位置?”从而把课本内容引申到实际生活中来,使教学富有实践性、科学性、现代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中学习争辩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处理学生学习行为时,尊重他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别出心裁等。

2. 调动激情

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自由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

3. 加强互动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应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教师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并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明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科研促课改,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4. 指导观察

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会有创造。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首先,在观察之前,教师要给学生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其次,教师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例如要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要指导学生及时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等。第三,教师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及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第四,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学生对“围成的”理解有困难。教师可让学生准备长20、16、12、10、8、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用20、16、12厘米,10、8、6厘米和10、16、8厘米都能拼成三角形,当选16厘米、8厘米、6厘米长的三根小棒时,首尾不能相接,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不能小于第三边”,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概念的形成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归纳和分析的过程中亲自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

5. 引导想象

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包罗整个宇宙。”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想象不同于胡思乱想。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联结,所以我们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种植园里各种植物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然后出示种有竹子和杜鹃的地块,分别呈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青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有天然的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猜测: (1) 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 (2) 长边和它的高的积。 (3) 短边和它的高的积。 (4) 先拼成一个长方形,跟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有关……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学生见自己的思维结果被肯定,心理上有一种小小的成就,从而更激起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6. 鼓励求异

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别人没想不到,去找别人没有找到的方法和窍门。它要求必须富有联想,长于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与众不同的思路。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笔者在教授新教材《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一节时有很深的体会。

例:如图,已知a∥b, c∥d,∠1=105°,

(1)求∠2与∠3的度数。

(2)从计算你能得到∠1与∠2是什么关系?

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并得到∠1=∠2。笔者正要向下讲解,这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不用知道∠1=105°也能得出∠1=∠2。”笔者当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回答了笔者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笔者让他讲述了推理的过程,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笔者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

已知:a∥b, c∥d求证:∠1=∠2。

让学生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又变化如下:

变式1:已知a∥b,∠1=∠2,求证:c∥d。

变式2:已知c∥d,∠1=∠2,求证:a∥b。

变式3:已知a∥b,问∠1=∠2吗?(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初学几何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创新学习所必备的思维能力。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这应成为我们以后教与学的着力点。

7. 诱发灵感

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灵感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突破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篇14: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1.在写话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写话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是借助图画进行作文的。写话中辅以漫画來让学生进行作文是比较有趣味的。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也可以让学生先写后说,培养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让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教师不要急于表扬或进行评价,让学生发散思维,观察学生的作文的思路变化。在激励学生口头作文阶段,可以充分利用“头脑风暴法”先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再用笔进行理性表述。虽然学生能够写出来,还要看学生是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受,利用漫画耐心诱导学生说出想说的话,把这些话连起来,看看是否能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让别人一听就能明白。例如五年级有篇漫画作文。根据漫画作文,实为看图作文的一种,借图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并用文字表达自己所思所感。仔细观察漫画,这是一组社会公德宣传漫画。比较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变化,女生是主动去收拾垃圾,男生是书写广告标语。人物的内心需要学生用想象构建,事情如何引入,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联想时间、地点、人物。具体到某一天上午或下午,学校还是街头,同学的名字,都是学生创造性的工作,不必苟求学生表达的多么完美,或者符合情理,让学生再现一个连贯的情节,就是一次了不起的创造,要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只有在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才能在交流中有更多的进步。

2.在命题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年级口语交际——《记一次辩论会》。表面看来这是一次命题作文,但课本为学生提出了两个角度,一是客观角度展示辩论过程,展示别人对“幵卷有益”的看法,是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注重很多人的态度。另一个是个人角度展示辩论过程,自己选定一个鲜明的立场。如果学生没有选定一方立场,就是没有考虑好,也就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激发,辩论与作文都很难继续进行。究竟“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因为经历一次真实辩论的过程之后,学生一定会有所感触。开卷有益指的是只要读书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要给学生讲明的是学的知识越多,人自然就对书籍有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当学生领悟到此,就自然明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话。这次作文是以一次生动的辩论赛为背景的,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辩论过程一定要强调双方摆出自己的理由,让部分学生作为旁观者来鉴别。如果不健康的书对学生有害,那么请学生举例,什么书籍有害?什么样的书籍叫不健康的书籍?命题作文一定要结合某一特定的事情或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让自己写作文时带着沉浸于活动之中的心理来写,充分表明自己当时的想法。

3.在自由作文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语文三年级的“语文园地八”的习作内容是围绕本组课文内容进行的。这一组课文都是神话、传说,包括古诗《乞巧》《婦娥》,课文《西门豹》《女祸补天》《夸父追日》。作文前还要将这些内容以口语交际的形式——讲故事全班展示,这是为作文所作的准备。作文要求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把自己想象成可以变化的人或物。作文题目不限,自己拟定,写完后,读给周围的人听一听。三年级是作文的起始年级,与一二年级的写话训练明显的不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作文要求,要把话写清楚,把事情写具体等。自由作文凭借的是想象,学生的想象有多远,作文就能写多远。边作文,边想象,教师可以多方面鼓励学生,一种理性把握,进行推理性想象,一种是模糊式的想象。两种想象都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教给学生克服遗忘的方法,以提纲的形式记下自己的一些思绪片断,不要局限于字句通顺,可以说后录下来,也可以写成词语稍后整理。对于三四年级学生来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转化的时期,具有“可逆性,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义。”这一心理特点为自由作文最佳时期。“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可以在校园内进行优秀作文展,加强对学生的精神鼓励,由学生作文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

篇15: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文章就是从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气氛,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氛围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标要求.

作 者:魏海萍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安义二中,江西・南昌,330500 刊 名: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7 “”(12) 分类号:H1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篇16: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江门市丹灶小学

周其添

【内容提要】

本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为指导,以命题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论点。首先指出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规范性指导、定性式的要求过多等不足,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然后结合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选取典型的事例,就命题作文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启发疏导学生展开超现实的丰富想象等分论点作了详尽的论述。实践证明,在命题作文教学中只有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才能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关键词】

命题作文

创造性思维

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定调”,学生“弹琴”,甚至是老师提供范文,学生依葫芦画瓢,写出来的作文必然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教师形式上“苦口婆心”的规范性指导,加上定性式的要求,不但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以致使学生的作文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境地。

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作文教学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秉承和发展了这一指导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第二学段强调‘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仅‘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等笼统提法,其重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在习作中以创作性的思维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①。”那么,在命题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教师命题时要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把它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创作欲望,使作文教学出现“一树之花,千朵千样,一花之瓣,瓣瓣不同”的喜人局面。据此,我认为命题作文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潜力,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憧憬。作文题目如果不拘泥于现实,出现类似《十年以后的我》、《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多向思维,合理虚构出未知事物的形象,描绘出未来生活的图景,学生的想象、创造性思维在写作训练过程不断升华。

例如,联合国举办的“空间活动将如何改变我国和世界”征文比赛,荣获亚洲一等奖的傅洁同学的《乔迁之喜》,就是用想象描绘了一个人们从没见过的太空城——螃蟹城,来自各国的人们在这里和睦相处,反映了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理想和愿望。想象独特、颇具见地。还如,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古诗进行改写,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有一位同学对杜甫《绝句》改写道:“春天来了,柳树抽出绿色的芽,长长的柳条迎风垂摆着。两只黄鹂飞来飞去,叫声婉转动听。一行白鹭在蓝天中展翅飞翔。诗人杜甫昂首远眺高大雄伟的西岭山,只见那终年不化的积雪被阳光照得银光闪闪,江面上许多欲破浪远航的船只正整装待发,去万里以外的东吴。诗人陶醉了,吟诵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可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又可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三、命题可采取延伸故事情节的方式,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语文课文中,有些故事情节常常写得比较概括。老师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情节加以扩充拓宽,这样学生可以依据自己作品的理想和愿望,联系实际,充分展开想象,给人物安排不同的结局。这样,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而不依赖于现成的描述或示意,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势,这一心理过程,是学生创造想象过程,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因为创造想象和积极思维是相生相伴的,二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例如:教学托尔斯泰的《穷人》一课后,我让学生以《桑娜拉开了帐子后》为题。学生大胆想象,各抒己见。如结局一,渔夫和桑娜生活更加艰难,七个孩子沿街乞讨,无人问津;结局二,渔夫和桑娜用勤劳换来了幸福的生活,一家人生活美满幸福;结局三,七个孩子都求学成才,渔夫和桑娜晚年生活幸福„„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

四、命题可让学生“反弹琵琶”,启发逆向思维

篇17: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英语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实施创造性教学是以创造教育理论、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和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浅谈了一些体会.

作 者:周存娟 作者单位:单县高韦庄中学,山东,单县,274320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9)分类号:H3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造性思维 比较法 联想法

篇18: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论文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知识的创新是通过由创新欲望和创新能力的人实现的。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造性人格。要不断创新, 首先就要有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的文化。对于这些, 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 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不要简单地禁止和否定。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中, 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 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展开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 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源泉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接着展开“逆向联想”, 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 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另外再展开“横向联想”, 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 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把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肩负起来。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 敢于标新立异、反弹琵琶,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首先, 要从思想上引导学生, 使其正确地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都不可能用尽真理之长短, 人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 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异想天开”的思想。

其次, 在教学上要发扬民主, 为独立思考创造条件。现代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 即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知识, 这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学生的标新立异难免伴随着幼稚和错误。对于这些, 教师如果简单加以否定, 不仅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 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 疏于思考。事实上, 只有犯过“错误“, 才能改正错误。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 一定要加以保护。

总之,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既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也将有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摘要:在历史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使学生具有永不消失的创新欲望和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上一篇:萧江二小书法特色学校总结下一篇:热爱祖国美好少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