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探索

2022-09-30

1 更新观念, 树立创造性教学思想

实施数学的创造性教学, 不只是一个方法问题, 而首先是教学观念的变革。实际上, 也只有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 才能导致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从而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1 重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品质

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 而且也是情感和意志活动的过程。因此, 重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成为营造课堂宽松环境的首要因素.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权利, 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个性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课堂中学生“接下茬”、“交头接耳”不是学生的毛病, 而是学生思维活跃、反应迅速、急于表现的信号, 教师不但不要去压制, 而要顺势引导, 考虑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的活动, 应让学生有充分发挥自己见解的机会, 给学生的创造和探索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1]。凡是学生有可能想出、说出、做出, 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去回答、去动手操作。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 当学生的思维方向与教师不一致时, 教师不要强行让学生跟自己走, 古人尚且知道“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不一致时要及时调整, 以适应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即教学设计要服从于课堂, 课堂应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 让学生充分地去思考、去探究.这样一来, 师生间的情感状况就会逐步由“接近”、“亲近”向“相赖”、“共容”升华。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 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1 开放式教学, 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实行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形式, 是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主要手段。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的信息的过程, 而且认为学生向教师传输信息是教学过程中的实质成分。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就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己有的思维活动, 并加速发展这些思维活动能力。所以教学必须开放, 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由教师向学生发射信息, 教师独占课堂代替学生思维活动的局面。对一些定理, 法则和公式的推导, 学生能够作的, 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去作。

例如:关于圆锥曲线标准方程的教学, 教师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只由教师推导学生听讲的传统作法, 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推导, 这样做效果会更好。对于椭圆的标准方程, 由于学生己有了求曲线方程的初步技能, 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学生导出就有可能。但为了使方程标准化, 还需在推导前师生共同建立直角坐标系, 定出焦距2c和常数2a。另外, 学生还不会想到令a2-b2=c2。在推导过程中, 给出一个“路标”, 只要学生推导出方程 (a2-c2) x2+a2y2=a2 (a2-c2) 就可以了。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 进行参数变换, 得到椭圆的标准方程。

2.2 启发式教学,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教学实质上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通过周密设计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引导他们针对问题, 积极思维, 解决问题。

2.3 讨论式教学,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与深刻性

思维的批判性, 表现在善于根据客观标准, 从实际出发, 细心权衡一切意见, 从而明辨是非。具有思维批判的人, 能够严格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思维, 并能检查出自己和他人论点的正误。教学中依据青少年好胜性强, 喜欢怀疑、争辩, 敢于发表意见的特点, 组织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鉴别讨论, 对隐蔽的错误进行辨误、驳谬、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4 探索式教学, 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创造思维的前提, 可以说, 没有探索, 就没有创造。思维的创造性对学生来说, 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 善于独立地思索和分析, 表现出不依常规, 不循规蹈矩, 用新颖的求异思想和方法解答问题, 获得他未曾有过的结论。因此,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善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索环境, 鼓励学生不因循守旧, 墨守陈规;敢于提出别人未曾想过的方法, 敢于对老师和书本提出质疑。

3 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 教师可根据各种问题的具体情境, 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1 在培养直觉思维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创造性

直觉思维是一种“闪念”, 是一种预感。在解题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这种预感, 不要急于追问预感的根据是什么, 让学生充分阐述他们的估计和预见, 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肯定。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例如;多面体A B C D E F中, 己知面A B C 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 EF//AB, EF=3/2, EF与面AC的距离为2, 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

解析:看来看去它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 没有现成的体积公式以代, 脑子产生闪念:分割将会出现一个四棱锥, 口算得其体积为6, 而远项 (A) (B) (C) 中的9/2, 5, 6皆比原体积小, 因此预感到只有 (D) 是正确的。若不然, 就算连结BE, CE分割成一个四棱锥和一个三棱锥后, 由于EF的位置不定, 三棱锥的体积也不易很完美地求出。这试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性的, 如果不用创新意识就很难快速高效地解决。这个案例充分说明直觉思维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3.2 通过类比引发猜想,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类比是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形式。所谓类比就是依据两个教学对象的已知相似性, 把其中的一个教学对象己知的特殊性质迁移到另一个教学对象上去, 从而获得后一个教学对象的性质。类比教学, 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似乎不相干的知识联系起来, 学生的类比联想过程正是其右脑积极活动、发展创造思维的过程。[2,3]3.3通过变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要求学生不应该满足于原题解答, 而应该引导他们在原题的基础上变换延伸, 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把学生的思路拓宽扩展, 引向深入, 促使学生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

摘要:本文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就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提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所采取的一系列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方法,数学解题教学

上一篇:市政施工技术浅析下一篇:浅谈人工智能与煤矿生产安全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