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2024-05-12

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精选8篇)

篇1: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今夜,是特别的一夜。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现在,我也给自己一句话:特别的夜,送给特别的我,这是专属于我的夜晚。

今夜,我又回到了久违的寝室,以为会是快乐的,但最后却演变成为了惆怅。同样的人,同样的地点,同样是在晚上,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我的心情。走在熟悉的街道上,我感到好迷茫、好无助,不知该怎样面对接下来的.日子。老实说我真的好怀念,怀念以往的日子,怀念那些快乐的时光,但也仅仅只是怀念而已,除了怀念我还能干什么?往事如浮云,风一吹就散了,唯一吹不散的是伤心人那寂寞的烟火,如果可以,我愿让风吹散以往的一切!就当它是一个美好的回忆,让这最美的回忆永恒的深藏在我的心田。 以往在寝室,都能感觉到快乐的气息,心里装的满满的都是幸福,感觉幸福时刻围绕在我身旁。可是现在呢、变成了什么样子?难道是时间久了,我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了吗?或许是吧!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感觉头昏脑胀的,只想美美的睡上一觉,或许明天、一切都会改变了呢!?

好想想睡觉,躺在床上,时间慢慢的走,但却怎么也无法入睡。在这样的夜晚,我却失眠了,从不知失眠为何物的我,居然破天荒的第一次失眠了,这是否就是上苍给我的惩罚?

终于,我进入了梦乡,原来我并没有失眠,那只不过是一个梦而已,但却是如此的真实。午夜梦回,听着雨打着玻璃的声音,好清脆、好纯粹,突然,一阵闷雷响彻黑暗天际,破坏了这和谐的蕴律,这使我的心情更加糟糕。我突然生出一种冲动,离开这个地方的冲动,但这可能吗?到处都是黑暗的阴霾,我能走到哪里去

我烦闷心情犹如此时天空的闷雷那样的显得暴躁不安。我努力的平复我的心情,但我心灵的一切的挣扎却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我的努力就这样被无情的践踏。我决定要好好的想想了,在这样境况里,除了想想之外,我还能干什么?

就这样我陷入了回忆之中,在自己幻想的活动里度过了夜晚,甚至我不敢醒来,我害怕失去梦里那些温馨的回忆。终于,我胆怯的现实,也许是因为过去那真挚的时光因过于幸福,所以才会那般不堪回首。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倘或现在的一切可以换来一个奇迹,可以找回当初那真挚的时光的话,那么我会等,一年,十年,百年,直致此生。

再见了,我的高二;再见了,我的青春;再见了,我的放荡生活。高三,我来了,准备颤栗吧!

篇2: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4月23日-4月28日,学校组织全体党员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观看了《情怀》《永恒》《力量》三部电视专题片。

《情怀》这部专题片,重温着一位位平凡教师献身教育的事迹,我的内心一次次充满感动。

我常常想,做一名教师意味着什么。初登讲台的我,满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兴奋与喜悦。等到真正加入到教师这个行列,我才逐渐明白了教师的甘苦。从教十年,教过的学生成百上千,我依然是名平平常常的教师。当看到同龄人容颜依旧,满身名牌,珠光宝气,开着名车的时候,我禁不住有些许的不平衡,也曾泛起过点点自卑。但是,当我看到在一个人的校园教着三名学生的孟敏老师;当我看到身患癌症经历了化疗痛苦的时健美老师;当我看到默默无言七年间用十万字与学生交心的杨兴菊,跋山涉水走访留守儿童的贾晓霞……还有一位位皱纹深深,白发斑斑的不知名的老师时,我深深懂得了教师这个职业,理解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情怀。

选择了教师行业就等于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师行业就要选择坚守。当物质超越了精神,我们有责任教化;当迷茫遮挡了前途,我们有责任开辟;当浮华取代了朴实,我们有

义务引领。我们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是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是社会的脊梁。我们执着的追求着我们的梦想,努力地建设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杏坛一年又一年,我们无怨无悔,我们义无反顾,我们勇于担当,我们无愧苍天!

这,就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不变的情怀。

《永恒》这部关于“沂蒙精神”的电视专题片,运用大量历史文献和亲历者讲述,跨越了七十年峥嵘岁月,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故事揭示出一种“永恒”的沂蒙精神。

沂蒙人也是人,为什么对共产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显然是共产党首先做得好。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的长期革命斗争中,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鱼水、血肉联系。刘少奇、罗荣桓、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那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纪录片《永恒》告诉我们,是人民用鲜血和乳汁供养了我们,是人民用双手和脊梁支撑着我们。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

《力量》全面详实的反映了革命老区人民,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争取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

贡献。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让观看者无不动容。

《力量》充分展示了群众力量是无穷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我党执政的核心基础,只有拥有了群众基础,只有与人民群众共甘共苦,与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心连心,肩并肩,就没有我们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篇3: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篇4:永恒的绿色情怀

关键词: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军营名谣;社会文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3-0130-02

军歌是美的。对于这个命题,我想没有人会反对。这样一类描写军营亚文化群体的歌曲,在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中牢牢处于主流音乐的地位。但军歌是否真如它所处的主流音乐地位一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在军营中,像流行音乐那样无孔不入地充斥在人们文化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答案恐怕并不乐观。那军歌之美到底体现在哪里?是什么促成了军歌主流音乐的地位?它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彰显?

一、军旅歌曲的美学内涵

想要全面理解军歌之美,就必须准确把握军歌的存在方式,而军歌作为音乐这一庞大体系的分支,其存在方式势必要遵循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的理论规律。

所谓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就是站在视音乐的存在为文化整合存在的立场,将音乐理解为人类艺术实践的文化产物,不论是何种类型的音乐,其构成要素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即:行为、形态、意识。其中,行为层面包括操作行为和文化参与行为,形态层面包括音响形态和物化形态,意识(观念)层面包括内化的意识与外化的意识两种。

操作行为主要指音乐技术上的操作及控制行为,如:器乐的演奏法,声乐的演唱方法等等。文化参与行为是指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一切行为,如:政治、经济、宗教等等(歌手演出时穿戴的各种具有某种符号意义指向的服饰也可视为文化参与行为)。

音响形态主要指动态的、物理声学意义上的形态,如:被人的听觉感受器官所感知的歌声及各种器乐演奏的乐声。音乐存在的物化形态则是一种静态的存在,如:各种乐器及各种音乐文本(乐谱、书籍、唱片等)

内化的意识指在一定的文化、教育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审美听觉心理,这种心理是在长期的训练和学习以及文化浸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并沉淀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中。外化的意识指借助符号化的方式,记录和传通内化意识的各种音乐和文本,如:乐谱的符号,(各种装饰音的符号)、音乐分析符号及歌词等。

把军歌放在音乐存在方式“三要素”理论中进行审视,其美学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融入血脉的五声调式

军歌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好唱好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在军营或广大群众中心口相传,进而发挥其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力。之所以说是心口相传,是因为大多数的战士并不识谱,学唱新歌的方式就是教歌员唱一句,下面学一句。这种模式,也是我国广大群众学唱的主要方式。因此,军歌想要普及推广,势必不能曲调拗口,语意艰涩,而在学唱歌曲时,曲调的记忆既是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大多数军歌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特别亲切,非常好学,听两三遍就能哼出旋律,稍微记一下歌词便能跟着唱了。那么这份亲切感和好学的原因何在?从曲调的创作方面来讲,原因就是:军歌的旋律往往采用我国传统的五声调式。

我们在生活中形容一个人不会唱歌,常会用到一个词:五音不全,这“五音”指的就是构成我国传统五声调式的“12356”,不过在五声调式中“12356”并不唱作“do re mi sol la”,而唱作“宫商角徵羽”。因为五声调式与现在流行的五线谱和简谱记谱法所遵循的西方乐理规范不同,它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调式,深深地植根于我们所有中国人的民族潜意识之中,可以说是蕴藏在所有中华儿女骨血中的旋律和音符。因此基于五声调式创作而成的作品,对所有中国人而言都会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因此学唱起来也势必事半功倍。军歌的绝大多数旋律均采取五声调式或是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加入偏音进行创作,正是基于五声调式与我们血脉相容的特性。军歌易学好唱,其美感的基础就是源自旋律创作与民族意识的同根同源。这是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一个方面。

(二)词曲建构的审美意象世界

按照音乐风格的不同,笔者把军歌分为: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三类。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这三类军歌的旋律与歌词会在表演者和欣赏着心中构建一个丰富的意象世界,这个世界让所有有过军旅经历的人产生无限充沛的情感共鸣,也使没有军营体验的人对这样一个群体产生无限敬佩。

军旅进行曲曲调雄健刚劲,旋律线大都呈整体上行的趋势,这样的旋律走向往往会给人带来光明,希望,奋勇前进的正能量;此外,军旅进行曲极富节奏感,在歌词与音符的对应关系上基本采取一字对一音;旋律进行的和声功能性极强;演唱方式大多为喊唱,演唱形式则是以合唱为主。常在基层部队的队列行进,集会拉歌和基层歌咏活动中出现。演唱者大都为基层战士和声乐爱好者。所有这一切形态和行为方面的特征都是为了显现军旅进行曲扎根军营,鼓舞士气,激发斗志的作用,表现了战士踏步向前,充满力量的决心。伴随着这样的音乐,听众的身体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律动起来。想到军营生活的汗水与热血,想起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军旅抒情歌曲的表述在学理层面来讲并不严谨,笔者在这里用它来代指与军旅进行曲风格迥异,表现军人深沉炙热情感的一类军歌。军旅抒情歌曲的曲调起伏连贯,旋律线波动较大。在歌词和音符的配合上经常出现一字对多音的情况,演唱形式主要以独唱为主。演唱者主要以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歌手为主。经典的军旅抒情歌曲有《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什么也不说》、《为了谁》等。这类歌曲呈现的性格不像军旅进行曲那么果敢刚毅,带给人的是浓浓的深情和感动。例如:歌曲《为了谁》第一句配合平缓的曲调唱出“泥巴裹满裤腿”,先把人的思绪带到了抗洪一线,随后用一个音程的跳进唱出“汗水湿透衣背”,这样的一平一扬,抗灾一线战士辛苦的形象便生动地浮现在眼前。而副歌部分,歌曲用重复上行的旋律,不停地问“你是谁、为了谁,我的战友你何时回”,用以表达对战士舍身救灾的感动。即便到了歌曲结束,作者也不愿用一个下行的旋律增添伤悲,而是用上行的音符唱出“姐妹”两个词,努力给人以希望和动力。如果说军旅进行曲塑造了军人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的话,那么军旅抒情歌曲表现就是军人温暖真挚的大爱情怀。

nlc202309040233

军营民谣相较于军旅进行曲和军旅抒情歌曲,体现的情感更具体,它的曲调平稳舒缓,音程关系以级进为主,旋律线较为平稳,大多以吉他为伴奏乐器,采取述说式的演唱方式,演唱形式灵活多样,典型的演唱方式是自弹自唱。表达的是战士内心的情思。这类作品在军歌中同样必不可少。因为前面两种风格的军歌,在把军人形象树立的极为高大,让人敬仰的同时,也让人产生了距离感,而军营民谣展现的正是有血有肉,最为真实的军人形象。例如《军港之夜》的歌词写道:“军港的夜啊,轻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在这首歌里,没有大气磅礴的描摹,我们感受到的,就是一个平静军港的夜晚,海浪与战舰的对抗不再激烈,整日与波涛为伴的士兵也不再辛苦,在轻轻摇动的战舰上,伴着涛声,在梦中甜甜的笑着,想必一定有幸福的事情在梦中温暖着他。这样的歌曲,一改军人流汗流血不流泪的硬汉形象。让大家脑海中的军人世界更加生动、和谐。

(三)真挚深沉的家国情怀

歌曲呈现出的家国情怀,是军歌美学内涵的第三个组成部分。从个人情感方面来讲,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军人的亲情、爱情、战友情;从大爱情怀来讲,家国情怀主要体现在军人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无悔奉献。

军人的职业特点使他们中的很多人不能经常和父母妻儿相守相伴,因此,借物抒情便成了情理之中的事,在诸多事物中,月亮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月亮”这一母题,在中国文化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歌曲《想家的时候》描写的是一个战士夜晚站岗时突然想家,想念家中的妈妈,而相隔两地,唯能寄情的便是空中和家乡,和妈妈共有的明月,从而那银色月光下唱出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想家的时候很甜蜜,家乡月就抚摸我的头”。而《十五的月亮》则表达了身处两地的爱人,虽无法时时时刻刻长相守,但都在尽力完成着自己的责任,一个守着大家,一个守着小家。

战友情是军人独有的情感。而军歌似乎是这一情感最好的表现方式,因为面对朝夕相处,同生共死的兄弟,有些不宜讲更宜唱。就像《驼铃》中所唱的 “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还有像《我的老班长》所表达的“我的老班长,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我的老班长,你还会不会想起我,好久没有收到你的信,我时常还会想念你,说你喜欢听我弹吉他 ,唱着我们军营的歌”。这份情感虽不激烈,但总是那么入心入肺,情意绵长。一幅幅军旅日常生活的图景也随之渐渐展开。

对国家和人民的大爱情怀,经由歌曲从细节处展开地诠释,会更让我们为基层官兵的精神所感动。例如歌曲《什么也不说》唱道:你下你的海,我趟我的河,你坐你的车,我爬我的坡,既然是来从军,既然是来报国,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一棵博大的心,愿天下都快乐。正是很多类似这样的军歌,一边告诫军人牢记自身的使命与责任,一边让听者为军人无怨无悔的奉献所感动。

上述军歌美学内涵的三个层面,在我们展开对军歌的审美活动时,总是有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把它们分开来谈,只是出于叙述清晰的需要,因为创作技法和词曲营造的画面感都是为了使歌曲能更好表达情感,且军歌所表现的家、国情怀也经常是包容在一起,无法泾渭分明地割裂。就像《为了谁》这首歌,它一方面表现了军人在灾难来临时奋不顾身,英勇救灾的大爱情怀,同时体现出了“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的浓浓战友情。

二、军歌的美学内涵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

通过日常的教学与交流,笔者发现,军歌虽然被大家传唱和认可,但很多人对军歌,总无法产生类似对流行音乐的亲近感,感觉军歌的美有些不够贴心。原因何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彰显军歌之美?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军歌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互动关系入手来分析。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记录。军旅进行曲,军旅抒情歌曲和军营民谣这三类军歌的发展和它们所体现出的不同美学内涵,同我国军队和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军队的建立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敌侵略,保卫家园的安宁与祥和。因此在我军初创期和战争岁月中,最早出现的便是进行曲风格的军旅歌曲。由于军旅进行曲唱起来有劲儿又非常适合队列行进时边走边唱,增强气势。因此,早期的军歌大多为军旅进行曲。其中就包括教育官兵,统一思想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抗战时期用以激发官兵战斗豪情的,以《大刀进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代表的一系战斗歌曲。还有现在诸如:《响当当的连队呱呱叫的兵》、《青春万岁》、《强军战歌》等描写官兵精神风貌的战斗精神队列歌曲。这类歌曲与部队日常生活和训练战斗密切相关,因此在军营中广泛流传且经久不衰,每一个有过军旅生涯的人都能随口唱出几首军旅进行曲,其中蕴藏的也是他们满满的记忆与情感。由此可见,正是部队战斗、行进的需要,和基于激勵官兵斗志的客观事实,催生了军旅进行曲的出现,而它的出现又很好的在精神层面促进了我军战斗力的提升以及军人思想魂魄的熔铸,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

军旅抒情歌曲比军旅进行曲出现的时间要稍晚一些,因为在战争岁月,没有适合的文化空间让人去沉静,深刻地表达一份浓烈的情感。因此,军旅抒情歌曲早期往往出现在描写战争题材的影片中,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我的祖国》可以说是早期军旅抒情歌曲的代表作,在那个断粮断药,连喝水都成问题的艰苦时刻,支撑志愿军战士的,正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丽家园。是对家园的忠诚守护让他们一直坚持着,直到战斗最后的胜利。军旅歌曲之所以在和平年代开始大量涌现,是因为此时,人们远离硝烟,激烈的进行曲反而会使人感到过于震撼,且对于没有军旅生涯的人而言,感官刺激有余,情感触动不足。但军旅抒情歌曲则可以用它流畅的旋律,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带着深沉的情感流进人们的心里。让军人牢记自己的使命,让群众感受军人的付出和辛劳。因此,军旅抒情歌曲在和平年代,尤其是在广大群众中,开始逐渐与军旅进行曲双足鼎立。以其鲜明的特色在军营中强化使命意识,在群众中表现军人的奉献与坚守。

在这三种风格的军旅歌曲中,军营民谣诞生的时间最晚,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同样是在和平年代,军营民谣并不致力于表现军人的大爱情怀。它所唱的是战士的心里话。它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军旅进行曲和军旅抒情歌曲所描写的军人形象往往都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比较高大,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所看所感有些距离,另一方面,战士们也渴望能有一类风格简单清新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内心最细腻的情感,军营民谣的适时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它让人们能够更近距离,更真实的去感受一个军人的情感世界,也让广大战士内心的情思有了寄托和抒发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

每个时代有属于自己的歌曲,每当想起,总能勾起人们的共鸣和记忆,军歌的美学内涵不仅体现在它的音乐存在方式中,还通过其美学内涵与社会文化环境所存在的互动关系让我们感受着军队与社会的变迁。正是一定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特定风格的军歌,并让它伴随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成长广为流传。也正因为某一类军歌,帮我们定格了特定的历史,才让我们可以去纪念,去反思,去回忆。

篇5: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主持词的写作要突出活动的主旨并贯穿始终。在人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场合都需要用到主持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主持词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永恒的旋律——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主持词,欢迎大家分享。

(女)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xx,能为您主持今天的演唱会,我深感荣幸!

(男)各位朋友,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____能和大家欢聚在一起,我倍感温馨。我衷心祝愿“永恒的旋律——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圆满成功!(女)秋日的飘逸情怀,花红叶绿,一片花的海洋。

秋日的飘逸情怀,艳阳高照,层峦滴翠。

(男)秋日的飘逸情怀,到处欢歌笑语,一片歌的世界~~~

就在这不同寻常的秋日里,“飘逸情怀

——再现自我,今天又如期和您见面了,今天我们推出的是主题为“永恒的旋律—永远的友谊--庆祝飘逸情怀语音聊天室开业庆典大型晚会”

(女)同耘一方土,共饮一水。自从我们的聊天室和朋友们见面以后,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网友的热情早晨与深切关注,这样的大型活动已举办过多次,深受大家赞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参与的面也越来越广。实践表明,这一形式非常有利大家的交流与互助,也正是借助了这一形式,彼此之间才能更进一步有了了解认识的过程,朋友们敞开心扉,吐露心声,分享喜悦,宣泄烦恼,寻觅知音,发现机会,促进合作,共同进取!我深信,因在座各位的积极参与,今天的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活动也一定会取得圆满的结果。

(男)气洋洋敲键盘,我们交流不要钱。祖国山河红烂漫,欢歌声中同欢乐。

(女)你爱的是春天,我爱的是秋季,秋季和我的年龄相似,春天象不甘寂寞的你。你那爽朗的笑声,是春天的玫瑰,我那疲惫的眼光,就象秋日的光辉。

(男)如果我退后一步,你跨前一步,我们就共同进入了冬季,风雪过后太阳依然升起。如果你向前一步,我退后半步,我们将一起迎来夏季,汗水浇灌的季节格外美丽。

(女)正因为在红土地上播撒过同一行新绿,所以今天我来了,传递我的信息,倾听你的声音,正因为在你抵御过同一场春寒,所以今天我来了,献上一份爱心,送去一份祝福;

(男)啊,朋友,让我们怀着共同的喜悦,同声祝福我们的飘逸情怀!啊,朋友,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念,再次回望我们的飘逸情怀!

(女)带着炎炎夏日之年的光荣与梦想,带着飘逸情怀网友的嘱托,与其说我们的飘逸情怀的朋友们是在用情歌唱,不如说他们是在呼喊对美的.追求,呼唤对人生的追求正如我们飘逸情怀朋友们所说的:能在飘逸情怀演唱,是一种荣幸。因为他们爱飘逸情怀,飘逸情怀值得歌颂、飘逸情怀值得爱戴。他为我们竖起了人生的标杆,人格的魅力。下面我宣布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现在开始!

结束词:(男)历史是一条长河,绵绵不绝,滚滚流淌。人在河中沉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纵有百年之旅,亦很短很短。岁月流逝,沧海桑田,作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们已有幸见证了发生在我们网络之中,发生在我们飘逸情怀所有感人的故事。我们飘逸情怀的各位好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述说在感人的故事

(女)我们的个人命运始终与共和国风雨同舟。正因为如此,我们已无可挽回的失去了很多很多,包括我们的青春岁月。虽身边已是新潮涌动,百舸争流,千帆竟发,万象更新,但历史给予我们这代人的机会却并不多。我们飘逸情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回忆过去的往事(男)事实表明,我们的脊背仍将承受因社会转型而伴生的巨大压力。是徘徊于往昔而伤感,还是立足于现实而奋起,这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新世纪初不可避免的选择。又是我们飘逸情怀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为我们唱响了希望的进行曲。

(女)而一生中,坚守或者失落的梦想,此刻也正让我们快乐或痛苦地疲惫着。不再年轻的生命,已经由不得我们太多的随意挥洒,像少不更事时的天真无邪,一派张狂。由此,不知你可曾想过如何使后半生活得更有意义?不知你可曾展望过如何使事业在新世纪能继续辉煌?更是我们飘逸情怀的朋友们用他们的歌声在为我们的明天,我们的幸福在呐喊!(男)飘逸情怀开业庆典晚会就要结束了,正基于此,我们飘逸情怀愿为一切今天在座及不在座的朋友与来宾,经常性的提供一个可供大家广泛接触的平台,让大家的爱心与奉献,让一代人对昨天的感悟,对今天的执着,以及对明天的追求,都能在此得以真实留驻

(女)人海沧茫,你我只是沧海一粟。由陌路而朋友,由相遇而相知,不相疑,长相守,“百年修得同船渡”,谁说这不是缘份?

路漫漫,岁悠悠,,世上难道还有比这更珍贵的吗?请记住,我们务必要守住这份珍贵。朋友,让我们再一次荡起双桨,在飘逸情怀这块大舞台共同去寻觅希望。

(男)非常感谢我们的朋友们在这秋天丰收的日子里为我们带来的这份艺术大餐,同时也非常感谢为今天演会付出辛勤劳动的红衣管理们,在这里真诚的向你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篇6:文人的情怀美文欣赏

也许,是因为缘分已失,你和他早已失之交臂;又或者是因为你的缘分未到,所以,时至今日,你都觉得,没有真正的遇到那个让你真正怦然心动的人。

于是,文人总是在文字里,浅唱低吟。寻觅前世的缘分,寻觅今生的真爱。

人生中,总有那么多的无奈是我们无法抗拒的。我们总是在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于是,我们不得不,含泪分手,含泪别离。把这份情深埋在心底,带进坟墓,等来世在最美的`时光遇见。

我们总是在最美的时光,错过了最美好的缘分。而在无奈的光阴里,期待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可是,都是情非得已,所以,我们不得不,把这份感情,寄托在文字里,希望在文字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

把风花雪月的爱情,写成感人的文字,抒发心底的那份思念。把思念,寄托明月,写成一行行脍炙人口的诗。

在文字里,轻吻花朵,与晓风缠绵,灵魂化成红尘中的一只彩蝶,轻舞在唐诗宋词之间。

在月色如水的夜晚,把心中的爱,写满红尘小笺,待到白发苍苍,再来品读一世情怀。

种一束玫瑰在心间,让玫瑰的馨香,缠绕你的清浅时光。

你在文字里,谈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不过,都是我虚拟的人物,所以,无关风月,只是一种情感的依托。

这样,你永远是你,不伤害谁。

生活,是一种踏踏实实的过日子。它并非如文字里所写的那样的可以不食人间烟火,可以远离红尘,去一个世外桃源。

人首先要生存,才能有所思,有所想。也才能把思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所以,每一个写作的人,都离不开现实的生活。但凡一个写作的人,他的文字里,所表达的几乎都是他的个人情怀与向往。

无论是谁,心如禅也吧,心如水也好,他都不过是红尘中的一个凡夫俗子,只不过,在文字里,修身养性吧了。

与时光对吟,与天地说禅。其实,佛在心中,坐亦禅,站亦禅。

篇7:永恒的情怀美文欣赏

夏日炎炎,暑热难当。可这天气说变就变了:一到下午,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架势就来了。

铅云化雨之前,先是狂风呼啸漫天横扫,连鸡鸭也吓得“得得”地跑回圈来。在大风里奔跑的人和车,还来不及下榻,身上就遭到了第一颗雨点的打击!啪啪啪,雨水呼啦啦地就下来了;狂风并没有停歇,它与暴雨携手共进,那凌厉的攻势必欲荡平一切不顺与碍眼!邻家阳台上方的屋檐上安装的雨蓬年久失修,在暴戾的风雨里无力地飘荡着、翻飞着,发出恐惧的似乎怕掉下台去的惨叫;雨如倾盆,在地面上四处横流,风如海潮,摧枯拉朽席卷残垣断壁……

世界,一下变得好安静、好惬意,除了哗哗而下的雨注声和偶尔发出的断裂、落地声,一切,在大自然的威力下,都显得那么渺小和微不可道。

我站在自家阳台上,一任飘飞进来的雨水打湿身脸,尽情地享受着狂风暴雨带来的凉意与快感,太爽了!多日来沉闷、烦躁、无端的忧郁等等诸多的坏脾气、败心情,都在顷刻之间,被发怒的自然给涤荡得干干净净。

是的,我需要爆发,需要发泄,需要一个通道来派遣使自己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烦闷!就象这无言的自然,多日来强装欢颜,展尽阳光与人类,但它自己却是在克制,在蓄积不满,那看似平静的外表,是在等待某一天的强怒倾泻……

发出来,就好了!

而我,似乎也在渴望这样。

不知道为何这个假期充满了焦虑、郁闷,假期眼看着就要结束,理想的事却难有所成;年华逐日淡尽,人生迷茫,活得没头没脑,没方没向,怎不苦闷!我需要激情,需要一场惊天动地,需要另起一行来谱写人生的篇章。这半生已去,平庸、窝囊、压抑调成了生活的基本色调,灰蒙蒙的!细想来,真是不甘的!

于是想到了切.格瓦拉——这个被法国哲学家萨特称为“这个时代最完美的人”的理想主义者;这个凭着痛苦的`气质,让整个世界为之折腰的人;这个代表着革命、青春、激情、力量、梦想和乌托邦的人!

30多年前,“切?格瓦拉”这个名字前面曾被西方和拉美报刊冠以“浪漫冒险家”、“红色罗宾汉”、“共产主义的堂?吉诃德”、“拉丁美洲的加里波的”、“尘世的耶稣”等等令人目眩的称号。这个从医学院毕业却放弃了难得的从医机会的热血青年,决心为解放这些苦难兄弟而战斗,于是在帮卡斯特罗解放并建设古巴这个国家后,又突然从古巴消失。解放苦难人类的理想主义推动他放弃了权力,离开了娇妻,离开了儿女,孤身远征去了。1966年,他在拉美与来玻利自维亚、秘鲁、德国和古巴的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一起开展游击战。那段岁月是残酷的,他们在失去古巴的支援又得不到玻利维亚共产党帮助的情况下,孤立无援地坚持战斗了一年多。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玻利维亚军队对他们进行了围剿。由于被当地农民出卖,1967年10月8日,切在玻利维亚巴列格兰德地区被俘。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在24小时关押后,于10月9日把他就地枪决,年仅39岁。

今年切.格瓦拉逝世四十周年,关于这个有着浓烈的红色激情的、像耶稣一样蒙难的拉丁美洲的英雄的话题又多了起来。人们之所以狂热地崇拜他、纪念他,是因为他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恰好是今天这个时代所极度匮乏的。人们对格瓦拉颂扬、崇拜和尊敬也就是对日益堕落的俗世的贬斥、愤恨和反叛。

歌舞升平的年代,所谓的激情与理想,似乎都被金玉狗马、声色享乐所替代,而人,一旦失去激情,理想和追求就容易被无形埋葬;没有信念,没有热血,那就真的很可怕了。

而我自己,深为这个悲壮英雄传奇的一生所倾迷的原因,怕是因为有着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是在追寻着什么,虽然自己也未必知道追寻的到底是什么,这就造成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空虚,精神疲软,情怀郁闷,灵魂不安。

疲沓的节奏、无绪的心境、单调乏味的生活、几欲颓废的精神,都使人在冥冥之中渴望激情,渴望一场风暴或者火山喷发——就象莱蒙托夫的诗:“不安地,在祈求风暴,仿佛在风暴中才有安详!”

平常我们总觉得离理想很远,但要实现理想的愿望并未从心中消失。这种东西藏在灵魂里,就成为每个人心中的弦,而真正优秀的歌手,就是那些能打动人们的心灵的人,所以,我们一旦听到那天才的歌声,就立即共鸣起来。而切?格瓦拉的一生就是一首震荡心灵的歌,它震荡在人的心灵深处,使一切蕴藏着感情的人都抬起头来,好像望着喷薄的朝阳一样,使美丽、雄伟、坚强和高尚的精神发扬起来。特别是那些灵魂和肉体都受尽煎熬的人,会在歌声中昂扬和奋发。

他的音容身形虽然已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但他的一生却像烟花,刹时爆裂溅射出极为灿烂的光芒,虽然化为灰烬,却给世界留下长久的记忆和回味。

他代表着无私无畏,代表着一往无前的精神,代表着赤忱,代表着超人的意志和勇气,那为理想献身的精神、圣徒般的容貌和完美的人格魅力,都不停地打动着这麻木冷酷的世界。因为,没有理想主义者的世界不是完满的世界,“切”那永不磨灭的激情和永不褪色的信念,给当今世界的年轻人树起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所以,今天格瓦拉的头像与麦当娜的照片一样,被印在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人的T恤衫上以及酒吧的墙壁上。那张经典的照片也在世界的很多地方成为一种精神旗帜——头戴缀着小金星的贝雷帽,帽檐下倔强地卷曲着烈焰般飞腾的长发,成熟的脸庞上,布满刀刻斧凿般沉痛的表情。愁眉紧锁,一双原本明亮有神,却因痛苦而变得阴翳深沉的眸子,凝视着远处排山倒海的人民。这是他最常见、最自然的表情。他的一生,始终被迷惘、思索、痛苦所包围。忧郁和深沉,配上高大挺拔的身材、鲜明俊朗的脸形,以及崇高正义的事业、男子汉坚韧不拔的品质,组合为一幅不朽英雄的画像。照片正凭借着这些特质,成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一帧肖像。

无疑,他传奇般的经历影响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渴望思想和行动的青年人,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不朽的神灵般的力量。所以,在球王马拉多纳的手臂上,他是图腾;在许多人的书房里,他的黑白肖像代表着一块精神高地……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怀……是该需要激情了,哪怕来一场苦难,来一场风雨,让我象凤凰一样无畏地展开翅膀奔向火中,去奋斗、去开拓、去挑战、去磨砺,哪怕吃苦、受难,哪怕牺牲、伤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也足以让热血沸腾让激情高涨,让新的力量象狂风暴雨那样来荡尽灵里所有的颓废与破败!

篇8:永恒的丰饶永恒的安全

食品工业协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之后成立的第一家跨行业跨部门的行业协会,其历史背景和宗旨始终围绕着“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回首往昔,曾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处于计划经济的严格控制中,老百姓天大之事的吃与喝,自然而然成为改革开放道路上的首当其冲,这从当年新华社一篇《解决新长征路上的吃饭难问题》的文章在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就可见一斑。如今,经过三十多年艰苦努力,我国的食品工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品市场的琳琅满目和极大丰富,不但让人们有今是而昨非的感慨,更让人们切身体会到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食品工业的现阶段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食品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较低,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食品企业规模更小,有的至今还处于作坊式生产状态;二是食品工业的机械自动化和工业化程度低,新产品的产值率仅为4%左右,先进装备60%靠进口;三是食品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低,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升级换代步伐亟待加快,食品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大,四是食品安全隐患仍然突出。

所以,对于“食品工业是永恒的产业”这句话,我们也必须予以辩证的理解:所谓永恒,其从本质上属于生命产业的范畴,只要人类在地球生衍繁息,它就有存在的必要;但人民的生活水准和质量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事实证明,食品工业的发展目标早已不再局限于当年解决温饱和克服供应短缺,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紧跟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特别是食品安全方面的种种领先做法,让食品工业、食品安全成为人民心中真正折服的永恒产业。

上一篇:党委书记自我检查材料下一篇:高中英语作文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