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2024-04-24

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共5篇)

篇1: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六十年代初的早春二月,在东北还是冰雪盖地、一片银色茫茫。然而,在冰雪森林低凹处的一座小山村里,今天却显得格外热闹,一辆破旧马车的到来,对这几户从未走出过山林的村民们来说也算是一件新鲜事了,十几名刚刚大学毕生分配和从部队转业的地质队员到来,也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几分生机。这个小村名叫“板石沟”,也不知是因为村口耸立着一块巨大在花岗石板而得名,还是祖先赐予的,这已无从考证了。若不是向导我们也很难找到在军用地图上也没有标明的崇山雪林中的小山村。据说当年张作霖大帅被官兵追杀还在这里避过难呢?当地村民特意指着一座破旧要倒塌的泥草房告诉队员们:

“那就是当年张大帅住的屋子,乡亲们都叫它‘大帅府’”。

先他们而来的老队长热情地把他们让进了两间破旧的屋子里,并为队员生火烧炕,这就是他们的家了。

初春的夜晚,阵阵寒风吹得山林中的雪枝“沙沙”作响,偶而夹杂着野兽的嚎叫,令这这些初进冰雪森林中的小伙子们毛骨耸然。老队长见小伙子们害怕就点起了小油灯和小伙子们唠起了喀。老队长姓关,是部队转业的纯东北人,据说十几岁就参加了抗联,言谈中才知道老队长并不老,只是山林中的冰霜雪雨吹皱了他的皮肤,他还不到45岁。这夜里老关给这些队员们讲了许多村民们保护抗联战士,以及狩猎、捕鱼、采山货中的传奇……。渐渐的队员们在老关的唠叨声中进入了梦乡,那一夜他们睡的很甜。

森林中的早晨,天气格外晴朗,当队员们醒来时老关早已为他们烧好了一锅开水,老关正把梳好的“乌拉草”整齐地垫在了他为每名队员烘干的棉“大头鞋”里。冬日的阳光照射在皑皑的白雪上,另人睁不开眼,在村庄一公里处,冰冻的松江婉如一条银色的飘带缠绕在山脚下,急流处已显现出开江的景色,挂雪的松枝在微风中摇鲎挪皇钡亩断露涠溲┗ǎ松鼠跳跃溅起的层层雪雾使冰雪中的原始森林显得更加神秘。江边挂满冰凌的柳枝,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是一朵朵盛开的冰凌花,使北国的山村风光显得更加迷人。

六十年代初,全国掀起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工业要上去,地质要先行,此时省已把钢铁其地建设描准了松江地区。此次勘查小分队出发前,省里已筹建了号称省内“第一炉”的“红钢高炉”,等米下锅的态势已经形成,神圣的任务就落在了这十几名队员身上。老关和小伙子们在研究工作靶区时,当地村民向他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在江对岸有一个张大帅统治时特许村民们开凿的采金洞,挖十几米也没有挖到金子就荒废了,日本人统治的时候,乡亲们在山洞里多次隐藏过抗联战士和伤员,山洞里还有很多散落的石头都很重,乡亲们都拾来压“酸菜缸”。

在村民的引导下老关带着队员来了山洞,原来这是很久以前开采的坑道,坑道长不足十米,看来还没来得及正式开采就封井了。大家拿着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到坑道深部,老关队长在一条岩脉上轻轻地敲下一块岩石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了一会,兴奋的差点跳起来,他告诉大家这是一块磁铁矿石,品位还不低,他让大家立即采集样品拿回大队化验。两天后技术负责小张高兴地拿着化验结果回来了,矿石品位都在40克吨以上,之后又连续做了60多个样品分析,初步证明在这一区域可能有大型磁铁矿床的存在。

此后深山密林中的小山村顿时又热闹起来,只有几天大队就派了一百多人进住小山村,老关这几天也更加忙碌了起来,他除了要安排“挖槽子”、“布钻孔”,还和住地的乡亲们张罗着为队员找房子、搭帐篷,分队部也搬进了当年的“大帅府”。然而,当地的房子毕竟太少,大多数队员都只能住在寒冷帐篷里,只有那些带着家属的队员才能住进那些破旧的房子里,并且还要在一铺坑中间拉上草席,或搭上木板两家同住。技术负责小张由于妻子要生孩子了,所以也有了这种“优厚”的待遇。就这样板石沟铁矿地质勘查会战便拉开了序幕。

初春,东北深山中的夜晚格外寒冷,时值午夜在小张爱人住的房子里传出阵阵女人的呻吟声,原来,小张的爱人要生了,此时小张正在大队汇报工作,队里还未配备卫生员,这下可把队员们急坏了,大家找到了老队长,老关队长找到当地一位接生的大娘的初步检查后,那大娘悄悄告诉老关:

“是难产,必需送公社卫生院,否则母子都会有生命危险。”

老关见状立即找到村民套上马车送小张爱人去公社卫生院。去公社卫生院要走三十多公里的江路,此时正值开江之时,不小心就会掉入江中,老关放心不下亲自领路。深山丛林中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只能靠几个手电筒引路,走到急转弯处已隐约听到了开江水哗哗的流淌声,老关凭着多年的经验告诉大家马上就要到“顺茬湾”了,要格外小心。所谓“顺茬”是指此处的冰都是开江后又冻上的,冰茬都是顺着的,“顺茬”冰看来很厚,但不承重,人在上面走很危险,不小心就会掉下去。老关开玩笑地说:

“这里最浅的水也有五米多深,掉下去可就和水龙王做兄弟了。”

话音未落就听“咔擦”一声,顺着电光照去,只见队员小朱的一条腿已经陷入冰中,手扶着冰面正在喊“救命”,老关见状大声喊:

“大家都不要动!”

他趴下把一根木杆横在冰面上,一点点向小朱爬了过去,他用力抓住小朱的手把他拽了上来,并要小朱在他的身上爬过去。此时冰面又发出“咔擦”、“咔擦”的声音,老关知道他俩所在的这一整块冰就要断裂了,那样他们就会随着整块冰沉入江中,情急之下他用力将小朱从自己身上推向安全的一边,此时他所在的冰块已断裂开来,顺着开江水流入江中。大家急了,纷纷要跳入江水中救老关,老关大声喊到:

“谁也不要动,跳下去谁也活不成,快走出‘顺茬湾’”。

很快老关和那块冰就消失在了茫茫夜色的江面中,小朱和队员们嘶声欲裂地向江中喊叫着,然而回答他的只有对岸山谷阴森的回声。

天刚放亮,小张的爱人顺利地产下一男孩,在返回板石沟村的路上,大家特意买了祭品放在“顺茬湾”的冰面上,大家脆下向老关消失的冰面深深地磕了几个头,泪流满面地说:

“老关,我们每年都会来看你。”

大家心情沉重地向村里走去。村口站了很多人,远远地队员们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不是老关吗?莫非见到鬼了?小朱和队员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奋力的跑过去,望着老关自信的眼神,情不自尽地围抱着老关大声地痛哭起来,老关轻轻地拍着小朱和队员们的肩膀问:

“她们母子都平安吗?”

说着抱起孩子仔细地打量了一番。

山村因为小生命的诞生而再一次热闹起来,乡亲们都忙着为母子俩烧热炕,煮鸡蛋,准备“做月子”饭。

随着小生命的诞生,在队长老关的.主持下,板石沟矿区第一份地质报告也诞生了,当年就提交磁铁矿储量八千多万吨,其中工业储量五千多万吨,省内最大的钢铁基地也由此诞生了……

四十多年后,板石沟矿区深部地质勘查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勘查项目,当年分队的技术负责小张,不过现在已是资深地质专家老张了,他被特邀从福建来参加板石沟第二次勘查会战指导工作。

刚下车,他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去拜访当年的老关队长。

由于板石沟铁矿的发现,这里早已不见了当年的那些泥草房,“顺茬湾”变成了漂亮的水上公园,磷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公路处处都透露着现代化城市的气息,环城的森林也被建设成为绿色的森林公园。

在松江地质大队领导那里得知,老关队长于今年初去世了,此前他从大队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一直在队上的收发室工作。去世时很安祥,只是手里紧紧地攥着一块磨的发光的铁矿石,据说那就是当年他初入坑道时敲下来的那块标本。

他的墓就在原村边的那块挺立的花岗石板边,那块石板随经历着岁月的磨历,却还是那样毅然挺立着。老关队长的坟边绽放着几朵鲜艳的杜鹃花,仿佛在和小张述说着那昔日的辉煌……

篇2: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做生意的朋友从加拿大回来,请我吃饭。席间谈起今年的打算,他说,他想在这个小城开一家极富多伦多风情的酒吧。

有多大把握?我问。

几乎百分之百,朋友说,这次在多伦多,我考察了当地的十几家酒吧。我记住了他们酒吧的建筑风格,桌椅摆设,墙上挂饰,灯光音乐,酒水口味,营业时间,经营理念……这么跟你说,他们的酒吧所拥有的一切,我都可以用半年的时间,在咱们这个小城完成。但我还是不放心。我想,在这个小城,就算他有多伦多风情的酒吧,可是,他有多伦多风情的顾客吗?

我想起一个故事:据说韩国人来到中国的戈壁滩,马上喜欢上了风味独特的蒙古烤肉,于是他们抄走了食谱,回国后急不可耐地炮制。遗憾的`是,他们用来烘烤炖肉的石头,不是被烧裂,就是被烤碎。当然不是他们笨拙,是因为他们没有那种石头。那种戈壁滩上独有的、生长在恶劣气候里的、冻不碎也烧不裂的好汉石。

现在我的朋友,正是这样。也许他有最详尽最完美的食谱,却缺少那样的一块石头。

你呢?

篇3: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篇4: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关键词:史铁生 《我与地坛》 自然与生命 诗与哲 经典性

我与地坛像一对恋人,一旦相遇,便再也无法长久地离开;一旦相遇,心中的躁动便两相着落。于是我热忱地享受生命,在我双腿永远无法着落的地坛上,至此,我与地坛彼此静默十五年。地坛于我,就像是安置心灵的容器。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8]汪雨萌.史铁生文学年谱[J].东吴学术,2013(3):122-134.

注 释

[1]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55页。

[2]后文此字体不加特殊说明皆为引用原文。原文参照《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一版。

[3]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121页。

[4]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命若琴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第348页。

[5]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页。

[6]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7]史铁生:《灵魂的事·轻轻地走与轻轻地来(代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1页。

[8]史铁生:《史铁生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43页。

[9]王尧:《错落的时空·说史铁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55页。

本论文系2015年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510212895.

篇5:那块永恒的标本美文

近日, 有多位消费者在论坛反映他们几天前在当当网上成功购买了一块钱一双的阿迪运动鞋, 付款成功后,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订单又被取消。看到这则新闻或许很多人已有些麻木, 因为这样的事情在电子商务行业已屡见不鲜, 并且比“出尔反尔”的不守信行为更严重的诚信问题更是随处可见。

诚信影响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并给这个“具有远大发展前景”的行业罩上了一层阴影。那么, 怎样将这层阴影赶走, 进而推动电子商务飞速走向光明呢?

五花八门的诚信问题

电子商务的诚信问题时刻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网购消费者的投诉则具象地将诚信问题一一曝光。

事实上, 对于电子商务出现的诚信问题, 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介绍, 目前电子商务行业的诚信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与实物描述不符、质量问题、订单无故取消等方面;二是情节较重的欺诈行为, 比如出售假货、促销欺诈、钓鱼网站欺诈等一些行为。

对此, 大多业内人士表示认同。由于网购过程中消费者看不到实物, 因此, 一些商家借此对商品做出虚假宣传, 或以次充好。这样的例子虽然在电子商务中随处可见, 但最为明显的则表现在团购网站中。由于国内的团购网站处于激烈的价格战之中, 在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同时, 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会出现夸大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比如, 团购网站一般都会将产品的原价故意抬高, 再以低价团购, 最终以1-2折出售, 而事实上, 这些产品最终只打了七八折。

除了产品与实物描述不符的问题外, 电商企业无故取消特价产品订单的不守信行为也越来越多, 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最近被曝光的当当网“因系统故障”取消消费者的“一元”订单的行为已闹得沸沸扬扬。而在当当之前, 京东商城也曾出现过取消大量特价产品的订单, 这让消费者很容易陷入“企业以特价当诱饵”的质疑中。

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很普遍, 但是相较于“欺诈”来说, 它们只是企业的一些“小手段”。

提到“欺诈”, 难免让人再次联想到团购, 而团购行业内最为严重的事件当属钓鱼网站。中国团购行业大会秘书长王保新曾表示, 由于团购在国内发展不久, 监管也很不到位, 一些不法分子趁机潜入团购行业, 注册一个虚假的团购网站, 欺骗消费者之后就迅速关掉网站, 携款逃跑。由于监管松懈、获利迅速, 钓鱼网站不断出现。当然, 电子商务行业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欺诈行为, 比如促销欺诈, 以低价促销吸引消费者购买, 下单后消费者却发现价格比标价高出许多。

还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网站自身的欺诈行为是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欺诈问题的主流, 但是那些参与电子商务的商家的欺诈行为也呈增长态势。今年年初, 阿里巴巴自爆供应商欺诈行为。阿里巴巴公告显示, 过去的两年里, 阿里巴巴网站共有2326名中国供应商涉嫌欺诈国际买家。除此之外, 参与团购的商家的不诚信行为也很多。商家与团购网站合作, 消费者付款购买服务后, 商家不提供相关服务, 或者在消费者消费前停业。

以上的这些不诚信行为都是近几年来电子商务行业较为普遍的问题。其实, 除了这些传统的诚信问题外, 一些“新颖”的欺诈行为也开始出现。不久前, 多位投资者指证遛遛网的招商模式涉嫌传销。

从产品虚假描述到网站欺诈, 从网站诚信问题到商家欺诈, 从传统交易欺诈到涉嫌传销, 当下, 电子商务行业的诚信问题真的是五花八门。

第三方监管遭遇信任危机

不断涌现的不诚信行为让消费者开始害怕, 他们真正体会到了网购的风险, 从而开始对网购冷淡。电子商务的发展遭遇了严重的诚信危机, 这将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面对如此的现状, 市场监管方面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或许正是监管市场的混乱造成了电子商务今天的局面。

每个行业的监管方都有两个, 一是政府部门监管, 二是行业内的自发监管。对于电子商务行业来说, 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 电子商务行业有一点又是独特的——以行业第三方监管为主。据了解, 由于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行业的监管缺失严重, 因此, 主要负责监管任务的主角就是行业内的第三方组织。那么, 究竟这些盈利性的机构能否完成监管的任务呢?答案并不乐观。

目前, 对电子商务行业进行监管的组织机构很多, 每个机构此时都化身裁判者的角色, “监管”这个市场, 但是它们的“监管”却带有某种目的。2010年年底,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对团购网站进行信用认证, 进行信用认证可以有效地规范企业的行为, 同时,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一份放心消费的网站名单。然而, 就在消费者的期待中, 这个认证竟被证实“只要花钱就行”、“花钱越多评级越高”, 冠以“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监管者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信誉。

团购行业如此, 整个电子商务行业是否也是这个情况呢?笔者从王保新那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据王保新介绍, 事实上, 第三方监管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只是当下一些第三方机构在利益的诱惑下失去了方向。电子商务行业目前的第三方机构一般包括一些协会、行业研究中心等。尽管许多机构都冠以政府部门的名号, 但事实上都是非官方的第三方组织, 并且这些组织机构都是盈利性质的。另一方面, 这些机构设立有投诉平台, 并开展对网站的信用认证工作, 如此看来, 确实拥有监管的条

但是, 这些机构的首要目的却是“盈利”。一位业内人士透露, 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三方机构并不成熟, 都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它们当下的首要目的就是壮大自己的实力, 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如果等到第三方机构壮大后, 或许公正、公平的监管功能才会得以发挥。

看似纯属为行业发展服务的第三方机构都是如此, 那些更为深入电子商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购物导航网站更是让人失望。一个靠团购网站维持生计的导航网站, 梦想着它对企业进行监管有些不现

除了第三方组织的主观原因外, 第三方组织在监管方面的无为还有其客观原因。第三方组织是非官方组织, 即使发挥了监管功能, 对违规企业进行惩治, 但没有法律约束力的惩治岂会被人认可。

拜倒在“利益”的石榴裙下, 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没有法律约束力, 得不到电商企业的认可, 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三方监管组织同样

被动监管无法实现公平

面对第三方监管的无力, 让人又只能把希望寄予政府监管, 尤其是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发挥对市场消费行为的监管。

据了解, 由于监管空白与责权不明, 当下电子商务行业内出现的不诚信行为并没有得到很好惩治, 以致使这些企业有恃无恐。如今, 各地政府开始重视电子商务的市场监管工作, 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除了政府的监管外, 企业的自我约束也被众多业内人士看好。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律专家阿拉木斯表示, 被动地依赖监管的行业永远无法实现公平、公正, 只有企业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发地去实现诚信交易,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对于阿拉木斯的观点, 业界也颇有争议。有业内人士认为, 自我约束是一个行业监管的“最高境界”, 目前, 国内的电子商务还走不到这一步。尽管阿拉木斯的想法有些理想化, 目前的可行性较低, 但其提醒企业树立自我约束的意识却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企业的这种意识不断增强, 自我约束机制的形成才有希望。

上一篇:工程师资格条件下一篇:刘爱平体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