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爱国情怀的诗歌

2024-05-06

弘扬爱国情怀的诗歌(共8篇)

篇1:弘扬爱国情怀的诗歌

弘扬爱国情怀的诗歌

爱国是一种牺牲,只有当拥有爱国心的人在国家为难的时刻敢于站起来,甚至放弃自己的生命,革命年代、战争时代,多少仁人志士不惜为国家,抛头,洒热血,这种爱国热情是最最崇高的、值得我们尊敬的。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唐人街》

黄雍廉

是一所港湾

专泊中国人的乡音

无须叩问客从何处来

浅黄的肤色中亮着

扬州的驿马

长安的宫阙

湮远成为一种亲切之后

风是历史的萧声

倾听如

一首梦般柔细的歌

是一所永不屯兵的城堡

汇集着中国的二十四番花讯

你是不用泥土也能生根的兰草

饮霜雪的冰寒

绽东方的芬芳

鲜明矗立的旗像

黄河的浪东流永远向着阳光的一面

是一座璀璨的浮雕

亮丽着殷墟仰韶的玄黄釉彩

烟云变幻

一如西出玉门关外的信使

海便是你的心中的丝路

孤帆远影

故乡的明月是仰望北斗的磁场

你乃成为一位细心的收藏家

曾经也穷困过典当过手头的软细

就是不肯典当从祖国带过来的家私

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随便拍卖的古董

而是一盏会带来幸福的.神灯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祖国颂歌》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篇2:弘扬爱国情怀的诗歌

弘扬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国旗下的讲话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演讲,是为了肯定一种天性,一种情怀,一种信仰,那就是――――爱国主义。

《神雕侠侣》第二十回襄阳鏖战中,镇守襄阳的郭大侠郭靖为营救行刺被俘的武氏兄弟,与杨过二人勇赴蒙古大营。忽必烈借父亲拖雷与郭靖的旧谊,欲以言辞将郭靖罗致麾下,他说:贵邦有一位老夫子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话当真有理。想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我大蒙古朝政清明,国力强盛,百姓安居乐业,各得其所。我大汗不忍见南朝子民陷于水火,无人解其倒悬,这才吊民伐罪,挥军南下,不惮烦劳。这番心意与郭叔父全无二致。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来,咱们干一碗。“

郭靖大袖一挥,将众人酒碗皆尽打碎,说”住了,从你蒙古兵侵宋以来,残兵以逞,血流成河,白骨为墟。我大宋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不知多少性命死在你蒙古兵箭下,说什么吊民伐罪,解民倒悬?

郭靖一番话,堂堂正正,大义凛然,表达一个民族英勇不屈的心声。

这就是爱国,正如郭靖一样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的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是文天祥的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林则徐的爱国,“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的爱国。

我生在中国,我是一名中国人,我必须仰赖祖国的仁慈,这是一种永远无法释怀的情感。这是一种至高无尚的信仰。祖国养育了我,就象母亲养育了我,爱母亲爱祖国,这是一种天性。诗人艾青深情地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身在异乡他国的人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去体认“三秋桂子”的中国,“十里荷花”的中国,他们会固执地告诉别人现在自己住的只是“窝”而不是“家”。国民党大将于佑任先生还要老泪纵横地说“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或许有一天,你会长大,会浪迹天涯,在某个月如素练的晚上你会突然想那首从小就背得烂熟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不经意间,还会唱起那首老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爱国是一种天性,爱国是一种情怀,爱国是一种信仰。

伯朗宁夫人有一句描写爱情的小诗”我怎么爱你呢,让我一件件数出来。“

”How do I love you,let me count it out “

今天,我们怎么爱国,让我也一件件数出来:

尊纪守法,明理诚信是一种爱国

努力学习,尊敬老师是一种爱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是一种爱国

乐于助人,团结友善是一种爱国,随手拾起身边的片废纸是一种爱国,给别人一个微笑是也一种爱国――――

常恨”爱国“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同学们,原来爱国是如此简单,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爱国,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弘扬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国旗下的讲话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来自七·四班的朱家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英雄中国》。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那就是我们的祖**亲——中国。

您地大物博,风光秀美,孕育了瑰丽的传统文化;您大河奔腾,浩荡的洪流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急流勇进;您高山巍峨,坚实的脊背顶住了历史的沧桑与苦难;在您博大深沉的胸怀里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我爱您祖**亲,我爱您英雄中国!

可是到了近代,由于闭关锁国,您原本强壮的身体渐渐衰弱,那些嗜血成性的虎豹豺狼乘虚而入,想把您当成它们口中的美食,你当然不答应,你的儿女更不得答应——虎门上空滚滚的浓烟是中华儿女向西方列强抗争吹响的号角,于是有了邓世昌勇撞日舰、义和团大刀长矛战洋枪洋炮的壮举。为了追求民主独立,孙中山散财起义,屡败屡战,百折不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惊天地、泣鬼神。而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一个铁一样的政党,一支铁一样的军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四·一二血染神州;湘江突围,惨不忍睹;爬雪山、过草地绝世仅有。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神州大地之时,中华儿女更是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杨靖宇将军白山黑水斗日寇,弹尽粮绝终不屈,铁一样的壮举使日寇也俯首甘拜;“八女投江”更显示了中国女性的刚强,极大地震撼了敌人;“狼牙山五壮士”慷慨赴死则是中国抗日军队精神的写照。三年解放战争,更是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群体形象:刘胡兰甘洒一腔热血,董存瑞哪怕粉身碎骨……

几多风霜雨雪,几多烈火刀枪,你终于获得新生,您终于扬眉吐气,你终于可以在世界民族大舞台上一展风采。

建国后,60个春秋,神州大地,神采飞扬;60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浓浓;60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苍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神五、神六更是向太空传去了您深情地问候;60个春秋,人民军队威武雄壮,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60个春秋,人民驾驭着改革的春风,正在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那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能虚度光阴、不思进取呢?“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风雨怎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努力把,奋斗吧,中国青少年,祖国今天的英雄看我们的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国旗下的讲话3

各位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我们的祖国山川雄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祖国的胸怀无比广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看到胸前飘飘扬扬的红领巾,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山河,关心祖国的命运,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当侵略者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脸上流着泪,心中淌着血。

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作为学生的,要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贡献。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国旗下的讲话4

亲爱的老师敬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祖国是我们的故土,季羡林老爷爷曾经说过:“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生母,另一个而是我的祖**亲。”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季羡林老爷爷的爱国之情。连一位90多岁的老人都有有着这么浓厚的爱国情谊,而我们作为当代的小学生就不应该爱自己的国家么?

从古至今的爱国人士有很多,也不缺少象我们一样的少年,我最敬佩的,就是那位妇孺皆知的少年英雄“王二小”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王二小的精神不由的我们赞叹,一个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么高尚的爱国情怀,他不怕危险,毅然决然的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为了保护老乡,他不顾自己的生死,这不恰恰地体现出顾炎武说的那句话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一个人有没有健全的身体并不重要,只有他有一颗爱国之心他就令人尊敬。爱国情怀多少人说到做不到,而又有多少人没说却做到了,爱国并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真正去做,虽然我们还小,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把握今朝,长大以后做更多有利于祖国的事。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王二小的事例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站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二小十三岁。10月25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粱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让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里屹立于世界之林

是呀,正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那样我们是祖**亲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母亲”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应该把握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亲。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弘扬爱国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国旗下的讲话5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同学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国家的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依靠这种民族精神,几千年来,才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民族,我们更应该自豪于我们的民族,因为我们有那么多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淀。我们有公正无私、诚实守信、戒骄戒躁、三省悟身的修身之道;我们有于谦“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浩然正气;我们有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英雄气概;我们还有秋瑾“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凛然正气……时至今日,我们仍忘不了“抗震救灾”时无数个可爱的人勇于奉献的身影,更忘不了杨利伟在太空遨游的时刻……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伟大的!我们应该为我们的民族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

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先生所指的民族魂是什么呢?就是“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就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就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无畏精神,总而言之,就是千百年来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是一支永不褪色、永不会熄灭的火炬,它曾经照亮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求知和前行的道路。现在,我们也正在接受着它的指引与导航。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感知着伟大祖国的迅猛发展,感知着经济与科学的迅速腾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继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它在未来的岁月里传承发展,再谱新篇。

同学们,当你向师长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同学们,我们不能再等待,再麻木了,当我们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低声吟唱国歌而不是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的时候;当我们中的有些人在考场上不自觉地心生邪念有所企图的时候;当我们在一大早赶到学校却是为了借别人的作业来“参考参考”的时候;当我们在校内外面对各种不良诱惑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当我们在校内外面对身边的果皮纸屑“视而不见”时,难道我们就没有一点起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吗?那么,如果需要改变,就请从现在开始吧。

从现在开始,请大家用商洛市一流学校的一流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现在开始,请大家用商洛市丹凤中学最优秀的学生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从现在开始,请大家用更优秀、更坚强、更完美、更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超越自我的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身份和态度投身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中去,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体会。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自己各方面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奋勇拼搏,愈挫愈勇,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每一位同学们身上熠熠闪光,亮起夺目的华彩。

篇3:赵蕃诗歌忧时伤国的爱国情怀

关键词:赵蕃诗歌,忧时伤国,爱国情怀

南宋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中一直充满着抗战与投降、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而这种政治局势必然影响到士人的精神状态。赵蕃 (1143—1229年) , 字昌父, 一作昌甫, 号章泉, 自号晏叟。理宗绍定二年, 以直秘阁致仕, 同年卒, 年八十七岁, 谥文节。赵蕃是南宋诗坛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五朝, 其文学活动大致始于和集中在孝宗年间, 有《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两卷和《淳熙稿》二十卷。乾道年间, 因为没有战事的干扰及宋孝宗治国有方, 所以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的小康局面。这一时期赵蕃的创作唱和交游之作较多, 诗风大多平淡简朴。赵蕃也曾怀揣兼善天下的美好愿望, 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虽无意于官场, 但是赵蕃对社会同样给予高度的关注, 对高洁之士也表示出充分的欣赏。

一、上下求索, 忆古忧今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载:“蕃之恬淡自守, 人品本高, 宜其诗之无俗韵也。”赵蕃为人正直, 人格高尚, 重情重义, 心态豁达, 心胸宽广。宋人论诗, 取《雅》《颂》抑《风》《骚》, 乃在于不满“风刺”、“忧思”之作, 而以“吟咏情性, 宣导王泽”为其旨归, 大多是以“性情之偏”来批评屈原。然而, 这并不影响赵蕃对屈原的崇敬。《端午 (三首) 》就流露出赵蕃的爱国情愫:

谩说投诗赠汨罗, 身今且尔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 试向艾人成祝呵。

年年端午风兼雨, 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 舍南舍北鹁鸠喧。

忠言不用竟沉死, 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 为君击节一长歌。

赵蕃之所以哀悼屈原, 和他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分不开的。《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不但体现了他上下求索的精神, 而且表明了他高洁的志向与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是屈原融进自己整个生命理想的杰作。赵蕃也曾怀美好的政治理想, 却始终郁郁不得志, 且屡次遭受打击, 因而在《离骚》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赵蕃除了对《离骚》百读不厌外, 还用笔宣泄心中的苦闷, 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情, 《次韵晁大舅祖子应》云:“离骚皎皎在湖湘, 冀北茫茫失乘黄。徒手岂能探虎穴, 敝车安得绕羊肠。外家文律况吾祖, 有作岁时常一囊。天遣南来端有意, 要须健笔写秋光。”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的感慨和无奈, 平缓的语气中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岁月流逝、年华易老, 只有把这种情绪流于笔端, 进行排遣。赵蕃对大自然春回人间的信息那么敏感、对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心存向往。他善于运用“香草美人”的意象寄托自己的高洁之志, 如“暑气侵人抵病中, 阙然求旧管城公。相逢共说山中月, 有赠忽来天末风。君向《离骚》熟兰芷, 我于《尔雅》昧鱼虫。纵令酒盏能频把, 孰若诗筒得屡通”、“白头流落离骚国, 香草虽多独嗜兰。犹恨芳时有衰歇, 要须貌取四时看”、“太史南游上会稽, 爱奇端欲助文辞。萧骚白发离骚国, 不到巴陵终欠诗”、“问君家在离骚国, 句里应含兰芷香。邂逅宜春须小住, 要期倾倒锦为囊”。赵蕃此类诗歌既有一定的气势又不失其含蓄蕴藉, 不似一般人对宋诗所持有的那种枯爆无味的印象。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高洁的志向、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 以及融进自己整个生命的杰作写下《离骚》, 在端午这天自投汨罗江的举动, 都深深地震撼着赵蕃。

二、大厉名节, 铁骨诤诤

宋孝宗之后的几任皇帝统治时间不长, 朝廷内外较为混乱。赵蕃在《苦雨感叹而作》中说道:“不肯官岭海, 颇畏瘴疠虞。谁知江西山尽处, 亦有岚雾画若晡。五斗何所直, 千金不保躯。司空城旦困刀笔, 尺籍伍符愁钺鈇。吁嗟此贼蠭如, 飞烟一炬斯无余。奈何徵兵动州闾, 纷然亦复劳转输。戍栅如栉犹恐疎, 江徼一朝成塞隅。”诗人对战争深深的忧虑, 对国家兴衰关心、忧国忧家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 文学整体上表现出一种内敛的态势。时代社会的变迁、人生际遇的坎坷, 使赵蕃对社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其审美情感、审美体验发生了重大变化, 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赵蕃有一种“大厉名节, 振作士风”的自觉意识。《呈刘子后赵行之司理舅二首》其一云:“南渡凄凉六十年, 故家遗俗日萧然。不应门户端如此, 政坐吾曹欠勉旃。斗食我今悲白发, 束书今喜继青毡。乡来未识衡州士, 闾里皆推有此贤。”宋人所言之“志”, 已不仅是指“兼济之志”, 有关政治抱负或教化讽谏, “独善之义”的归隐之趣, 还指超越于出世和入世的一种道德实体、思想人格, 也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忽忽江头往一旬, 敢疏请谒恐烦人。肯敦宿昔论交旧, 更辱殷勤枉句新。已向清澌看流水, 更从高节抚霜筠。白醪煮饼留终日, 吾舅于今惊座陈”、“紫霄峰上登高节, 想见笑谈宾主间。我亦于今有遗恨, 不随巾屦上南山”, 从赵蕃的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人生哲理, 看到一种坚贞不屈的道德情操, 淡泊却不失温暖, 悠远却倍感温情。这激励着人的品格志趣, 而行诸歌咏自然就成为一种精神载体, 体现出他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刚直不阿、铁骨诤诤, 表现出正直忠义的节操。

三、理学道心, 重义重情

赵蕃长期执著于道学, 对朱熹钦佩之至, 五十岁投于朱熹门下。《朱子文集》与赵蕃尺牍六首;赵蕃与朱子往还诗及他作之称述朱子者, 二十馀首。朱子《答徐斯远书》有云:“昌父志操文词, 皆非流辈所及。且欲其刊落枝叶, 就日用间深察义理之本然, 庶几有所据依以造实地, 不但为骚人墨客而已。所以援引之者甚力。”朱熹对赵蕃的评价如此之高并非子虚乌有, 空穴来风。淳熙八年 (1181) 正月, 朱熹在南康军任上, 因天气长久干旱, 他制定了赈荒措施, 被誉为大江南北荒政第一。赵蕃有感于其他官吏常常借赈灾之机, 欺上瞒下, 大发国难之财, 连作《春雪》四首, 颂扬朱熹:

敢谓皆如此?其间盍有贤。

大江分左右, 万口说朱钱。

赵蕃在诗末自注云:朱、钱“谓南康朱熹元晦使君, 江西钱佃仲耕运使”, 充分地表现出他对朱熹的敬仰。

庆元元年 (1195) , 在韩侂胄集团的策划下, 皇帝下令禁止道学, 定理学为“伪学”, 罢斥朱熹等理学家, 对当时的许多知名人士进行清洗, 禁止朱熹等人担任官职, 参加科举。史称“庆元党禁”。当时被牵扯在内的有推荐朱熹的大臣赵汝愚。赵汝愚 (1140—1196) 字子直, 余干人, 宁宗时任右丞相。提倡理学, 推举朱熹等人, 是韩侂胄的眼中钉。宁宗这时对赵汝愚也有疑心, 便罢了赵汝愚的右丞相, 让赵汝愚以观文殿学士身份出知福州。当时国子祭酒李祥、博士杨简、太府丞吕祖俭等, 以赵汝愚勋劳卓著, 精忠贯于天地, 先后上疏挽留, 太学生多人伏阙上书, 皆遭贬斥。赵汝愚从任相到罢相, 只有几个月时间。不久被逐, 出知福州, 又贬永州, 途经衡州时, 住在当地的郡守钱鍪府中。不巧钱鍪与赵汝愚有前隙, 对这位落魄的相爷窘辱备至, 屡加刁难, 赵汝愚乃忧愤成疾, 一夕暴死。

之后随着政治的日益严峻, 庆元三年 (1197) , 朱熹最亲密的弟子兼战友蔡元定首先在“庆元党禁”中遭难, 贬到道州。第二年, 蔡元定在远徙道州的路上抑郁而终。赵蕃作诗悼念曰:

鹃叫春林复递诗, 雁回霜月忽传悲。

兰枯蕙死迷三楚, 雨晴云昏碍九嶷。

早岁力辞公府檄, 暮年名与党人碑。

鸣呼季子延陵墓, 不待鑱辞行可知。

《诗人玉屑》卷十九评赵蕃所作谓:“当时哭诗, 推此篇为冠。”刘克庄后来对赵蕃这首诗评价甚高, “宜为一世所宗”。此诗哀婉感人, 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层的悲痛。赵蕃在当时党禁日炽、高压恐怖的政治的环境中, 尤敢于和其师朱熹一道对蔡元定的死表示哀悼, 体现了他一生所遵奉的“大节”。

四、关注民生, 心系百姓

赵蕃的诗歌中也有不少反映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的内容。其《书田中问示成父》云:“每逢田中来, 必问田中事。言者为蹙额, 听者为酸鼻。皆云水节愆, 所以陂修废。田栽未曾了, 旱势已复至。承天无可说, 有淀亦将既。早禾以日论, 晚禾尚月计。饿莩已五六, 疫死又三四。自兹傥无雨, 何以能卒岁。时成道危苦, 示尔应歔欷。”诗中写出由于干旱, 粮食没有收成, 农民忍饥挨饿的困境。

《闻桑叶贱甚感叹有作》云:“种得桑栽接始成, 剃锄长及夏时营。叶黄已说都无价, 蚕老那知转更平。自是初头放种薄, 曷能断手有丝赢。田租减放犹科校, 况此全催可后程。”农人种田不成, 栽桑而桑叶又贱的困苦。

南宋时, 人民的生活极其艰难, 要常年向金朝纳贡, 加之统治者骄奢淫逸, 生活更加困苦不堪。赵蕃此诗批判时政, 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由自己的状况想到了淮北的饥民, 对百姓的惨状深感忧虑。“早禾虽登场, 舂簸才足食。晚禾尚栖陇, 登减未可必。吏持与催符, 官趣违限责。为政本忧民, 民忧政何德。”“东街鼓坎坎, 西街鼓冬冬。市酒倚法禁, 椎牛聚群凶。差事惊父老, 狂歌走儿童。此俗苟不止, 斯民始终穷。”这些诗极言百姓的悲惨生活, 忧国之情溢于言表, 同时又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向我们展示了无数家庭因贫困而家破人亡的惨景,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心灵剧痛。

赵蕃关心女性的社会地位及生存方式, 描写现实的《长安行》通过东街和西街一贫一富两个女子的对比, 向我们展示了笑贫不笑娼的扭曲社会形态:“东街女儿谁家子, 有名籍籍长发市。不知身失不自回, 顾侈金珠炫罗绮。西街贫女夫何如, 年长不见行媒车。有时视倡独叹息, 从之不可翻踌躇。伤哉彼倡不自丑, 顾嘲贫女为牛后。此时贫女将何言, 嫁与不嫁悬诸天。”《长门怨》云:“只看金屋贮, 便有长门弃。始盛终当衰, 人情亦天意。”寥寥数语, 一个鲜活的弃妇形象便跃然纸上。这两首诗揭示了妇女在宋代社会的生活境遇, 不仅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们麻木, 更对由良家妇变为娼妓的女子和遭受遗弃的妇女表现出十分的同情。

不仅如此, 赵蕃还在诗中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许多普通人物的形象, 如卖菜者, “早禾未熟晚尤迟, 卖菜归来始得炊。谷者本从田户出, 未滋反取市人嗤”;蚕妇, “火蚕较早冷蚕迟, 晏饭忘眠敢叹疲。缲车响罢促机杼, 盖体到头无一丝”;耕者, “夜雨未收脚, 宿耕初起头。聊兹一日力, 慰此半年愁。长路厌策蹇, 还家思借牛。未须论旨蓄, 端尔待来牟”;牧牛者, “前者蓑而眠, 后者笠而坐, 陂长不待鞭, 草软无用莝。蚤耕蹔廑力, 午放长逸卧。薄暮翁洗犂, 儿歌互相和”。赵蕃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给予了无限的关注和同情, 生活的艰辛, 地位的悬殊, 如同生命的控诉。一首首诗就是一幅幅凝重的生活画卷, 字字是血, 句句是泪, 饱含了赵蕃忧时伤国的深情厚谊。

参考文献

[1][宋]赵蕃.淳熙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 1985.

[2][宋]赵蕃.章泉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 1985.

[3][宋]赵蕃.乾道稿[M].《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 1985.

[4][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5][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集[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6][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

[7][元]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 2005.

篇4:弘扬传统文化 培养爱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0127-01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奇葩。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取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我们自己的道德修养,我们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就是要在教书育人中发扬并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积极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先后建设文化长廊以及装饰各功能室,营造出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走进校园,墙壁说话,草木传情。温馨提示、国学经典、爱国主义标语等随处可见,吸引着你的眼球。教室内名人名言时时激励着学生好好学习,学生自办的黑板报有《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经典文化内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与世界相通。教室外是国学经典长廊,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等经典文化时时陶冶着学生的情操。餐厅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时刻提醒同学们不忘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的本色。

二、多样化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

开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活动,让学生能客观地了解并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文明发展的深远影响,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责任感。学习传统经典文化,开展诵读活动,如七年级:《三字经》《弟子规》《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八年级:《论语》《增广贤文》《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等;九年级:《诗经》《立翁对韵》《中华成语千句文》《中学生必背古诗50首》、四大名著。观看动画片《弟子规》、公益记录片《圣贤教育,改变命运》等系列传统文化教育片。很多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后,文明礼仪大幅提高。

三、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加强宣传力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1.春节是我们全世界华人心中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我校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各年级学生在春节期间收集、整理春联,并开展“我为家里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

2.端午节是一个我们中华民族的极富爱国主义特色的节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爱国主义的教育机会。我利用学生对过节的兴趣,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再现屈原投江的一段历史史话,师生们被屈原身上那股民族的正义感和浓浓的爱国情所折服,全场深情地吟颂起怀念屈原的诗词。在活动中师生们深深感悟到了昂扬向上、齐心协力的中国精神。

3.中秋节,我们赋予更多的是亲情教育和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教育。孩子们在了解传统节日的基础上感受到中秋节时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的情怀。为了欢庆我国这个古老的节日,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及感恩教育。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传统节日众多。了解了中国节日,增强了我是中国人,说中国话,过中国节的爱国情感,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陶冶了同学们的文化情操。

四、利用历史上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事实教育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在八年级历史课上,通过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学习,明白了英国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随着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历史的学习,同学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侵略者的残暴罪行,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根源。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国人民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饶的反抗斗争,涌现了无数保家卫国的爱国英雄,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将一幅幅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把中国人民的不屈不饶的反抗与爱国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祖国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崇高自豪感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自信心和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我们要扬优去劣,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精神。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篇5:弘扬爱国情怀演讲稿

大家好!祖**亲哺育着我们长大,给我们鼻子,眼睛,耳朵。这些虽然是很普通的东西但是只要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我们。我们就是中华少年。在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有一个国度,一个东方的国度,一个神秘的国度,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不用我来说,大家已了然于胸,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我十分的骄傲,我是中国人!在这里,有雄伟的黄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是王之涣远在边塞对黄河的喜爱;在这里,有高耸的泰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是诗圣杜甫在登顶之时发出的感叹;在这里,有水平如镜的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翻开昨天的历史,风云莫测,乌云遮日,俯瞰江山。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而抛头颅,撒热血,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恶魔弯腰。我们祖国有锦秀山河,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但是也有艰难的历程。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美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会脸上淌着泪,心中流着泪。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忘不了她承受的千灾百难。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地挡不住洋炮的弹片。热爱祖国这铮铮誓言从来没有停息过,而今天热爱祖国是我们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能忘,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深沉汨罗江;抗元将领文天祥以一腔爱国热忱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誓言;黄继光为了祖国的胜利,为了不暴露目标,忍痛一声不啃直到被火活活烧死;英雄战士董存瑞不顾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身体顶住炸药包,为战斗赢得了胜利。古往今来一曲曲悲歌,一个个惊天动地的故事都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信念:我爱祖国。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用满腔的热血谱写了《义勇军进行曲》,响彻大地。

翻开今天的辉煌,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雄狮从恶梦中奋起。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神州才露除了青春的笑脸。“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展开了新的画卷。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历史,新的中国迎来了新的辉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国人民的辛勤耕耘下,我们的祖国无论在军事,科技,政治,工农生产,体育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成功举办,在我国60周岁生日上进行了一次大阅兵,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轻轻的打开地图我第一眼看到的是彩色的中国,碧绿的是草原,金色的是沙漠,蓝蓝的是大海。

如果祖国是一位母亲,那我们就都是她最最亲爱的儿女;如果祖国是一汪池水,那我们就是池中欢快游动的小鱼;如果祖国是一座高山,那我们就是山上苍翠的树木。总之,我们和祖国密不可分!今天,历史和未来将有我们焊接,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祖国,情爱的母亲,听您的孩子在深情地呼唤。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起来表达对您深深的爱,那就是让我们努力的学习让我们的意志如钢铁一样坚韧,用我们的汗水,让祖国的锦绣山河更加绚丽多彩,让华夏灿烂的历史再铸新的辉煌。

篇6:弘扬民族精神__培育爱国情怀

同学们好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 “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作为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民族精神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既包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德,也包涵着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如:长征精神、抗洪精神以及奥运顽强拼搏,永攀高峰的精神等等,十分具体而又无所不在。

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能决定人的发展高度,能给人以一种崇高感,能促使人奋发和自强不息,失去了民族精神,无异于失去了民族存在的根本。

说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是有所了解的,虎门销烟的壮举就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有一句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林则徐4岁入私塾读书,10岁时就做过这么一副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足见他的英雄气概。

1839年,鸦片给中国的危害非常地严重,人一旦沾染之后就很难戒掉,如同一个废人、早早地失去性命。林则徐很早就意识到鸦片给人民、给国家造成的危害,多次上奏皇帝,要求禁烟。在这样的严竣形势下,道光皇帝决心禁烟,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雷励风行,在官府外贴了这么一张告示,“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以表示他禁烟的决心,在他的执着努力下,最后迫使英、美的鸦片贩子,总共缴出了237万多斤的鸦片,用现在四吨的卡车足足要装297辆。如此之多的鸦片如何处置呢?林则徐上奏道光帝,被批示“就地销毁”,这样子就有了中外历史上有名的虎门销烟。

林则徐也一举成为了世界名人,在美国纽约就有一个以林则徐名字命名的广场。耸立着林则徐的铜像,纪念这位伟大、爱国的缉毒英雄。

同学们,讲到爱国,一个人首先要做到爱自己的父母、老师、我们的家乡。我们要从小做起,一点一滴培养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光辉革命历程的自豪感;对祖国巨大成就的喜悦感以及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尊严感和责任感,并把这种精神融合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把自己培养成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篇7:弘扬五四精神,抒发爱国情怀1

主题团日活动登记表

1、此表请提交一式两份,院团委一份,校团委一份,打印版/电子版。

篇8:廖仲恺的爱国情怀与高尚品德

一、“爱国、爱民”, 正如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1. 良好的家庭教育, 并深知国家富强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是廖仲恺爱国情怀萌生的土壤, 他的父亲廖竹宾曾经任职于美国旧金山汇丰银行, 并成为当地有名的华侨。廖竹宾一向热爱祖国, 并在教育子女上主张以国学为先, 廖仲恺每天都去华人开办的学校学习古诗文。他的父亲还经常鼓励他要爱国爱乡, 并努力学好中国文化。美国的种族歧视是其爱国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 特别是在19世纪末爆发的排华运动对其影响最为深刻。廖仲恺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社会背景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他经常从父亲口中听到侨胞受到迫害的事情。进入大学后, 廖仲恺经常听到美国人辱骂中国人为黄狗, 并亲眼目睹了流氓用石块袭击华侨的事情, 特别是旧金山警察通过暴力手段, 迫使华侨迁居别处的事情更令其愤愤不平。美国社会这种排华的行径撞击着廖仲恺这颗幼小的心灵, 他经常思考“为什么中国人受屈辱?”这样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总是叹息道:“都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懦弱与无能, 无力保护华侨。希望你长大后要报效祖国, 为中国的复兴作出自己的努力。”在其父亲病逝后, 廖仲恺陪伴母亲回到了中国, 在抵达香港时, 他亲自看到了帝国主义者殴打码头工人的场景, 从那时便感知到祖国富强的重要性。

2.“救国必须革命”, 爱国救亡思想的形成。

在回国初期, 廖仲恺在身为清廷政要的叔父的鼓励下开始走仕途的道路, 刻苦攻读四书五经, 准备进行科举考试。就在此时, 中国甲午战争的失败及割地赔款屈辱的消息传来, 廖仲恺觉得中国处在危亡之中, 从古书中找不到救国的良策, 要想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 就只要学习西学。所以, 廖仲恺放弃了研读国学的道路, 开始在香港黄仁书院学习西学。在这一时期他打开了眼界及增长了知识, 并于广州与何香凝女士结为伉俪。1900年,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中国从此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危机加重。廖仲恺时刻注意着国家政治风云的变幻及祖国的前途命运, 这加速了其爱国救亡思想的形成。面对国势日趋衰弱的局面, 廖仲恺决定前往日本留学, 并对自己的夫人何香凝说:“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我等怎能坐视不管, 我想东渡日本留学, 共图大事。”[1]从爱国走向革命是廖仲恺爱国主义深化的重要体现, 他始终将爱国与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结合, 特别是听取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国积弱, 应彻底革命”的教诲后, 更认识到了救国必须革命的重要性。

二、后世风范的人品道德, 后来者汗颜的人格力量

1.“忠诚为人处事”, 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孙中山的助手及战友, 廖仲恺在人格及品德修养方面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于1925年8月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国民党人在悼念他的文章中不约而同地称赞了其崇高的品德, 并足以为后世所垂范。有人在文中指出:“廖仲恺先生足为一切革命者之典范, 其立身之风范, 更足供后人模仿与敬仰。”有人指出:“廖仲恺先生平日的人格修养上最显著的两个特点就是勤劳、廉洁;其职务方面的美德更是对党的决议的忠实与服从, 一切以公事为重点, 毫无私人之见。”廖仲恺一生奉行“忠诚为人处事”的原则, 他追随孙中山二十多年, 并不遗余力地赞助革命, 实现为“勋业之最大者”。他完全献身于党, 成为团体行动的唯一规范。在武昌起义胜利后, 他担任军政府的财政领导, 为新生地方政权的建立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在袁世凯篡权的日子里, 他在广州积极开展支持孙中山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在革命失败后, 廖仲恺追随孙中山流亡日本, 并一直留在孙中山身边协助其重建革命政党的工作, 并毅然写下了《参加中华革命党誓约》, 表示:“为救中国危亡及民生之困苦, 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 并附从孙中山先生再举革命。”在五四运动后, 中国的新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廖仲恺始终奉行三民主义。根据何香凝的回忆:“当晚胡汉民加入了同盟会, 不过他对三民主义不能很快地接受与了解, 特别是平均地权方面, 经过丈夫的详细与反复的解释, 胡汉民才最终加盟的, 当时已是凌晨三四点了。”[2]

2. 勤政为民, 忘我的工作作风与品德。

勤政为民及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的精神皆是廖仲恺先生的重要品行与作风。在广州军政府时期, 开始了廖仲恺为民执政的生涯。他担任广东军政府总参议、财政部副部长等职务, 并经常出入督抚审议事务。在这时期, 他想方设法为国民政府广东共和政权的创建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孙中山进行讨伐袁世凯及护法运动中, 廖仲恺曾多次担任党政要务, 特别是理财的重任。他一如既往地踏实实干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了筹措护法运动的军政费用, 他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曾多次发行及销售公债来筹集巨款, 并对各地债券的销售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明确的任务, 他在此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勤勉与一丝不苟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称颂。他多年掌管财政要务, 并没有一笔不清楚的账目, 没有一宗无本人签字的收款或支款, 这足以说明其勤政与廉洁。工作中, 他任劳任怨、不畏强权、废寝忘食等是其重要的品行与作风, 这也是其首次国共合作中所给人的印象。这时期他先后担任二十多个党政方面的职务。根据何香凝的回忆:“在筹建黄埔军校的日子里, 他从早忙到晚, 快九点了, 还没有吃早餐, 午饭到下午两三点才吃, 有时候深夜三四点才回家。”在孙中山病逝后, 廖仲恺以一人之身担当财务、军事、党务要冲, 且每件事都是亲力亲为, 日常工作在十几个小时以上。这种拼命工作的勤政品德及作风无疑是其忠诚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的重要体现。

三、“为官不能爱财”及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1.“为官不能爱财”的廉政思想。

廖仲恺先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 并将其视为中国救亡的重要手段与不二法门。他的这一认识正是其行动的驱动力, 并促使其成为一位毕生献身国事及顽强斗争的民主革命家。”廖仲恺先生先后担任十多个省级以上财政部门的领导, 深刻认识到了贪污、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 “为官不能爱财”成为其执掌财权的口头禅, 并坚持两袖清风, 过着清贫的生活。在其担任广东财政司长期间, 署中无一人私自收取财物, 他除了本人严格财政制度外, 还制定规章制度, 尽力防止职员徇私舞弊。根据职员的回忆说:“我们任职期间, 所见到的长官不少, 然无一人如廖仲恺之精勤廉洁的。”在广州二次革命后, 廖仲恺追随孙中山前往日本东京, 他与胡汉民同居一室, 并过着拮据清贫的生活。根据胡汉民的回忆:“海外人士看到我们那种流亡的生活很是奇怪, 他们知道仲恺做过广东都督, 都认为我们应该很有钱。谁料到我们同住一处, 只有两间简陋的草屋, 每月房租不到二十元, 其他的各种开支也是很节省。”廖仲恺多年为革命精心理财, 其廉洁品质赢得了孙中山先生的器重及其他同志的好评, 人们还称其为“孙中山的荷包”, 并说其里面装的都是公款, 无私钱。同时, 他还发行短期债券来平衡财政收支, 他统一全省的“军财两政”, 对贪官污吏不讲情面, 这样也招致他们的嫉恨, 并有谋杀之举。廖仲恺先生的廉政品行都来源于其执政为民的思想, 他生前曾说过:“作为革命党的人, 目前的私心是不能不放弃的。为官爱财则民穷, 民穷则国弱。”[3]44正是基于此, 廖仲恺堪称一代楷模及世人学习的榜样。

2.“杀身成仁、死得其所”的革命崇高意志。

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怕流血牺牲也是廖仲恺先生高尚的品德, 在其留给后世的手迹中就有“杀身成仁、死得其所”的墨宝。廖仲恺先生的大无畏精神是在革命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留学生考试, 中法政科举人, 被派往吉林巡抚任职。在其任职的两年多时间内, 并没忘革命救国之大志, 秘密进行了系列策反的地下工作, 暗中营救被囚禁的革命党人。他在《吉林岁暮杂感》中提到“松柏励志, 风霜改颜”等诗句以激励自己的无畏的斗志。在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国民党右派勾结反动势力作恶, 当右派将刺杀廖仲恺的行动张扬出来并妄图吓退他时, 廖仲恺坦言道:“增加卫兵只能捉拿刺客, 并不能阻挡他们行凶。他们如果想来暗杀, 预防也是没用的。总之, 生死由他去, 革命工作我是一步不能松懈的。”他对汪精卫等人说:“我是准备临时死的, 吾无负于国家、政党及人民, 不谋私利, 要暗杀便暗杀, 余复何恤。”他甚至还将暗杀之事当做笑话讲给他的朋友:“听说他们用来暗杀的家伙不是手枪, 而是手提机关枪, 我倒要尝尝它的滋味。”总之, 廖仲恺先生以其毕生为人处事的优良品德及高尚的爱国情怀, 不但是其本人生前言行的规范, 而且还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政治财富。

参考文献

[1]周兴.论廖仲恺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特色[J].中山大学学报, 1998 (2) .

[2]李文山.试论廖仲恺的行政人格[J].文史博览, 2011 (4) .

上一篇:XXX社区“打非治违”工作方案下一篇:国庆节祝福祖国70华诞的话简短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