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此情永恒美文欣赏

2024-04-14

愿此情永恒美文欣赏(精选3篇)

篇1:愿此情永恒美文欣赏

小学作文愿友谊永恒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世上的一切都在变化,这种变化无时无刻都在伴随着我。光阴似箭,我变了,变得更成熟懂事了;周围的人也变了,从无微不至的呵护到严苛的要求;朋友也变了,从亲密无间到形同陌路;这就是成长所需付出的代价。

一个暑假过去了,到了新的学校我认识了新的朋友,可是在新的班级里总是有一种陌生感。到了新的环境我当然很兴奋,可与好朋友的分开也使我有点伤感。

我和玲是很好的.朋友,每天我们都一起到学校一起回家,一路上我们总是有说有笑。玲的家比较近,可到了我们要分开的时候总还有说不完的话。她会说她的新同学和老师,我也会和她说我的情况。就这样,我们总是喜欢在她家门前的那座桥上聊天,最后我们才依依的分开了。

在新的学校里,我和玲因不是在一个班级里,而且我们还相隔一个楼层,所以互相之间很少见面。开始,我认为只是刚开学比较忙,以后我们还会是好朋友。渐渐地,我发现我们之间的友谊变淡了,她交了新的朋友就和我疏远了,我有些失落。在回家的路上,玲不停地对我说她的新朋友有多好多风趣,我只是默默地听着,不说一句话,可能她发现了我的沉默,“你怎么了?”她疑惑地问我,我什么也没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玲的家到了,我淡淡说了一句“明天见!”就离开了。

第二天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到玲的门前等她,我看到已经有另一个女孩在她家等她。我一看就知道是玲的朋友,在学校里总能看到她们手拉手的背影,我的心“咯噔”了一下。一路上我仍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无语地跟在她们身后。到了学校我们连一句话也没说就分开了。放学的路上玲对我说:“明天是星期六,我要和A一起去买物理练习册,你去吗?”“你和你的同学一起去,我和她们又不熟去干吗?”我内心多希望和她一起去呀!可我却说出了与我想法所矛盾的话。只要玲能说一句挽留的话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她。可是她却只是冷冷说了一声“哦”。我的心仿佛一瞬间落入了千年寒潭。我抑制住自己将要涌出的泪水说:“那你顺便给我带一本吧!老师也让我自己去买。”她只说了一句:“好的”就离开了。与她分开后我终于抑制不住内心的失望,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星期日,我想她应该已经买好练习册了吧,先打个电话问一下“喂,是玲吗?”“恩,你是……?”“我是慧,练习册买到了吗?”“买好了”“你给我带的那本多少钱?”“哎呀,我忘了给你买了。”我终于忍不住说:“你怎么可以这样,你还当我是你的朋友吗?!”啪嗒,我气愤地把电话挂了。我其实并不在乎她忘了给我买练习册,而是她忘了我这个在乎她的朋友,忘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心里想如果她打电话向我道歉那就算了,她又一次伤透了我的心。第二天我仍到她家去等她,我又一次打败了自己,因为我放不下我们之间的友谊。“对不起”这句话竟是从我口中说出的而不是玲。她笑了一下说:“没什么,是我不对。”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可我们心里都知道,我们已经回不到从前了。

世上就真的没有永恒的东西吗?如果可以选择,我真不想长大。我真怕玲与我之间曾经深厚的友谊会变得越来越淡。我希望这份友谊是永恒的,永远都不要变!

徐慧

篇2:愿此情永恒美文欣赏

这便是笔者眼中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

《我与地坛》发表于1991年《上海文学》第一期。此时史铁生40岁,四十是一个充满迷惑与智慧的人生阶段。史铁生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写下这篇寓哲理与诗情为一体的散文。

“他觉得文学不仅是回应现实,而且是在一个千变万化的社会里头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不变的、那个所谓的终极意义。这个寻找的过程是‘从不屈获得骄傲,从苦难提取幸福,从虚无中创造意义。’”[1]

《我与地坛》正是这样一个对自然、生存、生命、苦难、命运这些哲学母题的寻找:探寻自然之于人类的意义,追问苦难之于命运的价值,关注人类之于宇宙的存在。也正是这种寻找使史铁生的散文成为“美文”,同样的,对“自然”与“人生”两大母题的阐释也使《我与地坛》成为“经典”。

一.史铁生对自然的解读

《我与地坛》中的“自然”与我们平日说的“自然”不尽相同,它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自然概念。狭义地看,《我与地坛》中的自然指的就是地坛。然而从广义来说,文中论及的园中事物,如古殿檐头、草地颓墙、老树石门、蚂蚁瓢虫、古柏藤萝,文中涉及的园外意象,如满地月光、石门落日、雪地脚印、雨燕之歌、秋风早霜,文中关于四季的比喻,关于园神的臆想都应该属于自然范畴。

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来看史铁生对于自然的定位、态度及存在意义,就可以分别得出以下论断:狭义的自然对于作家来说是“家”之存在,而广义的自然则是作家的“审美”寄托,作者在对自然的书写过程中流露出了明显的自然崇拜倾向并将万物赋予意志,带有一定的泛神论色彩。

1.“家”之存在

“地坛离我家很近。……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对地坛的描写从一开始就带了明显的暗示性意味。史铁生运用了“宿命轮回”观念来影射我与地坛的关系,打破了地坛与真实的家的界限,树立了地坛“家”之存在地位。之后,作家又将地坛环境定位为一种“家的陈列”:“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使得作家的心灵得到了归属感,此心安处是吾乡,从而推出地坛是史铁生盛放心灵的容器,寄托怀抱的家乡,故而史铁生对地坛的定位也不言而喻即“家”。

然而,这个“家”与我们世俗世界的家的定义又有不同:世俗之家上演着人间悲喜,而地坛却是个“宁静的去处”;世俗之家常有误会猜忌,而地坛却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世俗之家有时让人贪恋,有时让人厌倦,而地坛却让我“再没长久地离开过”。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上,还是从契合程度上,地坛都完全符合“我”的心意,“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所以,史铁生所描述的地坛,像家而不是“家”,明显地表露出作家的个人喜好倾向,是作家主观构建的微型“乌托邦”。

2.“审美”寄托

审美是对美的审视,既包括对美的探寻,又包括对美的理解。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史铁生通过自然与心灵的通感,严肃而又认真地思考“美是什么?”这一命题。而地坛在作家审美,追美的这一过程中充当了盛放“美”的具象化容器,表达了作家的审美观念。

文本中的唢呐声无疑是一种象征,隐喻着“美的召唤”。我们一般认为,美无定则,而文中这样形容唢呐声的来由,作家说“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如果“唢呐声”是“美”的象征的话,那么“吹唢呐的人”则可以被认为是美的滥觞,美的本质,而美的本质是无法言说的,美的滥觞也是美学家一直追求而没有结论的谜题。史铁生不仅是一位哲学家,也是一位美学家,在追求美的道路中,他得出了“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这样的结论。

美有形态。美的本质无法界定,但世界上的美却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时而悲怆时而欢快,时而缠绵时而苍凉。”这正是美的形态,美无常型。

美是永恒存在。无论时代历史如何变迁,无论审美倾向如何发展,人类思维中都会存在“美”的概念。它既具有共时性,又具有历时性。正如文中所说:“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

在最后,作者写道:“必有一天,我会听见喊我回去。”很多人下意识地会想到:这是生命终结的召唤,是迈向死亡之音。但笔者却认为,这正是史铁生的“皈依”,对美的皈依,他走向的是永恒的美的历史之流。这种“走向”,既是追求,亦是回归。

寄托审美,这是地坛之于作家的最重要意义。

二.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

史铁生对生命的解读是其散文中一以贯之的命题,学界在此之前也颇多论述。本文主要以其轮回观、命运观、生死观三个维度来阐释史铁生对生命的理解。其轮回观主要体现在他在《我与地坛》文本中对“人生三态”的叙述;命运观则是以其对“苦难意义”的诠释为代表;至于生死观,更多的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以及面对生死两事的态度。三个方面并立而行,各抒己见,又互为表态,相互佐证,拼凑起史铁生完整的生命观。

1.“人生三态”与轮回观

“人生三态”指的是史铁生在《我与地坛》最后一节中描写的人生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孩童阶段、情人阶段和老人阶段,亦是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三种状态:好奇状态、热恋状态、回归状态(抑或沉静状态)。

孩童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有无尽的精力与无数的念头,这可以看作人的青少年时期:人刚刚打开自由认识世界的大门,对一切都新奇,渴望尝试;情人阶段的人对世界充满了迷恋,他有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并且渴望享受世界、改变世界甚至创造世界,可以看作是人的成年期:人有能力去创造物质或精神产品,对于固有的物质精神基础,或单方面享受以满足自我需求,或积极创造以期实现个人价值;而老人阶段的人则形成了对世界各自的独立的理解,走向生命的终结,回到世界的起源,这可以看作人的老年时期:人经历了好奇与热恋状态,开始回顾与思考,沉淀与升华,形成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走向死亡。

史铁生在这里对于死亡则称为“回去”,这一词是体现其轮回观的关键,他认为死亡不是终结,而是一种新生。他认为:“有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那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我的死亡与孩子的诞生,正体现了生命不息,轮回不止的观念。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但是,那不是我吗?”是极其深刻的一问,其中表明了史铁生的轮回观:躯壳多样,但灵魂不灭。灵魂经历人生三态,再经过死亡的淬炼与出生的洗礼,复又重来,无止无息。正如他所说的:“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他认为人的本质就是“欲望”,灵魂也是“欲望”。欲望不变,宇宙不灭,人类悲喜永恒上演。

2.“苦难意义”与命运观

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他的双腿,这无疑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苦难之一;而他在明白母爱之前失去了母亲,这无疑又是他另一重大苦难。而命运的真正苦难其实在于其必然性与不可避免性。

生病贯穿了21岁之后的史铁生的生命全部。21岁史铁生大病,从此之后再也没能站立。他生前曾经自嘲:“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然而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却将生病视为别开生面的游历“由病悟理,妙语哲思挥洒于字里行间。”

然而,生病的苦难并不因其自嘲终结,在《我与地坛》中,我因苦难而暴躁,造成对我的母亲的伤害令作家再也无法挽回。作家在文中说:“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对我的寻找,与我躲开母亲的寻找成为主要情节之一,而不幸的是,我还没有来得及体悟,母亲就先一步去了。“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寥寥几笔,便体现出丧母之痛与懊悔之意。

残疾、丧母、疾病都带给史铁生沉重的苦难,然而真正的苦难———命运的必然性才是最令作家感到绝望的。他在《病隙碎笔》中起笔便诠释命运与角色的独特解读:“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便调换。”[3]在小说《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中有一段对于命运的绝佳阐述:“万事万物,你若预测它的未来你就会说它有无数种可能,可你若回过头去看它的以往,你就会知道其实只有一条命定之路。”[4]在《务虚笔记》中史铁生对于女教师O的塑造便是因袭了这样一种理念:“如果你站在四岁的O的位置展望未来,你会说她前途未卜,你会说她前途无限,要是你站在她的终点看这个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是一条路,你就只能看见一条命定之途。”

“命定之路”的反复出现充分佐证了史铁生对于命运的必然性的确定即定命论。定命论是史铁生命运观的最主要观点,也这种命运的不可琢磨性与不可改变性导致了史铁生的绝望,但同时当作家将自身投掷于宇宙万物之间,又将这“命定之途”看做是一种平衡,一种规律。

3.“生命礼赞”与生死观

命运的不公并不能阻挡史铁生对生命的热忱,他热爱生命以及生命的活力。

这体现在他在地坛中所看到的芸芸众生相:十五年风雨无阻来院子里散步的夫妻,热爱唱歌的小伙子,独一无二的饮酒的老头,朴素优雅的中年女工程师,最有天赋的长跑家朋友,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小姑娘和爱她守护她的哥哥。他赞颂着夫妻对爱情的诠释,小伙子对梦想的执着,老头体现的对个性的坚持,女工程师的生活态度,长跑家朋友的坚持与放弃,兄妹间相守相偎的亲情,他赞颂,这些努力活着,存在着的人们,这些鲜活并有所坚持的生命。

史铁生认为,生是既定的,人类在没有选择权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生”的权利,而死也是既定的,同样人类没有自主权,那么,人类就只能努力活着,这种活着,无论呈现出怎样的姿态,都值得礼赞,因为每个人都是向死而生。所以,生亦不可喜,死亦不可悲。这便是史铁生的生死观。

面对未知的死亡,史铁生选择了观望:“甚至盼望站到死中,去看生。”[5];也有着本能的惧怕:“怕死的心理各式各样。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6]却更选择了淡然:“‘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说过,徐志摩这句诗未必牵涉生死,但在我看,却是对生死最恰当的态度,作为墓志铭真是再好也没有。”[7]

面对已然的活着,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我有时候倒是怕活。可是怕活不等于不想活呀?……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是写作为了活着。”而史铁生的欲望究竟是什么呢?再明显不过,史铁生的欲望就是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写作是他承载意义的体现其生命存在的形式载体。这种活着的欲望之强烈,让人震撼。

史铁生在《好运设计》中说:“过程!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8]我想这是作家设想的最好的活着的状态。他在死亡残疾的阴影下彰显了一种欲望之力,对死亡不畏惧,对生活不轻视,令人肃然起敬。

三.“自然”与“生命”中的“诗”与“哲”

《我与地坛》的构思十分巧妙,它将作家对审美、秩序、自然、宇宙、轮回、苦难、人生、命运等宏大母题的思考,寄托在地坛公园这一载体上,从而使概念的诠释摆脱了空洞、晦涩、抽象等理论解释的危险,合目的地将概念具象化、平易化、诗意化,体现了史铁生作为哲人的深刻与作为诗人的优雅,这也是史铁生散文在当代文坛中独树一帜,别具一格的主要原因。

作家对“自然”的用情之深使《我与地坛》显出浓厚的诗意,而他对“生命”的思索追问又使《我与地坛》蕴藉着沉重的哲思。“我与地坛”正是对位“人”与“自然”、“生命”与“自然”,二者既相互寄寓,又相互补充,作家用诗歌的深情礼赞自然,用哲学的深思讴歌生命。

“史铁生以‘无我之问或无果之行’,去‘发现什么的根本处境,发现什么的种种状态,发现历史所曾显现的奇异或者神秘的关联,从而去看一个亘古不变的题目:我们的心灵的前途和我们生命的终极价值终归是什么?’

史铁生因此可以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9]

“比天空更博大的,是人的胸怀。”史铁生身处地坛,同时将地坛的一切内化于心,试图通过对自然的感应,对宇宙的观望,追问人类的终极价值。而在对“自然”与“生命”的诗性追问中找寻到了最理想的平衡状态:

人类活着如同自然般自由,自然与人类同享活着的自由。

史铁生散文中的“诗”与“哲”也是这样平衡的关系。我们在阅读史铁生散文时,不仅可以得到审美的净化,更可以摄取思考的快乐。从文本接受的角度来看,有机融合了“诗”与“哲”的文本带给读者的阅读体验更深层次亦更具持久,这也是我们论证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性的主要论据之一。

另一方面,就文本本身而言,史铁生散文所涉及的“自然”与“生命”这两大主题,不仅是文学创作不可绕开的母题,更是哲学、历史等人文科学领域中的“终极”问题。史铁生的思考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一定的广度与深度上的,这种思考既是其行文的开始,亦是其行文的终极目的,故而我们说史铁生散文的“经典”是主题内容上的,更是思想内涵上的。

除了内质的经典性,史铁生散文的艺术手法也是其“经典性”的重要成因之一。语言的诗意优雅与深邃隽永,段落长短、叙述详略及抒情节奏的恰到好处,文本情绪的跌宕起伏与收放自如使其散文既完整又完美。在艺术上,《我与地坛》更可比是现当代散文集大成之作。

“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这是对史铁生散文内核的精练概括,也是史铁生散文经典性的有力论证。

身负残缺而自强不息,身遭不公却厚德待物;生而笔耕不辍,如夏花之绚烂,死时平淡安详,如秋叶之静美;其文其人都为“经典”,其诗其思是当代文坛永恒的光耀,这才是哲诗人———史铁生。

参考文献

[1]史铁生.灵魂的事[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4.

[2]史铁生.史铁生散文[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3.

[3]史铁生.史铁生作品系列·病隙碎笔[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史铁生.世纪文学60家·史铁生精选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7.

[5]王尧,林建法主编.薛毅著.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荒凉的祈盼——史铁生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6.

[6]刘锡庆.中国散文通史·当代卷下[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

[7]汪雨萌.史铁生研究综述[J].当代作家评论,2012(4):160-169.

篇3:让欣赏教学成为永恒的经典

一、欣赏教学是一种态度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当我们看到一幅别有格调、神韵悠然的画,我们都会激动、羡慕。此时,不要吝啬我们对美好作品的羡慕、爱惜之情,可以通过有序的组织教学把这份真情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在执教《秋风瑟瑟》时,我先在网上搜索了许多秋天的图片,而后让学生们踏着悠扬的钢琴曲《秋日私语》走进教室,他们都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没了往日的喧哗。听着音乐、欣赏着美丽的秋色,他们不时发出“啊!啊……”的赞叹声。等到让他们描述秋天时,他们用上了许多美丽的词语,把对秋天的浓情蜜意充盈到整个课堂,大家在美轮美奂的秋意图中共同感受着秋天独特的美。由于有了这些欣赏的前奏曲,最终我也从学生的作业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秋天……课后,有学生告诉我:“秋天很美,那首曲子也很美!”通过一堂美术课就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美,感知生活中的美,分享收获的喜悦。因此,欣赏教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欣赏教学是一种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成长取决于他的教育学知识的质变和深化。欣赏教学是一种全新、全面的学习,学习的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但学生的欣赏层面又往往取决于教师对欣赏的了解和理解的广度、深度。欣赏教学是个艺术大熔炉,作为美术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汲取各种知识,要像淘金者一样坚持在艺术的沙浪里提炼适合学生学习的艺术精髓。作为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关注中外艺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欣赏原汁原味的本土艺术。美术教师首先要对乡土艺术进行深入的了解,专研其精髓,把乡土资源有序、有效地引入学生的视野。我针对麒麟镇作为“红木之乡”这一维度创设了儿童贴画社团,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乡土资源进行传承,从而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了有效地开展社团活动,作为社团辅导教师的我便一头扎进了对麒麟红木的研究:走访民间红木作坊、参观红木城、采访民间艺人、翻阅地方史书、了解红木制品的制作流程、学习红木雕刻的工艺特点和鉴赏文化、掌握红木的真伪辨析方法……其实,此类充电式学习都是为学生学好贴画而服务,通过自身学习和对文字、图片、音像等积累的有效展示,让学生欣赏到家乡如此丰厚的艺术资源,学生惊讶于乡土资源的魅力。这样,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欣赏的角度也随之发生变化。他们自主确定研究内容,自由组成小组,通过查阅图书、上网、赴企业和红木城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红木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表格、资料卡片,最后结合课堂的再次欣赏熏染,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家乡艺术的典雅与精致。

三、欣赏教学是一种精神

笔者一直认为,欣赏教学是一种情高趣雅的精神。蚂蚁有蚂蚁的生活,大象有大象的情调,仙鹤有仙鹤的风姿。让学生懂得欣赏,他们便懂得生活的真谛;懂得欣赏,他们便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情调;懂得欣赏,他们也便拥有快乐的童年。

很多时候,欣赏教学的雅致镶嵌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每一个名人都有奇趣的经历,每一幅名画都暗藏着深奥的哲理,每一个创作都饱含着无限的奇思妙想。我们在进行欣赏教学时,不仅要展示美的一面,同时也更应该客观地还原历史。例如在儿童贴画课上,笔者让学生欣赏马蒂斯的绘画作品和剪纸作品,《红色的和谐》线条流畅优美,作品中水果的摆放、人物的动作、蓝天和绿地的有机组合,都让学生体会着一种神奇的感觉。《三月的舞蹈》背景由蓝天白云花朵草地构成,主体为三个牵手绕圈舞蹈的人,在旋转中仿佛忘却了自我,融入自然。在欣赏这两幅作品时,我和学生一起品读马蒂斯的人生。当学生在了解到马蒂斯在一次意外的生病中,为了打发时间从而激发了绘画兴趣,此后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晚年的马蒂斯则在经历两次痛苦的手术后,卧病在床期间又以新的艺术方式——剪纸创作了大量色彩艳丽的作品时,马蒂斯对艺术的执着令学生感动和敬佩。之后,学生们还自发地上网查阅艺术大师的作品、生平……通过师生交流、小组交流,他们理解了作品中蕴藏的内涵和艺术大师的创意思路,明白了大师作品的由来,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力。

上一篇:浅谈论法的精神下一篇:中国福布斯名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