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2024-04-19

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精选6篇)

篇1: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五河县东刘集中心小学 2015年 2月 3日

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是我县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是我县2015年学校的重要工作。校长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实施。为强化学校履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职责,特签定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一、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

1、互联网接入带宽达到4M(有条件可建校园网);教学光盘400课时,软件资源80G。

2、科学实验室(含仪器室)、图书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含音乐器材室)、美术室(含美术器材室)、体育器材室、舞蹈室、卫生室、心理咨询室、多媒体教室(班班通)各一个。所有功能室标牌统一,具体责任人和岗位职责明确(姓名、性别、专业、岗位职责),各功能室布置符合功能室特点,责任人业务熟悉且能准确回答有关问题。

3、为所有学生配备合格无损的课桌椅,统一班级指示牌。

4、有符合要求的运动场地(或有预留的平整无杂草和垃圾的场地)。室外体育设施安装规范,有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使用。

5学校设有重要区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及楼层备有灭火器。学校提供学生生活用的自备井、二次供水设备,有安全防护、消毒设施或设开水房或配饮水机。

6、学校厕所有专人打扫,水冲式厕所保证供水,旱厕勤打扫,保持厕所干净整洁、安全防滑。

二、校园环境优美。

1、学校大门油漆、门柱贴磁砖。院墙内侧粉刷涂白、外墙无污渍。学校的校牌、班牌统一。有旗台、旗杆。校园内操场、道路平整,无杂草垃圾。校园内和班级配有公共垃圾桶。

2、教室、办公室、各功能室门窗完好无损,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地面整洁、用品干净卫生,墙壁粉刷无污渍。

3、校园内及大门外无垃圾堆和污水、垃圾,学校无卫生死角。

4、校园绿化每生0.5平方米,草皮上无垃圾、杂草、杂物,低矮树木及灌木适当修剪。

5、有楼道、墙体文化建设,有校训、橱窗、宣传栏目不断更新,班级文化深厚(不得出现学生排名、学校排名等)。

6、安全制度上墙,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有安全预案,有安全责任人。安全排查有台账、挂账督办、及时整改。联合有关部门对周边摊点、居民乱搭乱建专项整治。

三、办学行为规范。

1、遵守“七条禁令”,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开展经常性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无违规补课、乱订教辅资料、体罚学生现象,实施上下班考勤制度。完善教师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保障、关爱机制。

2、教师和学生衣着整洁、言谈举止文明(有条件可教师统一着装)。

3、学校有三年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学校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鼓励教师参加划片教研和本校教学研讨活动。

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控制在1小时之内。

4、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尤其加强音体美、信息、实践课程。教师任课一览表、总课表、分课表、教师课表、学生课表保持一致,总课表、分课表要上墙。实施“阳光体育”和“大课间”活动,有计划、安排、记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加强教育工作。

5、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均衡分班,每班不超过46人。有防流堵辍措施,学生流失率控制在0.6%以下。

四、设施设备管理、使用。

1、多媒体(班班通)设备有管理使用制度和领导小组,制度上墙。教室安装窗帘,推拉黑板下槽打三个孔便于清理灰尘。多媒体安装合理,接线处离地面1.5米,线路不裸露。室内卫生清洁,有使用和培训记录。

2、图书室有领导小组,有管理、使用、借阅制度,有借阅记录,有图书登记台账,已编码上架使用。图书进教室,有读书心得。图书室定期开窗通风,有窗帘、灭火器、温度计、湿度计,室内清洁。

3、实验设备管理和使用符合要求。有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器材管理使用制度和领导小组,器材摆放规范科学,标签制作符合规定,有总台账,册目账物相符,有使用记录。仪器室配备窗帘,有灭火器、温度计、湿度计,有毒药品进柜且双人双锁保管,室内清洁。

4、音体美卫室和心理咨询室、舞蹈室有领导小组和管理使用制度且上墙,器材分类合理摆放。卫生和心理咨询室配备窗帘、桌椅,有台账、使用记录。各室内保持洁净。

5、计算机教室有领导小组和管理使用制度且制度上墙,有台账和使用记录。有学生鞋套,室内洁净。(未配备计算机的学校可腾出教室预留)

五、特色创建。

依托学校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或地方教育资源,选择开展一项或多项特色教学或特色校园创建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六、为推进工作,中心小学建立工作督办包保机制,建立对各校校长约谈问责机制,对工作迟缓不力的实行责任追究,建立通报机制。中心小学把均衡发展工作作为校长年度工作实绩之一,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各校要在迎查工作中,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迎查气氛。

未尽事宜,参照《五河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职责》。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中心小学和学校各存一份。附:辞职报告

东刘集中心小学(盖章)

责任学校(盖章)

责任人(签字):

小学校长(签字):

2015年 月

篇2: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一、学校发展规划

刘集中心小学位于五河县西北角与泗县、灵壁、固镇接壤,现辖17个完小和3个教学点,253名教师,4300多名在籍生,(不含学籍生)位置偏远,年龄偏大,教师紧缺,学历偏低(大部分是民师转正的)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生源较差(大部分好的学生流失到泗县、灵壁、固镇等外县及县内的私立学校)教学质量较差。另外学校文化积淀不够丰厚,没有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校风、教风、学风不浓,许多家长对子女学习不够重视,让子女跟他人而自己外出务工,致使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学习氛围和环境很差。

针对以上问题,中心小学领导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制定“一年有进步、二年大发展、三年上台阶”分校管理逐步达标的发展规划。

第一阶段目标:(2011年-2012一年时间)

1、在硬件方面,力争年底建成乔集-军张等学校,并做好配套设施,如:水、电路、灯、厕所、院墙、传达室等;夏集小学加快建设力度下一学年投入使用,除完善配套设施外还要留有寄宿制,和扩容时准备,此外,向上级争取小吴小学、刘集等幼儿园立项审批开工。在校领导队伍建设方面,要加强对校长队伍和后备校长的建设,给中心小学多次研究,决定实际“捆邦制”即: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目标一致,一旦校长因什么原因(年龄原因除外)被免职,同时副校长和教学主任同时也被免职,重新建立领导班子,这样就使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三人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同时即使有一定的工作成绩,根据校长年龄决定是否免职,并经过民主推选制定成立新时领导班子建设。

3、在教师队伍方面向上级申请单解决教师缺边的问题,特别是姚庄小学、大程小学、蔡圩小学等边远地区紧缺的语、数、外等教师,力争使这些学校能正常开课。同时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和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的准备工作。

4、在生源方面,没有数量谈不上质量,要向私立学校学习,因而要保证自己的优点之处,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创造适合留守儿童学习的环境,(如寄宿在老师、亲戚、同学家等)减少生源流失。

5、质量方面,中心小学要加大对村小教学质量的管理要经常带领一批教学能手、教坛新星对各校进行教身、教学检查,并给他们上示范课等多种手段,促进他们教学质量的提高,经过一个旱努力、力争减少1-2所教学质量不合格的学校,同时要想教学质量较好的张集小学、刘集小学等飞尺竿头更进一步,排名再靠前。

第二阶段(2013-2014二年时间)

1、在硬件方面,力争建成各村小幼儿园教学楼工程,并做好教辅用房如电脑室、实验室、食堂等建设的准备工作,并向上级申请创建各村小标准化建设工作。

2、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领导班子“捆邦制”工作并尝试采用招考制、竞争制、民主测评制等选拔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年轻教师走上领导岗位,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管理学校,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

3、在教师队伍方面,继使向上级申请,进一步解决语、数、外等主要学科缺编的问题,同时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音、体、美等教师缺边的问题,利用中心小学有专职的音、体、美等教师,对村小学音、体、美教师在寒暑假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他们成为较合格的兼职教师,并提倡教师不专业但专职如1-6年级美术由一位任课教师来代,1-6年级音乐教师一个人代,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老师一定会成为一个专职的合格老师,此外,对于教师紧缺的不报,由中心小学决定帮扶,采用支教的方式,在完成本校的教学工作外,派专职教师到要帮扶学校代课,从而使两校共同进步。

4、在生源方面,在已有的宣传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宣传方法,同时要苦练内功,丰提高质量,以质量求生源,以生源求发展,留住学生,进一步减少外流生,力争外流生和流入生平衡。

5、在教学质量方面,在上年已减少1-2所教学质量清合格村小学基础上,完全杜绝教学质量不合格村小学工作目标,加强对教师责任心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在利用教学骨干给广大教师上示范课的基础上,在可能的情况下派出一部分老师到杜郎上中学,兖州中学课改示范学科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从而改变教学方法,并要举行多次质量检测,从而各方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样教学质量提高了优等生就留住了,教学质量就提高了,从此学校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了。

这样经过2-3年的努力,刘集中心小学及所属的各村小一定能建成硬件绝大部分达标(包括抗七级裂度地震)配套设施完善(包含水、电、路、教辅用房、传达室等)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结合绩效工资,各种规章制度等转变教师理念)生源充足(以好的硬件和质量吸引学生)教学质量达标(消除了教学质量不合格各村小)并打造1-2所教学质量在全县委有影响力的学校(如刘集小学、张集小学)创办了一批政府满意、家长信任、学生喜爱的农村小学。

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第一阶段(2011-2012)

要求各小学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包括备课制度、候课制度、上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研制度、奖惩制度、作息制度等试行制度,并严格执行,在执行中要不断修订、完善、并报中心小学备案,为中心小学制定全镇统一的教学常规管理做准备。

第二阶段

中心小学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借鉴《五河县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及各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听取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制定符合本镇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及时上报,反馈意见,并以此为依据,规范教学行为。

三、校本研训工作

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即做好做出形式,又重在内容的校本研训工作,坚决杜绝以往校本研训走过场,不求实效的现象,甚至有的学校连一过场也不走,准备一些假的空的材料,进修学校来验印时托关系,找朋友,蒙蔽过关。造成领导生气、老师吸气的校本研训不够,为此中心小学经研究决定:

1、建立健全校本研训领导机构,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和机制。

2、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中心小学校长和分管副校长为正副校长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以加强领导。

3、构建中心小学、各小学学科组三级校本研训网络,中心小学选拔一批年轻能力强,有知识、有方法如张方杰,李成见、梁颖等为成员,以中心校本教研组主持中心小学校本研训日常工作。

4、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工作。本学期分别邀请了程广利、杨岳、杨之宽、李成见、贾孟、马毕海等老师到中心小学给大家上示范课、观摩课,先后组织了曹颖、朱传山、周翠艳、杨岳、蔡军、贾凤云等老师到教学力量较薄弱的乔集小学、蔡圩小学上示范课,中心小学先后派出了多名骨干教师到山东、蚌埠、五河等地参加学习。

如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提高有效课堂建设,是摆在刘集镇中心小学领导面前的首要任务。为此,中心小学多次派出骨干教师到外地学习先进的有效课堂建设的经验,回来以后结合本地实际,经多年研究、讲座,制定以下模式为刘集镇中心小学有效课堂的基本模式。

1、把和谐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同学们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老师产态度和谐,面带笑容,同学们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也比较好。

2、把学习主动性交给同学们。老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同学们的课堂应该同学们做主,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们,让同学们自主学习、有效学习、主动创造性地学习。为此要给同学们独立思考时间,教师讲的不要超过10分钟,把余下的三十分钟交给同学们,给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机会。

3、教给同学们必要的自学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前让同学们自学要编导方案,给以适当的提示和讲解,有关键的时候给以点拨如此日积月累同学们就掌握了自己的方法,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教师专业发展

1、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指导每一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爱好所任教的学科,制订并实施个人发展计划。

2、根据教师个人发展计划,教师的个人素质,实施分层培训。①制定本地名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在专长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完善。给予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课题经费,资源使用等优先权。

②实施班主任培训计划。结合上级的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镇各小学班主任进行全部培训,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针对性与艺术性。

③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

3、开展教师基本技能比赛,如书法比赛即席备课比赛等,并认真抓好“命好题”的培训。

4、结合绩效工资等对全体教师进行爱岗敬业教育,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六、教师的管理

为了使教师能好好地进行教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中心小学制定了教师管理制度,并要求各校严格执行,再与各校的奖惩制度相挂钩。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

2、严守法纪,廉洁自律。

3、努力学习文化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遵守教学规律,依法治教,尊重学生教书育人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尊重学生家长,坚持家访制度。

7、关心集体,团结协助。

8、文明有礼,为人师表。

9、教师应在预备前5分钟到校。

10、有事应先调课,并经领导同意后方可离校,是要履行请假手续,超出一天的向县局请假。

11、上课铃响后,教师必须在1分钟内到达教室。

12、无特殊情况不应坐着上课,不应离开室场。

13、工作时教师不要饮酒。

14、学校实行考勤、考课制。

15、各位老师每天进行一次反思。

七、德育工作

改变以往做学生思想靠单一说教的方法,变活动教育与评价激励相结合的方式,重要内容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心理素质。

1、学科渗透。加强三类课的管理,即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班队课。

2、活动渗透,加强极内外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互助、合作等精神。

3、环境渗透,加强校国文化建设,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

4、评价激励与检查督促相结合,要求各校根据小学生日党行为规范及本校所制定的制度进行不定期检查。

5、榜样示范。结合少先大队部开展的各种评比活动,大力宣传好人好事和模范少年。

6、构建完善的德育网络,校内以校长--德育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教师为主线,校外以学校→家庭→科任教师为主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教育。

八、学校特色发展

刘集中心小学地处五河县的西北角,地理位置非常偏僻,教师奇缺,留不住好的学生和好的老师,就当前的条件来看很难创办特色学校。但可选一、二所学校创建特色项目。中心小学经研究决定,选刘集小学或张集小学创建一个课改实施班(主要是学习山东的课改经验)请上级领导,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九、校园文化建设

刘集中心小学着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了学校内的硬件建设,使每位师生都看得见,摸得着。结合县教育局启动的书香校园,中心小学定购了《给教师的建设》、《治校之首》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近五万元的图书,并接受了县新华书店配送的四万多元的图书。此外,本着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的建设理念。各校对教室内外进行了精心的装点布置,悬挂镜框,励警人,校训上墙等,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各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校园处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十、学校发展的困难问题

1、教师紧缺特缺音、体、美、英等教师负担过重,年龄过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好生源流失严重,留守儿童过多,不能形成合力教育。

2、教室破旧师生没有安全感,缺教辅用房等配套设施,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十一、对我县教育发展的意见、建议。

1、加大招聘教师数,让他们到偏远的农村一线任教,以缓解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的压力。

2、加大财政投入,整改危房,使学校成为安全的地方,完善学校的硬软件设施。

3、修改评估细则,增大教学质量在评估中的分值,实行教学质量一票否决。

4、修改五教[2009]187号《关于五河县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方案》中的“转出只限县内,转到县外视同流失”。因为刘集地处固镇、灵壁、泗县等交界处转出的学生绝大多数转到这几个县或随父母打工到外县就读,如不修改对刘集镇这样的学校不公平。

5、请上级出台倾向课堂改革的政策文件以利于课堂改革试点。

刘集中心小学三年教育发展规划及

内涵发展报告

篇3: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学校基本情况

吉林省长春市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劝农山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18年。学校建筑面积6941平方米,校园占地18500平方米。学校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862人,110名教职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7人,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100人。

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

1.高度重视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

学校的信息化教育始终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优质的现代化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不仅有先进的学生网络机房、配套齐全的电子备课室、精品课录播室、校园电视台、校园标准化语音教室,还建设有24个多媒体教室,教室配置推拉式黑板、电子白板、数字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台等教学设备。硬件建设的不断增强,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2.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是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相关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均具备计算机中级水平,28名中青年教师通过计算机高级技术考试,占教师总数的25%。

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学校开展了计算机教学的校本培训,并聘请专家为教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

三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区级信息技术大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2003年,我校推荐5名教师参加长春市二道区课件评比大赛,囊括大赛的全部一等奖。

四是注重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相结合。2010年3月,“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通过专家评审结题。

3.建网建库,共享资源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以校园网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教学平台、管理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全校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建、共享、共研的长效机制,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灵活有效的应用,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的教师业务培训、异地互动教学,为学校间、教师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提升提供了平台。同时,开展网络评教评学活动,促进教师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新型名师的培养。

学校信息化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篇4: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签发人:张爱国

湘河镇中心小学

关于呈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汇报》的报告

商南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湘河镇中心小学根据商科教体发〔2018〕9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对我镇的义务教育均衡工作进行了自查和总结,现将《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呈送给您们,请审阅。

附:《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5月23日

湘河镇中心小学

2018年8月23日印

共印3份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的汇报

基本情况:

湘河镇中心小学地处商南县湘河镇红鱼村,临商郧路和丹江而立,与湘河镇初级中学和镇中心幼儿园毗邻。学校始建于1958年,校园占地面积89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18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1

人,全镇教职工39人,学历达标率100%,9个教学班,共计学生335人,所辖学校教学班14个,全镇学生总计577人,实现了零辍学率。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省定义务教育学校省级评估标准指标有9项,我校实际达标情况如下:

1.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省定指标为:小学普通教室使用面积每个61㎡或生均1.35㎡;科学实验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图书室6个班80㎡,12个班120㎡,18个班170㎡,24个班220㎡或6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0.29㎡,7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0.22㎡;微机室使用面积每个86㎡或生均1.91㎡;语音室使用面积86㎡或生均1.91㎡。本校达标情况:(1)、我校共有9个教学班,每班学生不超过35人,每间教室48㎡,生均1.36㎡;(2)、科学试验和仪器室面积合计96㎡,生均2.58㎡;(3)、图书和阅览室合计96㎡,生均0.29㎡;(4)、微机和语音录播教室分别为96㎡,生均2.58㎡。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2.体育运动场地。省定指标为:消除土操场;初中设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或11个班及以下的学校生均面积5.9㎡以上,12-18个班的学校生均面积4.2㎡以上,19个班及以上的学校生均面积3.5㎡以上。小学设15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山区农村小学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至少达到标准篮球场面积420㎡)。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小学,现已全部消除土操场;操场面积1800㎡,拥有环形跑道150m,直跑道60m,有标准篮球场。结合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均已达标。

3.教学设备配备。省定指标为:各类教学设备配备达到《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县义务教育学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结合《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的规定,我校的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配备全部达到指标要求。

4.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省定指标为: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电脑65台,完全达到了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5台的标准。

5.生均图书数。省定指标为:生均图书小学30册、初中40册(不含电子图书)。我县初中、小学学校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拥有图书13150册,生均39册。

6.师生比。省定指标为:教职工与在校学生编制比例,小学城市1:21、农村1:23;初中城市1:15、农村1:18。本校达标情况:我校达到1:16已达标。

7.专任教师学历。省定指标为: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85%;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专任教师均是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00%。

8.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省定指标为:小学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初中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5%。我县初中、小学学校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基本达到指标要求。本校达标情况:我校及辖区学校共有教职工35名,专业技术人员34人,工勤人员1人,特岗教师10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占教师比例38%。县级骨干教师3人,占比8%

9.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省定指标为:县域内小学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2%(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小学专任教师人数为基数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人数为基数计教师占5%。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达到10%(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以全县初中计算)或者以学校为单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占5%。本校达标情况:我校高级职称3人,8%已达标。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1、入学机会。

1、学校按照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举行任何选拔优生考试。确保每一位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2、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爱,由少队部牵头建立留守儿童台账。学校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给予留守儿童以亲情帮扶。每位教师承包一名学生,做学生的代理家长。每逢节假日请留守儿童到家里就餐,为留守儿童赠送御寒的棉衣、手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开设绿色网吧、连心桥、亲情家园,让留守儿童通过视频和亲人对话。

3、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学校现有残疾儿童4人,其中眼疾2人,智力障碍1人,肢体残疾1人。学校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帮助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战胜心理障碍。

2、保障机制。

(1)、近三年来,教师工资均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一般在当月13日之前发放到教师工资专用账户上,无教师工资拖欠现象。

(2)、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无拖欠现象。学校经费使用(经费用于公务、业务、购置、维修、其他、对个人和家庭补助、专项项目、学生救助等方面的支出)合理;

(3)、“一补”资金(生均每学期500元)所有款项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无挪作他用现象。

(4)、教师绩效工资考核

学校制定较为完善的教师绩效工资考评方案,每学期每位教师每学期从工资中扣除1000元,根据教师工作的量和成绩,进行核算,给教师的绩效工资量化为分。绩效工资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优质优酬,能者多得的用人原则。

3、教师队伍。

(1)、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1:23)配齐配足教师,特别是注重体音美学科专任教师的配备。学校(含下辖学校)共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3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专科学历4人、本科学历31人。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00%,中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8%。

(2)、近三年来,学校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分配,自2015年以来新招录特岗教师10人,新补充教师全部为本科学历,为学校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每位教师建立专业发展档案,明确专业发展规划。三年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商南科教体局组织的暑期教师专业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送教下乡、跟岗学习、交流学习等多种教师培训活动,进一步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开阔知识视野。组织教师参加陕西省组织的国培计划,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学校开展校本培训,业务研修,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让每一个教师熟练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上课。开展电子白板运用培训工作,熟练运用电子白板,提高教学效果。学校采取积极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教育,对进修教师从福利待遇、假期、补助等方面,给予倾斜和照顾。

4、质量与管理。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特色明显。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足课时。

(2)、控辍保学工作

学校实施严格的控辍保学措施,防止学生辍学。学校成立了主管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控辍保学体系,每学年初学校与班主任、任课教师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实行任课教师承包学生制度,每辍学一名学生,从教师的绩效工资中扣除300元,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挂钩。开展教师和学生谈心活动。每周班会课后15分钟时间为教师和承包学生谈心,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开展任课教师晚上查寝活动,任课教师每天晚上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聊天、谈心,发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3)、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阳光体育及大课间活动,每天上午大课间活动时间为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除组织学生做好第九套广播体操外,还开展特色的校园团体操等,加大学生训练力度。组织开展学校田径运动会,每年举行1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不分重点班,不以任何形式下达升学指标,不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排名和奖惩加强班级间教育均衡发展,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当年轻教师充实到班主任队伍。强化班主任培训,定期举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丰富班级管理艺术,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5)、规范化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睡眠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量,语数英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不要求学生购买任何的教辅资料。减少考试次数,每学期只举行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不举行任何考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现象。从2015年秋季开始,学校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没有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任何教辅资料。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中,坚持“德育治校,质量立校”的强校战略,遵循“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教育原则,着力建设“廉洁、民主、求是、高效”的管理体系;大力培养“敬业、爱生、勤奋、奉献”的师表风范;全力铸造“勤奋、探索、守纪、诚信”的学生行为;极力营造“健康文明,生动活泼,勤奋乐学,勇敢守纪”的校园生活氛围。健全了“制度管理,档案牵引,分工协作”的管理机制,实现了“制度保障,科学管理,规范运行”的学校工作运行模式。学校办学效益日益提升,学校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1、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二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比教学、访万家”工作实现全覆盖,工作形成常态化。学校校长带头参与“比教学、访万家”工作,所以领导和教师都参与教学比武活动,每名教师都能做到比教学经常化,听课、评课常态化。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专项档案资料齐全。

5、我校制定了《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6、学校把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学校、教师均制定出培训和学习计划,学校指定领导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和提高工作的管理、计划的落实和考核。课堂教学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一步制度化,学校参考各学科、各任课教师开发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课节数做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纳入学期和考核中。学校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管理,及时为教师提供远程教育资源的信息,帮助教师开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科教学,引导教师逐步开发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7、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和挖掘教材,逐步培养教师挖掘教材的能力。制定教师间结对帮扶的制度,加大帮扶力度,让有经验、能力强的学科骨干教师帮助年轻教师和年老师理解和挖掘教材,确保这些教师每节课教学都能准确到位,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广泛的开展“课堂教学情境模拟”,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切磋,深刻的理解教材,保证有质量的进行教学。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督查”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达标”活动。通过学校领导的推门听课,督查指导,以及教师的汇课报,来帮助引导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用新的课程理念导引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8、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领导小组,收集整理有关这两科的理论知识及这两科的一些课例,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以理论认识武装思想,从而达到指导行动的,规范开课的目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

三、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及努力方向

(一)问题和薄弱环节

1、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但在校园美化方面有待提高,2、学校年轻特岗教师多,教师的学科专业化和教育教学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因学校在建设餐厅及淋浴设施,暂时学校的不能按时提供师生淋浴的场所。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1、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

4、加强教师的合理流动,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加大对项目投入,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各种活动。

商南县湘河镇中心小学

篇5: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在美兰区委区政府、美兰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推动我校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创办于明朝末年,原名为“鳌峰社学”。随着历史、社会不断演变与发展,学校前后命名为:“五七小学”、“琼山市灵山镇中心小学”。2003年海口市与琼山市合并后,学校划归海口市美兰区管辖,同时学校改名为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

在办学过程中,坚持“德育首位,教学中心,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1989年曾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学校。学校少先队曾两次被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红旗大队”荣誉称号。2006—2008分别被评为海口市和海南省课改先进单位和校本研训先进单位。2007年被评为海南省校本研训示范学校,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先进集体。2008年顺利通过市级规范化学校评估,率先迈入市级规范化学校行列。2009年被评为海口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海口市网络教研先进单位;2012年被评为海口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海口市体卫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少先队示范基地。

(一)普及程度:

1、近三年来我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毕业生合格率为100%,优秀率居全区领先水平。

(二)师资水平: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级2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

(2)、2012学年全校在职教职工119人(其中保健教师1名,安全保卫人员5名),学生2123人,开设41个教学班。另有一个幼儿园,有幼儿550人,开设12个教学班。师资力量等均达到市规范化标准,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总务处、教导处、政教处、教研室、财务室、工会、少先队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63369平方米,生均29.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793平方米,生均9.3平方米。现有两栋教学楼4070平方米,两栋综合功能楼1520平方米,五栋教师宿舍5900平方米,两栋学生宿舍1200平方米。有学生食堂600平方米。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基本齐全。配有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音室、图书阅览室、少先队室、电子备课室、仪器室、乡村少年宫等。另外,在区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标准化塑胶运动场正在建设,校园文化也已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44137余册,生均19册。另外,电子阅览室还配备了电子图书100000万册。

(3)、学校配有办公电脑65台,学生75台,41个教学班均配备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校园建设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

1、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在正在施工的是300米环形塑胶运动场,大约480万元。2011年投资270 多万元购买了教学设备或仪器,这些仪器和设备,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目前,我校的41个教学班都有多媒体、电子白板等设备,改变了教师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来学生听的现象,通过利用这一系列的媒体资源,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更轻松活泼。体、音、美及科学仪器和实验室多媒体白板多功能室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我校小学科的教学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及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大约花费了180万元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我校才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3、加强舆论宣传,打造正面育人基地。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加大宣传橱窗、版报的使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2、教师队伍管理——无私奉献,锐意进取(1)搭建多维平台,为教师发展铺路。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高思想、学习型教师,用活动熏陶教师,主要从“师德、师魂、师能、师表、师言、师行”几方面引导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在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观。每一学年都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学,给教师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

① 制定新教师培训考核制度。

②与琼台师范学校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琼台师范的师资力量,相互交流,吸取新鲜的血液,并针对我校教师基本功情况进行培训。

③ 每学年进行1-2次全校性的教学大赛,促使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汇报课,积极促进中老年教师参与研讨课、展示课,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全程。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我校确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激励机制。

a.进一步完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评审机制,健全教育教学奖励评价制度。

b.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评聘分离。c.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引进教师要从量的补充转变到质的提高,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

(3)网络教研让青年教师“升格”。

网上交流集体备课,畅谈个人教学经验和读书体会,及个人教学反思。在网络教研上大家受益匪浅,能取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新课程探讨中大家携手共进,2011年学校荣获海口市美兰区网络教研评比一等奖。

3、学生队伍管理——传承尚德文化,描绘五彩童年。

近几年来,我校以深厚的学校文化积淀推动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并由此催生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学校、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主题活动中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实践创新。

(1)经典诵读活动。

我校以“尚德”为首,每一个学期都开展学习“经典国学”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国学”诵读、学习、践行氛围。

(2)农村乡土文化传承,办好学校的文艺特色。

省文明办授予我校成立了农村少年文化宫,使学生的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每年的儿童节,孩子们展示了:海南八音演奏、民间舞蹈、绘画、书法、武术、相声、小品、歌唱等精彩文体节目。现师生民间八音乐团已同台演出,这也成为我校的乡土味文化传承、海南非物质文化的一道亮丽品牌。海口晚报也特别报道了我校海南八音的特色。

(3)开展以“爱”为主题,塑造心灵活动。

我校与海南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建立志愿者服务站。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理解爱、体验爱,使学生充满爱心、奉献爱心、规范日常行为、健全人格。

(4)创建学生劳动实践平台——QQ农场成立

为学生创造劳动场地,培养学生劳动技能,让学生亲手种花果,销售劳动果实,品尝劳动快乐,以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综合社会能力的提高。

(5)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我校的少先队组机构完善,队伍健全,阵地巩固。

4、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因此,我校始终把加强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并认真抓落实。

①、注重人文管理。几年来,我们一改过去以批评惩罚纠正师生不当行为,采取表扬奖励优秀、先进来带动教风、学风的进步,使师生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尊重。

②、更新管理观念,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

对于常规教学中的备课让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年轻教师,为了使他们尽快成熟,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过程详细。中青年教师只要求做到“简明、实用、有效”。这样,教师们解放了思想,减轻了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在研读教材、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方面,大大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函。

③、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把好质量关。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关。从校长到教研员每人监控一至两个年级段的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 情和学情,为民主决策积累第一手资料。

每学期,召开全镇的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建立教职工考勤制度。严格执行教职工上班签到,有事请假制度。把教师考勤作为绩效工资的评定的其中一项内容,提高教师的组织纪律性。

建立学校奖教制度。执行多劳多得的原则,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绩效工资的评定的一项主要内客,对于在教学上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全镇农村完全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困惑

1、整合规模小的学校难度大。造成的原因主要是点太多,路太长,学生上学的接送不方便,家长意见大。

2、学校教学设备陈旧简单。许多学校教学设备落后,教学仪器缺乏,目前只仅有直尺、三角板而已。

3、功能室比较缺乏,许多学校甚至没有。

4、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几年来教师有出没入,许多年轻教师或是骨干教师流向市区。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抓课程改革,规范管理过程,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具有童心、善心、慧心的教师队伍。

2、加强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我们将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更好运用党和政府为我们创建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

灵山镇中心小学

篇6:东刘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责任书

福建省近日在福州举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签署仪式,对各地完成义务教育初步、基本均衡发展的期限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各地政府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如期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项任务。

福建省副省长、教育工委书记陈桦强调,要强化政府责任,咬住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攻坚,完善保障机制,逐步实行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生均拨款、师资、校舍、岗位机构的统一和均衡配制。积极推广“小片区”管理模式,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一般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鼓励优质学校通过组建教育集团等方式,带动一般校提升办学水平,有效缓解城区择校问题。自2012年起,将“小片区”管理模式逐步推广至其他县(市)的城区。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二次函数最值问题》教学设计下一篇:让挫折成为你飞向成功的翅膀作文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