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2024-04-26

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共6篇)

篇1: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迎接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验收材料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怀德镇中心校小学校

2016年3月

怀德镇中心小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 作 汇 报

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怀德镇中心小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就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怀德镇中心小学校始建于1902年,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建校史,辖一所幼儿园和一所村小。中心校现有41个教学班,学生270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校园占地面积18600平方米,生均6.9平方米,建筑面积12900平方米,生均4.8平方米。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总数200人,专任教师179人,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学校教学条件优越,校园布局合理,教学设备先进,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拥有标准化的教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卫生室、科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库。各个班级都配有多媒体一体机、电子白板等现代化设施。学校有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形跑道。有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要。多年来,学校将“以安全第一、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控制办学规模,打造自己的特色,办好人民满意学校”作为办学发展方向,走出了一条全新的办学特色之路。在“尚德、泽人、拓实、创新”的校训激励下,形成了“明德、励志、尚学、致新”的良好校风,构筑了学校发展的美好愿景:让学生快乐的成长,让教师幸福的工作,让学校健康的发展。

二、我校落实均衡发展工作开展情况。

1、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在公主岭市政府和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和《吉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为指导,以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大会为行动指针,结合均衡发展国检评估指标体系,多次召开班子会和教职员工动员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积极开展学校的标准化建设,保障了对我校的资金投入和软件教学投入,使我校在在校舍条件、设施设备配置、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2、加速教育均衡,优化资源配置,从硬件上促进教育均衡。几年来,在公主岭市政府和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争取上级资金并自筹资金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修建楼房、美化绿化、增加器材、增添设备,不断提高硬件建设水平,快节奏的改变了我校的校容校貌。2008年投入资金350多万元,修建了一栋3千7百多平的教学大楼。2009年投入资金470多万元,建成了一栋4千2百余平地集幼儿园与住宿一体的综合楼。2011年,投入资金近30万元,修建了一个高标准的厕所。2011年,投入资金280多万元,新建完工了一栋二百八十余平标准的食堂楼。2013年投资200万元,修建了一栋1千4百平的第二教学楼。为了搞好环境建设,学校总计投入近350万元,用于学校的操场、校园路、假山喷泉、校园文化广场和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和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学生座椅的更新、校园宽带网全面改造;花坛、围墙的维修新建和花草树木的培植。2015年,学校投资126万元配备多媒体一体机和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白板,投资100余万元用于内部配套设施建设,购进学生课桌椅500套、改造了微机室、科学实验室、完善了图书室、阅览室,新建了音乐大教室和美术室。校园各个角落和各班级教室全部安装“高清监控设备”、室内外达到了全方位立体监控。同时新增微机、实验仪器设备及音体美器材300余件套。迄今为止,学校按照标准化学校建设要求,拥有科学实验室2个、图书室2个、藏书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卫生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相继建成。其中图书室和各班图书角藏书54000册,生均19.93册,现有计算机69台,全部宽带上网,各功能室仪器设备种类基本齐全,音体美器材基本符合装备标准。除此之外,学校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安装了现代化的监控录像系统,班班配备电脑、数字展台、投影仪、电子白板,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为学生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和掌握丰富的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1)坚持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为保证本学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免试入学。学校开展招生工作时,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信息,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实行学生户籍所在地和外来打工子女持暂住证招生的原则,保证了辖区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控缀方面,学校为每个学生办理了电子学籍,按规定办理转入、转出手续,无学生辍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辍学率为0。

(2)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入学问题,认真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

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认真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几年来,为了保障我校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每年都把红领巾超市盈利的全部资金存入学校的爱心基金会,学校再投入一部分,对贫困生进行资助,让贫困学生“进得来、读得起、留得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学校近几年每年都投入资助金额近3万余元用于贫困生的资助。

4、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从内涵发展上促进教育均衡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几年来我们强化教师培训工作,不断采取措施提高师资水平。制订了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在教学上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培养教师的研究精神。学校加大教师培训投入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先进的教育方法。开拓了教师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我们还注重同兄弟学校的业务学习和交流,学校要求参会和培训教师回来后都要及时传达、汇报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真正体现一人学习、全校受益。目前,学校有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34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4人。

5、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直接体现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是学校的存身之本、发展之基。(1)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育教学。为了让教学工作制度化、长效化,学校制定了评估、奖惩制度。并先后出台了我校“课堂教学十不准”、“教学五认真”、“教学管理十八条”、“教师教学行为规范”以及“怀德中心校教学质量实施细则”。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任课教师之间能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真正体现了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2)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并严格按课表和教学进度上课。学校定期评价课程实施方案落实情况,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组织教导处、政教处的人员研发校本课程,并积极开展专题活动,保证了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全面、有效实施。学校注重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到二门乐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我们学校在一、二年级开设打击乐器教学,三、四年级进行坚笛教学,五、六年级进行葫芦丝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3)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能够经常深入班级听评课和查课。在实施过程中有检查评价、反馈和交流。教师间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学校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放学后40分钟为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的能力,使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4)珠心算教学是我校办学的最大亮点。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幼儿园大、中、小三个年龄段和教学班的一、二年级开始了珠心算的普及推广工作。学习珠心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深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几年来,我校的珠心算小选手先后在全省、国家珠心算大赛上摘金夺银。2012年、2014年我校珠心算小选手代表吉林省出战国际珠心算大赛我校小选手以绝对优势力克日本、韩国等强队和各路高手,夺得世界冠军、亚军和季军。吉林日报、四平日报、公主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我校的珠心算特色办学进行过采访和报道。2012年5月,全省珠心算教育现场会在我校胜利召开,开创了我校承办省级会议的先河。2014年我校被中国珠心算协会列为珠心算教育教学实验点。近几年来,先后有北京市珠心算协会、白山市各市区学校等10多家团体来我校学习交流。

6、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1)校园集体舞。

“快乐大课间,精彩跳起来”,从2014年起,我校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我校依照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利用每天的阳光体育时间开展武术健身操及大型集体舞活动。通过跳集体舞,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交际的能力,形成了开朗、乐观的个性,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2)校园文化艺术节。

每年六一儿童节我校都举办艺术节活动,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示自己,我校以班级为单位,41个班级41个节目,每个节目都要求多人参加,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多样,使学生在受到艺术熏陶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彰显了我校素质教育落实的有效性。(3)乐队培训。

我校的乐器种类有萨克斯、长笛、黑管、笛子、葫芦丝等。组建了一百多人的大型乐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在乐队的伴奏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场面宏伟震撼。(4)运动会。

我校每年秋季都召开运动会,以班级为单位,年组之间比赛,除了应有的体育项目,我校还增加了多项趣味比赛,同时为了配合本次运动会,我们还有声势浩大的检阅队伍,乐队,花束队,方旗队。并且每个年组都要出一个大型舞蹈,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5)墙壁会说话。

为充分展现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班级的走廊和校园甬路的墙壁都成了育人的载体,所有的作品都有特定的主题,全部由学生自己创作完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挥了学生个性特长,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更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曾二次被吉林日报报道。

7、重视和强化安全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3)强化安全教育。学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4)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安全。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得实在,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不间断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没出现过任何安全事故。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条件不够完善,缺少标准的各专用教室、设备设施不够齐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数量不够,图书数量不够,音乐器材(电子琴)不够,不能满足教师学生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育教学。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师资缺乏,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如体音美等学科教师缺少。教师队伍特别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待转变,教学技能与水平还有待提高。

3、我校现在存在超大额学校和超额班级。现在每班平均人数多达近70人。

4、校园环境设施还未建设齐全。

5、学校均衡发展的整体工作仍需加强。

四、以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上突出位置。

2、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3、采取得力措施,彻底消灭大班额现象。今年争取把我校幼儿园从校内迁出,现正办理各种手续,年内争取动工,来年投入使用。这样就能腾出21间教室,届时各班级人数就能达到标准。

4、争取上级对我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仪器设备和图书种类及数量,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总之,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任务重、难度大。我们将以这次“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怀德镇中心小学校

2016年3月

篇2: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

白杨中心校地处蒙城县东南23公里,紧靠307线,交通便利,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场党委的关怀支持下,校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相关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推动白杨林场教育的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办学条件:中心校本部占地32800m2,其中绿地用地面积3800m2,运动场面积16000m2,建筑面积6113m2,包括教学楼、男女生公寓、教职工宿舍、餐厅、图书室、实验室等。各个教学班都安装有电子白板,电教设备齐全,学校已实现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构建了信息化的课堂。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129人,教职工98人,本科学历3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2、教育经费:(1)、学校做到了按政策性收费,无乱收滥支现象。(2)、教职工工资实行了“全县统管、按时发放、银行‘直达’”的管理体制,教师工资能足额发放。(3)、合理利用资金,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3、办学理念:以平安建设为保障,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人为本地提速教师专业成长,以生为本地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教育均衡。

二、主要工作

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努力缩小城乡差距

城里的学生和乡村的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不是语数等文化课上的悬殊,而在于言谈举止所体现出的综合素质的差别。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的信息的不同,乡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要落后与城区的学校,为缩小这种差距,学校领导班子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机制建设,大力而持久的推行素质教育。

1、深化课堂改革,发展学生的个性。为使我校课堂充满生机活力,充满朝气、活气、灵气,学校制定了《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严禁开设重点班,严禁满堂灌,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2、更新评价学生的旧观念,树立成长比成才重要的理念。为此学校组织区研室、教导处、总务处、家长代表及学生代表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广泛采纳多方意见,合理综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白杨中心校素质教育学生评价方案》。方案中兼顾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涉及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多个层面,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学校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上狠下功夫,多次在全体教师例会上反复强调不准加重学生负担,不准向学生推荐各种教辅资料等,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放出来,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发展!

3、开足开齐各种规定课程,尤其是音乐、美术、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程。原先的所谓的“小三门”,而今都有专职老师任教。让校园有歌声,让校园有色彩,让校园有另一种语言,让校园与外界息息相通。

4、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器材开展了音乐、美术、手工制作及书法兴趣小组,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学生的部分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

5、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学生展现才能搭建舞台。每一届的县体育运动会我校都积极参加,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年的文化艺术节,我校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动手动脑,创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作品。

二)、加强教师培训,深化研训一体化工作。

1、健全制度,加强领导,为校本培训提供保障机制

学校建立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学校定期学习有关研训工作的理论知识;做到学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落实,期末有总结评比。

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培训条件。为保障校本培训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使教师的培训费、材料费、外出学习、考察等费用最大限度的给予解决。对一些通过培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成绩突出的教师,学校给予奖励,并与评优选先挂钩。

2、多措并举,开展教师研训工作

首先,学校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鼓励和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学校抽出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出了省教坛新星一名:张超伟(小学语文):市级学科带头人二名:张超伟(小学语文)、张丽丽(初中英语);市级骨干教师两名:李方桂(初中历史)、方倩(初中物理)及“市县级教坛新星”数名。

其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搞好校本教研。几年来,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先后到山东杜朗口中学、洋思中学及上海闵行等地听课学习。回来后,均作了示范汇报课,大多数教师受益匪浅。

三)、多方举措,实现区域间的教育均衡发展。

由于村小民师转正的居多,教育观念落后,教法落伍,加之设施陈旧等原因致使村小发展迟缓,为改变这种现状,实现区域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成立村小提升领导小组。中心校长任组长,各村小校长任副组长,中心校领导成员任成员的领导小组,共同出谋划策,筹划村小的前景。

2、积极筹措,争取资金,改善村小的办学条件。2012年在村小提升工程中阜庙小学获得审批,2013年刘周小通过得发改委立项,获得资金30万元,这些资金的注入大大的改变了村小的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基本实现了教育硬件和中心校相当的程度。

3、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近年来新招聘分配的教师都充实到村小之中,周维分配到联合小学,王佳分配到阜庙小学,何雪艳和刘志山分配到刘周小学,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为村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4、加强区域间的教师交流机制。2011年中心校中学部乔长林、刘畅、王志勤到阜庙支教;联合小学汪霞、王丽雅到刘周小学支教;2012年中心校中学部谢怀利到阜庙小学支教,中心小学李颖到幼儿园支教,刘畅、王志勤回到中心校;2013年中心校中学部曹新到刘周小学任教,谢怀利回到中心校。

5、中心校送教常态化。区教研室组织中心校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精心备课,定期送教并同时听取村小的课,然后评课议课,促进村小的课堂改革与发展,提高村小的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学生就近入学的目标。

三、不足之处

1、特别在村小由于民师转正的老师面临退休,教师缺口日益明显;

2、在教育科研方面,很多老师有畏难情绪,大多数老师对教育科研认识不够,一定程度身上阻碍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校地处农村,年轻教师成长期较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白杨中心校

篇3: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 三十四中作为一所老优质学校, 如何示范性助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有效化解择校问题是我们肩负的新的使命。

做做法法一一: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

指标到校政策就是为了遏制热点校的择校热, 我们34中在保持和发扬老牌优质学校优势的同时, 始终严格执行指标到校政策。最初, 我们对指标到校并不理解和欢迎, 因为那意味着我们将流失很多优质学苗, 原本在教学质量上的天然优势也会受到影响。四年来, 因为指标生比例逐年上升, 从30%到60%、70%, 直至今年增至75%。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下降, 从695人到580人、550人, 今年降至520人。学校学区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经由86.2%、91.5%、94.8%升至目前的96.4%。随着指标生比例的不断提高和学校招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来我校的择校生人数逐年减少。渐渐地, 家长们对待择校的理性思考和自觉意识也在增强, 挤破头来择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了。家长们开始认识到了指标到校对自己孩子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诸多益处。优质生源从起初依靠硬性技术手段调控到如今业已形成的自觉调控, 指标到校在化解择校问题中的杠杆调节作用日益显著, 政策干预大大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做做法法二二:保持自身持续优质发展

老优质学校受指标到校政策的直接影响巨大, 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发展挑战。我认为, 持续优质发展是老优质学校自身生命力的体现。坚持十二年之久的“双三我”活动是我校发展的动力之源, 它是指在师生中开展的“我看我自己”、“我学身边人”和“我做现代教师 (现代中学生) ”的活动。老师和学生在这个载体下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 富有思想, 充满活力, 形成独特的风格。记得刁淑艳老师在我校“百家讲坛”上侃侃而谈, 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工作了仅三年、只有两年班主任经验的年轻老师。像刁淑艳这样在学校“百家讲坛”中做过讲座和发表个人研究成果的老师已经超过学校教师总数的80%。还有我们每周都要组织一场学生辩论赛,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辩论队, 班级、年级之间互相挑战。在辩论赛中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得到的锻炼, 远远超过书本和课堂。“双三我”活动已经成为师生主动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力量, 成就了三十四中这一优质品牌。

做做法法三三:发挥“片区+校群”节点作用

作为老优质学校, 我们正处在区域“片区+校群”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关键节点上,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能时时“独善其身”, 还要能够处处“兼济天下”。

纵向上, 我们带动片区内的九年一贯制有序衔接。我们在片区开展了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 按学科梳理九年的教学内容。在一次教学研讨中, 小学的科学老师说他们的科学课中涉及到一些物理、化学现象, 可又很难给学生讲清楚。我们学校的冯静老师就建议他们用初中相关的物理、化学实验配合讲解, 还可以以校本课的方式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我们学校的物理、化学老师还定期轮流到片区内的三所小学做现场辅导, 保证实验指导的效果。我们片区中小学教学也在中小衔接式教研活动中逐渐实现无缝对接。

横向上, 我们示范和引领校群中更多的学校走上“规范+特色”的优质发展道路。我校以活动育人见长, 打造出了“双三我”活动汇报会、感动校园人物颁奖典礼、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毕业典礼、开学典礼、读书交流会等有影响的品牌活动。在一次校长例会的间歇, 西岗中学的校长向我询问正在筹备的开学典礼有什么新点子。和她的这次交谈促使校群中的共享资源多了一项新内容。从那时起, 每次我校的这些活动都面向校群全程开放。很多做法已经被推广成为校群同类活动的“规定动作”, 为每个学校特色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片区+校群”管理中, 各校的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区域的均衡发展, 使得择校不再是家长和学生的“刚性需求”。

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化解择校问题是老优质学校的时代使命, 也是我们的社会价值所在。我们心向往之, 也会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

片区管理助推均衡发展

2008年以来, 在先后历经了“名校长工作室”与区内名校五四路小学的结对和“教育协作片”与市内名校三十七中学的组团发展后, 西岗区九三小学顺利实现了与名校的优势共赢, 正式开启“片区+校群”管理模式。所谓“片区+校群”是我们区在总结提炼名校长工作室和教育协作片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教育管理模式, 纵向上实施以中学牵动小学, 按学区片开展中小学片区管理, 横向上以名优中小学为核心, 同类型的学校组成校群。

片区管理强化中小衔接中的学科交流研讨, 为学生九年培养规划提供课程保障。例如, 在一次中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活动中, 小学英语教师采用了中学常用的话题式教学, 这一方式的改变引发了大家的激烈争论。“用中学的方式教小学生, 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吗?”“中小衔接中应该和而不群, 既要尊重差异又要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听到这些切中要害的讨论, 作为校长, 我们很欣慰, 研究中这种争论越多, 说明教师的思考越深入。中小衔接中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 只有这样, 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从而实现更高层次上的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定期开展的不同主题的中小学教师相互听评课、共同教研等活动, 纵向上, 强化了中小学同学科相互渗透;横向上, 打破了学科界限, 强化了学科整合。片区管理使片区学生教育在道德培养、习惯养成和知识技能上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连续性, 从根本上推动了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深入的教学研究推动了教育过程的不断优化, 我们更是以“全程视野”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例如:我们片区内两所小学的传统体育项目是篮球且特色鲜明, 而中学重点发展项目是足球, 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培养和坚持了六年的兴趣和特长, 在升入初中后能出现“断层”吗?实现片区管理之后, 我们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状态, 片区中学随之将篮球特色确立为学校重点项目。我们九三小学的体育教师付英杰, 是本校篮球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手”, 实施片区管理以后, 他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片区成立了“付英杰篮球工作室”, 按片区规划推动整个项目的发展。按照片区大课表, 付老师每周需要定时去大同小学和六中上篮球课, 带领工作室成员, 借鉴音乐考级方式, 制定了篮球等级规则, 学生通过参与篮球校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自愿报考不同级别的篮球等级。一位初中生在毕业感言中说:“老师给予我的不仅是一项篮球的技能, 还给了我一个终生爱好、一个终生受益的习惯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片区大课表还确定了每月一个篮球主题活动, 如“三对三”篮球赛, “篮球文化艺术节”等, 确保中小学特色的有效衔接, 保障片区学生九年培养方案的实现。

片区管理让教师资源产生了最大化的效益。九三小学的邓彩凤是一位工作仅一年的班主任, 班上的一年级“小不点”使她忙得焦头烂额, 大同小学的省级优秀班主任付承葳, 有自己独到的班主任工作理念, 追求“慢教育”。我们通过“连心班主任工作坊”把他们连接起来, 由坊主付老师带动和指导三所学校工作五年内的年轻班主任实现专业成长, 工作坊采取了“影随”的机制, 每天八小时内付老师无论是上课还是找学生谈心, 年轻班主任都跟随着她, 仔细观察她的一言一行, 看似“影随”和“观察”, 实质是在开展微型团队学习和研究, 由“观察”到“模仿”再到“实践”。除了“影随”之外, 连心工作坊成员还通过QQ群、电话、面谈等方式解决教育困惑、交流学习心得, 班级常规管理、家校沟通、课题研究等都是工作坊成员研究的内容。连心工作坊成了年轻班主任工作的靠山, 同时, 也再一次赋予了付老师工作的激情与活力, 可谓是双赢。

为实现片区资源效益最大化, 片区内的硬件教育资源也统筹配置, 中学配备的是数字地理教室、科学探究室、小学配备动漫实验室, 例如小学六年级科学课程中的“太阳系”这一专题, 我们便组织学生到片区中学的数字地理教室上课, 使地月系的自转和公转生动直观地显现在学生眼前。片区有统一的专业教室使用管理制度, 围绕专业教室的使用功能、中小学课程设置及学生活动安排, 编制了片区“大课表”。教研引领、特色牵动、共享资源激发了我们每一所学校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内驱力, 在“片长”的带动下, 我们的片区管理不断制度化、系统化, 学生小学毕业后, 进入片区中学, 按照设定的科学成长路线, 又在一个熟悉的氛围中继续发展, 择校回流现象比比皆是, 整个片区已成为一所蓬勃发展的“松散型”九年一贯制大学校。

用智慧打造班级文化用创新张扬学生个性

我校毗邻大连市最大的小商品和水产批发市场, 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占百分之八十以上, 过去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薄弱校。很多家长对于将孩子送到我校有顾虑, 择校导致生源流失严重。2008年, 我校成为西岗区第一批小班化实验试点校, 也是西岗区“优先薄弱、交替发展”的薄弱改造理念的受益者, 区域的理念和策略让我们对改变我校的薄弱面貌充满了信心。校长在班主任培训会上说:“如果每个班级都好起来了, 整个学校就好了。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呀!”怎样才能让来自五湖四海、不同身份背景的学生尽快融入现代班集体、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想应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和策略帮助我校形成了新的班级组织结构、新的机制和手段、新的评价方式, 营造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使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可能。

在我班, 班级组织结构改变了教师主导的方式, 老师仅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鼓励者, 学生才是自我成长的主导者。这种主导首先就体现在班级小名的诞生过程中, 我班的班级小名叫青泽轩, 是同学们在班会讨论之后, 从自己起的十几个小名中确定的, 他们说:青——青春, 要张扬青春的活力;泽——聚水的地方, 寓意着带着不同家乡文化的我们汇聚在一起;青泽轩就是我们张扬青春活力, 互助、融合、自我管理、共同成长的地方。班级小名是同学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也是我们班级学生发展的共同愿景, 因为每个人都参与了班级的规划,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十分珍惜这个名字, 青、泽, 已经成为我班文化的关键词, 也是我帮助同学发展自己个性, 评价自我的依据。

新的班级机制体现在每位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人员, 人人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这种新的班级建设机制打造了与众不同的班级结构。有的学生成为谋篇布局的设计者, 有的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 有的学生成为专长突出的实施者, 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就拿我班于海泉同学来说吧, 他是我班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中的一位, 性格内向, 家境贫寒。这样的孩子怎样参与班级管理呢?区里倡导同学们建立自己的数字博览馆, 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电脑, 于是就让他做了电脑管理员, 主要是想让他融入集体。在老师的指导下, 一个学期后, 一个关于旅游的数字博览馆初具雏形。看着他等待评价的眼神, 我笑了, 他也笑了, 可以说, 这个数字博览馆敲响了他新生活开场的钟声。他涉猎了更多的知识, 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更重要的是他得到了机会, 获得了自信, 缩小了与城里孩子心理上的差距。

每个学生不同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 和于海泉不同, 我们班也有同学原本就个性张扬, 特长鲜明, 怎样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呢?区里给每个班配发了相机。学校组织师生校园生活摄影大赛, 我知道赵芮对摄影感兴趣, 就让她作为活动的组织和培训者。她很兴奋, 还主动地给我的参赛作品提建议。我把相机交给她, 还给她布置了一个任务, 抓拍班级每个同学的笑脸和精彩瞬间。一个月后, 她上交了一份出人意料的作品, 一次以笑脸为主题的摄影展, 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和同学的笑脸展示在回音壁上, 她主动为同学们讲解, 连其他班级的同学都被吸引了。现在她带起了一个摄影小组并成为班级文化讲解员, 多次接待前来参观的领导和老师。她的特长不仅没有被埋没, 反而得到更大的展示舞台。于海泉和赵芮的故事只是我们班级30个孩子的成长缩影。只要班级建设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人人都可以拥有一片梦想的天空。

不同的评价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效果。我们班摒弃了原有的仅以学生成绩为评价手段的单一方式, 为学生建立了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的扉页主要是学生的个性介绍, 包括人生的梦想、阶段性目标、兴趣爱好和电子照片。档案记录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三年间在学校生活中的大事, 从第一张开学典礼新生合影的青涩到毕业典礼师生拥抱的感动, 按照时间顺序呈现, 后记是每个学期结束时班主任的寄语, 电子档案改变了原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扬了学生个性。

“青泽轩”的班级文化由学生做主学生做, 同学们的地域文化在这里融合, 智慧在这里升华, “青泽轩”给予了他们乐观、自信、阳光的品质, 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使原本差距很大的城市和乡村的孩子获得了适合自己特点的差异发展, 并从差异发展逐渐提升为彰显个人特色的优质发展, 最终赢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一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在优质控择校,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 更有切身的感受:好教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之一, 好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培训, 而西岗区为好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搭建了有效的平台。

还记得在从教十年左右的时候, 我常常陷入不知该如何继续发展的困惑中, 与周围的老师们交流, 他们也有这样的感觉, 职业的责任感告诉我们必须提高, 而我们的渴望却又在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活中徘徊。机会从2008年5月开始接二连三地降临了。区里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钱守旺、华应龙、刘德武、柏继明、吴正宪、李烈等小学数学大师集体来到我区, 大师们精彩的课堂教学、强大的气场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教育事业孜孜追求的热忱, 给了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真想像他们一样, 也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大师, 但是, 差距之大, 谈何容易!然而,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 就在这年夏季, 我就成为刘德武老师的十名徒弟之一, 当时的我真是兴奋极了。局长亲自带我们到北京拜师, 当天就开始了第一次学习, 之后, 北京——大连之间就成了我们师徒的热线, 师傅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深见解、对学生思维训练和教材深度的理解和钻研、风趣幽默的谈吐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记得那年国庆黄金周, 我们四名徒弟深夜来到北京, 师傅亲自开车到机场迎接, 几天的“磨课”常常进行到深夜, 师傅不知疲倦, 师母还捧出热腾腾的炸酱面, 这份感动让我们暗下决心, 一定不辜负师傅的期望和教育局的信任, 也做一个像师傅那样“爱上课”的老师, 在与名师的切磋交流和反复的课堂教学研讨中, 我们不断领悟到数学教学的真谛, 教学的感觉越来越好。

在教育局组织的“三级拜名师工程”中, 我既是全国名师刘德武的徒弟, 也是区内来自不同学校的三名新教师的师傅, 我把从名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的徒弟, 并且经常跟他们交流、切磋, 看着徒弟们一天天成熟起来, 我的心里充满自豪和幸福感。现在我的徒弟们也已经在区内崭露头角, 被派往上海挂职研修、派往陕西师大参加国培, 我也多次被派出参加国内高水平的教学研讨活动, 今年春季还走出国门到新加坡感受现代教育的发展。良好的氛围、优质的资源、恰当的培训, 给我们提供了最广阔的成长平台, 也坚定了我勇立潮头的信心, 研讨课、视频切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学术交流等等活动中, 常常活跃着我们师徒的身影, 我们也在与别的师徒团队的较量与合作中获得提高。现在, 我带的新教师已经成为刘德武老师的第二批徒弟, 我拉手的学科教学薄弱教师已经成为片区的学科教学法特色教师, 我自己也成为大连市的品牌教师, 而且, 在教师“圆桌式交流”和全员培训的共同作用下, 区内各校都有特色教师, 都有学科带头人, 都有学科专家组, 我区各学科入选的大连市品牌教师数量都位列各县区之首。现在, 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 我们在专研本学科发展的同时, 也常常与区内其他学科的专家组、特色教师团队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 创建区域“学习共同体”。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让每一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成为现实。

2011年9月, 作为“对口帮扶工程”中的一名支教教师, 我来到大连市最北端的一所山区小学, 我知道这又是一次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大山里的教师对乡村教育坚守的那份信念和责任、大山里的孩子对优质学习资源的渴望深深打动着我, 于是, 一年里, 我尽全力, 以领路课、讲座、案例式教研、带徒等方式将西岗的经验与做法传给山区的师生。每个忙碌的日日夜夜, 我的心灵都在付出中得到净化和升华, 我也在与不同的学生和教师的磨合中得到历练和提高。一年的时间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但我可以成为一颗火种, 点亮学生的心灵, 照亮周围更大的空间。

从教17年, 我先后作为优质教师资源被交流到三所薄弱学校。如果说, 过去的交流和培训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那现在的我就需要不断客观地看待“过去的我”, 正视“现在的我”, 在主动参与各种培训的同时, 用不断的提高和奉献, 去追求一份持久的热诚和激情, 去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 做一名像师傅那样“爱上课”、学生又喜欢的老师。

711中学给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是大连市西岗区一个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我儿子叫应明豪, 是71中初二的一名学生, 他本是个内向寡言的孩子。初一军训刚结束, 回到家他就在饭桌上兴奋地说:“爸, 知道吗?我是我们小组的副组长!”“管多少人?”“除了我自己, 还有三个。”我和他妈妈没敢笑, 也没当回事。但半学期下来, 原本不爱说话的他几乎天天晚饭的时候都要讲讲今天班级的什么什么课上, 哪个哪个小组的比赛啦, 趣事啦, 后来我和他妈知道他们的四人小组每人都有职务, 每人能管别人也归别人管, 是叫“合作学习”。于是我在不知不觉间记住了些小班化课堂上的新名词, 像“小白板”、“两只红笔进课堂”、“全员参与式总结”等等。而应明豪自己也爱跟我们说学校里的事了, 爱吃早饭了, 爱上学了。他在班级担任数学科代表, 还负责间操时关闭教室荧光灯的工作, 每一样他都干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看到孩子脸上有那么多的快乐, 我们家长的心里也有那么多的幸福!

很愧疚地说, 应明豪小时候的学习习惯, 我们给他培养的并不多。小学时不管作业多么少, 他都不愿写;初一有一次考试过后, 他忽然郑重其事地说:“请你们放心, 我争取不在家写作业!”猛一听吓了我们一跳。原来, 每科老师在学校都针对学生当天的掌握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 当天所学谁能通过“日日清”检测, 谁今天的家庭作业就相应减少甚至没有, 这个“作业政策”一下子刺激到他, 为了少得到一点儿作业, 他课堂里用心, 自习课用心, “日日清”抽测时用心。一个小环节带动一大片。应明豪以前几乎从不预习, 可是现在, 他天天做预习, 还为自己制定一周的预习计划。看到孩子的变化, 我们感到孩子会学习了, 那份感激, 不知道该对老师说什么好。

去年国庆节前, 儿子回来说他们的男生鼓队要到俄罗斯演出, 全家惊喜得不得了。他当初报名参加学校“男生鼓队”的时候, 我们觉得报就报吧, 锻炼锻炼身体也好, 可忽然要出国演出了, 我们才猛然意识到这个鼓队多么受重视, 儿子所在的学校多受重视, 因为71中的学生, 80%是外来务工的孩子。孩子离开家前倒是没什么, 除了激动还是激动, 可他回来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儿子说, 第一次看见五星红旗因为他们而升起, 他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子, 他肩上也挑着沉甸甸的使命。他跟我说:“爸爸, 坐飞机什么感觉?就是‘城市在我的脚下, 世界在我的心中’的感觉!”说实话, 我们家长的感动是什么?就是看见孩子的长大和孩子可喜的变化!

我身体不好, 行动不便, 有时也想去学校看看儿子的上课状态, 我老婆说:“不用, 你在操场外看看整齐划一的晨读, 去看看大课间热火朝天的花样跳绳就知道咱儿子咋样了。”儿子也说:“爸爸, 如果你到我们学校, 你一定去四楼走廊里看看, 那里有一大幅墙板, 学校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照片按照不同的省份, 分组展示, 配上各自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介绍, 从甘肃到福建, 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那里, 真的, 站在那幅大地图下, 爸爸, 你一定特感动……”

“在母亲的眼里, 他们都是孩子;在老师的心里, 他们都是伟人。”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 我都会看着学校正厅这句题词, 在这面巨幅照片墙下, 站立好久。我的心里总会生出一个个热切的愿望, 每一次都设想着我的孩子就是因为得到这些关注、爱护, 得到这些欣赏和期待, 成就了不凡的人生。

我的水平有限, 不能一下子将孩子所有的变化一一说出, 但我有足够的理由, 再说一次我心中的感激:能成为这所学校的学生, 是我们孩子, 也是我们全家的福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学校说到了更做到了

和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 孩子是我的关注和牵挂。一转眼, 孩子就到了该入学的年龄, 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成了全家几代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很多人建议我舍近求远选择一所大家公认的好学校, 我也非常纠结, 因为小学阶段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可所谓的“好”学校都离家很远, 孩子的接送都是问题, 于是我把目光更多地放在学区内的长春路小学上。

从孩子入学前大半年, 在长春路小学的校门口就经常会出现这样一位特殊的家长 (就是我) , 站在校门口看学校升旗仪式、体育课、各种大型活动。我特别关注学校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孩子的脸上是不是洋溢着笑容, 每天学生的室外活动时间能不能保证, 尤其是孩子调皮时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等等。而且还听在校外接孩子的家长们说, 学校有自己的食堂, 孩子们吃得饱, 吃得好。就这样, 出于综合条件考虑, 我最终决定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教育。

尽管知道长春路小学是西岗区首批小班化学校, 但像我女儿这样聪明而个性非常鲜明的孩子, 能不能得到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关注, 我还是有些担心。在刚送孩子上学的那段时间, 我每天人在单位, 心却在学校, 孩子的表情更是我们家的晴雨表。令我欣喜的是, 入学以来, 每天放学都能看到孩子快乐地奔向我的怀抱;每次询问她一天的校园生活时, 她都仰起小脸告诉我这也好, 那也好。当我再追问时, 她就会稚气地告诉我:“老师把我的画挂到墙上了, 小朋友和我一起玩篮球了, 学校的饭菜真好吃, 今天老师给我们大家照相了……”这些话都让我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快乐, 孩子快乐, 我们当家长的就更快乐。

如今我的孩子已经成长为快乐活泼, 能和同学友善相处, 懂感恩的小学生了。两年里, 孩子在成长, 我更感觉到自己也在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各类家长培训, 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我参加了学校的混龄运动会, 与孩子在赛场上一同拼搏;我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开放日, 与孩子共同聆听老师的讲课, 也第一次了解了教学一体机;我参与了学校食堂菜谱的制定, 中午和孩子共同用餐;我参观过学校学生自发自建的实物博物馆, 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来北京的前几天, 我陪孩子去参加大连市的合唱比赛, 看着她落落大方、自信从容, 听着那悠扬婉转的歌声, 我在场外感慨万千。说实话, 在孩子入学前, 我并不是十分清楚孩子的艺体潜能, 但是现在, 孩子既在合唱和象棋方面展现出一定的才华, 又能把篮球玩得灵活。这都得益于学校为孩子提供的“4+2”项目和课外艺体课程, 钢琴、舞蹈、乒乓球, 羽毛球、版画等各门各类, 应有尽有。更加难得的是, 学校很多课外艺体课程的任课教师都是省、市甚至国家知名的大师。这些课程都是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时间里完成的, 学校不仅不用家长花一分钱, 更把我们家长从周末奔波于各类校外学习培训班的折磨中解放出来。在我们西岗区, 不仅丰富多彩的课外艺体课程是免费的, 就连身上穿着的漂亮制服, 都是政府为孩子们专门免费定制的。

篇4: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均衡,首先要探索和研究教师队伍的均衡,县城学校信息通畅、生活便利、经济繁荣、现代化水平较高,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都能对农村地区的教师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几乎每次县城选调农村学校教师,乡村学校年轻教师都趋之若鹜。因此要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现实中存在的农村教师队伍不稳定的状况要求我们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校长必须帮助教师树立立德树人意识,提高爱岗敬业精神和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

中心校作为具体领导农村学校基层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必须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尽可能多地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广大教师更加热爱自己的本质工作,更加自觉地促进专业自主发展,遵照教育法规、遵循教育规律,真正有效地促使学校朝向美好的办学目标前进。

中心校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 动态调整和优化农村学校校长队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校长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作风直接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品位。所以教师队伍均衡发展中校长队伍的均衡发展首当其冲。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中心校在对校干的任用中要秉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一年一度对村小校长进行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的考核,考核中坚决杜绝听汇报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坚持民主测评和随机抽部分教师民主谈话,全面了解学校校长履职情况,高度重视群众强烈反映的问题,对于校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甄别和分类,属于工作中失误的中心校应指派专人找校长谈话,帮助其认识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向其说明努力的方向。对于问题相对严重的或者干群关系紧张的,中心校要果断抉择,在全镇范围内对校长进行岗位调整。对于极少数无法胜任新形势下学校管理工作的校长,拿出“壮士断腕”的果敢,中心校主要领导要找其谈话,坦诚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分析其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征求个人意见,取得本人的理解并委婉地劝其离职。因为出于公心也因为出于坦诚,这部分被免职的校长也能深明大义,愉快而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有的即使不再担任校长了,也能积极地配合新任校长的工作。

中心校领导班子要坚信并坚持“民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的信条,在坚持大公无私的前提下,我们的校长队伍的精神境界也才能不断得到提高,思想也才能持续得到净化。在积极向上、清正廉洁的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在公正和公信的力量的促动下,老师们敬业乐教、爱生如子的情怀也在日常的工作中得以沉淀。只有富有战斗力的教师队伍才能让中心校这“一盘棋”越下越活。

二、 全面追求农村学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速度和品质,对于一所薄弱学校来说,尽管其薄弱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环往往总是与那么一两个相对比较难管理的教师有关,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总是想凌驾于我们学校既定的管理制度之上,总想游离于各种规则之外。当然即使一所学校每次在中心校教学质量检测中“垫底”,也总会有几个教师仍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创造着优异的教学成绩。

站在中心校的角度,我们要尽可能对学区内的教师素质进行全盘考虑、统筹安排,从有利于学校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将部分学校的教师在全镇范围内作多种形式的调整和安排。

1.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挂职

每年中心校都应安排学区内优质学校的部分优秀教师去薄弱学校支教,不仅要和他们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他们的工作目标,同时还要求他们在任教的同时兼职薄弱校的教导主任或副主任,用他们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高超的教学技术和踏实上进的工作作风去带动和引领薄弱学校实现快速转变。

2.偏远学校或薄弱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倒挂”锻炼

考虑到年轻教师具有更强的可塑性,中心校应把教学质量相对薄弱学校或偏远学校的年轻教师“倒挂”到优质学校任教,让他们适应优质学校那紧张的工作节奏和规范的教学管理模式,促使一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让他们在回到原单位后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中流砥柱。

3.教师在学区范围内异校交流

考虑到少数学校个别教师与学校校长在配合上存在问题,中心校要根据“因校制宜”的原则,对个别教师进行异地交流,让那些思想与校长相左的颇具“个性”的老师换个工作环境,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去重新审视自己、去改变自己。实践证明,这些交流后的教师工作作风明显改变,他们的教学成绩也明显好于以往,同时也给原来相对紧张的干群关系画上句号,让原来的校长更能放手和放心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通过 “取长补短”式地对教师的动态调整,整个学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变得相对齐整,办学水平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学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和目标前进。

三、 着力实现农村学校教师结构的优化

对一所学校来说,教师结构是否优化异乎寻常的重要,中心校在教师的结构优化上应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探索,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1.教师年龄搭配的合理化

年轻教师有激情但是缺乏耐心,年纪大的教师经验丰富但是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相对落后,中年教师富有经验、精力充沛但是数量较少。怎样让老中青三代有效结合,形成办学合力应成为我们中心校每年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点工作之一。

中心校在上报招聘教师时就应充分考虑向村小倾斜,因为大部分村小存在严重的教师老龄化问题,通过分配新招聘教师可以让部分村小的年龄结构相对合理。与此同时,在中心校下派到村小支教时,也应优先考虑把这部分相对较年轻的教师安排到平均年龄较大的学校任教,以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优势,实现年龄上的互补。

2.教师数量上实现师生比的相对公平

考虑到各校教师数量上存在的差异,中心校对各村小教师队伍数量要进行合理调整,按照全镇教师管理“一盘棋”的思路,既考虑教师居住地与村小的相对距离,又考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按学生数量给各校配备教师,以减少部分交通相对便利学校教师过剩,而地理位置离县城或乡镇相对偏远学校教师匮乏的问题。

3.学科结构寻求动态均衡

由于一所学校经过长期的文化和历史积淀,总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偏差和不平衡,如有的学校语文教学成绩相对突出,但数学和英语学科教学成绩落后;有的学校英语教师整体素质优良,可语文、数学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落后,还有的学校数学教师素质整体明显优于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的教师。又如中心小学音体美等学科师资力量较强,而艺体教育却是其他村小的短板。为了切实解决这种客观形成的学科结构不均衡的畸形发展的态势,中心校要根据各校的情况在安排新教师上岗和教师定向交流中对学科结构均衡工作统筹考虑,并作合理安排。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农村师资队伍打造又决定了学校均衡发展的进程。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中心校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师队伍培养目标,扎实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篇文章,在充分调研、思考和创新实践中,大力改变农村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力调动广大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盘活中心小学教师资源,激活农村小学办学活力,让中心校在农村师资队伍均衡发展的道路上更有担当,有所作为,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就隽永的教育史诗。

篇5: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高城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高城镇位于随县东北部,全镇版图面积184平方公里,共有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2000人。高城镇中心学校位于高城镇高城路408号,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460人,生均班额42人;学校占地面积29165平方米,生均63.4平方米;建筑面积9012平方米,生均19.6平方米;绿化面积8870平方米,绿化率达30.4%;现有专任教师56人,师生比为1:8.2,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市县级骨干教师21人,校长培训合格率达100%;学校各功能室俱全,建有12个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室、2个标准化实验室(理、化生各一个),1个图书室(图书23000册),1个体卫室、1个美术室、1个音乐室,还建有高标准的1个足球场、2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8个乒乓球台等,这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优质保障。

近三年来,学校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实施“四大工程”为抓手,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基本上达到了基础设施标准化、师资配备均衡化、教育质量一体化、关爱工程公平化、特色建设品牌化的目标。

1、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学设施标准化建设

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共筹措资金近400万元,加强教学设施标准化建设、校安工程改造和校园美化

—1—

亮化改造。

2010年,筹资50万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按照省级标准兴建了2个标准化实验室;2011年,投资53万元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加固改造,增添学生宿舍卫生间和热水淋浴设施;投资45万元对大门及道路进行改建;2012年,投资21万元对运动场进行改造,铺设地下排水系统,兴建了一个100米直跑道、30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化运动场,投资了40余万元,兴建电子阅览室,实现了“班班通”,配齐了音、体、美器材和设施;2013年,投入80万元,兴建水冲式厕所,改建单身教师住宅楼。三年共投入100多万元对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其中用56万在校园建设了3个绿化休闲广场,用45万元对校园内所有道路进行硬化改造。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素质均衡化提升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56人,师生比为1:8.2,教师学历达标率达100%,其中本科率达82.5%。现有随州市名师1人,市县级骨干教师21人。

加强师德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强教学科研,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开展比访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在县级以上比教学比赛中,2个获市一等奖,3人获县二等奖,在论文、案例等比赛中,3人获省级奖励,20余篇获市、县级奖励。我校教师完成了对全校学生的家访工作,家访率达100%,形成了完善的家访手记和家访后的思考、照片164

5—2—

张。

加强教师交流,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学校三年来到镇最偏远的七姑小学支教4人次、交流17人次,到环潭中心学校支教3人次,最大限度保障了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3、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一体化提高

学校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使学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保证入学率达到100%,辍学率不超过3%。保证学生在校时间不超时,课外作业不超量;双休日,节假日不补课;不乱订和不使用规定教材以外的辅导资料,不擅自组织统考、竞赛等;期末考试不排名次。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坚持免试入学,没有提前招生和举行任何形式的选拨性考试,不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家跳、大家唱”注入活力。以“体育、艺术2+1”为载体全面开展“大家跳、大家唱”活动。认真落实体质健康标准。体质健康测试5年来,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达到98%以上。

4、实施关爱工程,促进教育公平化发展

学校深入地实施了“关爱工程”,努力让留守学生、残疾少年、贫困生、学困生等情感上得到更多关注,学习上得到更多关心,生活上得到更多关爱,切实保障他们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3—

学校建立留守生登记卡、成长卡制度,建立留守学生的档案,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确定“兵教兵”结对帮扶人员,开展合作学习;关心残疾学生生活状况,原我校的陈思澳同学,由于身体下肢高度残疾不能行走,只能靠背着上学,几年来班主任曹艳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轮流值日,帮助她解决上学期间就餐和上厕所的难题,师生的爱心,使乐观面对人生,感受到了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完善贫困学生帮扶体系。农村寄宿生生活补贴严格按照要求落实,把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真正贫困的学生手中。对于急需救济的学生,学校发起爱心捐款倡议,号召师生及社会对该生进行救助。2011年,八

(二)班学生李梦婷,父亲因疾病去世,家境极度贫困,我们主动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对其资助,直到大学毕业。在大家的共同中努力下,该同学今年中考以优异成绩考取市二中。

5、注重特色引领,促使特色建设品牌化发展

学校绿化建设高标准,校园绿化建设形成亮点。近三年,学校请市园林局专家到校考察,针对学校地理特征,科学制定了校园绿化规划。学校分步实施,先后投入56万元,在校园内建设了3个休闲小广场。总绿化面积达到8870平方米,共栽花草树木128种。在这里,既有“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的春景,也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冬韵。学校因绿化建设成亮点,先后被评为“绿化先进

—4—

单位”、“花园式学校”、“绿色生态校园”称号。

运用知识树,打造学习型理想课堂,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知识树是魏书生和王敏勤教授提出的,因直观、形象、美观,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受师生喜爱。2010年,我们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将知识树与新教育实验相结合,进行“运用知识树打造学习型理想课堂”研究,并申报了实验课题,经过三年努力,师生课堂共绘知识树,教室走廊共建知识林,基本形成了“用知识树绿化课堂,用知识林绿化校园”这一教学特色,《随州日报》《随县教学与研究》等媒体对我校开展研讨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和跟踪采访。2012年春,在随县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学校也先后被评为“课改先进单位”“教学科研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先进单位”。

总之,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充分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和快乐、优质的教学,确保了学校安全有序健康,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城镇中心学校 2013年10月12日

篇6:怀德中心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一、学校基本情况

新滩中心学校位于荆州东大门的武汉市新滩新区,所辖新滩中学、新滩小学、荻障小学、霍家小学、北洲小学五所中小学。现有在编教师

人,其中高级职称

人,中级职称

人,初级职称

人,学历达标率

。各学校专业结构配置合理,校容校貎焕然一新,规划配套完善,功能设施齐全,入学率、巩固率、完成率均达100% 中心学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范办学行为,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模式,推进高效课堂,树立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义务教育水平一年一个新台阶。

二、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一)普及程度:全镇共有36个自然村,总人口三万多人。

2012----2013学年度小学学段适龄儿童

人,入学率达100%。初中学段适龄少年人,入学率达100%。

(二)办学条件:

(1)各中小学校占地总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绿化面积

㎡,绿化率,校舍面积平方米,生均平方米。中学建有两栋学生公寓和一个标准化学生食堂。偏远的村小还配备教师周转房。

(2)各学校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量达到规定标准。能提供学生跨越各个学科的阅读,满足他们不同层次兴趣、爱好和需求。各校建有实验室和仪器室,设备均以达标。

(3)各学校建有计算机室,有办公用机,还配有远程教室,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接通洪湖教育城域网,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镇中镇小还装备“班班通”白板设备。

(4)体育活动用地:各学校有篮球场和乒乓球场地。中学还建有250米塑胶跑道的多功能运动场,能举行大型的学生田径运动会。

(三)教师队伍

(1)五所中小学共有教师 人。各校教师的学历均以达标。各校领导积极参加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培训合格率100%,(2)各校教师积极参与各类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继续教育合格率100%。

(3)中心学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相应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和实施方案,完善了师德师风评价体系。各校还认真开展暑期师德周培训学习。让教师在培训学习中,认真领会有关文件精神,积聚正能量,爱岗敬业,淡化名利,以张丽莉等教师为榜样。经过不断学习,每年师德考核合格率为100%,多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等有损教师形象的事件发生。

三、教育教学稳步推进

(一)推进依法治教,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心学校向社会交出的满意的答卷。各校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武汉新滩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2、在各项工作中,中心学校会同村组干部帮助贫困家长克服困难,使辖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无学生辍学。保证初中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辍学率为0。

(二)把安全抓实抓牢,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各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各校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安全责任,细化要求。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做到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中心学校利用教师大会、学生大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面对面的安全教育,中学还聘请法制副校长朱体洪到学校开展法律法规讲座,请镇中心卫生院疾病防控中心徐增平同志做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各校经常对校内外环境进行拉网式排查,让安全不留死角。对学生开展禁止携带管制刀具和到江河游泳的宣传教育。各中小学校多次开展地震逃生等演练,让学生学会自保。

5、构建家校合力。中心学校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外健康成长。

(三)强化管理促课改,办学生舒心的教育。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中心学校在德育管理中充分发挥团、队、会等组织作用,开展争当文明学生活动。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师自觉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中心学校健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训练;让学生从小培养好习惯。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中心学校积极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走廊墙上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安全警言宣传栏,让师生每天都能阅读比照,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室的精心布置,设立的学习园地等,让教室充满浓郁的学习氛围;将办学理念、目标、校训、校风、、学风集中展现,使师生、家长一进校门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1)各中小学规范办学,开足开齐课程。学校抓好备、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新滩中学书法教育特色鲜明,心钟书法社、心钟文学社活动开展并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各校还积极组织开展“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2)加强教研活动,推动新课改。中心学校在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写好一篇论文。新滩中学和新滩小学积极申报省级教研课题,均已完成结题。

(3)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4)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转差工作。各校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对学生有爱心、热心、细心、耐心,给学生“五星级”的呵护。

四、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得到优化,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先后有多名教师获得省级骨干教师,荆州市骨干教师、洪湖市骨干教师称号;多人被评为荆州市、洪湖市先进教师,多人评为洪湖市“教学能手”。在全市开展的校园集体舞比赛中,新滩中学、新滩小学都获得了奖项。尤其是新滩中学获得了中考三连贯的好成绩。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许多孩子进入留守学生的行列,家长教育功能弱化,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良,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难度加大,学校的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新滩开发新区建设加快,本地物价水平居高不下,既增添了学生家长的负担,加大了学校控流的难度,又使学校公用经费吃紧,限制学校的发展。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确保学生人人有学上,个个有书读。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办公室、宿舍安装空调)。

4、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住宿生能吃得饱、睡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和学习。

上一篇:国家奖学金评比下一篇:名师支招_高考语文如何复习